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粉比表面积B

合集下载

(完整版)矿粉比表面积B.doc

(完整版)矿粉比表面积B.doc

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第页,共页检测用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1 电子分析天平2 比表面积仪3 烘箱4 李氏瓶5 恒温水槽其它滤纸等密度检测数据次数试样质量(g)读数1(cm3)读数2(cm3)单次密度(g/cm3)密度(g/cm3)水浴恒温(℃)1 60.00 0.8 21.9 2.842.84 20 2 60.07 1.0 22.2 2.83细度(比表面积法)检测数据1、标样及所标定设备的相关参数密度ρs(g/cm3)比表面积(cm2 /g)空隙率εs压力计液面降落时间Ts(s)环境温度(℃)空气粘度ηs(μPa.s)3.14 3270 0.5 72.14 20.4 /2、试样比表面积测定次数试验温度(℃)试样体积(cm3)初选空隙率εs确定空隙率εi试样质量(g)压力计液面降落时间Ti(s)单次比表面积(cm2 /g)比表面积(cm2 /g)1 20.6 1.846 0.5 0.5 2.621 81.28 36843710 2 20.4 1.846 0.5 0.5 2.621 82.30 3731计算公式W=ρv(1-ε)注:如果试验时温度与标定时温度之差不大于3℃时,可不考虑空气粘度的影响。

审核: 试验: 记录日期: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第页,共页检测用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1 电子分析天平2 比表面积仪3 烘箱4 李氏瓶5 恒温水槽其它滤纸等密度检测数据次数试样质量(g)读数1(cm3)读数2(cm3)单次密度(g/cm3)密度(g/cm3)水浴恒温(℃)12细度(比表面积法)检测数据1、标准样品及所标定设备的相关参数密度ρs(g/cm3)比表面积(cm2 /g)空隙率εs压力计液面降落时间Ts(s)环境温度(℃)空气粘度ηs(μPa.s)2、试样比表面积测定次数试验温度(℃)试样体积(cm3)初选空隙率εs确定空隙率εi试样质量(g)压力计液面降落时间Ti(s)单次比表面积(cm2 /g)比表面积(cm2 /g)1 2计算公式W=ρv(1-ε)注:如果试验时温度与标定时温度之差不大于3℃时,可不考虑空气粘度的影响。

矿粉分级以及性能介绍

矿粉分级以及性能介绍

矿粉⏹⏹从1969年起,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就开始了超细矿渣粉在混凝土中作为矿物掺合料的应用。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超细矿渣粉的应用研究工作。

2000年,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0正式颁布。

2002年,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颁布实施。

在该标准中,正式将超细矿渣粉命名为“矿物掺合料”,纳入混凝土第六组分。

从此,超细矿渣粉作为一个独立的新产品横空出世,并立即被广泛地接受和应用。

1.矿粉的概念⏹磨细矿粉即磨细水淬高炉矿渣粉,又称矿渣微粉,其英文缩写为GGBS 或GGBFS⏹磨细矿粉是以高炉水淬矿渣为主要原料经干燥、粉磨处理而制成的超细粉末材料;是制备高性能水泥和混凝土的优质混合材。

2.矿粉的技术指标⏹矿粉的活性指数是采用标准试验测试确定的,简单的说:矿粉替代50%水泥,拌合制作标准砂浆试件,然后测试砂浆28天强度。

含矿粉砂浆强度与不含矿粉基准砂浆强度比,就是矿粉的活性指数。

⏹常用的S95是一个矿粉等级。

其中…S‟表示矿粉,来源于英文SLAG(矿渣)。

…95‟表示活性指数不小于95%。

⏹标准:S105/95/75,7天活性指数:不小于95、75、55,28天活性指数:不小于105、95、75⏹流动度比:小于85、90、95⏹密度。

2.8g/cm3,比表面积:不小于350m2/kg2.矿粉的技术指标⏹粒化高炉矿渣的质量可用质量系数K得大小来表示:⏹K=(CaO + Al2O3 + MgO)/(SiO2 + MnO + Ti O 2)⏹式中CaO 、Al2O3 、MgO、SiO2 、MnO 、Ti O 2为相应氧化物的重量百分数。

⏹质量系数反应了矿渣中活性组分与低活性和非活性组分之间比值。

质量系数越大,则矿渣的活性越好。

3.矿粉和粉煤灰的区别⏹(1)两者来源不同:粉煤灰来源于热电厂排放的烟气经收尘处理后收集得到的飞灰;而磨细矿粉则是由炼铁高炉排出的熔融态矿渣经水淬(粒化)后再进行干燥、磨细加工而得到的超细粉末。

粉煤灰和矿渣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

粉煤灰和矿渣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

二、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粉煤灰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 影响 1)粉煤灰能够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2)加入粉煤灰后,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得到 很大改善,通过加入粉煤灰可以实现混凝土长 距离泵送。 3)由于粉煤灰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少,凝 结时间延长。 4)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 高。
4. 复掺时,针对不同等级粉煤灰,选择合 适的复合比例。 矿渣粉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使用时,常 与粉煤灰复合使用。这是因为,其一,粉煤灰 比矿粉更为廉价,单掺矿粉对混凝土成本不利。 虽然单掺粉煤灰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掺量 受到较大限制;其二,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 互补”,改善混凝土性能。
1) 矿渣粉与Ⅱ级粉煤灰复合。矿粉与Ⅱ 级粉煤灰复合使用时,粉煤灰的取代量宜控 制在15%以内,矿粉宜控制在30%以内。在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用矿粉,降 低Ⅱ级粉煤灰质量波动给混凝土带来的不利 影响。其实这种配制混凝土的原则适应于任 何原材料。也就是说,质量差或质量稳定性 差的原材料不得不用时,应在充分试验的基 础上,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用。另 外,由于Ⅱ级粉煤灰和矿渣粉同样具有增加 混凝土粘度的趋势,因此不宜配制高强混凝 土。
3. 无论单掺和复掺,均应事先了解水泥中 掺合料数量和种类 除Ⅰ型硅酸盐水泥P.Ⅰ外,其他种类水泥 中均掺有一定量的混合材,有些水泥混合材的 掺量还很高,混合材的种类也很多,比如:石 灰石、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火山灰、窑灰、 燃烧后的煤矸石等,因此在使用矿渣粉或其它 种类掺合料时,无论单掺时的掺量或复掺时的 总量控制,均应考虑水泥中混合材的种类和掺 量,以防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4、 矿粉是水淬粒化高炉矿渣经粉磨后达 到规定细度的一种粉体材料。矿渣作为混合材 在水泥中应用非常广泛,但矿粉在商品混凝土 中的应用要比粉煤灰要晚一些,主要因为矿渣 的细磨技术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起 来的。 随着矿渣磨细技术的不断发展,矿渣被磨 至相应细度的能耗越来越低,并且细度也很容 易达到400m2/kg以上。 5、商品混凝土胶凝材料体系正由“水泥”、 “水泥+粉煤灰”向“水泥+粉煤灰+矿粉”体 系转变。

矿粉原始记录有比表面积

矿粉原始记录有比表面积

(%)
(%)
7d 活性指数标准 值≥ %
% 检验结果(%)
试样
28d 单个强度值(MP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比胶砂
平均值 (MPa)
试验胶砂
试样质量(g)
液面降时间(t)
比表面积实测值 (m2/kg)
28d活性指数标准 比表面积值平≥均值 %
(m2/kg)
% 检验结果(%) 水泥标准样
比表面积(m2/kg) 密度(g/cm3)
(℃) 检验依据
年月
年日


活性指数 7d 单个强度值(MPa)
平均值 (MPa)
流 试样
动 度
对比胶砂
比 试验胶砂
水泥(g)
烧 试样 失1 量2
坩埚恒质量(g)
比 试样
表 面
1
积2
空隙率
矿粉(g)
标准砂(g)
水(ml) 流动度(mm) 流动度比(%) 试验胶砂
试样质量(g)
灼烧后总恒质量 (g)
单个试样烧失量 烧失量平均值
检验结论
校核:
检验:
粒化高炉矿渣粉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编号: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见证单位
使用部位
生产厂家 水泥厂家及品
种 含 试样 烘干前试样质量(g) 水1 量2
烘干后试样恒质量(g)
委托编号:
样品来源
检验性质
见证人
代表批量(t)
出厂编号
检验设备
单个试样含水量(%)
含水量平均值(%)
试样
对比胶砂
委托日期
检验日期
规格型号 检验温度

比表面积和矿物组成对矿粉活性的影响

比表面积和矿物组成对矿粉活性的影响

比表面积和矿物组成对矿粉活性的影响摘要:通过利用勃氏透气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矿渣粉试样进行比表面积及物质成分测试,研究矿粉的比表面积及矿物组成对其活性指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矿渣粉的活性受比表面积和矿物成分的多重影响,且矿粉中矿物组成对活性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矿粉;比表面积;矿物组成;活性指数0前言矿渣是工业废弃物,在水泥混凝土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形成胶凝性水化产物,因此,矿渣粉作为水泥混合材及混凝土的掺合料已得到广泛应用,且国内外研究学者及相关行业工程师已经进行了广泛而且深入的系统研究。

当高活性指数的矿渣粉取代部分水泥(10%-60%)使用时,不仅可以显著的降低成本,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为二氧化碳的减排及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做贡献。

而且还有助于改善和增强水泥或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如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1-2]。

活性指数是用来评价矿渣粉性能最主要的指标之一,GB/T 18046-2017《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对活性指数的含义及测试方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指出可以用抗压对比强度来表征矿粉的活性指数。

矿粉的比表面积,化学成分及结晶状态都会影响矿粉的活性,但很少有系统研究矿粉中物质成分和比表面积对其活性影响的报道。

本文通过勃氏透气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与物质成分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它们对矿渣粉活性的影响。

从微观角度分析影响矿粉活性的因素,更能有助于矿粉的细化开发研究。

1原材料及试验方案1.1原材料(1) 水泥:采用湖南宁乡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 P.O 42. 5水泥作为基准水泥。

主要物理性能指标见表 1-1。

表1-1 水泥的物理性能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min比表面积/(m2/kg)抗折强度/MPa抗压强度/MPa初凝终凝3d28d3d28d26.51022383587.19.828.548.4(2) 矿渣粉:未湖南区域各厂家的 S95 级粒化高炉矿渣粉,粒状高炉矿渣按不同来源进行标号,分别为 KF1~KF6。

矿渣粉标准粉的比表面积

矿渣粉标准粉的比表面积

矿渣粉标准粉的比表面积
矿渣粉的比表面积正常范围一般在平方米/千克之间,具体范围还需要根据矿渣粉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进行确定。

如果矿粉比表面积≤350㎡/kg,活性较低,3d活性发挥较差,而且差距较小,一般活性指数A3达28%\~31%,28d活性发挥也较差,一般活性指数A28达80%\~89%。

当矿粉比表面积在400±20㎡/kg时,活性发挥较好,考虑到不同品种矿渣性能差异及粉磨耗能制约,这个区间内的比表面积是相对比较适宜的。

当矿粉比表面积≥450㎡/kg时,3d和28d活性都发挥得比较充分,但具体使用时要与当前生产水泥品种所需相匹配,避免过粉磨的微粉耗能增加,达不到最佳经济控制指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相关行业专家或查阅相关论坛。

混凝土用超细矿粉标准

混凝土用超细矿粉标准

混凝土用超细矿粉标准一、前言混凝土用超细矿粉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

本文将根据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提出混凝土用超细矿粉的标准,旨在为混凝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指导。

二、术语和定义2.1 超细矿粉:指粒径小于10微米的矿物粉末,主要由硅酸盐、铝酸盐、钙质等矿物组成。

2.2 灰分:指超细矿粉中不含水的无机物质的总量。

2.3 水分:指超细矿粉中所含水分的总量。

2.4 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超细矿粉的表面积。

2.5 含量:指超细矿粉中某种成分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三、技术要求3.1 外观质量超细矿粉的外观应为白色或灰色粉末,无结块、疏松、杂质等缺陷。

3.2 化学成分超细矿粉的化学成分应符合以下要求:硅酸盐含量:大于70%;铝酸盐含量:小于15%;钙含量:小于5%。

3.3 物理性能(1)比表面积:不低于400m²/kg;(2)灰分:不低于85%;(3)水分:不高于1.5%;(4)流动性:不低于10s;(5)筛余物:不高于5%。

3.4 粒度分布超细矿粉的粒度分布应符合以下要求:(1)10%的颗粒直径小于1μm;(2)50%的颗粒直径小于3μm;(3)90%的颗粒直径小于6μm。

3.5 稳定性超细矿粉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过4h筛分后,筛余物变化不应超过0.2%。

3.6 其他要求超细矿粉的pH值应在7.0~9.0之间。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潮、受热等影响,确保质量不受影响。

四、试验方法4.1 外观质量采用目测法进行检验。

4.2 化学成分采用化学分析法进行检验。

4.3 物理性能(1)比表面积:采用比表面积仪进行测定;(2)灰分:采用加热至600℃的方法进行测定;(3)水分:采用恒重法进行测定;(4)流动性:采用流动度计进行测定;(5)筛余物:采用筛分法进行测定。

4.4 粒度分布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测定。

4.5 稳定性采用筛分法进行测定。

矿粉检验细则

矿粉检验细则

粒化高炉矿渣粉内控指标及其检测方法一、细度检验:0.08mm方孔筛筛余<1.5%。

二、密度:ρ≥2.9g/cm3。

三、比表面积:S>3500cm2/g。

四、烧失量:Loss<3.0%。

五、活性指数:R28>95%;流动度比:>90%。

六、三氧化硫:<4.0%。

试样制备按矿渣粉每出厂编号,在进站车上取两桶试样,一桶试样由带车送货人和我室取样人共同签名封存,为中裁留样;另一桶为我室内控制指标检测用。

一、细度检验(一)操作步骤称取经烘干试样25g,精确至0.1g。

倒入洁净的架在负压筛仪上的0.08mm 方孔筛里,盖上筛盖,开动负压筛连续筛析2min 。

在筛析过程中,负压控制在4000~6000Pa范围内。

在筛析期间,可用轻小木棒轻轻击打吸附在筛盖上的试样细粉,使其落下。

筛毕,称其筛余物质量,精确至0.1g。

(二)结果计算与评定1、细度按(1)式计算:X=G×4 (1)式中:X——0.08mm方孔筛余百分数,%;G——0.08mm方孔筛余物质量,精确至0.1g。

2、筛余必须<1.5%。

二、密度测定(一)试验步骤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2刻度线处(以月面下部为准),塞上瓶盖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恒温30min,记下初始读数(第一次)。

2、从恒温水槽中提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的煤油抹干净。

3、称取经烘干并已冷却至室温的矿渣粉试样60g,精确至0.01g。

4、用小匙将矿渣粉试样一点点慢慢地加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使矿渣粉中的空气排出,直至李氏瓶中没有气泡排出为止。

接着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无水煤油上涨的刻度(第二次读数)。

5、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时,恒温水槽的温差不大于0.2℃。

(二)结果计算与评定1、第二次读数减去第一次读数,即为矿渣粉的体积(cm3)。

2、矿渣粉密度按(2)式计算,精确至0.001g/cm3:ρ=G/V (2)式中:ρ——矿渣粉密度,g/cm3;G——矿渣粉试样质量,g;V——矿渣粉试样体积,c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粉细度(比表面积法)及矿粉密度试验记录
样品名称任务单编号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
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
第页,共页
检测用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
1 电子分析天平
2 比表面积仪
3 烘箱
4 李氏瓶
5 恒温水槽
其它滤纸等
密度检测数据
次数试样质
量(g)
读数1(cm3)读数2(cm3)
单次密度
(g/cm3)
密度
(g/cm3)
水浴恒温
(℃)
1 60.00 0.8 21.9 2.84
2.84 20 2 60.07 1.0 22.2 2.83
细度(比表面积法)检测数据
1、标样及所标定设备的相关参数
密度ρs(g/cm3)
比表面积
(cm2 /g)
空隙率εs
压力计液面降落时
间Ts(s)
环境温度
(℃)
空气粘度ηs(μPa.s)
3.14 3270 0.5 72.14 20.4 /
2、试样比表面积测定
次数试验温度
(℃)
试样体积
(cm3)
初选
空隙率
εs
确定
空隙率
εi
试样质量
(g)
压力计液面
降落时间
Ti(s)
单次
比表面积
(cm2 /g)
比表面积
(cm2 /g)
1 20.6 1.846 0.5 0.5 2.621 81.28 3684
3710 2 20.4 1.846 0.5 0.5 2.621 82.30 3731
计算公式W=ρv(1-ε)注:如果试验时温度与
标定时温度之差不大于
3℃时,可不考虑空气粘
度的影响。

审核: 试验: 记录日期:
矿粉细度(比表面积法)及矿粉密度试验记录
样品名称任务单编号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样品状态环境温、湿度
检测地点检测依据检测日期
第页,共页
℃时,可不考虑空气粘
度的影响。

审核: 试验: 记录日期: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