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分期治疗
中医药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蔡昌梅;叶国平;邱东升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1
【摘要】周围性面神经炎是多发于单侧的不同程度的面神经炎性水肿卡压、缺血受损而出现以额纹消失、闭眼不合、口角歪斜等为主症的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相关性疾病之一,属于祖国传统医学“面瘫”的范畴。
西药治疗以激素为主,虽然疗效确切,但激素所致的不良副作用亦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而运用中医药分期治疗本病,其临床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
因此,笔者通过检索近十年中医药疗法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冀为本病患者提供有效的、适应症广的治疗方案。
【总页数】6页(P670-675)
【作者】蔡昌梅;叶国平;邱东升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针灸科厦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
【相关文献】
1.针药并用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2.针刺结合土家药物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3.分期针刺配合面部推拿和中药熏药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
中的应用研究4.针刺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观察5.热敏灸联合中医分期辨证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物理因子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

13 1 治疗组 参照 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 , .. J将周 围性
面瘫分为 3期 : 急性期 ( 内) 静止 期( 7d之 , 8—1 ) 恢 复期 5d , ( 6d以上 ) 1 急性期 ( 内) a D 1 。( ) 7d之 : T P灯局部 照射 采 用 中国山东三联电子公 司制造 的输人功率 2 0V 输 人电压 2 A, 为 A 20 5 H C 2 V,0 Z的 T P灯 。患侧 面部 ( 点 在耳 前 区) D 重 照 射, 每次 2 。 5mn 0 2 i。b 超 短波治疗 采用 上海 医用 电子 仪
12 诊 断 标 准 .
13 2 对照组 取穴 同治疗组 , .. 单纯施 以针 刺 , 进针深 度及 刺激强度同治疗组恢 复期 , 不进行分期 治疗 , 疗程 同治疗组 。 两组 均同时 口服强地松 , 维生素 B族 。强 地松 5m , 1 g 第 d每
次 2片, 3次/ , 2一 d 第 4d每次 2片, 2次/ , 5d每次 1 , d第 片 2次/ , d 共服 5d 。同时 1服维生素 Bl0mg维生素B 1 g : 3 1 , 6 0m , 各 2片 , 3次/ , d 病毒 唑 0 1每次 2片 , 次/ , d为 1 ., 3 d5 疗程。
综 合 物 理 因子 分 期 治 疗 周 围性 面瘫
李延 萍 安富莲 候延 丽。 高 鹏。 , , ,
(.延安大学附属 医院疼痛康复科 , 1 陕西 延安 7 60 2 10 0;.延川县人 民医院针灸科 , 陕西 延川 7 60 ;.延安大学 医学 院, 10 0 3 陕西 延安 7 60 ) 10 0
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128例

蒲 1g 0 。7剂 。并 嘱劳逸结 合 。随访 年余 ,未见复 发 。 按 :偏 头痛 是 临床 上常 见 的 多发 病 ,起 病 急 ,呈
反复发 作 。偏头痛 有 长期经 久 不 愈 ,病 程绵 长 ,疼 痛 部位 固定不 移 ,痛 如锥 刺 的特 点 。按 照 初病 在气 、久
2 治 疗 方 法
张某 ,男 ,3 1岁 。右侧 眼 睑不 能 闭合 、流 泪 、额 纹变 浅 ,不 能 皱 眉 ,右 侧 鼻 唇 沟 变 浅 , 口角 向 左 歪
斜 , 伴 患 侧 面 部 麻 木 , 味 觉 异 常 , 乳 突 部 疼 痛 ,发 病
3天 。诊 断 :周 围性 面神 经 炎 。按 上 述分 期 针 刺 治疗
3 治 疗 结 果
针刺治疗 1 8 ,获效 满 意 ,报道 如下 。 2 例 1 临床 资料 1 1 一般 资料 :1 8例患 者均 为本 院门诊 病例 ,年 龄 . 2 1 ~7 2 5岁 ,平 均年 龄 3 . 1 2岁 ,发 病 时 问 为 0 ~4天 , 均为初 次单侧发 病患 者 。
周 围 性 面 神 经 炎 是 一 种 临 床 常 见 的 神 经 系 统 疾
病 ,笔 者 按 周 围 性 面 经 炎 发 病 的 不 同 时 期 采 取 不 同 的
1 ,TD 次 P照 射 距 离 以 患 者 耐 受 为 度 。 此 疗 法 隔 日 1
次 ,1 o次 为 1 程 ,发病后 治疗 2个 月统计疗 效 。 疗
证 属 :瘀 血 阻 络 ,清 窍 失 养 。 治 法 :活 血 化 瘀 ,通 窍 止 痛 。药 用 :桃 仁 、 生 地 、 赤 芍 、 川 牛 膝 各 1 g 红 2, 花 、 当 归 、川 芎 、 柴 胡 各 l g 甘 草 6 ,桔 梗 5 , 枳 O, g g 壳 9 ,细 辛 3 ,全 蝎 8 。 5 ,每 日 1 ,水 煎 , 分 g g g 剂 剂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TCD-10编码:)。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症候: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一)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针(1)急性期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
针刺~1 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 分钟。
第二周:循经取穴,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
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等,针刺~1 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分钟。
中药分期治疗面神经炎35例

一
典 型 病 例
患 者 , ,8岁 ,0 1年 1 月 1 日初诊 。两 男 6 20 1 6
天 前夜 间突发 右 上腹 绞 痛 , 持续 性 , 呈 伴有 恶 心 呕 吐 , 出 胃内容物 , 吐 重时 吐出黄 绿苦水 , 并伴 有剧 烈 咳嗽 , 咳时右 上腹疼 痛更 甚 。次 日早晨 出现发热 寒 战 。曾在 当地 诊 治 , 不佳 , 我 处 治疗 。患 者 既 效 来
结 石 。中医诊断 为“ 胆咳” 。给予针 刺 阳陵泉 、 三 足 里 、 冲 、 俞 等穴 ; 以 口服排 石 冲剂 、 炎 利 胆 太 肺 加 消 片 。治疗 2天后 发 热 呕 吐停 止 , 嗽上 腹痛 减 轻 。 咳 8天后 无 任何 不 适 感 。3 0余 年 的 咳嗽 、 咳痰 、 两胸 胁疼 痛不适 等 消失 。此 后 嘱 患者 每遇 咳嗽 即 服 消 炎利 胆 片 治 疗 , 者 自安 , 者 明 显 减 轻 , 而 咳 轻 重 渐
漏 气 , 食 时齿颊 间 不 滞 留食 物 残 渣 , 话 和 笑 时 进 说
无 口角 喁斜 ; ②显 效 ( H— 达 BⅡ级 ) 额 纹 与 鼻 唇 沟 : 基 本对称 , 眼闭合 欠实 , 鼓腮 时 口角不 漏气 , 齿颊 沟 不 滞 留食 物残 渣 , 笑时 可见 口角 略不对 称 ; 好转 : ③
病 容 。双肺 呼 吸音增 强 。舌 苔黄 腻 , 弦数 。辅 助 脉 检查 : 白细 胞 总 数 1 . ×1 。 L 5 6 0/ 。胸 透 : 肺 纹 理 双
增多 。肝胆 B超 检 查 : 胆囊 壁增 厚 ; 发 性 胆 囊结 多 石 。西 医诊 断 : 慢性 胆 囊 炎 急性 发 作 ; 多发 性 胆 囊
子 9 , 蚕 1g 全 蝎 6 ( ) g僵 5, g 冲 。水 煎 服 , 1剂 。 日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辨证分期施治探讨

以下几方 面进行辨证 : 风寒证 、 风热证、 气血不足证、 瘀血阻
络 证。 风寒证和风热证临床 比较 多见 , 气血不足证患者一般 平素体质较差 , 或得病 日久而形成 ; 血阻络证 多见于年龄 瘀 较大, 有基础疾病的“ 三高 ” 患者或外伤 引起 。 以上证型是机 体不同机 能状态 的体现 ,正确辨证对于该病 的预后及选穴
t y f r t e f r e d a u u c u e p n a s s t e m r d a - t e d t h i k e s p t l o , h a — n c p n t r oi t c u e h e i i n Oi r n o t e s c n s o .
s o l i s b c r e u : h f c p r t o , o h a i n i c m o t bl u d r h n e l e - h u d f r t e u ri d o t t e a e o e a i n t t e p t e t S o f r a e, n e t e e d e g n
A s r c P r p e a f c a 1 a a y i i a o o l -s e d s a e l n c l y A u u c u e n btat e ih r l a i p r l s s s c m n y e n i e s c i i a l . c p n t r a d m x b s in a e b t e t e a e t c e f c ,u i p o e t e t e t e s l id c s r t a t d o i u t o h v a e t r h r p u i f e t b t m r p r r a m n a i y n u e p o r c e c u s n o t e p e a f c a p r l s s y d o e F r h r a m n , e a l d y d o e d f e e - o r e a d p s p ri h r l a i l a a y i s n r m 、 o t e t e t e t d t i e s n r m i f r n
急性周围性面神经炎分期辨证针灸效果观察

全 部病例按 照 《 实用耳鼻咽喉科 学》中周围性面神经炎诊 断标准 『,均除外因脑血管病、肿瘤、外伤、中耳炎、乳突炎 2 】 等其他病 因所致周 围性面瘫 ,且患侧均为第 1 次发病 。
表 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I ( ) N % l
见表 1 。
3 讨
论
目前 尚不清楚 ,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寒冷刺激、病毒感染等 ,属 中医学 “ 面瘫 ” 口眼喁斜 ” 吊线风 ” 卒 口僻 ”等范畴 。 、“ 、“ 、“
e c nyrt o eo sra o ru s i icnl ihrtedf rn e e e ogop a i icn < .5. o c s n i e f i c e f bevt ngopwa g f at hg e h iee c t nt u s s g f a tP 0 )C n l i : a t h i s ni y , b we w r w s i n f 0 uo
络型 1 4例 。 1 诊 断标 准 . 2 1 . 医 诊 断 标 准 . 1西 2
针 刺 患侧 阳 白、攒 竹 、迎 香 、颧 髂 、牵 正 、翳 风 、风 池 、 地仓 透颊 车 、 外关 、双 侧 合 谷 。
1 . 4统计 学分析 所得资料全部应用 S S 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数据 P S1. 比较 采用 方差分析和 t 检验 。 2 结 果
1 . 辨 证 分 型 .2 2
风寒型:口眼喁斜 ,多有面 部或耳后 吹风 受凉史 ,患侧发 紧恶风,无 明显耳后疼痛及其他发热体征 。风热型 :患侧面 肌 纵缓不收,兼见 口干鼻燥 ,咽痛 ,眼干 ,尤其是耳后有明显的
疼痛 。 1 治疗 方 法 _ 3 1. . 1观 察 组 3
使得面瘫成为可 以用针灸作为主要治疗 手段的病 症之-[。本 - 1
面神经炎诊疗指南

面神经炎诊疗指南
又称贝耳麻痹,是最常见的自发性面神经瘫痪,原因不明。
【临床表现】
1、男女均可受累,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绝大多数为单侧受累。
2、病程急性发病,一般在1周内病情进展达高峰,大多数病人在数周内恢复,少数病人遗留轻微面瘫或不能恢复。
3、症状病前常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部分患者伴同侧耳后或乳突区疼痛。
患侧面部无表情,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闭目露白、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口角流涎。
部分病人可有味觉障碍、听觉过敏等。
可出现连带动作、面肌痉挛、耳鸣、鳄鱼泪等后遗症。
4、体征患侧不能做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和吹口哨动作。
同侧额纹和鼻沟变浅,口角低垂。
【诊断】
根据病史和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Ramsay-Hunt 综合征除上述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表现外,还有耳廓和外耳道感觉迟钝、外耳道和鼓膜上出现疱疹,常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造成。
2、各种原因所致中枢性面瘫表现为仅限于病变对侧面下部表情肌运动障碍,面上部肌肉不受累。
【治疗】
1、药物治疗
(1)激素治疗急性期可用强的松20~40mg/d或10mg 每日3次口服,1周左右减量。
(2)B族维生素治疗可选择维生素B1100mg/d和或维生素B12100~500ug/d肌肉注射。
2、按摩或电刺激或针灸刺激瘫痪肌肉。
3、穴位注射可用维生素B12100mg于患侧面部分穴位注射,每日1次。
4、急性期茎乳突孔附近的红外线照射或短波透热治疗。
5、对眼睑闭合不全的病人可应用眼药水或眼药膏保护角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神经炎的分期治疗孙远征教授
定义
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或Bell麻痹,系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
祖国医学称面瘫,属中风中经络,又称“口眼喎斜”、“口僻”。
右周围性面瘫(图)
中枢性面瘫(伴中枢性舌瘫)(图)
病因及病理
⏹尚未完全阐明
⏹面神经管骨性狭窄
⏹一些激发因素如:
受冷、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不稳→神经营养血管收缩而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压迫面神经→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有轴突变性.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多于女。
⏹急性起病,数小时或3-5天内达高峰。
⏹病初多为单侧性,偶见双侧,多为
Guillain-Barre综合征。
⏹可有麻痹侧耳后乳突区、耳内疼痛、一侧表情肌完全性瘫痪,偶见双侧。
一侧表情肌完全性瘫痪:
⏹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蹩眉
⏹眼裂变大,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称Bell征
⏹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
时口角歪向健侧
⏹ 口轮匝肌瘫痪使鼓气和吹口哨时漏
气;颊肌瘫痪使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顿之间 各病变节段受损症状
同侧舌前2/3味觉
丧失、唾液分泌障碍
听觉过敏乳突部疼
痛、耳部感
觉减退、
外耳道疱疹
-Hunt 综合
征
分期
⏹急性期 发病1-7天(一周以内)
⏹静止期 发病8-15天(症状达到高
峰但还没有向好的方向恢复)
⏹恢复期 发病15天以上
⏹恢复后期 发病3个月至半年以上
治疗
⏹目前认为面神经炎的患者病因不是很确切,因此治疗上采用综合疗法。
⏹常规的抗病毒,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神经营养代谢药物,主张用类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配合针灸、按摩,效果显著。
急性期治疗
⏹西医治疗:⑴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β-七叶皂苷钠20mg+液体250ml,静点1/d,连续7~10天。
⑵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
0.5+Nacl250ml,静点1/d,连续5~7天。
(3)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应用:V-b1100mg V-b6100mg 弥可保500ug,肌注1/d。
⏹中医治疗:(一)中药:主方牵正散(白附子、白僵蚕、全蝎)随症加减。
(二)针灸
⑴局部浅刺与透刺相结合
⑵局部穴位与远端穴位相配合。
⑶同时加以电针,电刺激可以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用疏密波,可减轻局部水肿。
(注意控制强度)⑷风寒证可加风池以祛风散寒,同时还可以配合艾灸等方法,风热证加曲池,泻热消肿。
选穴
⏹面颊局部颧髎、翳风、阳白、迎香、下关
⏹循经远端取穴合谷、太冲
⏹足阳明经腧穴四白、颊车、地仓
(三)对于乳突部疼痛并伴有疱疹的患者,可在乳突部涂以全蝎膏,然后对耳后乳突部位进行电子灸进行照射治疗。
(四)同时患者进行自我康复训练,如主动运动患侧肌肉如挤眼、鼓腮、吹口哨等动作,通过主动地或者被动的运动患侧的肌肉,也可促进病情的恢复;自我按摩以面部舒适为原则,按摩次数、轻重以按摩部位出现酸胀发热、舒适为度。
另外还可以用热毛巾热敷耳后。
静止期治疗
⏹西医:口服地巴唑,10mg每日三次;V-b1100mg V-b6100mg 弥可保500ug,肌注1/d。
⏹中医针灸:(主要采用手法上的治疗)
⑴对于面部穴位采用滞提等手法,促进眼肌和额纹的恢复⑵配合电针,按摩,及汤药进行综合治疗。
恢复期~恢复后期的治疗
⏹以中药、针灸为主
⏹针灸治疗:配合关元、气海、足三里等
(对于恢复期患者,病程一般都较长,病情迁延不愈,容易损伤正气,因而配合可起到补益作用的穴位,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
⏹头针上,针刺颜面运动代表区
并发症
⏹面肌倒错、面肌痉挛
面肌倒错、面肌痉挛
面肌倒错是指原本偏向健侧的口
角反牵向患侧,出现倒错现象。
而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瘫痪侧肌肉挛缩、抽搐就是所谓的面肌痉挛,由于部分再生的神经支配或错位的再生神经支配引起的。
出现上诉现象就提示患者预后要差一些,针灸上这两种并发症的总体治疗方法是一致的,都采取针刺患侧头面部运动代表区,远端取穴,根据针灸的平衡理论,手法上采取泻健侧颜面穴位的方法。
临床常见疑问解答
⏹面神经炎患者一般多长时间能治愈?面神经炎一般多长时间能治愈?
⏹一般来说面神经炎患者轻者多无神经变性,经2~3 周后开始恢复,1~2个月痊愈,神经部分变性者
需3~6个月,80%的病人可在2~3 个月内恢复。
⏹早期面神经炎的患者能不能进行针灸?
早期面神经炎的患者能否进行针灸?
⏹以前的很多医生认为急性期不适合用针灸,但是我们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及实验中发现急性期患者针灸对患者病情的恢复非常有意义,能够缩短病程,促进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
另外早期针灸治疗与患者发生面肌倒错及面肌痉挛的机率没有明显相关性。
对于我们来讲急性期的针灸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非常有价值的,同时针灸治疗面神经炎具有卓效,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因此提示患者,急性期配合针灸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肌电图诊断对患者预后有什么样的指
导意义?
肌电图诊断对患者预后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
颜面部的肌电图能够判断一个面瘫患者的预后,根据损伤程度,可以初步了解患者预后需要的时间。
肌电图损伤较轻的患者,恢复比较快,相反,预后就慢。
经常有病程长而早期治疗不当,患侧面部还是闭不上眼睛,嘴歪,甚至有的出现了面肌倒错、面肌痉挛的患者求治。
很多这样的患者作肌电图都已经没有动作电位了,即几乎没有进一步康复的希望了,但是采用针灸补泻手法及按摩等多种手法治疗后,患者自我感觉症状有明显好转,其具体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这也提示我们,如有这样的患者,建议患者不要放弃治疗,继续寻求合适的针灸治疗还是对该病的恢复有价值的。
⏹面神经炎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
面神经炎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
⏹患者应适当休息,面部要持续保暖,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由于本病使病侧眼睛不能闭合,所以在睡眠和外出时应戴眼罩,并用抗生素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结膜炎;进食后要及时漱口,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禁烟、酒,忌食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