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气管插管

合集下载

第5课-新生儿复苏气管插管和喉罩气道讲解学习

第5课-新生儿复苏气管插管和喉罩气道讲解学习
*2 新生儿体重 750g,仅需插入6cm
准备喉镜
物品
首先选择适当型号的镜片 · 早产儿用0号 · 足月儿用1号 • 检查喉镜光源 • 调节吸引器的吸引压力到-100mmHg • 连接10F(或10 F以上)吸引管和导管,使其能吸
出口鼻内的分泌物 • 如需经气管导管作气管内吸引,则用较小号(5F或
6F)的吸引管
准备插管
• 准备一应复苏装置 • 产房及手术室应有空压机、空氧混
合仪及脉氧仪 • 需调节21%~100%氧浓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量应
调到5至10升/min • 听诊器、胎粪吸引管、复苏囊及T组
合复苏器 • 剪胶布及准备固定气管导管。
准备插管-调整体位
• 新生儿颈部过度仰伸和屈曲将会阻挡气 道的观察,如肩下的肩垫太大或颈部过 度仰伸,则声门将会升至你的视线之上 。如颈部屈曲至胸部,你只能看到后咽 部而不能见到声门。如有必要,调整床 的高度,使新生儿的头部与操作者的上 腹部或下胸部在同一水平,这样可使新 生儿的头邻近操作者眼的水平,能使其 更好的观察气道。
气管插管: 第六步:撤出喉镜
• 将导管按在新 生儿上腭,撤 出喉镜
• 金属芯从气管 导管中撤出。
3
8-9
4
9-10
*1 指气管导管管端至上唇距离
*2新生儿体重 750g,仅需插入6cm
5-31
气管导管位于气管中点的四种方法
3. NTL 法:可有效地用于足月儿和早 产儿计算导管进入深度( 管端至气管 中点),NTL是指新生儿的鼻中隔至耳 屏的距离,用一个卷尺测量NTL,插入 的深度(cm)应是 NTL加1cm(见图) 。将测出的深度标记在气管导管上即 导管在唇端的位置。
当面罩正压通气效果不好及气管 插管不成功、不可用时是最好的替代 选择。

小儿气管插管型号选择

小儿气管插管型号选择

小儿气管插管型号选择关键信息项:1、患儿年龄范围2、患儿体重范围3、气管插管的材质4、气管插管的品牌5、气管插管的型号规格6、选择型号的依据和标准7、插管操作的注意事项8、医护人员的资质和经验要求9、插管后的监测和护理要点11 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规范小儿气管插管型号的选择流程和标准,以确保患儿在接受气管插管操作时能够使用合适的插管型号,保障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

111 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小儿患者,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和儿童。

112 选择原则在选择小儿气管插管型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121 基于患儿的年龄和体重进行初步评估。

1122 考虑患儿的病情特点和气道情况。

1123 参考相关的医学指南和临床经验。

12 年龄与体重对应型号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制定了以下大致的年龄和体重与气管插管型号的对应关系:121 新生儿(体重 25 40 kg):通常选择内径 25 35 mm 的气管插管。

122 1 6 个月婴儿(体重 40 80 kg):选择内径 30 40 mm 的气管插管。

123 6 个月 1 岁幼儿(体重 70 100 kg):选用内径 35 45 mm 的气管插管。

124 1 2 岁儿童(体重 100 140 kg):内径 40 50 mm 的气管插管较为合适。

125 2 5 岁儿童(体重 140 180 kg):可考虑内径 45 55 mm 的气管插管。

126 5 10 岁儿童(体重 180 300 kg):一般选择内径 50 65 mm 的气管插管。

127 10 12 岁儿童(体重 300 400 kg):内径 60 70 mm 的气管插管可能适用。

13 特殊情况考量131 对于存在气道异常、先天性疾病或其他特殊情况的患儿,应根据具体的气道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132 例如,患有喉软化症、气管狭窄等疾病的患儿,可能需要选择较小型号的气管插管,以避免损伤气道。

14 气管插管的材质可供选择的气管插管材质包括硅胶、聚氯乙烯(PVC)等。

气管插管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气管插管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2 . 药物治疗 : .6 2 在新生儿复苏 时 , 很少需要用药 , 如需要应 使 用肾上腺素和扩容剂治疗 。继续正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吸氧设备 、 吸引器 、 婴儿 复苏囊 、 胃管 、 气管插管及喉镜等复苏 设备 ; 好抢救药品 。
22 复苏步骤 . 221 快速评估 :所有新生儿都需要最初 的快速评估 以决定 .. 是否需要复苏。对 刚出生 的新生儿立即用几秒钟 的时间快速 评估 4项指标 : 是否足月 ; 羊水是否清 ; 是否有哭声 或呼吸; 肌 张力是否好。如以上任何一项为“ , 否” 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 ,
厌软骨抬起 即可暴露声门和声带 。向下用力压环状软骨有助
我科 2 0 0 7年 1 月至 2 0 0 9年 1 2月共分 娩 出 13 6例新 6
生儿 , 8例出现窒息 , 有 患儿的胎龄为 2 +4 惆 , 8~ 3 出生时体质
量 为 210 400g 新 生 儿 窒 息 的 主要 表 现 是 : 0 5 。 肌张 力 低 下 ,
・5 9 5・
气管插管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山西 省 河 津 市人 民 医  ̄(4 30 030 ) 师 瑞 莲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 出后 ,在 1 n内仅有心跳而无 mi
224 喉镜下经 口气管插 管: .. 气管插管的指征 : ①需要气管 内 吸引清 除胎粪时 ; ②气囊 面罩人工呼吸无效 或要延长时 ; ③经 气 管注入药物时 ; ④特殊复苏情况 , 如先天性膈疝或超低 出生
呼吸抑制 , 动过缓 , 心 低血压 , 吸急促 , 呼 紫绀 , 水污染 等 。 羊 A gr p a 评分 : 生后 1 i n评分 , a r 1分 4例 , 2例 , 2分 6分合并 羊

新生儿气管插管深度计算公式

新生儿气管插管深度计算公式

新生儿气管插管深度计算公式
新生儿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确保新生儿的呼吸道通畅,并提供人工通气支持。

插管深度的准确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插管过深或过浅都可能导致并发症,甚至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在计算新生儿气管插管深度时,常用的方法是根据新生儿的体重来确定插管深度。

一种常用的公式是:
插管深度(cm)= 3.5 +(体重(kg)/ 10)
这个公式适用于体重在1至3千克之间的新生儿。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是根据平均值推算得出的,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结合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和实时监测来确定最佳插管深度。

在进行插管前,医生还应该评估新生儿的气道解剖结构。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气管较短且较软,所以插管时需要特别谨慎。

在插管时,医生应该使用适合新生儿尺寸的插管,并在插入过程中轻柔地旋转和推进。

一旦插管到指定深度,医生应该确认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可以通过胸部X光或气管内导管检测器等工具来确定。

此外,医务人员在插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

新生儿对插管非常敏感,可能引发呼吸抑制、心率异常等问题。

因此,医生在插管后应密切监测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总之,新生儿气管插管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风险较大的医疗操作。

正确计算插管深度、准确操作插管过程以及及时观察并处理并发症是确保插管成功和保护新生儿安全的关键。

新生儿气管插管学习签到

新生儿气管插管学习签到

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参加人员学习内容【新生儿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术适应症1.呼吸、心搏骤停的抢救。

2.解除危重上气道梗阻。

3.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

4. 新生儿室息复苏。

5.大量呼吸道内分泌物需插管作气管内吸引。

6.膈疝抢救。

7.需气管内应用药物。

8.气管内取分泌物做微生物检查。

禁忌症气道先天畸形,急性喉炎,喉部严重水肿、血管瘤、囊肿,颈部损伤。

操作前准备1.辐射台预热2.喉镜使用前装上叶片,检查电池及灯泡功能是否正常,灯泡是否旋紧,以免插入时松动或脱落。

足月儿用1号Miller叶片,早产儿用0号、00号Miller叶片。

3.气管导管包括内径为 2.5mm、3.0mm、3.5mm及4.0mm的气管内导管。

根据患儿大小选择合适的导管直径及插管深度(见下表)。

4.其他听诊器、手套、剪刀、粘胶带、无菌通管丝。

5.复苏装置包括复苏气囊和面罩,氧气管,湿化的氧气/空气、混合器。

6. 监护设备包括心脏、呼吸监护仪,经皮氧或氧饱和度监测仪。

7.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各种型号吸痰管。

操作方法(一)口-气管插管新生儿更适用于口-气管插管,操作更为容易和快捷,见彩图:1.操作者保持放松体位,站在患儿头部,将床抬高到与眼平位。

2.戴上手套。

3.将患儿置于平卧位,头在中线位置,颈部轻度仰伸,在肩胛后垫一卷纱布有利于保持颈部的仰伸。

4.柔和吸引清理咽部。

5.根据临床情况可先用气囊及面罩通气改善患儿氧合。

6.打开喉镜灯,操作者左手拇指和前3个手指持镜,背向喉镜叶片。

将拇指放在喉镜叶片的平末端。

用右手固定患儿的头部。

接通喉镜电源,左手持喉镜,夹在拇指与前2~3个手指间,叶片朝外。

应有1~2个手指空闲,靠在新生儿面部提供稳定性。

不论是左势还是右势者都只能用左手握镜。

若用右手握镜则叶片的弯度要遮挡视线,声门不能暴饌,套管无法插人。

7.打开患儿的口腔,用右手示指将舌头推向左侧,用右手的其余部分稳定头部。

避免用叶片打开口腔。

新生儿气管插管流程

新生儿气管插管流程

新生儿气管插管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操作室内环境整洁、安静,保持温暖以减少婴儿的不适感。

-收集并准备所需的插管器械,包括适当尺寸的气管插管、喉镜、吸痰器、气囊等。

-检查气管插管的尺寸是否合适,应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和身长来选择。

2.术前准备:-采用先进的洗手消毒方法,穿戴洁净无菌的手术衣、手套、帽子和口罩。

-将宝宝平放在手术台上,使用束带固定宝宝的身体,以确保操作时宝宝的头部保持稳定。

-在婴儿口腔中注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减轻疼痛感。

3.开始插管:-使用喉镜先查看宝宝的头部、嘴巴和喉咙,确保无明显异常。

-将喉镜小心地放入宝宝口腔内,并慢慢将其推入喉咙直至能够看到气管开口。

-将插管沿着喉镜缓慢、轻柔地放入气管,直到插管的标记与口腔的牙槽骨对齐。

-缓慢地拔出喉镜,确保插管仍然稳定地留在气管内。

4.确认插管位置:-通过听呼吸音、观察胸部起伏和使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来确认气管插管位置。

-对宝宝进行语音刺激,观察是否产生咳嗽反应,以确定插管是否在气管内。

5.固定插管:-使用绷带或粘贴胶带固定插管的位置,确保插管不会移动或脱落。

-将呼吸机与插管连接起来,调整适当的呼气压力和潮气量。

6.监测和维护插管:-定期监测宝宝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含量等生命体征。

-定时检查气囊的充气量,保持适当的插管位置和气囊充气量。

7.注意事项:-气管插管是一种有风险的操作,应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

-注意保持宝宝的呼吸道通畅,随时吸痰并清除分泌物。

-在插管过程中要注意宝宝的疼痛感受,并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监测宝宝的呼吸和心率情况,若出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总结起来,新生儿气管插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正确的插管流程和注意事项的遵守,可以确保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有效地保障宝宝的呼吸通畅。

新生儿气管插管术

新生儿气管插管术

声门线 根据不同内径的导管有一定的声门 线,将导管插入气管内,当声门线与声带吻 合时停插。因国产导管声门线距离不规范且 细,初学者常忽视看不清而插管太深
胸骨上切迹摸管法 助手或操作者左小指指 尖垂直放在患儿胸骨上切迹,当操作者将气 管内走行的导管管端抵达该处触及助手或操 作者自己左手小指时即停插,此深度正好位 于气管中点,因锁骨中点连线、胸骨上切迹 正好在气管中点线上
酸氢钠、10%葡萄糖、1:1万肾上腺素、 纳洛酮等
表:经口气管插管导管选择唇端距离
体重(g) 管端于声 门下距离 (cm)
<750g
1.5
1000
2.2
2000
2.4
3000
2.6
4000
2.8
导管内径 (mm)
2 2.5 3.0 3.5 4.0
唇端距离 (cm)
5.5 6 7 8 9
选用上下直接一致的弯曲直管,便于吸引, 又有厘米标记线及进声门的管端黑色粗线标 记,经口插管的内径、唇端(口唇至导管管 端)距离、声门下距离与体重的关系(见 上)。
随着急救复苏的进展和普及,气管插管术已成为 新生儿复苏及呼吸管理的一项不可少的技术,并 且它是急救成败的关键之一。作为基本技术的培 训,儿科医生尤其是新生儿专业医师必须熟练掌 握。
在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窒息复苏 在急救室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重度窒息需较长时间加压给氧人工呼吸者
胎粪粘稠或声门下有胎粪颗粒需吸净时,或 虽胎粪稀薄但新生儿呼吸抑制者
常规先进行胸部检查,插管后根据吸气时匀 称的胸廓活动及两腋下听及对称的呼吸音。 如不对称或呼吸音及胸廓活动幅度一侧比对 侧强则导管在支气管内,此时应将导管慢慢 向后退,直到胸廓活动对称后才能正压给氧

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处理

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处理

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处理2 我们医院危重产妇多,剖出的,遇到几个窥喉声门暴露良好,插管声门下有阻力,又不敢暴力插入,换管,但2.0的管都不能通过。

正常来说,2.0的管用于800~900克的小新生儿声门下是能通过的。

(我们最小插过700克的,2.0很顺利)。

,面罩通气胸廓无起伏,颈部渐粗,怀疑完全梗阻或解剖异常。

但我们没做过这种危重新生儿有创气道,说实话,也不敢轻易尝试。

关于这种危重新生儿复苏的呼吸道管理方面,如何处理为好?一、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处理1.气管导管的选择气管插管是新生儿心肺复苏的重要措施,选择气管导管的原则是插入后的气管导管远端应距气管隆突0.5~1cm。

这样即可以吸取气管深部和两侧主支气管开口处的分泌物,又不会把气管导管插入一侧主支气管而导致另一侧支气管阻塞和肺不张。

如果新生儿体重在 1.0kg以下,选用管径为2.0mm的气管导管;体重在1~1.5kg,选用管径为2.5mm的气管导管;体重1.5~2.5kg,选用管径为3mm的气管导管;体重2.5kg以上,选用管径为3.5mm 的气管导管。

一般来讲,F2.0的气管导管在正常新生儿应用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您提到的低体重新生儿,出现F2.0气管导管插入困难是十分可能的,出现这种问题可能是与以下因素有关:小儿气管的发育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并且环状软骨为其呼吸道的最为狭窄处。

气管导管的标准编号是以其内径(mm)进行的,F2.0气管导管的外径可因生产厂商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别(即气管导管管壁的厚度不同,尽管其内径相同),尽管管壁厚度的差别对成年人的气管导管选择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对小儿,尤其是新生儿造成显著影响。

由于贵院是妇产医院,经常需要参加新生儿复苏,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您可自制一根紧急通气导管芯,即准备一根外径为2.0mm、长度为12-15cm的薄壁中等硬质的PVC管,内放一细金属丝作为管芯,必要时可在明视下将此PVC 导管插入新生儿气管内,然后通过以下方法即可进行紧急通气管理:①将一个18号粗针头连接在PVC导管远端,然后将给氧管连接在将粗针头的尾部即可气管内给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插管的护理措施



1、保持病房的清洁安静、空气流通、紫外线 消毒2次/日,“含氯消毒液”拖地,以防感染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 以保证血氧分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患儿的生命 体征、神经系统表现、体温、皮肤黏膜及周围 循环状况、出入液量、气道分泌物及腹部的情 况。
气管插管的护理措施



7、妥善固定,注意观察:新生儿对气管插管大多无 法耐受,常摇动头部或不由自主地拔出导管,故妥善 固定气管插管显得尤为重要. 8、加强新生儿护理及口腔、皮肤、颜面部、脐部、 眼部的护理。 9、加强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减轻顾虑,消除紧张、 恐惧情绪。 10、积极预防并发症。
气管插管并发症
原因
插管操作时间过长 缺氧、喉镜刺激自主神经、镜片、导管或吸痰管刺激 导管进入一侧主支气管所导致的过渡通气 操作粗暴 导管金属芯超过导管尖端 病原体通过器械或手进入
并发症
缺氧 心跳减慢、呼吸暂停 气胸 舌、牙龈、声门、声带或食管损伤 食管气道穿孔 感染
注: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做到轻柔、迅速,避免机械损伤,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的
不同体重气管导管型号和插入深度的选择
体重
≤1000 ~2000
导管内径(ID)mm
2.5 3.0
唇-端距离cm
6 7
~3000 >3000
3.5 ~4.0
8 9
为上唇至气管导管管端的距离
气管插管的护理诊断/问题
1、有黏膜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气管插管及留臵气管插管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 3、知识缺乏 (与不了解气管插管的相关注意事项有关) 4、有脱管及堵管的危险 (与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妥善固定及人为的因素有关) 5、潜在的并发症 (与感染有关)
新生儿气管插管
护理查房
气管内插管
1、病程介绍 2、指征 3、新生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 4、器械准备及导管型号和深度的选择 5、气管插管的护理诊断/问题 6、气管插管的护理措施 7、气管插管并发症及预防
病程介绍
姓名:江蔚之女大 床号:监护7床 科室:新生儿科 住院号:214959
2011-10-27 13:10 姓名:江蔚之女大 年龄:45分钟,患儿为第1胎,第1产,母孕 31周早产儿,双胎之大,于2011年10月27日10:25时在本院产科因羊水 早破3天自然分娩出生,出生体重1.0公斤,羊水粪便污染,皮肤颜色青 紫,哭声弱,肌张力低,1分钟Apgar评分6分,产科医师给予清理呼吸 道、拍打刺激后,保温、吸氧后皮肤颜色转红,哭声较前响亮,5分钟 Apgar评分8分,但患儿出现口吐泡沫。随即出现口周青紫,故以“新生 儿窒息、吸入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极低体重儿、” 为诊断收住我科。
病情变化。
新生儿气管插管的指征
1、重度窒息需较长时间加压给氧人工呼吸者。 2、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出生后无活力者。 3、气囊、面罩通气效果不佳或者心率<60次/分,经 胸外按压心脏后心率不增快者。 4、需要气管内给药。 5、<1500g极低出生体重儿重度窒息时。 6、早产儿,注入表面活性物质,拟诊膈疝时。
器械准备
病情介绍

2011-10-28 0:00 患儿仍病情危重,低流量吸氧下口周发绀明显,呼吸 急促,考虑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缺乏致新生儿呼 吸窘迫综合征,想家长交代病情后,在柴广平主任医 师指导下热依汗古丽主治医生给予气管插管,患儿呈 仰卧位,术者右手固定头部,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 插入口腔,进入会厌软骨并暴露声门,右手持2.5mm 气管插管,从喉镜右侧经声门插入气管7cm,抽出喉 镜,固定插管,从插管出滴入自备固尔苏120mg,复 苏气囊正压通气,2分钟纯氧,过程顺利,监测患儿 心率、血压、呼吸及脉率无异常,患儿呼吸转平,病 情较前好转。
病情介绍


2011-10-29 患儿入院第三天,在低流量吸氧下出现口周 发绀故改为面罩吸氧。 2011-10-29 20:00 患儿在面罩下吸氧口周发绀明显在柴 广平主任医师指导下张瑞红医师给予气管插管,插管过 程同前,过程顺利,生命体征监测无异常。 2011-11-2 11:00患儿在面罩吸氧下血氧饱和度为95%98%,呼吸平稳无异常。 2011-11-3 11:00改为低流量鼻导管吸氧 2011-11-5 11:00停氧观察,患儿在停氧下无口周发绀。 20绍

体温36.5°c脉率:135分/次 呼吸:50分/次 体 重1000g 神志清,早产儿貌明显皮肤弹性差,皮下 脂肪无,反应钝,弹打足底哭声低,呼吸促,口周发 绀明显,面色苍灰,鼻扇及三凹征阳性,四肢肌张力 低下。治疗上给予:新生儿科常规护理、重症监护、 吸氧、放臵辐射台保温:防止呼吸暂停氨茶碱静脉泵 入、抗炎、消除脑干症状盐酸纳洛铜静脉泵入、促肺 泡表面性物质生成用氨溴索1日/2次、预防维生素k缺 乏、维持血糖及水电解质平衡,抽取急查血。
气管插管的护理措施



4、变化体位、翻身与拍背:每隔1-2小时翻身一次,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四肢及受压部位的按 摩或抚触,以促进血液循环。(体重小于1kg,心力 衰竭、颅内出血、肺出血及肺透明膜病早期末并发感 染者不应进行拍背) 5、保温:使用暖箱或者放臵辐射台下保温,使体表 温度保持在36~36.5°C,每半小时或1小时测体温1 次,至体温稳定后改为每4小时一次。 6、气道湿化:加强气道湿化可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 分泌物干结、及排痰不畅,从而预防并发症及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