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的锻炼方法姜容樵
武术名家张全亮谈八卦掌吴式太极(2)

武术名家张全亮谈八卦掌吴式太极(2)八卦掌的历史事件还有:1、在八卦掌传世以后,程庭华、梁振普、刘德宽、刘凤春曾与形意拳名家李存义、张兆东结为八拜之交。
这使形意拳界掀起了学习八卦掌的热潮,李存义、张兆东等后来也成了八卦掌名家,他们的弟子黄柏年、姜容樵、韩慕侠等都成为八卦掌名家并著书立说,促进了八卦掌、形意拳两大拳种的大团结,形成了八卦、形意不分家的佳话。
2、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程廷华先生掌击十多个德国兵,不幸饮弹牺牲,既显示了八卦掌神功的威力,又体现了武术家爱国爱民、不畏强敌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
3、1900年梁振普大闹马家堡、鞭毙恶棍金镖赵六,既扬善除恶,又体现了梁式八卦掌的盖世神功。
4、迁坟事件。
李子鸣老师牵头倡议国内外八卦掌弟子、同仁给董海川先师迁坟,以妥善保护。
经三年努力,于1981年将董先师坟墓及四块墓碑从东直门外小牛房村迁至北京西郊万安公墓,并又重建了碑铭。
同时迁入郭古民墓,1986年又迁入梁振普墓,形成八卦掌碑林,供后学瞻仰,成了国内外八卦掌爱好者寻根祭祖的圣地。
5、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成立。
1981年,在北京市体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单一拳术研究会——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
李子鸣老师出任会长,并创办了会刊,在各公园开设八卦掌辅导站,推动了八卦掌的广泛传播。
6、李子鸣老师冲破保守思想,公开了八卦掌秘籍。
在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过去秘不外传的“八卦转掌三十六歌”和“实战技击四十八法”,并进行了全面注释,揭开了八卦掌的神秘面纱。
解秘了八卦掌,对于推动八卦掌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7、2007年6月25日—29日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在北京市大兴区星光影视园,进行了中国武术史上首次八卦掌擂台赛。
赛前由我牵头,特聘八卦掌名家麻林城、王尚智协助海选,在全国五大流派近千名参赛者中,精选出20名选手,由塞北文武学校校长吴明出资赞助,在宣化塞北文武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擂台赛打出了水平,打出了风格,在武术界赢得了好评。
八卦掌不传之秘“七十二招”图解教学

八卦掌不传之秘“七十二招”图解教学“七十二招”是八卦门的不传之技击绝招,为了更好的普及八卦掌文化,将其发扬广大,先将左右撇皆练的七十二招右撇(正撇)介绍给广大八卦掌爱好者参考。
一、子胥过关动作1:对方出右拳(掌)攻击我,我向左跨左步,向前上右步,同时,向对方右臂外侧穿右掌,左掌屈肘护胸;目前视(图1)。
要点:手脚动作要协调,穿掌劲由膀根发出。
动作2:换手,用左手抓捋对方右手腕并上抬,向前大上左步,头向对方右腋下钻,同时屈右腿;目视前下方(图2)。
要点:换手和上步、头向腋下钻和屈腿动作要一气呵成。
动作3:借向对方腋下钻出之机,伸右腿踹对方右膝窝,使对方跌倒;目视前下方(图3)。
要点:踹对方膝窝之劲由胯根发出。
二、霸王捆猪(屠者捆猪不用绳)动作1:对方出右拳(掌)攻击我,我向对方右腕外侧穿右掌,同时向右侧捋带对方,左掌向对方头部穿出;目前视(图4)。
要点:捋带劲由收缩膀根发出,要有力度和速度。
动作2:左手继续向对方鼻眼处穿出(穿鼻刺目);对方伸左手迎拒我进攻之左手,我左手变穿为捋带,向左下方捋带对方左手,使之封住对方右手,右手向对方鼻眼处穿出;目前视(图5)。
要点:捋带和穿掌,要有速度和力度,劲要整。
动作3:对方如避开我穿鼻刺目之掌,我可变穿为拍,拍击对方肩部,使对方跌倒;目视前下方(图6)。
要点:拍击和捋带,要有速度和力度,劲要整。
三、秋风扫叶(秋风扫落叶)动作1:对方出右拳(掌)击我,我上右步的同时,向对方右臂外侧穿右掌;目前视(图7)。
要点:手脚动作要协调,穿掌劲由膀根发出。
动作2:向对方右腿外侧上左脚,勾住对方脚后跟;同时向对方面部穿左掌;目前视(图8)。
要点:手脚动作要一气呵成。
动作3:借对方出左手阻截我左手之机,我左手变穿为捋带,向自身左侧捋带,使对方失根倒地;目视前下方(图9)。
要点:捋带和勾住对方脚跟要同时动作,劲要整。
四、金钩吊瓶(金钩吊玉瓶)动作1:对方出右拳(掌)攻击我,我向左跨左步,向前上右步,伸右手捋带对方右手腕;目前视。
【功夫秘籍】三大内家拳之八卦掌行功全谱 (下)

【功夫秘籍】三大内家拳之八卦掌行功全谱(下)八卦掌行功全谱八卦掌是内外双修的拳术,它结合了道家的导引吐纳术,融技击、养生、健身于一体,讲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以意领气、以气领力。
八卦掌的练功方法是非常独特的,以走圈为主,于走转之中外练筋骨劲力,内练浑圆之气。
八卦奥妙圈中找,练好八卦掌必须了解、掌握其练功的理法精髓要义。
下面谨将师传的手抄拳谱及多年闻师口授而记录的八卦掌练功窍要歌诀整理誊写成谱,与广大内家八卦掌拳友共研同参,以期在传统理论的正确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八卦掌的锻炼水平。
四十、八反说八反者,与寻常拳家不同,反其道而行之,独到专具之法也。
第一反:进步先进前步,退步先退后步。
第二反:入则直步,出则弯步,跨则横步,回则倒步。
第三反:人则五花八门,我则以静待动。
第四反:人则拳打脚踢,我则穿掌掩肘。
第五反:人则使梢击人,我则使梢先使根。
第六反:人则用拳变之掌,我则用直伸出掌。
第七反:人则回拳回身方能对后,我则动步便对八方。
第八反:人则挺身直进,我则掌到步随。
四十一、作战三法说人来我解,而后还击,叫互进法;人来我接,同时还击,叫堵截法;人来我脱身化之,化中有打,叫脱身化影法。
三法这中,一法胜一法。
只有第三种最为深奥,需功夫练到炉火纯青之时,方可用好此法。
四十二、五行阴阳变化说五行者,相生相克也。
生者发也,克者卸也;阴阳者,发手为阳,起腿为阴;动静者,出手发招为动,闭门紧守为静;变化者,沾粘连随变也,闪转吸躲化也。
取其八字为纲,诸法显而易见。
四十三、四正四隅八卦说出手里裹,外开,上穿,下立为四正也;上截,下拦,里领,外领为四隅。
四正四隅合为八卦。
出手有四正四隅,动手有四阴四阳。
出手如牛舌,打来入虎口,手去如钢锉,回手如钩杆。
神出鬼没,奥妙无穷。
四十四、九宫说(一)九字诀九宫者,顺勇直巧妙连狠急功九字也。
顺者,自然也;勇者,果决也;直者,发必中也;巧者,千斤不费力也;妙者,出手不见形也;连者,沾连不停也;狠者,动手不容情也;急者,紧捷也;功者,心一动由内发出也。
八卦掌基本功以及练习方法

八卦掌基本功以及练习方法
八卦掌又可以称为八卦连环掌,是中国武术中赫赫有名的拳种,近百年来更是传遍世界各地。
下面是对于八卦掌基本功以及练习方法的简述,让我们来看下八卦掌有什么威力之处。
八卦掌基本功之蹚泥步
八卦掌以“行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入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
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故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
出手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一体。
拧裹钻翻,避正打斜,围圆打点,循循相生无有穷尽。
先练直蹚泥步,练的蹚步平稳了再练走圈蹚泥步;然后学练站八卦桩,而后再学练掌。
由开始蹚不出去步,练得趟出去而又稳健。
趟泥步利于气往下沉,主要练习重心的水平移动,它比形意的直线水平移动要难,因为它要走圈,人体的重心要在一个水平的圆圈上移动。
八卦步练好了,自然会融会贯通,重心要向不同方向的水平移动也就不难了。
能够把重心水平地向着一个方向移动,并把整体重量输送到一点上,从而得到很好的打击效果。
站架行桩,内守中定,外重八要,身动意不变,如水漂木,一气流行。
趟泥步迈步供像平时走路,但身体仍如三体式一样,有三折之形,行步是趟泥步的基础,练习行步之后再走圈,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行步的练习方法是:
一、身体保持中正,放松,沉肩坠肘、涵胸拔背等;
二、双掌下按至丹田处,意如按水中浮木;
三、屈膝下蹲至适宜高度;。
八卦掌文史概论

八卦掌文史概论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中国传统拳术。
是中国传统武术当中的著名拳种,流传很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掌文史概论。
欢迎阅读!八卦掌文史概论创始人董海川家史董世家族世代居住在山西省洪洞县,董俊曾任龙虎卫上将军左副元帅之职,明朝初年迁居河北藁城,其后代子孙连续五代均为武将,到第六代董良辅奉旨迁居雄县开口村,第十一代董冀北及以上五代均任保定后卫镇抚使。
第十五代董宪周幼读诗书,并请众多名师学武,“必尽其术而已”,“艺既成,威名震河朔”。
董海川较董宪周年纪稍小。
董海川之祖父董博轩携家迁居朱家务村后,至今已有八九代人。
董海川原名董明魁,其父董守业共得三子,长子董德魁、次子董明魁、三子董武魁。
董海川与董宪周长时期形影不离,经常往来雄县与文安之间,串学访友于名武场,这对于董海川过早步入武林,同时对董海川以后创编八卦掌奠定了基础。
据文安文史资料和雄县县志记载得知,董海川家族中,许多人均为武将,“将帅门第,武功渊源,机因实非虚言”。
出走更名南游董海川的父亲以务农为主,家中生活不富裕,而董海川不喜做农务,嗜武成性,每天均在外或练武或游学,夜晚常越墙而归,因而引起继母和父亲的烦感。
1810年(嘉庆十五年),文安县遇大灾,颗粒不收,使继母和父亲对董海川的不满进一步加剧,以后几年中双方关系日益紧张。
由于董海川从小步入武林,一身正气,爱管人间不平之事,因而坏人惧之,好人爱之。
董海川的许多义举曾博得一位的姑娘爱慕,但在封建时代,必然会引起非议。
董海川决心以武艺考取功名,便离家出走,并发誓不挣很多钱,不取得功名绝不回家。
董海川从此离家出走,他先到雄县开口村,后来到北京以求取功名。
谁知到北京后方知北方仍为武林高手云集之地,董海川与人比手均败北,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因无面目回家见父老乡亲,他决以走遍名山大川,广学各家武艺。
为了不给家乡招惹麻烦,他决定隐去父母所定之名“明魁”二字,起字号为“海川”,因而海川二字一直流传至今,而许多人不知董海川的正名叫董明魁。
八卦定式掌内功

八卦定式掌内功八卦掌定式掌是练习八卦掌的基础功法,也是练气养气因本培元的重要功法。
因此,不仅刚刚入门的习练者,把定式掌作为筑基功法下力气修炼,就是练了多年的老拳师也把它作为必修课,每天练功不辍,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八卦定式掌内功。
八卦定式掌内功一、下沉掌。
(以向左转为例)两手手心向上侧平举向头上合掌,然后两手手心翻下经面胸、腹部下沉到胯部,上动不停,中心移右腿坐身,左腿抬起脚面绷直向前趟出,腰胯向圈内圆转,而后中心过渡到左腿,右腿带右脚,平起平落向前迈出,依此不停两腿交替圆转转圈。
此式要点:两臂自然下垂,掌指相对,虎口开圆,两肘外撑,两掌轻按,竖项,收下颚,空胸,两肋放松,二目平视平圈内(图1、图2、图3)。
此式是八卦掌人门必修的基础掌法,经过一段时间修炼,能很好地体验八卦掌转掌的方法。
随着时间加长和功夫的精进,感觉身体有发热感,尤其是会阴部不时有气机发动,此时进入内功修炼的初级阶段。
此阶段全身逐步松下来,向前迈出的腿,逐渐延长,身体四肢腰跨渐渐浑然一体,僵劲化去,整劲出来,弹簧劲,浑圆劲开始显露。
由此,进阶到内功修炼的中级阶段。
中级阶段,身体经络全部打通,体内真气越聚越强,并像水银一样向四肢流动,向前迈步会有一股内气直灌脚趾,全身像皮筋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阶段需要经历数年才会进入内功修炼的高级阶段。
在高级阶段,内气把全身打通,并向体外散出,转掌时会感到从腰跨以下虚空一片,没有了边际感,全体透空,无形无象。
八卦定式掌内功二、托天掌。
两掌左右平伸,掌心上托,虎口张开,肘窝朝天,头顶竖直,下颚微收,下肢要求与上式同(后式不再重述)(图4、图5)。
此掌要点:沉肩坠肘,空胸紧背,两臂放松,并向两侧拔掌根。
托天掌由于平伸双臂,手三阴、手三阳经络全部打开,练起来非常舒服,在初中级阶段,气到四稍,腋下虚空,只要手指微微涌动,四肢像水银流淌,且不时会有自发功从手指向胸部放射,来时急如闪电,非常震撼。
八卦掌之“五劲一意”

何 为 拧 旋 走转 ?说 明 白点就 是 “ 圈”, 拧旋走 转” 一词 由已故八 走 “ 书 中提 出,将八卦掌练功之大法生
八 劲 一意”之功知者不 多 , 会练 者更少 。 八 卦 为 周 文 王八 卦 ,包 括 万 事 万 物 运 卦掌明家姜容樵先师所著 《 卦掌 》
一
形 简 有 具 的重要法 门 ; “ 是 阴阳不测谓之神 ”的 十四势法 、 三百八 十 四手法 的运动 、 发 动 、 象 、 练 、 效 、 体地 描绘 出 来 : 拧旋 走转 就是 说在 走 转时 必须 “ 高、 奇功夫 的最 良彰显 ; “ 生不 已 展 、 是 生 变化的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一 阴一
界; 方能达 以下催上 , 以内催外 的奥妙 孜不倦地求之 。 以 , 所 所述 仅仅是点滴
神形 ; 能体会 出 《 方 易经 》 所说 的 “ 刚 体会和粗浅之认识 , 恳请 同道 、 门不 必 须在先 天八 卦 的拧 旋走转 中获得 , 同 柔相摩 ,k b .  ̄ 相荡”的真正 内涵。练就 吝赐教 ,使八卦掌这朵武林奇 葩更加 达先后 天八 卦合于一身 ,使 四肢八卦 s
之。
之宜, 近取诸 身 , 远取 诸物 , 于是 始作 先天补后天 , 炼后天返先天。
蹬 、 、 、 、 , “ 劲 ”, 踢 摩 探 踩 为 五 脚 八 卦。以通神 明之德 , 以类万物之情 。 的周 围尽是泥水粘拖 为 “ 一意 ”。“ 五 是以八卦取 象命 名 , 制成拳术 。 后天 ” 此 功是成 就 “ 阴一 阳谓 之道 ”之功 动 、 展 、 一 发 变化 的规律 , 内含八 卦掌六
由先天八卦 的拧旋走转 中求 之 ;由顺
先天八 卦为伏羲八 卦 ,又说 包羲 劲 , 虚实之法为主。 后天八卦为 “ ”, 用
八卦掌基本步法

八卦掌基本步法八卦掌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以其独特的步法而闻名。
八卦掌基本步法是八卦掌拳法中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八个基本步法,分别为单步、踏步、行步、斜步、转身、掉步、披身和拖步。
单步是八卦掌基本步法中最简单的一种步法,即一只脚向前迈出一步,然后另一只脚跟随着迈出。
这个步法主要用于平衡身体,调整步伐。
踏步是一种向前跨步的步法,与单步相似但幅度更大,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调整身体的平衡。
行步是一种向前连续跨步的步法,可以增强腿部力量和灵活性。
斜步是一种向斜方向跨步的步法,可以锻炼腰部和腿部的协调性。
转身是一种以脚为轴进行旋转的步法,可以练习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掉步是一种向后跨步的步法,主要用于躲避攻击或调整位置。
披身是一种向侧方跨步的步法,可以练习身体的侧移和平衡能力。
拖步是一种向后或向侧方拖动脚步的步法,主要用于变换位置或调整身体姿势。
八卦掌基本步法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可以增强腿部和腰部的力量。
在实战中,八卦掌基本步法的迅速变换可以让练习者更好地躲避攻击,并灵活地进行反击。
除了基本步法,八卦掌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技术和招式,如掌法、腿法、身法等。
练习八卦掌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掌握基本步法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技术和招式的练习。
总结一下,八卦掌基本步法是八卦掌拳法中的核心内容,包括了单步、踏步、行步、斜步、转身、掉步、披身和拖步等八个基本步法。
这些步法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可以增强腿部和腰部的力量。
在实战中,灵活运用基本步法可以让练习者更好地躲避攻击并进行反击。
练习八卦掌需要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掌握基本步法后才能进行更高级的技术和招式的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卦掌的锻炼方法姜容樵
八卦掌的锻炼方法姜容樵
顺项提顶,溜臀收肛。
松肩沉肘,实腹畅胸。
滚钻争裹,奇正相生。
龙形猴相,虎坐鹰翻。
拧旋走转,蹬脚摩胫。
曲腿蹚泥,足心涵空。
起平落扣,连环纵横。
腰如轴立,手似轮行。
指分掌凹,摆肱平肩。
桩如山岳,步似水中。
火上水下,水重火轻。
意如飘旗,又似总灯。
腹乃气根,气似云行。
意动生慧,气行百孔。
展放收紧,动静圆撑。
神气意力,合一集中。
八掌真理,俱在此中。
顺项提顶,溜臀收肛
顺项是使颈项自然竖直,在锻炼时不要仰头,不要低头,也不要左右歪斜。
提顶是将下颏里收,头向上直顶。
溜臀是将臀部下垂向里收缩,在锻炼时不要有丝毫的向后撅臀的现象产生。
收肛是将肛门的肌肉予以收缩控制
,不要使它放松。
松肩沉肘,实腹畅胸
松肩是使两肩向下松沉,在锻炼时不要向上耸肩。
沉肘是使肘部经常保持着向下沉坠,在锻炼时必须屈如半月
形。
腹是蓄气的良好部位,实腹就是指在锻炼时必须将呼吸深入到腹部,使腹部充实鼓荡,即所谓「气沉丹田
,内宜鼓荡」的意思。
胸部的向外挺凸,固然会影响气沉丹田,而胸部的向里收缩,也足以影响到心脏的压缩
,阻碍了血液的流畅,因之,畅胸就是指胸部要宽松开展,既不要挺胸也不必缩胸。
滚钻争裹,奇正相生
这是指锻炼时的劲力变化而言,滚是圆形的旋臂动作,钻是既要转又要向前的螺旋形的旋臂动作,争是向外撑
开,裹是向里扣抱,这四种动作在运动时都必须使肌肉收缩产生力量。
仅仅是圆形的滚动,没有向前的力量,
这种劲力它里面没有向外和向前的劲力矛盾,力量不能保持最大,因之在锻炼的时候,必须要滚中带钻,使圆
形的滚转动作成为螺旋形的动作。
争和裹也是这个意思,两臂肘的合抱固然该使用裹力,但是裹力只有向里收
的劲,而没有向外扩张的劲,这里面就没有向里和向外的劲力矛盾产生,如果是裹里带争,这里面就有了收缩
和扩张的对抗性,就有了劲力的矛盾产生。
奇正两字,是代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矛盾,奇正相生,换句
话说,也就是矛盾产生了。
八卦掌的一切劲力,都是由滚、钻、争、裹四力的相互对抗,在奇正的矛盾产生中
所发挥出来的。
龙形猴像,虎坐鹰翻
这是指锻炼时的身形、身法、步法的变化而言。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一就是走,这种滔滔不绝的圆形步,必须
使之形如游龙,悠然之中含着稳重。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二是视,八卦掌在转行时或转身换掌时,两眼总是注
视着两掌,所谓「手眼相随」,眼是视之苗,视能显示出运动的内
在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使之像猿猴守物那样机灵之中蕴含着警惕意味,并通过眼的注视把它表达出来。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三是坐,在转行时,它的两腿
并不伸直,采用坐跨,在转身换掌时的一顿之间又有坐桩的动作,这些蹲坐的动作和腿法,必须使之像虎踞之
形,沉着有力。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四是翻,就是转身的动作,在转身时必须采取鹞鹰盘旋空中翻身降落的那
种灵敏洒脱之势。
拧旋走转,蹬脚摩胫
拧旋走转就是说在走转时必须是腰要拧,肘臂要拧,手掌要拧,颈项要拧,使头手肘身拧向圆心的一面,拧成
一股旋劲。
蹬脚摩胫,是指在走转时前行之脚必须轻迈,后行之脚必须蹬劲,向前进步必须贴近前脚胫骨里侧
摩擦而过,不要将脚提得过高或过宽。
曲腿蹚泥,足心涵空
曲腿就是在走转时两腿作适度之弯曲,身体往下坐,使力量贯注两腿。
蹚泥是两脚前进不要过高,如蹚泥之状。
足心涵空是使脚掌和脚跟同时平落地面,五指抓地,这样脚心就涵空了。
起平落扣,连环纵横
起平是将脚提起时也要像足心涵空那样平。
落扣是说落步时不仅要平落,还要使脚里扣。
连环是不断的意思,
意识不断,劲力不断,动作不断,从连环中生出纵横,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一气连环。
腰如轴立,手似轮行
八卦掌在锻炼时必须以腰部构成运动的轴心,手动必先身动,身动必先腰动,使腰带动一切。
八卦掌在换掌的
时候必须使手臂的动作如车轮那样形成圆圈,因为圆形动转较为灵敏,又含着连环不断的作用。
指分掌凹,摆肱平肩
指分是将五指分开,不要并摆。
掌凹是使掌心向里涵空凹拢。
摆肱是在转行时两臂必须极力向圆心的一面摆动
,不可有向前推的动作。
平肩是两肩在转行时或转身换掌时都必须保持端正平舒,不要有一起一落的现象。
桩如山岳,步似水中
桩是指静止性的动作,八卦掌的桩步必须使之像山岳那样稳固,似乎任何强大的力量都推它不动似的。
步是指
活动性的动作,八卦掌的蹚泥步必须使之在稳健之中含着像流水那样轻快,这样八卦掌的步法就不是笨重的,
也不是浮飘的了。
火上水下,水重火轻
心在上属火,肾在下属水,所谓「心火肾水」,也就是前面所说实腹畅胸的心要虚,腹要实的意义。
意如飘旗,又似总灯
古代练兵,一切的阵形变化,前进后退都必须以飘荡的令旗和夜间灯为引导,八卦掌运动时也必须以意识引导
动作,不能随随便便的运动。
腹乃气根,气似云行
前面已经说过腹是蓄气的良好部位,在锻炼时必须将呼吸之气深入到腹部,但是这种深呼
吸的运动是猛然一口
就将气吸入腹内呢,还是慢慢地吸入呢,气似云行就说明了八卦掌的深呼吸运动必须是像空中行云那样面慢慢
地运行,不要猛然吸入,也不要猛然呼出。
意动生慧,气行百孔
意动生慧是说八卦掌的动作如果是像前面所说的意如飘旗,又似总灯那样有意识的运动,那么就能在运动中培
养出机警敏感的素质。
气行百孔是说如果八卦掌的深呼吸是按照前面所说的气似云行那样的话,那么所吸入的
氧气就能输送到各个需要的地方去。
展放收紧,动静圆撑
展放收紧是指动作姿势的开合而言,开的姿势要舒展远放,合的姿势要内收外紧。
动静圆撑是指动中必须求静
,静中又必须有动,动的极处就是静的发源,静的极处就是动的起端,这动和静必须相互循行,又相互含蓄。
神气意力,合一集中
前面所说的精神、气息、意识、力量等等各方面的锻炼方法,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合一集中的,不集中,
动作就不能完整一气,不合一,手脚就不能行动一致。
所谓合一,就是手与脚合,肩与跨合,肘与膝合,神与
意合,气与力合,内与外合。
所谓集中,就是这六合必须统一,和谐,协调,取得完整。
八掌真理,俱在此中
这是说如果完全掌握和运用了上面所说的八卦掌的锻炼方法,才算得到了八卦掌的真正的技术,不然的话,那
还是只算学会了一套空架子而已。
八卦掌的三个锻炼步骤姜容樵
八卦掌的锻炼,分为三个步骤: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
第一步骤,一定要先练定架子,这是八卦掌打基础的步骤。
定架子就是一步一趋,慢慢地,规规矩矩地按八卦
掌的动作练习,不可快。
第二步骤,是活架子。
活架子是步法不停的练习,换式时,不要把步法停住,应迅速向前迈出去,每式都如此
换步,就完全变成活的步法了。
八卦掌的活架子,走起来如游龙,如飞凤,夭夭矫矫,飘飘荡荡,非常美观好
看。
第三步骤,是变架子。
变架子是随意变化,有时把第一掌放在最后练,有时把第八掌作第一掌练,有时把第四
掌作第二掌练,这样随意穿插练习,就可以千变万化,无穷无尽。
八卦掌的三盘姜容樵
八卦掌分上盘、中盘和下盘三种练法,通称三盘练法。
上盘练法是:身体直立,走起步法来,就像寻常人走路一样,不向下坐跨。
中盘练法是:两腿屈膝微蹲,上半身与腰部的重点落于两腿上,走起步法来,就像蹚泥蹚水一般。
上盘和中盘
练法以走快步最相宜。
下盘练法是八卦掌的最困难的练法,它必须是:腿极力弯曲,脚跟与
臀部、膝盖要成一个三角形,全身的重点
落在两腿上,走步越慢越好。
三盘的练法以中盘练法最相宜,现在练习八卦掌的都是练中盘,唯有练习单架子的时候,才练下盘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