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型糖尿病病例分享幻灯片
合集下载
糖尿病病例分析ppt课件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
• 问题3:服用阿卡波糖(拜唐苹)的注意事项?
肠道炎症 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患者 易被忽视
慢性肠道疾病伴吸收或消化不良者
部分肠梗阻倾向者 溃疡性结肠炎 肠胀气可能恶化的疾病(严重疝,肠梗阻及溃疡) 肾功能损害者,肌酐清除率<25ml/min
• 阿卡波糖单用一般不发生低血糖 • 阿卡波糖通常与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联用,可能发生 难以处理的低血糖 • 发生低血糖必须口服葡萄糖或静脉注射葡萄糖!
1.许雯,翁建平.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强化治疗[J].2008,39(7):425.
(2)强化降糖治疗:早在1985年, Garvey等学者的研 究就发现,尽早使用胰岛素可减轻葡萄糖毒性,保护胰岛B 细胞功能,“挽救”残存的胰岛功能。 2004年,Ryan等对1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2~3 周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发现7例患者得以维持1年 以上的血糖控制。治疗期间胰岛素用量较少而停止胰岛素治 疗时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更容易获得病情缓解。
所以,胰岛B细胞在高血糖和各种有害因素的压力下并 不是“死亡”,而是“休眠”;尽早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 疗并将这种强化治疗维持一段时间,是完全有可能“唤醒” 被抑制的胰岛B细胞功能。
• 问题3: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剂量如何确定?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 问题4:使用胰岛素泵的监护要点?
1、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大 幅度改变; 2、多次监测血糖: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3、患者教育:防治低血糖; 4、关注其他疾病、发热、应激状态(如创伤、精神打击、 悲伤、惊吓、劳累过度等)而引起血糖升高; 5、女性在月经前后、怀孕期间应该注意剂量的调整。
• 问题3:服用阿卡波糖(拜唐苹)的注意事项?
肠道炎症 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患者 易被忽视
慢性肠道疾病伴吸收或消化不良者
部分肠梗阻倾向者 溃疡性结肠炎 肠胀气可能恶化的疾病(严重疝,肠梗阻及溃疡) 肾功能损害者,肌酐清除率<25ml/min
• 阿卡波糖单用一般不发生低血糖 • 阿卡波糖通常与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联用,可能发生 难以处理的低血糖 • 发生低血糖必须口服葡萄糖或静脉注射葡萄糖!
1.许雯,翁建平.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强化治疗[J].2008,39(7):425.
(2)强化降糖治疗:早在1985年, Garvey等学者的研 究就发现,尽早使用胰岛素可减轻葡萄糖毒性,保护胰岛B 细胞功能,“挽救”残存的胰岛功能。 2004年,Ryan等对1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2~3 周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发现7例患者得以维持1年 以上的血糖控制。治疗期间胰岛素用量较少而停止胰岛素治 疗时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更容易获得病情缓解。
所以,胰岛B细胞在高血糖和各种有害因素的压力下并 不是“死亡”,而是“休眠”;尽早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 疗并将这种强化治疗维持一段时间,是完全有可能“唤醒” 被抑制的胰岛B细胞功能。
• 问题3: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剂量如何确定?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 问题4:使用胰岛素泵的监护要点?
1、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大 幅度改变; 2、多次监测血糖: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3、患者教育:防治低血糖; 4、关注其他疾病、发热、应激状态(如创伤、精神打击、 悲伤、惊吓、劳累过度等)而引起血糖升高; 5、女性在月经前后、怀孕期间应该注意剂量的调整。
糖尿病病例汇报PPT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病人资料
患者:某某某性别:女 年龄:13岁2月身高:158cm体重:31kg职业:在校学生入院日期:2021年11月21
病人病史
主诉:意识不清3天
患儿母亲代诉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不清,表现为意识反应差,呼之反应差,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状,感四肢乏力,食欲差,2021-11-17在医学院检查结果:心梗三项正常,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16.450pg/ml,降钙素原定量:0.15ng/ml,血常规:白细胞16.01X109/L,中性细胞百分比:79.5%,血小板计数:516X1012/L,生化提示:血钾:3.2mmol/L,肾功能正常,肝功能正常,当未进行下一步诊治。于2021-11-20晚返回本县,于夜间症状进行性加重来院,来院急诊查血酮:5.9mmol/L,血糖:31.2mmol/L,血气分析:PH:7.05,HCO3- :1.4 BE:-30.5.故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住ICU。
近2月体重体重下降10kg左右
既往个人史、家族史
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
家族中无糖尿病等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
T36.7 0C, P 120次/分 R 34次/分 Bp:110/66mmHg一般情况差,神志昏睡皮肤弹性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啰音腹软,未及压痛,未及包块,肝脾未及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检查不配合,病理征阴性。
入院至2021-11-21 24:00(第1天)
2021-11-22 0:00-12:00(第2天)
1.补液3400ml(其中NS 2800ml+GS 500ml+碳酸氢钠100ml,氯化钾4.5g)2.持续静脉胰岛素泵入降糖治疗
病人资料
患者:某某某性别:女 年龄:13岁2月身高:158cm体重:31kg职业:在校学生入院日期:2021年11月21
病人病史
主诉:意识不清3天
患儿母亲代诉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不清,表现为意识反应差,呼之反应差,伴有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状,感四肢乏力,食欲差,2021-11-17在医学院检查结果:心梗三项正常,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16.450pg/ml,降钙素原定量:0.15ng/ml,血常规:白细胞16.01X109/L,中性细胞百分比:79.5%,血小板计数:516X1012/L,生化提示:血钾:3.2mmol/L,肾功能正常,肝功能正常,当未进行下一步诊治。于2021-11-20晚返回本县,于夜间症状进行性加重来院,来院急诊查血酮:5.9mmol/L,血糖:31.2mmol/L,血气分析:PH:7.05,HCO3- :1.4 BE:-30.5.故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住ICU。
近2月体重体重下降10kg左右
既往个人史、家族史
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
家族中无糖尿病等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
T36.7 0C, P 120次/分 R 34次/分 Bp:110/66mmHg一般情况差,神志昏睡皮肤弹性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啰音腹软,未及压痛,未及包块,肝脾未及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检查不配合,病理征阴性。
入院至2021-11-21 24:00(第1天)
2021-11-22 0:00-12:00(第2天)
1.补液3400ml(其中NS 2800ml+GS 500ml+碳酸氢钠100ml,氯化钾4.5g)2.持续静脉胰岛素泵入降糖治疗
糖尿病病例分析PPT课件

• 饮食结构改变:减少钠盐,饮食清淡,减少油腻 食物
• 运动:既可以帮助降低血压,也可以预防心脏病 的发生
• 重视自己的病情 • 经常测量血压:家中最好备有血压计,定时测量
血压,并和医生保持经常的联系
15
药物治疗的六大类
• 利尿药(塞嗪类、保钾利尿药、寿比山) b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 • 钙拮抗剂(CCB) a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派唑嗪)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开博通、依那普利、
病例分析
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教授 袁申元
1
病例
• 张× × ,女 29岁,已婚。因半年多来体 重下降 20 多斤,来门诊就诊,无明显多饮, 多尿及多食,无心慌 气短 多汗,怕热 烦躁。
• 请问在病史上还应问数多少次/日? • 父亲 母亲 有无糖尿病? • 如已有孩子,出生体重大于 8 斤吗 ? • 得病前有什么特殊诱因? • 夜间小便几次?下肢凉,麻,疼吗 ?
90-99
•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 ※按危险分层: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
健康大课堂 11
老年性高血压的特点
• 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 • 常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大动脉)和心脏病 • 常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
13
老年高血压治疗注意事项
• 部分老人没有症状,不愿治疗,需详细说明, 征得配合
• 部分老人降压后容易出现不舒服,应循序渐进, 避免血压的大幅度波动
•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治疗比较困难,需更多耐 心,才会取得更好效果
• 老年人代谢减慢,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可 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 运动:既可以帮助降低血压,也可以预防心脏病 的发生
• 重视自己的病情 • 经常测量血压:家中最好备有血压计,定时测量
血压,并和医生保持经常的联系
15
药物治疗的六大类
• 利尿药(塞嗪类、保钾利尿药、寿比山) b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 • 钙拮抗剂(CCB) a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派唑嗪)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开博通、依那普利、
病例分析
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教授 袁申元
1
病例
• 张× × ,女 29岁,已婚。因半年多来体 重下降 20 多斤,来门诊就诊,无明显多饮, 多尿及多食,无心慌 气短 多汗,怕热 烦躁。
• 请问在病史上还应问数多少次/日? • 父亲 母亲 有无糖尿病? • 如已有孩子,出生体重大于 8 斤吗 ? • 得病前有什么特殊诱因? • 夜间小便几次?下肢凉,麻,疼吗 ?
90-99
•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 ※按危险分层: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
健康大课堂 11
老年性高血压的特点
• 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 • 常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大动脉)和心脏病 • 常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
13
老年高血压治疗注意事项
• 部分老人没有症状,不愿治疗,需详细说明, 征得配合
• 部分老人降压后容易出现不舒服,应循序渐进, 避免血压的大幅度波动
•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治疗比较困难,需更多耐 心,才会取得更好效果
• 老年人代谢减慢,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可 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糖尿病病例分析PPT幻灯片

病因: 1.生活方式 2.环境因素 3.年龄因素
2024/2/8
4
并发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比较特异的,其主要特征是基底膜增厚并 有透明样物质沉积。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基底 膜病变常与微循环异常相互影响,促使微血管病变的加重和发展。 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足趾。临床 上常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 变为反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场所。
2024/2/8
1
查体:T(体温)36℃,P(脉搏)78次/分,R(呼吸)18次/分,Bp(血 压)160/100mmHg,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双晶体稍
混浊,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 肢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
化验:血Hb(血红蛋白)123g/L(正常值为120~160g/L),WBC(白细 胞)6.5×109/L(正常值为4~10×109/L),N(中性粒细胞) 65%,L35%,plt235×109/L,尿蛋白(+),尿糖(+++),WBC0-3/高倍,血糖
2024/2/8
5
诊断依据:
糖尿病及并发症:1、烦渴、多饮、多食、消瘦、尿量增多 2、门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 3、糖尿病史10年以上,近一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
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血管” 4、双下肢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 5、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 6、尿蛋白(+)
病例:
• 女性,64岁,多饮、多食、消瘦十余年,下肢浮肿伴麻木一个月。 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每日达4000ml,伴尿 量增多,主食由6两/日增至1斤/日,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5kg,门 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好转。近一 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 血管”。一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伴下肢浮 肿。大便正常,睡眠差。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无药物过敏 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2024/2/8
4
并发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比较特异的,其主要特征是基底膜增厚并 有透明样物质沉积。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基底 膜病变常与微循环异常相互影响,促使微血管病变的加重和发展。 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足趾。临床 上常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 变为反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场所。
2024/2/8
1
查体:T(体温)36℃,P(脉搏)78次/分,R(呼吸)18次/分,Bp(血 压)160/100mmHg,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双晶体稍
混浊,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 肢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
化验:血Hb(血红蛋白)123g/L(正常值为120~160g/L),WBC(白细 胞)6.5×109/L(正常值为4~10×109/L),N(中性粒细胞) 65%,L35%,plt235×109/L,尿蛋白(+),尿糖(+++),WBC0-3/高倍,血糖
2024/2/8
5
诊断依据:
糖尿病及并发症:1、烦渴、多饮、多食、消瘦、尿量增多 2、门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 3、糖尿病史10年以上,近一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
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血管” 4、双下肢可凹性浮肿,感觉减退,膝腱反射消失 5、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 6、尿蛋白(+)
病例:
• 女性,64岁,多饮、多食、消瘦十余年,下肢浮肿伴麻木一个月。 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每日达4000ml,伴尿 量增多,主食由6两/日增至1斤/日,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5kg,门 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好转。近一 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 血管”。一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伴下肢浮 肿。大便正常,睡眠差。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无药物过敏 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糖尿病病例分析PPT幻灯片

病因: 1.生活方式 2.环境因素 3.年龄因素
2020/4/2
5
并发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比较特异的,其主要特征是基底膜增厚并 有透明样物质沉积。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基底 膜病变常与微循环异常相互影响,促使微血管病变的加重和发展。 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足趾。临床 上常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 变为反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场所。
糖尿病病例分析
1
病例:
• 女性,64岁,多饮、多食、消瘦十余年,下肢浮肿伴麻木一个月。 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每日达4000ml,伴尿 量增多,主食由6两/日增至1斤/日,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5kg,门 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好转。近一 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 血管”。一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伴下肢浮 肿。大便正常,睡眠差。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无药物过敏 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2020/4/2
7
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 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 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 合征。
2020/4/2
8
诊断依据:
高血压:1、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 2、Bp(血压)160/100mmHg,无脏器损害客观证据
2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2
6
诊断依据:
糖尿病及并发症:1、烦渴、多饮、多食、消瘦、尿量增多 2、门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 3、糖尿病史10年以上,近一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
2020/4/2
5
并发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比较特异的,其主要特征是基底膜增厚并 有透明样物质沉积。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基底 膜病变常与微循环异常相互影响,促使微血管病变的加重和发展。 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足趾。临床 上常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 变为反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场所。
糖尿病病例分析
1
病例:
• 女性,64岁,多饮、多食、消瘦十余年,下肢浮肿伴麻木一个月。 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每日达4000ml,伴尿 量增多,主食由6两/日增至1斤/日,体重在6个月内下降5kg,门 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服用降糖药物治疗好转。近一 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科检查“轻度白内障,视网膜有新生 血管”。一个月来出现双下肢麻木,时有针刺样疼痛,伴下肢浮 肿。大便正常,睡眠差。既往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无药物过敏 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2020/4/2
7
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 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 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 合征。
2020/4/2
8
诊断依据:
高血压:1、7年来有时血压偏高 2、Bp(血压)160/100mmHg,无脏器损害客观证据
2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2
6
诊断依据:
糖尿病及并发症:1、烦渴、多饮、多食、消瘦、尿量增多 2、门诊查血糖12.5mmol/L, 尿糖(++++) 3、糖尿病史10年以上,近一年来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眼
《型糖尿病病例分析》课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检测患者近8-12周平均血 糖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 血糖控制情况。
尿糖测定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 了解肾脏对糖的吸收情况 。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观察胰腺形态,了解胰岛细胞功能状 况。
CT和MRI检查
进一步明确胰腺病变情况,有助于诊 断和鉴别诊断。
03
治疗过程
药物治疗
降糖药
用于降低血糖水平,缓解糖尿病症状 。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 格列奈类等。
其他药物
如利尿剂、α受体拮抗剂等,根据具 体情况选用。
心血管药物
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 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常用 药物包括ACE抑制剂、ARBs、β受体 拮抗剂等。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类型
包括长效、中效、短效和 超短效胰岛素,根据病情 选择合适的类型。
注射时间与方式
根据血糖波动情况和个人 情况,确定胰岛素的注射 时间与方式,如餐前注射 、睡前注射等。
04
病例分析
病因分析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会增加个 体患病风险。
环境因素
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 胖等因素可诱发糖尿病。
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妊娠期糖尿 病史等也可能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
病理生理机制
胰岛素分泌不足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 不足,无法有效降低血糖。
胰岛素抵抗
01
家族成员中有糖尿病患者,具体 为患者父亲和叔叔。
02
家族成员中无其他遗传性疾病史 。
02
诊断过程
初步检查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多饮、多尿、多 食、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糖尿病患者的病例分享 ppt课件

PPT课件
33
EU剂量研究–100mg与50mg 胃肠副反应发生率相似
肠胃胀气发生率
50 mg tid与100mg tid相似
PPT课件 Acta Diabetol (1998) 35: 34–40
34
随着阿卡波糖应用时间延长, 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下降趋势
•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126例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N=63)和安 慰剂(N=63)组,阿卡波糖起始剂量为50mg bid,从第4周开始剂量加至100mg tid
PPT课件
11
病例思考
此方案一年,体重 有下降,但体重指数仍超,如此体重和肾功能格华 止是否加量至1.0 2次/日?
如肾功能恶化,病人仍不依从多点注射胰岛素,是否诺和龙+ 长效胰 岛素继续?安全性?
PPT课件
12
病例原始资料
PPT课件
13
病例原始资料
PPT课件
14
病例原始资料
PPT课件
15
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这可能是因为这可能是由于增加了小肠中下段α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PPT课件 35
C.N Julian. ea tl, Diabetes care .1998;21(7):1058-1061.
阿卡波糖可改善肠道菌群的分布
干预治疗前健康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组 双歧杆菌、粪肠球菌比较
二甲双胍不是唯一的一线治疗药物
• 除二甲双胍外,AGI等其 他药物也被列为单药和联 合治疗的一线药物 • 药物初始费用相比,应更 为优先考虑药物安全性和 有效性,因为药物费用仅 为糖尿病总治疗费用的一 小部分 • .
PPT课件
糖尿病病例分析ppt课件

病例分析
ppt课件完整
1
• 患者 女 56岁 • 一、口干、多饮、多尿6个月,加重1个月。
ppt课件完整
2
• 二、病史询问 • (一)初步诊断思路及问诊目的
ppt课件完整
3
• 患者老年女性,口干、多饮、多尿6月余, 应优先考虑糖尿病。因此问诊目的围绕发 病初期是否有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 轻等糖尿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展开,并询问 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及是否并发视物模糊, 下肢水肿,泡沫尿,皮肤瘙痒,肢体麻木 发凉等慢性并发症。
ppt课件完整
9
• 三、体格检查
• (一)重点检查内容及目的
• 考虑患者为初发糖尿病,半年未治疗。是 否有并发症可能,需要系统地全面的检查, 应注意准确检查皮肤,眼睛,心脏,肾脏, 周围血管的体征。
ppt课件完整
10
• (二)体格检查结果
• 生命体征正常,BMI21.8kg/m2.
• 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 肤干燥,瞳孔对光反射灵敏。颈软,甲状 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 心率67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足动脉搏动可。
ppt课件完整
1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4、有无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
ppt课件完整
6
• 对于1个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危 害很大,容易累计的脏器有眼,肾脏,心 脏,脑,周围神经等组织。
• 5、糖尿病家族史,女性有无妊娠糖尿病史。
ppt课件完整
7
• (三)问诊结果及思维提示
• 问诊结果:既往高血压5年,父母病史不详, 兄弟姐妹6人,均未发现糖尿病。
ppt课件完整
1
• 患者 女 56岁 • 一、口干、多饮、多尿6个月,加重1个月。
ppt课件完整
2
• 二、病史询问 • (一)初步诊断思路及问诊目的
ppt课件完整
3
• 患者老年女性,口干、多饮、多尿6月余, 应优先考虑糖尿病。因此问诊目的围绕发 病初期是否有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 轻等糖尿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展开,并询问 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及是否并发视物模糊, 下肢水肿,泡沫尿,皮肤瘙痒,肢体麻木 发凉等慢性并发症。
ppt课件完整
9
• 三、体格检查
• (一)重点检查内容及目的
• 考虑患者为初发糖尿病,半年未治疗。是 否有并发症可能,需要系统地全面的检查, 应注意准确检查皮肤,眼睛,心脏,肾脏, 周围血管的体征。
ppt课件完整
10
• (二)体格检查结果
• 生命体征正常,BMI21.8kg/m2.
• 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 肤干燥,瞳孔对光反射灵敏。颈软,甲状 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 心率67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足动脉搏动可。
ppt课件完整
1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4、有无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
ppt课件完整
6
• 对于1个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危 害很大,容易累计的脏器有眼,肾脏,心 脏,脑,周围神经等组织。
• 5、糖尿病家族史,女性有无妊娠糖尿病史。
ppt课件完整
7
• (三)问诊结果及思维提示
• 问诊结果:既往高血压5年,父母病史不详, 兄弟姐妹6人,均未发现糖尿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
6.9
5.7
治疗抉择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综合管理理念
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
全面评估
自身状况:身体和工作状态、性格 家庭状况 经济状况
缺陷:眼底;尿微量白蛋白
患者一般情况
老年男性,65岁,半工作状态 从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多年 性格雷厉风行、说一不二 前妻因“糖尿病”去世 平时比较注意控制饮食 每天锻炼1-2小时,方式以快走为主 初诊无症状糖尿病,无任何并发症 血压正常,血脂代谢紊乱
辅助检查
心电图:正常
胸部CT:1、双肺散在索条影 2、冠状动脉硬化
头颅核磁:1.双侧大脑半球及桥脑散发缺血灶 2.脑萎缩
辅助检查
颈部血管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彩超:左房形态稍饱满 腹部B超:肝脏实质回声密集增高,分布欠均
匀;胰腺实质回声增粗,分布欠均匀;脾脏稍 增厚;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上段未见扩张;双 肾未见明显异常
沟通难点
患者较强势,有主见 清楚医院运行、医务人员工作状况 自认为对疾病比较了解 自认为对自己的健康管理得比较到位
易形成思维定式,产生误区
2型糖尿病为慢性进展性疾病 需长期降糖治疗以控制慢性并发
症
2型糖尿病的进展
胰岛素抵抗
肝糖原输出
胰岛素的量
4–7年
β细胞功能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葡萄糖耐量受损
糖尿病诊断
初诊型糖尿病病例分享幻灯片
体格检查
脉搏 72次/分 身高 163cm 腰围 95cm
血压 100/60mmHg 体重 65kg BMI 24.46kg/m2
心、肺、腹无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 8.21mmol/L 餐后2h血糖 15.5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7.6%
实验室检查
TG 2.71mmol/L TC 4.48mmol/L HDL 0.72mmol/L LDL 2.12mmol/L LP(a)、apoA1、apoB 均正常 尿酸 188μmol/L 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
实验室检查
馒头餐
0
GLU (mmol/l)
8.12
CP (ng/l)
传统治疗 (n=200) 氯磺丙脲 (n=129) 格列苯脲 (n=149) 二甲双胍 (n=181) 胰岛素 (n=199)
9
形成理念
平稳 愉快
形成理念
合理运动 行动在每一天
患者要求
不用胰岛素,拒绝针剂 方案简单方便
患者糖代谢特点
馒头餐
0
GLU (mmol/l)
8.12
CP (ng/l)
1.76
30′ 10.85 2.09
1h 16.09 3.81
2h 21.81 6.79
3h 16.93 5.50
糖化血红蛋白 7.6%
治疗目标
初发糖尿病 β细胞受损 脂代谢紊乱
延缓病程进展 β细胞保护
减少整体心血管风险
2013 AACE指南
就诊时 A1c < 7.5%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医疗干预减轻体重)
DPP-4抑制剂的优势 • 生理性的 • 良好的血糖控制 • 低血糖风险低 • 不增加体重 • 改善心血管风险 • 便于应用
SUs的劣势 •非生理性的 •低血糖风险高 •体重增加 •继发失效 •增加心血管风险 (?)
Ahrén B. Curr Diab Rep. 2011 Apr;11(2):83-90.
诊断
➢ 2型糖尿病 ➢ 代谢综合征
治疗
指导糖尿病饮食、运动 指导戒烟、限酒 药物治疗:二甲双胍500mg 3/日
+西格列汀100mg 1/日
指尖血糖
治疗后5天
时间
早餐前 午餐前 晚餐前 晚睡前
血糖 mmol/L 6.4
4.5
7.2
7.5
时间
早餐后2h 午餐后2h 晚餐后2h 夜3:00
血糖 mmol/L 9.9
就诊时 A1c ≥ 7.5%
就诊时 A1c > 9.0%
单药治疗*
二甲双胍 GLP-1 受体激动剂 DPP4-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 SGLT-2 ** TZD SU/GLN
若治疗3个月后A1c>6.5%, 加用第二种药物 (两药联合治疗)
两药联合治疗*
GLP-1 受体激动剂 DPP4-抑制剂
TZD
出现微血管并发症 出现大血管并发症
显性糖尿病
a概念表征。
Adapted from Primary Care, 26(4), Ramlo-Halsted BA, Edelman SV,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ype 2 diabetes.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771-789, © 1999, 承蒙Elsevier惠允。
二甲双胍 或其他 一线药物
** SGLT-2 基础胰岛素
考来维仑 快速释放型溴隐亭
α糖苷酶抑制剂
SU/GLN
若3个月后 仍未能达标, 则三药联合治疗
* 所列药物顺序为用药推荐等级次序 * * 基于临床3期试验的数据
三药联合治疗*
GLP-1 受体激动剂
TZD
** SGLT-2 基础胰岛素 DPP4-抑制剂
考来维仑
二甲双胍 或其他 一线药物
快速释放型溴隐亭 α糖苷酶抑制 SU/GLN
若3个月未能达标, 则胰岛素强化治疗
疾病的进展
无症状
两药联合治疗 或
三药联合治疗
有症状
胰岛素 ± 其他药物
加药或胰岛素强化治疗
图例
= 较少的不良事件 或可能获益
= 谨慎使用
DPP-4抑制剂 vs 磺脲类:优势与劣势
SUs的优势 • 良好的血糖控制 • 长期的临床使用经验 • 对微血管的作用
1.76
30′ 10.85 2.09
1h 16.09 3.81
2h 21.81 6.79
3h 16.93 5.50
指尖血糖
时间
早餐前 午餐前 晚餐前 晚睡前
血糖 mmol/L
7.5 10.4 8.9 16
时间
血糖 mmol/L
早餐后2h 14.9
午餐后2h 15.7
晚餐后2h 12.3
夜3:00
10.1
UKPDS: 血糖随着单药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恶化
单药治疗:胰岛素、磺脲类或二甲双胍
9
8
平均 Hb 0
3
6
随机化后时间(年)
新诊断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 传统治疗 = 饮食治疗;UKPDS =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Adap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UKPDS Group. Lancet 1998;352:854–865.
6.9
5.7
治疗抉择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综合管理理念
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
全面评估
自身状况:身体和工作状态、性格 家庭状况 经济状况
缺陷:眼底;尿微量白蛋白
患者一般情况
老年男性,65岁,半工作状态 从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多年 性格雷厉风行、说一不二 前妻因“糖尿病”去世 平时比较注意控制饮食 每天锻炼1-2小时,方式以快走为主 初诊无症状糖尿病,无任何并发症 血压正常,血脂代谢紊乱
辅助检查
心电图:正常
胸部CT:1、双肺散在索条影 2、冠状动脉硬化
头颅核磁:1.双侧大脑半球及桥脑散发缺血灶 2.脑萎缩
辅助检查
颈部血管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彩超:左房形态稍饱满 腹部B超:肝脏实质回声密集增高,分布欠均
匀;胰腺实质回声增粗,分布欠均匀;脾脏稍 增厚;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上段未见扩张;双 肾未见明显异常
沟通难点
患者较强势,有主见 清楚医院运行、医务人员工作状况 自认为对疾病比较了解 自认为对自己的健康管理得比较到位
易形成思维定式,产生误区
2型糖尿病为慢性进展性疾病 需长期降糖治疗以控制慢性并发
症
2型糖尿病的进展
胰岛素抵抗
肝糖原输出
胰岛素的量
4–7年
β细胞功能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葡萄糖耐量受损
糖尿病诊断
初诊型糖尿病病例分享幻灯片
体格检查
脉搏 72次/分 身高 163cm 腰围 95cm
血压 100/60mmHg 体重 65kg BMI 24.46kg/m2
心、肺、腹无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 8.21mmol/L 餐后2h血糖 15.5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7.6%
实验室检查
TG 2.71mmol/L TC 4.48mmol/L HDL 0.72mmol/L LDL 2.12mmol/L LP(a)、apoA1、apoB 均正常 尿酸 188μmol/L 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
实验室检查
馒头餐
0
GLU (mmol/l)
8.12
CP (ng/l)
传统治疗 (n=200) 氯磺丙脲 (n=129) 格列苯脲 (n=149) 二甲双胍 (n=181) 胰岛素 (n=199)
9
形成理念
平稳 愉快
形成理念
合理运动 行动在每一天
患者要求
不用胰岛素,拒绝针剂 方案简单方便
患者糖代谢特点
馒头餐
0
GLU (mmol/l)
8.12
CP (ng/l)
1.76
30′ 10.85 2.09
1h 16.09 3.81
2h 21.81 6.79
3h 16.93 5.50
糖化血红蛋白 7.6%
治疗目标
初发糖尿病 β细胞受损 脂代谢紊乱
延缓病程进展 β细胞保护
减少整体心血管风险
2013 AACE指南
就诊时 A1c < 7.5%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医疗干预减轻体重)
DPP-4抑制剂的优势 • 生理性的 • 良好的血糖控制 • 低血糖风险低 • 不增加体重 • 改善心血管风险 • 便于应用
SUs的劣势 •非生理性的 •低血糖风险高 •体重增加 •继发失效 •增加心血管风险 (?)
Ahrén B. Curr Diab Rep. 2011 Apr;11(2):83-90.
诊断
➢ 2型糖尿病 ➢ 代谢综合征
治疗
指导糖尿病饮食、运动 指导戒烟、限酒 药物治疗:二甲双胍500mg 3/日
+西格列汀100mg 1/日
指尖血糖
治疗后5天
时间
早餐前 午餐前 晚餐前 晚睡前
血糖 mmol/L 6.4
4.5
7.2
7.5
时间
早餐后2h 午餐后2h 晚餐后2h 夜3:00
血糖 mmol/L 9.9
就诊时 A1c ≥ 7.5%
就诊时 A1c > 9.0%
单药治疗*
二甲双胍 GLP-1 受体激动剂 DPP4-抑制剂 α糖苷酶抑制剂 SGLT-2 ** TZD SU/GLN
若治疗3个月后A1c>6.5%, 加用第二种药物 (两药联合治疗)
两药联合治疗*
GLP-1 受体激动剂 DPP4-抑制剂
TZD
出现微血管并发症 出现大血管并发症
显性糖尿病
a概念表征。
Adapted from Primary Care, 26(4), Ramlo-Halsted BA, Edelman SV,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ype 2 diabetes.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771-789, © 1999, 承蒙Elsevier惠允。
二甲双胍 或其他 一线药物
** SGLT-2 基础胰岛素
考来维仑 快速释放型溴隐亭
α糖苷酶抑制剂
SU/GLN
若3个月后 仍未能达标, 则三药联合治疗
* 所列药物顺序为用药推荐等级次序 * * 基于临床3期试验的数据
三药联合治疗*
GLP-1 受体激动剂
TZD
** SGLT-2 基础胰岛素 DPP4-抑制剂
考来维仑
二甲双胍 或其他 一线药物
快速释放型溴隐亭 α糖苷酶抑制 SU/GLN
若3个月未能达标, 则胰岛素强化治疗
疾病的进展
无症状
两药联合治疗 或
三药联合治疗
有症状
胰岛素 ± 其他药物
加药或胰岛素强化治疗
图例
= 较少的不良事件 或可能获益
= 谨慎使用
DPP-4抑制剂 vs 磺脲类:优势与劣势
SUs的优势 • 良好的血糖控制 • 长期的临床使用经验 • 对微血管的作用
1.76
30′ 10.85 2.09
1h 16.09 3.81
2h 21.81 6.79
3h 16.93 5.50
指尖血糖
时间
早餐前 午餐前 晚餐前 晚睡前
血糖 mmol/L
7.5 10.4 8.9 16
时间
血糖 mmol/L
早餐后2h 14.9
午餐后2h 15.7
晚餐后2h 12.3
夜3:00
10.1
UKPDS: 血糖随着单药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恶化
单药治疗:胰岛素、磺脲类或二甲双胍
9
8
平均 Hb 0
3
6
随机化后时间(年)
新诊断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 传统治疗 = 饮食治疗;UKPDS =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Adap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UKPDS Group. Lancet 1998;352:854–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