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粉的技术要求
矿粉检测业指导书

1.0
活性指数
需水量比/%≤
100
3d/%≥
85
70
55
7d/%≥
100
85
75
28d/%≥
115
105
100
5.2判定规则
试验结果符合上表中技术要求时为合格品,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时,允许在同一编号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复检不合格可降级处理或退货。
4.2.4将料筒上部空间注入水银,按上述同样方法除去气泡,压平,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精确至50mg。
4.2.5按下式计算筒体积(精确到0.005cm3)
V=(P1-P2)/ρ水银
其中:V——料层体积cm3;
P1——末装料时,料筒中水银质量g;
P2——装料后,料筒中水银质量g。
4.3试样制作
4.3.1试样准备
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
文件编号
版/次
矿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页 数
共7页第2页
式中:W——含水量%;
W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
W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计算精确至0.1%
2.细度
2.1仪器:负压筛检仪:φ150mm45 mm方孔筛,天平(0.01~50g)
2.2试验步骤:
2.2.1将测试用矿粉样品属于温度为105-10℃烘箱内烘至恒重,取压试样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4.5标定料筒体积,按公式计算标准粉重量,并用分析天平秤量。
4.4.6将仪器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标定状态
4.4.7将拨码盘B1的数值设定为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值。将拨码盘B2的数值设定为标准试样的密度。
4.4.8按下测量键,测量开始,测量完毕后仪器显示出数值即为本仪器的仪器常数K及测量时间。
沥青路面AC-13施工指导意见(70#沥青)

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70#道路石油沥青)施工指导意见根据部颁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面层均采用优质70#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应对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由施工单位留样备检。
施工单位每车检测1次,监理单位每5车检测1次。
沥青全套指标检验由施工单位和监理组联合委托有关单位按每2000吨进行,每个标段至少送检1次。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7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二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4.75mm。
宜采用玄武岩、辉绿岩等中性石料,也可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宜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15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沥青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石质采用石灰岩,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细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根据级配的需要,也可使用少量质量优良的河砂。
沥青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注:(1)视密度不小于2.5 g/cm3;(2)砂当量不得小于60%。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100T检验一次。
拌和机的粉尘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
但每盘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五二、做好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1、必须配备齐全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展和质量的故障。
矿粉试验

矿渣粉试验作业指导书一、进场必试项目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二、委托批次:根据DBJ/T01-64-2002《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规定,连续供应200t同一厂家、相同级别的矿粉为一批,不足200t者应按一批计。
三、试验依据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19942、《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勃氏法)》GB/T8074-2008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四、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用矿粉技术要求五、检测前的检查1.开始进行检测前应首先检查试验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开启设备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检测。
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线路破损、漏电现象。
3.接通电源,空载运转各仪器设备,确定其是否运转正常。
4.检查检测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5. 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士1℃范围内。
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 h 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酌减至一天记录二次。
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为此范围中值。
六、取样与留样1、取样:散装矿渣粉取样时,应从连续进厂的任意三个罐体中各取试样一份,每份不少于12.0kg,混合搅拌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
2、留样:1.样品取得后应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封条样要加封条。
容器应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并且不影响水泥性能。
2存放封存样的容器应至少在一处加盖清晰、不易擦掉的标有编号、取样时间、取样地点和取样人的密封印,如只有一处标志应在容器外壁上。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及解答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及解答P351-9 某沥青路面混合料和细集料的筛分试验结果见表1-14.试计算细集料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算细集料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和通过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和通过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和通过百分率,绘绘制该细集料的级配曲线图,并分析其级配是否符合设计级配范围的要求。
计算该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判断其粗度。
某细集料的筛分试验结果某细集料的筛分试验结果 表1-14 筛孔尺寸(mm)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筛底筛余质量(g) 0 13 160 100 75 50 39 25 38 设计级配范(%) 围100 95~100 55~75 5~55 3 20~40 2~28 1 7~18 5~10 -答:答: 寸筛孔尺(mm) 9.5 4.75 2.36 0.6 0.3 0.15 0.075 筛底1.18 0 13 160 100 75 50 39 25 38 质筛余量(g) 0 2.6 32 20 15 10 7.8 5 7.6 分计筛余分率百分率21/ 1累计筛余百100 0 2.6 34.6 54.6 69.6 79.6 87.4 92.4 分率0 通过百分率 100 7.6 通过百分率97.4 65.4 45.4 30.4 20.4 12.6 - 7~18 5~10 0~40 12~28 2100 95~10设计级配范55~75 35~55 0 围(%) 从上图可知,该细集料符合要求。
1-12 采用“试算法”确定某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
石屑和矿粉的筛分析试验结果以通过百分率列碎石、设计资料[]21 / 2 于表1-15中第2~4列,设计级配范围要求值列于表1-15中第5列。
表1-15筛孔尺寸di(mm)各档集料筛分析试验结果(通过百分率,%)设计级配范围通过百分率(%)矿粉碎石石屑矿粉26.510010010010019.0971*******~100 16.061.510010075~90 13.234.510010062~809.519.893.810052~724.75 4.677.910038~582.36- 58.710028~461.18- 36.010020~340.6- 23.09715~270.3- 11.09410~200.15- -926~140.075- - 70.54~8[设计要求]用试算法确定碎石、石屑和矿粉在混合料中的用量;计算出混合料的合成级配,并校核该合成级配是否在要求的级配范围中,若有超出应进行调整。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SBS改性沥青,SMA-13S)施工指导意见(修订版)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SBS改性沥青,SMA-13S)施工指导意见(修订版)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结合我省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江苏省高速公路部分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SMA-13S结构,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S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一、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沥青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省高指委托有关单位进行。
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市高指中心试验室按苏高技(2004)20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明确公路沥青路面原材料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的通知》规定对到场沥青进行检测,并留样备检。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二SMA-13S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4.75mm。
宜采用玄武岩集料和辉绿岩集料,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按苏高技(2004)203号文规定进行检查。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玄武岩、辉绿岩或石灰岩细集料,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按苏高技(2004)203号文规定进行检查。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SMA-13S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方孔筛)表四注:(1)视密度不小于2.60g/cm;(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兰值不大于25g/kg,亚甲兰试验待试验规程正式发布后执行;(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4)棱角性不小于30S。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
开滦集团选煤用磁铁矿粉管理规定

开滦集团选煤用磁铁矿粉管理规定(试行)一质量要求重介选煤用重介质是一种磁铁矿粉,按照矿物组成由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等;按化学成分、产地的不同,其物理性质也不同。
选煤厂对磁铁矿粉的密度、粒度、磁性物含量有着较高的要求。
集团公司根据煤炭行业标准《选煤用磁铁矿粉》(MT/T-1017-2007)并结合各选煤厂实际情况,确定开滦集团内部选煤厂统一的磁铁矿粉各项参数要求。
1.各项主要指标要求表一各项主要指标要求2.介质在库内存放期间,不能有结焦、结块等粘结现象,否则一律视为不合格品,由供货方无条件按不合格数量的100%换或退货。
3.介质粉中不得掺入任何杂物,如矿渣、石块、碳结物、塑料布、杂草、粘土等。
否则一律视为不合格品,由供货方无条件按不合格数量的100%换或退货。
4.根据现场实际,各项指标中(真密度>4.3、磁性物含量>93%、-0.045mm含量>83%,外水<10%)为最低要求,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各厂拒绝接收。
在区间范围内的在合同中要明确扣款额度,结账时必须进行扣款。
(其中:外水一项应折吨处理)二样品采取集团公司选煤用磁铁矿粉(介质)的样品采取方法依据GB/T2007.1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取样方法》并结合各选煤厂实际情况规定如下:1.采样人员接到进矿磁铁矿粉(介质)通知后,及时到现场进行采样(必须两人以上,其中一人为负责人)。
要求先卸一车采样检测比重(真密度),如合格则来车全部卸车采样。
2.要求在卸车过程中采样,采样在卸车完毕后的磁铁矿粉堆上立即进行。
3.按照不同供货单位分别采样的原则,同一供货单位一般情况下以1000t作为一个检测单位;当日进货少于1000t时,当日应单独作为一个检测单位。
4.按照均匀布点的原则对介质进行采样。
介质落地后立即在介质堆上按上、中、下均匀布点取样(参照煤堆取样方法进行布点)。
采样前要剥去200mm的表层,要求子样重量不少于200g,子样数目不少于每5吨一个子样。
选煤用磁铁矿粉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完善

选煤用磁铁矿粉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完善摘要:通过学习磁铁矿粉真密度的测定方法和自我研究,形成了一套选煤用磁铁矿粉质量指标检测方法,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磁铁矿粉;真密度;关键粒度现代化的选煤厂多采用的是重介质选煤工艺,采用磁铁矿粉作为加重质,用于配制重介质悬浮液,磁铁矿粉质量的优劣是影响重介质选煤工艺洗选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保证洗选效果、降低介耗和选煤成本的关键。
因此,选煤厂日常管理工作中磁铁矿粉的入厂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确定合理的磁铁矿粉入厂检验的质量指标及标准是选煤厂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选煤用磁铁矿粉性质及其技术要求根据煤炭行业标准《选煤用磁铁矿》(MT/T-1017-2007)依据选煤的工艺要求,将磁铁矿粉分为特粗、粗、细、特细四的级别。
对各级的技术参数参照下表:注:粒度组成、外在水份和硫份等技术要求,也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确定。
二、选煤用磁铁矿粉质量指标完善的过程一般来说,密度大于4.5kg/cm?,磁性物含量大于85%,即能满足选煤要求。
磁性物含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一般这个指标都能达到。
我厂主要是在粒度组成和真密度测定两方面进行了完善。
粒度的测定:我厂粒度的测定在2013年6月21日之前一直做全粒级分析,在这之后只对>0.045m m和<0.045mm两个关键粒度进行测量,看看是否适合上表中推荐的范围。
做全粒级分析需要用到套筛,操作复杂,需要的时间长;只做两个关键粒度的测量操作简单,取200g入场介质,只需要用水洗掉低粒度级别的,剩下的称量即可,既节约时间,又达到了入场介质检验的效果。
磁铁矿粉的粒度主要是影响重介质悬浮液的粘度,选煤厂存在介质技术损失并不大、但介耗却很高的情况,原因可能是由于磁铁矿粉质量没有达到要求。
因为加重质粒度越细,重悬浮液密度也越稳定,在重悬浮液中为起稳定作用而掺入的煤泥量也相应减少;加重质粒度变粗后,重悬浮液稳定性变差,为了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势必要加大泥质物含量,从而导致脱介筛和分选机效率下降,加重质损失明显增大。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SBS改性沥青,AC-20S)解读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SBS改性沥青,AC-20S)施工指导意见(修订版)苏高技(2005)60号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路面中面层厚度6cm,采用AC-20S级配类型。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中面层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省高指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实验室、市高指中心试验室按苏高技(2004)20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原材料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的通知》规定对到场沥青进行检测,并留样备检。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应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按苏高技(2004)203号文规定进行检验。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石质为石灰岩,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集料按苏高技(2004)203号文规定进行检验。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沥青路面中面层用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二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亚甲蓝试验待试验规程正式发布后执行;(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4)棱角性不小于30s。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进场填料按苏高技(2004)203号文规定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