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

合集下载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

力 、 争 力 、 造 力 、 响 力 、 续 力 , 升我 国 的综 合 国力 和 国 际 竞 争 力 , 变我 国 文 化 软 实 力 发 展 滞 后 和 “ 软 ” 况 , 动 我 国 竞 创 影 持 提 改 疲 状 推 文 化 的大 发 展 、 繁 荣 具 有 重 要 的 战 略意 义 。要 切 实 增 强 我 国 文 化 软 实 力 , 必 须 探 索 适 合 我 国 实 际 的 现 实路 径 。 大 就 关 键 词 : 强 ; 化 软 实 力 ; 略 意 义 ; 本 路 径 增 文 战 基
中 图 分类 号 : 5 Go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2— 3 9 2 0 ) 6一O 2 一O 1 7 5 7 (0 9 O 12 4
O n t r t g c S gn fc nc nd t scPa heSt a e i i iia e a heBa i t
Ab t a t Cu t r s a i po t nt xp e son o h s t owe sr c : lu e i n m ra e r s i f t e of p r, a d u t a o t po e s he or o a ou r . Enha cng n c lur ls f w r i t c e f c nt y ni Chia’ ulur ls tp n Sc t a of ow e s ofsr t g c sgniia e t he sr n he i g o he c ri t a e i i fc nc O t t e gt n n ft ohe i n,c m pe iie s so o ttv ne s-c e iiy, i l r atv t nfu— ee n e,s s ana lt urc t e a O t r m o in o he gr a v l m e nd p o pe iy ofo ulu e To e f c ie y u t i biiy ofo ulur nd t he p o to ft e tde eop nta r s rt ur c t r . fe tv l

文化强国建设心得感想心得体会

文化强国建设心得感想心得体会

文化强国建设心得感想心得体会自古以来,文化一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一个强大而充满活力的文化可以凝聚国民的力量,提升国家的凝聚力与竞争力。

因此,文化强国建设成为各国共同的目标,也是中国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之一。

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加强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支持。

一、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文化强国建设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追求,也是全民族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凝聚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只有通过文化,人民才能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并为实现家国情怀而努力。

2. 创新:文化强国建设需要追求创新。

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才能够有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动力,进而推动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3. 传承:文化强国建设是传承优秀文化的过程。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传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根源,接受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智慧,从而更好地认识和适应现代社会。

4. 对外交流:文化强国建设还有助于增加国家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通过文化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增进友谊,同时也有利于国际合作与互助的发展。

二、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路径文化强国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

在中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需要特定的基本路径:1. 国家战略: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政府重视和推动。

政府应该将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以便统筹规划和指导各项工作。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提供支持和保障。

2. 教育体系: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注重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改革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可以更好地培养有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3. 科技创新: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文化强国建设意义及其路径探索

文化强国建设意义及其路径探索

文化强国建设意义及其路径探索一、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核心竞争力。

文化强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

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国家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强国建设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世界上,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上,还包括文化实力。

加强文化强国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还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增长。

文化强国建设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文化是人民生活的精神食粮和情感寄托,加强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还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元化的精神生活,从而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文化强国建设是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和交流互鉴的重要责任。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加强文化强国建设,不仅可以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够为各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互鉴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实现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我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路径探索。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灵魂。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仅可以让人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还可以为国家的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践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践行,既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还可以为国家的文化自信和国家凝聚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困境及路径选择作者:薛斐来源:《商情》2013年第31期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因此,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探讨了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及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结合实际提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

文化软实力内涵困境路径一、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首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他认为,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时,通常将之分为硬实力(HARDPOWER)与软实力(SOFT POWER)。

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

而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

或是说,是一国所具有的那种让别国心甘情愿去做它希望别国去做的事情的能力。

”软实力包括若干方面,文化软实力是其中一个方面。

所谓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简言之,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困境(一)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多样化文化的能力不足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长期发展形成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凝结于民族性格中,渗透在国家意志中。

近代以来,我国无论在塑造核心价值体系的手段上,还是在设定价值目标的内容上,均表现出文化发展的短视与“功利主义”的倾向,经常使核心价值观因经济社会变迁而被边缘化。

(二)文化产业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低下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且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即使部分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之后,仍然距离市场主体十分遥远。

民营文化产业除了投资主体单一,处于小规模的粗放经营状态,对经济增长的拉力不强外,还因政策短缺难以进入产业高端领域、文化服务领域,致使我国核心服务业这块“短板”越来越短,文化产品生产因远离市场需求而日趋萎缩。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国早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和精华,但是在当今国际舞台上,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相对于其他国家还是显得较为弱小。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面给出几个途径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期而不断的过程,文化教育的力度加强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将古老文化传承下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古村落、古建筑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发,以减少文化资源的损失,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二、扶持文化产业,推广文艺作品当前,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生产力,可以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因此,政府可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以吸引更多的项目进驻,如博物馆、艺术品交易所等。

同时,也可以鼓励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制作,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到中国的文化和文化底蕴,增强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三、增强文化交流,拓宽交流平台要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就必须深化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并拓宽交流的平台。

政府可以通过文化周、展览会等活动来促进文化交流,与其他国家建立更多的文化交流机制。

同样,还可以鼓励文化学者、艺术家、文艺作家等赴国外进行文化交流,参加讲座、展览等活动,达到推广中国文化的目的。

四、引进外国文化,丰富本国文化在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的同时,也可以引进一些优秀的外国文化元素。

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可以让我们拓宽眼界,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点,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化。

在此基础上,再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打上新的元素,在国际上更有吸引力。

总之,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持久而非一朝一夕的过程。

加强文化教育、扶持文化产业、拓宽文化交流、引进外国文化等途径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一定会越来越高,更好地展示出中国这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实力。

对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认识

对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认识

对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认识引言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本文立足于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认识,探讨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目标和路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设措施。

什么是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是指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等多方面的努力,使我国成为文化软实力强大、文化产业兴盛、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的国家。

文化强国建设旨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的文化自信心并增强国际文化竞争力。

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文化强国建设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国家凝聚力、塑造民族精神、提高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2.增强国民文化自信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的重要表现。

通过文化强国建设,可以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心,让国民更加自豪、自信地宣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

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繁荣。

4.提升国际影响力: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文化层面。

通过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是:1.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挖掘、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2.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3.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公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修养水平,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心。

4.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入推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提升我国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什么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其文化产品和文化符号传递给他国的影响力。

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增强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地位。

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产业、文化交流、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提升文化软实力意味着一个国家要通过加强自身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影响力,提高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为什么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多个重要意义:1.增强国家形象:通过传播优秀的文化产品和符号,可以增强外界对一个国家的认知和印象,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

2.吸引外国游客: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景观,一个国家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国家收入。

3.拓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可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4.增进国际交流: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发展。

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1.注重文化教育: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

通过教育系统培养更多的文化从业人员,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对国际文化的了解。

2.加强文化创意产业:支持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鼓励创新和创造力。

引导和支持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3.推广优秀文化产品:加大对优秀文化产品的推广力度,扩大它们的国际影响力。

对于优秀的文化作品,可以进行翻译、出版、巡回展览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

4.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举办文化展览、交流活动等,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谊。

成功案例: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提升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在近年来积极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先,中国大力发展了文化产业,支持和培育了一批富有创造力的文化企业。

中国的电影、音乐、动漫等创意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国外观众和粉丝的关注。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了文化交流与合作。

文化强国建设意义及其路径探索

文化强国建设意义及其路径探索

文化强国建设意义及其路径探索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文化强国建设意味着一个国家在文化领域具有强大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强国建设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能够促进国家的长远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际话语权。

本文将探讨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探索。

一、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丰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灵魂底色。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凝聚力。

2.提升国家软实力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价值观念、道德风范等,文化强国建设可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3.辅助经济转型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文化产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建设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4.提升国际话语权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文化强国建设可以提升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增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1. 制定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文化强国建设需要长期的规划和指导,要注重建设目标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制定长期规划,明确文化强国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路径,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指导。

2. 加大文化投入,培育国家文化品牌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鼓励文化创新,培育国家文化品牌。

要鼓励文化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3. 加强文化传播,提升国家形象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国家的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将中华文化推向国际舞台,使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获得更高的认同和影响力。

4. 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李亮(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北碚400715)摘要: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于增强我国文化的凝聚力、竞争力、创造力、影响力、持续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改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滞后、“疲软”状况,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要切实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增强;文化软实力;战略意义;基本路径Abstract: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expressive form of the soft power, with cultural soft power being the core of a country.Enhancing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s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ohesion, competitiveness, creativity, influence, sustainability of our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great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our culture.To effectively enhance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n actual path which is suitable to our realistic condition.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但与经济这种硬实力的“强劲”相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却呈现出相对“疲软”的发展态势。

为了改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滞后、“疲软”状况,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当前,要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使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文化教育工作者明确: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意义和基本路径。

一、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一)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这是因为:第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较量中,文化因素日益凸显,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

第二,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立的贸易形态,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

现在,美国的文化产品遍及世界,己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据首位,日本的文化产业的产值己超过汽车工业。

第三,文化领域己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

西方国家借其经济科技的优势,大肆对其他国家进行思想文化的扩张和渗透。

胡锦涛同志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①(二)是实现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字,2007年我国人均GDP巳达到 2360美元②,社会消费正在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软实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文化的总体实力还不强,总体水平还不高,政府对文化的投入还不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还不大。

这种状况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相适应。

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文化方面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①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11-10。

②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经济社会30年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我国GDP从世界第十升至第四,人民日报,2008-10-28更加丰富。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新要求昭示人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发展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而且要发展文化、道德、意识形态等〝软实力〞。

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当前,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应着力在以下七个方面下功夫。

(一)发展先进文化,增强我国文化的引领力先进文化代表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引领着整个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要提高我文化软实力,保证文化的先进性,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1、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观念形态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思想价值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功能作用上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

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发展人民群众需要的、昂扬向上的文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境界。

3、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

要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就必须改造落后的文化,抵制腐朽的文化,支持一切健康有益的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城乡文化阵地,保证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先进文化的引领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我国文化的凝聚力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靠什么来统一人民的思想,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实践告诉我们:统一人民的思想,凝聚各民族的力量,首先要靠对先进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理解、认同、信仰。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在当代中国,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因此,增强我国民族和我国文化的凝聚力,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文化建设。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文化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激励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文化建设;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励全国人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文化;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化风尚,提高广大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2.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文化建设的各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的,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3.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这就要求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抵制和消除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巩固和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

(三)建设和谐文化,增强我国文化亲和力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的、融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行为规范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

和谐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功能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促进各种积极自上的文化协调融合,增强文化的亲和力。

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基础,对社会和谐建设具有观念引导、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的作用。

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1.加强和谐文化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和谐文化教育,培养人们的和谐意识和和谐精神,为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礼让宽容、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夯实思想基础。

2.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和发展其他形式的有益文化,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3. 开展和谐创造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和谐创造活动,增进了解,促进交流,使人们更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努力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创造力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创造力。

1. 推进文化观念创新。

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旧观念,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俗文化与雅文化的关系。

消除对发展和扩大文化产业的疑虑,提高对网络文化、动漫游戏的认识,使广大干部群众以创新的观念认识新情况,以创新的精神解决新问题。

为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体制的创新奠定思想基础。

2. 推进文化内容创新。

文化内容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主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需求上呈现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

在审美情趣、审美方式、价值判断、评价标准等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

这就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文艺创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热情讴歌人民群众新的精神风貌,真实反映在改革开放中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为社会贡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3.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这就要求我们要创新和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打破条块分割、城乡分离的局面,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面宽的文化传播体制;创新文化建设的人才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各类文化人才的科学选拔、精心培养和正确使用;创新文化建设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其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让一切文化创造活动竞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有志于文化创造的建设者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五) 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增强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必须着力发展文化产业。

1. 构建文化产业格局。

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既要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又要保护好、引导好民营文化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