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涂料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 三)

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 三)
涂料行业发展虽然面临较严峻挑战,但也面临诸
1 “十四五”X规X划X
Fourteenth Five-Year XPXlaXn
中国涂料
2021 年第 36 卷 第 05 期
多机遇。

主体作用。
前所未有的创新环境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
为配合与支持涂料企业科研队伍建设,要进一步
驱动发展战略”,在全社会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建设好全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十四五”期间按“卓越工
另外,涂料行业通过消除过剩的产能、优化工业结
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建立人才管理机制,形成选拔 构、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等方式,争取到“十四五”末基
人才、考核人才、激励人才等完备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 本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的达峰。
制,促进创新,激励成才。营造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氛 5.2 VOCs防治规划
围,建立“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环境。加大人
群的防控重点,把开展VOCs污染防治工作纳入了重
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定工作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将 点防治任务;2015年2月1日起将涂料纳入消费税征收
进一步推进职称评定及职业技能评定工作。大中型涂 范畴,对施工状态下VOCs含量低于420 g/L(含)的涂
料企业应成立本单位的技术职称评委会,助理工程师 料免征消费税。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
实现产业化。要加强品牌建设“,十四五”期间要涌现出 成果、多出人才的效果“。十四五”期间,中国涂料工业
5~10个国内外涂料市场承认的涂料知名品牌。
协会和中国涂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要在行业的整体
通过“十四五”科研发展,我国向世界涂料强国将 创新环境、创新平台建设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定性
迈进一大步!
基础研究、开发研究、涂装工艺研究等几个层面,建设

《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发布,涂料行业将朝着绿色环保方向持续发展

《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发布,涂料行业将朝着绿色环保方向持续发展

(按姓氏笔划为序)委员名单常委名单丁 智于 杰马 金马春风王华进王兆安王建忠王爱民王晶晶王锡春王新朝方 震石玉梅叶汉慈申 亮田铁梁付大海边蕴静朱 克朱庆红危春阳刘 仁刘 斌刘东华刘国杰刘保磊刘娅莉刘梅玲刘登良齐祥安闫福安江 磐孙兰波杜伟传杜利民杜玲玲杜素军李少香李效玉杨 桓杨亚良杨松柏杨保平吴 勇吴希革吴泽明吴瑞浪邱星林何桂兰沈 浩张 明张世元张合杰张海飞张海信陈 俊陈小文陈中华陈志强陈朝华罗启涛周 全周子鹄周米米周福根居尔蕃赵 纯赵石林赵金榜赵治巨赵绍洪胡中源胡显聪咸才军段质美段洪东俞剑峰施青林姜方群洪宗耀洪啸吟祝季华袁泉利夏范武顾学斌钱伯容奚 祥凌 芹高 原黄 震马咏楠王 健阎永江桂泰江于清章田兆会冯 俊刘会成刘寿兵刘宪文刘 新朱延安李运德陈寿生林治华林宣益涂伟萍薛中群闫福成黄添源黄维林崔锦峰章志源葛扣根蒋晓军傅文峰谢 海蔡 芸蔡江波第八届编委会名单《中国涂料》走进3月,踏着春的脚步,沐浴着春的气息,伴随着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在这个催人奋进的时节,我们迎来了瞩目已久的行业盛会——2021中国国际涂料大会。

回首“十三五”,畅想“十四五”,成为了此次大会的强音。

此举对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积极推进中国涂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将具有非同平凡的意义。

而就在此次大会中,作为指导和引领未来五年中国涂料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

所释放出的重要的信号就是,“十四五”期间涂料行业将朝着绿色环保方向持续发展。

“绿色”,也将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两会报告中,再次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推动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因此,在此次发布的《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中,强调了“十四五”绿色涂料发展方向,就是联合下游涂装行业,加强低VOCs 含量涂料的推广工作,大力推动涂装领域使用粉末、水性、高固体分、辐射固化等低VOCs 含量的涂料,此将涵盖汽车制造、集装箱制造、木质家具制造、金属零部件制造、工程机械制造以及电子产品制造等诸多领域,从而实现涂料行业的结构调整目标,“十四五”期间继续加强绿色环保工作,到2025年环境友好型涂料将占到涂料总产量的70%。

我国汽车涂装设备行业概况研究

我国汽车涂装设备行业概况研究

我国汽车涂装设备行业概况研究(一)行业概述1、市场供求状况(1)市场供求现状涂装是工程机械产品的表面制造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通过喷涂方式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美观、增加制品附加值之目的。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涂装自动化、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涂装生产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涂装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汽车、工业机械、船舶是涂装行业三大主要应用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分工体系的确立和汽车制造产业的转移,我国汽车工业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我国也正逐步由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产业强国转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汽车行业一直呈现产销两旺的产业发展态势,自2009年成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后,至2016年己连续八年蝉联世界第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网站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呈现较快增长,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较上年分别增长14.5%和13.7%,增幅较上年提升11.2 个百分点和9.0 个百分点。

根据wind 资讯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汽车产量较2011 年的1,842 万辆增长了52.65%,年复合增长率8.83%。

受国内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推动,整车及其配套零部件企业的新建和改造生产线投资意愿较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数据,2011 年我国汽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398.79 亿元,到2016 年达到了1,882.04 亿元,行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相比于国内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长期以来汽车制造的关键装备,比如动力总成及其他的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设备、车身制造与总装设备、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基本还主要依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中国产业信息网相关数据显示,整体而言,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使用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对外依存度约70%左右。

但上述行业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关键技术的国产化率正在不断提升。

新能源汽车涂装工艺及生产线设计与规划

新能源汽车涂装工艺及生产线设计与规划

新能源汽车涂装工艺及生产线设计与规划作者:李亮亮来源:《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2020年第07期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多。

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出现各种新能源汽车基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制造2025”拟重点突破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是未来国际汽车技术竞争的焦点,更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汽车强国梦想的必经之路和难得的战略机遇。

同时在能源制约、环境污染等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而其中,轻量化、多材质车身则代表着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降低汽车车身重量,采用结构改进及新材料应用等减重措施的轻量化车身设计,正在改变车身结构,并集多种材料于一身,这必然带来涂装工艺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本文就新能源汽车涂装工艺及生产线设计与规划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涂装工艺;生产线规划引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出行方式。

随着人们认识到汽车是运输的重要手段,使得越来越多的车辆被使用,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汽车外部审美要求。

因此,对汽车车身涂装工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所有人的审美需求,汽车制造公司有必要加强整车工艺和有效的质量控制。

1新能源汽车分类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空气动力、甲醇汽车、太阳能汽车)等。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指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常规混合动力汽车被划分为节能汽车。

2汽车车身涂装工艺的作用汽车涂料是指将流中或粉末中的有机物施加到另一个物体上时形成的薄膜。

通常,我们将此膜称为涂层,然后将其涂抹在干净的车身上,然后执行相关的过程,例如干燥等步骤形成的膜就是汽车涂抹的整个过程。

2022-2022年中国涂料行业前景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范文

2022-2022年中国涂料行业前景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范文

2022-2022年中国涂料行业前景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范文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出版日期:2022年报告价格:印刷版:RMB7000电子版:RMB7200印刷版+电子版:RMB7500报告目录涂料行业作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细分领域,其发展直接影响石化行业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战略转型的实现,关系到我国“节能减排”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建筑、家具等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健康水平。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制定出台了诸多法律法规和政策,强调涂料行业应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明确鼓励水性涂料等环境友好型产品生产和销售:涂料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序法律法规和政策号名称1颁布单位法律法规和政策相关内容《关于加强建国家建设部(2002)“鼓励生产应用环保型丙烯酸合成树酯乳液类内筑涂料生产与应墙涂用管理工作料,鼓励开发生产环保型或低毒性的丙烯酸、有的意见》机硅丙烯酸、聚氨酯和氟碳漆等系列的高性能外墙涂料”和“逐步限制使用能耗大、安全性差和污染环境的外墙装饰材料,优先使用高性能外墙涂料。

中国涂料行业产业链及政策分析

中国涂料行业产业链及政策分析

涂料产业链及政策和企业分析中国油漆及涂料的销售价值由2010年的2236亿元增至2016年的43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并预测2021年达到5746亿元,即2017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预期在中国的增长乃因为下游行业(包括楼宇及建造物、家俱及汽车业)稳定增长、保护性涂料及环保涂料的应用日趋广泛以及境内生产持续扩张所致。

涂料产业链涂料一般由成膜物质、颜料/填料、分散介质和助剂四大类物质经过一定工艺生产加工而成,主要是化工材料制造行业(包括石油化工行业和精细化工行业)。

涂料行业主要原材料有膜物质、颜填料、溶剂、助剂等生产原料,包括乳液、树脂、颜料、填料、助剂等。

涂料产品从形态上可分类为液体涂料和粉状涂料,而液体涂料可再分为溶剂型涂料和水性涂料。

按用途分,涂料产品主要有木器涂料、建筑涂料、功能涂料、墙面涂料、防腐涂料等。

涂料行业在国民经济多个行业中起到服务和配套的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轻工、化工、建筑等行业,是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

行业政策目前,国内与涂料领域有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表所列:产业政策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版,涂料产业中,“水性木器、工业、船舶涂料,高固体份、无溶剂、辐射固化、功能性外墙外保温涂料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涂料生产”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

《“中国涂料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涂料行业发展的思路是大力发展以水性涂料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涂料,增加工业涂料品种并提高其产品用量,配套发展施工工艺,建立与健全涂料与无机颜料清洁文明生产工艺、节能减排标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011年5月,《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培育和认定实施方案》印发,指出:发挥重点骨干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和典型示范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培育和认定1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其中涂料开发中的高性能环保型固化剂产业化技术、高性能水性木器漆乳液合成技术,以及水性化功能涂料产品研发技术作为新材料技术,将获得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更多支持。

佛山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佛山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佛山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来源: 时间:2011-06-11前言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标志,具有产业关联度高、产品带动性强、规模效益显著、资金和技术密集等特征;零配件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为了加快我市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把我市建设成国家级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基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其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广东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粤府〔2009〕77号)的总体要求,结合《关于加快佛山市汽车配件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佛府办〔2008〕43号)、《佛山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佛发改工交〔2009〕152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的方案》的精神,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与条件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汽车及零配件产业是我市的新兴产业。

为适应国内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已落户广州的日系三大汽车制造商及其零部件配套企业加快向广东转移的步伐,我市充分发挥紧邻广州汽车产业基地的区域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这一国际产业转移趋势,鼓励本地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使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迅猛。

1.总量规模快速增长全市有汽车及零配件企业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2家。

2009年,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配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54.87亿元,工业增加值73.36亿元,从业人员近5.4万人,48.2%的规模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整车企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市整车制造企业有福迪汽车、粤海汽车、福田南海汽车、康盈、路之友、飞驰汽车等6家,2009年工业总产值26.59亿元,同比增长28.7%,共拥有国家公告品种242个,各类整车的年生产能力为56900辆。

其中:福迪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冲压中心和多条先进组装生产线,是我省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内皮卡车和中低档SUV车身最大生产企业;粤海生产拖吊、平板、旋转、升降和普通等五大系列道路清障车,是继美国米勒公司之后的“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规模的清障车专业制造企业;福田南海可年产3万辆轻型皮卡车和SUV车;康盈生产各种半挂车和专用车共19大系列500多个品种,是国家经贸委定点的长江以南规模最大的专用车生产企业之一;路之友生产搅拌车、扫路车、电力抢险车、森林防火抢险车、随车起重运输车、自卸车、厢式运输车等22个品种,在我省同类企业中位居前三;飞驰生产公路客车,包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大型城市公交车。

汽车涂装集中输调漆系统的发展现状

汽车涂装集中输调漆系统的发展现状

DOI: 10.19289/j.1004-227x.2021.10.005汽车涂装集中输调漆系统的发展现状叶显松1, *,张龙1,谢国菊2(1.吉利汽车集团极氪工厂涂装车间,浙江 宁波 315000; 2.吉利汽车集团质量管理中心试验管理部,浙江 宁波 315000)摘要:概述了汽车涂装集中输调漆系统的发展现状,描述了集中输调漆系统的一般构成,重点介绍了电动泵智能油漆循环系统和走珠式快速换色系统。

关键词:汽车涂装;油漆循环系统;智能化;走珠式快速换色 中图分类号:TQ63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 – 227X (2021) 10 – 0759 – 06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paint circulation system for automobile paintingYE Xiansong 1, *, ZHANG Long 1, XIE Guoju 2(1. Paint Shop of Zeekr Plant, Geely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Ningbo 315000, China;2. Test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Center, Geely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Ningbo 315000, 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entralized paint blending and delivery system for automobile painting wassummarized. The general constitution of the system was described. The intelligent motor-driven paint circulation system and piggable fast color change system were introduced.Keywords: automobile painting; paint circulation system; intelligentization; piggable fast color change作为适应大型流水线生产而发展起来的集中输调漆系统,一直是汽车涂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涂料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投资建设规划近年来,全球汽车行业保持持续增长势头,汽车销量实现连续多年上涨。

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为9560万辆,仍处较高水平。

在全球汽车销量稳步增长下,虽然汽车涂料面临环境问题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威胁,但仍维持了较好发展态势。

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等相关政策的衔接,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合力推进产业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升级、降本增效。

积极协调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对区域的督促指导,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为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路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主线;以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型为主要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发展途径。

促进区域产业总体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第二部分原则1、机制创新,部门协同。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监管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因地制宜,示范引领。

着眼区域实际,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研究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能效标准。

制定合理技术路线,采用适宜技术、产品和体系,总结经验,开展多种示范。

3、坚持总量控制。

继续严格控制产能盲目扩张,把调整产业结构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生产集中度。

4、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

将技术创新作为产业革命的驱动力量。

改善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人才培养,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5、坚持融合发展。

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第三部分背景分析新兴国家市场地位提升近年来,全球汽车行业保持持续增长势头,汽车销量实现连续多年上涨。

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为9560万辆,仍处较高水平。

在全球汽车销量稳步增长下,虽然汽车涂料面临环境问题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威胁,但仍维持了较好发展态势。

根据BCCResearch数据,2018年,全球汽车涂料市场预计在228亿美元左右,且保持在上升通道。

预计到2023年,全球汽车涂料市场将达到2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6%。

细分市场来看,汽车OEM涂料及修补涂料仍占据着全球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2016年合计比重约为70%;汽车零部件涂料在全球比重为18%,卡车、汽车和其他车辆用涂料占比为12%。

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涂料消费市场,2016年占全球需求量的46%左右;其次是南北美洲,占比为30%;欧洲所占比重也超过20%,约为21%;中东及非洲占比则只有3%。

具体国家来看,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汽车产销量不断扩大,以及轿车档次逐渐提高,因此新兴国家正占据全球汽车涂料市场的重要地位,跨国涂料企业通过兼并、收购以及基础设施扩张来改善销售渠道,提高产能,继续巩固在新兴国家的市场占有率。

例如,2018年,我国汽车原厂漆市场需求达33.70万吨,但其中75%-80%的市场份额是被国际品牌占领,目前主要的汽车原产漆生产商有关西(湖南、天津、重庆、沈阳)、巴斯夫、杜邦、PPG、立邦、KCC等。

企业竞争方面,汽车涂料的用量在涂料产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部分,一般仅次于建筑涂料用量。

因此,各国涂料生产厂家非常重视汽车涂料的发展动向及开发。

汽车涂料的生产和技术开发有集团化、国际化的倾向。

目前,全球汽车涂料领先企业主要有Axalta(AXTA),AkzoNobel(AKZOY),NorooHoldings和KapciCoatings。

汽车底、中、面漆发展方向不同21世纪,水性和粉末涂料将成为汽车涂料的主流,但汽车底、中、面漆要求各异,各有偏重,未来发展方向亦有所不同。

对于阴极电泳涂料市场而言,今后将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重视提高防锈钢板的实用性和车身防锈性;提高包括电泳底漆在内的综合涂膜外观质量,趋向改用厚膜CED;在涂高明度(浅色)色的场合,解决常发生的CED变黄的问题。

对于中层涂料市场而言,今后将提高中层涂层的外观装饰性(平滑性),有厚膜化的倾向;提高厚膜涂装的作业性(抗气泡、流挂性),在高装饰的4层汽车涂装工艺中有涂两次中间涂层的趋向;提高中间涂层的耐崩裂性。

要求中间涂料与电泳底漆、面漆的层间结合优良,在受冲击时能承受冲击能量;中涂的颜色与面漆的颜色配套,有同色化的倾向,并正在通过改进涂装设备来提高装饰性;适应VOC法规的要求,实现低公害化。

对于面漆市场而言,市场上的轿车用面漆的耐候性已不成问题,在这方面所需做的工作是开发高耐候、色彩多样化的新型颜料。

各国汽车用涂料的制造厂,当今主攻方向是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来提高轿车用面漆的外观装饰性(高平滑性、高光泽性)。

另外是高固体分化,以提高其涂装作业性(抗气泡、流挂性、一次涂装厚度)和适应VOC法规的要求。

第四部分区位背景分析预计区域生产总值能够实现xx%左右的预期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左右。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xx%,在实际工作中力求取得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xx%;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xx%;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左右和xx%左右;城镇新增就业xx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x%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xx%左右。

当前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

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既要准确把握有利条件、顺势而为,又要直面风险挑战、趋利避害。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先进机器人、3D打印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东北亚地区等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

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特征明显,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战略实施,将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提供新引擎;“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实施将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将会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创造新的制度红利。

同时,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

(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继续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注重优化投资结构,以重点项目为牵引,加大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的投入,带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幅增强省内投资品的供给能力,着力解决我省投资率高、但综合投资拉动效应不够的问题,形成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力支撑。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整合利用好地方财政资金,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撬动作用,完善基础设施等投融资平台功能,组建旅游、扶贫等若干专业化投融资平台,继续以市场化方式筹集专项建设基金。

更好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探索基础设施等实物资产证券化,发展各类投资公司和产业基金,鼓励股权众筹、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发展。

推进债券品种创新,扩大各类中小企业债券融资规模。

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切实落实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加快推进民间资本、金融资本与政府投资的有效合作。

研究建立银行、证券、保险和各类社会资本的合作对接机制。

(二)着力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有效供给能力,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

加快消费结构升级,优化消费环境,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扩大传统消费,发展新的消费模式,形成消费和供给良性互动、需求升级和产业升级协同共进的格局。

着力抓好本地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提高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认真落实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加快消费性服务业发展。

增加中高端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

引导汽车等大宗消费,落实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

积极培育网络购物、绿色出行、社会养老、医疗保健等新兴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提升消费层次,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

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三)促进出口稳定增长实施优进优出战略,优化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扩大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轻工、农畜加工和文化产品出口规模,增加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提高特色优势产品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推进能源、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等产业的国际合作。

完善外贸促进政策协调机制,加强财税、金融、产业、贸易等政策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第五部分目标规划到xx年,新型产品服务比例达到xx%以上。

到xx年,基本实现产业现代化,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企业数量增加到xx家左右,培育行业龙头企业xx家。

第六部分主要发展任务(一)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行业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行业升级发展。

(二)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联合重组,大力整合中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

培育若干家集研发、设计、生产等于一体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

(三)实施科技创新提升工程引导行业企业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重点建设各类产业公共研发平台、重点试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

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构建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创新体系。

创建一批以行业为特色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完善产业发展所需公共研发、技术转化、检验认证等平台。

提升行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企业与行业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xx年新增创新平台xx个。

第七部分实施保障(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产业行业社会化管理成立区域产业协会,统一对全行业的指导。

建立行业发展研究咨询机制,针对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委托协会开展调研,提供发展战略、项目投资、技术创新等决策咨询服务,引导企业和投资者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二)加强培训宣传鼓励高等院校开展相关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学习与沟通合作,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注重宣传引导,建立区域宣传示范基地,采取主题宣传周、电视、报纸、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方式,开展产业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