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全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 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a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a+b=0a 、b 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a )0a (0)0a (a a或)0a (a )0a (a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 ≠0,那么a 的倒数是a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a 、b 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a.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当n为正偶数时: (-a)n=a n或(a-b)n =(b-a)n.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310n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

整式的加减全章知识点总结

整式的加减全章知识点总结

整式的加减全章知识点总结整式的加减是代数中的基本运算之一,也是代数学习中的基础内容。

下面是整式的加减全章知识点总结,包括定义、规律、方法等详细内容。

1.定义整式是指由常数和未知量的系数与幂的乘积相加或相减得到的代数式。

其中,未知量的幂必须是非负整数。

例如,3x² - 5x + 2和4y³ - 2y² + y - 1都是整式。

2.规律(1) 同类项相加或相减同类项指未知量的幂和次数相同的项。

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或相减,然后将同类项的系数与该项的幂相乘,得到新的同类项。

例如,3x² - 5x + 2和2x² + 4x - 1是同类项,将它们相加,得到5x² - x + 1。

(2) 加减法的性质加减法有以下性质:加减法的顺序可以随意交换,不影响结果。

相同的式子相加减,结果为0。

例如,(3x² - 5x + 2) + (2x² + 4x - 1) = 5x² - x + 1,(3x² - 5x + 2) - (3x² - 2x + 1) = -3x + 1。

3.方法(1) 垂直加减法将同类项对齐,按照加减法的规则逐项计算,然后将结果写在下面,得到新的整式。

例如:3x² - 5x + 22x² + 4x - 15x² - x + 1(2) 括号展开法将括号内的每一项与另一个括号内的每一项相乘,然后将所得的每一项相加或相减,得到新的整式。

例如,将(3x - 2)(2x + 5)展开得到6x² + 11x - 10。

(3) 合并同类项将给定的整式中同类项合并,并按照同类项的系数大小进行排序,得到新的整式。

例如,将3x² + 2x + 4 + 2x² - 3x - 1合并同类项,得到5x² - x + 3。

4.注意事项(1) 一定要注意每一项的系数和幂,判断是否为同类项。

初中数学知识点七年级上册 整式的加减

初中数学知识点七年级上册 整式的加减

初中数学知识点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1、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或者字母与宇母的积。

一个单独的数字或者具体的数字也是单项式。

注意:数宇与字母或者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省略不写,且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蛋数。

如果在一个单项式中没有出现具体的数字,则它的系数是1例如:xy 它的系数是1,-n它的系数是-1•常数项(具体的数宇)的系数就是它本身,例如:3的系数就是了,π的系数就是π。

π是一个常数(具体的数字),不是字母。

3、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以字母指数的和。

例如:6xy 的次数是2次,3m2n3的次数是5 次,33X2Y的次数是3次。

常数(具体的数宇)的次数是0次,例如:3的次数就是0,π的次数是0。

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

例如:多项式2XY2- 2M + 3Y一4是由单项式2xy2、— 2M、3Y、一7相加组成,所以2XY2、一2m、3y、一7就是多项式2XY2—2M+3Y—4的项,一7就是常数项。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

要求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应该先求出它的每一个项的次数,然后再看哪个项的次数最高,那么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其中次数最高的项叫最高次项,例如:多项式2XY2—2M+3Y—4,2XY2的次数是3次,—2M的次数是1次,3Y的次数是1次,—7的次数是0次,所以2xy2的次数最高,那么2xy2就是最高次项,则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就是3次。

6、整式:多项式和单项式统称为整式。

如果一个式子的分母中出现了字母(π除外),那么它就不是整式(即它不是单项式,也不是多项式)。

7、同类项:含有相同的字母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例如—3M3N2和5N2M3是同类项,因为这两个项中都含有字母M、N,并且字母M的指数都是3,字母N的指数都是2,所以他们是同类项。

同类项与系数和字母的顺序无关,只与字母和字母的指数有关。

第3章 整式的加减(单元小结)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

第3章 整式的加减(单元小结)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

解 原式=-7x2+6x2-5xy-3y2-xy+x2 解 原式=2x2-5x-3x-5+2x2
=-7x2+6x2-5xy-xy-3y2+x2 =-6xy-3y2
=4x2-8x-5
单元小结
5.先化简,再求值: (1)3x3-[x3+(6x2-7x)]-2(x3-3x2-4x),其中x=-1. 解 3x3-[x3+(6x2-7x)]-2(x3-3x2-4x) =3x3-[x3+6x2-7x]-2x3+6x2+8x =3x3-x3-6x2+7x-2x3+6x2+8x =3x3-x3-2x3-6x2+6x2+7x+8x =15x 当x=-1时,原式=15×(-1)=-15
单元小结
(4)a的20%与18的和可表示为 __2_0_%_a_+_1_8__
(5)飞机第一次上升的高度是a千米,接着又下降b千米, 第二次又上升c千米,这时飞机的高度是_(a_-__b_+__c_)_千米 (6)如果正方体的棱长是a-1,那么正方体的体积是__(a_-__1_)_3__, 表面积是__6_(a_-__1_)_2__
单元小结
3.合并同类项: (1)2ax+3by-4ax+3by-2ax; 解 原式=2ax-2ax-4ax+3by+3by
=-4ax+6by
(3)3x2y-xy2-2x2y+3xy2. 原式=3x2y-2x2y-xy2+3xy2
=x2y+2xy2
(2)-2x2+x-3+x2-3x; 原式=-2x2+x2+x-3x-3 =-x2-2x-3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 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 q ,p (p q≠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a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

七年级上册的数学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主要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的数学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主要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的数学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主要知识点1. 整式的概念-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 整式的加减法则-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 去括号与添括号-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如果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4. 整式的加减运算步骤1. 去括号: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掉括号。

2. 识别同类项:找出所有同类项。

3. 合并同类项: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合并。

4. 整理结果:按照一定顺序(如降幂或升幂)写出最终的整式。

5. 应用题-整式的加减运算还经常出现在应用题中,如求解面积、体积、距离等问题,需要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整式的加减运算。

6. 注意事项-在进行整式加减时,要仔细识别同类项,避免漏项或重复计算。

-注意系数的符号,特别是负号的作用。

-运算后要进行必要的化简,使结果更加简洁明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2章 整式的加减知识点总结及题型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2章 整式的加减知识点总结及题型汇总

整式的加减知识点总结及题型汇总整式知识点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

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注意:(若a 、b 、c 、p 、q 是常数)ax 2+bx+c 和x 2+px+q 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5.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整式分类为:⎩⎨⎧多项式单项式整式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9.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11. 列代数式列代数式首先要确定数量与数量的运算关系,其次应抓住题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和、差、积、商、平方、倒数以及几分之几、几成、倍等等.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反复咀嚼,认真推敲,列好一般的代数式就不太难了.12.代数式的值根据问题的需要,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所得的结果是代数式的值.13. 列代数式要注意①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要把乘号省略;②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除,要把它写成分数的形式;③如果字母前面的数字是带分数,要把它写成假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知识点1、单项式的概念
式子x 3,m t xy a ---,6.2,,32它们都是数或字母的积,象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一种特殊的式子,它包含一种运算、三种类型。

一种运算是指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只能是乘法的一种运算,不能有加、减、除等运算符号;三种类型是指:一是数字与字母相乘组成的式子,如ab 2;二是字母与字母组成的式子,如3xy ;三是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如m a ,2-,。

知识点2、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注意:(1)单项式的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能是分数或小数。

如42x 的系数是2;3ab 的系数是3
1,2.7m 的系数是2.7。

(2)单项式的系数有正有负,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要注意包含在它前面的符号,如-()xy 2的系数是-2
(3)对于只含有字母因素的单项式,其系数是1或-1,不能认为是0,如-2
xy 的系数是-1;2xy 的系数是1。

(4)表示圆周率的π,在数学中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当它出现在单项式中时,应将其作为系数的一部分,而不能当成字母。

如2πxy 的系数就是2π
知识点3、单项式的次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注意:(1)计算单项式的次数时,应注意是所有字母的指数和,不要漏掉字母指数是1的情况。

如单项式z y x 342的次数是字母z y x ,,的指数和,即4+3+1=8,而不是7次,应注意字母Z 的指数是1而不是0.
(2)单项式是一个单独字母时,它的指数是1,如单项式m 的指数是1,单项式是单独的一个常数时,一般不讨论它的次数。

(3)单项式的指数只和字母的指数有关,与系数的指数无关。

如单项式-43242z y x 的次数是2+3+4=9而不是13次。

(4)单项式通常根据实验室的次数进行命名。

如x 6是一次单项式,xyz 2是三次单项式。

知识点4、多项式的有关概念
(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5)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注意:a 、概念中“几个单项式的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项式相加。

如x a a 432++,2+3-7等这样的式子都是多项式。

b 、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前面的符号,如多项式-9623
-+a xy 共有三项,它们分别是-32xy ,a 6,-9,一个多项式中含有几个单项式就说这个多项式是几项式如-9623-+a xy 共有三项,所以就叫三项式。

c 、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也不是各项字母的指数和,而是组成这个多项式的单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那个单项式的次数,如多项式-9623-+a xy 是由三个单项式-32xy ,a 6,-9组成,而在这三个单项式中-32xy 的次数最高,且为4次,所以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就是4.这是一个四次三项式。

对于一个多项式而言是没有系数这一说法的。

知识点5、整式的书写
(1)书写含乘法运算的式子
a 、省乘号要小心。

当式子中出现乘法运算时,有些乘号可以省略不写。

字母与字母相乘、数字与字母相乘、数字(字母)与带括号的式子相乘、带括号的式子之间相乘时,其乘号可以不写或写作“⋅”,但对于数字与数字相乘时乘号则不能省略,也不能用“⋅”。

b 、数字在前,字母在后。

数字与字母相乘,数字与带括号的式子相乘时除中间乘号可以省略不写之外,还必须把数字写在字母或括号的前面。

c 、带分数一定要化成假分数。

(2)书写含除法运算的式子
当式子中出现含有字母的除法运算时,结果一般不用“÷”,而改成分数线,如4÷ab 应写作4ab ,()73÷+a 应写作7
3+a (3)书写含单位名称的式子
a 、遇和差,括号加
b 、是积商,直接放
知识点6、同类项的概念
像m 25与-m 40,24ab 与23
2ab 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a 、同类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

二者缺一不可。

b 、同类项与系数、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c 、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单独的一项不能说是同类项,同类项至少针对两项而言。

知识点7、合并同类项
(1)定义: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3)它可以用“一变”、“两不变”来概括。

“一变”是指同类项的系数变;“两不变”是指相同字母和相同字母的指数不变。

口诀:同类项,需判断,两相同,是条件。

合并时,需计算,系数加,两不变。

注意:a 、系数相加时,一定要带上各项前面的符号。

b 、合并同类项一定要完全、彻底,不能有漏项。

c 、只有是同类项才能合并。

d 、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知识点8、去括号
法则: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1)直接去括号
例1、计算:()2222323xy xy y x y x +-- Key :224xy y x +
(2)合并后去括号
例2、计算:()(
)3223321212x x x x x x -+-++-- Key :-3x (3)利用分配律去括号 例3、计算:()()()⎥⎦⎤⎢⎣⎡-++-
+-5312611322a a a a Key :-22122+-a a (4)、从外向内去括号
例4、计算:()[]22223232ab
b a ab ab b a +--- Key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