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考模拟卷及答案
新高考高一上册数学期末模拟卷5(解析版)

高一上册数学期末模拟卷5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命题p :R x ∃∈,22x x >,则p ⌝为( ) A .R x ∀∈,22x x > B .R x ∀∈,22x x ≤ C .R x ∃∉,22x x > D .R x ∃∈,22x x ≤【答案】B 【解析】 【分析】将特称命题否定为全称命题即可 【详解】因为命题p :R x ∃∈,22x x >, 所以p ⌝为R x ∀∈,22x x ≤, 故选:B2.设集合{}{}22340,20,A xx x B x x x x =--≤=+>∈Z ∣∣,则A B 的子集共有( ) A .15个 B .16个C .31个D .32个【答案】B 【解析】 【分析】分别解出AB 、集合,即可求出A B ,则可求出答案. 【详解】由题意得,{14}A x =-≤≤,{2B xx =<-∣或0,}x x >∈Z . 所以{1,2,3,4}A B ⋂=, 所以A B 的子集共有4216=个. 故选:B.3.已知sin sin 13πθθ⎛⎫++= ⎪⎝⎭,则sin 6πθ⎛⎫+= ⎪⎝⎭( )A .12 B 3C .23D 3【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已知结合和的正弦公式和辅助角公式即可求出. 【详解】因为sin sin 13πθθ⎛⎫++= ⎪⎝⎭,即13sin sin 12θθθ+=,即33sin 12θθ=316πθ⎛⎫+= ⎪⎝⎭,所以3sin 6πθ⎛⎫+ ⎪⎝⎭故选:D.4.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满足()()22f x f x +=-,当(]0,2x ∈时,()2f x x a =+,若()20220f =,则=a ( ) A .-8 B .-4 C .0 D .4【答案】B 【解析】 【分析】结合条件证得()f x 的周期为8,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所以()()()222f x f x f x +=-=--, 所以()()4f x f x +=-,所以()()8f x f x +=,所以()f x 的周期为8, 所以()()()20222240f f f a =-=-=--=,故4a =-. 故选:B.5.不等式()()2242120a x a x -+--<的解集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2-B .(]1,2-C .()2,1-D .[]1,2-【答案】B 【解析】 【分析】分20a -=、20a -≠两种情况讨论,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出关于实数a 的不等式组,综合可得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详解】关于x 的不等式()()2242120a x a x -+--<的解集为R .当20a -=时,即当2a =时,则有120-<恒成立,符合题意; ②当20a -≠时,则有()()220Δ1624820a a a -<⎧⎪⎨=-+-<⎪⎩,解得1a 2-<<. 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 故选:B.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0x a y a y x a -==>,且1)a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讨论1a >时和01a <<时,函数,x a y a y x -==的图象增减即可判断出可能的图象,即得答案. 【详解】当1a >时,x y a -=为指数函数,且递减,a y x =为幂函数,且在0x >时递增,递增的幅度随x 的增大而增加的更快,故A 错误,B 正确;当01a <<时,x y a -=为指数函数,且递增,a y x =为幂函数,且在0x >时递增,递增的幅度越往后越平缓,故C,D 错误,故选:B7.已知函数()sin 23f x a x x =+的一条对称轴为6x π=-,()()120f x f x +=,且函数()f x 在区间()12,x x 上具有单调性,则12x x +的最小值为( ) A .6π B .3π C .43π D .23π 【答案】D 【解析】 【分析】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对称轴为6x π=-,求出a 和θ,得到解析式.由()()120f x f x +=,且函数()f x 在区间()12,x x 上具有单调性,,可得1x 与2x 关于对称中心对称,即可求解12x x +的最小值. 【详解】函数()()2sin 2312f x a x x a x θ=+=++,其中23tan θ=.因为函数()f x 的一条对称轴为6x π=-,所以213623122f a a π⎛⎫=-+=±+ ⎪⎝-⎭2a =-,所以23πθ=. 对称中心横坐标满足23x k ππ+=可得:2,Z 3x k k ππ=-∈.又()()120f x f x +=,且函数()f x 在区间()12,x x 上具有单调性, 所以12223x x k ππ+=-. 所以当k =1时,可得1223x x π+=最小. 故选:D.8.设a ∈R ,函数22cos(22).()2(1)5,x a x a f x x a x a x a ππ-<⎧=⎨-+++≥⎩,若()f x 在区间(0,)+∞内恰有6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95112,,424⎛⎤⎛⎤⋃ ⎥⎥⎝⎦⎝⎦B .5711,2,424⎛⎫⎛⎫⋃ ⎪ ⎪⎝⎭⎝⎭C .9112,,344⎛⎤⎡⎫⋃ ⎪⎥⎢⎝⎦⎣⎭D .11,2,3447⎛⎫⎡⎫⋃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222150x a x a -+++=最多有2个根,可得()cos 220x a ππ-=至少有4个根,分别讨论当x a <和x a ≥时两个函数零点个数情况,再结合考虑即可得出. 【详解】()222150x a x a -+++=最多有2个根,所以()cos 220x a ππ-=至少有4个根,由22,2x a k k Z ππππ-=+∈可得1,24k x a k Z =++∈, 由1024k a a <++<可得11222a k --<<-, (1)x a <时,当15242a -≤--<-时,()f x 有4个零点,即7944a <≤; 当16252a -≤--<-,()f x 有5个零点,即91144a <≤; 当17262a -≤--<-,()f x 有6个零点,即111344a <≤; (2)当x a ≥时,22()2(1)5f x x a x a =-+++,()()22Δ4(1)4582a a a =+-+=-,当2a <时,∆<0,()f x 无零点; 当2a =时,0∆=,()f x 有1个零点;当2a >时,令22()2(1)5250f a a a a a a =-+++=-+≥,则522a <≤,此时()f x 有2个零点; 所以若52a >时,()f x 有1个零点. 综上,要使()f x 在区间(0,)+∞内恰有6个零点,则应满足 7944522a a ⎧<≤⎪⎪⎨⎪<≤⎪⎩或91144522a a a ⎧<≤⎪⎪⎨⎪=>⎪⎩或或1113442a a ⎧<≤⎪⎨⎪<⎩, 则可解得a 的取值范围是95112,,424⎛⎤⎛⎤⋃ ⎥⎥⎝⎦⎝⎦.【点睛】关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成x a <和x a ≥两种情况分别讨论两个函数的零点个数情况.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新高考)含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新高考)含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思想界经学研究兴起,一时蔚为潮流。
这一思潮的出现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所谓“学术转向”有关。
当然,经学研究的强劲复兴,还是新世纪到来以后的事情。
经学视野浸染到中国思想和学术的方方面面。
新时代的经学复兴是多种因素共振的结果:其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文明的自信力得到了恢复和提高,经学作为中国固有文明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理所当然地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其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商品化热潮至少部分地造成了道德状况的滑坡,人们开始普遍地意识到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经学对于敦厚风俗的价值;其三,近代以来一直居主导地位的西方文明暴露出各种各样的局限和问题,试图在经学系统中探寻解决当代问题的答案,也成为回归经学的动力之一。
在当代经学思潮中,辐射范围最广的经典是《礼》《春秋》和《易》。
礼学研究直指当代人伦面临的各种危机,试图在现代世界里延续或者激活儒家的礼乐精神,从而在日常生活场域中重建儒家的秩序。
部分思想者更由此走向儒家宗教性的确立和安顿。
全国高一高中物理高考真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一高中物理高考真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综合题1.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
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O。
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0.008,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
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004。
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2m/s的速度沿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小至μ2虚线滑出。
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圆心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多少。
(g取10m/s2)2.(本题14分)两百多年来,自行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骑自行车出行,不仅可以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而且还可以作为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
【1】右图为一种早期的自行车,这种不带链条传动的自行车前轮的直径很大,这样的设计在当时主要是为了()A.提高速度B.提高稳定性C.骑行方便D.减小阻力【2】自行车的设计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自行车的设计目的(从物理知识角度)车架用铝合金、钛合金代替钢架减轻车重车胎变宽自行车后轮外胎上的花纹【3】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圆周运动的知识后,设计了一个课题,名称为:快速测量自行车的骑行速度。
他的设想是:通过计算踏脚板转动的角速度,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
经过骑行,他得到如下的数据:在时间t内踏脚板转动的圈数为N,那么脚踏板转动的角速度= ;要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自行车骑行速度的计算公式v= 。
【4】与普通自行车相比,电动自行车骑行更省力。
下表为某一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参数。
在额定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质量为60Kg的人骑着此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所受阻力恒为车和人总重的0.04倍。
2023年高考备考高一(上)期末模拟物理试题(含答案)

鞍山市2023-2023第—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子高一物理卷子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值100分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4小题,多项选择题少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 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17 世纪末,牛顿继承和开展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力学运动的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使经典力学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以下关于这三大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惯性定律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肯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C. 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等于零,则物体的速度肯定也不等于零D.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力肯定都会产生加速度(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是否受力无关,没有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 错误;B .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肯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故B 错误;C .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等于零,则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以等于零,故C 错误;D .依据力的效果的独立性可知,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两个力都会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故D 正确;应选D 。
2. 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因故刹车,可以看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2162m s t t =-,则它在停止运动前最后1s 内的平均速度为〔 〕A. 6m/sB. 4m/sC. 2m/sD. 1m/s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 22011622x v t at t t =+=-解得:,;016m/s v =24m/s a =-采取逆向思维,在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 内的位移, 221141m 2m 22x at ==⨯⨯=停止运动最后1s 的平均速度 , 2m/s 2m/s 1x v t ===应选C .(点睛)依据位移时间关系求出初速度和加速度,依据逆向思维求出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 内的位移,再依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 内的平均速度.3. 用水平外力F 将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不动,物体的重力为10N ,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物体与墙壁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F 可能为40NB. 如果F 为100N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0NC. 增大F 的数值,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保持不变D. 撤去水平力F ,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为10N ,依据f m =μF 可知F=50N ,可知F 至少为50N ,不可能为40N ,选项A 错误;如果F 为100N>50N ,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为10N ,选项B 错误;物体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等于重力大小,则增大F 的数值,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保持不变,选项C 正确;撤去水平力F ,物体与墙壁间的压力为零,则摩擦力变为零,选项D 错误;应选C.(点睛)此题关键是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结合平衡条件和力的性质进行分析;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求解方法不同.4. 如图,这是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轨迹的示意图.已知物体在B 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C点的速率小于B点的速率B. A点的加速度比C点的加速度大C. C点的速率大于B点的速率D. 从A点到C点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速率是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解析)真题分析:因为物体做的是匀变速曲线运行,所以合力恒定,又了解在B点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即合力方向竖直向下,整个过程中合力方向一直向下,所以不可能做各点的速率相等,A错误;合力恒定,加速度恒定,在各点的加速度都相同,B错误;从B到C过程中合力的夹角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合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即在C点的速率大于在B点的速率,C正确;从A点到C点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先从钝角变小,后从锐角变大,即合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速领先减小后增大,D错误;考点:考查了曲线运动(名师点睛)此题的关键是从物体的运动性质着手,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力恒定,然后依据合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分析速度的变化,当合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钝角时,合力做负功,速度减小,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锐角时,合力做正功,速度增大5. 如下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2kg的物体,现用F=8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力F与水平面成30角,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0.5,则A.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24NB.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12NC. 物体加速度为2m s6/D. 物体将向右匀速运动(答案)A(解析)受力分析如下图,在竖直方向上,由平衡条件得,物体与水平地面间最大静摩sin 3024N N F mg =︒+=擦力,水平方向上 ,由于,物体将静止不动,故物max 12N F N μ==cos30x F F =︒=max x F F <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综上分析,正确答案为A .x f F ==6. 如下图,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当墙与薄板之间的夹角θ缓慢地增大到90°的过程中( )A. 小球对墙的压力减小B. 小球对薄板的压力增大C. 小球对墙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D. 小球对薄板的压力可能小于球的重力(答案)A(解析)(分析)对球进行正确受力分析,把握其受力特点:一个力大小和方向不变〔重力〕,一个力方向不变〔墙给球的支持力〕,另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挡板给球的作用力〕,对于这类动态平衡问题,可以采纳“图解法〞进行.(详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处于平衡状态,依据受力平衡,由图可知,墙壁给球的压力F2逐渐减小,挡板给球的支持力F1逐渐减小,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墙壁受到的压力减小,木板受到的压力减小.当墙与薄板之间的夹角θ缓慢地增大到90°过程中,依据图示可知木板对球的支持力大于球的重力.故A正确,BCD错误.应选A.7.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一高考真卷模拟试题【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物理四川高一高考真卷模拟试题【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高2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4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一切阻力,g=10m/s2)( )A.手对物体做功28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8JC.物体机械能增加了8J D.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20J【答案】ABD【解析】试题分析: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动能的增量;重力势能的增量:E=mgh=20J;机械能的增量等于手对物体做功:,选项C错误,D正确。
P考点:动能定理及能量守恒定律。
2.如图所示为家用洗衣机的脱水桶,当它高速旋转时,能把衣物甩干。
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脱水桶高速运动时,水受到与运动方向一致的合外力作用飞离衣物。
B.脱水桶高速运动时,衣物上的水由于惯性,通过小孔,飞离脱水桶。
C.通过脱水流程,打开洗衣机,发现衣物集中堆放在桶的中央。
D.通过脱水流程,打开洗衣机,发现衣物成螺旋状排列,主要集中在桶壁附近。
【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脱水桶高速运动时,水滴随衣物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水滴与衣物间的附着力提供向心力,且是一定的,而所需的向心力,随着的增大而增大,当附着力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向心力时,将做离心运动被甩出去,故A错误;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脱水桶高速运动,当附着力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向心力时,衣物上的水由于惯性,通过小孔,飞离脱水桶,故B正确;脱水桶高速运动时,衣物附在筒壁上随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衣物的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筒壁的弹力提供衣物的向心力,因此通过脱水流程,打开洗衣机,发现衣物成螺旋状排列,主要集中在桶壁附近,故C错误,D正确。
2024年辽宁省高考数学模拟试题04(解析版)

2024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04(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 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某同学坚持夜跑锻炼身体,他用手机记录了连续10周每周的跑步总里程(单位:千米),其数据分别为17,21,15,8,9,13,11,10,20,6,则这组数据的75%分位数是()A .12B .16C .17D .18.5【答案】C【分析】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根据百分位数计算规则计算可得.【详解】依题意这1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6,8,9,10,11,13,15,17,20,21,又1075%7.5⨯=,所以75%分位数为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八个数,即为17.故选:C 2.若复数()412i 34iz +=+,则z =()AB C .5D .253.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主办方需从3名高三学生、2名高二学生、1名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两名学生参加接待外宾活动.若抽取的两名学生中必须有一名高三学生,则另一名是高二或高一学生的概率为()A .34B .14C .25D .354.已知双曲线()22:10,0x y E a b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P 为E 上一点,且124PF PF b +≥,则E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A .B .2⎤⎦C .(D .⎛ ⎝⎦5.已知数列{}n a 满足110a =,2110n n a a +=,若10110s t a a a ⋅=,则s t +的最大值为()A .10B .12C .16D .186.已知函数()23log f x x =,正数,a b 满足()()310f a f b +-=,则ab+的最小值为()A .6B .8C .12D .247.已知三棱锥,A BCD AB BC E-==为BC中点,A BC D--为直二面角,且AED∠为二面角A BC D--的平面角,三棱锥A BCD-的外接球O表面积为84π5,则平面BCD被球O截得的截面面积及直线AD与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切值分别为()A.4π5B.4π,55C.16π,55D.16π,55过F 作平面BCD 的垂线,过两垂线的交点即为三棱锥A 则四边形OHEF 是矩形,OF 连接,OB BF ,设BCD △外接圆半径设球O 半径为OB R =,因为球8.某地计划对如图所示的半径为a 的直角扇形区域ABC 按以下方案进行扩建改造,在扇形ABC 内取一点P使得BP =,以BP 为半径作扇形PBE ,且满足22PBE PBC θ∠=∠=,其中0π02θθ<≤<,0cos θ=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取最小值时θ的大小为()A .π12B .π6C .π4D .π3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新高考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杨延昭是北宋时期名将杨业的儿子,在宋真宗时,担任河北、陕西、河东三路安抚使,多次抗击辽军,屡建奇功,被封为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杨延昭性格刚毅,喜欢骑射,精通兵法,带兵打仗屡次获胜。
他主张“以战止战”,在对抗辽军的过程中,经常以智取胜。
他为人正直,关心百姓,深得人心。
【乙】杨延昭一生,主要在边塞地区为官,抗击辽军,保家卫国。
在抗击辽军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军事思想。
他主张“以战止战”,认为战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他主张通过战争来消除战争,通过军事手段来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
他主张“以德服人”,认为军队要爱护百姓,不能欺压百姓。
他主张“以智取胜”,认为战争要以智取胜,不能依靠武力。
【丙】杨延昭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还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他精通书法,擅长草书,被誉为“草圣”。
他擅长绘画,尤其擅长画马,被誉为“画马圣手”。
他还擅长文学,尤其擅长写诗,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作,充满了爱国情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丁】杨延昭的一生,虽然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
他从不居功自傲,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他的一生,是忠诚、勇敢、智慧、正直的一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阅读上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负责军事,与中书门下分掌军政大权。
B.以战止战:通过战争来消除战争,以军事手段来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
C.以德服人:军队要爱护百姓,不能欺压百姓。
D.草圣:指擅长草书的书法家,杨延昭被誉为“草圣”。
2.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延昭在抗击辽军的过程中,主张“以战止战”,认为战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B.杨延昭主张“以德服人”,认为军队要爱护百姓,不能欺压百姓。
全国高一高中物理高考真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一高中物理高考真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实验题1.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
在平板上标出A 、B 两点,B 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
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 ,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 ;②用直尺测量AB 之间的距离s ,A 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 1,B 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 2; ③将滑块从A 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 ; ④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⑤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 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cos α;⑥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做出f - cos α关系曲线。
⑴用测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为g ): ①斜面倾角的余弦cos α=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_________________; ③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 =_________________;,④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 =________________。
⑵测量滑块挡光长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所示,读得d =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2所示。
图2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 ,P 1、P 2和P 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 1和P 2、P 2和P 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完成下列填空:(重力加速度取9.8m/s 2)⑴设P 1、P 2和P 3的横坐标分别为x 1、x 2和x 3,纵坐标分别为y 1、y 2和y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屯高级中学2019年化学学科高考模拟题出题人:高一化学组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 28 P31 S 32 Cl35.5 Cr 52 Cu 64 Zn 657.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各国加大了对天然气制乙烯的研究力度。
近期中科院在此项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甲烷高效制乙烯。
关于乙烯及其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B.聚乙烯不能做防弹头盔、防弹服的材料C.合成聚氯乙烯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D.当前,乙烯主要来源于石油的裂解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50 g 的Mg3N2和Na2O2 固体混合物中阴离子数目大于0.5 N AB.常温常压下,11.2 L的CO2和SO2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小于N AC.100 mL含乙醇和甲醛各0.1 mol的水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1 N AD.在高温下发生Cu2S + O2=2Cu + SO2反应中,消耗0.2 mol O2共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8 N A910.某新型燃料电池如右图,关于该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右端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该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COOH —2e-=CO2 + 2H+C.该电池中使用了阳离子交换膜D.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碱性环境11.某烯烃分子式为C6H12,其主链上有四个碳原子的烯烃一氯代物共有()种:A.8 B.9 C.10 D.1112弱酸HCOOH HClO H2S电离平衡常数(Ka)Ka=1.0×10-4Ka=2.0×10-8Ka1=1.3×10-7Ka2=7.1×10-15B.若HCOONa和HCOOH的混合溶液的pH=3,则c(HCOOH)/c(HCOO-)=1/10C.向NaClO溶液中通入H2S发生的反应为C1O-+ H2S=HS-+ HClOD.任何浓度NaHS溶液中总存在:c(HS-) + 3c(H2S) + 2c(H+)=2c(OH-) + c(S2-) + c(Na+) 13.某岩石由前20号主族元素中的6种组成,其化学式为X3Y2(ZWR6)T2,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Z位于同主族,Y、Z、R、T位于同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R>T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TC.XR2、WR2两化合物的类型相同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 Y26.(15分)合成气(CO、H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气。
合成气制取有多种方法,如煤的气化、天然气部分氧化等。
回答下列问题:I.合成气的制取(1)煤的气化制取合成气2O(g)=H2O(l) △H=-44kJ/mol;②部分物质的燃烧热如下:物质C(s)CO(g)H2(g)燃烧热(kJ/mol)393.5 283.0 285.8 则反应22(2)天然气部分氧化制取合成气如果用O2(g)、H2O(g)、CO2(g)混合物氧化CH4(g),欲使制得的合成气中只有CO、H2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原混合物中H2O(g)与CO2(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Ⅱ.利用合成气合成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 mol CO和4 mol H2,发生反应2CO(g) + 4H 2(g) CH3CH2OH(g) + H2O(g)。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压强b.密度c.平均摩尔质量d.CO(g)与H2O(g)体积分数比(3)反应起始压强记为P1、平衡后记为P2,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用含P1、P2的代数式表示)。
Ⅲ.合成乙醇的条件选择为探究合成气制取乙醇的适宜条件,某科研团队对不同温度、不同Rh质量分数的催化剂对CO 的吸附强度进行了研究,实验数据如图。
由此可见在高温区,温度、催化剂对CO 吸附强度的影响是①,②;用Rh作催化剂,合成气制取乙醇的适宜温度是。
(已知:CO的非离解吸附是指CO尚未乙醇化,离解吸附是指CO已经乙醇化。
)27.(14分)实验室可利用环己醇的氧化反应制备环己酮,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如下:*实验中通过装置B将酸性Na2Cr2O7溶液加到盛有10.0 mL环己醇的A中,在55~65℃进行反应。
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100℃的馏分,得到主要含环己酮粗品和水的混合物。
(1)为了更好地控制反应温度可采取方式加热,在图中画出C1、C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2)滴加酸性Na2Cr2O7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环己酮需要经过以下操作提纯:a.往液体中加入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①;b.水层用乙醚,萃取,②;c.加入无水MgSO4固体,除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d.过滤;e.蒸馏、除去乙醚后,收集151~156℃馏分。
①步骤a中,实验操作①为。
②为提高环己酮的产率,进行步骤b操作。
在b步骤中萃取后应进行的具体操作为。
③步骤a中加入NaCl固体可以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
下列操作原理与其相似的是:A.向Fe(OH)3胶体中滴加硫酸B.皂化反应后加入NaCl固体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D.硫酸铜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后加入乙醇E.乙酸乙酯制备过程中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分离(4)恢复至室温时,分离得到纯产品体积为7.8 mL,则环己酮的产率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
28.(14分)磷酸二氢钾(KH2PO4)是一种高效复合肥。
工业上以羟磷灰石精矿[主要成分是Ca5(PO4)3OH,还含有少量石英和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磷酸二氢钾的流程如下:(1)“制酸”过程中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过程若用硫酸代替盐酸,磷酸的产率明显降低,其原因是。
(2)“反应”中加入有机碱——三辛胺(TO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中,三辛胺的用量会影响溶液的pH。
水溶液中H3PO4、H2PO4-、HPO42-、PO43-的分布分数δ随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中,当pH=______时,停止加入三辛胺。
②测量此时溶液中pH适合的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广泛pH试纸”或“pH计”)。
(4)查阅资料可知:①磷酸三丁酯、二(2—乙基己基)磷酸都是难溶于水的液态有机物。
②磷酸三丁酯对H3PO4和Fe3+有较强的萃取作用。
③二(2-乙基己基)磷酸仅对Fe3+有较强的萃取作用。
请根据题中信息,补充完整“提纯”步骤的实验方案:向“制酸”所得粗磷酸中加入活性炭,充分混合后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向有机层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分液取水层,得到稀磷酸。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二(2—乙基己基)磷酸、磷酸三丁酯]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包括21S C、39Y和镧系共十七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列。
稀土元素在工业生产和国防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稀土资源丰富,现已被列为国家战略储备物资。
(1)基态S C的电子排布式为;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稀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区。
(2)S C 、Ti 、V第一电离能非常接近,其原因是。
(3)钪钇石化学组成大致为(Sc,Y…)2Si2O7,灰绿色,密度3.57g/cm3,莫氏硬度6~7,部分溶于酸,产于花岗伟晶岩中,主要用于提取金属钪和制取钪的化合物。
花岗伟晶岩中伴有硅酸盐且存在SiO44—结构单元,其中Si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当无限多个(用n表示)SiO44—分别以3个顶角氧和其他3个SiO44—形成层状结构时(如下图甲所示),其中Si、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
若其中有一半的Si被Y(化合价为+3)替换,其化学式为。
甲乙钪钇石为单斜晶系,我们常见的晶体多为立方晶系。
例如氯化铯,见上图乙。
已知晶体中2个最近的铯离子的核间距离为a cm,氯化铯的摩尔质量为M g/mol,则氯化铯晶体的密度为,晶胞中相邻的两个铯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的夹角∠ABC 为°′。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镇痛药物H的合成方法如下:(1)B的名称为;F的结构简式为。
(2)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②的反应类型为反应。
(3)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有机物J分子组成比F少两个氢原子,符合下列要求的J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A.遇FeCl3显紫色B.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5)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
以环已醇()和乙醇为起始原料,结合己知信息选择必要的无机试剂,写出的合成路线。
白球代表Cs+黑球代表Cl-(已知:,R、R′为烃基。
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化学答案:7.B (6分)8.A (6分)9.D (6分)10.C(6分)11.D (6分)12.D (6分)13.C(6分)26.(15分)Ⅰ.(1)+ 131. 3(2分)(2)2︰1(2分)Ⅱ.(1)c(H2O)·c( CH3CH2OH) /[c2(CO)·c4(H2 )] (2分)(2)acd(3分)(3)[3(P1-P2)/ 2P1] ×100% (2分)Ⅲ.①高温区,温度升高、不同催化剂对CO的吸附强度均减小(1分);②相同温度下,催化剂中Rh质量分数越高,CO的吸附强度越大(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550℃左右(2分)27.(14分)(1)水浴(2分);(2分)(2)(2分)(3)①分液(2分)②将多次萃取液并入有机层(2分)③BE(2分)(4)79%(2分)28.(14分)(1)Ca5(PO4)3OH+10HCl=5CaCl2+3H3PO4+H2O(2分)使用H2SO4,会产生微溶性的CaSO4覆盖在羟磷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2分)(2)加入三辛胺会与溶液中的HCl反应,促进了KH2PO4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