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1100字
喂出来读后感

喂出来读后感《喂出来》读后感。
《喂出来》是一本让人深受触动的书籍,它描绘了一个母亲在艰难的环境下,为了孩子的生存而不懈努力的故事。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玛丽的年轻母亲,她在一个贫困的小镇上生活。
由于丈夫的离开和家庭的贫困,玛丽不得不独自一人抚养她的两个孩子。
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不得不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她从未放弃对孩子的爱和对生活的希望。
在这本书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玛丽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母爱,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家。
她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也没有沉沦于贫困和困难之中,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生活。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玛丽的身上,我看到了母亲们为了孩子可以做出的牺牲和努力。
她们可以在最困难的时候,依然坚守着对孩子的爱,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护他们,给他们一个温馨的家。
这种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也是令人感动的。
通过阅读《喂出来》,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和困难。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们生活在贫困和艰难之中,他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但是,正是这些人们的坚韧和毅力,让他们能够在困难中求生存,在逆境中追求幸福。
这种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喂出来》,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我们都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不断努力,才能够在逆境中求生存,在困难中追求幸福。
这是一本让人深受触动的书籍,也是一本值得深思的书籍。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感受到其中的力量和温暖。
小男孩长大后读后感

小男孩长大后读后感
《小男孩长大后》是一本让人感动的书,它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故事。
这个小男孩在书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最终他克服了一切,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人。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深刻地思考了成长和生活的意义。
首先,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成长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小男孩在书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克服了一切,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让我明白了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需要经历许多磨砺和挑战。
只有经历了这些,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和成熟。
其次,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小男孩在书中并不是天生就是一个成功的人,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才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让我明白了成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实现的。
只有不断地努力,我们才能够取得我们想要的成就。
最后,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小男孩在书中通过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不断地提升自己,最终取得了成
功。
这让我明白了成长是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最终取得成功。
总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明白了成长和生活的意义。
它让我明白了成长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和坚持。
它也让我明白了成功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的。
这
本书让我深刻地思考了成长和生活的意义,让我更加珍惜和努力生活。
小学二年级作文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小学二年级作文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我今年上二年级了,要问我谁是我最好的帮手,那可要数大大、厚厚薄薄的一本本各种各样的图书了!我最高兴的这事就是捧着自己喜爱的书,在阳台的躺椅上该上以乐悠悠的读故事!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爷爷买了些色彩鲜艳的撕不破的书,任我玩弄,并通过这些书让我认识了红黄绿蓝等颜色色,认识了圆、方、角等各种形状,世界性使我感受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后来,绘本故事书同事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每个月我特别期待来自青岛老约翰绘科学馆本馆给我寄来的绘本故事书,包得结结实实精心设计的包裹里装着妈妈为我精心选购的各种故事书,到现在得有200多本了!这些书教我知觉生命的认知过程、教我养成良好习惯、教我了解科学道理、教我注意生命安全……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读了《牙齿大街的难事》,我知道原来在我们的牙齿里时时有细菌隐藏着,一不注意它们就出来捣乱,把我吃的冰淇淋收藏起来,腐蚀牙齿搞破坏,所以我就养成了认真刷牙的好习惯;读了《爱心树》,我很伤心,不晓得那个小男孩儿为什么会一直一直向大树没关系索取而不奉献,他不懂得乱石对他的爱,我长大了肯定不像他那样!恐龙系列书《我是霸王龙》、《永远永远爱你》和《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最让我爱不释手,我喜欢恐龙,对它们充满好奇,这套故事让我知道强有力的恐龙不光知道欺小凌弱,也有爱,后来到恐龙馆看到它们最终难逃厄运,直至全部灭绝,我心里很难过,真坚信遇见可以再见到可爱的恐龙们;《圣诞老爸》这篇故事也颇为让我着迷,看了这本书,春季我都对圣诞节充满期待,对圣诞老人惠娟感激,因为每一个圣诞节,都会收到我礼物想要的圣诞礼物,这可太令人开心了!尽管现在我知道了,是爸爸妈妈乔装成圣诞老人,但我还是太感激圣诞节,它让我知道爸爸妈妈那么真心的真爱着我,想要给我惊喜!妈妈说,我是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我喜欢书,想要通过书学到的知识,做一个沉稳好学、健康向上的孩子,正式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喂故事书长大的小孩》荣登台湾金石堂图书总榜第一位。
《喂故事书长大的小孩》封面本书亮点、卖点、宣传点台湾十年来最富阻碍,销售量第一的亲子教育系列,“爱小孩也爱自己的七堂课”之《喂故事书长大的小孩》来啦。
什么是喂故事长大的小孩呢,注意,是喂不是填!佐料是浓浓的亲情,食材是最经典的故事画本、读本。
如何和小孩亲热互动?想让小孩爱上阅读?期望小孩养成好品行、大能力?不用讨好、不用说教,只要念故事书就好!本书告诉你如何为小孩念书、选书,并提供私房书单,别错过这段和小孩分享爱与聪慧的幸福时刻!本书荣登台湾金石堂图书总榜第一位;博客来书店图书总榜第一,2006年,汪培珽的第一本书《喂故事书长大的小孩》上市——荣获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十大美好生活书奖、“金石堂网络金书奖”亲子类年度榜首、博客来百大畅销书也看得到它……目前印行40刷!《喂故事书长大的小孩》、《培养小孩的英文耳朵》已出版韩文版。
另外,此两本图书,台湾包括小s在内的专门多名人父母都向大众举荐。
内容简介念故事书给小孩听”,是兼具关爱和教育功能的最佳亲子活动,不但能关心小孩陶养理想品行、提升学习能力、建立阅读适应,更能让小孩在父母用心而亲热的陪伴下,感受到充分的爱与关怀;父母也能在付出的同时,得到小孩最直截了当真诚的回馈。
在本书中,亲子教育实践家汪培珽,经由亲躯体验和积极研究,提醒父母如何藉由“念故事书给小孩听”,陪伴小孩的充满爱、聪慧与生命温顺的环境中成长,并提供使用技巧与私房书单,建议父母如何为小孩选择理想读物、培养一生的阅读爱好。
请付出爱心、耐心与实践,为小孩的每一天多添加几个杰出故事,让他们的童年更加欢乐、人一辈子更有味道!编辑举荐阅读故事给小孩,是最为无忧并倾注爱意的教育方式。
布什家族的“早读会”传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从小阅读……诸多名人的成功,都证明这是最好的早教方式。
现在大陆存在“读什么书给小孩的困惑”,有的专家提倡经典抛弃低趣味,有的提倡照管爱好为佳,但目前还没有专门优秀的作品阐述这种道理汪妈妈也说:如何和小孩亲热互动?想让小孩爱上阅读?期望小孩养成好品行、大能力?不用讨好、不用说教,只要念故事书就好!本书告诉你如何为小孩念书、选书,并提供私房书单,别错过这段和小孩分享爱与聪慧的幸福时刻!【父母最想明白的Q&A】·什么缘故要念故事书给小孩听?念故事书对亲子关系有何助益?·如何为不同年级的小孩念故事书?念完故事一定要问问题吗?·能够让小孩看漫画吗?只看图、不看字有没有关系?·如何督促自己编列预算买书?买套书或一次买几十本好吗?·如何按照小孩的程度来选书?差不多上小学了再念还来得及吗?·忙碌的双薪父母要如何念故事书?如何为小孩打造阅读环境?……这本书都能告诉您最亲切、有用的答案。
读关于孩子成长读后感

读关于孩子成长读后感孩子成长读后感。
《孩子成长》是一本让人感动的书。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刻地描绘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受到了成长的酸甜苦辣,让我深受触动。
在书中,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他描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困难,家庭关系的问题,以及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这些情节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不易,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在读到这些情节的时候,我感到了对作者的同情和理解,也更加珍惜自己的成长经历。
除了对困难的描绘,作者还通过书中的情节展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喜悦和成就感。
他描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家庭关系的和睦,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这些情节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和幸福,也让我回忆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喜悦和成就。
在读到这些情节的时候,我感到了对作者的赞美和祝福,也更加珍惜自己的成长经历。
通过阅读《孩子成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成长的不易,也更加珍惜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我明白了在成长的道路上,困难和挑战是难以避免的,但只有经历了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和成熟。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成长的道路上,喜悦和成就感是同样重要的,只有经历了这些喜悦和成就感,我们才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因此,我要更加珍惜自己的成长经历,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享受喜悦和成就感,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总的来说,《孩子成长》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成长的酸甜苦辣,也更加珍惜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我相信,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我会更加勇敢、更加坚强、更加快乐,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去享受喜悦和成就感,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陪孩子长大读后感精选

陪孩子长大读后感精选《陪孩子长大》,这是我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一本专著的名字。
经过仔细地阅读,深感获益匪浅,我被书中深入浅出的心理学讲解撼动。
那么晦*的原理和术语,在他的笔下,只是一个个案例,像是一个望远镜,一个小小的洞眼,却瞧得见万家灯火背后正在发生的故事。
李子勋老师在《心理访谈》中做的一个案例——《我的儿子为什么冷酷无情》。
很多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都会逐渐变得冷漠、叛逆、自私、主观、不可一世。
任何大人的话都抗拒接受,任何形式的说教都敏感地回避。
逃学、厌学、打架、早恋、沉迷网络,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催生了这些行为问题的出现,把本来很简单的叛逆心理演变出了许多品行问题。
这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引起重视的,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带给了他哪些心灵的力量?我们又有没有教会他一些在面对困境时,可以给自己加油打气的小秘诀?如果,一定要给案例中的父母挑错的话,症结就在于一个“陪伴”二字。
之前的父母太过于关注孩子生活表面的富裕,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以足够的耐心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而这种成长,主要是心理上的。
也许,孩子今天的问题,不是我们亲手造成的。
但是,作为父母,我们责无旁贷的是什么?是陪伴,是观察孩子细微的变化。
是抹去他眼角的泪珠,告诉他如何做个勇敢的孩子。
我们可以拉着他的手,带他到学校,找到老师,告诉老师他的心情。
找到那些欺负他的同学,如果自己曾经做错了什么,自己先向人家道歉,然后再接受他们的歉意。
在这个过程中,记住,要紧紧牵着他的手。
当他说话磕磕巴巴,词不达意很紧张的时候,要紧握住他的手,给他传递去力量。
让他知道:孩子,别怕,妈妈陪着你……。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平时闲来无聊,偶尔也会小看几本书籍,让我看后感到轻松愉悦的书籍,就是这本《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作者汪培珽是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在投入银行职场工作九年之后,决定成为全职妈妈。
在用心陪伴一对儿女成长的过程中,看到孩子满足喜乐、热衷学习、与人为善的表现,深觉在亲子教育上“用对方法”的重要性;于是将亲身的教养经验整理研究,自创“爱孩子也爱自己的7堂课”教养理论,在幼稚园、小学、基金会、图书馆和成长团体之间积极推广,开办课程、举行演讲并接受咨询。
可能有些父母会认为念故事很无趣,只是这样的念来念去,不知道孩子听懂没有,所以常常忽略这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念故事书给孩子听”,是兼具关爱和教育功能的最佳亲子活动,不但能帮助孩子陶养理想品格、提升学习能力、建立阅读习惯,更能让孩子在父母专注而亲密的陪伴下,感受到充分的爱与关怀;父母也能在付出的同时,得到孩子最直接真诚的回馈。
到底听故事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呢,我在阅读后自己总结归纳了几点:一、换种方式沟通——用故事代替说教书中的作者通过实践,用念故事的形式代替自己对孩子的说教,把道理藏进故事中。
很多孩子稍微大点,就开始学会叛逆,不爱听从父母的说教,俗称“硬头颈”。
爸爸妈妈可能没说几句,孩子就跑了,但是作者善用技巧,把自己要告诉孩子的道理藏进故事中,用故事中的种种事例向孩子反映,从而让孩子得到思考,并说说故事中主人公的做法,这就是与孩子和平沟通的良好开始。
现实生活中的家长可能忽略了这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就是双方坐下来好好谈谈,和孩子语重心长的说道理,这样只会让孩子反感,每次都是这样的训话,任谁都不愿意听,如果父母们能多抽一些时间给孩子念念故事,相信你与孩子的沟通会更好。
二、让孩子学会听故事——就是学会学习东湖小学的.校长在一次讲座中说到他的儿子现在刚上小学一年级,但是已近认识了不少的汉字,而且是在没有学拼音的基础上学会的。
【超精华】《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书笔记

【超精华】《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书笔记《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这本育儿经典相信很多粑粑麻麻已经仔细拜读过了。
Sunny麻麻一次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书,如获至宝,读完以后更加确立了要对Sunny 进行早期阅读教育的信念,甚至进而有了要推广早期阅读教育的想法,才促使了晓晓萌早期阅读这个公众平台的产生。
今天Sunny麻麻就把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分享给大家,希望无论是读过还是没读过这本书的粑粑麻麻都能从中有所启发。
v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Ø 孩子上小学前,我平均每天“喂”1个小时的故事。
甚至在孩子两岁左右时,每天早中晚,外加午睡和晚上睡觉前,我都会给他们一瓶奶和一瓶水,然后在他们身旁躺下。
他们喂自己喝牛奶,我则“喂”他们故事书。
v 不用说教,念故事书就好。
书中自有好品格。
Ø 故事书VS大能力§ 想象力:故事书里的插画,只是内容大纲的展现,而文字描写的细节场景,就要靠孩子自己去想象。
而且绘画虽然是静止的,但通过文字的朗读,在孩子脑袋中的画面,则会有如电影般不断活动、流转。
加上孩子自我想象力的发挥,他们每次构思的画面,都可以有所变化,永远不会相同。
§ 思考力:儿童故事是由“为什么”组成的,即使是平铺直叙的文字,对孩子小小的心灵来说,也可能充满好奇和疑问。
而故事书里的“为什么”,正好满足了孩子热爱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也给了孩子更多思考的机会。
§ 洞察力:故事书的绘图简单时,可以训练孩子的想象力;绘图复杂时,则可以训练孩子的洞察力。
而且,通过一次又一次重复的阅读,孩子对绘本的洞察力也会愈来愈强,甚至能够发现绘图中的错误及不合理之处。
§ 逻辑推理能力:看的图愈多,说的故事愈广,逻辑推理的能力自然就更得以发展。
§ 机智能力:故事书中倒是有很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处境呈现在孩子面前,通过每个作者的穿针引线、旁敲侧击或抽丝破茧,终究会出现一个令人莞尔一笑或豁然开朗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1100字
平时闲来无聊,偶尔也会小看几本书籍,让我看后感到轻松愉悦的书籍,就是这本《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作者汪培珽是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在投入银行职场工作九年之后,决定成为全职妈妈。
在用心陪伴一对儿女成长的过程中,看到孩子满足喜乐、热衷学习、与人为善的表现,深觉在亲子教育上“用对方法”的重要性;于是将亲身的教养经验整理研究,自创“爱孩子也爱自己的7堂课”教养理论,在幼稚园、小学、基金会、图书馆和成长团体之间积极推广,开办课程、举行演讲并接受咨询。
可能有些父母会认为念故事很无趣,只是这样的念来念去,不知道孩子听懂没有,所以常常忽略这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念故事书给孩子听”,是兼具关爱和教育功能的最佳亲子活动,不但能帮助孩子陶养理想品格、提升学习能力、建立阅读习惯,更能让孩子在父母专注而亲密的陪伴下,感受到充分的爱与关怀;父母也能在付出的同时,得到孩子最直接真诚的回馈。
到底听故事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呢,我在阅读后自己总结归纳了几点:
换种方式沟通——用故事代替说教。
书中的作者通过实践,用念故事的形式代替自己对孩子
的说教,把道理藏进故事中。
很多孩子稍微大点,就开始学会叛逆,不爱听从父母的说教,俗称“硬头颈”。
爸爸妈妈可能没说几句,孩子就跑了,但是作者善用技巧,把自己要告诉孩子的道理藏进故事中,用故事中的种种事例向孩子反映,从而让孩子得到思考,并说说故事中主人公的做法,这就是与孩子和平沟通的良好开始。
现实生活中的家长可能忽略了这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就是双方坐下来好好谈谈,和孩子语重心长的说道理,这样只会让孩子反感,每次都是这样的训话,任谁都不愿意听,如果父母们能多抽一些时间给孩子念念故事,相信你与孩子的沟通会更好。
让孩子学会听故事——就是学会学习。
东湖小学的校长在一次讲座中说到他的儿子现在刚上小学一年级,但是已近认识了不少的汉字,而且是在没有学拼音的基础上学会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也解释过,只不过是通过他与孩子一起边看故事图片边讲故事,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自己说故事并自己看。
听着可能比较简单,但在这过程中透露出一个信息,要不断的坚持。
念故事时间,就是爱的时间。
好故事,让孩子的人生更有滋味并且故事书的插图,是美育的最佳教材,那一张张鲜艳的图画,更是勾起孩子阅读想听的兴趣。
我给我班的孩子也培养听故事的好习惯,每天中午午睡时都会给他们讲一个故事,如果有时有事耽搁了他们就会急着问:“老师,今天讲故事吗?或者老师你
要给我们讲什么故事?”看到孩子们爱听故事的表现,我们班中两位老师每天坚持给他们讲故事,偶尔还会提个问题让孩子们午睡起床后回答并复述故事一遍,增强孩子们的记忆力。
不低估孩子的能力——学会合理选书。
我以前常常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就是低估孩子的能力。
总觉得有些道理就算是说给孩子听了,可能他们也不会懂得,其实他们的小脑袋瓜可能比你想象中转的更快,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类型念给孩子听。
如一~二岁、二~三岁、三~四岁……没阶段有不同层次的故事书可以念给孩子听,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过于以辅导和管教类的书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