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事,不能让着点吗”“不能”

合集下载

我为什么不希望孩子太谦让!(育儿知识)

我为什么不希望孩子太谦让!(育儿知识)

我为什么不希望孩子太谦让!1.每到家里宴请的时候,总是我最担心的时候。

因为女儿变得越来越霸道,随之而来的是,我姐姐的女儿变得越来越谦让。

我一直不喜欢我女儿一直“为小自尊”的腔调:仗着自己年纪小,拼命地去索取,因为在她的概念里,小就有资格拿到自己想要的,小就有资格获得别人的疼爱,小就可以从别人手中轻而易举地获得。

而在大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劝导下,我的外甥女骨子里,开始渗透了一种“过于谦让”的精神。

有一次,我女儿为了一颗鱼圆大喊大叫,我奶奶说了一句,“姐姐让着妹妹,你把你碗中的那一颗给你妹妹吃。

”外甥女不声不响,像做错了事一样,把鱼圆从碗里拿了出来。

我当即制止了,我说,你只有一颗,你也没有多余的,你也很想吃,你为什么要让给你妹妹,就因为她年纪小吗?就因为她哭了吗?然后我把那颗鱼圆还到了她的碗中。

女儿还在作。

作天作地大哭。

我一般不会理会这样的行为,我只觉得该属于她的,她能够不遗余力争取,我给她喝彩;不是她的,她满地打滚,我也不会理睬。

我母亲自然觉得我这个行为大度,而我,只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而去伤害另一个孩子的成长。

因为我大概永远记得,外甥女虽然人高马大,也总会被人欺负。

她还说,我怕别人哭,所以由着她们了。

我和她说了很多遍,既然别人都不关心你会不会被打哭,你至少也得告诉老师啊。

她没有声响,默不作声的样子。

02适度谦让是有礼貌,过分谦让就是无能和懦弱。

而“中国式教育”中的谦让精神,总是有一种过度用力。

当你自己很需要很渴望的时候,当你凭着自己的能力拥有的时候,当你并不富足到可以割舍给别人的时候,说明你根本没有能力谦让。

你过于满足了别人,谁又来爱护你呢?守住你自己拥有的一切,就是对自己最大的爱护。

这不是自私,也不是精明。

而是别人的欲望你始终满足不了,也不该由你来满足。

03我还年少的时候,在农村里,看到过一件事:一个姐姐手里拿着一个鸡腿,忽然弟弟冲了过去。

旁边的人说,你就让给你弟弟吧,他在长个子,男孩子就该多吃点。

孩子叛逆不听话的感悟句子

孩子叛逆不听话的感悟句子

孩子叛逆不听话的感悟句子孩子叛逆不听话的感悟句子1、太多时候拿酒来安慰自己,孩子学习不自觉,老婆不懂事,女儿不听话,自己工资待遇一般。

2、这个孩子太不听话啦!哪哪都要淘着去,不去就叫着哭。

晚上还不好好睡觉,真是个小烦人精。

3、孩子大了一点都不听话了,早上起来让他洗脸都不干,被我扇了两耳光扭头背书包上学去了。

4、孩子大了不听话,打骂最省心简单。

但是抄近路也不一定能走得快,身边被打骂到不在乎或者打骂到畏畏缩缩的人还少吗?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不能再重来。

5、孩子们不听话被气工作做不好被批复习复不好各种烦家里各种叨逼反正我什么都不是就对了我需要正能量!我需要正能量!6、每天要上班做家务还要带小孩,小孩子还不听话也是真的很烦那到底又是谁的错。

7、孩子大了不听话,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做爸爸的关起门来该打就得打啊!得让他知道谁才是老子!8、这孩子,半夜不睡,天亮了进被窝睡觉,才起,孩子大了,不听话了9、又到了焦虑期,各种烦各种想骂人,熊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真怕哪天忍不住10、现在的小孩子太不听话了,我打她一下,她就得还我七下。

11、烦,孩子不听话,工作不顺心,我要出去走走。

12、每到周末都感觉好累,小孩子真的皮,让她不要叫,就拼命大叫,让她不哭,就哭更大声音,仿佛看到了长大后的大树,哎,还是小点可爱,大了就不听话了13、孩子大了,有些越来越难管,其实也不能说是孩子不听话,只是他的想法多了,不是那么乖乖地听你的了,好吧,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就说出来吧妈妈接着 (在线造句 Www.bZJv)14、破孩子,大了不听话,参加辩论培训那就更是嘴皮子不饶人了,放假回来我就闭嘴吧!反正说不过15、非常发愁啊,小孩子对他不严厉吧,他太不听话。

对他太严厉吧,又怕他长大性格懦弱。

16、昨天小家伙不听话,让我揍了一顿,后来孩子说: 不听话妈妈打,妈妈打的疼,说的我心比用刀割都难受。

17、肚子火,烦死了,孩子真不听话,有这种老人,怎么教育好孩子。

孩子小不懂事,你不教他永远不懂读后感

孩子小不懂事,你不教他永远不懂读后感

孩子小不懂事,你不教他永远不懂读后感那天,我正坐在小区的长椅上,手里捧着一本《孩子小不懂事》,书页间透出的光,像极了那些年我们追逐的梦想。

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我的沉思,“哎,老刘,你这书看得这么入迷,是不是又有什么新发现?”我抬头一看,是老张,他手里拿着一瓶老白干,脸上挂着那种熟悉的笑容。

“老张,你来得正好,这本书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我合上书,递给他,“你看看,这书里说的,孩子小不懂事,你不教他永远不懂。

”老张接过书,翻了几页,眉头一皱,“这话说得对,可也不全对。

孩子小不懂事,那是因为他们还没经历过,没见过,没听过。

可我们大人呢?我们懂了那么多,还不是一样犯错?”我笑了,“老张,你这话里有话啊。

你是说,我们大人也像孩子一样,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被教育?”“可不是嘛!”老张喝了一口酒,“你看,我们这辈人,小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多的书看,这么多的道理听。

可我们不也长这么大了?现在的小孩,书看得多,道理听得多,可真正懂的,又有几个?”我点点头,“你说得对,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本书,一堂课就能解决的。

孩子需要的是引导,是陪伴,是经历。

”老张把书还给我,“老刘,你这话说得对。

可我们这些大人,有时候也得反思反思自己。

我们教孩子,可我们自己呢?我们是不是也在不断地犯错,不断地学习?”我接过书,看着老张,“老张,你说得对。

我们大人,其实也是孩子,也需要不断地被教育,不断地成长。

”老张笑了,“老刘,你这话说得真好。

来,喝一口,咱们继续聊聊。

”我接过酒瓶,喝了一口,“老张,你说,我们这些大人,是不是也该像孩子一样,保持一颗好奇心,一颗学习的心?”老张点点头,“是啊,老刘。

我们大人,也得像孩子一样,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一颗学习的心。

”我们俩就这样,坐在长椅上,喝着酒,聊着天,仿佛回到了那些年,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光。

是否应该允许家长随意打孩子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允许家长随意打孩子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允许家长随意打孩子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允许家长随意打孩子。

首先,家长随意打孩子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有些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家长适当的体罚可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不良行为。

就像古代圣贤孔子所说,“不教而杀,教之无术。

”如果家长不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孩子就很难明白自己的错误,也就无法进行自我改正。

其次,家长随意打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现在很多孩子缺乏敬畏之心,对长辈不尊重,对社会规则不遵守。

如果家长不进行适当的惩罚,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这样就会导致孩子长大后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孩子不受惩罚,父母必受其乱。

”如果不及时给孩子适当的教育,就会导致孩子长大后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家长随意打孩子也是出于对孩子的爱。

虽然打孩子可能会让孩子痛苦,但这种痛苦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对孩子未来的考虑。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打孩子是爱的一种表现。

”父母打孩子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目的是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综上所述,家长应该被允许随意打孩子,因为这对孩子的教育、价值观的树立和爱的表达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反方观点,不应该允许家长随意打孩子。

首先,家长随意打孩子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家长的爱和关怀,而打孩子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正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说,“打孩子是最愚蠢的一种惩罚,因为它伤害了孩子的身心。

”家长的责任是保护孩子,而不是伤害他们。

其次,家长随意打孩子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孩子犯错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打孩子只是一种暴力行为,并不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打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和不听话。

”家长应该通过沟通和教育的方式,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父母应该在孩子的面前吵架吗

父母应该在孩子的面前吵架吗

父母应该在孩子的面前吵架吗
家长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孩子在面临父母吵架或者打架的时候,他非常的无助,非常的委屈,没有安全感。

虽然说很多孩子比较懂事吧,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懂事不行。

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于懂事,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到时候被人欺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性格变得孤僻,那么就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在这种情况之下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孩子不愿意去跟别人交流,不愿意和别人提起他的爸妈。

明明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是他最骄傲的一个存在,结果最后你们之间的关系却变成了这样。

当着孩子面吵架会让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而且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发生缺陷。

除此之外,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可能会导致孩子非常的没有安全感,而且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发生缺陷。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成长的,孩子他非常的自卑,非常的敏感,非常的怯懦,而且以后可能会变得非常的暴躁,可能还有一些暴力倾向。

等到孩子长大之后,可能对于婚姻还有不好的一个感觉,他觉得到时候结婚或者谈恋爱,有可能会遇到和自己家长一样的情况,。

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发展,建议家长们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真的想吵架的话,关上门避着点孩子。

姐弟争吵作文450字

姐弟争吵作文450字

作文一<<姐弟争吵记>>“姐姐,你就不能让着我点吗?”弟弟气呼呼地冲着我喊道。

“凭什么我要让着你?明明是你不讲道理!”我也不甘示弱地回嘴。

那天,阳光明媚,本是美好的一天,却因为一件小事,我和弟弟吵得不可开交。

事情的起因是弟弟想要玩我新买的玩具,我还没玩够,就拒绝了他。

没想到他一下子就急了,冲过来就抢,我当然不能让他得逞,紧紧地护住玩具。

就这样,我们你争我夺,互不相让。

“这是我的玩具,我有权决定什么时候给你玩!”我大声说道。

“我不管,我现在就要玩!”弟弟小脸涨得通红。

妈妈听到了我们的争吵声,走过来劝解:“你们是姐弟,要互相谦让,不要总是吵架。

”可是正在气头上的我们,谁也听不进去。

弟弟甚至开始哭闹起来,我也觉得特别委屈。

吵到最后,我们俩都累了,谁也不理谁。

我坐在沙发的一角生闷气,弟弟则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过了一会儿,我冷静下来,想想弟弟平时也有可爱的一面,我作为姐姐,是不是应该大度一点呢?于是,我拿着玩具走到弟弟房间门口,轻轻敲了敲门:“弟弟,别生气了,姐姐把玩具给你玩。

”弟弟打开门,脸上还挂着泪痕,看到我递过来的玩具,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姐姐,对不起,我刚才太冲动了。

”一场争吵就这样结束了,虽然过程不太愉快,但也让我们学会了要互相理解和包容。

作文二<<那次姐弟争吵>>“哎呀,姐姐,你太过分了!”弟弟愤怒的声音在房间里响起。

“我怎么过分了?明明是你自己的错!”我也提高了音量。

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周末午后,却因为一场争吵变得不寻常。

弟弟想要看电视,可我正在看我喜欢的综艺节目,坚决不肯换台。

弟弟急了,冲过来就抢遥控器。

“这是我先看的,你等我看完不行吗?”我紧紧握住遥控器,不肯松手。

“我等不及了,我就要现在看!”弟弟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我们俩就这样僵持着,谁也不肯让步。

爸爸听到吵闹声走了过来:“你们俩别吵了,一起商量个解决办法。

”“没得商量,我就要看!”弟弟倔强地说道。

孩子不懂事怎么办

孩子不懂事怎么办

孩子不懂事怎么办孩子不懂事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需要耐心地引导和教导他们。

以下是一些建议:1、保持耐心: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犯错误。

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不懂事而大发雷霆,而是要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

2、沟通交流: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用平和的语气告诉他们你的期望和要求,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某些行为是不合适的。

3、设定规则和界限:为孩子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在设定规则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确保规则既不过于严格,也不过于宽松。

4、以身作则:作为家长或老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让孩子看到你如何遵守规则,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

5、鼓励和表扬:当孩子表现出懂事的行为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这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6、耐心引导:在孩子犯错时,要耐心地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并教给他们正确的做法。

避免直接指责和批评,而是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支持。

7、培养同理心:教育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更加懂事。

8、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懂事程度远远低于同龄儿童,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教育辅导。

专业人士可以帮助你找到孩子的问题所在,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结来说,帮助孩子变得懂事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

通过保持耐心、沟通交流、设定规则和界限、以身作则、鼓励和表扬、耐心引导、培养同理心以及寻求专业帮助等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引导孩子走向成熟和懂事。

大的一定要让着小的辩论作文

大的一定要让着小的辩论作文

大的一定要让着小的辩论作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大的一定要让着小的”这句话。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辩论辩论,这说法到底对不对。

先来说说支持“大的一定要让着小的”这一方的观点。

他们会觉得,小的
年纪小,不懂事,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关爱。

大的相对更懂事,更有能力去包容
和谦让。

比如说,分一个蛋糕,大孩子让着小孩子,能体现出大孩子的懂事和
善良。

但是,我可不这么认为!凭啥大的就一定要让着小的呀?大孩子也还是孩
子呀,也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如果总是要求大的让着小的,那对大孩子是不
是不太公平?就拿玩玩具来说,要是每次都得大孩子让步,那大孩子心里得多
委屈!久而久之,可能会觉得自己不被重视,甚至影响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再说了,小的也不能总被惯着呀。

要是一直觉得大的就该让着自己,那小
的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任性、自私,觉得全世界都得围着自己转。

这对小的成长
也没啥好处嘛!
其实,我觉得呀,不应该简单地说大的一定要让着小的。

而是应该根据具
体情况,公平地处理问题。

如果是小的无理取闹,那可不能纵容;如果大的确
实可以帮忙,那适当的谦让也是一种美德。

但关键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
被尊重和被爱,而不是用一个刻板的规则来要求大的必须让步。

所以啊,“大的一定要让着小的”这个说法,可不一定对!咱们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呢?是支持还是反对?快来一起讨论讨论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不懂事,不能让着点吗”“不能”
昨天和丸子一拍即合的要去看苏有朋导演的《嫌疑人X献身》。

丸子是林心如和王凯的粉,而我疯狂喜欢着张鲁一和东野圭吾。

好吧,事实是这样的:因为,日版、韩版的珠玉在前,我想看中国版的会拍成什么样。

毕竟是被东野圭吾先生亲手写过感谢信的。

期待中和丸子挽手进入电影院,找到座位,坐下。

看来大家都期待都很高,整个电影院座无虚席,我前面两排是一个妈妈带着一个7,8岁的小男孩。

电影开始之前,小男孩在电影院里又唱又跳,到处乱窜,好像电影院是他家的。

周围的人都皱眉不满,但毕竟电影没有开始,所以人们也只是小声嘀咕没有提出异议。

突然,电影院的灯关上了,电影开始啦。

电影院里立马漆黑一片。

小男孩太兴奋,跑的太远了...,呃,他......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了......
接下来,就上演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戏剧画面......
“妈妈...”
“宝宝..”
如此深情呼唤的几个回合之后,电影院里的人明显有些不耐烦了。

突然此时,后排有人幽幽的说到:“你妈死了......”
配合着电影瘆人的音乐,小男孩吓尿了,立马放声大哭......震耳欲聋的哭声一浪高过一浪,最后被闻声而来的工作人员带走了。

忽然想起龙应台曾经说过:人性是极容易判断的,世上只有两种人,
分好人和坏人;喜欢孩子的都是好人,不喜欢孩子的都是坏人。

我超级赞同这句话,但熊孩子是孩子的一个变异物种,当然不包括在内。

就像牛奶和酸奶,成分各异,味道不同。

熊孩子所到之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破坏力之大,范围之广,令人发指。

串门的时候,他们会在你们的房间乱翻乱扔,动不动就看上你的玩具,不小心就撕碎你的漫画书,不留意就弄坏你的iPad。

你一说他们,他们就施展“狮吼功”
嗓门贼高,声音贼尖,穿透力贼强,好像只被踩到脖子的野鸭子发出凄厉的惨叫......
熊孩子的罪行,罄竹难书。

东野圭吾先生在《解忧杂货铺》里曾对月兔说“奥运会说只不过是豪华的运动会而已”,翻译成熊孩子的语言就是:电影院,超市,还是亲戚家不过是豪华的游乐场而已。

出了电影院,我和丸子买了杯黑芝麻糊。

结完账,刚转过身,一个熊孩子突然跑到丸子面前,打了一下丸子的手,滚烫的芝麻糊随即泼在丸子的手和衣服上。

丸子的手立马红肿起来,小孩子一看哈哈大笑,对疼的龇牙咧嘴的丸子丝毫没有愧疚和道歉的意思。

完全是一副我是小孩子,你能拿我怎么样的得意样子。

丸子一开始以为是孩子不小心,心想算了。

但他那种作案既遂的表情立马出卖了他。

手的灼伤感混着小孩子得意的笑声,丸子炸毛了,拿起柜台上的试喝饮料(温的)朝小孩子的衣服上泼上去,熊孩子应该也没料到会有大人和他动手,楞了几秒钟之后立马放声大哭。

他妈从柜台结完账之后拎着零食,玩具,打包小包赶过来。

一看熊孩子哭了,什么都没问,尖着嗓子朝丸子就喊:你多大了怎么还欺负一个孩子?
我把丸子把烫红的手递给她看:你怎么教孩子的?烫成这样,道歉都没有。

他妈:他一个小孩子,懂什么,这么大人了还跟小孩子计较...... 我脑子一抽,指着丸子脱口而出:她也是她妈的孩子
他妈:......
我:要么现在去医院检查一下我朋友的手有没有问题,赔付医药费和这件衣服,要么消失。

熊孩子妈嘴里一直碎碎念道,我也没理拉着丸子赶紧去药店买了支烫伤膏,及时涂上去了,虽然那只手麻木好久了,但好在没起泡破皮。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可以不经过考试,真的觉得很可怕。

熊孩子之所以能毫无畏惧的到处熊,都是家长溺爱放纵。

熊孩子们各种闹腾,打扰,家长眼里没有一点歉意,反而满眼的宠溺,感觉自己的孩子活泼可爱,元气满满。

家长们似乎都有一个误区,感觉小孩子不懂事,没礼貌,没关系,慢慢长大就有了。

他们以为礼貌是男生的胡子和喉结,会随着年龄增长自己长出来吗。

前几天,绵羊发给我一个视频:当快递员的父亲不能给自己的儿子买iPhone7,被自己的儿子逼迫下跪,儿子还让父亲跪着发誓,必须在2017年前给自己买上iPhone7,否则让父亲管他叫爹。

熊孩子真的是一种恐怖生物,这个事实不会因为年龄大小而转移。

熊孩子绝对不会自动变好,只会顺利的成长为熊大人。

否则你以为这么多熊大人都是从哪里来的?
都说孩子是张白纸,孩子的样子画出了父母的样子。

孩子能够作威作
福,离不了家长在背后的神助攻。

所以请不要再拿孩子小当借口,也不要对他们的行为假装视而不见,有句话说的好:熊家长不教育熊孩子,以后社会会替他们好好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