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常规模版
精神科病区护理交班记录书写模板

精神科病区护理交班记录书写模板一、入院:患者于(时间看体温单)由家属陪同步入病区,入室意识清,衣着整,貌龄相符。
入院护理常规检查测 T:36.7℃,P:80次/分,R:20次/分, BP:120/65 mmHg ,体重:55 kg,身高:168m。
据家人介绍:患者精神病史5年,主要表现为(看医生的住院病历的主诉),致家人难以管理,故将其第3次送入我院治疗。
入室后在室内自由活动,时自语,能服从病区管理,病友间无交往,个人生活需督促料理。
与之交谈时对问话不予回答。
于(时间看医嘱)遵医嘱给予防冲动(五防)分值为A分(写相应的护理措施)午餐进饭菜三两。
午休未眠。
二、正常出院:患者因(看医生的住院病历的主诉,不需要写多少年)而入住我院治疗,经(写病人所服的精神科药)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看体温单)天,现患者病情好转,今患者家属要求出院,经医师同意,于(时间看医嘱)遵医嘱为其办理出院手续,并带配药物:利培酮口腔崩解片1mg,28片、碳酸锂缓释片0.3g,28片、利可君片20mg,42片、劳拉西泮片1mg,14片,(有药就写看医嘱)嘱其家属妥善保管药物,按时按量给其服用,定期门诊复查,疾病复发及时就诊。
患者后在家人陪同下步行离开病室。
病人出院看是否正常出院,如因为出去看病而出院,请看医生的医患沟通。
三、入院医保到账:患者因医保到账,于(时间看体温单)遵医嘱给予重新办理入院手续,为其测得T:36.7℃,P:80次/分,R:20次/分, BP:120/65 mmHg ,体重:55 kg,身高:168m。
入室后在室内坐于一处,能服从病区管理,个人生活需督促料理。
与病友间无交往,与之交谈时问:“有没有发气啊?”答:“没有发脾气。
又问:“那以前为什么不吃药啊?”答:“我没病,当然不用吃药。
”午餐进食饭菜二两,午休1 小时。
四、出院医保到账:患者今因医保结算,于14:40遵医嘱为其办理出入院手续。
患者防跌倒,分值为A分(此分值看护士的护理评估单)已将其安置于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床头标识防跌倒,睡觉时加床栏,患者入厕与活动有工作人员陪同。
精神科日常护理记录模板(118例)

精神科日常护理记录模板(118例)1、患者意识清楚,定向力完整,衣着适时、整齐。
入病房后诊疗欠配合,对周围环境不愿接受,与其他病友交往少,饮食可,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个人生活自行料理。
2、患者诉晚上睡不着,入睡困难,嘱患者养成定时睡觉的好习惯,白天不要睡太久,不睡觉时勿躺在床上,应保证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灯光噪音打扰睡眠,睡前保持安静,勿过度兴奋。
3、患者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不与其他病友交往,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个人生活督促下料理。
4、患者入院后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东张西望,对周围环境存在戒心,予心理安抚,嘱其不用太担心,保证饮食及服药。
5、患者有时突然大笑,问其原因不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接触被动,诊疗不配合,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不与其他病友交往,饮食、睡眠差,能自行解大小便,个人生活督促下料理。
6、患者接触交谈不合作,问话不答,亦不注视护士,反复询问均保持缄默不语,或干脆将头扭向一侧,不愿暴露内心体验,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7、患者在活动室内坐于一处,时无故傻笑,病友间无交往,个人生活需督促料理,服从病区管理,与之交谈时对工作人员问话不予回答。
8、患者神志清,问答切题。
日间均在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活动,能与病友相处融洽,与其接触好,交谈时无不适主诉,向其讲解住院的环境及设施,能了解及接受。
治疗合作,个人生活能自理,生命征、饮食及二便正常。
9、患者神志清,与其交谈时不愿深刻透露内心体验,护理上加强疾病知识宣教及生活照顾。
治疗合作,个人生活能自理,生命征、饮食及二便正常。
10、患者多在病区活动,情绪平稳,问话能答,督促下治疗、用餐、二便正常。
11、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日间多在病区活动,喜独处,问话不答,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个人卫生督促可自理,三餐自主,遵医嘱给予服药治疗,夜间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未诉躯体不适。
12、患者日间多在病区活动,情感淡漠,个人卫生差,问话能答,部分切题,在督促下合理用餐,夜间安静休息,大小便正常,未诉不适。
精神科陪护管理制度范文

精神科陪护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精神卫生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与生活照料需要精心管理和照顾。
为了保证精神疾病患者的安全与福祉,建立一套合理、科学、规范的精神科陪护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精神疾病患者得到科学、专业的照料,并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康复环境。
同时,规范精神科陪护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规范,保证精神科陪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精神科病房、精神科专科门诊以及社区精神康复机构等各类精神卫生机构。
四、管理要求4.1 精神科陪护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4.2 精神科陪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严格按照个人防护制度执行,防止交叉感染;4.3 精神科陪护人员应遵守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4.4 精神科陪护人员应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严守保密规定。
五、工作内容5.1 陪护的基本职责包括: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行为举止等;协助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包括饮食、卫生等;协助医护人员执行治疗方案;5.2 陪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5.3 陪护人员应负责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如生活习惯、用药情况等,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六、工作要求6.1 陪护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耐力,能够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避免产生冲突与误解;6.2 陪护人员应不得私自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用药,必要时应与医护人员协商和沟通;6.3 陪护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6.4 陪护人员应时刻保持工作状态,认真对待患者需求,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6.5 陪护人员应积极与医护人员交流和协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6.6 陪护人员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七、工作规范7.1 陪护人员应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若有特殊情况应提前请假并获得批准;7.2 陪护人员应统一着装,佩戴工作证,保持个人卫生,不得穿戴过于暴露或不符合工作要求的服装;7.3 陪护人员应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静,定期清洁环境,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7.4 陪护人员应遵守患者的个人需求和意愿,不得强制患者进行任何不合理和不适当的活动;7.5 陪护人员应及时报告患者的异常情况,遇有突发事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报告医护人员;7.6 陪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求,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和休息时间。
2024年精神病护理工作计划范例

2024年精神病护理工作计划范例第一部分:引言精神病护理是医疗保健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专业的方式进行规划和执行。
本文将提供一个示例工作计划,以指导精神病护理工作者在2024年开展工作。
第二部分:目标和目标1. 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通过提供全面的身心护理,帮助患者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 促进患者康复和社会融入:通过设计和实施个性化护理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增强社会技能,鼓励他们参与家庭和社区活动。
3. 改善患者与家属的关系:提供教育和支持,帮助家属理解和应对患者的行为和需求,建立亲密和支持的关系。
第三部分:具体措施1. 密切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领导工作团队,确保患者在整个收治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评估和干预。
2.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涵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3. 加强危机干预能力:培训护理人员,使其掌握危机干预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有效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4. 促进患者康复的环境:创建一个支持康复的环境,提供适宜的病房设施、文娱活动和社交交流机会,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
5.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与合作:定期组织家属会议,向家属提供关于患者病情和治疗进展的信息,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部分:资源和时间安排1. 资源需求:- 增加专业护理人员和心理治疗师的数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患者需求。
- 提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物,以确保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2. 时间安排:- 每季度举行一次团队会议,评估和更新工作计划。
- 定期召开会议,与团队成员和家属讨论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
第五部分:评估和监控1. 定期评估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包括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
2. 监控并及时处理患者和家属的投诉和意见,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关注和解决。
3. 进行定期的绩效评估,鼓励和肯定团队成员的出色工作,并提供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
精神科临床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精神科患者的常见症状和护理要点。
2. 掌握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
3. 学会精神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技巧。
4. 提高护理人员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教学内容:一、精神科患者的常见症状及护理要点1. 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情感障碍、行为异常等。
2. 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饮食障碍、运动障碍等。
3. 护理要点: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康复护理等。
二、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1. 一般资料评估:姓名、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等。
2. 病情评估: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心理状况等。
3.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进食、个人卫生、睡眠、排泄等。
三、精神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技巧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尊重、理解患者。
2. 心理疏导:倾听、安慰、鼓励患者。
3. 情绪管理:帮助患者识别、表达和调节情绪。
四、精神科临床护理的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1. 沟通技巧:学会倾听、观察、提问、解释等。
2. 应急处理:掌握危机干预、紧急情况处理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了解精神科护理的重要性。
2. 介绍精神科患者的常见症状及护理要点。
二、讲授1. 精神科患者的常见症状及护理要点- 精神症状:幻觉、妄想、情感障碍、行为异常等。
- 躯体症状:睡眠障碍、饮食障碍、运动障碍等。
- 护理要点: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康复护理等。
2. 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 一般资料评估:姓名、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等。
- 病情评估: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心理状况等。
-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进食、个人卫生、睡眠、排泄等。
三、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精神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技巧。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精神科患者的常见症状及护理要点。
2. 复习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
二、实践1. 教师示范精神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技巧。
2. 学生分组模拟练习,教师指导。
精神科护理制度模板

精神科护理制度模板一、总则1.1 为了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精神科护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管理和操作。
1.3 精神科护理工作应以患者为中心,遵循全面、全程、个体化、科学化的护理原则,确保患者得到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二、护理组织结构2.1 精神科护理组织结构应包括护理部、护士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等。
2.2 护理部负责制定护理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培训计划等,并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和改进。
2.3 护士长负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护理人员培训、考核,协调护理与医疗、行政的关系。
2.4 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日常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执行、心理疏导等工作。
2.5 辅助护士负责护理文秘、物资管理、环境维护等工作。
三、护理工作流程3.1 患者入院护理(1)热情接待,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
(2)了解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3)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基本护理知识。
3.2 患者住院护理(1)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加强患者生活照顾,提供生活指导。
(4)开展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3.3 患者出院护理(1)为患者提供出院指导,确保患者掌握自我管理能力。
(2)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确保患者安全离院。
(3)进行护理总结,反馈护理效果。
四、护理质量管理与评价4.1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明确护理工作目标。
4.2 建立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对护理工作进行全程监控。
4.3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4.4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提高护理水平。
五、护理培训与考核5.1 制定护理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5.2 开展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操作熟练度。
5.3 定期进行护理考核,确保护理人员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
5.4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护理竞赛,提升团队凝聚力。
精神科病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模板及小结

精神科病区护理工作计划范文模板及小结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护士的责任就是对病人负责,保证病人的安全,护理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精神科病区护理工作计划及小结”,下面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精神科病区护理工作计划及小结1一、要不断加强急诊护理站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1、加深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意识,定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业务目标训练,培养急诊专业合格的护理人员。
2、不断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人员的法律意识。
3、推进各项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重点抓好“三基”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1、熟练掌握常见病情的判断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点,实行定期考核。
2、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技能。
3、熟练伤口的处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伤员的心理护理。
4、熟练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及体位一系列操作技术及病情监测等专业技能,要求准确及时到位。
三、严格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机1、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并保证其性能良好,随时备用。
2、各类抢救药品、器械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期消毒、维护药品基数与卡相符,严格急救药箱管理,保证院外急救的正常使用。
3、各类急救药品使用后及时清理、补充、记录,保持整齐清洁。
四、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及整体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护理程序,以增进或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开展整体护理,从生理上、心理上、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推行人性化服务。
3、严格执行“十二项核心制度”4、加强废旧一次性物品的妥善管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精神科护理查房模板(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目标:1、掌握护理查房的流程;2、能熟练书写护理查房记录;3、能运用整体护理观对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4、能熟练的对精神科常见疾病进行护理查房。
一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查房时间: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地点: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主持人:XXX(护士长)主查人:XX(护士)记录人:XX(护士)参加人员:主持人(XXX护士长)发言:本次护理查房的病人已在我科住院15天,目前患者精神症状及躯体症状较重,因此针对该患者做一次护理查房。
本次护理查房的目的:1、明确目前患者存在的精神症状;2、明确目前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3、通过对该病人的学习,掌握其护理方法及技巧;4、使全科护士对脑器质精神障碍的患者的护理知识有全面了解;5、检验该病人住院期间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学以致用。
XX:首先请XXX护士简要汇报病史。
XXX:患者肖某某,住院号:00000XXXXXX,女,XX岁,汉族,已婚,因“情绪低落,过分担心身体健康6+年,加重8天”于2019-08-11入院。
现病史:入院6+年前患者突发“脑出血”,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治疗后,遗留尿失禁,长期通过瘘管排尿,随之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开心不起来,患者病前是个十分讲究的人,对瘘管排尿非常在意,担心别人用异常的眼光看自己,时常用手触摸瘘管5+年前,患者因上述症状到“泸州市精神病医院”就诊,诊断为“抑郁症”,予以“奥氮平1片qn”治疗后以上症状好转。
8天前夜间,患者用刀割伤左手手腕,割伤后叫醒丈夫,丈夫立即对其伤口进行消毒包扎,次日送入“大山坪康桥医院”就诊。
8天以来,患者出现言语减少,烦躁不安、易激惹,总担心瘘管会溢尿,担心丈夫不要自己,夜间出现无法入睡、来回走动。
3+天前来我院门诊就诊,服药后患者夜间能入睡1+小时,现为进一步治疗,门诊以“器质性精神障碍”收入院。
一般情况,自发病以来,食欲尚可,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自知力部分缺失,问答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护理常规第一节一般护理常规一、为新入院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请家属提供病史资料,详细询问有关自杀、他伤、毁物、潜逃等情况。
根据病情安排病室,向家属作住院介绍。
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安排隔离护理,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二、办理入院手续时严格检查危险品,贵重物品当面交家属带回。
患者日用品、衣物均应写好姓名(上衣写在下衣襟内侧,裤子写在裤腰内侧,毛衣用布条写好缝上)按件登记、妥善保管,零用钱脚专人登记管理并有家属签名。
三、新入院患者每日2次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连续3天,无异常后每日测量1次,画在体温单上。
半年以上的长期住院患者若无特殊病情需要,可使用专用体温记录单。
住院第1天测血压、体重并记录。
有发热、低体温或病情需要的遵医嘱测量。
四、协助新入院患者做好卫生处理,包括沐浴、更衣、剪指甲等。
观察全身皮肤情况,如有伤痕、压疮、头虱、体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五、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包括负责医生、责任护士、病室环境、作息制度等内容(意识不清、不合作者可暂缓),注意态度要平和、耐心。
六、入院当日作入院评估及三班病情记录,以后根据病情需要作护理记录。
一级护理每周记录2次,二级护理每周记录1次,住院二个月以上、病情已趋稳定或已遵医嘱改为三级护理的,每月记录1次。
病情有变化应随时记录。
七、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严防字少、自伤、他伤、毁物、潜逃等以外发生。
了解患者的意识、言语、行为、睡眠、饮食、服药依从性、排泄、女患者月经等情况,不要时作记录。
观察并记录夜间睡眠时间,有睡眠障碍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八、住院患者无医嘱不能单独外出,外出活动时应有专人组织带领,出、入病室均须有第二人清点人数并在提示板上注明。
九、鼓励患者按时作息、学习自我料理、参加集体活动,防止终日卧床、孤独离群等精神衰退现象。
十、患者体温在38℃以上或35℃以下,脉搏在130次/分以上或55次/分以下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十一、建立并落实禁忌品管理制度。
针线、剪刀、火柴等禁忌品须在看护下使用,用毕立即收回。
十二、患者的书信须经医师或护师审阅后才能交给患者或寄出,患者的书写物(未寄出的)应放入病历保存。
十三、发口服药应严格执行“看服”制度,确保药物全剂量服下。
十四、根据医嘱安排饮食和护理级别。
及时留取检验标本送检。
十五、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适时进行心理疏导。
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工作。
十六、交接班应清点患者总数,接班者要看到每个患者。
有疑问应及时落实清楚,人数清点交接无误后交班者方能离开。
第二节分级护理常规(一)特殊护理1、护理对象(1)因各种原因导致意识障碍或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
(2)严重药物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患者。
(3)各种严重外伤后如复合伤、切割伤大量出血,自缢后复苏不全尚处于危险期者。
(4)胰岛素休克治疗的延长性昏迷状态。
(5)伴有严重心、肺、脑、肝、肾等器官衰竭的患者。
(6)有严重冲动行为、严重抑郁状态以及木僵状态等可能导致衰竭、危及生命者。
2、护理要点(1)专人看护,根据病情需要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以及行为变化,记录于特别护理记录单上。
(2)按时执行各种抢救、治疗、护理措施并有记录。
24小时内完成护理计划,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做好三交班(书面、口头、床边)。
(3)保持各种导管畅通有效。
(4)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根据病情需要安排口腔、皮肤、黏、粘膜及预防压疮护理。
对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的患者有保护措施,防止衰竭、坠床等意外发生。
(5)保证营养、水分和药物的供给,不能进食者给予流质鼻饲饮食,遵医嘱记录出入量。
(6)其余同一级护理,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二)一级护理1、护理对象(1)兴奋躁动、自伤、伤人等冲动行为或抑郁状态,生活不能自理。
(2)伴有躯体疾患,或处于木僵、亚木僵状态的患者。
(3)特殊治疗或手术后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的患者。
(4)严重的症状性、器质性精神病患者。
2、护理要点(1)卧床休息,遵医嘱定时观测生命体征,给予防压疮护理。
(2)有冲动行为视病情给保护性约束以防衰竭,协助解决生活需求。
(3)进行晨、晚间生活护理,包括清洁口腔、洗脸、洗脚、清洁会阴、沐浴、修剪指甲等。
(4)拒绝或饮食不能自理者应给予喂食或流质鼻饲饮食。
(5)伴有各种躯体疾患,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
(三)二级护理1、护理对象(1)表现懒散、孤僻、淡漠、兴奋多动或思想、行为怪异等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
(2)病情尚不稳定、只有部分自理能力者。
(3)经治疗症状缓解但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1)白天除接受治疗、午休等时间外,应安排离床活动,若离开病室应有人陪伴。
(2)狐狸自我料理,患者不能自理则应协助或指导其完成。
(3)根据病情需要安排饮食,观察三餐进食情况。
(4)经常巡回观察病情,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1、护理对象(1)经治疗病情好转并基本稳定、存在自理能力的恢复期患者。
(2)慢性精神病或确诊为神经症等意识清楚,有生活自理能力者。
2、护理要点(1)注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鼓励其积极配合精神康复、树立回归社会的信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适时做好出院指导。
(2)根据患者的能力安排参加休养员委员会的工作,协助组织病友活动,如开展读报、文娱、体育等以利患者社会能力的恢复。
(3)鼓励患者参加病区内力所能及的劳动,为回归社会做准备。
(4)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五)分级护理标记特殊护理:大红色一级护理:粉红色二级护理:蓝色三级护理:绿色第三节精神疾病监护(一)监护对象1、有消极意念或行为的患者。
2、有自伤、伤人倾向或行为者。
3、有外走意念或行为者。
4、兴奋躁动、严重抑郁、木僵状态、吞食异物等严重行为紊乱者。
5、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者。
6、不配合治疗、服药依从性低,可能发生存药、弃药行为者。
7、执行特殊治疗期间的患者。
8、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患者。
(二)监护要点1、密切观察病情,主动接触患者,了解患者的内心体验,及时发现相关精神症状的变化。
2、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精神病性症状评估(每日3次),按要求逐项记录评估结果,及时填写症状监护评估表。
3、对幻觉、妄想、淡漠、欣快、诡异、木僵、易激惹、言语行为怪异、突发性冲动、强烈消极意念等精神症状的表现,须在护理记录中作具体描述,不要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4、加强危险品的检查管理,患者外出时须由工作人员陪同并按规定登记。
5、严格交接班,防止以外事件发生。
6、不同精神症状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执行。
第四节特殊精神症状护理(一)兴奋躁动状态患者的兴奋躁动状态不仅危害自身和他人安全,也严重影响病区的管理秩序,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接触兴奋躁动患者时,态度宜平和、耐心、坚定。
避免与患者作过多交谈,交谈时不宜使用批评、训斥等刺激性语言以免加重兴奋程度。
2、及时隔离患者,宜将患者安排在较安静的小病室,以避免攻击他人或受到其他患者的干扰,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处理。
3、病情严重的应及时通知医师,配合药物处理。
4、做好生活护理,保证营养、水分的摄入,预防衰竭。
5、关心患者,工作人员平和、友好的态度对控制患者的兴奋状态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抑郁状态1、宜安排患者于护士便于观察的床位,密切注意病情状态,严防自杀行为发生,尤其在夜间、清晨及工作繁忙时。
2、尽量体会患者的心境,加强心理护理,以和蔼的态度关系、鼓励患者,亦可采用静默陪伴的方法给予抚慰,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心境。
3、重症患者宜卧床休息,不要勉强其参加集体活动,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以分散注意力,缓和抑郁心境。
4、鼓励自理,不能自理的应协助其料理个人卫生。
鼓励进食以保证足够营养、水分的摄入,必要时给予喂食或流质鼻饲饮食。
5、为睡眠障碍者提供良好的就寝环境以利入睡。
必要时通知医师,配合药物处理。
6、严格执行服药制度,防止积蓄药物。
7、加强危险品的管理,经常检查患者是否藏匿危险品。
(三)拒食患者拒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应针对不同病因施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海派饭中有毒的患者,可让其参加配餐工作,让患者亲自参与饮食的分发以减轻疑虑,亦可允许其任选一份饮食以消除顾虑。
2、兴奋躁动、无心用餐的患者用餐时用当由专人管理、单独用餐,即避免干扰其他患者,亦可促其安心进食。
3、劝导进食或喂食等方法均无效,应给予流质鼻饲饮食。
4、对拒食患者,除应了解其拒食的精神因素外,还要检查是否伴有躯体疾病如发热、腹泻、疼痛等躯体症状,必要时通知医师检查处理。
(四)木僵状态1、严密观察病情动态,防止患者突发性冲动伤人、自伤或因无防卫能力被其他患者伤害。
2、木僵动态的症状特点是患者表现不言不动、面无表情、不吞咽不排泄、肌张力增高,无法表达需求,亦不会对刺激作用反应,但一般意识清楚,护士应关心体贴、细心照顾,尤其要注意避免言语不慎刺激患者。
3、给侧卧位以防唾液存积杂司口腔中。
4、做好晨晚间护理(包括:口腔卫生、洗脸、洗脚、沐浴、清洁会阴等)。
保持皮肤清洁,根据病情翻身、拍背、按摩骨突处,预防压疮发生。
定时给予肢体按摩、被动运动,防止肢体关节强直、肌肉萎缩。
5、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舒适,定时给便器,出现尿留、便秘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6、木僵患者大多拒食,在饮食护理方面宜根据具体症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确保营养、水分的摄入。
(五)自杀、自伤行为1、安排患者住重病室,严密看护,严防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
2、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发现情绪低落,消极悲观,收集禁忌品等异常迹象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并严格交接班。
3、加强环境安全管理,探视或外出做特殊检查回归病房时应检查禁忌品,服药时做到严格看服以防藏药,杜绝一切危险物品。
4、备好急救药品、器材。
发现自杀行为立即现场急救,紧急通知医师积极处理。
注意保护其他患者,勿使其留在现场以免产生恐惧心理,或引起暗示性强的患者效仿。
(二)抗抑郁药治疗5、三环类药物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服用后可能发生严重的麻痹性肠梗阻,一旦发生相关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三)锂盐治疗1、服药治疗期间加强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饮水。
注意补充食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得少于3克,以保持水与电解质的平衡,并有利于锂盐的排除。
2、宜安排在饭后服药以减轻消化道反应。
3、观察患者有无其它副反应表现,如有腹痛、腹泻、头晕、震颤、心悸、皮疹等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4、碳酸锂的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应遵医嘱定期抽取血标本测定血锂浓度,并以检验结果对照患者副反应的表现,及早发现中毒指征,如出现无力、粗大震颤、体温升高等体征,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四)氟哌啶醇治疗1、遵医嘱执行治疗,注射前嘱咐患者排大、小便并卧床休息。
2、治疗前测脉搏、血压均正常方可注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