柱下两桩承台计算2桩计算书
承台计算书(桩加防水板)

承台计算书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1190kN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 t =1.57N/mm 2, f c =16.7N/mm 2,承台钢筋选用HRB400,承台底最小配筋率取0.15%,承台底保护层厚为100mm ,桩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内径为240mm 。
一、防水板荷载计算:1、200厚防水板建筑面层重量q a 0.2×20=42、450厚防水板自重q s 0.45×25=11.253、顶标高为-3.7m 部位防水板的水浮力q w1 [-0.75-(-3.7-0.45)]×10=344、顶标高为-4.3m 部位防水板的水浮力q w2 [-0.75-(-4.3-0.45)]×10=40 二、CT2计算:该承台平面尺寸为2200×2200,高取1200;柱截面尺寸取a ×b=600×600;取该处L x 取8.4米,L y 取6米,偏于安全;该承台顶X 向有混凝土墙体,故取Y 向配筋计算结果作为X 、Y 向配筋依据。
1、由防水板抵抗水浮力引起的弯矩计算: 该处防水板荷载设计值为:q wj =1.4q w1-(q a +q s )=1.4×34-(4+11.25) =32.35,取q wj =36千牛/平方米沿该承台周边均匀分布的等效线荷载设计值为:q e =q wj (L x L y -a x a y )/2(a x +a y )=36(8.4×6-2.2×2.2)/2(2.2+2.2) =186.4千牛/米沿该承台边缘均匀分布的线弯矩设计值为:m e ≈kq wj L x L ya=y x a a=2200取L=L x =8400,偏于安全。
a/L=0.26根据下表:注:该表摘自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表4.3.2K取0.0718me=130.3千牛.米/米由防水板抵抗水浮力引起的弯矩:M y1=ax[0.5qe(ay-a)+me]=2.2[0.5×186.4(2.2-0.6)+130.3] =614.8千牛.米2、考虑防水板时,最大单桩反力设计值为:Ni=1.2×1190-186.4×2.2×4/4=1018千牛,偏于安全。
双柱联合桩基承台的实用设计计算方法

双柱联合桩基承台的实用设计计算方法摘要:分别介绍了在工程中广为应用的双柱联合桩基承台设置暗梁和不设置暗梁的2 种设计方案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对承台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模型、不设置暗梁时的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以及设置暗梁时的暗梁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讨论;充实了构造措施,附以算例; 并结合算例对2 种设计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得出了可供工程设计参考的结论。
关键词:桩基承台;双柱联合桩基承台;暗梁1 前言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中,其柱网的布置常采用内廊式的三跨四行柱布置方式, 中跨即内廊的跨度一般在2. 1~3. 0 m 之间,由于内廊两柱柱距较小,其柱下基础常设计成双柱联合基础; 若基础类型为桩基,则为双柱联合桩基础。
在基础设计规范[1 ,2 ]中,对双柱下桩基承台的设计尚没有具体的规定;在建筑结构系列软件PKPM 的基础设计软件(JCCAD) 中,将双柱联合桩基承台视为具有两柱外包尺寸的单柱桩基承台,取两柱传给承台上的荷载矢量和,作为联合桩基承台的设计荷载,对承台双柱外接矩形边界处进行抗冲切承载力及承台板底筋计算,但对承台柱间配筋没有进行计算,需用户自己补充。
广厦基础CAD 设计软件中的“群柱桩基”菜单功能只能用于绘图,其计算工作需用户自己完成。
目前,关于双柱联合桩基承台设计计算方面的文献甚少,许多设计者仅依据双柱传给承台上的竖向荷载之和,直接套用单柱桩基承台的标准图集进行设计。
结合工程实例,对双柱联合桩基承台长边方向的柱间及支座(柱下) 截面最大弯矩进行了计算,笔者认为其算法有待商榷。
文献[ 4 ]结合工程实例,在双柱联合桩基承台的柱间设置暗梁,对暗梁进行了内力及配筋计算,但对承台底部暗梁两侧的配筋没有说明,大多数设计者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会根据自己的体会采用各不相同的近似处理方法,但缺少交流。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根据现行基础设计规范的基本设计规定,探求一种比较完善的、统一的双柱联合桩基承台的设计计算方法很有必要。
两桩承台计算

一、直径1000双桩1.基本资料承台类型:二桩承台圆桩直径=d 1000(mm)桩列间距Sa=3000(mm)桩行间距Sb=450(mm)承台边缘至桩心距离Sc=1000(mm)承台根部高度H=1200端部高度h=1200(mm)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F+G=7000最小配筋率0.15%混凝土强度等级C35(N/mm²) fc=16.7钢筋强度设计值 fy=360(N/mm²)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150(mm)箍筋直径12(mm)箍筋间距100(mm)箍筋数量8根柱子高度hc=600(mm)柱子宽度bc=600(mm)设计时执行的规范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以下简称桩基规范 。
《钢筋混凝土 承台设计规程》以下简称承台规程 《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2.承台受弯计算(1).基桩竖向力设计值 N :N=1.35*(F+G)/2=4725< KN >(2)Y 轴方向柱边弯距设计值<绕Y 轴>Myct=N*(Sa-bc )/2 =5670< KN *M >(3)纵筋计算 :As=M/(0.9*fy*ho) =16667mm ²配筋率0.69%Asmin =3150mm²配纵筋16667mm²圆桩换算为方桩bp=0.8*d=800mm3.承台剪切验算斜截面受剪验算<Y 方向>剪力设计值V=1.35*N/2=4725KN βhs=a/h=0.7619计算截面剪跨比λ=ax/ho=0.113004484承台剪切系数α=1.75/(λ+1)= 1.572320709=斜截面受剪验算fc*bo*ho=3963.0673<KN>(桩基规范5.6.8-1)承台剪切不满足*******楼(CECS 88:97 ) ( GB 50010-2010 )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满足*****。
桩承台计算计算书

桩承台计算计算书一、设计示意图二、基本资料1.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2.几何参数:A = 500 mm H = 600 mme11 = 750 mm e12 = 750 mmL11 = 450 mm L12 = 850 mm3.柱计算数据柱形状: 矩形截面高度h c: 700 mm 截面宽度b c: 7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弯矩M y设计值: M y = 100.00 kN·m弯矩M x设计值: M x = 100.00 kN·m轴力N设计值: N = 1000.00 kN剪力V x设计值: V x = 0.00 kN剪力V y设计值: V y = 0.00 kN是否为地震荷载组合: 否4.桩计算数据桩形状: 圆形直径: 6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5.承台计算数据桩基重要性系数: 0 = 1.00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钢筋级别: 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承台底边的距离: a s = 60 mm三、各桩净反力计算1.计算公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3-2)得出N i = F kn±M xk y i∑y i 2±M yk x i∑x i 2其中F k = N2.各桩净反力:桩号0: N 0 = 683.33 kN桩号1: N 1 = 816.67 kN最大桩净反力: N max = 816.67 kN四、弯矩与配筋计算1.计算公式:弯矩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16-1)、(8.5.16-2)计算M x = ∑N i y iM y = ∑N i x i按照简易方法配筋计算A s =γ 0M 0.9 f y h 02.弯矩计算:绕Y轴弯矩:桩1: N 1 = 816.67 kN x 1 = 400 mm绕Y轴弯矩计算结果: M y = 525.00 kN·m绕X轴弯矩:桩0: N 0 = 683.33 kN y 0 = 350 mm桩1: N 1 = 816.67 kN y 1 = 350 mm绕X轴弯矩计算结果: M x = 326.67 kN·m3.配筋计算: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绕Y轴弯矩设计值: M y = 525.00 kN·m绕X轴弯矩设计值: M x = 326.67 kN·m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 y = 360.00 N/mm2计算截面处承台的有效高度: h 0 = 540 mmX向配筋面积计算结果(总计): A sx = 3000.69 mm2 Y向配筋面积计算结果(总计): A sy = 1867.09 mm2 4.配筋结果:X向:计算面积(总计): 3000.69 mm2采用方案(总计): 15C16实配面积(总计): 3015.93 mm2Y向:计算面积(总计): 1867.09 mm2采用方案(总计): 13C14实配面积(总计): 2001.19 mm2五、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1.计算公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17-1)得出,对于不对称冲切锥体,采用偏安全计算γ 0F l≤ 2 [β ox (b c + a oy) + β oy (h c + a ox)] β hp f t h 0其中:β ox = 0.84 / (λ ox + 0.2) (8.5.17-3)β oy = 0.84 / (λ oy + 0.2) (8.5.17-4)2.冲切计算:计算冲切荷载: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冲切力设计值: F l = 1000.00 kN冲切荷载计算结果(冲切力设计值×桩基重要性系数): 1000.00 kN计算抗冲切承载力: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h 0 = 540 mm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 1.27 N/mm2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β hp = 1.00柱边至最近桩顶边缘水平距离(取偏安全值): a ox = 141 mm a oy = 500 mm冲跨比: λ ox = 0.26 λ oy = 0.93冲切系数: β ox = 1.82 β oy = 0.75抗冲切承载力计算结果: 3858.93 kN3.验算结果:冲切荷载: 1000.00 kN ≤抗冲切承载力: 3858.93 kN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结果: 通过六、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1.计算公式:矩形承台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17-5)得出γ 0N l≤ [β 1x (c 2 + a 1y2) + β 1y (c 1 +a 1x2)]β hp f t h 0其中:β 1x =0.56λ 1x + 0.2(8.5.17-6)β 1y =0.56λ 1y + 0.2(8.5.17-7)2.冲切计算: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承台外边缘的有效高度: h 0 = 540 mm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 1.27 N/mm2N l——冲切力设计值c 1、c 2——从角桩内边缘至承台外边缘的距离a 1x、a 1y——从承台底角桩内边缘引45度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λ 1x、λ 1y——角桩冲跨比β 1x、β 1y——角桩冲切系数3.验算结果:0号角桩: 冲切荷载: 683.33 kN ≤抗冲切承载力: 1286.27 kN1号角桩: 冲切荷载: 816.67 kN ≤抗冲切承载力: 1286.27 kN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结果: 通过七、承台剪切验算1.计算公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8.5.18-1)得出γ 0V≤β hsβf t b 0h 0其中:β =1.75λ + 1.0(8.5.18-2)2.剪切计算:1) 左位置剪切面受剪计算:计算剪切荷载: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最大剪力设计值: V = 683.33 kN剪切荷载计算结果: 683.33 kN计算抗剪切荷载:计算宽度处的承台有效高度: h 0 = 540 mm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 1.27 N/mm2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β hs = 1.1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 b 0 = 1300.00 mm柱边至x、y方向计算一排桩的桩边水平距离: a = 141 mm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 λ = 0.30剪切系数: β = 1.35抗剪切荷载计算结果: 1324.07 kN2) 右位置剪切面受剪计算:计算剪切荷载:桩基重要性系数: γ 0 = 1.00最大剪力设计值: V = 816.67 kN剪切荷载计算结果: 816.67 kN计算抗剪切荷载:计算宽度处的承台有效高度: h 0 = 540 mm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 t = 1.27 N/mm2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β hs = 1.1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 b 0 = 1300.00 mm柱边至x、y方向计算一排桩的桩边水平距离: a = 141 mm计算截面的剪跨比: λ = 0.30剪切系数: β = 1.35抗剪切荷载计算结果: 1324.07 kN3.验算结果:左位置剪切面: 剪切荷载: 683.33 kN ≤抗剪切荷载: 1324.07 kN右位置剪切面: 剪切荷载: 816.67 kN ≤抗剪切荷载: 1324.07 kN承台剪切验算结果: 通过八、柱局压验算不需要进行柱局压验算!九、桩局压验算不需要进行桩局压验算!。
两桩承台计算实例

两桩承台计算实例第一则案例:某建筑工程需要设置两桩承台,其中一桩承当1根直径为35cm 的空心钢管,另一桩承当2根直径为25cm的实心钢管。
假设每根钢管质量分别为35kg和25kg,计算这两桩承台需要的混凝土总量。
解: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每个承台的负载。
根据力学原理,承台负载可以通过其支撑的物体重量来计算。
因此,第一根承当35cm空心钢管的承台负载为:35kg×9.8m/s^2=343N。
第二根承当25cm实心钢管的承台负载为:25kg×9.8m/s^2×2=490N。
接着,我们需要计算承台的面积。
根据承台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使用公式计算承台面积。
假设两个承台的形状相同,长方形,长为L,宽为W,则承台面积为:A=L×W。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混凝土密度和深度计算混凝土总量。
假设混凝土密度为2400kg/m^3,两个承台深度相同,为0.8m,则混凝土总量为:V=A×0.8×2400kg/m^3。
第二则案例:某市场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建一个货车停车场。
该停车场需要设置两桩承台,分别支持一个宽为6m,长为20m的钢结构屋面,屋顶用钢板覆盖。
计算这两桩承台需要的钢筋总量。
解: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每个承台的负载。
由于承台负载可以通过其支撑的物体重量来计算,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屋面的重量。
假设钢结构屋面的重量为0.02kN/m2,则屋面总重量为:0.02kN/m2×6m×20m=2.4kN。
接着,我们需要计算承台的尺寸。
假设承台为矩形,长为L,宽为W,承台深度为d,则承台的体积为:V=L×W×d。
最后,我们根据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体积比例以及承台的深度计算所需的钢筋总量。
假设钢筋的公称直径为30mm,每体积比例为0.01,则承台所需钢筋总量为:V×0.01×π×(30mm)^2/4。
承台计算书

二桩承台ab S b S bYX 12H h1F+G My50hc2VxaSa/2Sc Sc Sa/212b chc柱下独立承台:CT2(CT-1C )(CT-9C )一、基本资料:承台类型:二桩承台 圆桩直径 d = 500mm 桩列间距 S a = 1750mm 桩行间距 S b = 500mm 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离 S c = 500mm承台根部高度 H = 800mm 承台端部高度 h = 800mm柱子高度 h c = 600mm (X 方向) 柱子宽度 b c = 600mm (Y 方向)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a = 880.0kN桩中心最小间距为 1750mm , 3.50d (d - 圆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5 f c = 16.72 f t = 1.57N/mm钢筋强度设计值 f y = 360N/mm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 s = 65mm 荷载的综合分项系数γz = 1.28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 = 1.35承台混凝土的容重γc = 25.00kN/m 承台上土的容重γs = 18.00kN/m 承台顶面以上土层覆土厚度 ds = 2050mm 承台上的竖向附加荷载标准值 Fk' = 0.0kN 设计时执行的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以下简称 基础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以下简称 混凝土规范二、控制内力:N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柱底的轴向力值(kN );Fk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值(kN );Fk = Nk + Fk'Vkx 、Vky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剪力值(kN ); Mkx'、Mky'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弯矩值(kN ·M ); Mkx 、Mky ----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的弯矩值(kN ·M ); Mkx = Mkx' - Vky * H1、 Mky = Mky' + Vkx * H1Fl 、Mx 、My --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竖向力、弯矩设计值(kN 、kN ·M );F = γz * Fk 、 Mx = γz * Mkx 、 My = γz * MkyNk = 1213.4; Mkx'= 9.5; Mky'= 17.5; Vkx = 15.2; Vky = -9.9 Fk = 1213.4; Mkx = 16.9; Mky = 28.9 Fl = 1551.0; Mx = 21.6; My = 36.9三、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Gk :a = 2 * Sc + Sa = 2*500+1750 = 2750mmb = 2 * Sb = 2*500 = 1000mm承台底部面积 Ab = a * b = 2.750*1.000 = 2.75m 承台体积 Vct = Ab * H1 = 2.75*0.800 = 2.2m 承台自重标准值 Gk'' =γc * V ct = 25.00*2.2 = 55kN 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Gk' =γs * (A b - b c * h c ) * d s=18.00*(2.75-0.600*0.600)*2.050= 88.2kN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Gk = Gk'' + Gk'= 51.6+88.2 = 143kN四、承台验算:圆桩换算桩截面边宽 bp = 0.866 * d = 0.866*500 = 433mm 1、承台受弯计算:(1)、单桩桩顶竖向力计算: 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k = (Fk + Gk) / n (基础规范 8.5.3-1)Qk = (1213.4+143)/2 = 676.6kN ≤ R a = 880.0kN在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ik =(Fk + Gk) / n ± Mxk * Yi / ∑Yi ^ 2 ± Myk * Xi / ∑Xi ^ 2(基础规范 8.5.3-2)Q1k = (Fk + Gk) / n - Myk * Xi / ∑Xi ^ 2 = 676.6-(28.9*1.750/2)/[2*(1.750/2)^2] = 660.1kN ≤ 1.2*R a = 1056kNQ2k = (Fk + Gk) / n - Myk * Xi / ∑Xi ^ 2 = 676.6+(28.9*1.750/2)/[2*(1.750/2)^2] = 693.1kN ≤ 1.2*R a = 1056kN每根单桩所分配的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Qgk : Qgk = Gk / n = 143/2 = 69.9kN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的各桩桩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竖向力设计值: Ni =γz * (Q ik - Q gk )N1 = 1.28*(660.1-69.9) = 754.4kNN2 = 1.28*(693.1-69.9) = 796.6kN(2)、Y 轴方向柱边的弯矩设计值:(绕 Y 轴)M yct = Nl * (S a - h c ) / 2 = 796.6*(1.750-0.600)/2 = 479kN ·M①号筋 A sx = 2100mm②相对受压区高度 = 0.060 配筋率= 0.28% 实配钢筋 6C 22 (As = 2280) 2、承台受剪承载力验算:(1) 承台底面处的最大剪力值 V=800kN(2) 按矩形截面受弯构件仅配箍筋斜截面受剪求受剪箍筋。
桩承台计算

桩承台设计计算------------------------------------------------------------------- 计算项目: 二桩承台CT-1计算一、基本资料:承台类型:二桩承台 圆桩直径 d = 600mm 桩列间距 Sa = 1800mm 桩行间距 Sb = 600mm 承台边缘至桩中心距离 Sc = 600mm承台根部高度 H = 1000mm 承台端部高度 h = 1000mm柱子高度 hc = 600mm (X 方向) 柱子宽度 bc = 600mm (Y 方向)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 = 1400.0kN作用于桩基上的竖向力标准值(kN):Fk=2509 kN柱脚垂直于X 轴向的弯矩设计值(kN-m) 76.6 kN.m 桩i 至通过桩群重心的Y 轴线的距离(m): xi0=0.9m桩中心最小间距为 1800mm , 3.00d (d - 圆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fc = 14.3 ft = 1.43N/mm钢筋强度设计值 fy = 360N/mm 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60mm 荷载的综合分项系数 γz = 1.35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G = 1.20设计时执行的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以下简称 基础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以下简称 混凝土规范二桩承台ab S b S b Y X12H h1F+G My50 hc 2VxaSa/2Sc Sc Sa/212b chc二、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Gk :a = 2 * Sc + Sa = 2*600+1800 = 3000mmb = 2 * Sb = 2*600 = 1200mm承台底部面积 Ab = a * b = 3.000*1.200 = 3.60(m ) 承台体积 Vct = Ab * H1 = 3.60*1.00 = 3.600(m )承台自重标准值 Gk'' = γc * Vct = 25.00*3.600 = 90.0(kN ) 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Gk' = γs * (Ab - bc * hc) * ds= 18.00*(3.60-0.60*0.60)*1.40 = 81.6(kN ) 承台自重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 Gk = Gk'' + Gk' = 90.0+81.6 = 171.6kN三、承台验算:圆桩换算桩截面边宽 bp = 0.8 * d = 0.8*600 = 480(mm)1、桩基承载力及承台受弯计算:(1)、单桩桩顶竖向力计算: 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k = (Fk + Gk) / n (基础规范 8.5.4-1)Qk = (2509+171.6)/2 = 1340(kN) ≤ Ra = 1400 kN在偏心竖向力作用下∑∑±±+=22i iyk i i xk k k ik x x M y y M n G F Q (基础规范 8.5.4-2)Qik =1340+76.6×0.9/(2×0.9^2)=1383(kN) ≤ 1.2Ra = 1680 kN(2) 按深梁计算承台受弯及抗剪: 柱传竖向力 N 2509.00 (KN) 输入基本组合的计算内力值柱传弯矩 M 76.60 (KN-m) 输入基本组合的计算内力值 桩台桩中心距 lc 1.80 (m)深梁弯矩 M 1000.83 (KN-m)已包括桩台自重产生的弯矩 深梁剪力 V1332.29 (KN)已包括桩台自重产生的剪力钢筋和混凝土指标C =30 C?(20,25,30,35,40,45,50,55) 混凝土等级 fc = 14.3 (N/mm2)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ck ft = 1.43 (N/mm2)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t Ec = 30000 (N/mm2) 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HRB 400 HRB(235,335,400) 纵筋强度等级 fy =360 (N/mm2) 纵筋抗拉压强度设计值 fy(1)、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扣除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作用在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Fl =1.35×2509=3387.2(kN)柱对承台的冲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Fl ≤ 2 * [αox * (bc + aoy) + αoy * (hc + aox)] * βhp * ft * ho(基础规范 8.5.19-1) X 方向上自柱边到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aox = 900 - hc / 2 - bp / 2 = 900-600/2-480/2 = 360(mm) λox = aox / ho = 360/(1100-70) = 0.35X 方向上冲切系数αox = 0.84 / (λox + 0.2) (基础规范 8.5.19-3)αox = 0.84/(0.350+0.2) = 1.530aoy = Min{Sb - bc / 2, Ho} = Min{300,1030} = 300(mm)2 * αox * (bc + aoy) * βhp * ft * ho= 2*1.530*(600+300)*0.975*1.43*1030= 3954957(N) ≥ Fl = 3387200 N,满足要求。
桩基计算书

独立桩承台设计(J2a-5)项目名称 构件编号 日 期 设 计 校 对 审 核 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本文简称《桩基规范》 -----------------------------------------------------------------------1 设计资料 1.1 已知条件承台参数(2 桩承台第 1 种)承台底标高 : -1.200(m) 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 C30 承台钢筋级别 : HRB400 配筋计算a s : 150(mm)桩参数桩基重要性系数 : 1.0桩类型 : 混凝土预制桩 承载力性状 : 端承摩擦桩 桩长 : 10.000(m) 是否方桩 : 否桩直径 : 500(mm) 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 C80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3500.000(kN) 桩端阻力比 : 0.400 均匀分布侧阻力比 : 0.400 是否按复合桩基计算 : 否 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 1.000 压缩层深度应力比 : 20.00% 柱参数柱宽 : 500(mm) 柱高 : 500(mm) 柱子转角 : 0.000(度) 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 C30 柱上荷载设计值弯矩M x : 50.000(kN.m) 弯矩M y : 50.000(kN.m) 轴力N : 3500.000(kN) 剪力V x : 15.000(kN) 剪力V y : 15.000(kN)是否为地震荷载组合 : 否基础与覆土的平均容重 : 0.000(kN/m3) 荷载综合分项系数 : 1.201.2 计算内容(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2) 承台计算(受弯、冲切、剪计算及局部受压计算)2. 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2.1 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1) 桩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计算 5.2.2及5.2.3R a ——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 uk ——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 —— 安全系数,取K=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
V
1.75
1
ft
bh0
(l0
h2) 3
f yv
Asv sh
h0
(5l0 6
h)
f yh
Ash sv
h0
得:
1.75 1
ftbh0
(l0
h 2) 3
fyv
Asv s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0
(5l0 6
h)
fyh
Ash sv
h0
= 2162.16 +
0.00
+
= 2553.02 KN
>
V=
390.86 1225.13 KN
1.50
mm2/mm
箍筋选用
φ 10
@
Asv/Sh= 1.57 >
水平分布 筋腰筋Ash
Ashmin/Sv
2.00
mm2/mm
200
Asvmin/Sh
竖向分布 配筋满足 要求!
4 肢箍
每侧腰筋
Φ 16
@
200
Ash/Sv= 2.01 >
Ashmin/Sv
水平分布
根据
GB50010-
2010附录
G.0.4条:
B1= 500 mm H= -1.900 m
L1= 500 mm
B2= 500 mm h= 1200 mm
4.桩参 数:
桩径D= 400 mm
桩顶嵌入承台深度d= 100 mm
5.柱参 数:
bc= 800 mm
hc= 800 mm
6.承台面 柱底内力 设计值:
F= 2324 kN
My= 101 kN·m
受剪承载 力符合要 求!
编制: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04ι 0/h=
内力臂 z=
0.846 822.31 mm
由 M fy Asz
得:
纵筋
As= 1655 mm2
根据 GB500102010附录 G.0.12 条, 纵向受拉 钢筋ρ min=As/bh :
0.2%
Asmin=
选用
6
实际As=
实配钢
筋满足
要求!
2400 mm2
Φ 25 2945 mm2
(钢筋等级 HRB400 )
编制: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四 、 斜 截 面 抗 剪 承 载 能 力 计 算 :
ι0/h= 实际取 值ι0=
1.15
<
2400 mm
1.受剪截面条件:
hw/b= 1.08
< <
根据
GB50010-
2002第
10.7.4
条,
(10+ι0/h)βcfcbh0/60= 3088.8
(计算跨度 按老规范 10.7.1取 值)
5.0
为深受 弯构件
2.0 为深梁
M f y As z
z a d (h0 0.5 x )
编制: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a 0 .80 0 .04
l0
根据 GB500102010 附 录G.0.2条
M f y As z
z a d (h0 0.5 x )
ad
0 .80
0 .04
l0 h
l 0 h , z 0.6 l 0
as= 120
由
M
a1
f cbx(h0
则x ) 2
x= 实际取值 x=
mm
h0=h-as= 1080
得:
32.2 216
2M x (1 1 a1 fcbh02 )h0
mm
<
mm
mm 0.2h0=
216 mm
α d=0.8+0
>
受剪截 面符合 要求!
2.0
为深梁
4 6
V= 1225 KN
2.受剪承载能力计 VF/V= 95%
仅集中 力F下对
支座产 1162 kN 生的剪
力VF=
> 75%
根据 GB500102010附录 G10.0.12 条:
λ= 0.25
编制: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竖向分布 筋箍筋Asv
Asvmin/Sh =
计算跨度
ι
0=MIN(1.1 5Ln,L)=
1.0
x/∑x2= 0.63
Ni=F/n+M
yx/∑x2=
1225.13
KN
M y N i x i
X1= 0.4 m
M=∑ Nixi=
490.05
kN·m
V=N1= 1225.13 kN
<
ι0/h=
且 ι0/h=
1380 mm
1.15 < 1.15 <
一、 基本
1.承台砼 强度等 级:
混凝土强度:
柱下二桩承台按深梁计算
钢筋强度fy:
C30
2.纵筋: HRB400 360 N/mm2
fc=
14.3 N/mm2
ft=
1.43 N/mm2
箍筋: HRB400 360 N/mm2 腰筋: HRB400 360 N/mm2
3.承台参 数:
L= 1600 mm
二 、 内
N i
F n
M y xi
x
2 i
力
分
析
:
编制: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根据《建 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 范》8.5.4 条:
最大桩基 净反力设 计值Ni:
根据 JGJ942008第 5.9.2条, 绕y轴方向 计算截面 My:
计算截面 距离 截面弯矩 设剪计力值设计 值
三 、 正 截 面 抗 弯 承 载 能 力 计 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