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郝宇博士学术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导师简介

关于研究方向、就业前景与导师大半年没来这个论坛逛逛了,今天来到,忽然想起了一年前准备考北理工时懵懂无知的样子。
作为一个原外校的学生,对北理工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当时多么希望能认识一位学长,在平时多指点指点自己,少走些弯路,但希望总归是希望,最终还是自己摸爬滚打一路走来。
此处,我想说的是关于复试后选择导师的有关事宜,当时由于自己选择导师时的无知与不负责任,导致我与自己的梦想越走越远,希望此文能够帮助学弟学妹们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好的,废话少说,言归正传,首先说下选导师的步骤。
在我们之前,每届新生在开学之后都会召开师生双选会,在双选会上来选导师,但我们这届并没有,都是自己联系的导师。
有个别学生是在复试前找的导师,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去年的复试是相当公正严格的,而且复试成绩占的比重相当大,看过某个帖子计算了一下,实际总成绩中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大约各占一半,并不是表面上看去的三七分或者四六分,因此初试成绩低的朋友可千万不要放弃,机会也相当大的哦~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包括我)。
我是在复试结束回校的两周之后才开始联系导师的,当时对老师和研究方向不甚了解,在论坛上找了个介绍导师的帖子随便选了几个导师去联系(我发的邮件),结果前两个老师都说学生已经招满了,还好,第三个老师也就是我现在的导师给我打电话来了,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这么晚才找导师”。
因此,我个人的建议是复试前先瞄上自己心仪的导师,待复试名单出来后趁热打铁在回校之前去找导师面对面的交流,初试成绩很高的同学可以再复试前就去找比较牛的导师,当然,也有不少同学是开学之后联系的导师。
其实何时联系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找什么类型的导师,研究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下面我就来介绍介绍。
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至关重要,可以说决定着你将来的就业方向。
拿我来说,在读研之前我就非常想进银行的软开,但由于选导师前没有查清楚,随便报了位老师,结果现在的老师根本不搞数据库(一般搞数据库的进银行的概率比我们不搞数据库的概率大的多),可以说我现在已经放弃了进银行工作的梦想了。
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

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1.4 论文结构安排 (7)二、数字经济概述 (8)2.1 数字经济的定义与特征 (10)2.2 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 (11)2.3 数字经济的主要形式与产业领域 (12)三、碳排放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14)3.1 全球碳排放的现状分析 (15)3.2 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与影响因素 (16)3.3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差异 (18)四、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分析 (19)4.1 数字技术与碳排放的关系 (21)4.2 数字经济规模与碳排放的关系 (22)4.3 数字经济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 (23)4.4 数字化程度与碳排放的关系 (24)五、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 (26)5.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27)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28)5.3 稳健性检验与敏感性分析 (30)5.4 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讨论 (31)六、政策建议与展望 (32)6.1 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建议 (33)6.2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措施 (34)6.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建议 (36)6.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7)七、结论与创新点 (38)7.1 研究结论总结 (39)7.2 创新点与贡献 (41)一、内容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这种增长并非没有代价,尤其是对于碳排放的影响。
关于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其快速增长和广泛传播对传统经济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数据中心、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的能耗问题,以及网络化、智能化带来的能源需求增加。
关于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降低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潜射声自导鱼雷发现概率研究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潜射声自导鱼雷发现概率研究任 斌 1, 谢 超 2(1. 海装装备项目管理中心, 北京, 100071; 2. 北京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 北京, 100081)摘 要: 明确潜射声自导鱼雷的发现概率, 对相关战术制定具有显著作用。
传统解析算法和统计算法无法平衡概率评估的快速性和精确性, 针对此问题,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发现概率评估模型, 以及基于解析模型的训练数据集生成方法, 并在特定态势下开展了发现概率评估的数值仿真。
结果显示, 文中所提方法具有很好的评估效果, 可为相关战场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潜射声自导鱼雷; 发现概率; 高斯过程回归中图分类号: TJ6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3920(2024)02-0368-08DOI: 10.11993/j.issn.2096-3920.2023-0113Finding Probability of Submarine-Launched Acoustic Homing TorpedoesBased on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REN Bin1, XIE Chao2(1. Marine Equipment Project Management Center, Beijing 100071, China; 2.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Autom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Abstract: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finding probability of submarine-launched acoustic homing torpedoes significantly affects tactical formulation. Conventional analytical and statistical algorithms fail to balance the speed and precision of probability assessment. In response to this issue, this paper introduced a model for assessing the finding probability based on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Additionally, a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generating a training dataset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s for assessing the finding probability were conducted within a specific battlefield scenario. The outcomes illustrate the superior assessment effect of the proposed method, offeri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decision-making in relevant battlefield contexts.Keywords: submarine-launched acoustic homing torpedo; finding probability;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0 引言鱼雷是水下和水面战场的大杀器, 充分利用了海洋环境高隐蔽性以及不可压缩流体带来的高毁伤性, 具有很强的战略威慑力[1]。
财务数字化转型研究述评

财务数字化转型研究述评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 (5)2.1 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 (7)2.2 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8)2.3 数字化转型相关理论 (10)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案例分析 (11)3.1 国内企业案例分析 (12)3.2 国际企业案例分析 (13)3.3 案例比较与启示 (14)四、财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5)4.1 技术挑战与对策 (16)4.2 管理挑战与对策 (18)4.3 法律与伦理挑战及应对 (20)五、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评价与改进方向 (20)5.1 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5.2 转型效果评价与分析 (23)5.3 改进方向与建议 (24)六、未来展望与研究趋势 (25)6.1 技术发展趋势 (27)6.2 管理发展趋势 (28)6.3 研究发展趋势 (29)七、结论 (30)7.1 研究总结 (32)7.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2)7.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4)一、内容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财务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适应现代商业环境、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综述旨在深入探讨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实施策略及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本文梳理了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其涵盖的财务管理、数据分析、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并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整体运营模式的深刻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详细阐述了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行业竞争态势等。
在实施策略方面,本文提出了包括组织架构调整、人才培养与引进、技术选型与部署、数据安全保障等在内的综合实施框架。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企业在财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文章对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合,财务数字化转型将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为企业带来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五年能源消费总量 将持续小幅增长

未来五年能源消费总量将持续小幅增长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举行2018 年度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
根据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的预测,2018-2022 年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持续小幅增长,能源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态势还会持续,清洁能源占比在未来五年会有明显增长。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持续小幅增长
《新时代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执笔人郝宇称,2018 年到2022 年,我国煤炭消费占比将会大幅下降,石油消费占比基本稳定,天然气与其他能源
在未来五年预计得到较大发展。
在基准情境下,2018-2022 年能源消费总量预计维持小幅增长态势,非化石能源占比在2022 年预计达到16.2%以上。
郝宇表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较早,在经历了几年的经济
转型后,未来几年发展态势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比较强劲。
而京津冀地区特别
是河北省因重化工业比重较高,在结构转型和重视环保的背景下增速可能有所
放缓。
《新时代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预计,东、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增速
较为稳定,未来五年各省能源消费占区域总消费的比重与目前相差不大。
东北
地区资源型产业和重化工业比重较高,去产能政策的不断深化可能促使地区能
源消费进一步降低。
西部地区如重庆、贵州等省份经济发展较快,对能源消费
的需求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2017 年12 月19 日,首先纳入发电行业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正式启动,1 万吨标煤的准入门槛使全国碳市场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火电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2017 年12 月底,全国七个试点碳市场累计完成配额交。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纳结构光谱设计研究进展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纳结构光谱设计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文献综述 (5)二、深度学习在微纳结构光谱设计中的应用基础 (6)2.1 深度学习概述 (7)2.2 微纳结构光谱设计原理 (8)2.3 深度学习与微纳结构光谱设计的结合 (10)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微纳结构光谱设计方法 (11)3.1 数据集准备与处理 (12)3.2 模型构建与优化 (13)3.3 设计流程与关键步骤 (14)3.4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15)四、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16)4.1 光谱分析 (18)4.2 能源转换 (18)4.3 生物传感 (19)4.4 其他领域的应用 (20)五、挑战与展望 (22)5.1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23)5.2 未来发展方向 (24)5.3 技术创新与突破 (25)六、结论 (27)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28)6.2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29)一、内容概览随着微纳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微纳结构光谱设计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光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近年来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微纳结构光谱设计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概述,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
我们将介绍深度学习在微纳结构光谱设计领域的应用背景和意义,以及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挑战。
我们将详细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微纳结构光谱设计方法,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等模型的设计和应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深度学习优化微纳结构的设计与制备过程,以实现更高的光谱性能和更低的成本。
我们还将关注基于深度学习的微纳结构光谱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价值,如在生物医学成像、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我们将对未来基于深度学习的微纳结构光谱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展望。
1.1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微纳结构光谱设计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光子学等领域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PFOA和PFOS替代品的环境污染及毒性研究进展

PFOA和PFOS替代品的环境污染及毒性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意义 (4)二、PFOA和PFOS的基本性质与用途 (5)2.1 PFOA的基本性质与用途 (6)2.2 PFOS的基本性质与用途 (6)三、PFOA和PFOS的环境污染现状 (7)3.1 全球范围内PFOA和PFOS的排放情况 (9)3.2 地区性环境污染现状 (10)3.3 工业生产与废弃物处理中的PFOA和PFOS排放 (12)四、PFOA和PFOS替代品的研发与应用 (13)4.1 替代品的种类与特性 (15)4.2 替代品的研发动态 (16)4.3 替代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挑战 (17)五、PFOA和PFOS替代品的环境污染及毒性研究 (18)5.1 替代品的环境行为研究 (20)5.2 替代品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21)5.3 替代品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 (22)5.4 毒性评价与生态风险评估 (24)六、政策法规与监管 (25)6.1 国际政策与法规 (26)6.2 国内政策与法规 (28)6.3 监管机构的角色与作用 (29)七、结论与展望 (30)7.1 研究成果总结 (31)7.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33)7.3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34)一、内容简述本篇论文综述了PFOA(全氟辛酸)和PFOS(全氟辛烷磺酸)替代品的环境污染及毒性研究进展。
PFOA和PFO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生物累积性和潜在的健康风险而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这些物质的限制使用或禁止使用,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其替代品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在环境污染方面,替代品的生物降解性、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等特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一些新型化合物和添加剂逐渐成为替代品,它们在环境中的行为和生态影响尚需深入研究。
在毒性研究方面,替代品对人类和野生动植物的潜在影响是研究的重点。
实验室和现场研究揭示了一些替代品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但仍需长期研究和监测以确保其安全性。
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水化机理及耐久性

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水化机理及耐久性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4)二、磷石膏矿渣水泥的基本性质 (5)2.1 磷石膏的成分与特性 (6)2.2 矿渣的成分与特性 (7)2.3 磷石膏矿渣水泥的配比设计 (8)三、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水化机理 (9)3.1 水泥水化过程的一般原理 (10)3.2 磷石膏矿渣水泥的水化产物形成 (11)3.3 水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 (12)3.4 水泥石中的化学反应机制 (13)四、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 (15)4.1 耐久性的定义与评价指标 (16)4.2 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 (17)4.3 抗冻性 (17)4.4 耐硫酸盐侵蚀性能 (19)4.5 微观结构与耐久性的关系 (20)五、提高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21)5.1 材料选择与优化 (22)5.2 配合比设计与调整 (24)5.3 施工工艺改进 (25)5.4 环境因素控制 (26)六、结论与展望 (27)6.1 研究成果总结 (28)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29)6.3 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展望 (30)一、内容综述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随着磷石膏产量的不断增加,处理磷石膏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已成为当务之急。
磷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同时还含有多种杂质,如磷、有机物等。
这些杂质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改善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掺合料及外加剂等,可以提高其性能,满足各种建筑需求。
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通过调整水泥、砂、石、磷石膏等原料的比例,以及掺合料的种类和数量,旨在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
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重点关注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等耐久性能。
通过改进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微观结构,提高其抵抗环境侵蚀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理工大学郝宇博士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计量经济学分析流程初探
报告人:郝宇
德国汉堡大学经济学博士
时间:2015年4月17日(周五)
13:30-15:00
地点:逸夫楼504
主讲人简介:
郝宇博士,武汉大学物理学与经济学双学士(2005)、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2008),德国汉堡大学经济学博士(2012),现就职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应用经济系/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讲师,兼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Applied Energy等学术杂志匿名评审。
郝宇博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究基金的科研课题,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能源经济、环境政策等,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本次报告从实用性出发,结合具体的实例讲解如何从选题、数据采集、模型建立、结果检验、结论讨论等方面做一个较为完整的计量经济学分析,突出实用性。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参加!
注:听报告的本科生请携带校园卡刷创新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