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岳麓版习题精选三十八
最新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岳麓版课后练习三

最新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岳麓版课后练习三第1题【单选题】下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高峰,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A、巴黎公社、法国大革命B、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中共召开的会议与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A、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B、遵义会议——中共走向成熟C、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D、中共一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国全民族抗战刚爆发之时,英美等国认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埃塞俄比亚,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抗。
到1938年,美国表示愿意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
在美国影响下,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
这表明中国抗战( )A、改变了美英远东政策的走向B、牵制了日本世界战略的展开C、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D、唤起世界人民的同情和尊敬【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抗战期间,浙江大学从杭州西迁到贵州湄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等沦陷区学校也分别内迁。
有人说,“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中共游击战术的出现【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②阐明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④提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40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
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巩固辅导第二篇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巩固辅导第二篇第1题【单选题】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官职”。
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
(阎步克:《论中国古代官制的品位与官阶》)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 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对西周政治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有( )①在宗法系统里,天子和诸侯同时具有大宗与小宗的双重身份②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③分封制是将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④宗法制主要是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1*cnjy*com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发生洪灾,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
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车战依然受到“礼”的约束B、车战只有贵族参与C、车战有形式化的倾向D、车战是主要的战斗形式【答案】:【解析】:。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1~4单元练习[岳麓版][试题6]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1~4单元练习[岳麓版][试题6]](https://img.taocdn.com/s3/m/0cfa76e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0.png)
必修⼀政治⽂明历程第1~4单元练习[岳麓版][试题6]历史必修1 第⼀⾄第四单元练习⼤连四⼗⼋中学历史教研组⼀、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个正确答案)1.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A.以商部族为中⼼的⽅国联盟B.内服与外服制度C.嫡长⼦继承制D.禅让制2.商王通过占⼘敬酬⿁神的实质⽬的是A. 强化王权B.震慑各附属国C. 垄断神权D.笼络各附属国3.周初实⾏分封制主要是为了A. 建⽴军事屏障,防⽌外族⼊侵B.削弱功⾂贵族权⼒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主国家政权4.宗法制度的核⼼是A.嫡长⼦继承制B.⼤宗⼩宗制C.礼乐制D.世卿世禄制5.从商朝推⾏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A.中央与地⽅地位趋于平等B.中央对地⽅的控制能⼒⼤⼤加强C.地⽅对中央的⼲预能⼒⼤⼤加强D.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起来6.之所以说:“春秋⽆义战”主要是因为这⼀时期的战争实质上是A.为了满⾜贵族掠夺⼟地和⼈⼝财富的私欲B.给劳动⼈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C.不利于国家的统⼀和民族融合D.是周王室地位衰微的表现7.关于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②废分封、⽴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④废分封、⽴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的控制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8.汉代颁⾏“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继承王位外,其他⼦弟可分割王国的⼀部分⼟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其⽬的是A.壮⼤皇族⼒量B.保证列侯利益C.加强中央集权D.笼络王侯⼈⼼9.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B.防⽌宰相权重难制C.扩⼤民主权利D.加强对地⽅的控制10.《旧唐书》载:“⽂武将吏,擅⾃署置,贡赋不⼊于朝廷。
虽称藩⾂,实⾮王⾂。
”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国对中央的威胁B.反映了地⽅分裂势⼒攻击中央政府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1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于A.唐末以来地⽅势⼒过于强⼤B. 采纳了宰相赵普的建议C.皇帝的绝对权威必须维护D.国家⾯临周边少数民族的压⼒12.从总体上看,北宋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要解决的根本⽭盾是A.皇权与相权的⽭盾 B.中央与地⽅的⽭盾 C.统治阶级内部⽭盾 D.地主与农民的⽭盾13.“军国⼤计,周不总揽。
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考试试题

12011——2012第一学期阶段模块考试学科:高一历史满分 100 分 , 时间 90 分钟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l 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生身母亲 备选者概况 周王正妻A .三哥,20岁B .四哥,14岁周王妾 C .二哥,25岁 周王妾D .大哥,30岁2、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胜、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胜),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
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 ) A .用于处理阶段关系的原则规范 B .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C .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 .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3、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
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 .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C .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完全依法治国的国家D .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 ) A .王位世袭制确立 B .分封制确立 C .宗法制形成 D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5、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6、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岳麓版习题精选四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岳麓版习题精选四第1题【单选题】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 这一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
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
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
”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
”这反映出( )A、日本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B、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C、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D、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材料中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是( )A、资本输出和大量倾销工业品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贷款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D、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三篇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三篇第1题【单选题】乾隆时入阁协办批本的程晋芳曾感慨说:旁观者谓密务重务咸由军机,内阁秉成例而行,如邮传耳。
乌知国家大政内自九卿以下,外而督抚藩臬,凡诸兵农礼乐刑赏之事,胥由是出纳焉,可不谓至重欤?”据此可以得出( )A、军机处并未完全取代内阁的职能B、军机处和内阁分理军务和政务C、内阁处理的政务不如军机处重要D、内阁和军机处分管地方和中央【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说明了( )A、军机大臣揣摩皇帝意思来拟发谕旨B、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C、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D、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无任何地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下列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皇帝(中央)任命不可世袭B、他实际上是南海郡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命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具有封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
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
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
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 )A、儒家文化的不断衰落B、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C、丞相和皇帝地位的颠倒D、中国礼仪制度不断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B、郡县制度C、官僚制度D、朝议制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始终没有实权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③最初是临时机构④始终由高官任职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复习巩固九十七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复习巩固九十七第1题【单选题】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A、反对直接的民主(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C、反对问政于民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文化的繁荣往往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在下列各要素中,有利于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是( )①发达的海外航运②频繁的工商贸易③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④开放的民主政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留下许多的演说词。
这些演说词都按一定的修辞程式组织,结构匀称,词汇丰富、句法讲究,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对于鼓动听众很有效果。
西塞罗演说词的这些特征是古罗马( )A、共和政制的产物B、民主政治虚伪性的体现C、愚民政策的体现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恩格斯曾指出,(那时)罗马各行省的社会关系愈益接近首都和意大利的社会关系。
极复杂的成分和民族凑合起来的居民分裂为简单的三个阶级:富人、没有财产的自由人,最后是广大的群众——奴隶。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B、平民和贵族矛盾尖锐C、罗马法发展为万民法D、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复习巩固第三十八篇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复习巩固第三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
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
”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A、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B、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蒋介石曾告诉国民说:“我国自清季开始与列强订立不平等条约以来,到了去年正是百周年。
我们中华民族经五十年的革命流血,五年半的抗战牺牲,乃斯不平等条约百周年的沉痛历史,改变为不平等条约撤废的光荣纪录。
……”蒋介石这段话发表于( )A、民国三十年B、民国三十一年C、民国三十二年D、民国三十三年【答案】:【解析】: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此后参议院公布的《临时约法》则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参议院对政体的调整( )A、稳定了全国政局B、有因人设法之嫌C、巩固了共和体制D、遵循了法治原则【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解析】: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文中的“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面为某校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制作的资料卡片。
通过研读卡片,他们从中能得出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正确结论是( )A、以学生为主力B、得到政府支持C、上海首先发起D、民众广泛参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次巨变”应当是( )A、由闭关走向开放B、由愚昧走向科学C、由落后走向富强D、由专制走向共和【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岳麓版习题精选三十八第1题【单选题】下列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中最重要是( )A、国家结构上“小国寡民”B、旧贵族的专横C、人文主义思想盛行D、受罗马法制观念影响【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写道,当梭伦一成为局势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负担。
该法案( )A、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B、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C、彻底化解了雅典当时的社会矛盾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
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
其共同原因是( )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是( )A、克里斯提尼改革B、伯利克里改革C、梭伦改革D、《十二铜表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是习惯法,成为贵族为自身谋利益的工具。
后来,经过平民长期的斗争,迫使贵族成立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成文法,这就是(十二铜表法),它被认为是真正罗马法的开端。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说明罗马注重法律产生程序的合法性B、表明贵族与平民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C、成文法的产生维护了贵族对司法权的垄断D、成文法的产生是罗马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4个血缘部落。
公元前3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打击了贵族政治B、推动了社会转型C、有利于中央集权D、建立了官僚政治【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
当时的寡头政治是( )A、贵族政治B、民主政治C、君主专制D、代议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社会中没有知识、没有教养、没有政治智慧的下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政治生活的狂热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理性,进而做出草率的、不合理的政治决策。
”这主要反映了( )A、抽签选举的局限B、多数人暴政的实质C、轮番而治的危害D、直接民主制的弊端【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发生了瘟疫,情况艰难,雅典人开始谴责伯利克里,把所有的愤怒都转移到他身上。
伯利克里在公民大会上说“你们正在攻击我,因为我曾主张战争;同时也攻击你们自己,因为你们自己也表决赞成战争。
”最终伯利克里仍被废黜和罚款。
这反映了( )A、伯利克里对决策失误应该负责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最终效力C、陶片放逐法有效维护雅典民主D、伯利克里与公民之间存在冲突【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
对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群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逐渐遭到破坏B、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贵族的民主C、集体决策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安全D、群体决策感情用事影响政治质量【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格罗特的《希腊史》中记载:“我们只要读读阿提卡演说家所遗留下来的在陪审法庭上发表的演说,就可以知道其中有许多都是鼓舌如簧的欺骗,离开本题的诳语,以及诉之于同情、愤恨和偏见的各种各样的说词。
”作者的观点是( )A、演说在审判中具有决定作用B、演说是陪审制度的组成部分C、雅典陪审制度存在缺陷D、雅典民主程序上的不足【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从梭伦到伯利克里,雅典民主政治逐步发展。
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保护贵族利益到保护全体希腊雅典城邦居民的利益B、梭伦改革以地域政治代替血缘政治,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形成C、克里斯提尼改革进一步缓和了雅典公民内部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D、伯利克里时期,十将军委员会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提出的“天赋人权”“权利平等”口号的理论基础是A、美国《1787年宪法》B、不列颠法C、罗马法D、欧洲大陆法【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罗马人认识到自然法是最高的法,永恒不变、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他们并没有由此明确地引申出自然法可以否定人们所制定的实在法这一革命性的结论。
”据此分析,罗马人认识的“自然法”是( )A、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B、罗马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C、近现代法学的渊源和法律的先驱D、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的法律观念【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雅典“公民打破了支配者与被支配者之间的鸿沟,使从政成为一种展现公民荣誉、责任和潜能的机会,而不会成为少数人操控他人命运和以权谋私的机会。
”这是因为古代雅典( )A、确立了以法治国的原则B、实行了轮番执政民主制C、公民以城邦利益为宗旨D、提高了执政者的责任感【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最能起到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的措施是( )A、设400人议事会B、废除债务奴隶制C、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D、建立陪审法庭【答案】:【解析】:第18题【单选题】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翻阅了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大量关于法律和法治的作品后,认为大多数希腊人“永远不理解或在意法庭上所作证词的神圣约束效力”,就连伯里克利的老师在被判刑后也选择了逃跑。
这表明( )A、希腊文明对罗马法的影响有限B、雅典法学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C、雅典的民主政治已经走向衰落D、雅典公民缺乏法律知识的指导【答案】:【解析】:第19题【单选题】《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人)和解,则他本身应遭受同样的伤害”。
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B、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C、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D、掺杂一些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答案】:【解析】:第20题【单选题】雅典陪审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要新抽签。
这一规定( )A、强化了公民的责任感B、有利于规避司法腐败C、比现代民主更显科学D、有利于形成正确判决【答案】:【解析】:第21题【单选题】图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是A、环境:大陆与海洋B、政体:帝制与共和C、传统:专制与民主D、基础:农业和商业【答案】:【解析】:第22题【材料分析题】【选修: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些公民,不论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和集体的利益,造成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就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作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摘自付百平《论雅典民主法制的局限性》材料二:第三章“着火的房子”:1787年春天……第四章半人半神和花花公子们的集会:1787年5月。
……第五章领头羊弗吉尼亚:5月25日~6月1日……第七章人类的五分之三:6月11日……第十章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第十三章总统制的迷局:7月17日~26日……第十九章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
——引自【美国】戴维?O?斯图沃特《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一书的目录材料三:学者马克垚认为:“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请回答: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造成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制度缺陷。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十章、第十九章中目录内容的核心含义。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是如何警惕“专制政治”的?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原则,若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就某一法案出现严重分歧,他们将如何依照宪法行使权利?【答案】:【解析】:第23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
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材料二:“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他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一反映雅典政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上述政治特点的原因。
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所说的“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采取这种政治体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选择不同的政治制度这一现象的认识?【答案】:无【解析】:第24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
——摘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材料二: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材料三: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权利制衡意味着强制性的对话,有利于促进利益均衡。
比如:2006年纽约地铁工人大罢工,最后,一方面工人的养老金低贡献率得以维系,另一方面工人又必须略微提高对医疗保险的贡献率,同样是“斗争双方”都必须做出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