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
旅游度假项目策划书3篇

旅游度假项目策划书3篇篇一《旅游度假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休闲生活的追求,旅游度假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我们计划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度假项目。
二、项目目标1. 提供高品质的旅游度假体验,吸引广大游客。
2. 打造知名的旅游度假品牌。
三、项目选址选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
四、项目内容1. 特色住宿建设多种风格的度假屋,如木屋、别墅等,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
2. 餐饮服务提供当地特色美食和各种风味的餐饮选择。
3. 休闲娱乐设施(1)建设游泳池、温泉浴场等水疗设施。
(2)打造户外运动场地,如网球场、篮球场等。
(3)设立儿童游乐区。
4. 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当地传统文化表演、手工艺制作等活动。
5. 自然景观观赏规划观赏路线,让游客欣赏周边美丽的自然景观。
五、市场营销策略1. 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
2. 与旅行社合作,推广项目。
3. 举办特色活动,吸引游客。
六、运营管理1. 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确保服务质量。
2. 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3. 定期维护和更新设施设备。
七、财务预算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预期收益等方面的预算。
八、风险评估与应对1. 分析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等。
2. 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影响。
九、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安排。
篇二《旅游度假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休闲生活的追求,旅游度假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我们计划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度假项目。
二、项目目标1. 提供高品质的旅游度假体验,吸引国内外游客。
2. 打造知名的旅游度假品牌,提升项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三、项目选址选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作为项目所在地。
四、项目内容1. 特色住宿提供多种风格的住宿选择,如木屋别墅、水上屋、帐篷营地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景区规划策划书范文3篇

景区规划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景区规划策划书范文》一、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景区名称]2. 项目背景:[简要介绍景区的背景和现状]3. 项目目标:[明确景区规划的目标和预期效果]二、景区分析1. 资源分析:[对景区的自然、文化、历史等资源进行评估]2. 市场分析:[分析景区的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潜在客户]3. SWOT 分析:[综合分析景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三、规划理念1. 主题定位:[确定景区的主题和特色]3. 设计理念:[体现的设计理念,如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等]四、景区规划1. 功能分区:[划分景区的不同功能区域,如游览区、服务区、商业区等]2. 景点设计:[详细设计各个景点,包括景点的名称、特色、布局等]3. 游线设计:[规划合理的游览路线,使游客能够充分欣赏景区的美景]4. 设施规划:[设计必要的设施,如停车场、厕所、标识系统等]五、营销策划1. 目标市场:[确定目标市场和客户群体]2. 营销策略:[制定营销渠道和推广策略,如网络营销、活动策划等]3. 品牌建设:[塑造景区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六、运营管理1. 管理模式:[确定景区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2. 人员培训:[制定人员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3.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七、效益评估1. 经济效益评估:[分析景区的经济效益,如门票收入、旅游收入等]2. 社会效益评估:[评估景区对当地社会的贡献,如促进就业、带动经济发展等]3. 环境效益评估:[分析景区对环境的影响,如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等]八、实施计划1. 项目进度安排:[制定项目实施的时间进度表]2. 责任分工:[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3. 监控与评估:[建立监控机制,对项目实施进行评估和调整]篇二《[景区名称]景区规划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升级,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景区项目策划书(9篇)

景区项目策划书(9篇)景区项目策划书(精选9篇)景区项目策划书篇1一、用实证的科学手段深度研究细分市场客源市场是景区的生命线,景区所策划的旅游产品、项目必须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需要在策划前期慎重研究细分市场。
旅游市场调研必须依靠实证的科学方法,对客源地结构、游客结构差异、游客需求差异、服务要求差异、游客购买行为、游客消费行为、时间安排、消费能力、旅游组织方式等等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
旅游市场研究,要求以细分的实证的数据为依托,研究市场构成的各个环节要素,开发旅游市场专门技术,建立规范的旅游市场预测技术。
二、以人为本,设计游憩模式旅游资源的优势不等于市场的优势,关键落到产品的打造上。
产品吸引力半径多大,则市场辐射半径就有多大。
产品吸引核的打造,最重要的是对游客旅游产品购买心理与游憩感受的深度理解。
人本主义方法论,是游憩方式设计的灵魂。
现在的生活已经不缺乏功能,旅游者需要的是一种感觉,一种触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心灵与肉体娱乐的精神感召与刺激。
以人为本,设计出互动体验、亲和吸引、情境感悟、个性娱乐的旅游产品,形成旅游项目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是项目设计追求并执行的原则和目标。
三、追求独创奇异,形成独特性卖点化平淡为辉煌,化腐朽为神奇,语不惊人誓不休,景不震撼不出手。
说到底旅游者寻求的就是独特奇异,以差异化为基础的创意联想,一旦达到独特性之时,吸引核形成了,独特性卖点就产生了,产品吸引力才得以形成。
项目设计应该拒绝平庸。
以无穷智慧,推动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旅游悟性和超前意识引导下,展开激情创意,就能形成出奇制胜的市场卖点和商业感召力。
四、深度挖掘地脉文脉人脉,用情境化体验化娱乐化设计产品资源的价值,来源于地质地貌、生态环境,来源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也来源于现实的人脉关系、往来结构。
深度挖掘一个区域的积淀,挖掘现实中纷繁现象背后的商机,才能把资源的本体价值充分的显现出来。
只有结合市场需求,才能把本体价值显露为商业价值。
旅游项目策划书(通用15篇)

旅游项目策划书(通用15篇)旅游项目策划书1一、梅岭漂流的主题:生活一浪高一浪,漂流自由好浪漫梅岭风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景区内溪流、泉瀑密集,溪涧蜿蜒流淌,清澈见底。
大自然鬼斧神工,景区美不胜收,自唐朝以来,张九龄、王安石、欧阳修等文人墨客均在此留下了许多名诗佳作和人文景观,梅岭也成为古今游人慕游之处。
“梅岭漂流”是由政府招商引资,香港多伦多企业集团开发的旅游项目,是梅岭发展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梅岭风景区旅游中的重要组分。
本案从主题“生活一浪高一浪,漂流自由好浪漫”入手,根据投资商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和总体布局,对梅岭漂流进行项目定位及整套推广,旨在推崇生活新主张,告诉人们在拥有良好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该去追求更高层的精神生活,而“梅岭漂流”就是最理想的上上之选。
我们所要做的是让游人多方位、多层面地接触梅岭及梅岭漂流,然后在梅岭漂流中体验具有休闲的假日时光,获得身心愉悦的浪漫之旅,从而增进对梅岭历史文化、民风习俗的了解,提高企业的认知度与美誉度,为集团的后期运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企业赢得持续恒久的经济效益。
二、梅岭漂流的策划原则策划中我们严禁将任何人将自己主观臆想或兴趣爱好作为拟开发项目的主题,强加给消费者,这是导致项目失败的根源。
可以肯定地说,项目策划不是策划师策划出来的,也不是开发商的主观偏好,它就在消费者的心里,它必须________于当地的地脉、文脉和遵循此原则的深度开发。
1、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地脉)。
一个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及地质资源的综合,是大自然赋予的瑰宝,尊重客观规律合理规划,严格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才能保证有效开发和永续经营。
2、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文脉)。
一个特定地域(国家、城市、村镇等)在悠远的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的社会人文背景及文化积淀,一段经久不衰的地方小曲、一款土得掉渣的手工艺品,甚至一堵说不上年代的土墙,都有可能成为有开发价值的文脉。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篇一」西沟生态村简介:西沟生态村位于两省(河南、山西)、三县(辉县、修武、陵川)交界处的薄壁镇境内,面积2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800---1500米之间。
森林覆盖率95%,河水流径10余公里,是国家级重点生态林和太行猕猴保护区。
西沟生态村主要特征是:高山林立、奇峰怪石;峡谷万丈、壁立陡峭;泉涌溪流、瀑大潭深;古树参天、鸟语花香;野果遍坡,桃梨满园;深秋时节,红叶漫山;名贵药材,亨誉中原;自然冰雕,别有洞天。
生态村内现有景点:潭头瀑布、西沟四级瀑、龙浴湖、黑龙洞、黄龙潭、龙王寨、青苔岩、小寨河、千年龟石、香炉石,还有众多奇峰待命名,这里集雄、秀、奇、幽于一体,揽山、水、林、洞于一沟。
专家赞誉西沟生态---贵在原始,美在天然----。
一、项目背景分析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虽包罗万象,但无外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
我国众多的旅游胜地中,有的以自然资源突出为特色,有的以人文资源突出为特色。
随着人们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改变,自然资源成了旅游中最具魅力的优势资源,并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而西沟生态村却隐藏着与世隔绝的自然资源。
(一)国家对旅游产业开发的政策形势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发展旅游产业,争取把中国发展成为旅游强国,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位居世界第7位,但与世界旅游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基本产业政策。
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中国旅游业将尽快改变政府的主导地位,变政策调节为市场调节,以加速与国际旅游市场的接轨步伐。
(二)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趋势1.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对景区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
众多旅游专家一致认为,生态、绿色、极限、人与自然、度假、文化、体育等将是未来旅游业的主题。
2.中国旅游景点的开发将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
3.旅游市场越来越呈现出细分化的特点。
(三)西沟生态村资源开发现状分析1.成功点(1)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景区内的水、空气、植被等未受污染和破坏)(2)近三年来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在河南省内)2.不足点(1)配套设施几近空白(住宿、饮食、娱乐等设施匮乏)(2)景区自然景观尚未开发(峡谷内没有步道和安全保护);(3)景区运营机制未制定(国家所有国家开发的运行模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4)尚未市场定位。
景区策划书设计案例范文3篇

景区策划书设计案例范文3篇篇一《景区策划书设计案例范文》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
景区作为旅游的重要载体,如何打造独具特色、吸引游客的景区,成为了景区管理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策划书旨在为某一景区提供全面的策划方案,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景区概况(一)景区名称[具体景区名称](二)景区地理位置位于[详细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三)景区资源特色拥有[列举景区的独特资源,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迹、特色民俗等],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三、市场分析(一)目标市场定位主要面向[目标市场群体,如国内游客、亲子家庭、自驾游群体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二)市场需求分析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游客对景区的品质和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对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自然风光的景区需求较大。
(三)竞争对手分析分析周边同类型景区的优势和劣势,找出本景区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四、景区策划目标(一)短期目标在一年内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吸引一定数量的游客,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
(二)中期目标在三年内打造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知名景区,形成稳定的游客群体。
(三)长期目标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树立行业标杆。
五、景区规划与设计(一)景区功能分区根据景区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划分[如游客接待区、自然风光区、历史文化区、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区,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和定位。
(二)景观提升对景区内的自然风光进行优化和提升,打造美丽的景观节点;对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保护和修缮,展示其文化价值。
(三)设施建设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如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厕所等;建设特色旅游设施,如观景台、游乐设施、特色餐饮等。
六、旅游产品开发(一)特色旅游线路设计根据景区的资源特色和目标市场需求,设计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如自然风光游、历史文化游、亲子游、研学游等。
(二)旅游商品开发开发具有景区特色的旅游商品,如纪念品、特色食品、手工艺品等,丰富游客的购物体验。
旅游项目策划书方案6篇

旅游项目策划书方案旅游项目策划书方案精选6篇(一)1. 项目背景和目标- 项目背景:说明旅游项目的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等。
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使读者了解项目的环境和背景。
- 项目目标:明确旅游项目的目标和愿景。
例如,增加当地旅游收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
2. 目标市场分析- 目标市场的定义:确定旅游项目的目标市场。
例如,国内游客,国际游客,商务旅客等。
- 目标市场的特点:分析目标市场的特点,包括年龄层,兴趣爱好,旅游需求等。
- 目标市场分析:对目标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增长趋势,竞争对手等。
3. 项目定位和差异化策略- 项目定位:确定旅游项目的定位,即在目标市场中占据的位置。
例如,高端豪华旅游,生态旅游等。
- 差异化策略:制定吸引目标市场的差异化策略,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例如,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
4. 项目内容和亮点- 项目内容:详细描述旅游项目的内容,包括旅游线路,景点和活动等。
提供具体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描述。
- 项目亮点:突出项目的亮点,使其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吸引目标市场。
例如,特色景点,独特的文化体验等。
5. 营销推广策略- 目标市场推广渠道:选择适合目标市场的推广渠道,例如在线平台,旅游展会等。
- 营销策略: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包括市场定价策略,促销活动,合作伙伴关系等。
- 品牌形象建设:打造旅游项目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知名度。
例如,设计专业的品牌标识,推出宣传活动等。
6. 项目运营和管理- 运营管理团队:明确项目运营和管理团队的组成和职责。
包括项目经理,市场推广经理,客户服务经理等。
- 运营计划和预算:制定项目的运营计划和预算,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购置,推广费用等。
- 客户服务:提供高质量的客户服务,保证客户满意度。
例如,提供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解决客户问题等。
7. 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 风险分析:分析旅游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例如市场竞争,天气因素等。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精选6篇)

旅游景区项⽬策划书(精选6篇)旅游景区项⽬策划 ⼀、什么是策划书 策划书即对某个未来的活动或者事件进⾏策划,并展现给读者的⽂本;策划书写作。
策划书是⽬标规划的⽂字书,是实现⽬标的指路灯。
撰写策划书就是⽤现有的知识开发想象⼒,在可以得到的资源的现实中最可能最快的达到⽬标。
⼆、旅游景区项⽬策划书(精选6篇) 时光匆匆,⼀段时间的⼯作已经结束了,我们的⼯作将会有更⾼的难度,更⾼的⼯作⽬标,何不赶紧趁现在写写策划书。
拿起笔的时候却发现不知道写什么,下⾯是⼩编收集整理的旅游景区项⽬策划书(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旅游景区项⽬策划书1 ⼀、背景分析 1、概况: 浏阳河⼜名浏渭河,原名浏⽔。
因县⾢位其北,“⼭之南,⽔之北,谓之阳”,故称浏阳。
浏⽔⼜因浏阳城⽽名浏阳河。
全长234.8公⾥,流域⾯积4665平⽅公⾥。
2、旅游资源: (1)⾃然资源 浏阳河:⼗曲九弯,两岸青⼭翠枝,紫霞丹花。
浏阳河漂流:浏阳河第⼀湾(浏阳市⾼坪乡境内)。
特产:浏阳花炮闻名中外,还有菊花⽯、夏布、湘绣、⾖豉、茴饼、纸伞、⽵编。
(2)⼈⽂资源 开福寺、马王堆汉墓、陶公庙、许光达故居、黄兴故居、徐特⽴故居、谭嗣同故居、浏阳⽂庙、浏阳算学馆、孙隐⼭等⽂物。
(3)红⾊旅游 ⾛出了⼀⼤批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出了中国第⼀个为戊戌变法⽽流⾎牺牲的志⼠谭嗣同,⾛出了民国先驱唐才常、焦达峰。
还⾛出了数⼗位挽民族之危亡、救⽣灵于⽔⽕的铁⾎将军和数万名⾰命烈⼠。
可见,浏阳的“红⾊旅游”氛围浓厚,发展潜⼒不⾔⽽喩。
⼆、区域优势/劣势 1、优势: (1)浏阳市社会经济基础雄厚,城市经济实⼒不断增强。
(2)浏阳市的道路状况良好,区位条件⽐较好,可进⼊性较强。
(3)浏阳河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强劲。
(4)优美动听的《浏阳河》,掠云越波,传遍了五湖四海,浏阳河的知名度较⾼。
(5)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国家将“红⾊旅游”提上⽇程,可以使浏阳河的“红⾊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旅游景区管理课程考核班级: 11级旅游管理本科1班学号: 2011531018姓名:李桃惠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蒙顶山旅游景区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策划书班级:学号:姓名:目录1 景区介绍1.1景区名称蒙顶山景区1.2地理位置蒙顶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四川盆地西南部,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
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
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
坐落在名山县境内,距成都110公里,离雅安市15公里,318国道纵贯景区,成都-雅安高速公路两条引道与蒙山和百丈湖直接相连,交通十分方便。
蒙顶山,又叫蒙山,为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号称“天漏”雅安市和名山县之间,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
蒙顶山因“雨雾蒙沫”而得蒙顶山名,这里因常年雨量达2000毫米以上,古称“西蜀漏天”。
说到蒙顶山,我们都知道一副对联:“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副对联说的是蒙顶山的“仙茶”,蒙顶山也因为是茶的发源地而成为“世界茶文化圣山”。
蒙顶山景区由蒙山和百丈湖两个主景区组合而成,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蒙山,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
蒙顶山山势巍峨,峰峦挺秀,绝壑飞瀑,重云积雾。
古人说这里“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
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
据史料记载:“禹治水功成,旅祭于此”。
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顶,亦称五峰,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
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
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
现存建筑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坐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
1.3 开发背景秦灭蜀之前,古巴蜀先民主要利用的是野生茶树,2300年前的古巴蜀人还处于原始、简单农耕生活状态,生产落后,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和驯养家禽、家畜,对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有相当高的依存度。
因此对茶叶的利用,时间上可能已经超过3000年,利用方式上应该比较原始。
最早食用鲜叶,之后是摘下叶片晒干收藏、烹煮羹饮。
在秦灭蜀之前,茶叶的利用也仅限于巴蜀地区。
尽管不能证明茶树的种植始于何时,但是,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到目前为止,能够证明的最早开始人工茶树种植的地方是四川雅州的蒙顶山。
早在西汉时期,相传当地人吴理真在蒙山上种植茶树。
吴理真是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0年)人,由于在蒙山种植茶树,带动了当地茶叶生产的发展,据说至今蒙山顶上留下的七株茶树是当年吴理真所种。
到了宋代,茶叶成为与盐、铁一样重要的生活物质和军需物质,对宋代中央财政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宋代《金石苑》记载:“甘露祖师由西汉出现,吴氏之子,法名理真,自岭表来,住蒙山植茶七株,以济饥渴。
元代京师旱,敕涨秦二相,诏求雨济时,师入定救旱,少顷,沛泽大通。
”宋淳熙十三年,孝宗皇帝赐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
宋代与吴理真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100多年。
宋朝皇帝没有对前代的“茶圣”陆羽做更高的评价,而对一个种茶人给予如此高的评价,这说明了茶树种植和生产在宋朝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对开创了茶叶生产新纪元的吴理真的肯定。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吴理真其人,现在找不到宋代之前对其的任何文字记载。
但是,宋朝皇帝赐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肯定不是空穴来风,有历史资料和口传历史作为依据。
可以肯定茶树的种植出现在汉代或之前。
吴理真是在蒙山种植茶树的第一人。
四川是世界上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区。
现在认为西汉时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人就是吴理真,因为传说中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王褒《童约》是中国关于茶事的最早记载,其中的内容涉及家童在主人家需要做的事情,包括“烹荼尽具,武阳买荼”。
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是公元前50年左右的西汉甘露年间。
王褒《童约》成书时间是公元前59年,这两件事情发生在同一时期,两个看似独立的事情却有着必然的联系。
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出发,就不难理解这两件事情的内在关系。
《童约》说明了:在西汉时期,现在的彭山一带,茶叶已经成为了普通的商品。
需求带动生产的发展,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当茶叶作为商品大量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就必然推动茶树种植、制造业的发展。
这不仅证明当时的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事实,而且能证明茶树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大量的人工种植。
茶叶生产已经成为了西汉时期四川西部的一种产业,茶叶的制造也已经产生。
追溯源远流长的蒙顶山茶文化历史,蒙顶山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于是蒙顶山景区不断的被开发出来,成为现在这个家喻户晓的风景名胜。
1.4 开发现状1.4.1景点特色蒙顶山山清水秀,四季分明,大自然和历史缔造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交汇,极具吸力,昔日的临蒙顶山邛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把蒙顶山,碧峰峡与贡嗄山、海螺沟、泸定桥、跑马山、西昌邛海等旅游景区连成了又一条黄金旅游热线。
国家AAAA级旅游区--蒙顶山,西距雅安市区15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名山,是蜀中一大名胜,与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齐名,并称四川的三大名山。
它以夏禹足迹所至而有"禹贡蒙山"之称,以入贡"仙茶"名列经传而有"天下第一茶"之美誉,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蒙顶山麓有着浓郁的川西乡村景色,茂林修竹,水桥流水,环抱农舍。
从海拔80-1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由西向东,片片茶园,堆青叠翠,绿浪翻涌,苍翠宜人,蔚为壮观。
现存古刹永兴寺、天盖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坐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
中山以上是森林地带。
林木覆盖,绵延至整个后山。
这里是常绿针叶、阔叶混天下第一壶交林带,四季葱茏,春夏之际益发秀丽。
主峰蒙顶的古银杏群,树龄超过千年,高大挺拔,春夏有如青盖,秋日宛若金云,十里可见,煞是奇特。
蒙顶山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说。
雨多而形成云多、雾多的景象。
春夏秋季,从山巅俯瞰,云雾飘浮于山岭沟壑之间,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琼阁。
冬天从山下仰观,冰丝雪挂,山岗云绕,亦真亦幻。
日出时金光漫射,红云飘浮。
小山座座,亦如只只凤凰,沐浴着初升的朝阳。
傍晚远望名山、雅安两城万家灯火,如繁星落地,景象万千。
1.4.2主要景点1、天盖寺天盖寺位于蒙顶山顶,创建于汉代,宋代重修。
寺占地8000平方米,遥对群山,四周环绕12株千年古银杏,蒙顶山天盖寺金秋美景中间为明代建筑石柱大殿,系蒙茶祖师吴理真结庐种茶处。
大殿塑有吴理真大师全身座像,周围有展示蒙顶茶史的图文、实物等。
此处为蒙顶品茶最佳去处。
寺前殿后,古坊碑林,题刊较多,以《天下大蒙顶山》碑为最。
2、皇茶园皇茶园坐落于蒙顶主峰的五个小山头之中,因周围山峰形似莲花,皇茶园正落于莲心而成"风水宝地",汉代甘露大师吴理真植"灵茗之种"七株于此。
从唐代开始在此采摘贡茶,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式命名为"皇茶园"。
园以石栏围绕,正面双扇石门,两侧有"扬子江心水,蒙山天盖寺顶上茶"石刻楹联,横额书"皇茶园"。
3、甘露石室甘露石室位于皇茶园左侧甘露峰,明代双坡顶单间全石结构建筑。
石柱、石殿、石斗拱、石屋面,漏光不漏雨,建筑风格甚为独到。
4、蒙泉井蒙泉井位于皇茶园旁,又名"甘露井",侧立"古蒙泉"二碑。
石栏镌刻二龙戏珠。
为甘露大师种茶时汲水处。
县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
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
5、永兴寺永兴寺坐落于蒙顶西侧山腰,海拔1000米。
依山向水,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山门石雕,有九龙蟠绕,透雕"永兴古寺",有麒麟浮雕一对。
大雄殿为重檐悬山式,石楼三间,面阔12米,柱、梁、壁、楼等皆为全石结构,气势凝重。
寺周有清剑南观察使黄云鹄诗碑、告谕、楹联等石刻十多幅。
寺内植有七心茶花和红、白玉兰等珍稀花木,其中一株红杜鹃,植于明代,春末夏初,花朵满枝。
6、盘龙亭盘龙亭位于蒙顶山山脊东侧。
系木结构六角亭,内塑有一长36.7米的石刻盘龙,造于明代,刻工精湛,造型生动,亭内镌刻有218个造型不同的"龙"字。
蒙顶山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7、天梯古道天梯古道位于山腰禹王宫至天盖寺,有1430级石阶,沿30°-50°的坡度上升,宛如云梯,故名"天梯"。
8、茶史博物馆茶史博物馆位于天梯古道起点处。
由张爱萍题写馆名。
馆内存列着有关蒙顶茶的文献、诗词、标本和茶具。
记载蒙茶的碑碣,是历史的佐证。
各类名茶、边茶的实物与历代形态各异的茶具相映生辉。
徜徉于茶史博物馆,陶冶于茶文化,是一种高雅的享受。
1.4.3景区特产蒙顶山特产丰富,其中的黄牙和甘露为上品,另外还有雀舌,毛峰,碧潭飘雪,等。
1.4.4 蒙顶山“龙行十八式”茶技“蛟龙出海、白龙过江、乌龙摆尾、飞龙在天、青龙戏珠、惊龙回首、亢龙有悔、玉龙扣月、祥龙献瑞、潜龙腾渊、龙吟天外、战龙在野、金龙卸甲、龙兴雨施、见龙在田、龙卧高岗、吉龙进宝、龙行天下”即为蒙顶山“龙行十八式”茶艺。
蒙顶山终年仙雾缭绕,山中四时变幻莫测,或云或霁,或雨或虹,或明或晦,或阴或晴,或风清而万象毕现,或雾锁而一山皆迷,再加上终年气候清凉爽朗,如玉宇仙都,更添神秘色彩。
高山云雾出嘉茗,蒙顶山历来以茶名世,被公认为世界茶叶的发源地,素有“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之誉。
据史书记载,蒙顶山茶道至少有千年历史,堪称中国茶道的祖庭。
蒙山派茶道分蒙顶茶艺“天风十二品”和蒙顶茶技“龙行十八式”两大类,分属刚健派与典雅派。
两派一刚一柔,一文一武,一动一静,乃蒙山派茶道、茶技的“技”、“艺”双绝,堪称蒙山派“双壁”,被誉为中国茶文化艺术的两座里程碑。
蒙山派茶技“龙行十八式”属刚健派。
在国人心目中,茶道似乎是追求静穆优雅的高雅艺术的代表。
但是,“龙行十八式”却与传统的茶道大异其趣,表现出一种刚健向上的艺术风格,以阳刚之美独树一帜,成为古今茶文化中一道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
中央二台、中央四台、凤凰卫视,江苏、贵州、西藏、四川等各大电视台都纷纷进行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