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优质教案精选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优质教案精选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七单元《我们的情感家园》中的第2课《孝老爱亲》。

具体内容包括:孝敬父母的意义、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的方式方法、以及孝敬父母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2.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懂得感恩,尊重长辈,关爱家人。

3. 教会学生具体的孝敬父母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孝敬父母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孝敬父母的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孝敬父母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孝敬父母的意义、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孝敬父母的经历,引导他们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明白如何将孝敬父母的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孝老爱亲》2. 主要内容:孝敬父母的意义孝敬父母的方法和技巧孝敬父母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感悟。

2. 答案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体现出对父母的尊重、关爱和感恩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家庭活动,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开展“孝老爱亲”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孝敬父母的故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如家庭日常生活、与父母相处的点滴等,让学生感受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通过队会活动,激发队员从小树立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培养队员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习惯。

《孝老爱亲》班会1一、指导思想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__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主要内容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先锋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小小真心话。

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2、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

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

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

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3、各班组织学生代表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

三、总体要求1、高度重视,积极参与。

各中队要充分认识敬老爱老活动对少先队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各中队要结合实际,围绕各项重点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要充分考虑队员的特点,注重活动实效。

《孝老爱亲》班会2一、活动背景:如今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长辈呵着护着,从不知生活的艰辛劳累,不知长辈的希望和期待。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德育》教材第四单元“家庭美德”章节,详细内容为“孝老爱亲”部分。

该部分内容主要围绕孝敬老人、爱护亲人的传统美德进行讲解,通过具体案例和活动,让学生理解并践行孝老爱亲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孝老爱亲的含义,认识到其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孝敬老人、关爱亲人的良好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孝老爱亲的内涵,将美德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孝敬老人、关爱亲人的意识,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孝老爱亲的含义、意义和表现,让学生深入理解。

4. 互动环节:开展“我为父母做件事”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关爱亲人的具体做法。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孝老爱亲的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示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孝老爱亲》2. 内容:孝老爱亲的含义孝老爱亲的意义孝老爱亲的表现案例分析互动环节:我为父母做件事例题讲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孝老爱亲的理解。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家庭中的老人和亲人,将孝老爱亲的美德融入日常生活,以实际行动践行美德。

同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孝老爱亲”手抄报、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尤其是作业题目的设置和答案的提供。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孝老爱亲的含义、意义和表现是教学的核心,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刻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024年《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2024年《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2024年《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材为《思想品德》第九章“亲情与孝道”,具体内容包括:亲情的重要性、孝道的内涵、如何孝敬父母及长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亲情的重要性,认识到孝敬父母及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使学生理解孝道的内涵,学会尊重、关心、照顾父母及长辈。

3. 培养学生自觉践行孝道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孝道的内涵,将孝敬父母及长辈的行动落到实处。

重点:亲情的重要性、孝道的内涵、孝敬父母及长辈的具体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孝敬父母及长辈的感人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力量,激发学生对孝道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亲情的重要性①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亲情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②举例说明亲情在生活中的体现,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温暖。

(2)孝道的内涵①讲解孝道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孝道的本质。

②分析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培养学生践行孝道的意识。

(3)如何孝敬父母及长辈①列举孝敬父母及长辈的具体做法,让学生学会关爱家人。

②分享身边孝敬父母及长辈的榜样,激发学生学习孝道的热情。

(1)亲情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和谐有哪些作用?(2)孝道的内涵是什么?(3)请列举三个孝敬父母及长辈的具体做法。

4. 例题讲解:针对随堂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六、板书设计1. 大《孝老爱亲》2. 小(1)亲情的重要性(2)孝道的内涵(3)如何孝敬父母及长辈3. 关键词:亲情、孝道、关爱、尊重、照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亲情的认识。

(2)请举例说明孝敬父母及长辈的具体做法。

2. 答案:(1)亲情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要珍惜亲情,学会关爱家人。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孝老爱亲的含义,认识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关爱亲人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家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1. 孝老爱亲的意义。

2. 尊敬父母、关爱亲人的具体做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心理上真正理解孝老爱亲。

2. 如何激发学生关爱亲人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分组讨论孝老爱亲的心得体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孝老爱亲的典型事例。

3. 情境模拟法:模拟家庭生活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孝老爱亲的相关资料、案例。

2. 准备班级活动场地,布置温馨的氛围。

3. 准备孝老爱亲的小品、歌曲等表演节目。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孝老爱亲的含义,引导同学们思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孝老爱亲的理解和体会。

二、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孝老爱亲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孝老爱亲故事。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孝老爱亲?”2.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做法。

3.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四、情境模拟(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模拟家庭生活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

2. 学生通过模拟活动,体验孝老爱亲的情感。

五、亲子互动(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与家人的互动心得,感受家庭的温暖。

2. 学生表演孝老爱亲的小品、歌曲等节目,展示亲子间的亲情。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要点,强调孝老爱亲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2. 制定一个关爱家人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践。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孝老爱亲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班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精品教案精选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精品教案精选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德育》教材第七章《家庭与社会》第二节《孝老爱亲》,详细内容包括: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孝敬父母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老爱亲的美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孝老爱亲的重要性,认识到尊敬父母、关爱亲人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2. 使学生掌握孝敬父母的方式方法,提高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践行孝老爱亲的美德,将尊敬父母、关爱亲人的行为落到实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孝敬父母的方式方法,践行孝老爱亲的美德。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付诸实践,将孝敬父母的行为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老爱亲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孝敬父母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 知识讲解:a.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b. 孝敬父母的方式方法c. 践行孝老爱亲的美德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孝敬父母的内涵。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践行孝老爱亲的美德,并进行分享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孝老爱亲》2. 内容:a.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b. 孝敬父母的方式方法c. 践行孝老爱亲的美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孝老爱亲的理解。

b. 列举三种孝敬父母的方式方法,并说明如何将其付诸实践。

2. 答案:a. 理解孝老爱亲的内涵,认识到尊敬父母、关爱亲人的重要性。

b. 三种方式方法:关心父母的生活,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尊重父母的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孝老爱亲的重要性,能否将其付诸实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场合,积极践行孝老爱亲的美德,传播正能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实用性6.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启发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确保学生掌握孝老爱亲的基础知识,理解其文化内涵。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八单元“孝老爱亲”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如何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以及孝老爱亲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认识到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的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促进家庭和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孝敬父母的具体方法和实际行动。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践行孝老爱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孝敬父母的案例、名言警句。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孝老爱亲的思考。

2. 讲解:介绍孝敬父母的重要性,讲解教材内容,分析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孝老爱亲的含义。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孝敬父母的经历,讨论如何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4. 例题讲解:讲解孝敬父母的具体方法,如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帮助父母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可以做到的孝敬父母的行为,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大孝老爱亲2. 副传统美德,从我做起3. 板书内容: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孝敬父母的方法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作文。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个人孝敬父母的经历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的打算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孝敬父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的孝老爱亲典型事迹,提升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3.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及答案要点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实践情景引入1. 故事引入: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孝敬父母的真实故事,如《陈毅孝敬母亲》等,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024年《孝老爱亲》主题班会精彩教案(精选

2024年《孝老爱亲》主题班会精彩教案(精选

2024年《孝老爱亲》主题班会精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七单元“家庭·学校·社会”中的第2课“孝老爱亲”。

具体内容包括:孝敬父母的意义、孝敬父母的方式、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老爱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基本道德规范。

2.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老爱亲的自觉性。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孝敬父母的意义、方式及重要性。

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老爱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孝敬父母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孝敬父母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方式及重要性。

(2)教师讲解孝敬父母的相关知识,强调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基本道德规范。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生活中孝敬父母的实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孝老爱亲?4. 例题讲解(1)讲解孝敬父母的方式,如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帮助父母等。

(2)分析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设计一份孝敬父母的行动计划。

(2)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互相学习、交流。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孝老爱亲》2. 主要内容:孝敬父母的意义孝敬父母的方式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践行孝老爱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家庭、学校、社区举办的孝敬父母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孝敬父母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内容:孝老爱亲
班会目的: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

3、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孝敬父母,即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孝敬父母。

班会重点: 怎么样孝敬父母
让学生理解爱心,学会感恩。

班会过程:
一、理解、感恩父母。

甲、乙:四年级《孝老爱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我是主持人毛佳圆,我是主持人张扬杨。

甲:是谁,在我们呱呱坠地的时候,为我们的名字苦思冥想,希望将美好的品格、强健的体魄寓于其中?
乙:是谁,在我们生病的时候,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们的康复,甚至愿意灾难以数十倍的强度降临于他们身上,以换取我们的平安?
甲:又是谁,把我们的点点滴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我们的开心与烦恼,牵动着他们的丝丝心弦?
乙: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最亲的人。

也许,由于学习繁忙,你无暇时刻记挂着他们。

甲:那么,就请在今天,紧紧抓住心中泛起的每一丝感动。

(合)让我们带着感动,进入“感谢有你”主题班会的第一站――感恩父母。

A: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导入主题。

B、感受父母爱(董子涵)
(1)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

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

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

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

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2)(王建辉)
5月14日,北川县城。

救护人员围在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压在房屋下的是两个不幸遇难的大人,被他们护在身下的是一名眨着大眼睛的小女孩。

宋欣宜,这个只有三岁的小女孩在与死神抗争了40多个小时后,从废墟中被解救出来时,周围的人都哭了:已经故去的年轻父母脸对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拱形,在地震发生的一瞬双双挡住倒塌下来的沉重墙体,用血肉之躯为自己的孩子构筑了一道“生命的围墙”。

求生是人的本能,而在生死一瞬,伟大的父爱和母爱却超越了本能。

小欣宜得救了,断墙下整整40多个小时与死神的抗争,是父母用他们的全部生命,紧紧护卫着孩子的生命之弦。

合:像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每个孩子都沐浴着爱的阳光雨露。

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爱?
C、学生讲父母爱我的故事
(答案预设)生1:晚上,我发高烧了,爸爸妈妈带我去医院看病,着急的满头大汗。

当我服了药之后,半夜里他们几次摸我的额头,给我量体温,几乎一夜没睡觉。

生2:看到别人生日都请同学们吃饭,我也要请。

爸爸妈妈不答应,我就闷闷不乐。

后来他们答应了,请客花了5百元钱,那是爸爸半个月的收入。

生三:我家离学校远,妈妈从一年级接送我到现在,风雨无阻。

生四:我爱吃香蕉,每次家里买一点都让我吃,他们不舍得吃。

生五:我在家天天喝奶,我的爸爸妈妈很少喝,他们说我长身体呢。

乙:我们在家最常说:
我回来了!
哦,我知道了!
你真烦!
今天吃什么啊?
我没钱了!
老师要你签名。

甲:家长在家最常说:
宝贝你要好好学习啊!
宝贝钱够不够花啊?
宝贝多穿点衣服,省得冷。

宝贝有爸妈在,你别怕。

二、心灵表白
同学们现在你们有话对爸爸妈妈说吗?现在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是什么?请同学们把它写在纸上,并且在睡觉之前交给妈妈。

甲:请同学们回家之后为父母做一件事
(背景音乐:《母亲》
班会结尾:听有关孝敬的歌曲:《孝敬父母》
附歌词:孝顺是疼爱孝心是祝福,孝敬就是帮父母忙忙家务下下厨,瓜果梨桃买给父母尝尝鲜,订份晚报常为父母读一读,孝敬父母常把爱当作儿女的礼物,父母的一颗心围着儿女转,孝敬父母让老人想起儿女就满足,孝顺是疼爱孝心是祝福,孝敬就是陪父母唠唠家常散散步,赶上长假多带父母去旅游,星期礼拜常跟父母住一住,孝敬父母常把爱当作儿女的礼物,父母的一辈子吃了多少苦,孝敬父母让老人的晚年享享清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