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矿粉流动度比
混凝土用水量的控制方法

混凝土用水量的控制方法胶凝材料对混凝土用水量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水泥标准稠度、粉煤灰需水量、矿粉用水量等。
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反映水泥浆体达到标准稠度时需水量的多少。
一般情况下,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与水泥品种、细度及原材料有关。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凝土的用水量随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增大而增大,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每增加1%,混凝土要达到相同要求的坍落度,则用水量至少会增加3~5kg/m3。
为降低混凝土用水量,降低水胶比,降低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
在配制混凝土时宜选择强度相同、标准稠度用水量较低的水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粉煤灰的需水量粉煤灰可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粉煤灰需水量比是指掺30%粉煤灰胶砂用水量与基准水泥砂浆用水量之比,粉煤灰需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用水量的大小,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
随着粉煤灰需水量比的增加,混凝土拌合物要达到相同的坍落度,拌和用水量也会相应增加。
实践中发现,在混凝土中掺加需水量低的粉煤灰,不但不会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反而可能降低用水量。
但同时也发现,含碳量较高(烧失量较大)的粉煤灰需水量较大,会明显增加混凝土用水量。
在配制混凝土时,宜选用水量比较小的(小于100%)粉煤灰可以混凝土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
同时,也可以减少了混凝土的徐变,减少了水化热,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力和耐久性。
三、矿粉的流动度比矿粉的流动度比对混凝土用水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矿粉的流动度比越大,在配制坍落度一定的混凝土时,混凝土用水量越低,反之亦然。
矿粉的流动度比与其生产工艺、颗粒级配、比表面积等因素有关,矿粉中级配合理,球形颗粒较多时,流动度比较大,比表面积较大时,会较低流动度比。
比表面积对矿粉的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比表面积小于400m2/kg时,会降低其活性,同时,配制的混凝土也容易泌水。
四、骨料对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1)骨料品种天然骨料表面光滑,而人工砂石的表面粗糙,多棱角,比表面积较天然骨料大,用水量较高。
矿粉讲义

矿粉讲义一、取样:按厂家单线年生产能力规定,总量在10×104t以下时,每120t为一编号。
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以在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20kg。
试样应混合均匀。
二、密度测定:取无水煤油倒入李氏瓶中,倒入体积在李氏瓶刻度的0~1ml之间,记录此时煤油在李氏瓶中的刻度V1。
在称取烘干后冷却至室温的水泥样品质量(m)60g,精确至0.01g,倒入李氏瓶中,中途不得有损失,记录水泥完全倒入李氏瓶后李氏瓶中水泥与无水煤油体积刻度V2.水泥密度的计算:ρ=m/(V2-V1).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规定值:ρ≥2.80三、比表面积测定:取试样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质量m。
试样质量m=ρV(1-ε)式中:m――需要的试样量,单位为克(g)ρ――试样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V――试料层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本实验室仪器试料层体积标定为1.848cm3)ε――试料层空隙率(PⅠ、PⅡ型水泥的空隙率采用0.500±0.005,其他水泥或粉料的空隙率选用0.530±0.005。
)确定试样质量后,制备试料层。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
称取确定好的试样质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
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
在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式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并旋转1~2圈,慢慢取出捣器。
把制备好的装有试料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将其插入U型压力计顶端锥型磨口处,旋转1~2圈。
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震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打开仪器开关,输入所检矿粉密度、所选空隙率,按测量键测量。
仪器自动显示测量结果。
记录所测试样时间、温度以及比表面积值。
做两次透气试验,取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如两次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重新试验。
矿粉试验

矿渣粉试验作业指导书一、进场必试项目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二、委托批次:根据DBJ/T01-64-2002《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规定,连续供应200t同一厂家、相同级别的矿粉为一批,不足200t者应按一批计。
三、试验依据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19942、《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勃氏法)》GB/T8074-2008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四、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用矿粉技术要求五、检测前的检查1.开始进行检测前应首先检查试验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开启设备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检测。
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线路破损、漏电现象。
3.接通电源,空载运转各仪器设备,确定其是否运转正常。
4.检查检测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5. 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士1℃范围内。
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 h 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酌减至一天记录二次。
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为此范围中值。
六、取样与留样1、取样:散装矿渣粉取样时,应从连续进厂的任意三个罐体中各取试样一份,每份不少于12.0kg,混合搅拌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
2、留样:1.样品取得后应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封条样要加封条。
容器应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并且不影响水泥性能。
2存放封存样的容器应至少在一处加盖清晰、不易擦掉的标有编号、取样时间、取样地点和取样人的密封印,如只有一处标志应在容器外壁上。
矿粉流动度比作业指导书

矿粉流动度比作业指导书
一、引用标准
《用于水凝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046—2008
二、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
三、仪器设备及配料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水泥胶砂搅拌机、流动度跳桌、中国ISO标准砂(1350g±5g)、卡尺(量程不小于300mm,分度值不大于0.5mm)
四、试验步骤
4.1 称取试验样品矿粉225g、水泥225g、标准砂1350g,拌和水225ml。
另外称取对比样品水泥450g、标准砂1350g、拌和水225ml。
将称取的2份样品分别进行拌和(试验样品由对比水泥和矿粉按质量比1:1组成) 4。
2 将拌合好的胶砂分两次装入预先放置在跳桌中心用湿布擦过的截锥型圆模内。
第一次先装至模高的2/3,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圆柱捣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插捣15次;第二次装至高出圆模约20mm,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划5次,再插捣10次,每次插捣至下层表面,然后将多余胶砂刮去抹平,并清除落在跳桌上的砂浆。
4。
3 将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跳动25次,然后用卡尺量测胶砂垂直的底部扩散直径,以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平均值为测定值。
五、结果计算
分别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流动度,矿渣粉的流动度比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取整数。
)×100
F=(L/L
m
式中:
F——-矿渣粉流动度比,%;
L——-试验胶砂流动度,单位毫米mm;
L
---对比样品胶砂流动度,单位毫米mm
m。
矿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磨细矿渣粉检测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粒化高炉矿渣粉密度、比表面积(勃氏法)、氧化镁、烧失量、三氧化硫、流动度比、活性指数等指标的测定.二、技术标准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942、《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勃氏法)》GB 8074-2008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08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三、采用的仪器设备四、检测项目、被测参数及允许变化范围技术要求:1.开始进行检测前应首先检查软练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开启设备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检测。
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线路破损、漏电现象。
3.接通电源,空载运转各仪器设备,确定其是否运转正常。
4.检查检测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六、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密度(1)。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3)。
试样应预先通过0。
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矿粉60g,称准至0.01g.(4). 用小匙将试样一点点的装入(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5)。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6). 结果计算①矿粉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矿粉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②矿粉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矿粉密度ρ=矿粉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
矿粉性能检验与试验规范

矿粉性能检验与试验标准矿粉性能检验包括:密度、比外表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含水量、三氧化硫。
1、取样1.1、水泥应按批次取样检测,组成同一批次水泥应符合以下条件:〔1〕同一生产厂家、〔2〕同一强度等级、〔3〕同一品种、〔4〕同一出厂编号、〔5〕连续进场、〔6〕数量不超过200吨。
1.2、如不符合以上条件应逐车取样检验。
1.3、用2米的取样管取样,取样点至少在20点以上,样品数量至少10kg,经混合均匀后一分为二,一份由司机和本公司取样员共同见证签封后带回水泥厂家留样,另一份交本公司试验室检测和留样。
1.4、试验室样品应通过0.9mm的筛后一分为二,一份用于试验检测,另一份用于留样,留样的时间至少40天。
2、密度:2.1矿粉密度检测依据:?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94〕。
2.2试验环境: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2.3主要仪器设备:李氏瓶2.4试验步骤:2.4.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2.4.2从恒温水槽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没煤油的局部擦干净。
2.4.3矿粉试样应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枯燥1h,并在枯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60g,精确0.01g。
2.4.4用小匙将矿粉试样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将李氏瓶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2.6结果计算2.6.1矿粉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矿粉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
2.6.2矿粉密度ρ〔g/cm3〕=水泥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2.5.3两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去到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 g/cm3。
矿粉详细资料大全

矿粉详细资料大全矿粉(mineral powder)是符合工程要求的石粉及其代用品的统称。
是将矿石粉碎加工后的产物,是矿石加工冶炼等的第一步骤,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矿粉的亲水系数是单位矿粉在同体积水(极性分子)中和同体积煤油(非极性分子)中的膨胀的体积之比值。
在公路工程中矿粉的亲水系数<1的矿粉叫碱性矿粉。
基本介绍•中文名:矿粉•外文名:Mineral powder•含铁:60-68%•超精矿粉:70-72%•矿粉等级:S105 、 S95 、 S75•矿渣微粉:矿粉、粒化高炉矿渣粉基本概念,矿粉和铁粉的区别,矿渣微粉,套用,石灰石矿粉,保温砂浆,混凝土,基本概念矿粉和铁粉的区别矿粉一般是指将开采出来的矿石进行粉碎加工后所得到的料粉,如铁矿粉,是指将不同类型含铁矿如褐铁矿,磁铁矿等粉碎球磨磁选后,所得的不同含铁量的矿粉,普矿粉含铁为60-68%,超精矿粉为70-72%,而铁粉指相对含铁量比矿粉高,是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如还原法、水或气雾化法、机械粉碎法、电解法、熔盐分解法、蒸发冷凝法等获得高品位,并达到使用要求的粒度的颗粒状铁粉。
矿粉矿渣微粉矿渣微粉又称为矿粉、粒化高炉矿渣粉。
中国产的矿粉主要用于混凝土掺合料,由专业的工厂生产, ... 混凝土时加入到混凝土中,掺量以占混凝土中水泥质量计。
一般生产矿粉时也可以加入部分的石膏,以SO 3 %计,一般为2%。
矿渣微粉矿粉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普通矿粉和超细矿粉。
以比表面积来区分。
矿粉,是用水淬高炉矿渣,经干燥,粉磨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高细度,高活性粉料,是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和水泥混合材,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材料。
通过使用粒化高炉矿渣粉,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同时对抑制碱骨料反应,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结构早期温度裂缝,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抗渗和抗侵蚀能力有明显效果。
依据国家标准 GB/T18046-2000,矿粉分 S105 、 S95 、 S75 三个等级,其活性钙、矽、铝等无机物的含量大于 30% 。
32-矿粉检测实施细则

矿粉检测实施细则一、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粒化高炉矿渣粉密度、比表面积(勃氏法)、氧化镁、烧失量、三氧化硫、流动度比、活性指数的测定。
二、技术标准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942、《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1996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勃氏法)》GB 8074-87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00三、采用的仪器设备五、检测前的检查1.开始进行检测前应首先检查软练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开启设备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检测。
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线路破损、漏电现象。
3.接通电源,空载运转各仪器设备,确定其是否运转正常。
4.检查检测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六、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密度(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3). 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矿粉60g,称准至0.01g。
(4). 用小匙将试样一点点的装入(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5).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6). 结果计算①矿粉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矿粉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②矿粉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矿粉密度ρ=矿粉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 g/c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技能答辩综合考核打分表(矿渣粉流动度比)
序
号
考核内容考核情况优秀满意合格较差
1 目的测定流动度比,判定矿渣粉质量,指导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和日常混凝土质量控制
10 9-7 6-4 3-0
2 原理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两者流动度比评
价矿渣粉流动度比。
20 19-15 14-10 9-0
3 主要设备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g)、
搅拌机(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行星式水泥
胶砂搅拌机)、流动度跳桌(符合GB/T2419规定)。
标准物质:ISO标准砂、42.5级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
酸盐水泥且强度、比表面积和碱含量符合规范要求。
10 9-7 6-4 3-0
4 环境条件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2°C,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
10 9-7 6-4 3-0
5 取样制样对比胶砂的材料数量:水泥450g,标准砂13500g,
加水量225ml
试验胶砂的材料数量:水泥225g,矿渣粉225g,标
准砂1350g,加水量225ml;
15 14-11 10-6 5-0
6 试验步骤砂浆搅拌程序:
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
升至固定位置。
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
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
机
器转至高速再拌30s。
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
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
在
高速下继续搅拌60s。
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
±1s以内。
预先用湿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
砂接触的工具。
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
圆模高度约2/3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
划5次,用捣棒按要求(先外10后里5顺时针)均
匀捣压15次,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1/2;随后装
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在
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按要求(先外
7后里3顺时针)均匀捣压10次,第二层捣实不超
过已捣实底层表面。
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
20 19-15 14-10 9-0
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并擦去落在桌上的胶砂。
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
立刻开动跳桌,以每秒一次的频率,在25s±1s内完成25次跳动。
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地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单位为mm。
流动度试验,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6min内完成。
7 记录、报
告及结论
数据修约:X=(L/Lm)*100计算至1%。
15 14-11 10-6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