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合集下载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急救措施
第一步骤 1、把握生命体征:检查呼吸、血压、心率、 意识、瞳孔。 2、脱去衣服,迅速估计伤情。

急救措施
第二步骤 1、心肺复苏,尤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 养。 2、迅速开放两条以上静脉通道,补液,同时 配血。 3、有明显外伤者给予包扎止血。 4、心电监护。

急救措施




损伤机制复杂 同一伤员可能有不同机制所致损伤同时存在, 如在一交通事故伤员可由撞击、挤压等多种机制致伤,高 处坠落可同时发生多个部位多种损伤。 伤情重、变化快 多发伤具有加重效应,总伤情重于各脏器 伤相加。伤情发展迅速、变化快,需及时准确的判断与处 理。 生理紊乱严重 由于多发伤的伤情复杂,多伴发一系列复杂 的全身应激反应,并互相影响。易发生休克、低氧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颅内压增高、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 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 多发伤病人多个损伤同时存在, 可能互相掩盖,造成漏诊。合并颅脑损伤的伤员因意识障 碍而不能准确表达,增加诊断的难度。医生的专业局限性 也是造成漏诊误诊的重要原因。

3个 死 亡 高 峰
第一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分钟内,为即时死亡。 死亡原因主要为脑、脑干、高位脊髓的严重创伤或 心脏主动脉等大血管撕裂,往往来不及抢救。
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6-8h之内,这一事 件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死亡原因主要为 脑内、硬膜下及硬膜外的血肿、血气胸、肝脾 破裂、骨盘及股骨骨折及多发伤出血。如迅速 及时,抢救措施得当,大部分病人可免于死亡。 这类人是我们抢救的主要对象。
.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概念 病因 临床表现 急救措施

概念
多发伤是指由一种致伤因来自所造成人体同时或相继 有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收到严重创伤。常伴有 大出血、休克和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重者危及生 命。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概述:多发伤是指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多个部位的损伤,这种情况下的急救与护理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者的痛苦和后遗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急救流程:1. 评估伤情:在处理多发伤的急救时,首先要评估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包括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的状况。

可以使用ABCDE法进行评估,即检查气道、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和外伤。

2. 确保安全:在急救过程中,保护自己和伤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确保现场没有危险因素,如火灾、电流等,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3. 停止出血:多发伤常伴随大量出血,应迅速止血。

可以使用直接压迫、提升患肢、包扎等方法控制出血。

4. 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阻塞是多发伤患者常见的问题,及时清除气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气管插管。

5. 给予氧气:多发伤患者常伴有缺氧情况,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

6. 固定骨折:多发伤中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应及时固定骨折,以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7. 快速转运:多发伤患者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应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并在转运过程中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二、护理注意事项:1. 保持体温稳定:多发伤患者易发生体温下降,应保持室温适宜,使用保暖措施,如给予温热的液体或使用保温毯等。

2. 观察伤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伤者的伤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3. 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多发伤患者疼痛常常严重,应及时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以减轻痛苦。

4. 防止感染:多发伤患者的伤口易受感染,护理人员应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及时更换敷料,避免交叉感染。

5. 给予营养支持:多发伤患者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6. 心理支持:多发伤患者常常伴有心理创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心态,缓解焦虑和恐惧。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背景介绍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受到多个部位的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工业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情况下。

多发伤的患者需要紧急的急救和综合护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并提高生存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程序。

二、多发伤的急救程序1. 评估伤情:在发现多发伤患者后,首先需要迅速评估伤情。

检查患者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和各个部位的损伤情况。

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确定急救的优先级。

2. 呼吸道管理: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如有需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3. 控制出血:多发伤患者常伴有大量出血,需要迅速控制出血源。

使用紧急止血措施,如直接压迫、包扎或使用止血药物等。

4. 维持循环:多发伤患者易出现休克,需要迅速采取措施维持循环。

可以通过静脉输液、输血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方式来提高血压和心输出量。

5. 处理骨折和关节脱位:多发伤患者常伴有骨折和关节脱位,需要及时处理。

进行适当的固定和牵引,以减轻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6. 处理其他伤口和创伤:对于其他伤口和创伤,如烧伤、撕裂伤等,需要进行适当处理。

清洁伤口,进行缝合或使用敷料等。

7.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常伴有剧烈疼痛,需要进行疼痛管理。

使用合适的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三、多发伤的护理程序1. 重症监护:多发伤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监护,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处理并纠正异常情况。

2. 患者定位:将患者安置在合适的体位,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保持患者的头部、颈部和躯干处于中立位置,避免过度活动和移动。

3. 皮肤护理:多发伤患者的皮肤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需要进行适当的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

4. 营养支持:多发伤患者常伴有全身代谢异常,需要进行适当的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或静脉营养支持。

5. 疼痛管理:持续进行疼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疼痛管理。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 (四)留置导管

抢救过程中及时留置尿管。留置尿管,观察患者尿液的颜
色、量、性质,了解患者有无泌尿系统损伤、肾功能、有效循
环血量及抗休克效果。疑有空腔脏器损伤的患者应及时留置胃
管并予以胃肠减压,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疑有胸腔脏器
损伤的患者应及时留置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引流液的色、质、
量,改善肺通气状况。
应激反应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病情复杂,容易漏诊、误诊

处理复杂,常易顾此失彼


伤后并发症多,感染率高

特 点
伤情重,常有严重低氧血症, 休克发生率高
临床特点(三)
• 三大死亡高峰:
1
出现在伤后数分 钟内,为即时死 亡。死亡原因主 要为脑、脑干、 高位脊髓的严重 创伤或心脏主动 脉等大血管撕裂 ,往往来不及抢 救。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交通的日剧发达,超高层
建筑的增多、化工爆炸、煤矿塌方等突发灾难事件的无法预测
性,使得创伤发生率有增无减,并且致伤因素的动能明显加大,
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比例显著增加。创伤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死
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在人口死因构
成中列第4位,而在36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第1位,给社会带
1. 头颅伤:颅骨骨折伴有昏迷的颅内血肿、脑挫伤
2. 颈部伤:颈部外伤伴有大血管损伤、血肿、颈椎损伤
3. 胸部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纵膈、 心脏、大血管 和气管破裂
4. 腹部伤:腹内出血,腹内脏器破裂,腹膜后大血肿 5.泌尿生殖系统损伤:肾破裂,膀胱破裂,子宫破裂,
尿道断裂,阴道破裂
临床特点(四)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多个部位的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

对于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是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多发伤的急救1. 评估患者状况:在进行急救前,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状况。

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方面的评估。

同时,还需了解伤情的严重程度和部位。

2. 呼叫急救车:多发伤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进行急救时,应立即呼叫急救车,并告知患者的伤情和所在位置。

3. 停止出血: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大量出血的情况,应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使用紧急止血带进行止血,但需注意不要过紧,以免造成组织缺血。

4. 给予氧气:多发伤患者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应及时给予氧气进行辅助呼吸。

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等方式给予氧气,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5. 固定伤处:多发伤患者的骨折或关节脱位需进行固定,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可使用夹板、石膏等方式进行固定,但需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6. 保持体温:多发伤患者可能伴有低体温的情况,应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可使用保暖毯、热水袋等方式进行保温,同时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

7. 监测生命体征:多发伤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十分重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应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和治疗。

三、多发伤的护理1. 伤口处理:多发伤患者可能存在多个伤口,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清洁伤口,去除异物,使用适当的消毒药物进行消毒,并进行敷料包扎,以防止感染。

2. 疼痛管理:多发伤患者可能伴有剧烈的疼痛,应及时进行疼痛管理。

可使用药物镇痛或物理疗法等方式进行疼痛缓解,但需注意用药的剂量和频率。

3. 饮食与营养:多发伤患者需要足够的营养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应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避免过度饮食或过度饮水,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水中毒。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多发伤是指一个人同时遭受多个身体部位的损伤,通常包括外伤和内伤。

这种情况下,对于伤者的急救和护理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伤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发伤的急救和护理的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护理。

二、急救准备1. 确保安全:在进行急救前,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呼叫急救: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伤者的状况和现场情况。

3.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戴上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以防止交叉感染。

三、多发伤的急救步骤1. 呼吸道管理:确保伤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有任何阻塞,应即将采取措施进行疏通。

2. 出血控制:对于大量出血的伤者,应迅速止血,可以使用直接压迫、提升伤肢、使用止血带等方法。

3. 骨折固定:如果伤者有明显的骨折,应先进行固定,以防止骨块移位引起更大的伤害。

4. 外伤处理:根据外伤的性质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清洁伤口、包扎创面等。

5. 心肺复苏:如果伤者浮现心跳呼吸骤停,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四、多发伤的护理1. 伤者稳定:在急救过程中,伤者的生命体征可能会逐渐稳定下来,但仍需要密切观察,确保伤者的状况不会恶化。

2. 疼痛管理:多发伤的伤者通常会有剧烈的疼痛,需要赋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并密切观察疼痛的变化。

3. 感染预防:多发伤的伤者容易感染,应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并根据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

4. 营养支持:伤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并根据需要进行静脉输液。

5. 康复训练:在伤者状况稳定后,应根据伤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和康复护理,以匡助伤者恢复功能。

五、多发伤的并发症预防1. 深静脉血栓形成:伤者长期卧床不动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应采取措施预防,如进行肢体活动、使用弹力袜等。

2. 呼吸道感染:多发伤的伤者可能需要长期的机械通气,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应定期清洁呼吸机、监测呼吸道状况。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ppt课件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ppt课件

致伤 因素
死亡 率高
常由交通 事故(道 路、铁路、 航空、航 海)、坠 落伤、塌 方、爆炸 等
胸、头和 腹84.4%
胸、头、 腹、四肢 87%
颅脑外伤 合伴休克 90%
第一死亡高峰
出现在伤后数分钟内,为即时死亡。死亡原 因主要为脑、脑干、高位脊髓的严重创伤或心脏主 动脉等大血管撕裂,往往来不及抢救。
颅脑伤 面部伤 颈部伤 胸部伤
颅内血肿、脑挫裂伤或颅底骨折 开放性骨折伴大出血
颈部外伤伴大血管损伤、血肿、颈椎损伤
多发性肋骨骨折、肺及气管挫裂伤、心脏及大 血管损伤、纵膈气肿、心包堵塞、血气胸、膈疝、连枷 胸等 腹腔大出血或内脏器官破裂,如肝破裂、脾破 裂、肾破裂等
腹部伤
骨盆伤
第二死亡高峰
出现在伤后 6-8h 之内,这一时间称为抢救的 “黄金时间”,死亡原因主要为脑内、硬膜下及硬 膜外的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及股骨骨折 及多发伤大出血。如迅速及时,抢救措施得当,大 部分病人可免于死亡。这类病人是抢救的主要对象。
第三死亡高峰
出现在伤后数天或数周,死亡原因为严重感 染或器官功能衰竭。无论在院前或院内抢救多发伤 病人时,都必须注意预防第三个死亡高峰。
由于骨折可能导致大出血危机生命,如骨盆骨 折伴休克、四肢骨折伴休克、神经系统损伤等
致伤 因素
常由交通 事故(道 路、铁路、 航空、航 海)、坠 落伤、塌 方、爆炸 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车祸死亡者约为126万人, 受伤者 1500 万 人,即每 2秒钟有一人受伤,每 50秒钟有一人致死。 ●我国每年因车祸死亡6万~8万人。2002年,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死 亡11万人,居世界之首。 ●交通事故是人类死亡的第五大要因,仅次于心脏病、癌症、突发 病(卒中)和肺炎。 ●交通事故占各种死亡总数的比重最大,约为50%。 ●道路交通事故比航空交通事故等严重得多。从交通事故总死亡人 数来看,道路交通事故占 93% ,铁路占 2% ,航空占 2% ,水运占 3% 。 ●按万车死亡人数计算,1994年我国为24.26人,日本为1.6人,韩 国为13.6人,法国为3.6人,意大利为1.8人。我国万车死亡率是 一些国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多发伤急救护理

多发伤急救护理

条件者,可连续动态监测颅内压(
ICP)变化。
7. 重要脏器的功能监测
(4)肾功能监测: 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是继发于休克之后发生的肾缺血、肾血管

坏死的临床综合征。可通过严密观察尿量
及检测尿比重来监测。24h尿量少于
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尿比重低
且固定在1.010~1.020,经过补液试验,



八、急救护理




1 2 3 4 5 6 7 8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供氧 迅速止血 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及细胞外液 配血 尿管、胃管与胸腔引流管的留置 术前准备 重要脏器的功能监测 心理护理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供氧
在开放气道的基础之上,保证伤员 有充足的氧气吸入,以改善气体交换,必 要时上呼吸机辅助通气。 吸除口腔异物。如病人呼吸频率大 于每分钟30次,或有呼吸困难,应尽快行 气管内插管的准备。 如气管插管后呼吸困难仍不缓解, 则可能有严重气胸、血胸、或血气胸,应 做好胸腔穿刺的准备与配合。

保通畅。
6. 术 前 准 备

在创伤急救中,一个关键的抢救阶 段,是在伤后1小时内对伤员实施手术。 因此,在抢救中应同时进行术前准备如皮
试、备血、备皮等,以赢得时间,减少并
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7. 重要脏器的功能监测

(1) 循环系统的监测 :传统的循环
动力学监测指标,如观察意识、皮肤 、触摸周围的动脉搏动,测量血压及 中心静脉压等,是估价心功能及循环 动态的主要方法。
(二)进一步检查 在伤员的致命征象,如窒息、休克及大出血 等得到初步控制后,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包括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以获得尽可能准确的诊断,进行有效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步评估
C 检查循环和
控制出血
暴露/环境控制 E
D 检查神经系统状
况—意识水平
精品
三、多发伤评估
• (二)进一步评估




史 进一步评估




四 肢



制 头






精品
三、多发伤评估法
• 简明创伤分度法(AIS)和创伤严重度评分法(ISS)


AIS

评分


将损伤的严重度分为0~9度
容易发生MODS
精品
二、多发伤的特点
(二)
发生率高,多为健康有劳动力的青壮年
应激反应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病情复杂,容易漏诊、误诊

处理复杂,常易顾此失彼


伤后并发症多,感染率高

特 点
伤情重,常有严重低氧血症, 休克发生率高
精品
临床特点(三)
• 三大死亡高峰:
1
出现在伤后数分 钟内,为即时死 亡。死亡原因主 要为脑、脑干、 高位脊髓的严重 创伤或心脏主动 脉等大血管撕裂 ,往往来不及抢 救。
2
出现在伤后648h之内,这一 时间称为抢救的 “黄金时间”。如 迅速及时,抢救 措施得当,大部 分病人可免于死 亡。这类病人是 抢救的精品主要对象
3
出现在伤后数 天或数周,死 亡原因为严重 感染或器官功
能衰竭。
临床特点(四)
• 易出现“致死三联征”
低温
酸中毒
死亡
凝血功能 障碍
精品
临床特点(五)
允许予以中心静脉置管,以便及时补充血容量。
精品
五、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 (三) 循环系统护理

给予患者心电监护,监测患者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观察患者皮肤温度、湿度,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可以监测CVP,
O
control bleeding 控制出血
C
pulsation 心肺脑复苏
P
infusion
输液抗休克
I
ventilation 通气
V
精品
四、多发伤的救治
• (四)速度是多发伤救治的灵魂
速度是多发伤救治的灵魂
黄金1小 时是从创伤到 在手术室内给 予确定性处理 的“理想”时 间.
包括紧急 呼救、现场抢 救、转运到医 院、急救部和 确定性手术.
评价伤情,为临床急救处理提供依据。
精品
四、多发伤的救治
• (一)现场急救
开放 气道
心肺 复苏
包扎止血 抗休克
骨折固定
安全转运
精品
四、多发伤救治
• (二)院内急救
迅速危及生命, 又可逆转的严重 情况应先处理
先治疗,后诊断
边治疗,边诊断
精品
四、多发伤救治
• (三)牢记VIPCO程序
operation 确定性手术治疗
• 不同致伤部位的损伤
1. 头颅伤:颅骨骨折伴有昏迷的颅内血肿、脑挫伤
2. 颈部伤:颈部外伤伴有大血管损伤、血肿、颈椎损伤
3. 胸部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纵膈、 心脏、大血管 和气管破裂
4. 腹部伤:腹内出血,腹内脏器破裂,腹膜后大血肿 5.泌尿生殖系统损伤:肾破裂,膀胱破裂,子宫破裂,
精品
缩短院内 处理时间是提 高救治水平的 关键.
四、多发伤救治
• (五)进一步治疗
进一步治疗
手术 治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预防 感染
营养 支持
观察预防 并发症
精品
五、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多发伤的早期抢救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急救护
理措施必须迅速、果断、准确、有效。
• (一)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过程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措施。患
脊柱 上肢 下肢 体表 9个部位
精品
三、多发伤评估法
• ISS将每一个部位的伤情依严重度分为六个程度
轻度创伤
极重创伤 危重创伤
ISS 评分
中度创伤 重度创伤
严重度创伤
精品
三、创伤评估法
按Crash plan顺序检查:
• C=cardiac(心脏) • R=respiratory(呼吸) • A=abdomen(腹部) • S=spine(脊柱) • H=head(头颅) • P=pelvis(骨盆) • L=limbs(四肢) • A=arteries(动脉) • N=nerves(神经) 结合常规的穿刺技术(胸腹腔、心包穿刺)及现有的医 疗设备(CT、MRI、X线照片、B超等)快速准确诊断并
从车厢内抛出, 同车有死亡人员
步行者被抛出或碾压 解救时间≥20分钟
高速汽车相撞,初始 速度≥60km/h、速度 改变>30km/h,汽车 严重变形>50cm,撞 入旅客车厢>30cm
高能量冲击伤
任何年龄者的坠落高 度>6m,或伤者年龄> 65岁或<5岁及坠落高
度>3m的孕妇
翻滚,汽车与步行者 或汽车与自行车相撞 的速度>8km/h
者来院后常因血液、呕吐物等堵塞气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除口鼻腔分泌物、血液、污物等,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双腔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有舌后坠患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呼吸
困难者根据医嘱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根据
氧饱和度及血气指标调整氧浓度、给氧方式及给氧时间,以保
证患者重要脏器的氧供。
精品
五、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义乌市中心医院 张宏强
精品
急诊科严重多发伤抢救
精品
课程目标
31
多发伤的概念
2 多发伤的临床特点
3 多发伤的救治
4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5 有关多发伤的新进展
精品
一、概 念
同一致伤因子 多
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

其中任何一处损伤都可危及生命
伤.
精品
多发伤多为高能量冲击伤,其证据为:
尿道断裂,阴道破裂
精品
临床特点(四)
• 不同致伤部位的损伤:
6. 复杂性骨盆骨折 7. 脊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或多发脊椎骨折
8. 上肢肩胛骨、长骨骨折,上肢离断
9. 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下肢离断 10.四肢广泛皮肤撕脱伤
精品
三、多发伤评估
• (一)初步评估
检查呼吸和通气
B
颈椎制动和气道 A
开放
摩托车撞击速度>30km/h 或骑车者与车分离
精品
易混淆的概念
联合伤:是 指创伤造成膈肌 破裂,既有胸部 伤,又有腹部伤。 又称胸腹联合伤。
复合伤:两个 或两个以上致伤 因子相继作用于 人体所造成的损
伤。
精品
二、临床特点
• (一)从病理生理上:
应激反应 强烈
免疫功能混乱
高代谢高 分解状态
休克发生率高
• (二) 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尽快恢复患者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患者到
院后,应立即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使得患者失代偿后血压
下降可以及时补充血容量。穿刺静脉时应选择上肢静脉、锁骨
静脉、颈内、外静脉等静脉,保证补液速度,骨折等肢体损伤
部位不可进行静脉穿刺,骨盆骨折时选择上肢静脉注射,测量
血压肢体不可进行静脉注射。穿刺时多采用静脉留置针,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