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学复习材料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内容定义:花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市。
其规模可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水平;周围应该有永久性的农业区,城市的土地应该归公众所有,并由一个委员会委托。
他提议建立一个“城乡磁石”,将城市高效、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与乡村环境清新、如画的乡村风光结合起来,以摆脱当时城市发展面临的困难。
花园城市的理论模型: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的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是一个公园,有六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六个扇形地区。
在其核心部位布置一些独立的公共建筑(市政厅、音乐厅、图书馆、剧场、医院和博物馆),在公园周围布置一圈玻璃廊道用作室内散步场所,与这条廊道连接的是一个个商店。
在城市直径线的外三分之一处设一条环形的林荫大道,并形成补充性的城市公园,在林荫大道的两侧均为居住用地。
在居住建筑地区中,布置了学校和教堂。
在城区的最外圈建设有各类工厂、仓库和市场,一面对着城区最外层的环形道路,一面对着环形的铁路支线,交通非常方便。
田园城市的主要特征:① 以区为城市的基本单位。
② 土地利用呈同心带状③ 放射状林荫主干道④具有145英亩的被水晶宫所包围的中央花园⑤ 农业区、工业区和居民区相结合,城乡结合,形成城乡一体化。
2.斑块、基质和廊道是景观结构的三要素?城市景观是由各种斑块、廊道、网络、基质以及景观体组成的?斑块是城市景观结构的基本功能单元,?廊道是城市景观流的基本通道,? 城市矩阵是景观要素和网络系统的生存基础,?斑块空间格局的对称性、交错性,时间过程的周期性、节律性等等都代表一种韵律?斑块排列成廊道形成的是一种线性韵律? 走廊被组合成一个网络,并与各种网格相结合,形成各种节奏,如方形、菱形、多边形、圆形等。
在基质层次上,可分为三类:绿色天然基质、白色人工基质和灰色天然人工混合基质。
3.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城市城:最早是指城墙,是建在居民聚居地四周的用来防守的高大围墙。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2、城市生态位——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
3、城市辐射逆温——城市在晴朗平静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从地面开始向上气温递增,称为城市辐射逆温4、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居民以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5、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6、环境——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7、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8、拮抗作用——指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9、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10、城市灾害——指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各种灾害11、生态城市——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
12、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13、城市植被——指城市范围内全部植被,包括一切自然生长的和人工栽培的各种植被类型14、地震前兆——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15、可持续发展——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16、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17、伦敦型烟雾——指燃煤所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碳与自然雾混合在一起积聚而形成的烟雾,最早发生在伦敦而得名。
18、洛杉矶型烟雾——指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二、简答题1、简述城市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的不同点?答:(1)它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和决定因素。
城市生态学期中考复习资料

城市生态学期中考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物群落:指一定空间内全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同住结合,它们之间构成一定的互相关系。
根据各类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可以把它们区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物质循环:指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食物链各营养级的传递和转化。
4.生态演替: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或者说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代替的过程。
5.植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 它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巧妙组合, 是适应其共同生存环境的结果。
6.顶级群落:是一个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平衡的群落,亦即群落与其周围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质、地形相适应的群落,因此也是一个稳定的群落。
7.生态平衡: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结构及相互作用的平衡,物质和能量流入和流出的平衡,物质产生和消耗的平衡,有机体和环境的协调的一致。
8.城市生态系统:是人为改变了结构、改造了物质循环和部分改变了能量转化的、长期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以人为中心的陆生生态系统。
9.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10.生态城市:11.生态环境:12.限制性因子:生物的存在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13.为什么说当前城市问题实质上市生态问题?答:前提倡的是生态城市,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城市生态的保护,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要有创新精神,构筑城市创新生态系统,避免重复建设。
因此,城市建设问题实质上是生态问题。
14.什么是城市热岛,它是如何形成的?答:城市中由水泥、沥青、砖石等所构成的下垫面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导热率高,白天贮热多,日落后能够通过长波辐射提供较多的热量给地面的空气,加之空气中污染物多,特别是CO2能吸收较多的热量,同时,城市中又有较多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城市中密集且参差不齐的建筑物大大减少了地面长波辐射的损失,通风不良也不利于热量向外扩散,这就使得城市温度高于郊区。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四、简答(3×5分)1、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⑴城市拥挤⑵住房紧张⑶城市基础设施滞后(4)环境污染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⑴环境污染引起中毒⑵环境污染致癌⑶环境污染引起突变和畸变③对人的心理影响2、试述城市生态系物质代谢的特征进入城市物质有天然输入和人工输入。
其中一部分在市内不发生变化,仅作为流通物质或商品保持原形在输出城市或保留城市中,另一部分很快被使用而改变其形态。
3、城市生态规则应遵行那些原则?①整体优化②协调共生③功能高效④趋适开拓⑤生态平衡⑥保护多样性⑦区域分异4、什么是“生境”?试述城市生境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联系。
答:生境是生物有机体(个体、种群或群落)占据的空间范围内全部环境条件的总称。
城市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改变了土地的性质,同时对他的环境条件,包括小气候、土壤、水文等产生影响,加强了城市生境的分化。
5、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答:①城市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群,人口发展代替或限制了其他生物的发展②人是城市的操纵者和生产者,有事顶级消费者③是调节者有事被调节者6、试述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答: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从数量和组成上反映了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特征和作用,前者反映城市规模的主要标志之一;后者表明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7、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特征有哪些?(1)以城市功能布局为基础形成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基本构架(2)功能混合的旧城区或规模较小的城市形成一种混合的社会空间结构(3)单位的空间格局决定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布局8、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原则有哪些?(1)多种效益的统一(2)生态合理性与生产可行性的统一(3)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组合(4)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重视多样性9、城市地质再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1)地震灾害(2)崩滑流灾害(3)地面变形灾害(4)风沙尘暴灾害(5)地下水污染灾害(6)海平面上升灾害10、城市景观规划工作一般分哪几个景观层次?(1)城市总体景观(2)城市区域景观(3)城市局部景观11、发展城市生态农业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合理调整农业结构(2)综合整治农业环境工程(3)生态农业基地建设(4)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1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1)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需要有一个人工管理完善的物质输送系统,以维持其正常机能。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1、城市化的定义: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或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城市问题实质上是生态学问题:(1)物流链很短,物质流动基本上是线性的,常常就是资源到产品和废物。
(2)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需要大量的能源。
(3)各部门分割,行业间缺乏自觉的相互合作,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4)生产多着眼于局部产品,着重当前经济利益。
(5)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常常失调。
(6)人们集中在一个相对密闭的有限空间内,自我驯化(self-domestication)。
3、生态学思想:4、生态位的定义: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5、城市生态位的定义: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提提供的生态位。
6、环境承载力的定义: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
重点:7、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生态系统组成: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两类。
无生命类可分为三种,有生命类分为六种(一)无生命类:(1)无机物质(2)有机物质(3)各种自然因素(二)有生命类:(1)生产者(2)消费者(3)还原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属于异养生物。
生态系统还可以根据物质和能量的活动性,分为:贮存库交换库(循环库)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是由无生命物质欲生命体构成的。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种的空间配置(水平的和垂直的分布),时间变化(发育、演替和季节性变化)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这些特征与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相一致。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以营养为纽带和链条,把生物与非生物紧密的结合起来,构成以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为中心的三大功能类群8、十分之一定律: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则生产效率顺营养级逐级递减,也就是说能量流动过程中有90%的能量是损失了,这就是营养级不超过VI级的原因。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从植物体内转移至草食动物体内时大约为总能量的1/10,而再转移到肉食动物体内时,为草食动物能量的1/10左右。
21专升本《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共4页) 第1页(共4页) 第2页城镇规划专业《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城市生态位: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
或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提提供的生态位。
2、城市人口迁居: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的、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移动。
也称城市内的迁移。
3、生态因子:组成生境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4、城市热岛: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5、城市植被: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通常指仅限于城市地区出现的植物。
二、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目前大多数国家听力保护标准定为 90 (85) dB(A) ,能保护 80%(90%) 的人听力不受损。
2、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包括 生物生产 和 非生物生产 。
3、生态系统能量来源除太阳辐射能外,对生态系统所补加的一切其他形式的能量统称 辅助能 。
城市生态系统的大量能量来源主要是 辅助能 。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其本质而言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遵循 物质不灭定律 、 质能转化与守恒定 和生物放大三个基本原理。
5、种群年龄结构三种的类型: 增长型 、 稳定型 、 衰退型 ;种群增长主要表现有两种形式,即 种群指数增长 、 种群阻滞增长 。
6、城市环境容量包括 城市人口容量 、 城市自然环境容量 、 城市工业容量 、城市交通容量。
7、城市环境噪声按来源分包括 交通噪声 、 工厂噪声 、 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
8、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八元修复模式: 控源 、 截污 、 清淤 增容、拓岸、 筑绿 、 造景 、 营栖 。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城市土壤污染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防与治结合的原则。
(× )2、我国把安静住宅区夜间的噪声标准控制在45dB 以下。
(× )3、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完全的开放生态系统。
(× )4、城市物质的输入比输出大得多的城市表明城市的整体规模衰弱。
城市生态学_重点复习

一、基本概念1、生态平衡;一个系统能够长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例如,组成成分和数量比例持久的没有明显的变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这种状态叫生态平衡2、环境影响评价;又叫环境影响分析,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
3、城市景观;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
4、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种的空间配置(水平的和垂直的分布),种的时间变化(发育、演替和季节性变化)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特。
5、城市人口迁居;指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的,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往往是住户)移动。
6、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
7、城市: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是更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的载体场所和人类进步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之一,是一类以人类占绝对优势的新型生态系统。
8、净化作用;指部分生态因子具有以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浓度的增加。
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三类。
9、限制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生物的耐受性接近或达到极限时,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活动以及分布等直接受到限制、死亡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10、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11、城市地质灾害;是地壳动力地质作用及岩石圈表层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及财富遭受损失的现象。
12、城市林业;指城市范围内,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城市林业是建设和经营利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行业,指建造、经营和利用城市范围内,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
13、人工环境;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1、城市: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坏境和财富,是更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的载体场所和人类进步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之一,是一类以人类占绝对优势的新型生态系统。
2、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
其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系统结构、功能、动力的研究,最终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调控、管理及人类的其他活动提供建设性的决策依据,使城市生态系统沿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发展。
3、分支学科:①城市自然生态学②城市景观生态学③城市经济生态学④城市社会生态学。
4、三个研究领域:①可持续的生态系统②生物多样性保护③全球变化。
5、城市生态位分为两大类:生活生态位(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态位(包括城市经济水平、资源丰盛度)。
6、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①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②食物链(网)原理③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④环境承载力原理。
7、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包括:①资源承载力②技术承载力③污染承载力。
8、系统的特征:①整体性或集合性②关联性③目的性④环境适应性⑤反馈机制。
9、系统:就是在一定边界范围内,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朝着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集合)。
10、系统研究思路分为:①黑箱研究思路②白箱研究思路③灰箱研究思路。
P2211、生态系统成分中生命类有:①生产者①消费者③还原者12、生境:是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他条件的总和。
13、净化方式:①物理净化②化学净化③生物净化14、城市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
15、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包括生物生产(包括初级生产、次级生产)和非生物生产(包括物质生产、非物质生产)。
16、城市人口的含义:①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口;②居住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人口;③居住在市辖区域范围内的人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城市的概念:城市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是更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的载体场所和人类进步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之一,是一类以人类占绝对优势的新型生态系统。
2.霍华德的“田原城市”理论:每个城市规模不宜过大,约
3.2万人包括周围2000公顷土地的农田和绿地森林,城市中心是花园,工业区设在城市的边缘,有便利的交通,整个城市像一座大花园,居民生活在安排合理、优美舒适的环境之中。
而建设这样的城市必须统一开发、经营和管理才能达到。
3.同心圆理论:城市的自然发展将形成5-6个同心圆形式,它是竞争优势及侵入演替的自然生态的结果。
扇形理论:
多核心理论:
4.城市生态位的概念:是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水、食物、能源、土地、气候、建筑、交通等)和生态关系(生产力水平、环境容量、生活质量、与外部系统的关系)的集合。
5.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内容:
6.食物链(网)原理(概念、原理内容)
7.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内容:
①各个子系统功能的发挥影响了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②各子系统功能的状态也取决于系统功能的状态
③城市各个子系统具有自身的目标与发展趋势,作为个体存在,它们都有无限制地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顾其他个体的潜势存在
④所以,城市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协调一致的,而是呈现出相生与相克的关系状态
⑤因此,理顺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改善系统运行状态,要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为目标,局部功能与效率应当服从于整体功能和效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