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背知识点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印欧人的迁徙与古希腊文明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世界历史 印欧人的迁徙与古希腊文明

5.重要概念——“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1)“希腊化”一词的含义是指希腊文化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展。表示其过程性和 渐进性的特点。 (2)“希腊化世界”指的是空间区域,具体指欧亚非地区;“希腊化时代”指的 是时间范围,具体指的是从亚历山大远征开始到罗马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 300年的时间。 思考 “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带来了哪些影响? 提示 促进了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的融合;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东 西方宗教的融合;为生产力的增进创造了条件。
拓视野 1.重要概念——希腊城邦国家
城邦或称城市国家,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 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通常是以城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 边农村形成的经济政治共同体。公元前8—前4世纪古代希腊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各 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数百个城邦并存,出现过许多城邦联盟。 思考 为何城邦制度孕育了雅典的民主? 提示 城邦制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这种小国寡民使公民能更直接地 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各邦长期独立自治能够保证民主成果的 继承性和延续性。
案件
(2)斯巴达
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
公民大会 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国王
王位世袭
垄断军事统帅权
长老会 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 一切国家大事由长老会议讨论拟定
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一般 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
_监__察__官___
不得连任
要权力
4.经济与社会生活 【链接·选择性必修3·P5】 (1)食物生产: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实行谷物与_蔬__菜___轮作,建立果园, 从事农产品加工。 (2)土地制度: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9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9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史贡献,归纳华工的优秀品质。
品质:家国情怀、勤劳朴实、勇敢智慧、
不怕牺牲。
知识点二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项目 召开会议 主导国家 主要条约 涉及地域
凡尔赛体系 巴黎和会(1919)
英法美 《凡尔赛条约》 欧洲、西亚、北非
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1921-1922)
英美日 《九国公约》 东亚、太平洋地区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
整 体 感 知
一 梳理必备知识 内

二 突破关键能力

三 链接高考热点

四 课时精练

实 基
梳理必备知识


知识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世界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
形势 生,帝国主义各国掀起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理解20世纪上半叶国际秩序的变动。

1.频率题型:该部分是高考低频考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偶有涉及,其中非选择题
侧重考查中国对一战的贡献、一战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国际关系与国际体系的发展
历程

2.情境设计:多种情境化设计,题型多样:以一战前主要国家的史实、史论为载体,

利用文献资料、表格、地图图片、社会现象等,考查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
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 性质
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1)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
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 评价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历史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故事,领悟人类的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背诵必备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些高三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封建制度的演变过程。

熟悉以下几个时期的国家制度架构是复习的重点:1.封建制度:战国时期成为各诸侯国特有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封建等级制度来确立皇权。

诸侯国的君主以封地为基础,依附于中央君主。

这一制度也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秦汉制度:秦代实行郡县制,由秦始皇设立三十六个郡,统一全国。

汉代沿袭了郡县制,但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设左街右街,省、军、州、县四级行政单位。

地方官员选拔上,采取乡试、府试、殿试的制度。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主要有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

1.农业经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手工业经济: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发展比较早,制陶、铸造、纺织等手工业都有相当高的水平。

尤其是宋代的手工业经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世界上工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3.商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商品得以流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商业经济的兴起也对整个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自强运动的一部分,兴办新式工业、新式军队和维新思想的兴起都是洋务运动的表现。

这一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2.戊戌维新:戊戌维新是中国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次资产阶级变革运动。

维新思想的兴起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社会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中国历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2024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中国历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问题导学
辨正误
1.宋代耕作制度的变化,提高了复种指数,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 ) 2.宋代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违背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
求。( × ) 3.南宋能够偏安江南的根本原因是这一时期江南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的完成。( √ ) 4.宋代出现了政治上“贱不必不贵”、经济上“贫不必不富”、职业上“士多出
(1)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①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
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2)内容②“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③人生的目标是“
存天理,灭人欲
”。
④提出“
格物致知
”。
(3)影响:从_南__宋__后__期___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3.商业发展 (1)特点:面向_大__众___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①官方设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活跃。
②随着商品流通规模扩大,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开始出现纸币
——
交子 ,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发行。
③宋代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
(2)表现
【链接·选择性必修2·P39】
④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
2.阅读教材P61“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思考宋代陶瓷业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陶瓷器的普遍使用; 对外贸易促进了宋代陶瓷业的发展;窑炉的改造和烧制技术的革新;宋人饮茶 风习的盛行。
3.北宋科举考试中出现了南北分卷的现象。(摘自教材P6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提示 利: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稳定北方社会;注重南北均衡,有力地巩固 了国家的统一。 弊: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限制了南方士人的及第机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南昌起义知识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南昌起义知识点

[键入文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南昌起义知识点八一南昌起义是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下面是历史网整理的南昌起义知识点,请考生认真学习。

1927年8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事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背景: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

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

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目的: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

八一南昌起义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并不是要通过南昌起义这样的一种起义方式来夺取国民党的政权,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

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意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

它打响了1。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宏观概要通史概要:近代世界潮流:现代化。

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观念的科学化和理性化。

本专题讲述的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面对民族危亡,中国近代各阶级的仁人志士力图挽救危机,开始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中国的出路,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抗争史和探索史)。

迈出探索第一步的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他们在鸦片战争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着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

伴随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崛起,他们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开始了新的探索。

特别是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使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制度的落后,于是试图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兴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虽没有成功,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并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未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资产阶级中的激进派认识到在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重要的不是武器和西方的制度,而在于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化。

于是在反对尊孔复古的浪潮中,资产阶级激进派开始了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改造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的新文化运动。

虽取得了对封建主义的初步胜利。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并没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独立。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过程,历史进入新的时期。

主干知识:一个方向:面向西方一个主题:救亡图存三个阶段:学技术(器物)、学制度、学思想文化六大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的抗战派学技术(一)背景、1、政治:鸦战前清朝国势衰落,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加深,开始出现民族危机)2、观念:读书人多埋首经书,远离现实,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3、直接原因:鸦片战战的惊醒(三千年的巨变)(二)代表及其主要思想1、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最早面向西方)1)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介绍了各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情。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知识点解读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知识点解读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知识点解读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1、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理论来源——主观努力——2、诞生:(内容)3、意义: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革命1、性质:2、失败原因:(1)客观:敌人的疯狂镇压。

(2)主观: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②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③没有发动广大农民,使无产阶级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④没有乘胜追击临时政府军队,给敌人喘息机会⑤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联合起来。

(3)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革命爆发是由于外部偶然因素,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

3、经验教训:(1)掌握一支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2)无产阶级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才能建立公社式的无产阶级政权;(3)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盟,才能取得胜利;(4)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4、意义:(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3)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4)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三、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一)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国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2)国内:经济——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发展但仍落后政党——思想——催化剂——2、经过: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3、意义:(1)历史地位:(2)对俄国:(3)对世界: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鼓舞了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

4、特点:(1)理论创新:列宁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得以实践。

(2)革命道路:城市包围农村(3)革命阶段:资产阶级某某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4)实现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1、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体制的建立:(1)形成原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二战的战争策源地形成;内部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

历史高考对应知识点

历史高考对应知识点

历史高考对应知识点历史高考考察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历史高考对应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历史高考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三皇五帝及夏商周时期:黄帝、尧、舜、禹、商朝、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基本制度。

2. 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的强大、秦始皇的政治和军事措施、秦朝的政治制度。

3. 西汉、东汉及三国时期:西汉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兴汉思想、东汉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三国鼎立的原因和特点。

4.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国力的衰落、魏晋南北朝政治和社会制度、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5. 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隋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唐朝的政治、农业和商业的繁荣、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6. 宋朝及元朝时期:宋朝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元朝的统治和后果。

7. 明朝及清朝前期:明朝的统治及其政治、农业和商业的发展、清朝的建立和社会状况。

二、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2. 辛亥革命及近代中国的社会革命:辛亥革命的发生和背景、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第一次国共合作及抗日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和目标、抗日战争的发展和影响。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政治、经济建设、文化大革命。

5. 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和影响、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成就。

三、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旧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人类最早的文化特征、农业革命的发生和影响、铁器时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2. 古希腊及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古希腊的政治、文化和科学成就、古罗马帝国的兴起和政治制度。

3. 印度古代文明:印度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文化成就,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4.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伊斯兰教的创立和清真教的形成、伊斯兰帝国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数学复习资料高考英语复习资料高考文综复习资料高考理综复习资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高考数学模拟试题高考英语模拟试题高考文综模拟试题高考理综模拟试题高中学习方法高考复习方法高考状元学习方法高考饮食攻略高考励志名言出国留学网高考备考辅导频道讯: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历史必背知识点1高考第一轮复习历史必背知识点(上)2高考第一轮复习历史必背知识点(下)出国留学网高考备考辅导频道整理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整理史上高考复习资料大全!让您的高考成绩稳步上升!
高考语文考点高考数学考点高考英语考点高考理综考点高考文综考点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数学复习资料高考英语复习资料高考理综复习资料高考文综复习资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高考数学模拟试题高考英语模拟试题高考理综模拟试题高考文综模拟试题高考语文历年真题高考数学历年真题高考英语历年真题高考理综历年真题高考文综历年真题高考备考辅导;高考食谱大全;高考前必须做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