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气管插管
第5课-新生儿复苏气管插管和喉罩气道讲解学习

准备喉镜
物品
首先选择适当型号的镜片 · 早产儿用0号 · 足月儿用1号 • 检查喉镜光源 • 调节吸引器的吸引压力到-100mmHg • 连接10F(或10 F以上)吸引管和导管,使其能吸
出口鼻内的分泌物 • 如需经气管导管作气管内吸引,则用较小号(5F或
6F)的吸引管
准备插管
• 准备一应复苏装置 • 产房及手术室应有空压机、空氧混
合仪及脉氧仪 • 需调节21%~100%氧浓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量应
调到5至10升/min • 听诊器、胎粪吸引管、复苏囊及T组
合复苏器 • 剪胶布及准备固定气管导管。
准备插管-调整体位
• 新生儿颈部过度仰伸和屈曲将会阻挡气 道的观察,如肩下的肩垫太大或颈部过 度仰伸,则声门将会升至你的视线之上 。如颈部屈曲至胸部,你只能看到后咽 部而不能见到声门。如有必要,调整床 的高度,使新生儿的头部与操作者的上 腹部或下胸部在同一水平,这样可使新 生儿的头邻近操作者眼的水平,能使其 更好的观察气道。
气管插管: 第六步:撤出喉镜
• 将导管按在新 生儿上腭,撤 出喉镜
• 金属芯从气管 导管中撤出。
3
8-9
4
9-10
*1 指气管导管管端至上唇距离
*2新生儿体重 750g,仅需插入6cm
5-31
气管导管位于气管中点的四种方法
3. NTL 法:可有效地用于足月儿和早 产儿计算导管进入深度( 管端至气管 中点),NTL是指新生儿的鼻中隔至耳 屏的距离,用一个卷尺测量NTL,插入 的深度(cm)应是 NTL加1cm(见图) 。将测出的深度标记在气管导管上即 导管在唇端的位置。
当面罩正压通气效果不好及气管 插管不成功、不可用时是最好的替代 选择。
小儿气管插管型号选择

小儿气管插管型号选择关键信息项:1、患儿年龄范围2、患儿体重范围3、气管插管的材质4、气管插管的品牌5、气管插管的型号规格6、选择型号的依据和标准7、插管操作的注意事项8、医护人员的资质和经验要求9、插管后的监测和护理要点11 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规范小儿气管插管型号的选择流程和标准,以确保患儿在接受气管插管操作时能够使用合适的插管型号,保障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
111 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小儿患者,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和儿童。
112 选择原则在选择小儿气管插管型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121 基于患儿的年龄和体重进行初步评估。
1122 考虑患儿的病情特点和气道情况。
1123 参考相关的医学指南和临床经验。
12 年龄与体重对应型号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制定了以下大致的年龄和体重与气管插管型号的对应关系:121 新生儿(体重 25 40 kg):通常选择内径 25 35 mm 的气管插管。
122 1 6 个月婴儿(体重 40 80 kg):选择内径 30 40 mm 的气管插管。
123 6 个月 1 岁幼儿(体重 70 100 kg):选用内径 35 45 mm 的气管插管。
124 1 2 岁儿童(体重 100 140 kg):内径 40 50 mm 的气管插管较为合适。
125 2 5 岁儿童(体重 140 180 kg):可考虑内径 45 55 mm 的气管插管。
126 5 10 岁儿童(体重 180 300 kg):一般选择内径 50 65 mm 的气管插管。
127 10 12 岁儿童(体重 300 400 kg):内径 60 70 mm 的气管插管可能适用。
13 特殊情况考量131 对于存在气道异常、先天性疾病或其他特殊情况的患儿,应根据具体的气道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132 例如,患有喉软化症、气管狭窄等疾病的患儿,可能需要选择较小型号的气管插管,以避免损伤气道。
14 气管插管的材质可供选择的气管插管材质包括硅胶、聚氯乙烯(PVC)等。
气管插管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2 . 药物治疗 : .6 2 在新生儿复苏 时 , 很少需要用药 , 如需要应 使 用肾上腺素和扩容剂治疗 。继续正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吸氧设备 、 吸引器 、 婴儿 复苏囊 、 胃管 、 气管插管及喉镜等复苏 设备 ; 好抢救药品 。
22 复苏步骤 . 221 快速评估 :所有新生儿都需要最初 的快速评估 以决定 .. 是否需要复苏。对 刚出生 的新生儿立即用几秒钟 的时间快速 评估 4项指标 : 是否足月 ; 羊水是否清 ; 是否有哭声 或呼吸; 肌 张力是否好。如以上任何一项为“ , 否” 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 ,
厌软骨抬起 即可暴露声门和声带 。向下用力压环状软骨有助
我科 2 0 0 7年 1 月至 2 0 0 9年 1 2月共分 娩 出 13 6例新 6
生儿 , 8例出现窒息 , 有 患儿的胎龄为 2 +4 惆 , 8~ 3 出生时体质
量 为 210 400g 新 生 儿 窒 息 的 主要 表 现 是 : 0 5 。 肌张 力 低 下 ,
・5 9 5・
气管插管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山西 省 河 津 市人 民 医  ̄(4 30 030 ) 师 瑞 莲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 出后 ,在 1 n内仅有心跳而无 mi
224 喉镜下经 口气管插 管: .. 气管插管的指征 : ①需要气管 内 吸引清 除胎粪时 ; ②气囊 面罩人工呼吸无效 或要延长时 ; ③经 气 管注入药物时 ; ④特殊复苏情况 , 如先天性膈疝或超低 出生
呼吸抑制 , 动过缓 , 心 低血压 , 吸急促 , 呼 紫绀 , 水污染 等 。 羊 A gr p a 评分 : 生后 1 i n评分 , a r 1分 4例 , 2例 , 2分 6分合并 羊
新生儿气管插管深度计算公式

新生儿气管插管深度计算公式
新生儿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确保新生儿的呼吸道通畅,并提供人工通气支持。
插管深度的准确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插管过深或过浅都可能导致并发症,甚至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在计算新生儿气管插管深度时,常用的方法是根据新生儿的体重来确定插管深度。
一种常用的公式是:
插管深度(cm)= 3.5 +(体重(kg)/ 10)
这个公式适用于体重在1至3千克之间的新生儿。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是根据平均值推算得出的,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结合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和实时监测来确定最佳插管深度。
在进行插管前,医生还应该评估新生儿的气道解剖结构。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气管较短且较软,所以插管时需要特别谨慎。
在插管时,医生应该使用适合新生儿尺寸的插管,并在插入过程中轻柔地旋转和推进。
一旦插管到指定深度,医生应该确认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可以通过胸部X光或气管内导管检测器等工具来确定。
此外,医务人员在插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
新生儿对插管非常敏感,可能引发呼吸抑制、心率异常等问题。
因此,医生在插管后应密切监测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总之,新生儿气管插管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风险较大的医疗操作。
正确计算插管深度、准确操作插管过程以及及时观察并处理并发症是确保插管成功和保护新生儿安全的关键。
新生儿气管插管学习签到

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参加人员学习内容【新生儿科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术适应症1.呼吸、心搏骤停的抢救。
2.解除危重上气道梗阻。
3.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
4. 新生儿室息复苏。
5.大量呼吸道内分泌物需插管作气管内吸引。
6.膈疝抢救。
7.需气管内应用药物。
8.气管内取分泌物做微生物检查。
禁忌症气道先天畸形,急性喉炎,喉部严重水肿、血管瘤、囊肿,颈部损伤。
操作前准备1.辐射台预热2.喉镜使用前装上叶片,检查电池及灯泡功能是否正常,灯泡是否旋紧,以免插入时松动或脱落。
足月儿用1号Miller叶片,早产儿用0号、00号Miller叶片。
3.气管导管包括内径为 2.5mm、3.0mm、3.5mm及4.0mm的气管内导管。
根据患儿大小选择合适的导管直径及插管深度(见下表)。
4.其他听诊器、手套、剪刀、粘胶带、无菌通管丝。
5.复苏装置包括复苏气囊和面罩,氧气管,湿化的氧气/空气、混合器。
6. 监护设备包括心脏、呼吸监护仪,经皮氧或氧饱和度监测仪。
7.吸引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各种型号吸痰管。
操作方法(一)口-气管插管新生儿更适用于口-气管插管,操作更为容易和快捷,见彩图:1.操作者保持放松体位,站在患儿头部,将床抬高到与眼平位。
2.戴上手套。
3.将患儿置于平卧位,头在中线位置,颈部轻度仰伸,在肩胛后垫一卷纱布有利于保持颈部的仰伸。
4.柔和吸引清理咽部。
5.根据临床情况可先用气囊及面罩通气改善患儿氧合。
6.打开喉镜灯,操作者左手拇指和前3个手指持镜,背向喉镜叶片。
将拇指放在喉镜叶片的平末端。
用右手固定患儿的头部。
接通喉镜电源,左手持喉镜,夹在拇指与前2~3个手指间,叶片朝外。
应有1~2个手指空闲,靠在新生儿面部提供稳定性。
不论是左势还是右势者都只能用左手握镜。
若用右手握镜则叶片的弯度要遮挡视线,声门不能暴饌,套管无法插人。
7.打开患儿的口腔,用右手示指将舌头推向左侧,用右手的其余部分稳定头部。
避免用叶片打开口腔。
新生儿气管插管流程

新生儿气管插管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操作室内环境整洁、安静,保持温暖以减少婴儿的不适感。
-收集并准备所需的插管器械,包括适当尺寸的气管插管、喉镜、吸痰器、气囊等。
-检查气管插管的尺寸是否合适,应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和身长来选择。
2.术前准备:-采用先进的洗手消毒方法,穿戴洁净无菌的手术衣、手套、帽子和口罩。
-将宝宝平放在手术台上,使用束带固定宝宝的身体,以确保操作时宝宝的头部保持稳定。
-在婴儿口腔中注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减轻疼痛感。
3.开始插管:-使用喉镜先查看宝宝的头部、嘴巴和喉咙,确保无明显异常。
-将喉镜小心地放入宝宝口腔内,并慢慢将其推入喉咙直至能够看到气管开口。
-将插管沿着喉镜缓慢、轻柔地放入气管,直到插管的标记与口腔的牙槽骨对齐。
-缓慢地拔出喉镜,确保插管仍然稳定地留在气管内。
4.确认插管位置:-通过听呼吸音、观察胸部起伏和使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来确认气管插管位置。
-对宝宝进行语音刺激,观察是否产生咳嗽反应,以确定插管是否在气管内。
5.固定插管:-使用绷带或粘贴胶带固定插管的位置,确保插管不会移动或脱落。
-将呼吸机与插管连接起来,调整适当的呼气压力和潮气量。
6.监测和维护插管:-定期监测宝宝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含量等生命体征。
-定时检查气囊的充气量,保持适当的插管位置和气囊充气量。
7.注意事项:-气管插管是一种有风险的操作,应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
-注意保持宝宝的呼吸道通畅,随时吸痰并清除分泌物。
-在插管过程中要注意宝宝的疼痛感受,并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监测宝宝的呼吸和心率情况,若出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总结起来,新生儿气管插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正确的插管流程和注意事项的遵守,可以确保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有效地保障宝宝的呼吸通畅。
新生儿气管插管术

声门线 根据不同内径的导管有一定的声门 线,将导管插入气管内,当声门线与声带吻 合时停插。因国产导管声门线距离不规范且 细,初学者常忽视看不清而插管太深
胸骨上切迹摸管法 助手或操作者左小指指 尖垂直放在患儿胸骨上切迹,当操作者将气 管内走行的导管管端抵达该处触及助手或操 作者自己左手小指时即停插,此深度正好位 于气管中点,因锁骨中点连线、胸骨上切迹 正好在气管中点线上
酸氢钠、10%葡萄糖、1:1万肾上腺素、 纳洛酮等
表:经口气管插管导管选择唇端距离
体重(g) 管端于声 门下距离 (cm)
<750g
1.5
1000
2.2
2000
2.4
3000
2.6
4000
2.8
导管内径 (mm)
2 2.5 3.0 3.5 4.0
唇端距离 (cm)
5.5 6 7 8 9
选用上下直接一致的弯曲直管,便于吸引, 又有厘米标记线及进声门的管端黑色粗线标 记,经口插管的内径、唇端(口唇至导管管 端)距离、声门下距离与体重的关系(见 上)。
随着急救复苏的进展和普及,气管插管术已成为 新生儿复苏及呼吸管理的一项不可少的技术,并 且它是急救成败的关键之一。作为基本技术的培 训,儿科医生尤其是新生儿专业医师必须熟练掌 握。
在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窒息复苏 在急救室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重度窒息需较长时间加压给氧人工呼吸者
胎粪粘稠或声门下有胎粪颗粒需吸净时,或 虽胎粪稀薄但新生儿呼吸抑制者
常规先进行胸部检查,插管后根据吸气时匀 称的胸廓活动及两腋下听及对称的呼吸音。 如不对称或呼吸音及胸廓活动幅度一侧比对 侧强则导管在支气管内,此时应将导管慢慢 向后退,直到胸廓活动对称后才能正压给氧
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处理

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处理2 我们医院危重产妇多,剖出的,遇到几个窥喉声门暴露良好,插管声门下有阻力,又不敢暴力插入,换管,但2.0的管都不能通过。
正常来说,2.0的管用于800~900克的小新生儿声门下是能通过的。
(我们最小插过700克的,2.0很顺利)。
,面罩通气胸廓无起伏,颈部渐粗,怀疑完全梗阻或解剖异常。
但我们没做过这种危重新生儿有创气道,说实话,也不敢轻易尝试。
关于这种危重新生儿复苏的呼吸道管理方面,如何处理为好?一、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处理1.气管导管的选择气管插管是新生儿心肺复苏的重要措施,选择气管导管的原则是插入后的气管导管远端应距气管隆突0.5~1cm。
这样即可以吸取气管深部和两侧主支气管开口处的分泌物,又不会把气管导管插入一侧主支气管而导致另一侧支气管阻塞和肺不张。
如果新生儿体重在 1.0kg以下,选用管径为2.0mm的气管导管;体重在1~1.5kg,选用管径为2.5mm的气管导管;体重1.5~2.5kg,选用管径为3mm的气管导管;体重2.5kg以上,选用管径为3.5mm 的气管导管。
一般来讲,F2.0的气管导管在正常新生儿应用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您提到的低体重新生儿,出现F2.0气管导管插入困难是十分可能的,出现这种问题可能是与以下因素有关:小儿气管的发育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并且环状软骨为其呼吸道的最为狭窄处。
气管导管的标准编号是以其内径(mm)进行的,F2.0气管导管的外径可因生产厂商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别(即气管导管管壁的厚度不同,尽管其内径相同),尽管管壁厚度的差别对成年人的气管导管选择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对小儿,尤其是新生儿造成显著影响。
由于贵院是妇产医院,经常需要参加新生儿复苏,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您可自制一根紧急通气导管芯,即准备一根外径为2.0mm、长度为12-15cm的薄壁中等硬质的PVC管,内放一细金属丝作为管芯,必要时可在明视下将此PVC 导管插入新生儿气管内,然后通过以下方法即可进行紧急通气管理:①将一个18号粗针头连接在PVC导管远端,然后将给氧管连接在将粗针头的尾部即可气管内给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接吸引器
11
其它物品的准备
面罩: 形状——圆形、椭圆形、三角形 质量——橡胶(不透明)、塑料(透明) 润滑剂:溶有表面麻醉药的水溶性滑胶 插管钳:用于鼻插管(14或16cm弯钳) 牙垫:用于口插管时防止咬瘪气管导管 引导管:用于鼻插管 吸引装置及简易呼吸器
12
四、插管方法
导管插入后迅即边加压给氧,边判断导管位置
30
致谢
本课件有参考同行老师的资料,在此一致 表示感谢!
31
Thank you!
32
是否暴露声门: 插管路径: 明视插管、盲探插管; 经口插管、经鼻插管;
插管前麻醉方法:慢诱导、快诱导、清醒
13
气管插管:上部气道解剖
14
气管插管:解剖标志
15
气管插管: 摆放位置
16
气管插管:左手握持喉镜
17
气管插管步骤一:准备插入
18
摆体位
“鼻吸气” 位
正确
错误
19
步骤二:插入喉镜
26
气管插管:导管在气管内的位置
27
CO2 检测
28
气管插管: X 线确认
29
七、注意事项
插管前加压给氧(压力<20cmH2O) 插管努力限制在20秒内完成 两人配合,观察患儿面色、ECG、SPO2
插管时间不宜过长,出现缺氧加重、心率减慢,应
加压给氧,情况改善后再插
声门关闭时,胸骨下1/3处按压,促使声门开放
需要气管内吸引清除胎粪; 气囊面罩通气无效或需要延长; 胸外按压; 经气管注入药物; 特殊复苏情况,如先天性膈疝或超低出生 体重儿。
6
三、插管前准备和检查
1.器械的准备和检查: 导管、喉镜、氧源等
2.病人的插管前检查和准备: 难易程度。
7
8
气管导管的准备
体重(g) 胎龄(w) 管号(mm) 深度(cm) #
新生儿气管插管
1
内容
一、新生儿解剖特点 二、插管指征 三、插管前准备和检查 四、插管方法 五、判断导管管端位于气管中点的方法 六、确定导管位置方法 七、注意事项
2
一、新生儿解剖特点
1-头大、颈短 2-舌:较大,易梗阻,推开较困难 3-鼻 鼻孔大小与环状软骨处相等 鼻腔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 4-喉头 位置高:C3~4平面(成人C5~6平面) 最狭窄部位是环状软骨处
3
一、新生儿解剖特点
5-鼻腔、喉及上呼吸道较狭窄,
6-唾液及呼吸道分泌物较多,
7-支气管分叉:
部位:新生儿T3~4,1~2岁T3下缘,
夹角(对正中线的倾斜角)
左右相似。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呼吸道三轴线
OA口轴线(口腔—咽后壁) LA咽轴线(咽后壁—喉头) PA喉轴线(喉头—气管上段)
5
二、气管插管的指征
声带线法:导管声带线与声带水平吻合 胸骨上切迹摸管法: 小指尖垂直置于胸骨上切迹,当导管在 气管内前进过程中,小指尖触摸到管端, 则表示管端已达气管中点。 体重法: 体重1、2、3kg的新生儿唇-端距离分别为 6~7、7~8、8~9cm。
25
六、确定导管位置方法
胸廓起伏对称; 听诊双肺呼吸音一致, 尤其是腋下,且胃部无呼吸音; 无胃部扩张; 呼气时导管内有雾气; 心率、肤色和新生儿反应好转; 有条件可使用呼出气CO2检测仪。
≤1000 ~2000 ~3000 >3000
≤28 28~34 34~38 >38
2.5 3.0 3.5 4.0
6~7 7~8 8~9 9~10
1.管号依据体重及胎龄确定 2. #表示上唇至导管管端的距离 3.无套囊
9
各种气管插管
10
喉镜的准备
早产儿用0号 足月儿~婴幼儿用1号 4~8岁儿童选用2号 喉镜分为直镜和弯镜 检查喉镜的亮灯情况
20
步骤三:抬起镜片
21
步骤四:寻找解剖标志
22
步骤五:插
右手持管,握毛笔式
管
等待声门打开(有自 主呼吸者),吸气末 (声带外展最大位)
斜口端对准声门裂, 轻柔插入声门2~3cm
遇阻力不可强行插入, 可换小半号导管
23
步骤六:撤走喉镜
退导丝
放牙垫
退喉镜
固定导管
注套囊空气
24
五、判断导管管端位于气管中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