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计算
沥青路面造价计算公式

沥青路面造价计算公式摘要:一、沥青路面造价计算方法概述二、沥青路面各层结构及其造价1.碎石底层2.水泥稳定层3.沥青混凝土路面三、影响沥青路面造价的因素1.材料价格2.设计厚度3.施工工艺4.地区差异四、沥青路面造价案例分析五、总结与建议正文:沥青路面在我国道路建设中应用广泛,其造价计算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沥青路面造价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造价的因素,希望通过本文能为读者提供实用的参考依据。
一、沥青路面造价计算方法概述沥青路面造价的计算公式为:总价= 立方单价× 设计厚度× 路面面积。
其中,立方单价指不同材料的单价,设计厚度指沥青路面的设计厚度,路面面积指沥青路面的总面积。
二、沥青路面各层结构及其造价1.碎石底层:碎石底层是沥青路面的基础层,起到支撑和分散荷载的作用。
根据市场调查,14公分的碎石底层造价为14-20元/平方米。
2.水泥稳定层:水泥稳定层是沥青路面的重要基层,能够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抗渗性能。
20厚的水泥稳定层造价约为40-60元/平方米。
3.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沥青路面的面层,直接承受车辆荷载。
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不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造价为75-90元/平方米。
三、影响沥青路面造价的因素1.材料价格: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材料价格对沥青路面造价有直接影响。
例如,改性细粒式的市场价大约为1300元/立方。
2.设计厚度:设计厚度与立方单价和总价成正比,合理的设计厚度可以降低造价。
3.施工工艺:不同的施工工艺对沥青路面造价也有影响。
例如,热拌沥青路面的造价较冷拌沥青路面高。
4.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物价、材料资源和施工水平等因素,也会导致沥青路面造价的差异。
四、沥青路面造价案例分析以某项目为例,项目采用14公分的碎石底层,20厚的水泥稳定层,10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根据市场调查,碎石底层的造价为14-20元/平方米,水泥稳定层的造价为40-60元/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造价为75-90元/平方米。
道路灌缝用量计算公式

道路灌缝用量计算公式道路灌缝是指在道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进行维修和养护时,使用特定的材料填充路面裂缝和坑洞,以增强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在进行道路灌缝工程时,需要准确计算灌缝用量,以确保充分填充裂缝和坑洞,同时避免浪费材料和增加成本。
因此,道路灌缝用量计算公式是道路维护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道路灌缝用量计算公式的核心是根据路面裂缝和坑洞的尺寸以及填充材料的密度和体积来确定需要的材料数量。
一般情况下,道路灌缝用量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填充材料为沥青混凝土和填充材料为聚合物。
对于填充材料为沥青混凝土的情况,道路灌缝用量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灌缝用量 = 裂缝长度×裂缝宽度×裂缝深度×沥青混凝土密度。
其中,裂缝长度、宽度和深度是根据实际情况测量得到的数据,沥青混凝土密度是指填充材料的密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需要的沥青混凝土用量,以确保充分填充裂缝和坑洞。
对于填充材料为聚合物的情况,道路灌缝用量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灌缝用量 = 裂缝长度×裂缝宽度×裂缝深度×聚合物密度×聚合物收缩率。
在这个公式中,聚合物密度和收缩率是填充材料的两个重要参数。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需要的聚合物用量,以确保充分填充裂缝和坑洞。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道路灌缝用量计算公式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考虑到填充材料的浪费和损耗,可以在计算公式中增加一个修正系数,以更加准确地确定需要的材料用量。
另外,填充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方法也会对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计算公式中还可以考虑这些因素,以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在实际的道路维护工程中,道路灌缝用量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通过准确计算灌缝用量,可以避免浪费材料和增加成本,同时也可以确保道路维护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对于道路维护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来说,掌握和应用道路灌缝用量计算公式是非常必要的。
沥青路面弯沉计算书

丁诸线航道整治工程(嘉善段)桥梁接线路面弯沉计算书一、鹤脚大桥、向阳桥、曹家河桥、三星桥及周家湾桥接坡路面弯沉计算上述桥梁接坡路面结构均采用4cm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总厚度30cm。
经采用HPDS2011路面结构软件进行计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为110.2(0.01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为81(0.01mm),具体计算过程详见附件①。
考虑上述桥梁接坡均以等外公路进行设计,可降低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根据经验取为95.5(0.01m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采用110.2(0.01mm)。
二、晋阳路桥接坡路面弯沉计算晋阳路桥接坡路面结构采用4cm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总厚度50cm。
经采用HPDS2011路面结构软件进行计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为42.2(0.01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为34.9(0.01mm),具体计算过程详见附件②。
结合工程实际经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采用45(0.01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顶面的交工验收弯沉值采用35(0.01mm)。
附件①交工验收弯沉值计算公路等级: 四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3标准轴载: BZZ-100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20℃平均抗压标准差综合影响系数(mm) 模量(MPa) (MPa)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200 0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000 03 水泥稳定碎石200 1310 04 新建路基30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第1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65.9 (0.01mm)第2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81 (0.01mm)第3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110.2 (0.01mm)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310.5 (0.01mm)(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LS= 383.1 (0.01mm)(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附件②交工验收弯沉值计算公路等级: 三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4标准轴载: BZZ-100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20℃平均抗压标准差综合影响系数(mm) 模量(MPa) (MPa)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400 0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300 03 水泥稳定碎石200 1360 04 水泥稳定碎石200 1310 05 新建路基30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第1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31 (0.01mm)第2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34.9 (0.01mm)第3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42.2 (0.01mm)第4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110.2 (0.01mm)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310.5 (0.01mm)(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式计算);LS= 383.1 (0.01mm)(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量清单计算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量清单计算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量清单的定义和作用
2.计算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量清单的方法
3.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量清单的注意事项
4.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量清单的实际应用
正文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量清单的定义和作用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量清单是指在道路工程中,以面积为单位,计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工程量和工程费用的明细清单。
它主要包括路面的宽度、长度、厚度、沥青用量、矿料用量等参数,是工程招投标、工程预算、工程施工及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二、计算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量清单的方法
1.测量路面面积:按照设计图纸,测量路面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路面的面积。
2.确定路面厚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路面的厚度。
3.计算沥青用量:根据路面面积和路面厚度,计算出需要的沥青用量。
4.计算矿料用量:根据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出需要的矿料用量。
5.计算工程费用:根据沥青用量、矿料用量、施工工艺等,计算出工程费用。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量清单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计算,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2.注意单位的转换,确保计算的一致性。
3.考虑到施工中的损耗和浪费,适当增加工程量和工程费用。
四、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量清单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的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预算、工程施工及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它可以帮助业主了解工程的工程量和工程费用,也可以帮助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计划和施工控制。
(整理)沥青路面设计指标计算

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一、设计要素1 设计基准期应符合下表规定。
路面设计基准期注: 砌块路面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时,设计基准期为10 年,采用石材为20 年。
2 标准轴载应符合下列规定:路面设计应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以BZZ-100 表示。
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设计交通量的计算应将不同轴载的各种车辆换算成BZZ-100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
大型公交车比例较高的道路或公交专用道的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经论证选用适当的轴载和计算参数。
3 沥青路面轴载换算和设计交通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沥青路面以设计弯沉值、沥青层剪应力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为设计指标时, 各 种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轴次N a 应按下式计算:∑==ki i i pp n c c 135.421a )(N 式中:N a ——以设计弯沉值、沥青层剪应力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为设计指标时的当量轴次(次/d );i n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P ——标准轴载(kN );P 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 );C 1——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C 2——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 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6.4,四轮组为0.38; K ——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
当轴间距大于3m 时, 应按一个单独的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m 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应按下式计算:C 1=1+1.2(m -1)式中:m ——轴数。
2) 沥青路面当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各种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轴次N s 应按下式计算:∑==ki i i p p n c c 18'2's )(N 1式中: N s ——以半刚性基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的当量轴次(次/d );'1c ——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2c ——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18.5,四轮组为0.09。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2.5 示例2.5.1 按照水平一的要求确定交通参数示例华中地区某一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
根据OD分析,断面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3500辆/日,交通量年增长率为6.5%。
方向系数取0.55;根据表2-3,车道系数取0.50,则设计车道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日均交通量为962辆/日,进而计算得到15年大型客车和货车累计为850万辆,可知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重。
根据对路段每辆车实际收集到的轴载组成数据,经统计分析后,得到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列于表2-11。
设计车道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日均交通量Q1=AADTT*DDF*LDF=3500*0.55*0.5=962.5辆/日,进而计算得到15年大型客车和货车累计(按照式6-10计算)得850万辆。
表2-11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分别统计2~11类车辆中单轴单胎、单轴双胎、双联轴和三联轴的数量,除以各类车辆总量,按式(2-11)计算各类车辆中不同轴型平均轴数,列于表2-12。
表2-12 各种车辆类型的不同轴型平均轴数按式(2-12)计算2~11类车辆不同轴型在不同轴重区间所占的百分比,得到不同轴型的轴重分布系数,即轴载谱。
部分车辆类型的不同轴型的轴载谱如图2-23~图2-26所示。
图2-23 部分车辆类型的单轴单胎轴载谱图2-24 部分车辆类型的单轴双胎轴载谱图2-25 部分车辆类型的双联轴轴载谱图2-26 部分车辆类型的三联轴轴载谱验算的设计指标包括沥青混合料层层底拉应变和永久变形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层层底拉应力和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
针对这三个设计指标,按式(2-13)计算2~11类车辆各种轴型在不同轴重区间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然后按式(2-14)计算各类车辆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针对不同设计指标的各类车辆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列于表2-13。
表2-13 不同设计指标的各类车辆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根据表2-13的计算结果,按式按式(2-16)和(2-17)计算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e。
沥青混凝土路面计算书

*******************************公路新建路面设计成果文件汇总*******************************一、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三级公路目标可靠指标 0.84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100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 10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年) 10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5 %方向系数 0.55车道系数 1整体式货车比例 10 %半挂式货车比例 10 %车辆类型 2类 3类 4类 5类 6类 7类 8类 9类 10类 11类满载车比例 0.08 0.34 0.1 0.44 0.31 0.54 0.36 0.46 0.39 0初始年设计车道大型客车和货车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55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辆) 252501路面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轻交通荷载等级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624529当验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4.090851E+07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时: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624529当验算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1052195二、路面结构设计与验算路面结构的层数 : 5设计轴载 : 100 kN路面设计层层位 : 5设计层起始厚度 : 150 (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模量泊松比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mm) (MPa) 料弯拉强度( MPa) 永久变形量( mm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0 9750 0.25 1.5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10500 0.25 2.53 水泥稳定碎石 180 10000 0.25 1.54 水泥稳定砂砾 200 8000 0.25 1.35 天然砂砾 ? 185 0.356 新建路基 50 0.3------第 3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 H( 5 )= 15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 KA= .8温度调整系数 KT2= .971现场综合修正系数 KC= .624第 3 层层底拉应力σ= .083 MPa第 3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 NF2= 3.803222E+12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2= 4.090851E+07 轴次第 3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 H( 5 )= 15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 KA= .8温度调整系数 KT2= .971现场综合修正系数 KC= -1.012第 4 层层底拉应力σ= .302 MPa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 NF2= 5.70788E+08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2= 4.090851E+07 轴次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路面所在地区低温设计温度 TSJ=-29 ℃表面层沥青弯曲梁流变试验蠕变劲度 ST= 120 MPa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厚度 HA= 70 mm路基类型参数 BLJ= 2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 CI= 3.9 条沥青面层容许低温开裂指数 CIR= 7 条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值满足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 TPEF= 18.1 ℃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3= 624529 轴次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分层数 N= 4第 1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1 )= .02 mm第 2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2 )= .07 mm第 3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3 )= .25 mm第 4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4 )= .22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RA= .56 mm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RAR= 20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第 1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5139 次/mm第 2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2412 次/mm验算路面结构防冻厚度 :路面结构最小防冻厚度 500 mm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结构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mm----------------------------------------水泥稳定碎石 180 mm----------------------------------------水泥稳定砂砾 200 mm----------------------------------------天然砂砾 150 mm----------------------------------------新建路基计算设计路面结构的验收弯沉值 :干湿循环或冻融循环条件下路基土模量折减系数 KAT= .8路基顶面验收弯沉值 LG= 298.8 (0.01mm)路表验收弯沉值 LA= 32.9 (0.01mm)。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程序第3版-计算实例

算例一:无机结合料基层沥青路面结构1.环境参数某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00km/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5年。
所在地区自然区划属Ⅱ-2区,沥青路面气候分区属2-2区,年均降雨量607毫米,年平均气温11.6℃,月平均气温最低为-3.2℃,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4.8℃,多年最低气温为-20℃。
2.交通参数对应于无机结合料层层底拉应力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1.51×109次,对应于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2.15×107次。
3.初拟路面结构表1.1 初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结构层材料类型厚度(mm)面层AC13 (SBS改性沥青) 40 AC20(90号道路石油沥青) 60 AC25(90号道路石油沥青) 80基层水泥稳定碎石380底基层级配碎石1804.材料参数⑴路基顶面回弹模量路基为受气候影响的干燥类,土质为低液限黏土。
参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低液限黏土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7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 s取0.95,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η取0.80,则经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53MPa,满足规范规定。
⑵级配碎石底基层模量根据试验测定结果,经湿度调整后,级配碎石底基层模量为300MPa。
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模量和弯拉强度根据试验测定结果,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弹性模量为24000MPa,乘以结构层模量调整系数0.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模量为12000MPa,弯拉强度为1.8MPa。
⑷沥青面层模量根据试验测定结果,20℃、10Hz时,SBS改性沥青AC13表面层模量为11000MPa,90号道路石油沥青AC20中面层和AC25下面层模量为10000MPa。
⑸泊松比根据规范表5.6.1,路基泊松比取0.40,级配碎石底基层取0.35,沥青混合料面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取0.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地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系统(PAC)计算书
方案名称: a
创建时间: 2012-05-04 16:28
一、方案基本信息:
1、任务类别: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
2、控制参数
公路等级: 四级公路
计算模式: 只计算设计弯沉值或容许拉应力
控制指标: 计算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
3、交通量信息
车道系数: 0.7
设计年限: 6(年)
交通量增长参数:
交通量增长分段数: 2
编号年限(年) 增长率(%)
1 4 8
2 2 5
车辆参数:
车辆种类数: 5
序号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个数后轴轮数后轴间距
(m) 交通量车型名称
1 23.5 44 1
2 0 1500 五十铃NPR595G
2 29.5 36.75 2 2 2 1500 解放CA30A
3 17 26.5 1 2 0 1000 江淮AL6600
4 48.3 50.2 2 2 4 1000 金陵JL6121S
5 24 70 2 2 4 1000 东风CS938
4、路面参数
公路等级系数: 1.2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
结构分层参数:
结构层数: 3
层位劈裂强度(MPa) 材料名称
1 1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2 0.6 水泥稳定碎石
3 -- 级配碎石
二、方案计算结果:
以半刚性材料层的拉应力为指标:
日平均当量轴次: 183.853
累计当量轴次: 33.9045(万次)
交通等级: 轻交通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 日平均当量轴次: 962.128
累计当量轴次: 177.4268(万次)
交通等级: 轻交通
路表设计弯沉: 40.507(0.01mm)
各层的容许拉应力:
层位容许拉应力(MPa)
1 0.563
2 0.338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