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混凝土索塔施工工艺工法.

合集下载

斜拉桥常用施工方法及各自特点和工艺流程

斜拉桥常用施工方法及各自特点和工艺流程

斜拉桥常用施工方法及各自特点和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斜拉桥常用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斜拉桥是现代桥梁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对于确保桥梁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斜拉桥索塔施工工法

斜拉桥索塔施工工法

斜拉桥索塔施工工法斜拉桥索塔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公路等级不停提高,斜拉桥、悬索桥等共有高墩、大跨径特点的桥梁被广泛应用到工程实际,同时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索塔作为斜拉桥、悬索桥一种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造价高昂、施工周期长,如何科学组织施工,优质高效地完毕施工任务,含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工法依靠江苏省连盐高速公路灌河特大桥索塔施工工程实例,全方面系统地闸述了索塔施工技术和工艺特点。

己建成的索塔成品倾斜度、空间尺寸以及外观质量均满足规范规定,处在良好的受控状态,施工进度科学合理。

该工法被证明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施工工法,代表了现在索塔施工的先进水平。

二、工法特点1、本工法工艺简洁,操作性强,施工易于实现。

在合理设计模板、支架和爬架系统的基础上,能够实现高度较大的索塔施工。

2、本工法施工构造设计合理,力学模型明确,设计计算量不大,易于被工程技术人员掌握。

3、质量易于控制,通过采用相对基准极坐标法进行测量控制,以及模板支撑体系的优化,构造物实体质量和外观质量优良。

4、本工法投入的大型机械设备相对较少,施工成本较低,循环施工周期较短,含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

三、实用范畴本工法含有施工快捷,构造合理,经济实惠等特点,能够被广泛应用到斜拉桥、悬索桥的索塔施工中,特别适合于索塔截面比较规则,塔柱高为100~200m 的中小型钢筋砼索塔。

通过对模板系统以及爬架提高装置的改善和优化,也能够应用到变截面及高度较高的索塔施工中。

四、工法原理本工法是索塔施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艺办法。

工法原理:在塔柱内预先安装劲性骨架作为钢筋模板安装定位的依靠,纵向主钢筋采用机械连接,下塔柱采用钢管支架模板体系、中上塔柱采用内翻外爬附爬架的分节段爬模施工模式,砼采用托泵泵管输送,在中塔柱上设立横向临时撑架,避免塔柱根部产生拉应力,斜拉索与塔柱的锚固形式采用钢锚梁锚固体系,直接传送给索塔,横梁采用钢管落地支架支撑体系,通过合理布设塔吊、电梯、泵管、水电等设施以及进行预埋件的埋设,并运用塔吊以及吊车进行施工材料的垂直运输的一种高效的索塔施工工艺。

斜拉桥索塔施工方法

斜拉桥索塔施工方法

斜拉桥索塔施工方法
斜拉桥索塔施工方法:
①搭建施工脚手架,围绕索塔搭建牢固的脚手架,像在高桥墩索塔施工时搭建稳固钢架。

②进行基础施工,确保索塔基础牢固,比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

③安装劲性骨架,在索塔内部安装劲性骨架来支撑,像在大跨度斜拉桥索塔中安装。

④绑扎钢筋,把钢筋按设计要求绑扎好,像在主塔施工时仔细绑扎竖向和横向钢筋。

⑤安装模板,选择质量好的模板,像在塔身部分安装定型钢模板。

⑥浇筑混凝土,分层浇筑索塔混凝土,像在高塔施工时控制每层浇筑厚度。

⑦进行混凝土振捣,用振捣棒仔细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在索塔柱身混凝土浇筑时操作。

⑧进行混凝土养护,定时洒水养护,像在高温天气对索塔混凝土加强养护。

⑨安装索道管,精确安装索道管,像在斜拉索连接部位精心安装。

⑩进行索塔节段施工,逐节向上施工,像在高塔索塔施工时按节段推进。

⑪对索塔表面进行处理,打磨修饰,像在外观要求高的索塔施工后打磨光滑。

⑫安装附属设施,像在索塔上安装照明等设施,方便后续施工和使用。

斜拉桥混凝土索塔施工工艺工法

斜拉桥混凝土索塔施工工艺工法

斜拉桥混凝土索塔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QL-0601-2011)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廖文华罗孝德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斜拉桥的主塔承受的荷载主要有:塔身自重力、拉索传递的水平及竖向分力、风力、地震力等。

这些力在塔身上产生的综合效应为沿桥塔纵横向的水平剪力和弯矩,以及轴向压力等。

一般斜拉桥的顺桥布置形式基本为单柱式、倒Y形、A字形等,如下图所示。

图1 塔柱形式(顺倾向)a)单柱式;b) 倒Y形;c) A字形索塔沿横桥向的布置主要有:柱式、门式、A字形、倒Y形、菱形(宝石形)等,如下图所示。

图2 塔柱形式(横倾向)a)柱式;b)、 c)门式;d) A字形;e)倒Y形;f)菱形(宝石形)本工法以重庆巫奉高速公路何家坪特大桥花瓶型(门式)钢筋混凝土索塔施工为依托,全面阐述斜拉桥索塔施工所采用的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特点。

1.2 工艺原理1.2.1索塔的施工可视其结构、体形、材料、施工设备和设计要求综合考虑,选用适合的方法。

裸塔施工宜用爬模法,横梁较多的高塔,宜采用劲性骨架挂模提升法。

1.2.1斜拉桥施工时,应避免塔梁交叉施工干扰。

必须交叉施工时应根据设计和施工方法,采取保证塔梁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措施。

1.2.2斜塔柱施工时,必须对各施工阶段塔柱的强度和变形进行计算,应分高度设置横撑,使其线形、应力、倾斜度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施工安全。

1.2.3索塔横梁施工时应根据其结构、重量及支撑高度,设置可靠的模板和支撑系统。

要考虑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支承下沉、温差及日照的影响,必要时,应设支承千斤顶调控。

体积过大的横梁可分两次浇筑。

1.2.4索塔混凝土现浇,应选用输送泵施工,超过一台泵的工作高度时,允许接力泵送,但必须做好接力储料斗的设置,并尽量降低接力站台高度。

1.2.5必须避免上部塔体施工时对下部塔体表面的污染。

1.2.6索塔施工必须制定整体和局部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塔吊起吊重量限制器、断索防护器、钢索防扭器、风压脱离开关等;防范雷击、强风、暴雨、寒暑、飞行器对施工影响;防范吊落和作业事故,并有应急的措施;应对塔吊、支架安装、使用和拆除阶段的强度稳定等进行计算和检查。

斜拉桥斜拉索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斜拉桥斜拉索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斜拉桥斜拉索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1、概况该桥斜拉索采用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斜拉索,塔上设置张拉端,梁下为锚固端;每侧主塔设12对斜拉索,全桥共24对斜拉索,其规格为15-27、15-31、15-34、15-37、15-43、15-55、15-61共7种,斜拉索采用平行钢绞线斜拉索体系。

斜拉索由固定端锚具、过渡段、自由段、HDPE护套管、张拉端锚具及索夹、减振器等构成。

2、斜拉索施工工艺本工程主梁采用前支点挂篮悬臂现浇施工,斜拉索挂索方式与支架现浇和后支点挂篮施工有所不同,需在挂篮上设置索力转换装置。

其基本工艺流程详见附《表3 施工工艺框图》。

3、斜拉索施工准备(1)、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平台、施工机具的准备;施工人员的工作分配;斜拉索锚具的组装和安装;HDPE外套管的焊接等。

①、施工平台准备斜拉索挂索施工前,在主塔和箱梁处设置施工平台,以方便施工人员操作。

主塔施工处在塔内、外均设置施工平台,箱梁处施工平台设置在挂篮上。

施工平台的搭设满足施工要求,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可靠。

②、施工机具准备正式施工前,所有施工机具就位。

张拉用千斤顶、油泵和传感器经过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配套标定。

因本工程斜拉索规格较大,采用机械穿索方式进行挂索施工,双塔双索面同时施工时,主要施工设备清单如下。

③、施工人员分配为有效安排斜拉索施工的各环节,统一协调指挥,斜拉索施工前,需进行人员的工作分配。

按本工程双塔双索面斜拉索同时施工的要求,每个索面需进行如下主要人员及岗位配置。

备注:HDPE管焊接和锚具组装安装在挂索前完毕,张拉工和穿索工经过培训后可上岗操作;④、斜拉索锚具组装和安装斜拉索各部件单独包装运输,现场组装。

斜拉索挂索前,对锚具进行组装和安装。

对于张拉端锚具,将固定端锚板与密封装置组装好,旋上螺母后安装于箱梁上混凝土锚块处,并临时将其与锚垫板固定。

对于张拉端锚具,将锚板与密封装置组装好后安装与塔内钢锚箱的锚固端处,并临时将其与锚垫板固定。

混凝土连体索塔塔柱连体段施工工法(DOC)

混凝土连体索塔塔柱连体段施工工法(DOC)

斜拉桥混凝土连体索塔塔柱连体段施工工法1 前言索塔是斜拉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除自重引起的轴力外,还有斜拉索传递给索塔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索塔以其简洁、稳定的几何形态耸立于空中,雄伟壮观,起到了标志性建筑的作用。

斜拉桥索塔按建筑造型可分为:单柱式、双柱式、门架式、倒Y形、A字形、H形以及钻石形等,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而对于主塔连体(连体or 连体上下文统一,文中“连体”偏多)的斜拉桥国内外并不多见,国内有已建成通车的主跨139m青岛丹山斜拉桥、主跨180m澳门西湾大桥(亦称:澳凼三桥)以及新建的主跨150m天津南仓道立交桥,国外有主跨381m的Fred Hartman cable-stayed bridge。

宁波市清水浦大桥为国内首次设计建造的连体索塔分幅四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54+166+468+166+54m,桥梁全长908m,主跨468m。

全桥设C50钢筋混凝土双索塔,塔型采用双菱形连体形式,可分为上游幅索塔、下游幅索塔。

每幅索塔有边塔柱、中间塔柱两个塔柱,塔柱塔座以上高度为139m,连体部分为实体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为29.35m,占塔柱总高度的21% 。

塔柱设上下两道横梁,上下横梁均施加预应力,下横梁连接所有四根塔柱(两中间塔柱在此处已连为一体),上横梁与顶部侧板一起将各幅车道的两塔柱顶部联结。

图1-1清水浦大桥连体索塔结构图结合本工程特点,公司积极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方案,有效的保证了连体段塔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安全,在工程实施过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工程实践积累的操作流程及施工工艺,经认真提炼总结形成了连体索塔斜拉桥塔柱连体段的一套安全可靠、质量可控、经济适用的工法。

2 工法特点索塔中间塔柱连体段高29.35m,为实体钢筋混凝土结构,连体段左右幅中间塔柱合二为一,受力互有干扰,结构新颖、造型独特、受力复杂且薄弱。

连体段塔柱钢筋配置复杂,上下游幅钢筋交叉布置,设置众多加强钢筋,且在下横梁范围预应力管道密集,是索塔受力复杂、技术难度大的部位,也是大桥施工的关键部位。

斜拉桥施工工艺

斜拉桥施工工艺

二、主梁施工 盛德罗宝节能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边跨密索区现浇段施工 边跨密索区现浇段施工,不能进行对称的挂篮
施工,只能在支架上进行现浇,且必须在边跨合 龙前全部完成,否则将影响中跨标准节段的悬浇 。 (5)主梁合龙段施工
合龙段混凝土采用预压换重法施工,即预先在 合龙段一端加水箱按合龙段混凝土质量注水压重 ,随即对合龙段刚性连接施焊,浇筑混凝土时边 浇边放水直至合龙段浇筑完成。
(3)各类牵索挂篮的使用特点:就挂篮的走行而言,长平 台牵索挂篮为一步到位,而短平台复合型牵索挂篮分两步 ;就施工控制而言,前者因纵向长度较大,要求更严些; 而对灌注混凝土而言,由于后者前部由前吊杆和牵索共同 受力,故应严格控制吊杆的受力,以防超载。
(4)各类牵索挂篮的适用性分析:由于常备杆件组拼式长 平台牵索挂篮取材较易,大部分杆件可有多种用途,故一 次摊消成本可能较低,对于跨度不是很大,且挂篮利用率 不是很高的情况较适用,而型钢组焊式短平台复合型牵索 挂篮由于是用型材特殊加工而成,故成本较高,但其结构 简洁紧凑,使用较为方便,适用于跨度较大且利用率较高 的情况。
3.索塔混凝土施工应采用泵送混凝土,当泵送高度
超过一台泵送工作高度时,应提前做好接力施工 设施(接力站台、混凝土储斗等),保证顺利接 力泵送。
一、斜拉桥索塔施工 盛德罗宝节能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压自爬模施工索塔 1.爬模特点是系统自备有提升设施或提升动力的模
板系统,使用较多的是液压式爬模。 2.模板一般采用钢模板,沿竖向一般布置3~4节,每
二、主梁施工 盛德罗宝节能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施工工艺:
(1)0号段(无索区)施工
施工流程:支架架设、模板加工、钢筋制作等→底模 安装、塔梁临时固结施工→安装钢筋、预应力系统→安装 内模、外模及横隔板模板→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拆模板→ 预应力张拉。

斜拉桥施工工艺

斜拉桥施工工艺

斜拉桥施工工艺1.索塔施工1)钢主塔施工钢主塔施工,应充分考虑垂直运输、吊装高度、起吊吨位等因素。

钢主塔应在工厂分段立体试拼装合格后出厂。

主塔在现场安装,常常采用现场焊接接头、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和螺栓混合连接的方式。

经过工厂加工制造和立体试拼装的钢塔在正式安装时,应进行测量控制,并及时用填板或对螺栓孔进行扩孔来调整轴线和方位,防止加工误差、受力误差、安装误差、温度误差、测量误差的积累。

钢主塔可用耐候钢材或喷锌层进行防锈。

但绝大部分钢塔都采用油漆涂料,一般可保持的使用年限为10年。

油漆涂料常采用2层底漆、3层面漆,其中4层由加工厂涂装,最后一道面漆由施工安装单位最终完成。

2)混凝土主塔施工(1)模板。

浇筑索塔混凝土的模板按结构形式不同可采用提升模板和滑升模板。

提升模板按其吊点的不同,可分为依靠外部吊点的单节整体模板逐段提升、多节模板交替提升以及本身带爬升模板。

滑升模数只适用于等截面的垂直塔柱。

(2)混凝土塔柱施工。

混凝土塔柱一般可采用支架法、滑模法、爬模法施工。

在塔柱内,在塔壁中间常常设有劲性骨架,劲性骨架在工厂加工,现场分段超前拼接,精确定位。

劲性骨架安装定位后,可供测量放样、立模、扎筋、拉索、钢套管定位用,也可供施工受力用。

(3)混凝土横梁施工。

在高空中进行大跨度、大断面现浇高强度等级预应力混凝土横梁的施工难度很大。

施工时要考虑到模板支承系统和防止支承系统的连接间隙变形、弹性变形、支承不均匀沉降变形,混凝土梁、柱与钢支承不同的线膨胀系数影响,日照温差对混凝土、钢材的不同时间差效应等产生的不均匀变形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变形调节措施。

每次浇筑混凝土的供应量应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并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早期养护期间及每次浇筑过程中因支架的变形而造成混凝土梁开裂。

(4)主塔混凝土施工。

主塔混凝土施工常采用现场搅拌、吊斗提送的方法。

对于高度较高的主塔,施工时,应采用商品泵送大流动度混凝土。

为了改善混凝土可泵性能并达到较高的弹性模量和较小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应采用高密度骨料、低水灰比、低水泥用量,适量掺加粉煤灰和泵送外加剂,以便满足缓凝、早强、高强的混凝土泵送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拉桥混凝土索塔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QL-0601-2011)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廖文华罗孝德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斜拉桥的主塔承受的荷载主要有:塔身自重力、拉索传递的水平及竖向分力、风力、地震力等。

这些力在塔身上产生的综合效应为沿桥塔纵横向的水平剪力和弯矩,以及轴向压力等。

一般斜拉桥的顺桥布置形式基本为单柱式、倒Y形、A字形等,如下图所示。

图1 塔柱形式(顺倾向)a)单柱式;b) 倒Y形;c) A字形索塔沿横桥向的布置主要有:柱式、门式、A字形、倒Y形、菱形(宝石形)等,如下图所示。

图2 塔柱形式(横倾向)a)柱式;b)、 c)门式;d) A字形;e)倒Y形;f)菱形(宝石形)本工法以重庆巫奉高速公路何家坪特大桥花瓶型(门式)钢筋混凝土索塔施工为依托,全面阐述斜拉桥索塔施工所采用的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特点。

1.2 工艺原理1.2.1索塔的施工可视其结构、体形、材料、施工设备和设计要求综合考虑,选用适合的方法。

裸塔施工宜用爬模法,横梁较多的高塔,宜采用劲性骨架挂模提升法。

1.2.1斜拉桥施工时,应避免塔梁交叉施工干扰。

必须交叉施工时应根据设计和施工方法,采取保证塔梁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措施。

1.2.2斜塔柱施工时,必须对各施工阶段塔柱的强度和变形进行计算,应分高度设置横撑,使其线形、应力、倾斜度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施工安全。

1.2.3索塔横梁施工时应根据其结构、重量及支撑高度,设置可靠的模板和支撑系统。

要考虑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支承下沉、温差及日照的影响,必要时,应设支承千斤顶调控。

体积过大的横梁可分两次浇筑。

1.2.4索塔混凝土现浇,应选用输送泵施工,超过一台泵的工作高度时,允许接力泵送,但必须做好接力储料斗的设置,并尽量降低接力站台高度。

1.2.5必须避免上部塔体施工时对下部塔体表面的污染。

1.2.6索塔施工必须制定整体和局部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塔吊起吊重量限制器、断索防护器、钢索防扭器、风压脱离开关等;防范雷击、强风、暴雨、寒暑、飞行器对施工影响;防范吊落和作业事故,并有应急的措施;应对塔吊、支架安装、使用和拆除阶段的强度稳定等进行计算和检查。

2 工艺工法特点2.1 翻模工艺模板制造简单,构件种类少,可根据施工起吊能力、索塔造型进行分块,施工缝易于处理,外观美观,施工速度快。

图3 翻模提升示意图2.2 液压自爬模工艺爬升稳定性好,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可节省大量工时和材料。

一般情况下爬模架一次组装后,一直到顶不落地,节省了施工场地,而且减少了模板的碰伤损毁。

结构施工误差小,纠偏简单,施工误差可逐层消除,施工速度快。

模板自爬,原地清理,大大降低塔吊的吊次。

图4 液压自爬模流程图2.3 移动脚手架爬模工艺能适应塔柱变坡和塔柱横梁同步施工,避免了液压自爬模施工在塔柱变坡和塔柱横梁施工时爬架需拆除重新安装的弊端,另外,上塔柱作为锚索区,存在环向预应力束,可以充分利用钢管脚手支架完成预应力施工而不影响塔柱爬升,施工速度快,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同类斜拉桥门式混凝土索塔施工,其他类型混凝土索塔施工可以参照使用。

4 主要技术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J027《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B80-15 施工方法混凝土索塔根据索塔的造型和施工程序,选用合适的塔吊起重设备,配置人员上下通道,确定混凝土输送路径。

通过采用翻模施工工艺、液压自爬模施工工艺、移动脚手架爬模施工工艺,落地支架法和悬空支架法等施工方法,逐步完成索塔钢筋、劲性骨架、预应力、索导管、混凝土等各项施工作业,各种施工方法综合运用,达到施工效益最大化。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 施工工艺流程钢筋混凝土索塔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5 施工工艺流程图索塔节段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接头凿毛、清洗、测量放样→接高劲性骨架→绑扎钢筋(预应力体系的安装)→内外模板提升及安装→测量、调整模板→验收符合要求后固定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生→进入下一节段施工。

横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牛腿、支架安装→支架预压→底模安装→底腹板钢筋、预应力安装→内、侧模安装→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生→第一次张拉预应力→顶内模安装→顶板钢筋、预应力安装→第二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生→第二次张拉预应力→压浆封锚→支架拆除。

6.2 操作要点6.2.1 施工准备1 设备的选型与布置方案设计2 选择索塔和横梁的施工方法,对相关临时设施进行结构设计。

3下塔柱横桥向外倾,为防止下塔柱根部出现拉应力而将混凝土拉裂,同时控制塔柱施工线形,设置临时拉杆。

拉杆设置可用钢绞线、钢管,施力根据监控确定,下横梁施工完成后予以拆除。

4 中塔柱横桥向内倾,为防止中塔柱根部出现拉应力而将混凝土拉裂,同时控制塔柱施工线形,设置两道临时主动撑杆。

撑杆常用钢管制作,也可根据现场用其它材料代替。

施力根据监控确定,施力完成后将撑杆焊接加固成整体。

中横梁施工完成后拆除临时撑杆。

6.2.2 起重设备的选型与安装1 选型原则起重设备的选用应根据索塔的结构形式、规模及桥位地形等条件而定,起重设备应满足索塔施工的垂直运输、起吊荷载及起吊范围的要求,并考虑安拆操作简便、安全、经济等综合因素。

对大型斜拉桥一般选用附着式塔吊并配以电梯的施工方法。

2 塔吊的安装在索塔中心线的下游侧布置一台TC5023塔吊,塔吊基础单独设立,塔吊附着在下游侧塔柱侧壁上。

其优点是可以一次安装完成全塔施工。

该方案适合双柱、门式、A型、倒Y型和钻石型等索塔。

3 人行通道的设置人行通道设置要求安全、稳定、经济、不妨碍施工、方便安拆。

在索塔中心线的上游侧布置一台SC100施工电梯,电梯在下塔柱施工之前安装。

在电梯安装之前,在塔墩大里程侧搭设钢管支架供人员通行,电梯安装后,对通往电梯的地面通道全部围闭、遮挡,防止坠物伤人。

6.2.3 塔座施工塔座是塔墩与承台连接的重要结构物。

施工时,塔墩劲性骨架和主筋预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塔墩的施工定位精度,必须准确测量定位。

塔座混凝土的浇筑应尽可能在承台浇筑后立即进行。

相对承台而言,塔座混凝土体积小,标号高,混凝土收缩较大,受承台的约束影响,塔座容易产生收缩裂纹,且塔座为实心结构,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采取内散外储的温控措施,降低水化热,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

6.2.4 塔墩施工塔墩截面为空心矩形结构,施工采用翻模法,每节段高度4.5m。

模板分节高度可以根据施工能力适当调整。

外模采用大块自制钢模板,内模各倒角一般采用竹胶板,其余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圆拱形部分单独加工圆弧钢模板。

模板采用塔吊提升,塔墩内腔搭设钢管脚手操作平台,塔墩内腔顶部采用安装预制混凝土板封顶。

塔墩盖板施工,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内布冷却水管,防止混凝土开裂。

塔墩施工时,下塔柱劲性骨架、钢筋的预埋必须准确。

6.2.5 下塔柱施工下塔柱截面为空心矩形结构,横桥向外倾,施工采用液压自爬模工艺,模板按节段高4.5m配置。

施工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搭设钢管脚手支架操作平台。

模板爬升高度与机位可根据塔柱倾斜度、施工能力等适当调整。

液压自爬模由:埋件、模板、支架、导轨、换向装置及液压动力装置六部分组成。

液压自爬模体系的安装工作流程为:第一层墙体砼浇筑→安装埋件→安装支架和操作平台→第二层墙体砼浇筑→安装埋件、导轨和液压系统→爬升支架→安装下挂架→爬升。

下塔柱在起步段施工时,应充分利用爬模模板,不足部分可用普通竹胶板代替。

6.2.6 下横梁施工下横梁截面为空心矩形结构,施工一般采用落地支架法。

施工支架采用塔吊标准节加贝雷梁。

一般情况下,施工支架用大直径钢管支撑加贝雷梁或万能杆件桁架形式,主要根据施工现场材料考虑。

下横梁与该段索塔同时施工,便于支架搭设和横梁预应力施工。

下横梁分两次浇筑,为减小支架所承担的恒载,避免搭设非常强大施工支架,使支架和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共同承担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的重力,采用二次张拉预应力工艺,即在第一次混凝土达到80%设计强度时按设计张拉力的50%对称张拉底腹板预应力索,待第二次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张拉完全部预应力索。

下横梁施工支架搭设完毕,必须对支架进行预压重,以消除非弹性变形。

预压重可根据施工现场条件,采用水箱、沙袋、预制块、预应力反压等措施。

6.2.7 中塔柱施工中塔柱截面为空心矩形结构,横桥向内倾。

施工时,不再使用液压自爬模工艺,而改为搭设钢管脚手支架作为施工操作平台,取消爬模支架,利用塔吊直接提升爬模模板的施工方法,钢管脚手支架可以循环倒用。

模板根据截面变化拆切改制后使用。

起步段施工时,利用沿塔柱四周预埋好的钢板,焊接2[20a三角型钢支架作为立模支撑以及搭设钢管脚手支架的支承平台。

随着塔柱节段的升高,钢管脚手支架的搭设也相应加高,钢管脚手支架每搭设10—20m进行一次循环倒用,倒用时安装三角支架托架,三角支架托架用∠100×100×10加工制作,高度2m,宽度1.8m,横桥向设四片,纵桥向设五片,通过预埋在塔柱四周的φ25螺栓连接套筒连接固定于塔柱侧面,托架顶面焊接φ32的钢筋头固定脚手钢管,脚手钢管设置两排,间距1m,内侧离塔柱0.8m。

钢管脚手每5m高度水平杆与塔柱预留钢筋焊接固定,每10m高度搭设剪刀撑,确保支架的稳定。

6.2.8 中横梁施工中横梁距离下横梁较高,采用落地支架法施工不经济,采用悬空支架法,施工支架采用预埋钢牛腿加贝雷梁的形式。

中横梁与该段索塔同时施工。

6.2.9 上塔柱施工上塔柱为斜拉索锚固区,模板施工工艺与中塔柱相同。

上塔柱与上横梁施工采用先塔柱后横梁的施工顺序,上横梁对应塔柱位置提前预埋钢筋和预应力管道。

上塔柱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劲性骨架安装→索导管的安装定位→钢筋安装→预应力施工→凹槽包裹钢板安装→浇注混凝土→预应力张拉(强度达到85%后进行)。

索导管采用全站仪测量定位,采用先粗定位再精确定位的方法保证定位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索塔在温度变化时会产生变形,影响索导管定位精度,测量时宜选择当天气温低且较稳定时段进行。

图6 索导管定位示意图6.2.10 上横梁施工上横梁在上塔柱施工完成后进行。

施工方法与中横梁相同。

施工时,对相交面凿毛处理,修整预埋钢筋和预应力管道,进行后续施工作业。

6.2.11 塔冠施工塔冠施工时,主要考虑避雷针、航标指示灯、塔顶吊架等预埋件的埋设。

6.2.12 钢筋工程钢筋直径在20mm 及以上时,全部采用等强直螺纹连接,其余采用焊接连接形式。

箍筋和主筋交叉处均采用绑扎方式固定。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统一加工,分类堆放,塔吊吊运至施工部位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钢筋与预应力管道、索导管相冲突时,适当挪动钢筋,钢筋必须截断时,预应力、索导管施工完后,将钢筋按等强度原则进行补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