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论文

合集下载

64排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64排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64排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1-07-07T16:09:28.5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月1期作者:张英[导读] 研讨64排螺旋CT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诊断价值。

张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影像中心;内蒙古026000)[摘要] 目的研讨64排螺旋CT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机对我院收治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的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扫描,并结合其Balthazar CT评级以及临床BISAP评估结果,判断诊断准确性。

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螺旋CT诊断,检出84例,检出率为97.7%。

CT评级与BISAP评估为轻度胰腺炎的患者占比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评估为中重度胰腺炎的患者占比,CT评级高于BISAP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64排螺旋CT机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尤其是依靠CT评级诊断中重度胰腺炎,更利于为临床提供客观可靠的指导依据。

[关键词] 64排螺旋CT;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酶被某些因素(胆石症、酒精等)过度激活,导致胰腺组织呈自身消化状态而引起,患者以餐后突发持续上腹痛为主要表现,伴发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等,需要尽早确诊并治疗,以免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螺旋CT能够依靠X线束获取指定部位的图像信息,在目前临床多个领域均有所普及和应用[1]。

现为明确该影像技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果,本研究就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总结。

具体示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选取的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均完整,均为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病例,且已签署书面同意材料;无伴发其他系统疾病、严重精神异常及人血蛋白<30g/L等问题。

包括男47例,女39例,年龄23~69(43.9±6.7)岁。

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

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
高 瑞真
( 内蒙乌海 市 乌达 区中心 医 院放射 科
0 1 6 0 0 0 )
[ 摘要】 目的 通 过 分 析 急 性 胰 腺 炎 的 螺 旋 C T平扫 及 增 强表 现 , 探讨 C T在 急 性 胰 腺 炎 的 诊 断 中 的 临 床 价 值 。方 法 结合 临床 表 现 及 实 验 室检 查 分 析 5 0例 急 性 胰 腺 炎 的 C T表 现 。结 果 水 肿 型胰 腺 炎 4 l 例, 出血 坏 死 型 9例 。 结 论 螺 旋 C T对 急性 胰腺 炎 显 示 率 达 9 8 %, 不仅可确定诊断 , 而且能判断炎症的范 围、 程 度 及 并发

1 58.
[ 2 ] 黄清源. 纳 络 酮 联 用 门 冬 氨 酸 鸟 氨 酸 治 疗 肝 硬 化 所 致 肝 性脑病临效果观察 [ J ] . 大 家健康 ( 中旬 版 ) , 2 0 1 4 , 8
( 0 2) : 1 3 4 .
[ 3 ] 施烨敏 , 黄戬 , 黄拮 , 等. 纳 络 酮 联 合 门 冬 氨 酸 鸟 氨 酸 治 疗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 J ] . 哈 尔 滨 医 药, 2 0 1 3 , 3 3 ( 0 1 ) : 2 2— 2 3 . [ 4 ] 郭继进. 纳 络 酮 联 合 支 链 氨基 酸 、 门冬 氨 酸 鸟 氨 酸 治 疗 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 J ] . 中国实用 医 刊, 2 0 1 1 , 3 8 ( 1 4 ) :
其 中双侧 增厚 7例 。增强 扫描 8例均见 胰腺 内不规 则无 强 化 区。
3 讨 论
胰 腺炎病 因 复 杂 , 目前 认 为 与 下 列 因 素 有 关 : 长 期 酗酒, 胆石症 , 高脂 血症 , 高 血 钙症 , 穿 透性 消 化道 溃 疡 , 外 伤等 。急性 胰腺 炎发 病机 制 复杂 , 一般 认 为 是胰 腺 分 泌 的胰 蛋 白 酶 、 胰 脂 酶 对 胰 腺 组 织 和 周 围 组 织 的 自身 消

16层螺旋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16层螺旋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16层螺旋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以临床资料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CT扫描资料。

结果:32例病例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5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7例,3例合并感染;CT征象出现率高低依次为胰腺体积增大,胰周筋膜水肿增厚、胰周积液、胰腺坏死。

结论:CT可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一个标准,特别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不只限于定性诊断上。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T 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急腹症,其临床表现复杂,症状重,死亡率高,如不能及时正确诊断,将导致严重后果。

绝大多数患者可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影像学的检查目的是进一步明确疑似病例的诊断、评估病变范围及并发症以及了解病变进展和吸收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1]。

螺旋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行急诊CT检查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2例,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25~75岁,平均46.6岁,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

主要表现为持续上腹部疼痛伴腰背部放射、腹胀、恶心、呕吐等,轻症者体征较轻,与主诉腹痛程度往往不相符,重症者患者可出现上腹或全腹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肠呜音减弱或消失,并发脓肿或假性囊肿时可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增高,白细胞计数一般为(10~20)×109>/sup>/L。

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Somatom Emotion 16多层螺旋CT机。

患者仰卧位,根据定位像进行容积扫描,扫描层厚3mm,间隔3 mm,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80~90ml,注射速度2~3ml/秒。

检查前未服造影剂,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肾下极。

结果急性单纯水肿型胰腺炎25例,CT表现为胰腺不同程度的体积增大,其密度较均匀,腹腔无明显积液,其中胰腺的形态及密度正常2例(2/32,6.3%),单纯性胰腺局部或弥漫性体积增大3例(3/32,9.4%),胰腺肿胀伴胰周脂肪间隙浸润性密度增高5例(5/32,15.6%);胰腺肿胀伴左侧肾前筋膜水肿增厚及胰周、肾前、肾旁、肾周间隙积液15例(15/32,46.9%);部分病例增强后呈均匀性强化。

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背景介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其症状不典型且易发生并发症,因此对其诊断十分困难。

动态螺旋CT(computed tomography)增强扫描技术可以非常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形态和结构,因此被广泛用于急性胰腺炎的确诊。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查方法收集相关文献,对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优缺点进行总结,以期为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明确显示胰腺的局部炎症、水肿和坏死,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特别是疑难病例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不需要手术和痛苦的刺激,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和不舒适感,因此拥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该检查的费用显然较高,需要仔细权衡其经济成本和诊断价值。

研究结论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形态和结构,对急性胰腺炎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

在临床应用中,应该结合具体的病情和患者经济情况来进行判断和选择。

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成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

另外,使用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还需要注意辐射的控制,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参考文献1.Raimondi S, et al. Helical CT in acute pancreatitis. Eur Radiol. 1997;7(8):1133-41.2.Karim S, et al. Clinical value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drainage inthe management of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Clin Radiol. 2006; 61(5):441-6.3.Balthazar EJ, et al. Acute pancreatitis: prognosis based on CT severityindex. AJR Am J Roentgenol. 2002; 178(6):1417-22.。

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讯作者:赵 丽
3 2 J OURNAL oF RARE AND UNCOM M ON S AS DI E ES
V 17 0 1 . . No 1 0 0 . 2 1
为 显著 ,8例 出血坏死 型胰腺 炎见斑 片状坏死 区 , 左肾前筋膜增厚 2 2例 ,1 0例左结肠旁沟积液 ,合
关护 理 ,是 治疗 成 功 的 关键 。
【 关键词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液、气胸; 护理 【 图分 类号 】R 6 中 53
【 献标 识码 】D 文
病程的 4 —6周 内形成 ,是积液未能及时吸收 ,被 纤 维 组 织 粘 连 包 裹 所 致 .可 发 生 在 胰 腺 内或 胰 腺
圆 形 和 不 规 则 形 , 大 小 从 几 厘 米 至 几 十 厘 米 不
要依 据 ,特别 是对 急性胰 腺炎 的分 型诊 断敏 感性 很 高 ,在 病情 分 级上 对 临 床 治疗 有 重 要 的意义 。 CT 检查 对胰腺坏 死 的范 围 、程 度 的判 断优 于手
术 中所 见 , 是 可 靠 的 定 量 分 级 方 法 , 再 结 合 =i l床 ' a 体 征 ,化 验 室 检 查 ,给 临 床 一 个 正 确 诊 断 , 为 临
等 ,大 多数 为单 房 ,偶为 多房 有分 隔 ,大 多数 壁 薄 , 偶 尔 可 见 分 隔 及 钙 化 , 多 位 于 胰 腺 外 、 小 网 膜 囊 及 肾 前 肾 后 肾 周 间 隙 内 , 也 可 位 于 胰 内 ,胰
腺 假 性 囊 肿 包 括 包 裹 局 限 化 的 坏 死 组 织 、 陈 旧 出 血 及 胰 腺 分 泌 物 。 囊 壁 可 厚 薄 不 一 ,但 一 般 较 均 匀 ,一 般 假 性 囊 肿 的 密 度 与 水 相 近 . 并 发 感 染 和 出血 时 CT 值 可 升 高 ,注 射 造 影 剂 后 ,囊 肿 壁 可

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论 螺旋 C T是诊 断 急 性 胰 腺 炎 的 简便 、 效影 像 学 检 查 方 法 . 指 导 临 床 制订 治 疗 方 案 具 有 其重 要 的 I 意 义 有 对 临床
关 键 词 急 性 胰 腺炎 : 旋 c ; 用价 值 螺 T应

中图分类号 : 5 6 R 7
急性胰 腺炎 是临床 上严 重 的急腹症 之一 .其 临
脾静 脉 闭塞 、 假性动 脉瘤 和血 管源性 肿瘤 的诊断 。
急性 胰腺炎 是常 见 的急 腹症 之一 .女性 高 于男
性, 其发 病 率仅 次 于急 性 阑尾 炎 、 梗 阻 、 肠 急性 胆 囊 炎及 胆石症 主要 由于胰管 阻塞 、 胰管 内压力 骤然 增 高 和胰 腺 血液淋 巴循环 障碍 等引起 胰腺 消化 酶对 其 自身 消化 的一种 急性炎 症 。临床分 为轻 型 、 型 、 重 水 肿 型和坏 死型 急性 出血 坏死 型约 占 2 %~ 2 . . 1% 死 4
床症状 及体 征多 变 . 期诊 断及 正确判 断病情 . 治 早 对 疗 及 预后 极其 重 要 。螺 旋 C T检查 为 诊 断急 性胰 腺 炎 提供 了更加 直 观 的影 像学 证据 .甚至 成为 “ 标 金
性 积 液 ) 但 无 肾周侵 犯 ; , C级 : B级 病变 外 , 有 除 还 胰 周脂 肪 结 缔组 织 的炎 性 改变 ; D级 :除胰 腺病 变 外 , 周有 单 发 性积 液 区 : 胰 E级 : 周 有 2个 或 多 个 胰
江 西 医药 2 0 年 第 4 08 3卷 第 1 2期
螺旋 C T在急性胰腺炎诊 断 中的应 用价值
张国良 刘伟 萍 谢礼 阳( 江西省萍乡市赣西医院放射科 , 乡,3 0 9 萍 37 1 )

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应用价值

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应用价值

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水平。

方法对经临床和手术明确诊断的89例急性胰腺炎CT表现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89例中CT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68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21例,其中7例经手术证实,82例经临床、实验室及腹腔穿刺证实。

结论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增强扫描对鉴别急性胰腺炎的病变类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是临床首选诊断方法。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CT诊断;增强扫描急性胰腺炎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较为复杂,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和预后差异也较大,临床症状及体征多变,早期诊断及病情的判断,对于决定其治疗措施及预后极其重要。

以前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来诊断,自CT问世以后,特别是螺旋CT应用于急腹症的检查,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影像学证据,甚至成为“金标准”。

CT不但能评价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还能通过随访观察病情的进展,对确定其处理方案的价值更高,现对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8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探讨螺旋CT在其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我院2000年至2007年5月间经临床实验室和螺旋CT确诊的急性胰腺炎89例,男50例,女39例,年龄29~79岁,平均52岁,均以突发性上腹剧痛伴腹胀或腹膜刺激征来就诊,疼痛时间2~8 h,其中伴恶心、呕吐66例,腰背部放射痛46例。

89例血尿淀粉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超过正常值。

89例中,53例患者有胆囊炎、胆结石病史,7例经手术证实。

89例经手术及临床综合治疗后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CT复查胰腺形态、大小基本恢复正常即出院。

1.2 CT检查采用SyneigeyHiligty螺旋CT机扫描,层厚5 mm,间距5mm,螺距1.0,部分病例胰腺加3mm薄层扫描,增强扫描采用欧乃派克300 mg/ml,100 ml肘静脉团注法,用高压注射器注射。

螺旋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螺旋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螺旋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急性胰腺炎为最常见的胰腺疾病,也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因和病理较复杂,病程、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较大。

通过2003-2007年对本院收治的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2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2~83岁。

有胆囊炎、胆结石病史者29例,有外伤史者1例,有酗酒、暴饮暴食者23例。

临床表现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者30例,其他症状为发热、黄疸、腹胀、呕吐等。

均做一次或多次CT扫描,其中23位患者平扫怀疑有坏死者均行CT增强扫描,首次检查在起病72 h内者30例,72 h以上者2例。

1.2 CT扫描方法采用GE ProSpeed AI螺旋CT机,扫描范围自胸11椎体至腰1椎体水平,扫描层厚7 mm,层距7 mm,螺距1.0,扫描。

增强扫描采用7 mm层厚,7 mm层距,螺距1.0,对比剂为碘海醇或优维显,注射速率为2.5~3.0 ml/S,总药量100 ml,经肘静脉由高压注射器团注,进行多期扫描。

2 CT表现本组32例均经临床多项检查证实为急性胰腺炎,29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死亡,1例转院。

2.1 胰腺实质及包膜改变32例均见胰腺体积局限性或弥漫性肿大,其中7例示胰腺实质普遍性密度减低或局限性密度减低,CT值在20~40 HU。

2例胰腺实质内可见更低密度坏死区,增强后低密度的坏死区与正常胰腺组织形成鲜明对比。

2.2 胰周及胰外改变胰周及胰外炎性渗出、胰腺周围渗液积聚在小网膜囊内24例,32例均有左肾前间隙积液伴左肾前筋膜增厚,右肾前筋膜增厚2例,合并假性囊肿3例、脾大者5例,胆管扩张4例,腹水2例,胸腔积液1例。

3 讨论3.1 螺旋CT扫描是目前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可靠方法3.1.1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主要为:胰腺肿大、肾前筋膜增厚、蜂窝织炎、胰周假性囊肿及胰周脓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066-01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76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和ct影像学改变。

结果临床诊断水肿型胰腺炎46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30例。

ct检查表现为胰腺肿大48例(64.5%)、密度改变22例(28.9%)、胰腺周围液体聚集8例(10.5%)、胰腺内坏死10
例(14.4%)、并发假性囊肿6例(7.9%)、并发脓肿4例(5.2%)、并发蜂窝织炎12例(15.8%)、少量胸腔积液18例(23.6%)等影像学改变。

结论螺旋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诊断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并且严重的急腹症,是胰酶对胰腺本身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

病理上可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

水肿型常能自限,通常在发作数日后可完全恢复,而出血型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通常需要手术处理。

由于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复杂多变,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

所以早期诊断及对病情的判断,对于决定其治疗措施及预后极其重要。

回顾性分析2005
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76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与ct影像学资
料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经临床、实验室和螺旋ct确诊的急性胰腺炎76例。

男44例,女32例,年龄19~73岁,平均48.30岁。

因突发性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腹胀或腹膜刺激征来诊。

血尿淀粉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76例中25例与胆系疾病有关,暴饮、暴食20例,酒精性胰腺炎12例。

1.2 ct检查检查方法和技术采用ct:somatomsensation16排螺旋ct。

扫描条件:130kv,200ma层厚5mm,层间距5mm,矩阵。

1.3 急性胰腺炎ct分级根据balthager的五级分类法,a级:胰腺正常;b级: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包括轮廓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胰管扩张、局限性积液),但无肾周侵犯;c级:除b级病变外,还有胰周脂肪结缔组织的炎性改变;d级:除胰腺病变外,胰周有单发性积液区;e级:胰周有2个或多个积液区。

将a、b、c级归为水肿型,d、e级归为出血坏死型[1]。

2 结果
本组76例, a级8例,b级39例,c级20例,d、e级9例,ct诊断急性胰腺炎73例(96.05%),其中水肿型60例(78.9%),出血坏死型15例(19.7%)。

误诊3例(3.9%)。

无并发症ct表现48例(63.1%),伴有并发症ct表现26例(34.2%),其中并发假性囊肿6例(7.9%)、并发脓肿4例(5.2%)、并发蜂窝织炎
12例(15.8%)、少量胸腔积液18例(23.6%)。

3 讨论
3.1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主要是由于胰管阻塞、胰管
内压力骤然增高和胰腺血液淋巴循环障碍等引起胰腺消化酶对其
自身消化的一种急性炎症。

常见原因有胆结石、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代谢紊乱、感染等。

本组有25例与胆系疾病有关,占32.9%, 胆源性胰腺炎比例低于以往的文献报道,可能与检查方法局限性,部分结石患者未检出有关。

暴饮、暴食、酒精性胰腺炎32例,病理生理学家认为:嗜酒及暴饮暴食可引起体内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分泌增加,促使胆囊收缩及胰液大量分泌,使胰腺自身发生消化作用,以致大量坏死组织进入周围血管形成血栓,引起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及坏死。

临床分为轻型、重型、水肿型和坏死型。

通常具有急性上腹痛及血清淀粉酶升高,病变轻重不等,轻者胰腺以水肿为主,病情有自限性,1周内可完全恢复,预后良好。

重者胰腺出血坏死,伴休克、腹膜炎及多种并发症。

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多变,早期诊断及病情的判断,对于决定其治疗措施及预后极其重要。

3.2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急性胰腺炎ct检查通常采用平扫与增强相结合的方法。

平扫能够发现胰腺肿大、密度减低、轮廓不清以及胰周渗液等影像学表现;增强扫描能够准确地检出胰腺是否坏死。

急性轻型胰腺炎10%~20%的病例ct平扫可无明显阳性表现,其余可见胰腺不同程度的肿大,多为弥漫性,少数局限于胰头部位。

胰腺密度大多模糊,也可部分清晰。

可伴有胰周积液。

增强扫描胰腺可无异常强化或异常密度影。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等影像学改变。

胰腺出血、坏死呈局限性或弥
漫性,坏死区ct值3~5 hu。

胰腺体积明显弥漫性增大,胰腺水肿,其ct值低于正常胰腺ct值40~50 hu。

出血区域ct值明显增高。

当胰腺包膜水肿、增厚或包膜下积液时,胰腺包膜被掀起,厚约1 mm。

并可出现胰周脂肪层模糊、消失;胰周包膜增厚、掀起;肾前筋膜增厚;肾旁间隙以及小网膜内积液等胰周影像学改变和假性囊肿、胰周蜂窝织炎、胰周脓肿等并发症的影像学改变[2-3]。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

ct扫描尤其是多层螺旋ct因不受胃肠道气体影响,避免了呼吸运动伪影等,成为判断急性胰腺炎有无坏死及并发症的重要工具,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订及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将ct检查作为诊断胰腺炎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斌.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及评价[j]肝胆外科杂志, 2004,(02) .
[2]曾红辉,李鹏,赵欣,龙健. 螺旋ct对急腹症病因诊断的
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8,(02) .
[3]王继萍,姜卫国,贺永斌. 急性胰腺炎在螺旋ct诊断中的
应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5,(06) .
作者单位:553537 贵州盘县第二人民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