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婺源-旅游度假特色小镇 规划设计方案
旅游小镇项目实施方案

旅游小镇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我们计划在某地打造一个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旅游小镇,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二、项目目标。
1. 打造独特的文化特色,通过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小镇,吸引游客。
2. 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餐饮业发展等,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规划设计阶段。
在规划设计阶段,我们将邀请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对旅游小镇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在尊重当地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确保旅游小镇的整体布局合理、景观优美。
2.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我们将注重旅游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照明、供水、排水等设施的建设,以及停车场、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的完善。
同时,还将建设旅游服务中心、旅游信息咨询点等,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
3. 旅游产品开发阶段。
在旅游产品开发阶段,我们将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乡村游、民俗体验、生态旅游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同时,还将引进特色餐饮、手工艺品等产品,丰富旅游小镇的产品线。
4. 宣传推广阶段。
在宣传推广阶段,我们将采取多种方式,如互联网、社交媒体、旅游展会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吸引游客关注和参与。
同时,还将与旅行社、OTA平台等合作,扩大旅游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项目效益。
1.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餐饮业发展等,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2. 提升当地形象,打造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旅游小镇,将提升当地的形象和知名度,有利于吸引更多游客。
江西婺源鸳鸯湖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江西婺源·鸳鸯湖休闲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篇 基础理念篇一、项目概况1.1地理位置该项目位于江西省婺源县的鸳鸯湖风景区,基地分为两个地块,位于进入风景区道路的东西两侧,北临水稻田地,南到起伏丘陵的山脚下,东到茶林山坡的保护榕树,西接第二个山坡的山脚。
规划用地面积为133200平方米,约200亩。
1.2交通现状基地北侧毗邻婺源县赋春镇中心公路,中间又有风景区道路通过,对外交通联系便捷。
1.3环境现状1.3.1宏观环境鸳鸯湖旅游区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西部的赋春镇, 景(德镇)白(沙关)公路西侧。
距离县城紫阳镇43公里,西距瓷都景德镇41公里,是国家AAA 级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亚洲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
湖区水质清冽,湖草丛生,覆盖着密密天然阔叶林的连绵青山拱卫四周,幽美恬静的环境引来大批鸳鸯每年在此越冬栖息。
1.3.1微观环境本地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
其地形地貌以起伏平缓的坡地为主要特征,南侧紧邻地势较高的丘陵,整体地势由南向北逐步降低,一直延伸到水稻田地。
基地南侧丘陵绿化良好,并形成优美的天际线。
1.4基本配套现状项目紧邻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商业及餐饮设施配套较完善,但市政配套仅有沿地块北侧的赋春镇中心公路的架空电力线,为满足景区旅游人数的增加,规划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水平。
二、项目背景该规划项目承接上一层次的鸳鸯湖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是近期建设规划的重点,也是总体规划中综合服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是旅游度假社区,同时兼具一定的商贸功能。
其规划目的是在完善鸳鸯湖旅游区配套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营造出旅游区新的吸引点。
三、目标客户研究结合本项目特点与婺源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以休闲度假地产为基本定位,我们锁定以下目标客户群:3.1 一类城市和二类城市中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老年阶层购房原因:A. 度假B. 养老C. 户型实用,价格实惠。
3.2 外来的金领投资阶层购房原因:A. 周末举家休闲娱乐的第二居所B. 客户的商务会议C. 独特的品位和良好的环境。
旅游小镇规划方案

第2篇
旅游小镇规划方案
一、项目概述
旅游小镇项目旨在利用独特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本规划方案将从综合开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市场营销及社区参与等维度,为旅游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的规划指引。
旅游小镇规划方案
第1篇
旅游小镇规划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市场潜力日益凸显。旅游小镇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促进城乡一体化,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本规划方案旨在充分利用某旅游小镇的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推动当地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2.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小镇建设。
3.确保财政资金支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4.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执法检查,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5.定期评估规划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规划内容。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旅游小镇提供全面、系统的规划指引,推动小镇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加强旅游培训,提高当地居民的服务意识和技能;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升民生福祉。
五、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旅游小镇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
2.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小镇建设;
3.加强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
4.完善监管体系,确保旅游小镇规划与建设的顺利进行;
5.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旅游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利用线上线下渠道,进行旅游宣传推广,提高小镇知名度。
盛浩集团婺源小港河旅游度假区发展策划方案959152083

无论从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是旅游功 能的配置上看,婺源的旅游发展都是不 全面的,实为半个婺源!
另“半个婺源”亟待开发……
因此,“半个婺源”之惑正是我们 思考小港河流域旅游开发的核心点……
要实质性解决婺源症结,其实就是要: 提升婺源旅游产品功能 高效合理开发旅游配套产业 推进婺源旅游全县全面发展
小港河旅游开发必须完善婺源休闲度假产品; 小港河旅游开发必须推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全面提升; 小港河旅游开发必须提出婺源旅游新的开发模式; 小港河旅游区必须成为婺源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
小港河旅游度假区发展计划
盛浩集团/创基机构
2019.05
东线: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江岭 西线:考水—豸峰村—坑头村—文公山风景区—金山—赋春鸳鸯湖—游山村—凤游山 北线:思溪延村—彩虹桥—虹关村—理坑—大鄣山景区—百柱宗祠—灵岩风景区—洪 村—严田古樟民俗园
通过婺源现有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研究, 我们认为婺源发展之症结在于:
规划该区域在小港河流域的三角洲位置;结合婺源会展业的发展,开 发与其相关联的教育产业;可引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 教育学院,开设婺源分院。
洛桑酒店管理学院
中国国际GNH研究院
成立心理康疗中心:通过学习不丹国民幸福指数(GNH),减轻 生活压力,在九大领域重新认识幸福指标。
禅修
幸福之运动
文
区
印象·西湖
山水实景剧意向效果图
360度旋转舞台
异域文化表演
幸福之修学
生 态 休 闲 轴
教育培训区
总体定位
构建婺源以教育、培训、学习为核心的教育产业区
功能定位 重点项目 开发要点
教育、培训、进修、度假
中国国际GNH研究院、国际酒店管理学校、企业拓展培训基地、总裁 培训班
婺源月亮湾生态旅游示范区概念规划

_建立公园生态水处理系统 Establish eco water treatment in
the park
_保留看管型村落-保证文化及社会的永 续
Retain care-taker to ensure Culture/social sustainability
_Limiting development to the landscape’s capacity _China’s first Eco Golf Course _Culture sustainability including local residents and local culture _Manage access, water and waste to sustain the site’s natural flaura and fauna
_当地田园景观/文化与民间艺术节目创造了一 种令人难忘而独特的体验 _依据不同的位置设置8个不同特征的度假酒 店 _建有酒店和高尔夫球场别墅的生态茶园高尔 夫球场 _月亮湾潜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申 报与协助
02总平面规划 Master Plan
总平面 Master Plan
鸟瞰图 Aerial View
_沿铁路线规划区域旅游走廊 _规划基地到婺源各景点的旅游线路 _基地成为婺源的旅游服务设施的中心
旅游项目规划 Tourism Program
旅游规划项目 Tourism Program
The Hub- Waterfront commercial and Recreation _"The Hub" will be developed at the north area of the essential district, a series of resemble Huai-styled architectures will be developed as the central tourist precinct that mixes retail, cultural and entertainment facilities in a relaxed pedestrian environment.
品牌策划全案婺源旅游

目录策划指导思想项目调查研究宏观环境诊断竞争环境诊断消费环境分析品牌战略定位内部资源诊断品牌结构诊断品牌资产检测视觉形象诊断品牌战略机会成功关键要素核心价值定位品牌结构定位基础识别形象品牌价值主张品牌调性表现品牌内涵设计品牌联想规划品牌价值支持品牌终端体验品牌传播策略品牌公关策略网络营销策略事件营销策略联合推广策略品牌促销策略平面创意设计TVC创意策划品牌管控保障品牌培训服务品牌策划成效客户商号:婺源旅游客户地位:全国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客户简介:“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朱熹故里,自古享有"书乡"之美誉。
江西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成立,旨在牵动地域经济全面发展,使旅游业作为婺源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和支柱。
目前公司主营的有景区开发、景区经营与管理、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酒店、旅行社、旅游汽车、旅游购物、文化娱乐及导游服务等。
公司拥有江湾、大鄣山卧龙谷、灵岩洞三个国家4A级旅游区;李坑、晓起、江岭、汪口、思溪延村、灵岩洞、文公山、百柱宗祠等11个精品风景区,涵盖了婺源古建古村、田园风光和山水旅游资源之精华。
项目背景婺源是全国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
它以田园牧歌式的优美风光和保存完好的古文化、古建筑、古树、古洞而被人们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
婺源享有“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十大目的地”、“中国十大踏青好去处”等多顶美誉的“中国最美的乡村”,是集生态美、人文美、古典美、结构美和视觉美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被博鳌国际旅游论坛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旅游集团”。
婺源地处江西东北部,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地的绿色明珠。
是江西省十大旅游区重要旅游区域。
旅游是婺源的主导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婺源旅游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婺源以油菜花而闻名,造成了在春天的旅游旺季人满为患,但其它季节游客显著减少的反差。
于是,婺源旅游与在旅游产业有着丰富策划实力的上海复为携手合作,婺源借势大区域的共同效应,主动融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旅游大环境,整合旅游资源,突显婺源自身项目的特色,挖掘跨季旅游产品,抓住主要旅游市场重要机会,成为华东地区休闲游主导力量和主要旅游目的地。
特色小镇规划方案

2.产业发展
(1)发挥小镇特色资源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如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
(2)推动产业融合,促进产业链延伸,提高产业附加值。
(3)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小镇经济发展活力。
(4)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聚,提高小镇产业竞争力。
3.加强与上级政府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4.完善监管机制,确保项目合法合规实施。
5.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小镇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小镇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小镇发展动态,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2篇
(2)医疗卫生: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3)文化体育:丰富文化体育设施,满足居民和游客的文化需求。
(4)社区服务: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社区服务。
5.生态环境保护与景观规划
(1)生态保护:加强生态修复和绿化工程,提高小镇生态环境质量。
(2)景观规划:塑造特色景观,提升小镇整体形象。
四、规划内容
1.空间布局规划
(1)整体布局:根据地形地貌、资源分布等因素,将小镇划分为核心区、发展区、生态保育区等三大功能区域。
(2)核心区:以小镇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集中展示小镇特色,包括文化广场、特色商业街、民宿集聚区等。
(3)发展区:围绕核心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包括产业园区、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等。
特色小镇规划方案
一、项目概述
本规划方案立足于区域特色资源与产业优势,旨在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居住、产业于一体的特色小镇。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化管理,实现小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多赢局面。
《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总体规划》

项目区位:婺源县行政区划内全县地域项目规模:2947.51 平方公里完成时间:202x 年核心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积淀,天人合一的村落选址与布局,特色鲜明的徽派建造符号,极富力的深厚文化底蕴,婺源民俗、民间艺术、土特产、特色乡村美食。
项目类型:实验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成效/后续发展:引导我国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的转型升级本项目为我国乡村度假旅游的最早实践者,对其他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示范效应规划诉求:建设世界一流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最美乡村· 自在婺源核心创意:“1+n”空间模式。
一个全域式的最美乡村山水田园基底+n 个旅游度假功能区。
“1+n”产品模式。
一条乡村度假主线+n 个主题产品支撑。
“1+n”产业模式:以乡村度假旅游为主导产业,关联产业、支撑产业、特色产业和配套产业n 种产业集群相互促进、支撑、协调发展。
亮点项目:花溪长滩乡村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山水环境,遵循婺源乡村建设布局,以乡村、会议论坛、民俗体验为主要功能,打造最具婺源乡村风貌特征的旅游度假区,成为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的引擎项目和起步发展区域。
碧水湾山水生态旅游度假区——以田园养生、森林养生为主要功能,打造既体现东方古典又显现现代时尚品味的旅游度假区。
五龙湾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依托各民族建造文化精粹,打造集精英客群休闲度假、会客交流、游客观光摄影点、影视拍摄、婚纱摄影外景地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乡村节事活动——构建“一大论坛、三大节庆、四大赛事”为统领的节事活动体系。
主题度假产品——构建四大类别主题度假产品体系。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分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 始创于202x 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
13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目前到婺源的游客主要到达方式为2种:公 共交通及私家自备车。外交通主要由三条省 道及一条高速公路承担,分别是景白线、婺 黄线、婺源—德兴—上饶公路及景婺黄高速 公路。将来“十一五”计划中的九江—景德 镇—婺源—衢州铁路通车后客流将进一步增 加。
14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17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a、综合发展策略—打造综合型产品,多功能多 板块穿插互动,涵盖不同档次消费群体; b、因地制宜策略—充分挖掘自身特点,打造适 于本地市场的产品; c、超前发展策略—选择国际上成熟的,国内空 白的项目类型,抢占市场先机。
宋代大儒朱熹虽然出生在福建,但祖籍婺源, 且一生多年在徽州讲学,其先祖祖墓就在本地 块基地南侧几百米范围内。目前徽州地区尚无 朱熹的生平纪念馆及朱氏宗祠,这些都是本项 目不可多得的人文资源。同时婺源还是齐彦 槐、詹天佑、胡雪岩的故乡。齐彦槐不光是一 位诗人,还是清朝年间的伟大的水利工程学 家,学以致用的典范。他发明的龙尾水车将水 利灌溉效率大大提高,受到了林则徐的表彰, 并题诗嘉奖;而作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更 是名垂青史,无须多言。红顶商人胡雪岩作为 儒商的代表,在商界也创造了一个不朽的传 奇,其创立的中药老字号胡庆余堂历经苍桑, 时至今日仍然屹立不倒。
节点放大-婺之源 节点放大-詹天佑纪念馆 节点放大-茶道馆 节点放大-餐饮岛 节点放大-经济型酒店 节点放大-主商业街 节点放大-酒吧街 节点放大-爱情浪漫街/特色工艺街 节点放大-会展中心 节点放大-创意居 节点放大-五星级酒店 节点放大-码头 节点放大-水上演艺中心 节点放大-婚庆岛 节点放大-沙滩泳池 节点放大-活水源公园 节点放大-龙之尾 节点放大-桃花坞 节点放大-D区 节点放大-E区 节点放大-F区 道路特点 道路剖面 模型照片
18
旅游客源分类 A、现有目标客源 目前婺源旅游市场主要以每年四月油菜花开时 为甚,游客达到每年峰值。客人主要以背包 客、自驾游为主,在婺源停留2-5天不等,观 赏桃花、梨花、油菜花,顺便参观各个民居 点。江岭是观花的主景点。 B、需要争取的客源 除了上述的已有客源,依据本项目休闲旅游地 产的项目定位,还要争取更多的长时间停留的 顾客。如老年银发游、中华姓氏寻根游、体育 休闲游、会务度假游、分时度假游、特色观鸟 游等等客户。如前所述,目前的婺源旅游大多 数停留在对自然资源、物质文化资源的浅层开 发上,而我们的目标是对文化、自然资源的深 度开发,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源。这就需要我们 对已有资源深度挖掘,有针对性地开发客源, 在保持现有客源的前提下,逐步提高。
20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
”
—B、C区地块的生态休闲规划
前文提到B、C区块仅西侧中部沿规划路较为开敞,
东面都是丘陵地带。该区域我们不做高强度的地产开
发,只是在门面处做小规模的开发,保持现有的植被
覆盖,创造幽静、深邃有点神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
A区块形成互补。如果说A区块是旅游度假小镇的起居
规划设计依据: 业主提供的招标任务书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以及国家相关设计规范法规条例
本案 境内景点 外部景区
12
婺源旅游度居住
休闲
商业
婺源地处江西省东北角,与安徽省接壤,古称徽州六县之一。自然地貌以丘陵、 山脉及河流为主,自古就有“七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与庄园”的说法,形象 地概括了婺源的自然风貌。婺源有山有水,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再加上文人、士大夫结合形法派的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对婺源 的自然环境更加以提炼和修饰,形成了现代婺源的独特风情。
2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3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4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5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6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7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8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9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景观游线策划-观光火车 景观游线策划-激流划艇 景观游线策划-森林步道 地区特征 总平面图索引 土地利用与分期策略1 一期总平面图 景观特征-商业区 景观特征-酒店区 景观特征-居住区 景观特征-水与桥 开放空间简图 建筑等级 建筑高度控制 A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A区主要功能指标细分表 建筑个性 建筑入口层 建筑立面 屋顶 建筑体量的连接 建筑入口 建筑材料 建筑照明
1
15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
基地占地面积约1785亩(根据业主提供的 CAD电子版地形图红线测量),位于婺源 县府紫阳镇北约2公里,星江东岸。星江西 侧为沿江道路,不远处为已建景婺黄高速公 路,基地东侧为丘陵地形,整个地势呈东高 西低的走势。北面不远处是一处著名的自然 景点—月亮湾。基地北侧规划道路连通至高 速公路,南北向规划文公北路将基地划分为 东西两块。我们将西侧地块标示为A区,东 侧地块标示为B区,红线之外的保护性规划 地块标示为C区。A区地势较为平整,内有 一条水渠由北向南流过。西北角有一块飞地 与主要地块连接,之间是一条较浅的干涸河 床,丰水期会形成一条支流经过,把飞地隔 成一个江心洲。在A区外侧西南角有一条较 长的江心洲。B区可供建设的平地较少,集 中在基地西侧沿规划道路的中间地段。以此 为中心,丘陵向东北、东、东南方向延展发 育,自然地形优美,植被覆盖茂密。C区为 丘陵,山谷中有部分天然水域及人工水库。 D区为星江中的江心洲;E区为星江对岸的 滨江区域;F区为红线北侧的部分可建设用 地。
度假
婺源地灵而人杰,文人巨贾辈出,最为有名的首推大儒朱熹。朱熹本人既是著名 学者,更是伟大的教育家,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婺源名人辈出,既有文学家、艺 术家,又有科学家及商界巨子,可谓桃李满天下。简单罗列一下就有文学家江 永、印学家、科学家、诗人齐彦槐、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等等,使得徽州有了东 南邹鲁的美名。
经济型酒店 200
度假酒店 200
度假别墅 61
机动车停车位
1,782
住宅停车位 474
酒店停车位 393
公共停车位 880
高尔夫车位 35
10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11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原则: 体现传统文化的特征 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 超前发展的规划思路 自然生态的规划理念
游 现代婺源隶属江西省,周边是国家级旅游名胜区黄山、龙虎山、三清山、庐山及 瓷都景德镇,相比起这些地区,婺源的旅游已开发资源及深度较为有限,目前虽 然有“中国最美的乡村”这一美誉,但给游客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每年四月份的油 菜花和婺源县境内的几个徽派民居自然村落上,旅游开发的深度比起成熟的旅游 区来还远远不够。因此婺源的旅游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中国最美的乡村”这一 品牌上,人文资源的开发是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婺源属徽州六县,历来以经商而闻名,时人有 徽骆驼之称。商业鼎盛,巨贾辈出,衣锦还乡 之时,在家乡大兴土木,添砖加瓦,成为功成 名就后的传统。因此婺源乡村建筑构建精致, 做工考究,传统建筑从宗祠到民居到小品如风 雨桥、功德牌坊无不精雕细作,成就了徽派建 筑及三雕的美名。
说到婺源的商业就离不开儒商文化。儒商之所 以闻名遐迩,与他们的儒学文化底蕴是分不开 的。贾而好儒是儒商的商业文化基石,以义取 利是儒商的商业态度,没有浓郁的儒学理学积 淀就没有儒商文化的根源。商贾与文化的结合 使得徽州商人脱离与古代中国通常地位不高的 商贾形象,成为中国著名的行业帮会。
19
婺源旅游度假小镇 I 概念规划设计
“高高低低树,曲曲弯弯河” —A区地块的自然形态规划 婺源的美源于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同时人 类又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反馈自然,中国 古代的天人合一说就是这个道理。山清水 秀,植被苍翠,粉墙黛瓦点缀其间,这就是 现实中的桃花源。借鉴于传统风水理论,我 们力图在此区块内实现这一意境。 分析所有成功的自然村落,我们发现都离不 开水口。古代风水师在选址规划时都特别重 视对水口的处理,有得水为上的说法,并且 有严格的村规条例来保证水质不变,如水口 遍植风水林,严禁在水口砍伐木材等等一系 列措施。针对本项目,首先在A区内的水渠 上下游分设风水园和活水湿地公园,保持水 土,同时创造提供游客一些自然与人文相结 合的休憩生养地,让游客在游玩间学到一些 祖国传统文化智慧。 原有穿过地块的水渠较为平直,我们将水渠 拉出更多的转折,一方面暗合风水理论中 曲水藏气纳财的说法,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 “曲曲弯弯河”的婺源传统意境。弯曲的水 渠将地块划分出大大小小不同形态,不同大 小的独立地块,便于进一步的功能区块规 划。 婺源植被资源丰富,林木葱茏。在水口处种 植高大的香樟,河畔边种植各类木本和草 本植物,远望过去,树木高高低低,袅袅婷 婷,四季花色不同,鸟鸣不歇,置身其间, 不亦乐乎。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
总用地
1,140,816
总建筑面积
461,171
住宅建筑面积 135,939
酒店建筑面积 138,980
商业建筑面积 141,312
文化建筑面积
20,230
体育建筑面积
15,200
其他建筑面积
9,510
容积率
0.40
建筑占地面积
319399
建筑覆盖率
28.00%
绿化面积
581966.00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A区功能规划 A区的8个功能岛以贯穿全区的水渠为脉络贯穿在一起, 取意于朱熹的名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来。
“婺之源”—位于地块北侧,介于飞地与地块之间,用 地21756 m2。这里在地理概念上是整个地块的源头,功 能布置上有朱熹纪念馆、朱氏宗祠、中华姓氏文化馆、 乡贤馆及小虹井、桃李园,意喻此处为婺源文脉之源。 这里可以作为文化寻根的圣殿,接纳老年游客及对宗祠 文化、姓氏文化有兴趣的游客,特别是海外华人游客及 外籍游客。叶落归根是中国传统血缘文化的共同情节, 整理好朱熹先生的生平、文集、思想及婺源几大姓氏族 谱,不仅对旅游经济本生有极大促进,同时对激发民族 自豪感,对中华文化的补遗也有不小的帮助,如能良性 发展,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场幸事。在此还有结合沙洲特 产而设的小型金矿博物馆,作为展示和体验式的旅游景 点,游客可以参与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