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导读《红岩》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完整版)《红岩》课件

(完整版)《红岩》课件
浪漫主义情怀
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小说融入 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对 革命者英勇斗争的描绘,展现了 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
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
小说通过对重庆歌乐山这一典型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 黑暗和腐败,以及革命者面临的严峻考验。
典型人物
在典型环境中,小说成功塑造了众多具有鲜明个性的典型人物,如江姐、许云 峰、成岗等,他们坚定的信仰、英勇的斗争和无私的奉献,成为革命者的代表 和楷模。
女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
小萝卜头
狱中出生的革命后代,虽然生 活在恶劣环境中,但具有天生
的革命意识和斗争精神。
特务与叛徒
通过描写蒲志高、徐鹏飞等特 务和叛徒的形象,反衬出革命
者的崇高与伟大。
英雄形象与反面角色对比
01
02
03
英勇与懦弱
通过对比革命者的英勇无 畏和敌人的懦弱无能,展 现革命精神的力量。
理想与贪婪
狱中共产党员坚贞不 屈,团结斗争,共同 对敌,迎来重庆解放 。
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 营里,革命者遭受了 惨无人道的酷刑和屠 杀。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简介
罗广斌(1924--1967年),四川成都人。1948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从事学运工作,并利用其家庭关系进行统战和策反 工作。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之夜,策动哥哥罗广文、母亲 郭德贤等亲属多人从虎口脱险。
革命者的英勇牺牲
讲述如小萝卜头一家、江姐等 革命者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 。
最后的胜利
以重庆解放、狱中革命者欢庆 胜利为结尾,展示革命终将战
胜反动的历史必然。
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
01
,具有高 度的政治觉悟和斗争策略,是
狱中斗争的领导者。

《红岩》ppt课件

《红岩》ppt课件

01
思考1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红岩》中展现的革命精神和 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激励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 断进取、勇攀高峰。
02 03
思考2
我们可以将《红岩》中的团结协作精神应用于团队合作和 项目管理中,注重集体利益和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和 目标。
思考3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可以借鉴《红岩》中人物的乐 观向上精神,保持积极心态和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畏 艰难。同时,也要学会珍惜当下的生活,感恩先烈的付出 和努力。
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
02 03
集中营的亲身经历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 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英勇斗争和 壮烈牺牲的场面。
创作历程
1950年,罗广斌、杨益言都写出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随 后,他们又合作把回忆录陆续改成小说《红岩》。
结局
重庆解放前夕,敌人疯狂 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但革命者视死如归,英 勇就义。
主要人物介绍及特点分析
江姐(江雪琴)
地下党组织的重要成员 ,勇敢坚强,对党忠诚 ,善于处理各种复杂情
况。
许云峰
地下党领导人之一,机 智勇敢,善于斗争,具 有高度的组织能力和牺
牲精神。
成岗
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 负责印刷《挺进报》,
勇于担当责任
小说中的革命者勇于担当责任,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在 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勇于担当 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
自己的力量。
珍视集体利益
《红岩》中的革命者视集体利益 高于个人利益,他们的行为启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珍视集体利 益,注重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中考名著阅读《红岩》课件(共28张ppt)

中考名著阅读《红岩》课件(共28张ppt)
“扫射吧!”他把双手插在腰间,一动也不动 地分开双脚,稳稳地踏住岩石。“子弹征服不了共 产党人!”齐晓轩苍白带血的脸上露出冷笑,让鲜 血从洞穿的身上流出,染遍了脚下的红岩……
说思考
1.你认为造成三类人(叛徒、共产党、反 动派)各自不同的生命选择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呢?
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人物,写下你想对 他说的话,可以提出你的质疑,发表你的 感慨,表达你的情感……
小萝卜头—宋 振中(1949 年9月6日与 父亲宋绮云烈 士、母亲徐林 侠烈士一起在 重庆松林坡被 害)
思主题
小说题目《红岩》有什么意义?
“红岩”本是地名,位于重庆市 郊,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 重庆办事处所在地。红是革命的颜 色,岩石又是非常坚硬的物质,革 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就 像红色的石头一样。红岩精神是我 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 分。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红岩精神的集中 体现,崇高的思想境界是红岩精神的高 尚情操,巨大的人格力量是红岩精神的 魅力所在,浩然革命正气是红岩精神的 坚强斗志。
课外作业
选择小说中你觉得最动人心弦的、最难
以理解的、最让人遗憾的、最令人气愤的、
最让人难忘的、最……的情节,以此为素材,
写一篇《那天,如果
》的作文。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迎春来 。
名著导读之
《红岩》
作者简介:
罗广斌(1924—1967年),重庆忠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事学运工作,并利用其家庭关系进行统战和策反工作。1948年9月因 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狱中坚持斗争, 拒绝 其兄罗广文(蒋介石嫡系,国民党第15兵团司令)的保释,宁愿 坐牢,也不写悔过书,和难友一起秘密制作五星红旗,迎接解放。1949 年11月27日大屠杀之夜,策反看守杨钦典,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解 放后历任共青团重庆市委常委、市统战部长、市文联作协会员等职,积 极从事宣传烈士革命事迹的工作,是《红岩》小说主创人之一。1967年 被诬为叛徒,迫害致死。

《红岩》教学ppt课件

《红岩》教学ppt课件

01
江姐(江竹筠)的英勇事迹
讲述江姐在狱中遭受酷刑仍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的感人故事。
2024/1/24
02
许云峰(许建业)的坚定信仰
介绍许云峰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始终坚守信仰,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先
进事迹。
03
小萝卜头(宋振中)的童年遭遇
讲述小萝卜头在狱中度过童年,但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
革命小战士的动人故事。
《红岩》教学ppt课 件
2024/1/24
1
2024/1/24
目录
CONTENTS
• 《红岩》背景及作者简介 • 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 • 革命精神内涵解读 • 艺术手法与特色分析 •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事件与人物
介绍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2
01
《红岩》背景及作 者
介绍重庆地下党组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的建立、发展和壮大过程。
地下党组织的主要任务
阐述重庆地下党组织在隐蔽战线上开展的主要工 作,如情报收集、策反敌军、保护同志等。
3
地下党组织的斗争策略
分析重庆地下党组织在面对复杂政治环境和严峻 斗争形势时,采取的灵活多变的斗争策略。
2024/1/24
20
著名革命烈士事迹举例
杨益言(1925年11月18日—2017年9月29日),四 川省武胜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名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早年参加革命工作 ,后被捕囚禁于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出狱后与其妻 罗广斌一起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再次回国后参与《红 岩》的创作,1963年出版长篇小说《红岩》。2017 年9月29日,杨益言因病医治无效,在渝逝世,享年 92岁。
2024/1/24
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十三、《红岩》课件共23张PPT

十三、《红岩》课件共23张PPT
06
CHAPTER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推荐
03
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斗争
了解小说中所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下斗争,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01
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大轰炸
了解《红岩》背景中的重要历史事件,重庆大轰炸对当时的社会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02
中美合作所与渣滓洞集中营
深入了解小说中的关键地点和事件,探究其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艺术成就
《红岩》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和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将革命者的斗争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革命的伟大和艰辛。
现实意义
《红岩》所传递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对于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激励着人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作品也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人物形象
作者通过描绘华子良装疯卖傻的生动场景和传递情报的紧张氛围,展现了共产党人在特殊环境下的斗争智慧和牺牲精神,让读者深感敬佩。
艺术特色
主题思想
《红岩》通过描绘革命者在狱中的斗争生活,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牺牲精神和革命情怀。作品深刻揭示了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彰显了人性的光。
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运用得当,增强作品表现力。
地域特色语言
运用重庆方言等地域特色语言,增强作品地域感。
诗意化表达
部分描写具有诗意化特点,提升作品审美价值。
04
CHAPTER
主题思想解读与启示意义
强调共产党员在革命斗争中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后人继承先烈遗志,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红岩》ppt课件完整版

《红岩》ppt课件完整版

成岗
刘思扬
地下党员,负责《挺进报》的印刷工作, 被捕后关押在渣滓洞,最终逃脱并参加了 人民解放军。
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却投身于革命,被捕后 关押在白公馆,最终获救。
关键人物形象分析
01
江姐(江雪琴)
她勇敢、坚强、机智、冷静,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在遭受敌人的严刑
拷打时,她始终坚贞不屈,保护了党的机密。她的形象展现了共产党员
在狱中组织起来,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
重庆解放
03
描绘了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解放重庆的壮丽画面,以及狱中
革命者欢庆解放、迎接胜利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人物关系图谱
江姐(江雪琴)
许云峰
地下党组织的重要成员,负责联系和组织 群众,被捕后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
重庆地下党领导人之一,具有高度的政治 敏感度和坚定的革命信念,被捕后关押在 白公馆,最终英勇就义。
其他英雄人物
如成岗、刘思扬等,他们在《红 岩》中均有出色表现,是革命斗
争中的英勇战士。
其他相关文学作品推荐
《烈火中永生》
罗广斌、杨益言所著小说,以重庆解放前夕“中美合作所”集中营 内的斗争为主线,展现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和英勇事迹。
《把一切献给党》
吴运铎所著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他在革命斗争中的经历以及为党的 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红岩》ppt课件完 整版
目录
CONTENTS
• 《红岩》背景与作者简介 • 小说情节梳理与人物形象 • 革命精神内核探讨 • 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事件及人物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红岩》背景与作者简 介
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反动派疯 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

2024版红岩ppt优秀课件

2024版红岩ppt优秀课件

创作过程及影响
创作背景
作者在亲身经历革命斗争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采访和资料收集,历时多年完成《红岩》的创 作。
创作特点
小说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展现了革命者的英勇斗争 和坚定信念。
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影响
《红岩》作为一部反映革命斗争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 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小说中的革命精神也激励了无数读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 努力奋斗。
中美合作所
国民党政府与美国合作建 立的特务机构,用于镇压 抗日民主力量。
渣滓洞、白公馆
国民党关押革命者的监狱, 见证了革命者的英勇斗争。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简介
罗广斌
中国当代作家,曾亲身经历过革命 斗争,是《红岩》小说的主要作者 之一。
杨益言
中国当代作家,与罗广斌一同合作 创作了《红岩》,对小说情节和人 物塑造有重要贡献。
团结协作意识
红岩革命者之间紧密团结、互相支持,共同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体现 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是当代青少年应该树立的团队意识。
爱国情怀培养与激发
1 2
热爱祖国 红岩精神强调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热爱,激发当 代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传承历史文化 通过了解红岩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当代青少年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取 得最终胜利,红岩精神在 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类似题材作品推荐
《青春之歌》
描写革命青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成长历 程,展现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铁道游击队》
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一支铁道游击队在铁路线上 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

名著阅读:红岩PPT课件

名著阅读:红岩PPT课件

20
人物原型
• 老大哥——唐虚谷
• 丁长发——丁地平
• 华子良——韩子栋(1947年8月18日成功越狱, 唯一越狱成功的革命志士)
• 老石同志——王璞[pú]
• 成岗——陈然
• 胡浩——宣灏 [hào]
• 小萝卜头—宋振中(1949年9月6日与父亲宋绮 云烈士、母亲徐林侠烈士一起在重庆松林坡遇难)
• 双枪老太婆--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烈士, 1949年11月27日和次子诚烈士同时牺牲于渣 滓洞监狱)
.
21
主要人物
江姐 江竹筠
许云峰
.
22
小萝卜头(宋振中)——中国 最小的烈士
.
华子良
23
叛 徒 ——甫志高
.
24
徐鹏飞
.
25
.
26
人们朗声大笑,迎接着1949年胜利的春
天.
27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 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 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 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 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 刊。
.
32
绣红旗
歌剧《江姐》插曲
线儿长针儿密 热泪随着针线走 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 多少年多少代 今天终于盼到你 盼到 千分情万分爱 化作金星绣红旗绣呀绣红旗 平日刀丛不眨眼 今日里心跳分外急 一针针一线线 绣出一片新天地 新天地 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 热泪随着针线走 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 多少年多少代 今天终于盼到你 盼到你 一针针一线线 绣出一片新天地 新天地
.
作者简介
18
• 杨益言(1925----1967)原籍四 川省武胜县,1925年11 月 18日生于重庆。1944年考取 同济大学工学院电机系。 1948年初因参加反美反蒋的 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并遭 缉捕。被释放后回四川,执 教于重庆中国铅笔厂职工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8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重庆中美 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根据 自己的亲身经历在1957年写出了革 命回忆录《烈火中永生》,随后在 此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红岩”本是地名,位于 重庆市郊,是中共中央南方 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 在地。红是革命的颜色,岩 石又是非常坚硬的物质,革 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 拔,就像红色的石头一样。 红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民 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智勇赴宴
22.最后的疯狂
11.禁锢的世界 23.歌乐山晨曦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 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 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 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 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 销售进步书刊。
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 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 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 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 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见 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 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孙明霞轻轻走过去,看见江姐异常平静的 动作,不禁低声问道:江姐,真是转移?”江 姐无言地点了点头。她这样做,只是为了暂时 不让那年轻的战友过于激动。
渣滓洞距白公馆2.5公里。原是一个 小煤窑,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 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 在Pa此ge 2设立了监狱。
白公馆旧址位于重庆沙坪坝区歌乐山, 1939年,被改造为迫害革命者的监狱。它 和渣滓洞一并被人们称作:“两口活棺材” 。
Page 3
江竹筠(1920-1949 ),1939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1948年6月14日 ,江竹筠在万县被捕, 被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 洞监狱,受尽酷刑仍坚 不吐实,1949年11月 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 前夕,江姐被国民党特 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 牺牲时年仅29岁。
目录
12.狱中追悼会
1.沙坪书店
13.无耻的叛徒
2.厂长成岗
14.钢铁意志
3.华蓥山噩耗 15.新年大联欢
4.书店的义务工 16.保释遇毒蛇
5.魔窟“慈居” 17.白公馆
6.潜伏的特务 18.智辨奸细
7.书店危机
19.狱中的《挺进报》事件
8.茶园被捕
20.隐藏最深的党员
9.我的“自白书” 21.黎明前的黑暗
Page 5
小萝卜头—宋 振中(1949年 9月6日与父亲 宋绮云烈士、 母亲徐林侠烈 士一起在重庆 松林坡被害)
Page 6
革命者 的遗像, 有些革命 者生前没 能留下照 片。
Page 7
红岩公墓在重庆市红岩山沟的 深处。198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 将烈士们骨灰集体移往红岩,建 造红岩公墓以安葬之。
江姐不再说话,伸手披拂了一下自己的衣襟,凛然跨 出堂屋,迈开脚步,径直朝洞开的黑漆大门走去 ......
江姐一听见叫她的名字,心里全都明白了。 她异常平静,没有恐惧与悲戚。黎明就在眼前 ,已经看见晨曦了。这是多少人向往过的时刻 啊!此刻,她全身心充满了希望与幸福的感受 ,带着永恒的笑容,站起来,走到墙边,拿起 梳子,在微光中,对着墙上的破镜,像平时一 样从容地梳理她的头发。
江姐轻蔑地瞟了一下枪管,她抬起头,冷冷地对叛徒 狰狞卑劣的嘴脸,盎然命令到:“开枪吧!”
叛徒一愣,仓皇地朝后退了一步。江姐立刻迈步向前 ,又一步,把紧握手枪的叛徒逼到墙角。江姐站定脚跟, 慢慢抬起手来,目光冷冷地逼视着不敢回视的叛徒,对准 那副肮脏的嘴脸清脆地赏了一记耳光。
一群便衣特务,冲进门来,惶惑地张望着。叛徒躲在 屋角,一手握枪,一手捧住热辣辣的瘦脸发怔。
Page 10
《红岩》的序言:
《红岩》描写了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 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 小说。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 庆解放。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 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小 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 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 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 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
烽火铮鸣远去,硝烟弥漫散 去,随着那个时代远去的, 一定还有我们情感上的理解 和共鸣——
功名利禄的诱惑,残酷刑罚的折 磨、亲人逝去的悲痛、面对死亡 的威胁,在革命面前简直不值得 一提。这样的描写是否太过夸张?
Page 17ຫໍສະໝຸດ Page 18叛徒一步步逼上前来,“为了找你,我吃尽了苦头, 现在,你,你再教训我吧!”他伸手一摸,乌黑的手枪, 突然对准江姐的心窝。“举起手来!江雪琴,我今天到底 找到了你!”
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 工作,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几经分析发现郑 克昌行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 甫志高却根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 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 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 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 网打尽。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 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 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他们给犯人食用霉烂的食物, 而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数量,妄图用炎热 、蚊 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 阴谋,狱中难友趁放风时在墙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 护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英勇牺牲,全狱难友绝食抗 议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
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又伪装成同 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他妄图通过 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 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 的特务。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 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华 子良与狱中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同时,关在地 窖中的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 道。当解放军攻入四川,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 徐鹏飞等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 江姐、成岗等人。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的当天 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暴动。刘思 扬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 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 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