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自然地理
淮安简介

淮安市地处中国江苏省北部腹地,为江苏省省辖市,辖清河、清浦、楚州、淮阴四区和洪泽、金湖、涟水、盱眙四县,面积 1.01万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底人口519.92万。
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拥有耕地40万公顷,丘陵山地3.7万公顷,地下蕴藏多种非金属矿藏,已探明岩盐、芒硝和凹土储量分别达26亿吨、1亿吨和0.65亿吨。
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形成冶金、机械、纺织、化工、烟草五大支柱产业,生物工程与医药、节能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
淮钢集团、淮阴卷烟厂、清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华能电厂、安邦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的综合经济指标名列全国同行的前列,一品梅卷烟、淮钢牌特种电机、韩泰全钢子午胎、辉煌牌太阳能热水器等一批品牌产品畅销国内外。
淮安是鱼米之乡。
近年来,蔬菜、家禽、水产、林果、生猪等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优势不断扩大,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淮安商厦林立,网点棋布、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是江淮平原的商品集散中心。
目前,已建立了以市区淮海广场为商业中心,以新锦亚商城、清江商场等大型商贸企业和汇通市场,新世纪商贸城、苏北市场、清江市场等骨干商品市场为龙头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辐射力的市场网体系,区域性商贸都会初步形成。
淮安“三外”经济快速发展,外贸出口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韩泰轮胎、泰国正大、香港肇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大公司,大财团在淮投资,淮安先后与法国韦尼雪市、白俄罗斯戈梅利市,美国亚柏林达市、韩国完州郡、意大利卢卡省、日本西山町和贺洋町等建立了友城关系。
位于市区中部的淮安经济开发区,面积22平方公里,是江苏省先进开发区,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服务机构齐全,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了美国、韩国、新西兰、埃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客商抢滩入区。
淮安已形成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水陆并举,内联外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国家级水陆交通枢纽。
江苏淮安、白马湖概况

江苏省
淮安市是江苏省省辖市,下辖清河、清浦、 淮阴、淮安4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 湖4县。
自然状况:
淮安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只有 市境西南部的盱眙县有丘陵岗地,地势较高。盱眙县仇集镇境内无名山真高231 米,为全 市最高点;淮安区博里地面真高仅2.3米—3.3米,为全市最低点。 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 入海水道、废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 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 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 ,湖泊面积占11.39% ,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是典型的 “平原水乡”。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1℃ —14.8℃ ,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泽湖 区形成一暖中心。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雨,称为“梅雨”或“霉雨”。
空:淮安机场进一步巩固了淮安的交通枢纽地位
旅游资源:
淮扬菜
淮安与扬州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淮扬菜与鲁菜、川菜、 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到乾隆年间,淮扬菜系已经成为全国 四大菜系之一。 建筑 淮河以北的地区多干旱,以土墙 草盖四合院为主,多施以红色瓦 片;而以南建筑多为U型、L型主 房,厢房结构砖瓦房多,并施以 青黑瓦片,在淮安古城区,还留 存着大量的青砖黛瓦的民居建筑, 具有典型南方特征。 历史名人
、可建设用地约30平方公里,其中北岸片区约10平方公里、西岸片区约10平方公里、南岸片区约5
平方公里、东岸片区约5南宋绍煕五年(1194年),黄河南徙后逐渐成湖。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淮河来水不再下注白马湖分道入海,故白马湖水位渐趋稳定。1957年 ,挑筑白马湖隔堤,使白马湖与宝应湖分而治之。今湖底高程为5.0~5.5米,湖面积为110平方公里,其中 属淮安市面积31平方公里。 湖中九十九座叫墩的小岛,似连非连,似断非断。 白马湖一直是沟通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春秋时,吴王夫差征发时,调用民工开凿邗沟,将长江与淮河 相连,白马湖是邗沟古道的一部分。 东汉末年,陈登为广陵太守。出于军事需要,他又组织民工,在津湖(界首湖)与白马湖之间,开凿了 一条马濑沟,使津湖直通白马湖。这样,从长江经邗沟到达津湖,由津湖进马濑沟入白马湖,再抵达淮河。 从此,白马湖便成为沟通南北的军事要道。 唐代诗豪刘禹锡曾在此泛舟,留下了赞美白马湖的《采菱行》;元代大诗人萨都剌游历过白马湖,也写 下的 “春水满湖芦苇青,鲤鱼吹浪水风腥。舟行未见初更月,一点渔灯落远汀” 诗句(《过白马湖》)明 末宝应才子郑正中著《白马湖》诗:“白马湖中霜月铺,渔舟泄泄倚葭芦。网来巨蟹脂如玉,愿向君王乞此 湖”。
江苏的自然条件

江苏的自然条件1、江苏地形江苏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州,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有苏南平原、江淮平原、黄淮平原和东部滨海平原组成。
其地形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居首位,成为江苏一大地理优势。
2、江苏山脉江苏是全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占全省总面积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云台山脉。
连云港的市郊云台山玉女峰为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江苏第二高山:大洞山。
位于徐州市区东北40公里贾汪区境内的大洞山,海拔361米,又名茱萸山、九十九顶莲花山,属淮阴山脉,周围大小100余山头,几乎峰峰有名,连成一气,森林、灌丛、灌节丛、衡疏四种植被300多种植物分布其中,景深木秀,绿涛汹涌,被徐州市列为生态自然保护区。
3、江苏水文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海岸线954公里,长江横穿东西425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公里。
有淮、沂、沭、泗、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等大小河流2900多条。
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太湖2250平方公里,居第三,洪泽湖2069平方公里,居第四,此外还有大小湖泊290多个。
平原、水域面积分别占69%和17%,比例之高居全国首位。
太湖在江苏省南部,邻接浙江省,为我国第三淡水湖,湖面海拔3.33米,最深达48米,面积2338平方公里。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称笠泽、五湖。
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
太湖最后注人长江。
湖中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的山峰和半岛,号称“七十二峰”。
以洞庭东山、西山、马迹山、三山、竞头诸为最著,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峦连绵,层次重叠的壮丽天然图画。
沿湖有著名的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古吴名迹、宜兴洞天世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太湖风景区。
为全国重点风景名区。
洪泽湖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
淮安

民国时期
淮安府撤销,市境大部始属淮扬道,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境内漕、盐、河、榷之利皆失,进一步衰微。而长年战乱又给刚刚兴起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以沉重打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刘少奇、陈毅、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高级将领都曾在此战斗过。淮安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勋。
建国后
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淮安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一穷二白”的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江苏省新型的工业城市、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
城市文化
淮安市楚州区是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公布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有著名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 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新长铁路纵贯全境,已经开工建设的宿淮铁路连接安徽皖北的能源基地,该铁路作为西煤东运的重要能源出海战略通道,对长三角地区的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已建好的新长铁路,将加强淮安、盐城、连云港三个长三角北部城市之间的区域联系,使淮安融入到沿海大开发中,淮安历史上就是”运河之都“,河道纵横交错,
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境南北,辅以盐河航道、淮河入海水道、入江水道等航道,使淮安的水运网络通江达海,淮安经济早由传统的“运河经济”转为“海河经济”。
淮安市楚州区是已故总理周恩来的家乡.历史上诞生过淮阴侯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
关天培等杰出人物。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罗炳辉、李一氓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淮安留下光辉的足迹。
土地资源
介绍淮安PPT课件

水韵天成 博大精深 生态水城
淮安素有“淮上江南” 之称,境内河川交错, 水网密布,内河航运 的主干线京杭大运河 流经于此,淮沭新河、 苏北灌溉总渠、淮河 入海水道、淮河入江 水道、淮河干流、古 黄河等9条河流在境内 纵横交错,其中市区 就有盐河、古黄河、 里运河、大运河穿城 而过。境内还有全国 “五大淡水湖”之一 的洪泽湖及白马湖、 宝应湖、高邮湖。
洪泽湖露天温泉 第一山 八仙台 老子山 三河闸水利风景区 沿淮风光带
周恩来纪念馆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江苏
省淮安市北门外桃花垠。 1992年1月16日落成。邓小 平题写馆名,江泽民、李 鹏、李先念、杨尚昆等同 志为纪念馆题词。周恩来 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华人民 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而 建立的一座大型纪念馆, 是一座展现周恩来一代伟 人风采的巍巍丰碑。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 物”。
淮安旅游推荐
历史人物景点
周恩来纪念馆 吴承恩故居 明祖陵 韩信故居 关天培祠 管鲍分金亭
古建筑
镇淮楼 东阳城遗址 古泗州 洪泽湖大堤 中国漕运博物馆 千年河下古镇
淮安自然景观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甘泉山 清晏园 楚秀园 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 樱花园
八仙台
八仙台风景区位于盱 眙县穆店乡西南部, 占地面积10.1平方公 里,其中水域占3平方 公里,错落有致的低 山丘陵和亚热带向温 带过渡的特定气候环 境,使八仙台景区形 成了集自然风光与人 文景观于一体的优美 环境。景区内野生动 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其中各类植物有500多 种,中草药180余种, 野生动物有60多种, 候鸟100多种。景区内 山、水、鸟、林、石、 泉、洞相互协调,自 然环境优雅。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江苏地理

连云港市东海县被称为“中国水晶之都”。
小结----自然地理环境
列举江苏地理环境的过渡性。
海洋向陆地→沿海滩涂; 平原向丘陵; 亚热带向暖温带; 半湿润向湿润; 水田向旱地→水旱轮作。
盐业:沿海滩涂是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高盐土地, 苏北光热充足,蒸发强,利于发展盐业。
“上有风力发电、中有光伏利用、 下有水面养殖”的“风光渔”互 补立体开发模式。
苏北沿海滩涂的风光渔一体化产业基地
社会经济-----工业
社会经济-----工业
说明江苏省制造业集群的 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
江苏地理
地理位置
思考: 分析江苏省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江苏省大致位于东经 116°~ 121°、北 纬 30°~ 35°之间,地处中纬度地区; 海陆位置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东临黄海,面 向浩瀚的太平洋; 相对位置 北接山东,南临上海和浙江,西临安徽; 地跨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占据长 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区; 傍江临海,扼长江、淮河下游,为长江入 海门户。
行政区划 请在图中标注长江位置,找江到苏三省个简沿称海“地苏级”市,。省会
是南京,共辖13个地级市。
苏北
苏南
苏中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地形 在地形图找到茅山、紫金山、云台山;
找出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
地势:全国地势最低的省区,绝大部 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
地形:以平原为主,占总面积的70%以 上,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占江苏 省总面积的14.3%。
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江苏

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江苏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江苏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东临黄海,南界长江,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
江苏省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下面将为您介绍江苏省的一些重要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
总面积102,600平方公里,东临黄海,与山东、安徽、浙江、上海等省市接壤。
江苏省下辖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扬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泰州市、淮安市、盐城市、连云港市、徐州市、宿迁市。
二、自然地理特征江苏地势平坦,地貌以平原为主,其中长江三角洲平原、苏南丘陵和锡、宿、连河谷地是其主要地貌类型。
江苏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长江、淮河、苏北运河、盐河等,使得江苏成为我国东部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江苏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约15-17°C,四季分明。
江苏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商贸中心,也是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三、经济发展与特色产业江苏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GDP总量位列全国第二。
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其地理位置优势和扎实的产业基础。
江苏以制造业为主导,涵盖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船舶制造、机械制造、石化等多个领域。
江苏的特色产业包括纺织、化工、钢铁、化纤、建材、电力、电子、机械、食品等。
江苏省还拥有发达的农业,以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水果等农作物种植为主。
四、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江苏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被誉为"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
南京市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中山陵、夫子庙、明孝陵等。
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苏州园林和古典园林艺术享有盛誉。
无锡以太湖风光和鼋头渚、苏州惠山寺等为著名景点。
《我的家乡淮安》PPT课件ppt

02
淮安的文化特色
淮安的美食文化
01
淮扬菜系
淮安是淮扬菜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淮扬菜以其清新雅致、鲜美滑嫩而
著称,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02
淮安特色小吃
除了淮扬菜外,淮安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如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
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韩信
淮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西汉开国功臣之一。 韩信在淮安地区出生长大,后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成为 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漕运文化
淮安自古以来就是漕运重镇,明清时期更是漕运总督驻地 。漕运文化的繁荣为淮安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如古运 河、总督署等。
抗日战争时期的淮安保卫战
《我的家乡淮安》 PPT课件
目录
• 淮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 淮安的文化特色 • 淮安的风景名胜 • 淮安的现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01
淮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介绍
水陆交通枢纽
淮安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江淮平原的重要城市之 一。淮安拥有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被誉为“南北交通的咽喉,东西水路的枢 纽”。
VS
明祖陵
位于淮安盱眙县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 陵墓,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遗址。
04
淮安的现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现代经济发展与产业特色
经济增长迅速
淮安近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GDP增速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前列,经济总量不断提升。
产业特色鲜明
淮安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特别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具有较高知名度。同时 ,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在迅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简介全市属扬子准地台,以中元古界为结晶基底,盖层发育,构造复杂,中、新生代强烈凹陷,盖层厚度大于10000米。
淮安地壳经历30余亿年的地质演化,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地质构造基本格架,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和凹陷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伴有火山岩浆喷发,沧海桑田几度变迁,逐步形成现在的地质地貌形态。
境内地层属扬子地层区。
该区地层分为中元古界锦屏级、支台组、张八岭群;上元古界震旦系莲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古生界幕府山组、炮台山组、观音台组、仑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大田坝宝截组、汤头组、五峰组,高家边组、金陵组、高骊山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中生界浦口组;新生界泰州组、阜宁群、戴南组、三垛组、盐城群、下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
境内火成岩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喷出岩,次为小型侵入体。
全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
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西部及西北部为低矮的垄岗,地面真高介于15~20米之间,间有零星残丘,真高可达50米左右,垄岗占全市总面积4%;东部为冲积平原,大部分地面真高在8~12米之间,淮安博里,灌南陈集是全市最低点,地面真高仅2.3~3.3米,平原占总面积80%。
境内水网密布,湖塘星列,水域面积占总面积16%。
西南一隅的丘陵岗地,早在晚第三纪末(距今约300万年前)已经成陆,东部平原地区在第四纪更新世(距今100万年~1万年)时期,曾经几度沧桑变迁,全新世早期(距今10000~7000年)的大理冰后期,海水曾一度浸没盱眙维桥~泗洪~沭阳一线以东广大平原区,全新世中期(距今6900~6300年前),海水向东退却,以断续"堡岛"式海岸贝壳沙堤阻海水于灌南~涟水石湖一线以东,市境灌南县东部仍为海域,金湖、淮安东部为浅海漫滩,在距今6300~2800年前之间,海水复又西浸,最大时达沭阳县桑墟、华冲、洪泽湖以北广大地区,距今2800年前以后,海水逐步向东退去,商周时期,市境除灌南东部尚为海域外,皆已成为宜于垦殖的"桑田",南宋绍熙年间,黄河夺泗夺淮,淤垫加快,形成宽阔的河口三角洲,到明代,灌南东部遂已成陆,至此,淮安全境都已成为陆地。
本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
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楚州区博里地面真高仅2.3米—3.3米,为全市最低点。
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古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
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 ,湖泊面积占11.39% ,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是典型的“平原水乡”。
横贯淮安市境内的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
淮安里运河风光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全市分布为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时数在2136小时—2411小时之间,日照时数分布也是北多南少。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1℃—14.8℃,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泽湖区形成一暖中心。
气温年分布以7月最高,l月最低。
全市年无霜期一般在210天一225天左右,北短南长,受洪泽湖区水体影响,洪泽县无霜期最长达236天。
全市各地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在906毫米~l007毫米之间。
降水分布特征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
降水年内变化明显,夏半年降水集中。
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雨,称为“梅雨”或“霉雨”。
降水年际分布不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达1700毫米以上,最少的年份只有500毫米。
全市年平均风速在2.9米/秒~3.6米/秒,以偏东风和西南风为主。
由于气候的过渡性和季风年度强弱不均、进退的早迟,因此淮安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
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寒潮、霜冻、连阴雨、冰雹、热带风暴、龙卷风等。
根据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证实,远古时代的淮安气候比现在还要温润得多。
早在新第三纪,市境西部的丘岗地区还是海滨陆地,是古脊椎动物的乐园,这里的古生物化石异常丰富,被国内外考古学家誉为“化石宝库”。
土地资源淮安市属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陆地总面积892万公顷。
全市土地资源类型比较丰富,除了缺少园地中的橡胶园、牧草地中的人工草地、水域中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分布。
耕地和水域是主要地类,面积较大。
2003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39.28万公顷,其中,水田25.90万公顷。
此外,全市还有可供开发的黄河故道和其他河湖滩地近7万公顷。
水域面积31.26万公顷。
全市耕地分为水田、早地、望天田、水浇地和菜地等5类,其中水田比重最大,占三分之二。
耕地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类、潮土类、砂语黑土类、黄棕壤土类、基性岩土类、石灰岩土类。
土壤质量较差,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足0.2%,PH值7~8之间。
由于灌溉条件优良,风调雨顺之年,全市大部分耕地仍可高产稳产。
水域遍布全市各地,除清河区外,各县区水域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均超过19%,洪泽县高达58%。
全市水域分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和沟渠。
林地主要分布在盱眙县丘陵地区,牧草地也几乎全部在盱眙县境内。
水资源尽管市名含有祈求淮水安澜的意思,尽管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总体上说淮安市是一个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
全市水资源具有“人均占用量少,过境水丰富,利用率较低”等特点。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1.55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66毫米,降水总量96.84亿立方米。
降水虽较为丰富,但存在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和与上游来水同步等特点,加之平原拦蓄条件差,河湖调蓄能力有限,致使大部分地表径流被白白排放掉。
全市过境水资源量较多。
过境水主要是利用洪泽湖放水和抽引江水。
洪泽湖是淮安市的生命之湖,第一山(2张)湖泊水量补给丰沛,且又是一个过水型湖泊,多年平均出湖水量达330亿立方米。
全市每年抽引江水而利用的水资源数量约为10亿立方米~20亿立方米,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投人使用,这部分过境水量将大幅增加。
淮安市地下水资源贮量丰富。
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含水层广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
平水年全市降水补给潜水的水量为15.08亿立方米,一般干旱年为12.83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为8.16亿立方米,潜水调节资源量为8.53亿立方米。
全市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淮安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分布相对集中。
能源矿产资源有金湖县、洪泽县的石油和天然气,洪泽县老子山的地热。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有盱眙县的凹凸棒石粘土、玄武岩、白云岩;楚州区、清浦区、淮阴区的岩盐;洪泽县、淮阴区的芒硝等。
其中,盱眙县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储量2.72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5%~70%,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岩盐资源探明储量1350亿吨(不包括洪泽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浅、品质优,盐层厚度达100米~200米,卤水浓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间,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淮安拥有华东最大的无水芒硝矿,已探明芒硝储量达20亿吨。
森林资源淮安市的平原绿化,林业资源总量及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洪泽湖(3张)在江苏省排名第三,其中森林覆盖率18.2%,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64个百分点。
到2002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9.07万公顷,农田林网38万公顷,林网化率95.9%,四旁植树1.1亿株。
淮安市的林业资源以人工林为主,兼有天然林,树种资源比较丰富,有木本植物79科,179属410种,其中乔木328种,灌木65种,藤木17种,约有172种人工栽培种。
盱眙县境内西南丘陵山区是淮安市天然次生林分。
该县1985年组织的普查显示,共有木本植物234种(含变种),其中栽培种60种,隶属于34科146属,其中裸子植物22种,被子植物212种。
分布较广,较具有代表性的大科有:裸子植物的松科3属5种;柏科7属11种;被子植物的蔷薇科12属31种;蝶形花科8属12种;杨柳科2属11种;木樨科7属10种;壳斗科2属6种;榆科4属7种,以及竹亚科4属12种。
调查还发现江苏公布新记录的三个树种:漆树、毛叶欧李、迎春花。
该次生林全是建国后封育而成。
绝大部分在丘陵下部谷地及其侧山腰。
这些地方几乎遍布裸露的乱石,藤棘丛生,交通极为不便,形成了天然保护区,因而保留了较为繁多的树种资源和其他植物资源。
全市主要栽培树种有:杨树、泡桐、柳树、水杉、刺槐、马尾松、黑松、板栗、毛竹等;珍稀树种有黄檀、黄连木、野核桃、红脉钓樟、山胡椒、漆树、毛棣、毛叶欧李、迎春花、羽叶泡花树等。
野生动物资源淮安市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市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以鸟类居多。
目前,全市野生动物有鸟类321种,经济鱼类83种,爬行动物48种,哺乳动物4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43种。
据1987年鸟类普查统计,全市鸟类资源有125种,隶属15目38科。
盱眙龙虾(2张)生态类群有陆禽、游禽、鸣禽、猛禽、攀禽、涉禽。
生态分布有森林灌丛环境鸟类、水环境鸟类、农田鸟类、居民点鸟类四大类。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枕鹤、白鹤、黑鹤4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虎鼻天鹅、鸳鸯等,三级保护动物有大鸭、灰鹤及分布在全市的猛禽所有种。
江苏省重点保护鸟类鸿雁、灰雁、鹤鹑、黑嘴鸥、鹰头杜鹃、回声杜鹃、大杜鹃、戴胜、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喜鹊、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喜鹊、黑枕黄鹅、画眉等。
在1992年—1993年蛇类资源普查中,淮安市发现蛇类资源10种,分属2科5属。
其中腹科1种,游蛇科9种,属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即赤链蛇、黑眉锦蛇、棕黑锦蛇、乌梢蛇、腹蛇。
兽纲、两栖纲可能分布有貉、猪灌、赤狐、黄鼬、松鼠、东方铃蟾、东方蝾螈、棘胸蛙、黑斑侧褶蛙、金线侧摺蛙及爬行纲龟类,它们都是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