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 入学考试复试试题答案
西华师大2014级《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A卷

13.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不包括( A. 命题 B. 图式
2. 皮亚杰在其道德研究中采用的是( A.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的起始状态是( A. 认知阶段 B. 联结阶段
3.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 A. 刺激分化 B. 刺激泛化
C. 自动化阶段 )的归因。
18. 用“水下击靶”实验研究学习迁移的学者是( A. 桑代克 B. 贾德 C. 苛勒
19. 麦克利兰归纳的人的高层次需求不包括关于( A. 成就 A. 形式训练说 C. 经验类化说 得分 阅卷人 B. 权利 C. 亲和 20. 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迁移理论是(
B. 相同要素说 D. 格式塔的关系理论
B. 内部、不稳定、可控 D.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 B.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6. 下列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学习动机。 ( A. 读书是一种乐趣 C.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 17. 复述策略是一种( ) 。
5. “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种思维( A. 直觉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动作思维
C. 刺激比较
15. 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努力程度是一个( A. 内部、稳定、不可控 C. 内部、稳定、可控
4. 赵明能够根据 A>B,B>C,则 A>C 的原理,推出 A、B、C 的关系。根据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 A. 感知运动 B. 前运算 C. 具体运算 )阶段。 D. 形式运算 ) 。
西华师范大学学生试卷
2016 年 月 日 题号 一 得分 2015-2016 学年第 2 学期 二 三 四 五 考室 总分 阅卷教师
7. 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A. 马斯洛 8. 处在(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复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复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汉赋的流变2、水浒的成书过程及版本3、南戏的体制及其代表作4、陈子昂《脩竹篇序》中的一段话,结合文学史的知识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管理办法复试工作是进一步考察考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否符合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培养要求的重要环节,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研究生人才选拔中具有重要作用。
各学院应切实重视这项工作,积极探索和完善复试办法。
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原则复试工作要自始至终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公开透明、严谨严密的原则,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各学院对拟录取的硕士生必须进行复试,复试合格方可录取。
我校实行差额复试,差额复试比例在120%以上。
生源充足的学院可进一步扩大差额复试比例。
二、复试工作管理我校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工作实行二级管理。
学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定我校硕士生复试规则和各学科的复试基本要求;各学院依据学校复试要求,负责确定本学院复试名单,制定本学院的复试办法并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研招办)备案。
学院须成立硕士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担任,成员包括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硕士生导师。
学院硕士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本学院拟接收的校内和校外推荐免试生以及统考硕士生的复试工作,具体职责如下职责:1、根据教育部规定和我校硕士生复试工作管理办法,负责制定本学院具体的硕士生复试办法。
2、严格复试工作人员管理,遴选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品行端正的人员参与复试工作。
3、负责按专业成立硕士生复试小组,复试小组成员应是我校在职的硕士生导师,人数应不少于五人,组长一人,组员四人或四人以上,按小组另安排记录员一名。
4、负责组织召开所有复试教师工作会议,进行复试工作培训,使复试教师了解复试办法、明确复试要求和工作责任、掌握复试方法,保证质量。
西华师范大学师范类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西华师范大学师范类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西华师范大学师范类教育学真题及答案1、通过列提纲或利用图形整合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正确答案:C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策略的分类。
复述策略是为了保持信息而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
2、“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正确答案:B“乐”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感体验。
3、个性的基本特征有()。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E.可变性正确答案:ABCD个性的基本特征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社会性。
(共2条)匿名网友lv1 提问收益:0.00 答案豆ACDE个性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稳定性与可塑性(可变性),独特性和共同性追问采纳为答案投票(0)匿名网友lv1 提问收益:0.00 答案豆ABCD追问采纳为答案投票(0)4、加涅按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 )。
A.智力技能学习B.认知策略学习C.知识学习D.行为规范学习正确答案:ABAB [解析]加涅按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态度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
5、学习策略的几种成分是(。
A.认知策略B.调节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正确答案:ACDACD[解析]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迈克卡等人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西华师范大学2014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重点

中学语文教学论语文的含义:1.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语。
2.语文,从其本质特征上看,它应该是“语言”和“语言行为”的统一体。
3.从教育的角度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规定,语文还应该是学习,掌握应用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习得语文基本情感的语文学科。
语文课程的性质:①语文课程的工具性;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③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总之,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追求的就是人的完整性和人的个体差异性的合谐统一,也就是人性的张扬和回归的和谐统一。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总之,开放的语文课应该是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互助,语文情感与语文智慧的共进的语文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重视人文性的情感教育(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语文教学设计:就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一定的哲学思想、教学论、心理学、语文学为理论基础,针对具体教学对象,预先对语文教学系统各要素——目标、内容、方法策略、评价方式、教学环境等作合理规划与安排,以达到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
【实际上,语文教学设计,就是教学设计原理、方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当代语文教学设计的特征:第一,整体性和系统性。
第二,再现性和操作性。
第三,开放性和生成性。
第四,育人性和个性化。
语文教学设计的功能:第一,有助于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进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和平等对话。
第二,有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有利于做好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预测。
教学设计步骤: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构成语文教学过程→组织语文教学评价。
(一)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有六个层次: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有五个层次: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品格形成;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有七个层次: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
2014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 入学考试复试试题答案

2014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入学考试复试试题专业名称: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考试科目名称:语文学科教学论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2题,总分60分)1、有人认为: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
2、结合你的观察和体会谈谈目前中小学语文科阅读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革?二、教学设计题(每小题40分,共1题,总分40分)设计3个高中话题作文题目,并就其中一个题目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只写教学过程,200字以上),说明如何指导学生审题。
一、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2题,总分60分)1、有人认为: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
答:我赞同此观点。
第一,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过分倚重知识的现象亟需纠正。
重视知识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进步。
但受应试教育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家把知识当作了语文学习的法宝,认为教好了知识,语文教学就万事大吉,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自然而然地提高。
正因为这样,语文课堂便成了“复制车间”,学生整天处在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中,他们生吞活剥地接受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教育灌输着属于古旧范畴的传统知识,这种见解至今仍然十分流行。
然而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终生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
传统教育的这个根本准则正在崩溃。
因此,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成了课改的一大目标。
第二,就语文学习规律而言,语文素养的提高与知识有关,但主要依靠实践活动。
例如,我们无论向学生传授多少关于阅读的知识,而如果学生不开展大量的阅读实践,那么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永远也无法提高;我们无论向学生传授多少关于写作的知识,而如果学生不开展大量的写作实践,那么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拥有写作的基本能力。
西华师范大学学科语文真题回忆版

西华师范大学学科语文真题回忆版1、下列语句中加括号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正确答案)D. 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2、1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演绎湿漉漉不修边幅震耳欲聋(正确答案)B.狡辩妨火墙不知所措名副其实C.决择乌托邦格物致知风雨变幻D.浮躁满堂彩行将就木纷至踏来3、1《荷塘月色》《画里阴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吴冠中、施耐庵。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1学习老舍写的《我的母亲》一文,我们会由衷敬佩母亲坚忍、善良、宽容、勤俭和好客的品性,也会为儿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悔之情感动不已。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爱而不见”的下一句是“俟我于城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汗涔涔cén 伺候sì虐待nuèB、怜悯lián弥补mí谛听dì(正确答案)C、沉吟yíng惊愕è固执zhíD、仆人pú烦躁zhào 雪茄jiā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何以汝为见为:因为自京师乘风雪乘:冒B.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但以刘日薄西山薄:微薄C.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逆流而上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等:等到D.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端正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进:超过(正确答案)8、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冠冕miǎn脑髓suǐ吝啬lìB、自诩xǔ蹩进bié鱼鳍qí(正确答案)C、国粹cù譬如pì磕头kēD、孱头càn 摩登mó给予gěi9、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翻译是: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教育学考研2014年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教育学考研2014年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A【勤思考研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
基本主张: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
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
③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④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⑥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2.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A教育的描述性定义B教育的纲领性定义C教育口号D教育隐喻A【勤思考研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
所谓的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
所谓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
所谓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
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3.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的是()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C教育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A【勤思考研解析】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2014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复试名单

045115 小学教育
教育硕士045103 学科教学(
教育硕士045101 教育管理
教育硕士045108 学科教学(
教育硕士045104 学科教学(
西华师范大学2014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考生基本信息一览表
145138000805 杨冬梅 女 体育学院
0451
145138001088 马文芳 女 教育学院
143205010937 林静 女 文学院
0451
145138000670 李红梅 女 文学院
0451
145138000659 宋兰 女 文学院
0451
143205018227 周进美 女 外国语学院
0451
143205012749 于海祥 男 文学院
0451
145138000662 李明秀 女 教育学院
143205012461 朱淑云 女 外国语学院
0451
145303001130 何娟 女 教育学院
0451
145138000625 许洋 男 体育学院
0451
143205010328 孙云云 女 文学院
0451
145138000686 王蓉琴 女 教育学院
0451
143205011520 徐维兰 女 数学与信息学院 0451
教育硕士045104 学科教学(
教育硕士045104 学科教学(
教育硕士045104 学科教学(
教育硕士045103 学科教学(
教育硕士045104 学科教学(
学科教学 045105 (物理)
西华师范大学2014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考生基本信息一览表
145138000895 涂译文 女 文学院
0451
04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入学考试复试试题
专业名称: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
考试科目名称:语文学科教学论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2题,总分60分)
1、有人认为: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
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
和完整”。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
2、结合你的观察和体会谈谈目前中小学语文科阅读教学存在哪些
问题?如何改革?
二、教学设计题(每小题40分,共1题,总分40分)
设计3个高中话题作文题目,并就其中一个题目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只写教学过程,200字以上),说明如何指导学生审题。
一、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2题,总分60分)
1、有人认为: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
答:我赞同此观点。
第一,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过分倚重知识的现象亟需纠正。
重视知识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进步。
但受应试教育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家把知识当作了语文学习的法宝,认为教好了知识,语文教学就万事大吉,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自然而然地提高。
正因为这样,语文课堂便成了“复制车间”,学生整天处在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中,他们生吞活剥地接受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教育灌输着属于古旧范畴的传统知识,这种见解至今仍然十分流行。
然而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终生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
传统教育的这个根本准则正在崩溃。
因此,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成了课改的一大目标。
第二,就语文学习规律而言,语文素养的提高与知识有关,但主要依靠实践活动。
例如,我们无论向学生传授多少关于阅读的知识,而如果学生不开展大量的阅读实践,那么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永远也无法提高;我们无论向学生传授多少关于写作的知识,而如果学生不开展大量的写作实践,那么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拥有写作的基本能力。
由此可见,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主要是在语言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只有和读写实践结合起来,才有现实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非意味着不要求掌握足够的语文知识知识,“无论什么时候,,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素养,都是不可忽视的目标”。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只是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也是实践发展的根本规律。
语文教学我们同样要遵循它。
2、结合你的观察和体会谈谈目前中小学语文科阅读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革?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僵化,缺乏创新。
很多教师教学都陷入模块化的境地,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不论文什么体,一律从文章中心思想着手,然后开始段落分析,然后介绍写作特点,这样一路走下,教学方式僵化毫无创新。
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也失去了兴趣。
2.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
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一问一答式教学,老师不断向学生提出,抛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以期通过提问来带动学生思考,一节课下来,问题问了很多,但是学生还是一头雾水,甚至下课铃一响他们才能够如释重负。
学生学得紧张,教师教得辛苦,效果却不明显。
3.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教学不够深入,浮于表面的问题。
二、改革
实施新课程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不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也必将改变我们教师的生活,实现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
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有哪些改革呢?
(一)主动走进新课程。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巨大惯性,新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的有效教学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改革阅读教学方式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前提。
2.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础。
3.抓生成性教学,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关键。
阅读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教师要注意观察、倾听,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对话教学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 2 页共4 页
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阅读的内容、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伙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质疑问难,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建立开放的教学空间。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打破教师一堂言的传统教学,构建平等的、开放的教学氛围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五)突出阅读的评价。
教师要注意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并且要尊重、信任、爱护、宽容学生,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用激励性评价,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一边读一边思的习惯。
2.培养圈画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3.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设计题(每小题40分,共1题,总分40分)
设计3个高中话题作文题目,并就其中一个题目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只写教学过程,200字以上),说明如何指导学生审题。
话题作文一: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
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请以“人可以卑微,不可以卑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话题作文二:
以词为主的宋朝,人才辈出,群星璀灿,众多词作更是脍炙人口,久而弥香。
读词,就是读人,读一种境界,读一段历史。
你品读宋词有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以“品味宋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话题作文三:
请以“拒绝浮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作文命题类型:直接话题作文。
2、审题的方法?
(1)分析关系:
动宾短语,重点在于突出动词“拒绝”。
(2)咬文嚼字:
浮躁:轻浮、急躁、不沉稳,不冷静,不踏实,对待生活、学习、事业缺乏“执着”的精神,持久的耐力。
显然,“浮躁”是一种不健全的精神状态,不
第 3 页共4 页
良的处世态度。
拒绝:不接受,对其持否定态度。
二、思路拓展:由命题你想到什么?
1、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容易浮躁?为什么会浮躁?
古今中外人、企业、国家;生活、工作、学习面对困难、成功、诱惑;急于求成……
2、为什么要拒绝浮躁?
反省浮躁的后果。
浮躁使人心急功近利;浮躁使事业浅尝辄止;浮躁使社会潜藏危机;浮躁能使优秀的人变得平庸;浮躁能使聪明的人变得愚蠢;浮躁能使胜利者跌入失败的深渊。
反面例子:毕业生狮子大张口
拒绝浮躁有什么好处?正面例子:托尔斯泰写《复活》
3、拒绝浮躁就是怎样做?需要什么?
第 4 页共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