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油气勘探现状与研究进展
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现状 、 前景及启示

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前景及启示杨丽丽;王陆新;潘继平【摘要】全球深水油气资源丰富,在全球油气储产量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本文概述了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总结了当前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特点和趋势,认为全球深水勘探开发投入逐年增加,开发方式不断革新,勘探开发时间差缩短,开发成本持续下降,开发领域和方向不断拓展.通过比较各油气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资源潜力、已发现油气储量和勘探程度等,优选了深水沉积盆地勘探开发的三个方向,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Global deep-water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abundant ,and occup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global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produc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lobal deep-water oil and gas E&D ,analyzes it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The paper points that the global deep-water E&D investment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development mode is innovated ,the E&D time difference is shortened ,the development cost continued to declin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and direction of continuous expansion .By comparing th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resource potential ,oil and gas reserves and exploration degree of different basins ,three directions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ep-water sedimentary basins are optimi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7(026)0z2【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前景【作者】杨丽丽;王陆新;潘继平【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34;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34;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16.22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域是发现大油气田的主要地区。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一、国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发展的现状1、国外油气勘探理论进展:“合油气系统”概念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M G Dow在1972年在AAPG年会上首次提出后,后来经Perrodon(1984),Demason(1984),Meissner(1984),Ulmishek(1986)及Magoon(1987、1988、1989)等人补充、修改而完善,认为:“含油气系统强调特殊烃源岩与形成石油聚集之间的成因关系,盆地研究强调构造凹陷及所包含的沉积岩,而不考虑与油藏的关系,对含油气区带和远景圈闭的研究强调应用现有的可行的技术或方法探测出现今存在的圈闭”。
含油气系统一词代表了所有形态的烃类(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而系统则代表了所有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和上覆岩层)以及所有成藏作用(圈闭的形成、石油的生成一运移一聚集)。
“层序地层学”概念早在1948年Sloss,Krumbein及Dapples 等就提出了。
后经Vail(1977,1988),Payton(1977),Posarnentier(1988),Galloway(1989),Sagree(1988),Wagoner(1988)等人进一步完善,层序地层学理论进入到系统化与综合化阶段,形成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Vail and Posamentier,1988)和成因层序地层学新学派(Galloway,1989)。
以最大水进面(海泛面或湖泛面)泥岩作为层序边界,强调在海平面或湖平面从下降到上升所完成的进积—退积—加积作用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成因地层单元,层序内部具有向上变粗再变细的演化序列;1994年,Cross等提出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根据基准面旋回原理和可容空间变化原理,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研究相对应的沉积相演化序列,预测有利储集砂体的产出位置和发育情况。
油气田开发技术的研究新进展

油气田开发技术的研究新进展随着全球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油气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而油气田开发技术一直是行业的研究热点,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进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即勘探技术、钻井技术、油藏开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介绍油气田开发技术的研究新进展。
一、勘探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震勘探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新的勘探技术如地震正演、反演、激励源等技术相继出现,提高了勘探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地震正演模拟技术的出现,能够精确地模拟地质构造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从而达到高精度的成像效果。
此外,3D/4D成像技术也成为勘探技术的研究热点。
3D/4D成像技术结合了地震波传播、地质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有效提高了勘探的精度和效率。
通过3D/4D成像技术,可以直接获取油气藏的结构和性质,并能够定量地描述地下储层的物理性质和流体流动性质,为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精确的依据。
二、钻井技术作为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钻井技术的研究也一直是热点。
在钻井技术领域,导向钻井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目前已成为石油行业钻孔的主流技术之一。
通过导向钻井,可以实现深钻、横向钻井等特殊钻井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储层的提高、井眼的规范等问题。
另外,新型完井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了行业界的广泛关注。
油气开采中,完井是将井筒封堵并实现井壁与储层直接的联系。
最近,新型完井技术如水泥化和封孔技术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更好地控制油气井开采效率和产量。
三、油藏开发技术油藏开发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探索如何高效安全地开采油气资源。
一方面,提高提高提高单井产率;另一方面,则是实现油藏的整体效率提高的问题。
多相油藏的开发技术一直是油气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多相油藏开发技术方面,模拟技术和优化技术的进步为提高油气开采效率提供了支持。
例如,模拟技术能够模拟多种开采方案和几种基本开采工艺的优化方法,对于油藏数据的准确性和多学科协同作用非常重要。
深水勘探探索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挑战与机遇

深水勘探探索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挑战与机遇深水油气资源是指位于海洋水深大于500米的地下油气藏。
由于深水油气资源蕴藏量巨大,开发潜力巨大,因此深水勘探与开发成为全球油气行业的热点。
然而,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一、深水勘探的挑战1. 技术难题:深水勘探面临着技术难题,例如在大水深下进行油气勘探与开发需要超长距离的海底管道输送,这对管道技术的要求非常高。
另外,深海环境恶劣,海洋动力学复杂,难以满足船只与设备的稳定操作,需要开发适应深水环境的新型勘探设备与技术。
2. 成本高昂:相比陆地油田,深海油气的勘探投资与开发成本要高昂许多。
首先,水深对设备的运营维护造成了困难和复杂性,增加了设备维修与更换的难度与费用。
此外,深水油气的开发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前期的勘探与开发活动,这对投资方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 风险与不确定性:深海油气勘探面临着较高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深海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勘探难度较大,不确定性较高。
另外,深海油气的生产周期长,风险分散性低,一旦投产遇到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深水勘探的机遇1. 蕴藏量丰富:深水油气资源蕴藏量巨大。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深海油气资源占全球未被开发的油气资源的70%以上,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与开发潜力。
深水油气资源的丰富给勘探与开发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2. 技术创新:深水勘探的挑战催生了技术创新与突破。
为了突破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技术难题,石油行业积极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开发出一系列适应深水环境的新型设备与技术。
这不仅为石油行业带来了技术突破,也为其他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契机。
3. 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深水勘探的发展为海工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机遇。
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需要各种船只、海底设备以及管道输送等海工装备的配套。
通过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与技术实力,还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进展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进展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2.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75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石油、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日渐增多,石油天然气因储藏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勘探开发困难,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提高石油天然气的开发量,文章就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进展进行分析,以求找出未来提高我国石油天然气开发数量及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勘探、分析一、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关概念1、石油行业相关概念1.石油: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
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
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2、天然气行业相关概念(1)天然气:地下采出的可燃气体称做天然气。
它是石蜡族低分子饱和烃气体和少量非烃气体的混合物。
天然气按成因一般分为三类:与石油共生的叫油型气(石油伴生气);与煤共生的叫煤成气(煤型气);有机质被细菌分解发酵生成的叫沼气。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3、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区别:天然气是指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是低分子烷烃的混合物,可分为干气天然气和湿天然气两种。
干气成分主要是甲烷,湿天然气除含大量甲烷外,还含有较多的乙烷、丙烷和丁烷等。
液化石油气是指在炼油厂生产,特别是催化裂化、热裂化、焦化时所产生的气体,经压缩、分离而得到的混合烃,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二、我国石油天然气重点地区竞争格局目前我国石油勘探程度尚处于中等成熟阶段,存在较大潜力,石油储量仍将呈高基值稳定增长态势,已获石油发现的大中型盆地拥有的储量占我国探明石油储量的大部分,它们今后仍然是待发现石油资源的主要阵地。
1.我国的石油资源及其分布: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统计,石油地质资源量为765×108t、可采资源量为212×108t。
大庆油田勘探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大庆油田勘探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冯志强, 金成志, 梁江平, 赵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53)[摘要] 针对大庆油田松辽盆地北部石油、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复杂断陷盆地———海拉尔、依—舒地堑等外围油气的复杂目标勘探难题,开展了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测井及钻井等配套技术攻关,形成了岩性油藏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深层火山岩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复杂断陷盆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系列,低渗透储层、火山岩储层和复杂断陷储层评价及改造技术系列以及深层火山岩钻井技术,为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的储量增长、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大型气藏发现和复杂断陷盆地勘探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大庆油田;勘探技术现状;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 TE132. 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 - 1742 (2010) 05 - 0058 - 061前言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庆探区构造高部位、储层相对发育的油气藏基本勘探完毕,但剩余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十分广阔[ 1 ] 。
a.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扶杨油层尚有剩余资源20. 32 ×108 t,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油层剩余资源储量27. 16 ×108 t,黑帝庙油层剩余资源量2. 21 ×108 t; b. 以海拉尔盆地为重点突破对象的外围盆地勘探领域剩余石油资源量17. 2 ×108 t; c. 深层天然气勘探领域,天然气资源量11 740 ×108 m3。
然而,剩余的油气资源分布具有油气藏类型多样、油水分布复杂、储层薄且变化快,勘探目标越来越难以识别等特点,因此,突破这些勘探领域需要攻克多项难关[ 2 ] :首先是储层预测(如扶杨油层剩余勘探地区要么油水分布十分复杂,要么储层物性差,有储量无产量) ;其次是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如松辽盆地深层断陷、海拉尔断陷盆地演化经历多期叠加,构造极其复杂,准确成像是勘探突破的关键) ;再次是大力发展相关配套技术。
油气工程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

油气工程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近年来,油气工程行业一直是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油气工程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本报告将从行业现状出发,分析油气工程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五至十年的行业前景进行预测。
一、油气工程行业现状分析1. 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态势: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中,油气仍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2. 资源压力加大:随着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逐渐枯竭,油气工程行业面临着快速开发新资源的挑战。
同时,地质条件和环境限制等因素也使得油气勘探更加困难。
3. 环境问题不容忽视: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度降低。
不可否认,油气工程行业在开采、运输和燃烧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油气工程需要逐步转向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4. 技术进步带来新机遇: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油气工程行业在技术方面的进步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例如,水平钻探、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深海开采技术的应用都为油气工程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油气工程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预测1. 能源结构调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能源结构将面临重大调整。
清洁能源的发展将成为未来油气工程的主要方向之一。
此外,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新兴能源的发展也将有助于减少对传统油气资源的依赖。
2.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未来五至十年,油气工程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
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提高效率、安全和环保指标。
3. 多元化开发模式:由于地质条件和资源分布的限制,未来油气工程行业将采取更加多元化的开发模式。
包括陆地、浅海、深海等不同开采手段将相互结合,以更好地满足能源需求。
4. 国际合作加强:油气工程是全球性的行业,各国在资源开采、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合作。
国际合作将推动全球油气工程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在油气资源不断地消耗和储量不断减少的背景下,深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中会应用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且技术应用时存在一定的难度。
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相关勘探开采工作和技术不断进步,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基于此,分析和探究了深井超深井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言我国钻井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现阶段,我国的超深井钻井技术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相较于浅层油气开采工作,深层开采的难度更大,深井与超深井的钻挖所面对的地质环境更复杂,同时钻井提速是困扰其进行的一大问题。
怎样做好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应用,提高钻井质量,开采出更丰富的油气资源,是现阶段相关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难点分析深井超深井钻井工程的施工相对比较复杂,工程的进行是基于科学技术理论的,同时应完善相关配套设备与技术,依靠对相关工程进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我们发现不同深井其在钻井时所面临的最为常见的问题有:高温高压所导致的泥浆性能不稳定、井壁稳定性差、地层硬度高影响机械钻速等问题。
当前,随着浅层油气资源开采工作的有序进行,剩余更多的工程项目其开采深度不断提高,难度更大,对于深井超深井技术的应用更为频繁。
钻井过程中,在其钻进至一定深度后,井斜控制难度更大,极易出现井斜角超标等情况,并对下部井段的安全钻进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同最先的设计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旦在深井段出现井斜角超标过大的情况,后期纠斜将面临更大的难度,为满足设计要求以及下部安全钻井的需求,还可能出现填井重钻的情况,必然会造成较大的损失,耗时费力[1]。
深井超深井钻井时,必然会面对高温高压的情况,这一环境条件下,会导致泥浆密度、流变性等性能产生变化,并对钻井安全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所以为保障钻井工作有序进行,还应做好泥浆抗高温高压性能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段扔 具有 形成工业油 气蕺 的成烃 潜力 , 深部地 屡裂缝和微破 裂带是不封 闭的, 漉体 可 以沿此通道运移井储 案, 深部有形成 大型烃类矿 藏的条件 。 , .
关 词一苎 苎 键 兰 ,
苎墨缝 理 皇 论
/ 襄
众 所周 知 , 石油理 论的发展 曾经经历过无机成 因学 中的地球探部成 因说 和宇宙成 因说 , 后 又被有机早期成 因理论所取代 。 本世纪 6 年代 起 的石油 晚期成 因理论 虽然从很多方 面 0 解 决 了油气勘探 中所 出现 的一些基本理论 问题 , 同时也在 油气勘探实 践中发挥 了重 要的 指
凹陷( 东濮 凹陷北部 ) 打 了 1 就 o多 口深度超过 45 0m 的深探井 , 0 而且 取得 了较 明显 的效 果 。黄 骅坳 陷近期首次在深层找到了亿吨级的古潜 山构造 , 该亿 吨级 的石油构造名为 千米
桥古 潜 山油 气藏构造 位于 大港探 区千米桥东北 约 1 0 的海滩 上 , , 00 m 在该 构造 上最近完 钻 的第 一 口探井 板深 7 完钻井深 5 9 I , 井 1 0 1 钻遇 7 " 1 个袖气层 , 20多朱 , 厚 0 两次 求产分别 获 日产油 1 3 11 2 . 万 m。 日产抽 { 7 1 , 1 . 万 m 的高产工业油气流 。 4 I3气 7 5 " 1 和 5 I 气 8 9 1 " 1 据专家 预测 , 该构造 的含油面积约 4 m , 0 。油气 当量 约在 1 3 t k . 亿 左右 。我国最深的四川老关庙台 气柯 造产层深度达 71 3 5 7 戴 金星 ,9 9 5 . ~71 5 m( 18) 国外 在深层油气的勘探方 面也取得 了喜人 的成果 , 苏联 的 2 个台油 气盆地 中 , 前 4 沉积 地层厚度超过 6 0 的有 1 令 。 0 0 m 8 目前己在其 中的 4个台油气盆地 中发现 了埋藏深度大于 6 0 的工业油气藏 。 0m 0 目前世界上 已在 2 个盆地 中发现 了 7 个埋 深大于 60 0m 的工业 1 5 0 油气藏 。通 过对世 界范围 内最终可采 储量不低于 68 0万 t5 5 ( 亿橘 ) 的大 油田和不低于 油 8 0 I (00 0 立方英尺) 然气的大气 田的统计表 明 , 界上大油气 田共计 5 9 , 5 亿 1 3 0 亿 " 1 天 世 0 个 而产层深度在 400I 以下的大油气 田数有 2 个 。 0 . 1 3 9 它们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的雷佛卡玛盆 地 (2个) 坎佩切盆地 ( 1 、 4个) 委 内瑞拉的东委 内瑞拉盆 地 ( 、 2个) 美 国的二 叠盆 地( 个 ) 、 2 、 法 国的阿基斯坦盆 地 ( 个 ) 加拿大 的斯科 舍陆棚 ( 2 、 1个) 马更些盆地 ( 个 ) 前苏联 的滨 和 1 、 里海 盆 地 ( 1个 ) 庠 拉盆 地 ( ) 哥 伦 比亚 的拉 洛 斯 盆 地 ( 个 ) 抄迦 的波 斯 湾 盆 地 ( ) 和 1个 、 1 、 1个
量 的 1 。 O 此外 , 在东 濮凹陷、 黄骅坳陷和济 阳坳 陷也都进行 了一些有 目的的深层抽气勘探 工作 。其 中, 东濮 凹陷濮深 8 最近 在 45 0 以下 的下第 三 系沙 河街组 E 8 . 9 井 0 m 《44 8 3 ~ 46 7 9 井段获工业油流 , 4 . 3 m 日产原油 2 . 3 和少量 的天然 气。东濮 凹陷仅在前犁周次 3 9 m。
台盆 地 多 。
衰 1 在 4 m 深 度世界 油气 探 明储 量 的分布 ~8x
∞ Ⅷ 气硼 > Ⅲ 啪 气删 蛐 凝 气
性 a n马克 西其失 ・ 据 转引 皂胡正钦 ・98 1 8
表 2 世界不 同类型舍油气盆地 中已发现的埋 深在 40 01 以下 的深层油气藏的纵 向 是 0 1 1 分 布与地层温度 。 从表 中可以看出, 具有 一定温度和深度 的深层 油气藏有 以下几个分布特点
2 深层 油 气 的分布
在埋深方 面, 由于 过去的勘探 目标大都集 中在盆地的中浅层 t 因而以前 发现的油气田其 埋深大都处 在 40 0 以 内。 近 2 余 年来 , 0 m 最 O 随着 中浅层 勘探程度 的不 断提高 , 人们已经逐 渐地 把油气勘探 的 目标转 向盆地更深的部位 。 目前开展过 40 0 以下深层油气勘探 的国 0 m 家有 7 多个 , 0 0m 以下发现的油气 田数量和储量也在 与 日俱增 。在美国西 内盆地阿纳 0 4 0 达科 凹陷米 尔斯兰奇气 田 76 3 8 " 6  ̄80 3 1的下 奥 陶统碳酸盐岩 内发现 了世 界上最 深的气 I 1 藏, 储量达 3 5 m , 6 亿 。单井 日产气 6 m 。 万 3在美国墨西哥 湾密西西 比三角洲 的剜克一华盛顿
2
天
热
气
地
球
科
学
Vo. 0 11
度均 已超过 2 0 , 0 " 波斯湾 Mau C rn油 田产层 的温度 已超过 了 2 0 。俄罗斯滨 里海 盆地 布拉 3" C 海油 藏的埋深 已达 7k 但并未发现 明显的分解作 用发 生( d 九B1 9 ) 在 75 0I 深 m, 幽 B 0 ,9 5 , 5 1 e " 1 度, 度 2 5 温 9 ℃条件 下仍有液态烃 聚集 ( 梅赫季也夫 ,9 1 。 19)
湖油 田 6 4 1 0 1深处发现 了世界 上最深 的油藏 。 5 I " 我国于 1 9 9 8年初在塔里木盆地塔 中构造带
上完钻的塔参 1井为亚洲第一深井 , 完钻井 深为 7 0 于 40 0 钻人 奥陶系风化壳 , 0m, 0 2 m 并 在 50 9 3 钻遇 1 段油气显示层段 。我 国最深 的工 业油 田为塔里术盆地的泰河塘 5  ̄690m 2 油 田, 其油层埋 深 570 0 I 。在我国塔里木盆地 目前 已测试的 1 6 0  ̄58 0 1 " 1 个油气层井段中 , 5
N . o6
妥进 才等 : 深屡油 气勘 撂现 状与研 究进 展
3
以及意大利的渡河 盆地 和利 比亚 的锡尔特盆地等。世界 5 9 0 的大油气 田在数 量上 仅 占世界 油气 田总数的 17 , 其油气储量 ( 3 . 但 202亿 t 当量 , 油 包括 12 2 t 油 ,9万亿 m。 3 亿 石 9 天 然气 ) 占世界油气 总储量 的 7 。 中, 度在 36 0 以下的大油 田和大气 田的储量 分 却 0 其 深 6 m 别 占世界油气总储量 的 2 9 和 3 1 。 . . 从 目前 已发现的深层油气储量分布情 况来看 , 深部 中的大多数储 量 (3 的石油 、3 6 5 的天然气和 8 的凝析油 ) 6 分布 于古 老的被动 大陆边缘 , 在所 有不 同大地构造 类型 的台油 气 盆地 中均 已发现 深层油气 田, 富集程度却大不相 商( 1 。 但 表 ) 年轻地 台上所发现 的深部油 气 田的探明储量远大于老地 台上 所发现 的储量 t 并且 已发现 的深 层油气 田的数 臣也 比老地
弟 1卷 0
第5 期
天然 气地球科 学
NATU RAL GAS No 6 1 1 .
De . 19 c 99
19 9 9年 1 2月
“
深 层油 气 勘 探 现 状 与研 究 进 展 *
( 国 学院 中科 』
.
妥 才 王 彬/世 陈 东 进 先乙 新 晓 钿
1 深层 油 气藏 的温度
传统 的干酷根 晚期成 油理论认为液 态烃形成 的温度 范围为 6 ~1 0 即 风 在 0 6 0 2 ℃( . ~1 3 ) 当地层温度超过 1 O 风> 1 3 ) .5 , 2 ℃( . 5 有机质和液态烃将发生 分解形成 以甲烷 为 主 的 气 态 烃 类 ( tt1 7 IK Hti,9 9 r a. 17 }Va ovc /, 9 1  ̄ ei h甜 a. 1 7 }W't 1 7 ; /,94 h eD, 95  ̄ B s e ,9 9 。 ue (9 3 在 对世 界上 已发 现的工业油 气藏所处 的温度 和深度进 行研 究 ot k 1 7 ) P sy 1 7 ) i 后发现世 界上绝大部分 已发 现 的石油 均存在于 6 .  ̄1 9 1 0 0 T) 5 5 4 ℃( 5  ̄3 0 的温 度范 围 , 高 于此温 度石油 将被天然气所 取代 , 并因此将该温度界 限形象 的称 之为 液态 宙 。 但近年 来越来越多 的勘 探实际 已越 过 了上述 温度界 限。在意 大利发 现 了油层温度 为 13 5 ℃的油 田( g a 17 ) 北海 地区部分油层的温度处在 1 5 7 " Hem a.1 8 ; Nel ,9 9 , i 6  ̄1 5 C( u 1 , 9 6 H  ̄ ed l -1 9 }An es .1 9 IPp e n o d 1 9 )在 美 国 W ilo ,9 2 dre n ,9 3 e pr dD d ,9 5 , a ls n盆 地 l' c 发现 温度为 12 8 ℃的油层( r e 1 8 ) 美 国的华盛顿油 田( Pi ,90 。 c 油层深度 5 4 m) 巴尔期油田 0 、 5
球 学国 重 实 室 州 3 0 化 家 点 验 兰 7 如 ) 0
‘
, ‘ /
摘 要 总蛄 了当夸世界 上有 关深屡 油气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劫探成 果 。 出: 多 指 众 的在埋藏深度和温度上均 已超过 油 气 死亡线 的工业油 气蕺的发现对待 坑的油 气
成 因理论提 出了挑 战。 理论研 究和 宴I劫撂姑 果均表 明 , 派岩在较 高的热演化阶 唏 烃
导作用 , 但越来越多 的勘探实践说 明, 目前 的干酷根晚期 成油理 论 因近年来的一系列新 发现 而受到 了严重挑战。这 其 中除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的未成 熟和低成 熟工业油藏以及较为普
遍存 在的非生物成 因天然气外 , 可能要首推深层油气 的发现 了。 深层油气在 国外主要是指 埋深在 40 0m 以下 的油气 赍源 , 0 我国则主要是 指现今 主要 勘探 层位 以下的油 气赍 源 , 深度上主要是 指埋深在 350m 以下 , 0 这还应该包括 目前埋深 虽 然不大 , 但热演化程度却 比较高 的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所生成 的油气 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