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5篇

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5篇

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5篇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制定目的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气侯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

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一)领导小组学校设立防御气象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组织学校防灾害性天气险情处置工作。

组长:校长(马龙)副组长:副校长(徐帆)教导主任(曹旺虎)总务主任(刘旭普)组员:马旭艳杜调调曹秀霞文媛柳涛万泉刘小芳吴珍淑陈婷婷(以及各位非班主任)(二)主要职责1、日常工作职责(1)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准备必要工具和材料,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通告。

(2)加强对学校师生防灾知识宣传,通过短信、出校刊、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把防灾基本知识宣传到每位师生,在灾害性天气特别提醒师生往返途中注意安全,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检查和做好防范工作,经常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对校园内容易受淹的地方,做到逐点检查,确保地下水道疏通。

对学校的基建和修建工地、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气、室外天线、空调室外机、外悬挂物、广告牌、旗杆,以及围墙、自行车棚、宣传栏等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对出现的险情及时上报。

坚决查封学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干旱、洪涝、台风、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和处置。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是本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2. 指挥部成员及其职责(1)指挥长:负责全面领导自然灾害应急工作。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负责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

(3)成员:负责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工作,包括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救援处置、善后恢复等。

三、应急响应1. 预警与监测(1)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时掌握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趋势。

(2)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应急响应等级根据灾害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3. 应急响应措施(1)Ⅰ级、Ⅱ级响应: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救援工作。

(2)Ⅲ级、Ⅳ级响应: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四、救援处置1. 救援力量组织(1)成立救援队伍,明确救援任务和责任。

(2)组织志愿者、社会力量参与救援工作。

2. 救援行动(1)迅速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

(2)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其基本生活。

(3)加强灾害现场的安全防护,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五、善后恢复1. 恢复重建(1)制定恢复重建方案,明确恢复重建任务和责任。

地震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四篇)

地震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四篇)

地震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地震是一种具有破坏性和危险性的自然灾害,在发生地震时,及时、有效的应急预案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地震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包含了地震前、地震时和地震后三个阶段的应急措施和工作流程。

地震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二)一、地震前的应急准备1.编制地震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编制地震应急预案,并定期修订和更新,以保证应急预案的及时有效性。

2.公众宣传和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和教育地震知识、地震逃生和自救方法,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

3.地震风险评估:各地区应建立地震风险评估系统,对地震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4.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地震监测网络,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地震信息,增加预警时长,提高人们的应急反应时间。

5.培训应急救援人员: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技能和水平。

6.建设抗震设施和避难场所:加强抗震设施的建设,改造和加固易受地震影响的建筑物,并建设足够数量和规模的避难场所。

二、地震时的应急措施1.地震预警:当地震发生时,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通过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告知公众,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室内人员的防护:在地震发生时,室内的人员应迅速躲到桌子下或墙角处,保护头部,避免被物体砸伤。

3.室外人员的避难:在地震发生时,室外的人员应尽快离开高楼建筑、电线杆、大树等危险物,迅速转移到空旷的地方。

4.尽量保持镇静和冷静:在地震发生时,尽量保持镇静和冷静,不要惊慌失措,按照预定的应急方案进行自救和互救。

5.避免使用电梯:在地震发生时,避免使用电梯,选择楼梯下楼,以免被困或受伤。

6.停止有危险的活动:在地震发生时,立即停止有危险的活动,如开车、工作等,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7.减少人员伤亡:地震发生时,人员伤亡是最重要的问题,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救援,避免人员被埋压或受伤。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优秀8篇)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优秀8篇)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优秀8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篇一在我们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出现,为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时常需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要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篇二一、编制目的为做好今年的抗旱工作,确保遇重大旱情灾情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抗旱抢险救灾,保证我村村民正常饮水,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切实保障我村全体村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省、市、镇《抗旱应急预案》和镇党委、政府相关工作精神,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基本情况本村位于××路南,距离镇政府××公里,全村总人口××人,总户数××户,××个生产小组,全村耕地面积××亩。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1、落实责任制。

认真落实以主要领导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抗旱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责任落实到人。

2、制定抗旱应急预案。

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制定抗旱应急预案。

3、立足预防,主动防范。

把干旱灾害的预防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灾情、险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4、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并有领导带班。

确保信息畅通、妥善应对。

5、果断处置,全力抢险。

一旦发生重大干旱灾害,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四、领导指挥及抢险救灾机构1、××村抗旱指挥机构由村支书××任指挥,村委主任××任副指挥,村委员任成员(见附表1),并明确职责分工。

各成员分片包干,做好村相关安全重点区域的监督巡查工作,并按职责分工配合组织指挥好本村旱情、灾情监测预警、抢险救灾和灾后处置等工作。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然灾害应急预案⾃然灾害应急预案集合15篇 在我们的学习、⼯作或⽣活中,难免会发⽣⼀些不在⾃⼰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势态,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份应急预案。

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然灾害应急预案,欢迎⼤家分享。

⾃然灾害应急预案1 ⼀、制订预案的⽬的: ⾃然灾害不可避免,在⾃然灾害来临前,事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作,迅速有效控制局⾯并妥善处理,把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然灾害的范围: 校园⾃然灾害包括:⼤风、台风、龙卷风,⼤⾬、暴⾬、雷暴⾬,⼤雪、暴雪,地震等⾮⼈为因素导致的灾害。

三、预案的启动: 1、收到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本预案正式启动。

2、发现有别于常规的现象,经验中,可能出现⾃然灾害,本预案正式启动。

四、组织机构: 成⽴防灾害⼯作领导⼩组。

组长:蔡x 副组长:王x、徐x 成员:张x、王x、⽩x、徐x 五、职责:1、组长负责全⾯⼯作;副组长及成员负责⽇常设施设备的检查、维修、排除隐患⼯作。

2、负责灾害发⽣时教师、幼⼉的组织、协调、监督、转移、逃⽣等⼯作。

3、领导⼩组负责灾害发⽣后的救治及发⽣的后果处理⼯作。

六、防灾害⼯作通信联系名录: 蔡x:138x44015 徐x:13813x502 王x:135125x18⾃然灾害应急预案2 为了使物业所管辖区域在⾃然灾害来临时作好各种预防⼯作,使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a. 检查应急应⽤⼯具并确定其性能良好; b. 检查急救箱,确定各项基本药物齐备; c. 将紧急应⽤电话表张贴物业明显的地⽅; d. 提醒业户搬离放在窗台及花架上的花盆及各类杂物; e. 天台沟渠、地漏的清扫⼯作,要落实到⼈; f. 搬离放在围墙顶及其他⾼处的各类物件;将安装在挡风处的灯罩、知识牌等绑好或移⾛;检查天台、平台下过道及各处⽔渠,确保其畅通; g. 紧闭所有门窗、电梯机房及垃圾房等处的门窗,还必须做好防⽕措施; h. 加固所有树⽊或⽤绳索捆好,将盆栽花卉移⾄低处或隐蔽⾓落; i. 留意媒体有关热带风暴进展的消息,及时将最新风暴信息张贴物业宣传栏或适当的地⽅以便业户了解风暴的进展; j. 遇⼋级以上热带风暴/台风时,⾮当班⼈员须与监控中⼼或本部门主管联络,听候指⽰; k. 员⼯为本⾝安全应避免逗留在空旷地⽅,如须执⾏紧急任务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l. 如风暴储蓄昼夜不停,员⼯需轮流值班,⽆论任何事后管理处都应有值班员接听电话; m. 风暴来临时,当值、当班⼈员要认真负责,勤巡逻,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现场督导⼯作,真正做到“三个关键”:在关键的时候,出现在关键的地⽅,解决关键的问题。

地震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四篇)

地震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四篇)

地震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地震是一种瞬间释放巨大能量的自然灾害,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地震,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制定了地震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迅速组织有效的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维持社会秩序,防止群众恐慌和失控;3.及时向上级政府和公众发布地震情况和救援进展。

三、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指导地震应急救援工作;2.指挥部:设在地震发生地,由指挥部指挥救援行动;3.救援队伍:包括政府救援队伍、军队、民众自救队伍等。

四、应急预案内容1.地震发生前的准备工作:(1)加强地震监测,及时发现地震预警信号;(2)加强地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地震防护意识;(3)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救灾物资充足;(4)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能力。

2.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1)立即启动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展开救援行动;(2)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地区,确保人员安全;(3)维护公共秩序,防止恐慌和混乱;(4)向上级政府和公众发布地震情况和救援进展;(5)尽快恢复基本公共服务,如水电通讯等。

3.地震发生后的恢复工作:(1)组织人员清理地震灾害现场,救助受困人员;(2)对受灾地区进行评估,确定灾情和救援需求;(3)组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4)加强社会心理疏导,帮助受灾群众恢复心理健康。

五、应急预案的实施和演练1.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2.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共同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建立地震灾害信息收集和交流机制,及时获取和发布地震信息;4.定期评估预案的有效性和改进措施。

六、预案的宣传和推广1.加强地震防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救能力;2.使用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应急预案和地震防护知识;3.培训地震应急救援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七、预案的更新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灾情的需求。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范文最新6篇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范文最新6篇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范文最新6篇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大西铁路客运专线10标临猗牛杜梁场应急救援工作。

二、编制依据1、《XXXXXXXXXXXXXXXXXX》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3、《国家地震应急预案》4、《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5、《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三、指导方针与原则方针:以人为本,预控风险,高效救援,确保安全原则: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事故蔓延优先,减少损失优先,持续改进高效优先。

四、目的1、为提高抗震救灾工作和地震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保护公司生命财产安全,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制定本预案。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本预案为公司地震应急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公司有关部门要配合本预案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3、破坏性地震分为四类:①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人员死亡数超过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

②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5%的地震。

③中等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0.1%-1%的地震。

④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指标低于中等破坏性地震)的地震。

4、发生破坏性地震时,梁场要按统一领导、部门分工、综合协调、快速高效的.原则开展地震救援工作。

5、在本梁场所在地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启动本预案。

五、地震应急机构及其职责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工程抢险组、电力抢险组、次生灾害防御组。

①办公室主任:成员:②工程抢险组组长:成员:职责:负责组织力量抢修和恢复被破坏的设施,抢救被压埋人员和营救伤员工作。

③电力抢险组组长:成员:。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官方版(六篇)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官方版(六篇)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官方版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我们这个地区面临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龙卷风、水灾、雪灾、冰雹、雷击等。

为确保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灾行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后造成的损失,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把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及其应急行动(一)学校救灾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员:各科科长(二)救灾领导小组的应急行动1、掌握灾情,制定救灾对策。

2、向上级汇报灾情。

3、组织全校教职工参加抢险救灾行动。

4、根据灾情的发展,请求有关部门进行支援。

二、发布灾害预报时的应急反应当发布自然灾害预报时,临时应急行动如下:1、召开救灾指挥部会议。

加强监视,随时报告异常现象,做好临时预报。

2、根据灾情发展情况,组织学生疏散。

3、加强对实验室、图书馆、主控室等重要部门、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

4、加强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及时平息各种谣言和误传。

5、对易燃、易爆、毒气、疫病等自然灾害源进行检查,进行必要的处理。

6、做好灾后应急的准备和必要的物资、资金储备工作。

7、采取强制措施,保持学校秩序稳定。

三、发生严重破坏性灾害应急反应(一)由救灾领导小组迅速组建救灾行动小组并指挥开展工作。

救灾行动小组分成五个小组。

①抢险救灾组:全校青壮年教职工;②医疗救护组:学生科、教务科、校医;③治安保卫组:校园管理组成员、保安;④生活安置组:总务科、工会;⑤通信联络组:办公室。

(二)救灾行动小组职责1、抢险救灾组:抢救被压人员,排除险情。

迅速组织力量对重要设施进行排险、抢修,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扩大,防止水灾、火灾、毒气泄漏事件的发生蔓延。

2、医疗救护组:开展救护、防疫工作。

3、治安保卫组:加强学校治安管理,保卫要害部门。

4、生活安置组:安置师生,提供食品、饮用水、帐篷、防寒衣物以及其它生活必需品。

特别做好孤、幼、残人员的安置及死难者的善后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的降低自然灾害(暴风雨、暴风雪、严寒、酷热、冰雹等)对公司生产和职工生活造成的影响,确保公司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和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安全与应急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省气象管理办法》、《×××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子公司车间发生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1.4工作原则1.4.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1.4.2预防为主,平战结合;1.4.3科学组织,规范实施。

2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灾害应急指挥体系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下设的应急处置调度室和六个应急处置工作组构成。

2.1公司成立由公司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为副总指挥,综合办公室、安全监察办公室、机动科、保卫科、党群工作科、物资科、人力资源科、后勤科、基建科、财务科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救援指挥部,为全公司遇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的最高决策机构。

2.2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根据自然灾害类型及强度,分析判断受影响的时间、区域及危害程度,确定响应级别;(2)按照预案程序,组织、指挥、协调各部门进行应急处置;(3)督导应急救援人员行动。

保护现场施救和受灾单位人员的安全;(4)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提高或降低应急处置,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5)决定救援人员、员工从灾害区域撤离,决定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受灾害影响的周边群众撤离;(6)协调物资、机动、保卫、后勤等部门,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应急救援系统作战的局面。

(7)及时发布灾害性气象信息、预警信号和预警消除信号:(8)按程序报告上级机关及有关部门,通报灾害情况。

2.3主要部门职责后勤科:负责灾情发生前疾病预防、发生中疾病治疗和灾后疾病控制工作,以及抢险救灾过程中生活后勤服务工作的协调督导。

基建科:负责应急处置方案中涉及基建工程部分的审查指导,以及基建工程抢修、重建等工作的检查指导。

安监办:负责对各类灾害事故防范措施制定、抢险工作实施及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援助。

负责及时发布各类灾害事故信息,及时传达救援指挥部指令,并按要求做好救援人员、物资和救灾进展情况协调调度等有关工作。

以及抢险救灾过程中涉及安全工作预防、安全措施制定及安全工作落实等方面的管理督导。

保卫科:负责灾前、灾中和灾后治安秩序的维持,确保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在一个安定有序的环境中进行。

机动科及动力车间:负责输供电线路及设施的抢修维护,确保抢险救灾的电力供应。

物资科:负责各类救灾物资的调集、采购、供应和运送工作。

财务科:负责抢险救灾所需经费预算、资金保障和账务处理等工作。

综合办:负责做好受灾职工群众的信访处置工作,做到瞄准倾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确保灾害事故单位的稳定。

党群工作科:充分发挥宣传优势,协助调度部门做好灾害信息的发布工作,并及时公布灾情治理取得的重要成果,正确把握抢险过程中的舆论导向,注意发现和宣传先进典型,为抢险救灾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3应急救援指挥部的下设机构3.1应急处置调度室及其职责应急处置调度室设在公司调度室,由安监办主任担任调度室主任,其主要职责有:(1)将属地气象部门发布的灾害信息及时传达至各有关单位。

(2)根据受灾单位灾情报告,请示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是否启动本预案;(3)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决定负责通知抢险指挥部成员部门和各专业组人员到指定地点集合;(4)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通知抢险救灾人员赶赴事故现场;(5)在事故抢救过程中,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进行抢险救援工作:(6)组织、协调对外求援等有关事宜,负责事故的上报。

3.2六个应急处置工作组及其职责保障组组长:物资科负责人主要职责:做好对抢救事故急需物资材料数量、种类的统计筹集及供应输送,为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电力通讯保障组组长:变电站、机动科负责人主要职责:做好事故抢救过程中供电、通讯设施的抢修与维护,确保抢险指挥中供电正常及通讯线路和通讯信号的畅通。

技术保障组组长:安监办负责人主要职责:负责应急处置方案和灾后恢复重建方案中涉及技术层面内容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工作,使应急处置方案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经济适用。

医疗救护组组长:人力资源科负责人主要职责:负责做好抢险救灾中受灾群众、抢险人员的医疗救护以及受灾,地区疫病的防范控制工作。

现场施救组组长:受灾单位负责人主要职责:负责组织抢险救灾的精干力量,按照应急处置指挥部要求,全力落实好应急处置方案中确定的各项措施,在规定时间内达到抢险救灾目标。

为搞好抢险救灾人员安全防护工作,现场施救组长根据自然灾害恶劣程度,当灾(险)情大大超出施救能力时,有权做出人员撤离的决定。

效能督察组组长:党群工作科、审计负责人主要职责:负责对预警信号发布、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救援实施、应急恢复及善后处置等各个环节在程序履行和质量标准上进行督察和考核。

4预防与预警4.1预警信息来源各类灾害性气象信息均由应急处置调度室依据地方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发布。

4.2暴雨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黄、橙、红色表示。

4.2.1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标准: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主要防御措施:1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3.检查各生产、生活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4.2.2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主要防御措施:1.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2.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到安全场所避雨;4.检查生产、生活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4.2.3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主要防御措施:1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工,采取专门措施保护上班人员的安全;4.做好生产、生活排涝。

4.2.4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主要防御措施:1.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业;3.有关单位做好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4.3暴雪预警信号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黄、橙、红色表示。

4.3.1暴雪蓝色预警信号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主要防御措施:1.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2.相关部门应当进行道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4.3.2暴雪黄色预警信号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主要防御措施:1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措施;2.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道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4.3.3暴雪橙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主要防御措施:1.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2.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道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4.3.4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主要防御措施:1.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2.必要时停业。

4.4寒潮预警信号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黄、橙、红色表示。

4.4.1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标准: 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主要防御措施:1.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准备工作;2.注意添衣保暖;3.做好防风准备工作。

4.4.2寒潮黄色预警信号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主要防御措施:1.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工作;2.注意添衣保暖,照顾好老、弱、病人;3.做好防风工作。

4.4.3寒潮橙色预警信号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主要防御措施:1.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应急工作;2.注意防寒保暖;3.做好防风工作。

4.4.4寒潮红色预警信号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主要防御措施:1.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的应急和抢险工作;2.注意防寒保暖;3.做好防风工作。

4.5 大风预警信号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4.5.1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标准: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 -7级,或者阵风7 -8级并可能持续。

主要防御措施:1.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3.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4.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做好防火工作。

4.5.2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 -9级,或者阵风9 -10级并可能持续。

主要防御措施:1.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2.停止露天活动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尽量转到避风场所避风;3.切断户外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4.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5.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做好防火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