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学业分层测评)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学业分层测评12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12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12

学业分层测评(十二)(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对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均能发生B.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C.蒸发和沸腾都只发生在液体表面D.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沸点越高E.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低,沸点越高【解析】蒸发在任意温度下都能进行,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沸点下才能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大气压强越高,沸点越高.故A、B、D正确,C、E错误.【答案】ABD2.关于熔化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熔化热是指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与质量的比值B.熔化热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C.熔化热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D.熔化热与物质的种类、质量都有关E.熔化热与物质的种类、质量有关,还与气压有关【解析】要理解熔化热就要从熔化热的概念入手,熔化热是指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能量和质量的比值,因此与质量无关,更与气压无关.【答案】CDE3.要使水在100 ℃以上沸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移到高山上去烧B.在锅上加密封的盖C.在水中加盐D.加大火力E.给容器加盖后,将瓶内水上方空气抽出一部分【解析】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在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下降;在锅上加密封的盖,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加大火力并不能升高沸点;水中加盐增大分子间作用沸点升高,B、C正确,故选A、D、E.【答案】ADE4.如图9-3-2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现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塞,平衡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11200075】图9-3-2A.液面上方的水蒸气从饱和变成未饱和B.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增加,密度减小C.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压强减小D.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强都不变E.液面上方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解析】活塞上提前,密闭容器中水面上方水蒸气为饱和汽,水蒸气密度一定,其饱和汽压一定.当活塞上提时,密闭容器中水面会有水分子飞出,使其上方水蒸气与水又重新处于动态平衡.达到饱和状态.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水蒸气密度不变,饱和汽压也保持不变.故A、B、C错,D、E对.【答案】ABC5.由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指汽化和液化同时进行的过程,且进行的速率相等B.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为一定值,温度升高饱和汽密度增大C.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随饱和汽的体积增大而增大D.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随饱和汽的体积增大而减小E.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解析】由动态平衡的概念可知,汽化与液化的速率相等.故A正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是一定的,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正确;一定温度下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C,D错误、E正确.【答案】ABE6.关于饱和汽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压一定B.同温下,未饱和汽压小于饱和汽压C.饱和汽压随温度而变D.饱和汽压与温度无关E.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汽压与体积有关【解析】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饱和汽压一定;温度发生变化,饱和汽压也发生变化;同温下,未饱和汽压小于饱和汽压,故A、B、C正确,D、E错误.【答案】ABC7.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规律遵循查理定律B.是因为饱和汽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是因为饱和汽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是因为饱和汽的密度和蒸汽分子的平均速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E.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液体的饱和汽压及密度不变【解析】饱和汽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不遵循查理定律,当温度升高时,蒸汽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蒸汽分子的密度增大,所以D、E选项正确.【答案】ABC8.(2016·银川高二检测)在一个大气压下,1 g 100 ℃的水吸收2.26×103 J热量变为1 g 100 ℃的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26×103 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B.2.26×103 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C.2.26×103 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水变成汽体积膨胀对外界做的功D.2.26×103 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水变成气体体积膨胀对外界做的功E.在这个过程中质量守恒【解析】液体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引力做功,增加内能,一部分用来膨胀对外界做功,D、E对.【答案】ABC[能力提升]9.将未饱和汽转化成饱和汽,下列方法可靠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减小体积B.保持温度不变,减小压强C.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D.保持体积不变,减小压强E.保持体积不变,增大压强【解析】未饱和汽的密度小于饱和汽的密度,压强小于饱和汽压,因为未饱和汽对气体定律是近似适用的,保持温度不变,减小体积,可以增大压强,增大未饱和气的密度,A正确,B错误;若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则饱和汽压减小;若使压强减小,则温度降低,饱和汽压减小,C、D均正确、E错误.【答案】ACD10.空气湿度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当湿度与温度搭配得当,通风良好时,人们才会舒适.关于空气湿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11200076】A.绝对湿度大而相对湿度不一定大,相对湿度大而绝对温度一定大B.绝对湿度大而相对湿度不一定大,相对湿度大而绝对湿度也不一定大,必须指明温度这一条件C.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已达到饱和状态D.在绝对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气温降低时,相对湿度减小E.在绝对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气温升高时,相对湿度减小【解析】相对湿度的定义B=pp s×100%,式中p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压强,p s为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p s在不同温度下的值是不同的,温度越高,p s越大,A错误、B正确;相对湿度为100%,说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压强已达到饱和汽压,C正确;绝对湿度p不变时,气温降低,p s 减小,相对湿度增加,气温升高,p s增大,相对湿度减小,故D错误,E正确.【答案】BCE11.白天的气温是30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60%,天气预报夜里的气温要降到20 ℃,那么夜里会不会有露珠形成?为什么?(30 ℃时,空气的饱和汽压为4.24×103 Pa ;20 ℃时,饱和汽压为2.3×103 Pa)【解析】 有露珠形成.B =p p s,p =Bp s =60%×4.24×103 Pa =2.544×103 Pa >2.3×103 Pa ,大于20 ℃时的饱和汽压,故夜里会出现饱和汽,即有露珠形成.【答案】 见解析12.(2016·青岛高二检测)绝热容器里盛有少量温度是0 ℃的水,从容器里迅速往外抽气的时候,部分水急剧地蒸发,而其余的水都结成0 ℃的冰,则结成冰的质量是原有水质量的多少?(已知0 ℃的水的汽化热L =2.49×106 J /kg ,冰的熔化热λ=3.34×105 J/kg).【解析】 设蒸发的水的质量是m 1,结成冰的质量是m 2,蒸发所需吸收的热量Q 1=m 1L ,水结成冰所放出热量Q 2=m 2λ,由于容器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由Q 1=Q 2,即m 1L =m 2λ,得m 2m 1=L λ.所以结成冰的质量与原有水质量之比: m 2m 1+m 2=L λ+L = 2.49×1063.34×105+2.49×106=0.88,即m 2=88%m 水. 【答案】 见解析小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2020高中物理 第9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3

2020高中物理 第9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3

第九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山东省菏泽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液晶就是一种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光学的各向异性B.物体的温度越高,组成物体的大多数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C.毛细玻璃管插入水中,管的内径越小,管内水面升得越高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相同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之比解析: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式,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光学各向异性,故A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如果液体浸润管壁,管内液面高于管外液面,且管越细,液面上升越高,管越粗,管内水面越低,水和玻璃是浸润的,故C正确;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该温度下水蒸气的饱和压强之比,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2.(河北省邢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液面上方的蒸汽达到饱和时就不会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B.萘的熔点为80℃,质量相等的80℃的液态萘和80℃的固态萘具有相同的分子势能C.车轮在潮湿的地面上滚过后,车辙中会渗出水,属于毛细现象D.液体内部分子的势能比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势能大解析:液面上部的蒸汽达到饱和时,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同时有蒸汽分子进入液体中,从宏观上看,液体不再蒸发,故A错误;液态萘凝固成80℃的固态萘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萘放出热量的过程中内能减小,而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所以一定是分子势能减小,故B错误;车轮在潮湿的地面上滚过后,车辙中会渗出水,属于毛细现象,选项C正确;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可知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有更大的分子势能,故D错误。

高中物理 第9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知能评估 新人教版选修3-3

高中物理 第9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知能评估 新人教版选修3-3

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1.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是由于( )A.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B.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相同C.晶体内部结构的无规则性D.晶体内部结构的有规则性解析: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排列的,由于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造成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的不同.所以,正确答案为A、D.答案:AD2.玻璃上附着水,发生浸润现象的原因是( )A.水具有流动性B.玻璃表面光滑C.水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里水受到玻璃分子的引力较弱D.水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水内部平均距离小解析:水是玻璃的浸润液体,由于附着层里分子比水内部密,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因此D对.答案:D3.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的宇宙飞船中,液体表面的形状将是( )A.椭球形表面B.球形表面C.和容器形状有关D.不能确定解析: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到最小表面积的趋势.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在地球上,液滴因所受重力的影响不能忽略而呈扁平形状,表面近似于椭球形.若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的宇宙飞船中,无论液体多大,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都将呈球形.故正确选项为B项.答案:B4.若液体对某种固体是浸润的,当液体装在由这种固体物质做成的细管中时,则( ) A.附着层分子密度大于液体内分子的密度B.附着层分子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管中的液体一定是凹弯月面的D.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解析:这首先是浸润现象,这时固体分子与液体分子间的引力相当强,造成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就比液体内部更密,这样就会使液体分子间出现相互斥力,使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答案:ACD5.一个导体球,沿任何直径方向测量它的电阻都相等,由此可知这个导体球( ) A.一定是非晶体B.一定是单晶体C.可能是多晶体D.可能是单晶体解析:具有各向同性的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不可能是单晶体.答案:C6.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对晶体和液晶的特点展开了讨论.讨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说,晶体分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B.乙说,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丙说,液晶就是液态的晶体,其光学性质与多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丁说,液晶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中间态,它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解析:单晶体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无论是多晶体还是单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A对,B错.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但不能说它是液态的晶体,它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故C错,D对.答案:AD7.由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的概念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饱和汽和液体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指汽化和液化同时进行的过程,且进行的速率相等B.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为一定值,温度升高,饱和汽的密度增大C.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随饱和汽的体积增大而增大D.饱和汽压跟绝对温度成正比解析:由动态平衡概念可知A正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是一定的,它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B正确.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C错.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是:温度升高时,饱和汽的密度增大;温度升高时,汽分子平均速率增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不适用于饱和汽,饱和汽压和绝对温度的关系不成正比,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增大得比线性关系更快,D错.答案:AB8.甲、乙、丙三种固体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如图所示为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 )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甲、丙均有固定熔点,且甲的熔点为t2℃,丙的熔点为t1℃,乙由于没有固定熔点,因此乙是非晶体,应选A、D.答案:AD9.关于晶体、液晶、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和液晶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B.液晶就是液体,具有液体的所有性质C.液晶是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中间态D.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解析:晶体属于典型的固体,其分子排列呈一定的点阵结构,有规律;而液晶分子的结构是介于液体的杂乱无章排列与晶体的有规律排列之间的,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故A、B均错,而在光学性质等物理性质上又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C、D正确.答案:CD10.水的凝固点是0 ℃,如果把0 ℃的冰放到0 ℃的房间里,则( )A.冰一定会熔化 B.冰一定不会熔化C.冰可能熔化,也可能不熔化D.冰将全部熔化解析:冰是晶体,它的熔化需满足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0 ℃;②还要继续吸收热量.0 ℃的冰不能从0 ℃的环境里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熔化.答案:B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晶体,木炭是非晶体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当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时,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所受其他分子作用力的合力总是指向液体内部D.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解析:玻璃是非晶体,A错;多晶体也有固定的熔点,B错;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的密度都大于大气,因此分子力的合力指向液体内部,C正确;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决定气体的压强,因此与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和气体的温度有关,D正确.答案:CD12.衣服弄上蜡或油污时,只要将卫生纸放在有污处的上、下表面,然后用熨斗轻压该处,即可清除油污或蜡,这是利用________现象.解析:蜡和油污被加热后,可通过卫生纸的纤维发生毛细现象而进入到卫生纸内,所以是利用了毛细现象.答案:毛细13.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一位物理教师发明了一种“沙冷藏箱”罐中罐,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外罐由保温材料做成且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所示,使用时将食物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的作用,问题:(1)经常在两罐间洒些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经常在两罐间洒些水,就能起到保鲜作用,先联系实际,非洲地区比较热,食物和饮料在高温环境中易变质,再考虑水蒸发能吸热,所以洒水的原因应为利用水蒸发吸热降低食物和饮料的温度,以便于长期保存;(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很自然想到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从而吸收更多的热,使食物和饮料温度不致过高,起到保鲜作用.答案:(1)水蒸发时吸热(2)加快水的蒸发14.下图是对某种合金连续不断地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1)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不是晶体?(2)这种合金的熔点是多少?(3)熔化过程用了多少时间?(4)图中BC段表示这种合金处于什么状态?解析:图中BC阶段表示该合金的熔化过程,说明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这种合金在固态时是晶体,且熔点为210 ℃,熔化过程用了Δt=(14-6) min=8 min,BC段为固、液共存状态.答案:(1)是(2)210 ℃(3)8 min (4)固、液共存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检测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逐渐增大B.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C.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V,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V dSD.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体表面垂直2.100℃的水蒸气和等质量0℃的冰混合后达到热平衡时为(已知水的汽化热L=2.26×106J/kg,冰的熔化热λ=3.34×105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A.100℃的水、汽混合物B.0℃的冰水混合C.高于0℃而低于100℃的水D.0℃的水3.在云母片a、薄玻璃片b、薄铁片c上各涂上一层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它们的反面,则熔化了的石蜡分别成圆形或椭圆形,其中()A.呈圆形的有a、b,是晶体的有a、b B.呈圆形的有b、c,是晶体的有a C.呈圆形的有b、c,是晶体的有a、c D.呈圆形的有b,是晶体的有a4.一块密度和厚度都均匀分布的矩形被测样品,长AB是宽AC的两倍,如图所示。

若用多用电表沿两对称轴O1O1′和O2O2′测其电阻,阻值均为R,则这块样品可能是()A.单晶体B.多晶体C.非晶体D.金属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B.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C.非晶体不可能转化为晶体D.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6.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区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种物质微粒组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晶体B.金刚石晶体结构紧密,所以质地坚硬,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所以质地松软C.石墨与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D.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不同7.下列对浸润与不浸润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C.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较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强D.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分子间表现出吸引力;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分子间表现出排斥力8.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对应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示意图,认为油酸薄膜厚度等于油酸分子直径B.乙图是研究布朗运动实验时,观察得到的花粉小颗粒的运动轨迹C.丙图是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的实验,说明气体压强是由气体重力引起的D.丁图是蜂蜡涂在单层云母片上融化实验,说明云母片的导热性能各向同性二、多选题(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9.关于液体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B.液体分子同固体分子一样,也是密集在一起的C.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D.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故液体具有流动性10.如图所示,a、b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做水球实验时水球中形成的气泡,a、b两气泡温度相同且a的体积大,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球呈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B.此时水球内的水分子之间只有引力C.a内气体的内能比b的大D.在水球表面滴一小滴红墨水且水球未破,最后水球将呈红色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理想气体的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增大B.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大于r0时,分子间斥力小于引力;当r小于r0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C.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体表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D.非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12.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B.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C.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与体积无关D.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跟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E.若把氢气和氧气看作理想气体,则具有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和相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等的内能三、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上午教室内的温度是24.11C︒,空气的相对湿度是60%,已知24.11C︒时饱和汽压是3.0kPa,则绝对湿度为______kPa;如果教室内绝对湿度不变,下午温度升高到29.00C︒,则相对湿度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检测.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检测.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物理人教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湿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一定大B.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已达饱和状态C.相同温度下绝对湿度越大,表明空气中水汽越接近饱和D.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因为气温的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气液化的缘故2.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3.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时,下面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饱和汽的质量不变,饱和汽的密度减小B.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饱和汽的压强也不变C.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饱和汽的压强增大D.饱和汽的质量增大,饱和汽的压强不变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是晶体,它有规则的几何形状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C.荷叶上的小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的结果D.形成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是由于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5.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沿毛细管上升后,水的温度将(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6.如图所示是水在大气压强为1.01×105 Pa下汽化热与温度的关系图线,则( )A.该图线说明温度越高,单位质量的水汽化时需要的能量越小B.大气压强为1.01×105 Pa时,水的沸点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该图线在100 ℃以后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水已经汽化了D.由该图线可知,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的热量与温度有关7.在以下事例中,能用液体表面张力来解释的是( )A.草叶上的露珠呈圆球形B.油滴在水面上会形成一层油膜C.用湿布不易擦去纱窗上的灰尘D.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行走8.下列现象中与毛细现象有关的是( )A.砖块吸水B.毛巾的一角浸入水中,水会沿毛巾上升,使毛巾湿润C.洗净的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D.按动自来水笔的贮水胶囊,将墨水吸入囊中9.大烧杯中装有冰水混合物,在冰水混合物中悬挂一个小试管,试管内装有冰,给大烧杯加热时,以下现象正确的是( )A.烧杯内的冰和试管内的冰同时熔化B.试管内的冰先熔化C.在烧杯内的冰熔化完以前,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D.试管内的冰始终不会熔化10.如图所示,若在毛细管的中间或更低的地方把它折断,则毛细管的断口处( )A.将会有水喷出来B.水不会喷出来C.水面刚好与断口相平D.水面会下降,降到与管外的水面相平11.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乙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 )A.A固体和B毛细管可能是同种材料B.A固体和B毛细管一定不是同种材料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小些D.液体对B毛细管能产生浸润现象12.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课件)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1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课件)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1
【答案】 ACD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它们是由不同的空间点阵构成的 B.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的,而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排列是 无规则的 C.晶体内部的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的 D.在物质内部的各个平面上,微粒数相等的是晶体,数量不等的是非晶体 E.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 周期性;非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是无规则的,更谈不上周期性
甲.石墨
乙.金钢石
图(1)原子(或者分子、离子)并不是像结构图上所画的那些点一样静止不动,它 们时刻都在不停地振动,结构图中所画的那些点,是它们振动的平衡位置. (2)同种物质也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也就是说,物质 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天然水晶是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 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就是非晶体.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晶 体.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正确理解单晶体的各向异性 (1)在物理性质上,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则是各向同性的. ①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指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不同,也就是沿 不同方向去测试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时,测试结果不同. ②通常所说的物理性质包括弹性、硬度、导热性能、导电性能、磁性等. (2)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并不是说每一种单晶体都能在各种物理性质上表 现出各向异性,举例如下: ①云母、石膏晶体在导热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传热 的快慢不同.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多晶体和非晶体 (1)多晶体虽无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物理性质各向同性,但组成多晶体的 晶粒都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每一个晶粒都具有单晶体的特征和物理性质,这是 多晶体和非晶体在内部结构上的区别. (2)多晶体与非晶体在宏观上的区别在于多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则 没有,例如很多同学认为玻璃应是多晶体,但实验证明玻璃没有一定的熔点, 故应是非晶体.

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习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习题(带答案)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一.固体1.固体分类: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比较内容固体分类宏观外形物理性质非晶体( 玻璃沥青石蜡等)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1)没有固定熔点(2)导电.导热.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晶体单晶体(单个晶体颗粒)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1)有确定的熔点(2)导热.导电.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多个晶体颗粒)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1)有确定的熔点(2)导热.导电.光学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3.晶体的微观结构(1)规则性:单晶体的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按照各自的规则排列,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2)变化或转化:在不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微粒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排列,可以生成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

有些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例如天然水晶熔化后再凝固成石英玻璃。

二.液体1.液体的微观结构(1)分子距离: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分子间距小得多,比固体分子之间距离略大。

(2)流动性: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而且液体能够流动。

(3)分子力: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要小。

2.液体的表面张力(1)表面层: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形成的薄层。

(2)表面张力:使液体的表面绷紧的力或说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

(3)液体表面张力的形成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特点:由于蒸发现象,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分子稀疏。

分子力特点: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斥力基本上相等,而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距离变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表面特性:表面层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形成一层绷紧的膜。

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

(4)表面张力的作用: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

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的表面积最小。

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

(但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完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 3.浸润.不浸润.毛细现象(1)浸润:一种液体会浸湿某种固体并附着在固体的表面上的现象。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测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推荐文档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测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推荐文档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C.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2.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区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种物质微粒组成的空间结构相同的晶体B.金刚石晶体结构紧密,所以质地坚硬,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所以质地松软C.石墨与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的微粒组成的不同晶体D.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不同3.处在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子相比有 ()A.较小的势能B.较大的势能C.相同的势能D.较大的动能4.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的形成原因,下面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云是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的空气中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草木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液化后再凝固成小冰晶附在房顶及地面形成的5.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述说法错误的是()A.表面张力是液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方向与液面相切B.表面张力是液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体现C.表面层中分子距离比液体内部小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D.不论是水还是水银,表面张力都要使液面收缩6.关于浸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是浸润液体C.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D.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7.根据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引作用跟升高的液柱重力相等时为止的道理,可以推知液柱上升的高度()A.只跟液体性质有关B.只跟液体密度有关C.只跟液体密度和毛细管内径有关D.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8.关于液体表面的收缩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密,所以有收缩趋势B.液体表面分子有向内运动的趋势,表现为收缩趋势C.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所以有收缩趋势D.因为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引力与斥力恰好互相平衡,所以有收缩趋势9.关于液体和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B.液体分子同固体分子一样,也是密集在一起的C.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D.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10.关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类似B.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C.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类似D.固体分子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与晶体微观结构不同11.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不断地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大头针,水也不会流出,这是由于() A.大头针填充了水内分子间的空隙B.水分子进入了大头针内的空隙C.水面凸起,说明了玻璃这时不能被水浸润D.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12.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现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塞,平衡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A.液面上方水蒸气从饱和变成未饱和B.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增加,密度减小C.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压强减小D.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强都不变1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金可以打造成类型不同的首饰,是非晶体B.金属整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金属是非晶体C.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14.印刷厂里为使纸张好用,主要应控制厂房内的()A.绝对湿度B.相对湿度C.温度D.大气压强15.下列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不同的固体熔点不同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C.同种晶体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第Ⅱ卷二、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室内空气的温度是25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65%,问空气的绝对湿度等于多少?已知25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3.167×103Pa.17.如果已知铜质的量热器小桶的质量是150 g,里面装着100 g、16 ℃的水,放入9 g、0 ℃的冰,冰完全熔化后水的温度是9 ℃,试利用这些数据求出冰的熔化热.[其中铜的比热容c铜=0.39×103J/(kg·℃),冰的比热容c冰=2.1×103J/(k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18.在压强为1.01×105Pa时,使10 kg 20 ℃的水全部汽化,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100 ℃时水的汽化热为L=2 260 k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9.一电炉的功率P=200 W,将质量m=240 g的固体样品放在电炉内,通电后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全部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全部被样品吸收,试问:该固体样品的熔点和熔化热为多大?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但沸腾只能在沸点下发生,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且随温度的升高蒸发加剧,所以选C.2.【答案】B【解析】由化学知识知道,石墨和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其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的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石墨中的碳原子排列为层状结构,层与层间距离很大,所以其质地松软;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排列紧密,相互间作用力很强,所以其质地坚硬.显然A、C、D错误,B正确.3.【答案】B4.【答案】D【解析】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 ℃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即霜.5.【答案】C【解析】在液体与气体相接触的表面层中,液体分子的分布较内部稀疏,即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其宏观表现是使液面收缩,好像绷紧的橡皮膜一样.所以错误的只有C选项.6.【答案】D【解析】同一种液体是浸润液体还是不浸润液体是相对的,水对玻璃来说是浸润液体,对蜂蜡来说是不浸润液体,水银对玻璃来说是不浸润液体,对铅来说是浸润液体,故A、B错;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密集,不浸润现象中,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C错,D对.故正确答案为D.7.【答案】D【解析】液柱上升的高度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D项正确.8.【答案】C【解析】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稍大于平衡时的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有收缩趋势,A、B、D错误,C正确.9.【答案】A【解析】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是液体分子密集在一起的缘故,但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像固体那样强,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是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平衡位置不固定,液体分子之所以能在液体中移动也正是因为液体分子在液体中移动比在固体中容易,所以其扩散也比固体的扩散快,选项C、D正确.10.【答案】B【解析】液体中各个分子振动的平衡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随意移动的.因此分子的振动也会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B对.11.【答案】D【解析】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略高于玻璃杯口边缘时,水也不会流出.12.【答案】D【解析】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活塞上提前,密闭容器中水面上水蒸气为饱和汽,水蒸气密度一定,其饱和汽压一定.当活塞上提时,密闭容器中水面会有水分子飞出,使其上方水蒸气与水又重新处于动态平衡,达到饱和状态.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水蒸气密度不变,饱和汽压也保持不变,故选D.13.【答案】D【解析】多数金属都是晶体,A、B错误;由于物质微粒的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可能生成多种晶体,C错误;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呈现有序排列的结果,D正确.14.【答案】B【解析】印刷纸张是一种极易吸湿的材料,空气中水分多时,纸张就吸湿;空气干燥时,纸张中的水分就向空气中挥发.在吸湿与挥发过程中,纸张随之膨胀或收缩,于是发生变形.纸张吸湿膨胀即产生荷叶边(波浪形卷曲),纸张挥发水分即产生紧边.所以为使纸张好用主要控制相对湿度.15.【答案】B【解析】只有晶体才具有确定的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但都等于其凝固点,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升高,所以B对.16.【答案】2.06×103Pa【解析】空气的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压强,而相对湿度=,故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即绝对湿度=65%×3.167×103Pa=2.06×103Pa.17.【答案】334.7 kJ/kg【解析】9 g、0 ℃的冰熔化为0 ℃的水,再升高到9 ℃,总共吸收的热量Q吸=m冰λ+m冰c水(9 ℃-0 ℃),量热器中的水和量热器小桶从16 ℃降到9 ℃放出的热量Q放=m水c水(16 ℃-9 ℃)+m桶c铜(16 ℃-9 ℃).因为Q吸=Q放,所以m冰λ+m冰c水(9 ℃-0 ℃)=(m水c水+m桶c铜)×(16 ℃-9 ℃).统一单位后,把数值代入上式,可得λ=334.7 kJ/kg.18.【答案】2.6×107J【解析】压强为1.01×105Pa时,水在达到沸点时的汽化热为2 260 kJ/kg.要使20 ℃的水全部汽化,应先使水的温度上升到100 ℃,则需吸收的热量总共为Q=cmΔt+m·L=4.2×103×10×(100-20) J +10×2 260×103J≈2.6×107J.19.【答案】60 ℃1×105J/kg【解析】由题图知,样品的熔点为60 ℃,熔化时间t=2 min,电流做功W=Pt.设样品的熔化热为λ,样品熔化过程中共吸收热量Q=mλ.由W=Q,即Pt=mλ,得λ==J/kg=1×105J/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十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对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在任何温度均能发生
B.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
C.蒸发和沸腾都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D.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E.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低,沸点越高
【解析】 蒸发在任意温度下都能进行,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沸点下才能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大气压强越高,沸点越高.故
A、B、D正确,C、E错误.
【答案】 ABD
2.关于熔化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熔化热是指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与质量的比值
B.熔化热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C.熔化热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
D.熔化热与物质的种类、质量都有关
E.熔化热与物质的种类、质量有关,还与气压有关
【解析】 要理解熔化热就要从熔化热的概念入手,熔化热是指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能量和质量的比值,因此与质量无关,更与气压无关.
【答案】 CDE
3.要使水在100 ℃以上沸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移到高山上去烧
B.在锅上加密封的盖
C.在水中加盐
D.加大火力
E.给容器加盖后,将瓶内水上方空气抽出一部分
【解析】 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在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下降;
在锅上加密封的盖,锅内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加大火力并不能升高沸点;水中加盐增大分子间作用沸点升高,B、C正确,故选A、D、E.
【答案】 ADE
4.如图9­3­2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现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塞,平衡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11200075】
图9­3­2
A.液面上方的水蒸气从饱和变成未饱和
B.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增加,密度减小
C.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压强减小
D.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强都不变
E.液面上方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
【解析】 活塞上提前,密闭容器中水面上方水蒸气为饱和汽,水蒸气密度一定,其饱和汽压一定.当活塞上提时,密闭容器中水面会有水分子飞出,使其上方水蒸气与水又重新处于动态平衡.达到饱和状态.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水蒸气密度不变,饱和汽压也保持不变.故A、B、C错,D、E对.【答案】 ABC
5.由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指汽化和液化同时进行的过程,且进行的速率相等
B.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为一定值,温度升高饱和汽密度增大
C.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随饱和汽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D.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随饱和汽的体积增大而减小
E.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
【解析】 由动态平衡的概念可知,汽化与液化的速率相等.故A正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是一定的,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正确;一定温
度下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C,D错误、E正确.
【答案】 ABE
6.关于饱和汽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压一定
B.同温下,未饱和汽压小于饱和汽压
C.饱和汽压随温度而变
D.饱和汽压与温度无关
E.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汽压与体积有关
【解析】 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饱和汽压一定;温度发生变化,饱和汽压也发生变化;同温下,未饱和汽压小于饱和汽压,故A、B、C正确,D、E错误.
【答案】 ABC
7.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规律遵循查理定律
B.是因为饱和汽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是因为饱和汽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是因为饱和汽的密度和蒸汽分子的平均速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E.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液体的饱和汽压及密度不变
【解析】 饱和汽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不遵循查理定律,当温度升高时,蒸汽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蒸汽分子的密度增大,所以D、E选项正确.【答案】 ABC
8.(2016·银川高二检测)在一个大气压下,1 g 100 ℃的水吸收2.26×103 J热量变为1 g 100 ℃的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26×103 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
B.2.26×103 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
C.2.26×103 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水变成汽体积膨胀对外界做的功
D.2.26×103 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水变成气体体积膨胀对外界做的功E.在这个过程中质量守恒
【解析】 液体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引力做功,增加内能,一部分用来膨胀对外界做功,D、E对.
【答案】 ABC
[能力提升]
9.将未饱和汽转化成饱和汽,下列方法可靠的是( )
A .保持温度不变,减小体积
B .保持温度不变,减小压强
C .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
D .保持体积不变,减小压强
E .保持体积不变,增大压强
【解析】 未饱和汽的密度小于饱和汽的密度,压强小于饱和汽压,因为未饱和汽对气体定律是近似适用的,保持温度不变,减小体积,可以增大压强,增大未饱和气的密度,A 正确,B 错误;若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则饱和汽压减小;若使压强减小,则温度降低,饱和汽压减小,C 、D 均正确、E 错误.
【答案】 ACD
10.空气湿度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当湿度与温度搭配得当,通风良好时,人们才会舒适.关于空气湿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
11200076】
A .绝对湿度大而相对湿度不一定大,相对湿度大而绝对温度一定大
B .绝对湿度大而相对湿度不一定大,相对湿度大而绝对湿度也不一定大,必须指明温度这一条件
C .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已达到饱和状态
D .在绝对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气温降低时,相对湿度减小
E .在绝对湿度一定的情况下,气温升高时,相对湿度减小
【解析】 相对湿度的定义B =×100%,式中p 为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p
p s 际压强,p s 为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p s 在不同温度下的值是不同的,温度越高,p s 越大,A 错误、B 正确;相对湿度为100%,说明在当时的温度下,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实际压强已达到饱和汽压,C 正确;绝对湿度p 不变时,气温降低,p s 减小,相对湿度增加,气温升高,p s 增大,相对湿度减小,故D 错误,E 正确.
【答案】 BCE
11.白天的气温是30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60%,天气预报夜里的气温要降到20 ℃,那么夜里会不会有露珠形成?为什么?(30 ℃时,空气的饱和汽压为
4.24×103 Pa ;20 ℃时,饱和汽压为2.3×103 Pa)
【解析】 有露珠形成.B =,p =Bp s =60%×4.24×103 Pa =2.544×103 p
p s Pa >2.3×103 Pa ,大于20 ℃时的饱和汽压,故夜里会出现饱和汽,即有露珠形成.
【答案】 见解析
12.(2016·青岛高二检测)绝热容器里盛有少量温度是0 ℃的水,从容器里迅速往外抽气的时候,部分水急剧地蒸发,而其余的水都结成0 ℃的冰,则结成冰的质量是原有水质量的多少?(已知0 ℃的水的汽化热L =2.49×106 J /kg ,冰的熔化热λ=3.34×105 J/kg).
【解析】 设蒸发的水的质量是m 1,结成冰的质量是m 2,蒸发所需吸收的热量Q 1=m 1L ,水结成冰所放出热量Q 2=m 2λ,由于容器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
由Q 1=Q 2,即m 1L =m 2λ,得=.所以结成冰的质量与原有水质量之比:
m 2m 1L λ===0.88,即m 2=88%m 水.
m 2m 1+m 2L λ+L 2.49×106
3.34×105+2.49×106【答案】 见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