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研究

摘要:要想让学生学好高中生物,就要让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的一切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凡能实现这两个目标的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

关键词:高中生物;提问方式

一、由教师提出问题

在实验当中,许多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习惯于提一些“结构良好问题”。“结构良好问题”指问题条件充分、解决过程有固定的模式、答案确定且唯一的问题。“结构不良问题”正好相反,指那些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信息不明确,也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和途径的问题。它能激起学生“挑战”的欲望,而结构良好的问题学生往往会认为没有必要去探究。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首先用课件展示一幅颇为幽默的画面,画面上是学生熟知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素描,旁白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植物生长在土壤中,土壤是构成植物体的原材料”。同学们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吗?若赞同请说明理由,并想办法证明它;若不赞同也请说明理由,并想办法证明它。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讨论后,老师并未给他们的观点正确与否下结论,当激起学生的兴趣后,再进一步展示海尔蒙特的实验,问题情境是画面上的两棵一大一小的柳树,旁边的说明是“将一株重2.3kg的小柳树种在重90.7kg的干土中,

用雨水浇灌5年,小柳树长成重76.7kg植株,而土壤重量只比试验开始时减少57g。”最后的答案不言自明,土壤并不是构成植物体的原材料。

二、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

由学生自己发现或提出问题,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案例分析:在学完“渗透作用的原理”后,学生在做“观察植物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之前,可让学生思考利用渗透作用的原因,还可以设计哪些实验,这些实验能证明什么?通过班集体的“头脑风暴”活动,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及实验方案:问题一:可否验证植物细胞的死活?材料是植物细胞(最好是有颜色的植物细胞如叶肉细胞或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等),方案与课本实验一致,倘若能发生质壁分离则是活细胞,反之是死细胞。

问题二:是否可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材料是植物细胞(植物叶肉细胞或叶的表皮细胞等),方案是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浓度梯度越小越好),把植物细胞分别浸到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介于还未发生质壁分离与正好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就是该细胞液的浓度。

问题三:是否可以证明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实验方案与课本实验一致。

问题四:是否可以用来证明渗透吸水和渗透失水的原理。实验方案和过程与课本实验一致。

问题五:是否可以比较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的大小?实验方案和过程与课本同。

问题六:是否可以用来检验生物细胞细胞壁的有无?实验方案和过程与课本实验同。

……

通过集体讨论,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寻找问题,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及其它独特的思维品质。一般要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逐个理解知识点,并完成相应的预习作业。对于通过预习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放到课堂上解决。课堂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是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解答。课后通过精选作业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预习和课后作业的检查,防止有学生因偷懒而达不到学习目标。

三、要重视实验教学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生物实验在高考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分值越来越高。可学生普遍对做实验题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实验题变化多,难把握。要破解实验教学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实验基本知识的教学

实验基本知识很多,如果都让学生牢固掌握,学生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很难做到,最好是有详有略,重点掌握一些常见的

基本的内容。我认为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内容有:

a.理解和掌握两组变量,即自变量和因变量、无关变量和额外变量。要很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在实验中的作用。特别是自变量和无关变量,是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的两个重要变量,一定要重点理解和掌握。

b.掌握实验的基本过程。如确定实验目的,提出实验假设,编写实验步骤,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等。

c.掌握实验操作步骤的写法。第一步,取材、分组、编号;第二步,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即区分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体现出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第三步,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或反应;第四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d.重点掌握两个原则,即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e.掌握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异同。

2.重视掌握教材中的实验

教材中的实验为我们学习实验提供了模板、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我们解决新实验题的基础和源泉。实验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是教材实验知识和方法的在新情境下的灵活运用和重新组合。因此,牢固掌握教材中的实验是我们学好实验的根本。

3.熟悉实验题的类型

实验题一般有填充型、纠错型、混合型和实验设计型等。填充型题是给出完整的实验过程,但有些句子不完整,让你把它补充完整,以此考查相关知识;纠错型题也给出实验过程,只是其中有错误,让你纠正;混合型题是既有填充又有纠错,混合出现;实验设

计型题是只给出相关材料,让你独立设计实验,对知识和能力要求比较高,是较难的题型。

四、要加强学生的审题训练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好了,只是提高成绩的第一步。要想让学生真正提高成绩,还要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因为题干中往往有一些关键词、关键句指引着答题的方向,限制着答题的范围。如果学生答题时没有注意到这些关键词句,把握错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而题中的这些关键词句往往存在于不起眼的地方,学生稍不注意就会漏掉。所以,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海山.浅议面向21世纪的中学生物教学改革[j].中学生物教学.2001,(04).

[2]刘世彪,张佑强,张绍琪.中学生物教学百年回顾[j].中学生物教学.2002,(z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