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3-17章)【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1.类型电影答:类型电影是美国好莱坞商业电影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占据世界影坛统治地位。

大制片企业为确保商业利润而实行的由制片专权,强调专业分工、各司其职的传送带式影片生产。

类型电影,就是按照各种不同的标准化模式创作出来的影片。

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

随着大制片厂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逐渐解体,类型电影也趋于衰落,各种类型之间的严格界线趋于模糊,越来越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样式划分。

2.爱森斯坦答:爱森斯坦(1898—1948),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

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大师,1922年,他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杂耍蒙太奇》,这是第一篇关于蒙太奇理论的纲领性宣言。

在爱森斯坦看来,蒙太奇不仅是电影的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

他指出:两个并列的蒙太奇镜头,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

代表作品有《战舰波将金号》《罢工》等,其中1925年拍摄的《战舰波将金号》是其蒙太奇理论的艺术结晶,片中著名的“敖德萨阶梯”段落是蒙太奇运用的经典范例。

3.色彩答:电影色彩是电影技术发展的结果,它的应用使电影更加贴近自然,同时作为电影视觉语言最外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电影的叙事、造型等都有一定影响。

成熟起来的电影色彩逐渐摆脱了对现实世界机械还原的束缚,色彩的运用与心理和文化结合,成为自觉自由的创作元素,从而更合乎艺术创作的规律。

根据对人的心理造成感觉的区别,色彩有冷色调和暖色调之分。

4.《我父我主》答:这是塔维亚尼兄弟保罗和维托里奥第一部取得国际性成功的影片,讲述一个目不识丁的牧童通过对父亲的倔强反叛而成为一个语言学专家的故事。

电影开始的场景就引入了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

5.阿巴斯答:阿巴斯是伊朗导演中被誉为“90年代世界舞台上出现的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他的创作整体影响着伊朗电影的发展,代表作品包括《哪里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等。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引论(电影史和做电影史的方法)【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引论(电影史和做电影史的方法)【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引论电影史和做电影史的方法一、关注老电影(一)原因电影是百余年来最具影响的媒介之一。

人们蜂拥观看最新的热门大片或从音像店租借所热爱的影片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我们同样应该关心老电影。

1.电影观赏老电影提供了与我们观看当代电影所获得的同样的洞见。

(1)一些老电影提供了非常强烈的艺术体验或其他时代和地域的穿透人心的人类生存景象。

(2)一些老电影是对继续影响当前时代的日常生存或超常历史事件的记录。

(3)一些老电影是全然陌生的。

它们抗拒着与我们当前思维习惯的同化,迫使我们承认电影可以完全不同于我们所习惯的那个样子,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视野,去容纳被另外一些人认为理所当然却令我们惊异的电影样式。

2.电影研究电影的历史不只包括电影。

研究老电影和制作它们的时代从根本上讲是非常有意思的。

简言之,由于老电影的数量远多于新电影,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令人陶醉的观影经验。

(二)定位不存在任何关于电影历史的宏大叙事可以解释所有事件、原因和结果,电影史更适合被看做各种电影历史的集合,因为研究电影的历史包括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寻找证据,以便在论证的过程中回答这些问题。

二、电影史学家的任务(一)提出问题,寻求解答1.设定研究项目电影史学家们设定研究项目,系统地探寻往昔之事。

研究项目是围绕需要回答的各种问题而组织起来的,同时也是由各种假设和背景知识组成的。

2.提出问题资料管理员的研究项目广义上就是做出鉴别。

这部影片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它是什么时间制作或发行的?它是在哪个国家制作的?谁制作的?演员是谁?3.进行鉴别如仅有片名的神秘影片《间谍旺达》)。

它很可能是进口影片,而不是在发现拷贝的国家里摄制的。

幸好拷贝中还是有一些线索,可供知识渊博的史学家进行认定。

(1)根据演员坐在前景处的女主角是一位明星,名叫弗朗切斯卡·贝尔蒂尼。

认出她,几乎可以肯定这部影片属于意大利,制作于1910年代——她的职业生涯巅峰时期。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历史及理论考研真题详解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历史及理论考研真题详解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历史及理论考研真题详解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电影历史及理论》考研全套目录•全国名校电影史考研真题汇编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钟大丰《中国电影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预售]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常江《影视制作基础》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试看部分内容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摄像基础一、填空题1电视摄制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ENG电子新闻采集方式;EFP电子现场制作方式;ESP电子演播室摄制方式查看答案2摄像机无带化存贮介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光盘;硬盘;存储卡查看答案3按图像质量档级分类摄像机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广播级摄像机;专业级摄像机;家用级摄像机查看答案4持机方式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固定机身方式;徒手持机方式查看答案5电视摄像的拍摄要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平;稳;准;匀查看答案6三角形机位布局可有三种基本变化,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外反拍;内反拍;平行三角形布局查看答案7摄影通常称为______,是用______为工具,用______绘画。

【答案】照相;照相机;光查看答案8传统摄影是一个______过程,影像存储在______上。

【答案】光化学;感光片查看答案9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本质上的不同点是:传统摄影是______过程,数码摄影是______过程。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8-22章)【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8-22章)【圣才出品】

第18章战后非西方电影:1945~1959一、填空题1.在“电影荒年”期,苏联电影创作遭到了严重破坏,_____年,全苏联的电影生产仅有5部。

【答案】19522.请写出两部苏联电影“解冻”期的代表作:_____、_____。

【答案】《第四十一》;《雁南飞》3.苏联电影“解冻”期的主要影片在美学倾向上都属于_____的范畴。

【答案】“诗电影”4.1962年12月,苏联电影界开始了_____运动,《未寄出的信》《一年中的九天》等影片受到了公开指责与批判,所谓的“解冻期”逐步结束。

【答案】“反自由化”5.二战后日本电影重见曙光,这一时期由两部电影代表了新转折,它们分别是木下惠介的《_____》和黑泽明的《_____》。

【答案】《大曾根家的早晨》和黑泽明的《无愧于我们的青春》6.50年代战后,日本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_____,这一时期还有_____、小津安二郎等。

【答案】黑泽明;沟口健二7.50年代后一代导演中代表性的人物有小林正树、市川昆、_____等人。

【答案】新藤兼人8.沟口健二被称为“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1936)和《_____》(1936),《_____》(1952)和《_____》(1954)。

【答案】女性电影大师;《浪华悲歌》;《青楼姐妹》9.小津安二郎是日本导演中最能体现其民族风格的人,主要代表作有《_____》(1929)和《_____》(1953)。

【答案】《西鹤一代女》;《近松物语》10.50年代以表现生活而著称的演员兼导演卡普尔,他最著名的影片有《_____》(1950)。

【答案】《流浪者》二、名词解释1.小津安二郎答:小津安二郎(1903—1963),生于东京,是日本电影史上最具有民族审美形态风格的大师,被认为是日本无声电影走向最纯和最高形式的一位艺术家。

小津的作品,通常是以描述普通日本家庭之生活琐事,在寻常处刻画日本人之生活面貌和人生苦乐,展现日本现代社会的风俗与人情。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十五章【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章节题库-第一章至第十五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电影的发明与初期发展:1880年代~1904年一、填空题1.现代电影诞生于1895年_____月_____日。

【答案】12月28日2.电影的发明者是法国人_____兄弟。

【答案】卢米埃3.卢米埃兄弟最早拍摄的影片有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工厂大门》4.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曾经利用他发明的_____放映机,在纽约公映他的影片。

【答案】维太(放映机)5.胶片是电影的_____,光和影是画面影像的_____。

【答案】成像基础;存在形式6.在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_____、_____等利用“视觉存留”原理发明的玩具。

【答案】“诡盘”;“活动连环画转盘”7.形成电影的三大物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连续摄影术;胶片;活动放映术8.解决活动放映问题的最重要的两组人是_____与_____。

【答案】汤姆斯•爱迪生;卢米埃兄弟9.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_____个画格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出了一个幻像的世界。

【答案】2410.电影发明的第一个十年间,电影的拍摄活动主要集中在发明电影摄影机的三个国家:_____、_____、_____。

【答案】法国;英国;美国11.在从纪录向叙事过渡的过程中,卢米埃将_____、_____、_____、_____等4个镜头连接成影片《救火队员》。

【答案】《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遭难者》12.通常认为,_____发现了“停机再拍”的奥秘。

【答案】梅里爱13.电影史上第一间摄影棚是梅里爱于_____年建造的。

【答案】189714.作为电影叙事史上的起点的影片是梅里爱拍摄的_____。

【答案】《月球旅行记》15._____学派是早期的英国电影代表,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士•威廉逊。

【答案】布莱顿16.对于电影创作,梅里爱在神话和名著中寻找灵感,卢米埃乐于表现上流社会生活,而“布赖顿学派”则把目光投射到_____的生活和社会问题中去了。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重点笔记pdf考研真题解析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重点笔记pdf考研真题解析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重点笔记pdf考研真题解析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填空题1哈内克在2009年凭借______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今年他执导的影片《爱》再次拿下第六十五届金棕榈大奖。

[中国传媒大学2013研]【答案】《白丝带》查看答案【解析】法国当地时间2012年5月27日,第65届戛纳电影节在南部海滨小城戛纳闭幕,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执导的影片《爱》拿下金棕榈大奖,这也是哈内克继2009年凭借电影《白丝带》拿下金棕榈后再次获此殊荣。

2影片《黑暗中的舞者》的导演是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3研] 【答案】拉斯·冯·提尔查看答案【解析】《黑暗中的舞者》是由拉斯·冯·提尔执导,比约克、大卫·摩斯主演的犯罪类、剧情类、歌舞类电影,该片于2000年9月8日在丹麦上映。

影片讲述了在60年代的美国小镇,塞尔玛是一个捷克移民,在一家乡村工厂工作,同时是单身母亲。

她的精神支柱是对音乐的热爱,特别想参演当地正在排练的《音乐之声》的故事。

2000年,该片获得第5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奖和金棕榈奖两项大奖。

3电影《公民凯恩》是美国导演______的作品。

[中国传媒大学2011研]【答案】奥逊·威尔斯查看答案【解析】《公民凯恩》是由奥逊·威尔斯执导,奥逊·威尔斯、多萝西·康明戈尔、约瑟夫·科顿、鲁斯·沃里克等主演的电影,于1941年5月1日在美国上映。

整部影片由报业巨子凯恩临死前说的一个字“玫瑰花蕾”而引出,随后某报编辑部派记者去采访凯恩生前的亲人和好友,通过那些闪回的记忆片断,试图寻找该字的涵义。

记者自始至终没有查出真相,但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把“真相”告诉了电影观众——那是凯恩幼年时玩的雪橇的名字,象征着他内心深处对天真纯洁的渴望。

该片于1942年获得第1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6-12章)【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6-12章)【圣才出品】

第6章1920年代的苏联电影一、名词解释1.爱森斯坦答:爱森斯坦(1898—1948),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

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大师,1922年,他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杂耍蒙太奇》,这是第一篇关于蒙太奇理论的纲领性宣言。

在爱森斯坦看来,蒙太奇不仅是电影的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

他指出:两个并列的蒙太奇镜头,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

代表作品有《战舰波将金号》《罢工》等,其中1925年拍摄的《战舰波将金号》是其蒙太奇理论的艺术结晶,片中著名的“敖德萨阶梯”段落是蒙太奇运用的经典范例。

2.《战舰波将金号》答:《战舰波将金号》(1925)是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爱森斯坦实践自己的蒙太奇理论的杰出作品。

影片具有史诗般的格调:主题重大、冲突鲜明、结构精巧、充满诗情画意。

影片中的蒙太奇运用相当完美,“敖德萨阶梯”是影片中的杰出段落,爱森斯坦利用节奏的变化,把事件发生时的实际时间扩展为影片时间,此外,他还把同一事件表现了不止一次,因此也扩展了时间。

这种蒙太奇处理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3.蒙太奇答: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

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

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在电影问世后不久,美国导演,特别是格里菲斯,就注意到了电影蒙太奇的作用。

后来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相继探讨并总结了蒙太奇的规律与理论,形成了蒙太奇学派。

有声影片和彩色影片出现之后,在影像与声音(人声、音响、音乐)、声音与声音、彩色与彩色、光影与光影之间,蒙太奇的运用又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4.敖德萨阶梯答:1925年,苏联电影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执导了经典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影片中“敖德萨阶梯大屠杀”成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片段之一。

世界电影史复习资料

世界电影史复习资料

世界电影史复习资料为什么是电影/影像?-------时代选择了电影我们选择了电影⏹ 1. 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数字影像的時代影像泛滥的時代资讯取得容易的時代e化的时代(麦克卢汉关于人类信息传播的几个阶段说)小问题:你的童年/少年主要由哪种类型的信息而充实?4.电影究竟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可复制、取得容易、容易亲近、且可大量传播2、比喻和形容⏹白日梦逃避现实沉浸幻想⏹窗户开启另一视野⏹镜子社会、人生的写实面如,贾樟柯电影所关注的“当下中国”⏹画布随作者随意发挥创作更具表现风格和作者意味的电影⏹笔用影像做记录⏹语言用肢体和感情表达,而非语言系统(电影的话语权)⏹棒槌击打真实社会的工具如李扬的“盲”系列;曹保平《光荣的愤怒》等。

⏹机关枪革命性的、推翻的种类⏹剧情片可以是虚构的⏹非剧情类记录片取材自真实,记录片的形式动画将画动起来的艺术实验片研究、创作资料片影像记载新闻影片时事历史5、电影的三大元素声音:无声(静寂,反衬,烘托)有声(对话。

旁白,独白,音乐,音响:说明,提示,衬托)⏹画面⏹色彩:色彩在电影中体现着主观性、情绪性;色彩是电影作者的风格体现;几种主要色彩的表意分析(红、黄、绿、蓝、黑、白);灯光光的性质:硬光(直射光,明暗反差较大,阴影明显);软光(散射光,明暗反差较小,阴影被弱化);光的主次:主光(居于主体地位的光线,决定照明系统的总体格局,多使用硬光);补光(起辅助作用,适当照亮由主光传声的阴影,多使用软光);光的方位:水平方向:正面光(平面光)、侧面光(立体光)、逆光(轮廓光);垂直方向:平角光、顶光(蝴蝶光)、底光(魔鬼光、骷髅光)好莱坞的”三点布光“法:主光+补光+逆光镜头景别: 远/全/中/近/特;不同景别的组合使用,是电影的特性之一,是电影区别于戏剧的重要标志;如《巴顿将军》的开头。

角度: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的水平夹角和垂直夹角的综合。

水平——正拍(人、物全貌,”表情角度”)、侧拍(表现运动、动作,人与人的交谈,“动作角度”)、背拍(人与环境的关系,引发想象、悬念);垂直——平、仰、俯拍;客观/主观镜头;空镜头;短焦距镜头:广角镜头,视野较宽,景深较大,表现大范围的视域长焦距镜头: “望远镜头”,视野较窄,景深较小,表现远处的物体运动镜头镜头位置本身的移动:☻直线方向的运动:推、拉、升、降☻复杂的运动轨迹:地面移动镜头、空中移动镜头位置不变、角度改变的镜头:☻摇(全景摇摄、环形摇摄、间歇摇摄、垂直摇摄、反方向摇摄)☻甩快速摇摄剪接蒙太奇意义作者在电影中所寄托的内在涵义.它包括时代背景/时代精神/作者理想.关于电影内容与形式的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法国
一、填空题
1.请写出三部勒内·克莱尔的现实主义代表作:_____、_____、_____。

【答案】《巴黎屋檐下》;《百万法郎》;《自由属于我们》
2.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过渡时期,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主要有_____、_____。

【答案】勒内·克莱尔;让·维果
3.让·雷诺阿的作品_____表现了工人自己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自救,被看作是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影片。

【答案】《朗吉先生的罪名》
4.诗意现实主义的“黑色时期”出现的突出代表人物有_____和_____。

【答案】马塞尔·卡尔内;朱利恩·杜维威尔
5.让·雷诺阿在电影《大幻影》和《游戏规则》中,成功地运用了_____镜头和_____镜头的叙事手法,为电影语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精深;长
6._____创建了长镜头方法。

【答案】雷诺阿
7.在战争的废墟上拍摄的新现实主义影片是_____。

【答案】《德意志零年》
8._____构成了新现实主义的前提条件,形成了它特有的主题、样式和风格。

【答案】贫困和苦难
9._____完整的总结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成果,为新浪潮奠定了基础。

【答案】巴赞
二、名词解释
1.让·雷诺阿
答:让·雷诺阿(Jean Renoir,1894—1979),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大师,他的电影总是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深切地关注各个阶层,特别是底层民众悲惨的现实和凄苦的命运,他的影像始终散发着人道主义的光芒,人们从中发现了自己试图超越现实的理想,于是将这位大师称为“诗意现实主义者”。

代表作有《大幻影》(1937)和《游戏规则》(1939)。

2.诗意现实主义
答:诗意现实主义是法国先锋派电影消退之后出现的电影新潮,它是抒情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现实主义植根于传统,意味着对现状的关怀和尊重,是作品的核心和主题;所谓诗意,是人从现状出发的自由的心理诉求。

在1930年至1945年间,诗意现实主义共经历了过渡期、乐观主义时期、“黑色时期”等三个阶段,出现了让•雷诺阿等诗意现实主义大师。

3.“迦本神话”
答:在诗意现实主义“黑色时期”,以马赛尔•卡尔内和朱利恩•杜维威尔为代表的导演摄制的影片在主题上具有共同性,主人公通常都是无意中犯下罪行的逃犯,他们渴望重新开始生活,但都无法摆脱死亡的结局,这是法国面临沦落前的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

而这些影片都是由当时法国最著名的男演员让•迦本饰演,他身材高大,相貌粗犷,适宜扮演工人和下层平民的角色。

电影史上将表现这一系列小人物的由迦本所主演的影片称作“迦本神话”。

4.《操行零分》
答:让•维果1933年拍摄的成名之作。

这是一部以寄宿制学校生活为内容的影片。

它揭露了孩子们在学校所受到的非人待遇、学位当局的腐败、不负责任,以及孩子们最后起来反抗的场景。

该片是维果童年生活的写照,其中的“枕头大战”场面最为著名。

孩子们在诉说校方劣迹时,兴奋地拿枕头打闹起来,渐渐地羽绒像雪花一样飞舞,而孩子们还在打闹,摄影师用快速摄影的方法将这一场面拍摄下来,极富诗意。

三、简答题
1.诗意现实主义的时代背景。

答:一次大战后,对创作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制片厂的破落,这为独立制片人兴起提供契机。

20年代被称作“疯狂的年代”,人们刚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醒过来,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放纵,在艺术上则是一次大解放。

30年代的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继承了20年代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实验精神。

2.诗意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及代表作品。

答:(1)雷内·克莱尔作为法国电影的编剧、导演和理论家,是法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转折时期的重要的导演,成为“诗意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

有声电影初期他导演的影片:《巴黎屋檐下》、《百万法郎》、《自由属于我们》和《七月十四日》,被称作他在这一时期的“四部曲”。

(2)让·维果同克莱尔一样是诗意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他曾在20年代先锋派电影美学的探索中,开始涉足电影界。

他导演的社会纪录片《尼斯景象》,被称作是“先锋派末期强有力的作品”。

他在30年代初只拍摄了两部作品:《操行零分》和《驳船阿塔郎特号》。

3.雷诺阿对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运动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让·雷诺阿是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象征。

巴赞曾称他为诗意现实主义的真正首领。

在雷诺阿的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两部影片是《大幻影》和《游戏规则》。

雷诺阿在创作中从不重复自己,他的影片往往却具有他的沉思,有着他那极强的社会内容。

诗意现实主义的主要贡献:
(1)更新“现实”观念。

(2)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

坚持独立制片的雷诺阿,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地使用景深镜头,并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电影语法。

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对于“电影本体论”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3)发挥电影中的文学力量。

4.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特征。

答:(1)一次大战到三十年代,经济萧条,百废待兴,人民生活艰难,艺术家把对现实的悲观、对未来的迷茫情绪带到了自己的作品中,他们的作品充满宿命论思想和悲观色彩。

(2)作品主要内容是表现人们生存的压迫和艰难的挣扎。

(3)影片的镜头风格是阴郁、压抑。

(4)艺术家虽然表现了残酷的生活,但他们还是在影片中寻找一丝安慰。

在镜头语言上,也时有诗化处理,比如《操行零分》中的“扔枕头段落”。

(5)影片受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流露出近乎纪录片的朴素风格,真实、自然成为他们的追求目标。

5.让•雷诺阿的主要创作特色。

答:(1)对人性的洞察是深邃的,不作简单化的处理,是一言难尽,这种复杂性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思想的厚度和情感的浓度。

(2)电影语言已经十分娴熟,在雷诺阿等人的电影里,镜头之间的外部蒙太奇已被转换成镜头内部的场面调度,这点正是写实主义方法与技术主义方法的根本分界线。

(3)他迷恋特写,他一直认为,对实物细部的放大,有助于使观众进入梦幻世界。

6.诗意现实主义在其“乐观时期”的影片题材上有何共同点?意义是什么?
答:在题材上的共同点:
(1)这些影片主人公都是些不体面的人,甚至粗俗愚蠢,有着上等人所鄙视的所有缺点。

(2)影片所展示的生活场景是杂乱、肮脏、不堪入目的。

(3)几乎每部影片都涉及到了死亡。

这一切的意义在于它们真实不加掩饰地展示了生活本来的样子。

下层民众的确不如上等人那样体面、优雅,但他们同样有生存权利。

7.对《大幻影》一片进行影片分析。

答:《大幻影》是法国电影诗意现实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讲述了一个关于越狱的故事,但影片的主题是关于合作与和解的问题。

(简述剧情)影片从多方面表现了法国军人的爱国热情,如“马赛曲”一场戏;另一方面又鲜明地表露反战的立场。

影片的合作、和平、反战的思想是通过三个层次表现出来的。

第一层是伯居和冯•劳芬斯坦;第二层是马雷夏尔与罗森塔尔;第三层是马雷夏尔与德国女房东之间逐渐萌生的恋情。

影片主题充分表现了雷诺阿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博大的情怀,尽管他的理想是空洞的、不现实的,但却是纯粹的。

影片吸收了欧洲传统戏剧的结构方式,多条线索细而不乱,前后半部各有侧重;越狱过程屡经曲折,矛盾冲突此起彼伏;节奏上张弛有序,情节上疏密有致。

因此从故事上说,是一个结构相当完整的具有传统意味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