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ppt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ppt优秀课件

抗日战争ppt优秀课件

精神支持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的顽强 抵抗和民族精神,为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 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评价
抗日战争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它不仅使中 国获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 出了巨大贡献。
在一次战斗中,赵一曼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坚贞 不屈,最终英勇就义,成为民族英雄。
地道战与地雷战: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
地道战的战术运用
地道战是华北抗日根据地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游击战方式,通 过挖掘地道,利用地道进行战斗和生活。
地雷战的威力
地雷战则是人民群众利用自制地雷打击敌人的一种有效方式,给敌 人造成巨大的伤亡和破坏。
综合实力。
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告诫我们要不断进 取,不断进步,不能停滞不前,否则就
会落后于时代,遭受挨打的命运。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战争给人 类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和平 发展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
和平发展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 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为国 家的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经济落后
中国当时的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和农业发展水平较低。
02
抗日战争的历程
战争的爆发与初期阶段
战争爆发
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 一八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
国民政府在初期采取不抵抗政策,导 致东北、华北等地迅速失守。
初期阶段
中国军队在战争初期未能有效抵抗日 本侵略,导致大片国土沦陷。

《抗日战争胜利》课件

《抗日战争胜利》课件

日本的侵略野心
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01
日本试图通过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实现其在亚洲的霸权地位和
资源掠夺。
对中国的领土和资源掠夺
02
日本企图通过战争夺取中国的领土和资源,以满足其国家发展
的需要。
长期占领与殖民统治
03
日本企图长期占领中国,并对其进行殖民统治,实现其侵略野
心。
02
抗日战争过程
战争初期
01
02
03
04
1931年9月18日,日本 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 我国东北地区。
中国人民率先举起抗日 旗帜,东北抗日联军与 日寇浴血奋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 动七七事变,全面抗战 开始。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与 日寇展开殊死搏斗,保 卫家园。
战争中期
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 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开展 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等战 术。
03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对中国的影响
01
02
03
民族独立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 摆脱了被日本侵略和殖民 的屈辱历史,恢复了国家 的独立和主权。
国家统一
战争结束后,中国实现了 国家的统一,结束了国内 长期存在的分裂状态。
国际地位提升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上 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支持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 地位。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 国与美国、英国等国家建立同 盟关系,共同抗击日本。
中国军队在国内外战场取得一 系列胜利,如平型关大捷、台 儿庄战役等。
战争后期
1945年,美国在日 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 联合国成立大会,为 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 量。

《抗日战争》ppt课件全面版

《抗日战争》ppt课件全面版

• (2)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①组织会战:日军 占领天津华北以后,华中继续向______、三__个____发动 攻击,妄图______月内灭淞亡沪 中国。国太民原 政府
徐在_州_正__面__战会场战组、织武_汉_会___战_会等多战、次_重_大__战__役会,战广、
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②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 京。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在姚上子海青 地区进行了
三个月的激战。坚守宝山县城的中国官兵在 营谢长晋元________的率领下,激战两昼夜,全部
壮烈牺牲。坚守苏州河四行仓库的战役中,
•11月,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③结果: 在抗战前期,中国台军儿队庄虽然取得了平型关、 ________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敌人进 攻,失去华北、华中和相华持南的大片领土。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 入______阶段。
• 反思:我们应当吸取历史的教训,防止法西 斯分子死灰复燃。
抗战的胜利
• 1.百团大战
• (1)概况:1940年下半年彭,德_怀_______指挥一百
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拔掉
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主动出击
• (2)地位: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 ________日军的一敌次后大抗日规根模据战地 役。
• (2)残害生命:如制造过旅顺大屠杀、潘家峪 惨案、南京大屠杀。
• (3)经济掠夺:全面侵华时在沦陷区掠夺各种 资源,以战养战。
• (4)奴化教育:推行奴化教育,向青少年灌输 奴化思想,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 意识。
• (5)细菌战,违反人类文明进步:组建七三一 部队,制造细菌,进行细菌战。
•第16课 抗日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21张PPT)













本 全
日本侵华步骤 局部 全面
面 侵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பைடு நூலகம்








2、 日 本 侵 华 的 原 因
根本原因:日摆本脱资困本境主的义对发策展的困境和
历史原因: 历史原因:“大陆政策” (蓄
谋已久)
现实原因: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
膨胀
有 利
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
太原会战
武汉会战
徐州会战
淞沪会 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暴行之一: 屠杀中国百姓
暴 1941年1月25日 行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 之 二
暴 行 之 三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731部队用的骨锯
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2、国际方面: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3、日本方面: 非正义的法西斯侵略战争
“……
我们不会忘记给予中国抗日战争道义和物质等方面 支持的国家和国际友人,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和其他 惨案中为中国难民提供帮助的外国朋友,不会忘记与中 国军队并肩作战并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而冒险开辟驼峰 航线的美国飞虎队,不会忘记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 伤的外国医护人员,不会忘记真实报导和宣传中国抗战 业绩的外国记者,不会忘记为中国抗战胜利付出过心血 的外国军事顾问及其他方面人士,更不会忘记在中国东 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 ”

《抗日战争》课件全面版

《抗日战争》课件全面版
战役结果
中国军队失利,武汉失陷。
百团大战和长沙会战
战役背景
1940年,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 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军 发动的大规模破袭作战。
参战方
中国八路军与日本军队。
百团大战和长沙会战
战役过程
八路军在多个地区对日军进行破袭, 包括正太路、同蒲路等铁路线及公路 、桥梁等。
战役结果
八路军取得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的 “囚笼政策”。
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开辟
1 2
敌后战场的开辟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深入 敌后,开辟敌后战场,进行游击战争。
敌后游击战的作用
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伪政权、配合正面战场作 战等,成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3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共产党在敌后广大农村建立抗日根据地,实行民 主制度,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为长期抗战创造 了有利条件。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提升
战时外交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与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地位提升
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战后国际秩序参与
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参与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与维护 。
05
抗日战争胜利及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过程回顾
抗日游击力量的壮大,到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到争取人民民主、团结一切爱国 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奋斗在抗战的第一线,成为1938年以后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 •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 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3张PPT)
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 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冯安邦中将等32名中将;邹 绍孟少将、王凤山少将等32名少将。
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阴谋,使抗战成为持久战,
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探究2: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 了哪些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自学完成下列问题,5 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准确)
1. 结合课本历史纵横思考:20世纪三十年代 的日本相继进行了哪些侵华战争?说明了 什么?对国共两党产生了什么影响?
2. 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性事件是什么?
3. 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4. 日本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 心和自信心。
材料二:
从图片反映的两个事件可以看出两次战争出现了 不同的结果,分析出现以上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清朝统治者 腐败无能。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根本原因: 是全民族抗战,尤 其是国共两党的抗战。 启示:国共和则民族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性事件是什么 2、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一)全民族的抗争
(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 1937.7.7 标 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的 开端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形成 (2)抗战史实: 2、中共敌后战场的抗 战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 抗战
2、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1)列举日本发动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 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正面战场的抗战ppt课件

正面战场的抗战ppt课件
加强了国际合作
战争期间,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合作得到了加强,促进了国际间的友谊和合作。
04
抗战精神与意义
抗战精神
不畏强暴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 展现了不屈不挠、不畏强 暴的精神,勇于抗击日本 侵略者。
团结一心
全国各族人民、各政治党 派和团体以及海外华侨, 在抗日战争中都紧密团结 在一起,共同抗击敌人。
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民族解放的重要阶段
01
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解放的重要阶段,为后来的民主
革命打下了基础。
彰显民族团结的力量
02 中国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了空前的团结和力量
,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03
我们应该从历史角度重新审视抗日战争的地位和贡献
,加强对其历史意义的理解和宣传。
自力更生
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展 现了自力更生的精神,自 己生产武器、粮食和日用 品,自给自足。
抗战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推动现代化进程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工业、农业、科技、文 化等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提升国际地位
抗日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赢得了国际尊重和承 认。
促进民族团结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 重要贡献。
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全民参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抗战对中国的影响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日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
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进步
战争期间,全国各族人民、各政治派别都积极投入到抗战中,促进 了民族团结和进步。

抗日战争PPT课件

抗日战争PPT课件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百团大战 日军对敌后抗日根 据地进行大扫荡 根据地出现的困难局面 中共巩固根据地的政策和措施 中共七大 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情感培养: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 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 中华民族从危亡到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一、抗战相持阶段 中共抗战
四、抗战的反攻阶段
1、背景 <1>、国际: <2>、国内:共产党敌后战场转入局部反攻; 中共七大的召开 2、全面反攻 3、日本无条件投降 4、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 5、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1、背景: 2、措施: <1>政权建设:三三制原则 <2>土地政策:双减双交 <3>经济政策:实行大生产运动 <4>思想上: 展开整风运动
三Hale Waihona Puke 中共七大的召开 1、背景:反法西斯胜利的前夕 2、时间:1945年春 地点:延安 3、内容: 4、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全国的胜利作了准备


1、百团大战 <1>目的:争取抗战形势好转 <2>时间:1940年下半年 <3>概况: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发动一次 大规模的对日作战 <4>意义:提高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威望,坚定抗战胜利的信 心 2、敌后军民艰苦斗争 <1>背景:日本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扫荡 <2>根据地居民执行的方针: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的 运动战 <3>主要战术:地道战 <4>少数民族的抗日:蒙古抗日游击队 回民支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1932年,一· 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东北沦陷) 1933年,日军进犯山海关 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 探究三:面对民族存亡的生死时刻,中国政府抗战态度如 何转变?
• • • • • 1、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方针 1936西安事变——标志初步形成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全国抗战开始1937年八· 一三事变---国民政 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 1937年八· 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 1937年红军改编 • 1937.9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正式建立 • 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促成 转折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实现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
暴 行 之 二
1941年1月25日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
• 探究四、日军的滔天罪行
• 提问:近代以来中国屡受侵略,为什么说在这些侵略中以 日本的侵略最为突出?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中日关系?(由同桌讨论得出最 后结论)
我们怎么处理中日关系?
• 探究一.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何在 • 1.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 2.1931年,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 极端困难的境地 • 3.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了日本可乘之 机。 • 4.欧美各国忙于应付危机客观上为日本侵华提供 了条件 • .
探究二:抗日战争如何由九一八走向卢 沟桥,由局部抗争演变成全面抗战?
暴行之一:
屠杀中国百姓 刀劈 —— 砍杀训练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O”(零)吗? 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 正面对屠刀, 怒目相看!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0”(圈)吗? 不-----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 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儿童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 多行不义必自毙, 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 血债定要用血来偿还!
探究五: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 • • • •

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 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支援。 ③日本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的法西斯战争。 意义:
•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 略的完全胜利。
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
(1)、牢记历史,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2)、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3)、尊重历史,崇尚和平,面向未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 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 历史悲剧重演。 —— 胡锦涛
八 天月 皇十 宣四 布日 正 日 式 本 投 裕 降 仁
日军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胜利
标志 原因 意义
如果你是一个第三国家的人,你认为二战给哪国 带来的伤害和教训更深刻?是什么让日本强化了 灾难而淡化了它的侵略性?是什么让我们过早地 忘记了伤痛,而仅仅是几个幸存者微弱的呐喊? 作为一个中国人,需要我们更多更多地去思 考„„结合上述这则材料,将你学后有所思、有 所问、有所疑惑的地方写下来。
3.说教法.学法
• 1、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也接收到大量与抗日战争有 关的最新信息。但这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没有上升到科学的 理性认识。所以要采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及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 掌握相关知识点。
• 2、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教师形象准确的语言系统讲解全民族抗战的相关史实,从 而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理论知识 • 演示法:用PPT展示日军侵华的相关图片,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同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创造能力 • 课堂讨论法;针对重难点设置问题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 比较法:通过两种路线内容的比较,使学生明确相关知识点,加深印 象 • 3、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思辨学习法以及合作学习法 等学习方法,根据相关情境和材料解决相关问题。
• 问题:国共两党采取了怎样不同的抗战策略?
• 1.所谓“正面战场”,是指日军侵华推进线上中日两国交 战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武 装力量,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而不发动民众的抗战路线。 • 2.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也称“敌后战场”,一般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 战场”。而从军事战略角度看,当指日军正面推进线后方 的战场。在这一战场上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 学生比较两种路线的不同及主要战役,了解两种路线的关 系 • 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 (由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阐述本组观点)
• 2.说重.难点
• 1、重点分析 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分析:因为全民族抗战是在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实现的,是 抗日战争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
• 2、难点分析 • 难点:抗日战争中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及其关系;如何评价国民政府 抗战初期的功过 • 分析:介于传统认识,学生对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难以理解。 因为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日本的态度往往过于情绪化,不利于理解 和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将其确立为难点。
Hale Waihona Puke •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背景:历史、现实 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正面战场 淞沪会战 抗战: 太原会战 全民抗战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抗 日 战 争
敌后战场
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抗战:开展游击战争、百团大战
材料一1927年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密折中写道 “寓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朝 鲜,……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支那领土,…..尚 未实现。” 材料二(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严重影响)1935年东 京一般市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开支是每人每年109.2 日元,农村生活水平较之则更加贫困。一位内阁大臣 公开宣称,“为缓解国内民众日益严重的压力,我们 必须发动一场对外战争。” 材料三1927年以来,国民政府一直坚持“剿共” 政策。蒋介石宣称“攘外必先安内”,“中国亡于帝 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 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
制作人:临床药
• 1.说教学目标 • 2.说重. 难点 • 3.说教法.学法
• 1.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掌握日军侵华的罪行和中国军民抗日 的史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发探究,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通过学生自主发言,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发 现并探究抗战的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牢记日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产生对侵略者的憎恨,激发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结合目前中日问题,使学生形成对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
讨论: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1抗战初期,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比较努 力,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兵也表现出勇 敢顽强的精神; 2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造 成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 3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 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