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晨读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上名校课堂晨读手册语文

七上名校课堂晨读手册语文

七上名校课堂晨读手册语文
七年级上册名校课堂晨读手册语文是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参考书籍,旨在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步提升学生成绩。

该手册与人教版教材完全配套,与教学课时基本同步。

该手册包括各种类型的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等,并提供了详细的答案和解析,方便学生自测和复习。

此外,该手册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晨读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果需要购买或了解更多关于七年级上册名校课堂晨读手册语文的信息,建议前往开明出版社官网查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晨读晚练1(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晨读晚练1(含答案)

训练1 快乐晨读诗海漫步诗词在线秋波媚陆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②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③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④,曲江池馆⑤,应待人来. 词语注释①高兴亭:在南郑内城的西北,正对南山.②南山:即秦岭,横亘在陕西省南部,长安城南的南山是它的主峰.长安当时在金占领区内.③酹:以酒洒地而祭.④灞桥烟柳:是一风景区.⑤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今尚存九千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诗词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即目抒感,情调特别昂扬,充分显示了乐观主义精神.上片写自己身处边城秋色,耳闻悲壮号角,目睹平安烽火,高歌酹酒,豪气满怀.下片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收复长安的信心.全词语言平易,情感缠绵悱恻,抒发了作者对故国江山的无限眷恋之情. 经典美文美文在线处之不易①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词语注释①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一州的长官,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简介《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参考译文殷仲堪做荆州刺史,上任时正赶上水涝歉收.每餐都是简单朴素的饭菜,再没有别的佳肴.饭粒掉在餐桌上,总要捡起来吃掉.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却也是由于生性朴素.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如今,我处在这个位置上却不改变(操守).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轻松晚练1.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反问)B.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比喻)C.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拟人)D.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排比)2. 对下列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A. ⑤①②④③B. ⑤②④③①C. ⑤②④①③D. ⑤①④②③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B. 很多市民向记者打听: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有哪些旅游项目?可以品尝到哪些美食?C. 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D. 客居在外的梅葆玖先生用“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的诗句,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4. 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1) ,掷地有声;为人有(2),豁达淡泊;生命有(3),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A.质量 B.分量 C.雅量 D. 胆量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B.5月21日清晨,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D.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6. 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个关于语文的比喻句.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有人说, .7. 阅读语段,为空格处分别选择恰当的句子,将序号填在横线上.谁都不会想到,林书豪,,竟率领球队在NBA 赛场上创造了七连胜的佳绩.同样是替补队员,当别人迷茫、抱怨的时候,林书豪每天都在训练体能,研究比赛.七连胜的奇迹, .A.这个任何时候都可能被裁掉的队员B.这个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被裁掉的队员C.不是上帝的赏赐,就是日日苦练的必然结果D.不是上帝的赏赐,而是日日苦练的必然结果8. 总有一些歌谣,勾起我们美好的记忆.客家童谣是伴随客家人成长的摇篮曲,又是客家人从小开启智慧、认识社会的启蒙书.客家童谣中唱道:“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无老婆”“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你从这两首童谣中读出了什么信息?_____ ____ ___ _____ ____ ___训练 11. D2. C3. C4. (1)B (2)C (3)A5. B6. 示例一:语文是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大树.示例二:语文是一首荡气回肠的交响乐.示例三:语文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7.(1)A (2)D8. 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客家人认为读书才能有出息).。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晨读 新人教版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晨读 新人教版

轻松的早晨——初中生拓展阅读晨读教材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周第一天一、第一阵清风——诗词古韵【阅读提示】这首小诗是中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写的,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形象,他划着小船去偷采白莲花,可是,他毕竟太幼稚了,还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行踪掩盖起来。

朗读时,适宜用轻松语气,舒缓的节奏,饶有兴味地读。

结尾的“开”字一定要拖长声音,读作“开————”才有韵味哟。

读三遍,争取背过。

用时5分钟。

池上(其二)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诗意: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二、第一声鸟语——字词正音掌握一个成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注意“见”字的读音。

用时2分钟。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解释:见:显现。

古同“现”。

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

指书熟读后,自然会领会其中的道理。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第一缕花香——美文园地【阅读提示】不知道是哪位细心人还收藏着“大郅”初中时代的作文,虽然笔触还显稚嫩,但是,春天校园一天的风光还是写出来了,而且,从早到晚,以时间先后的顺序,写出了不同的“校园风光”。

几处拟人手法很是可爱,“草儿睁开它那小而亮的眼睛”句耐人寻味;“小草睡着了”放在结尾处,又呼应了开头。

整篇文章轻松自然,清新可人,也写出了小时候的“大郅”对校园生活的喜爱。

读这篇文章需要:节奏均匀,语气轻快,情感愉悦,用时8分钟。

醉人的校园风光王治郅春天的风,吹进了校园,吹醒了万物。

草儿睁开它那小而亮的眼睛,正好瞄到了风的背影,于是它急忙挤出自己贮存了整冬的绿。

那新绿,让人见了好生欢喜。

于是乎,同学们停下脚步,欣赏着这片新绿。

七年级(上)晨读资料1

七年级(上)晨读资料1

初中语文早读(一)【课外美文】别伤害自己林润瀚正因为那些荣辱得失和各种窘境都伤害不了我们,这就使我们减少了很多的无奈与忧愁,会生活得更为快乐;少了许多的阴影,而多了一些绚烂的色彩。

所以,不伤害自己,也是对自己的爱护,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不要伤害自己,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自愿放弃一些微小的、眼前的利益,使我们不被这些东西网罗住,折腾得伤痕累累,也妨碍了自己的步履。

这无疑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超脱,从而使自己拥有平和的心境,从从容容、踏踏实实地走那属于自己的道路,做自己该做的大事,进而走向成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

不妨说,不伤害自己,是使自己有所成就的聪明的活法。

真的,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上行走时,我们不妨时常自我叮嘱一声:别伤害自己。

【课内必背】《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早读6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早读6

二、重难点句子理解 1.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美丽的彩虹与镰刀头羊从容走向死亡的残酷现实
形成鲜明的对照,用美丽的彩虹象征镰刀头羊美好的 心灵,这句话突出表现了镰刀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 美。
2. 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 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
此句中的三个“没有”构成排比,写出了镰刀头 羊叫声的不同平常,也暗示下文有不平常的事情产生。
30 狼
一、重点字词解释 1. 缀行甚远:连接,课文是紧跟的意思。 2. 一狼仍从:跟从。 3. 两狼之并驱如故:旧、本来。 4. 屠大窘:困窘,处境危急。 5. 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 6. 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课文指往旁边看。 7. 苫蔽成丘:覆盖、遮蔽。 8. 弛担持刀:卸下。
9.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10. 目似瞑:闭眼。 11. 意暇甚:意,表情、态度。暇,空闲。 12. 屠暴起:突然。 13. 又数刀毙之:杀死。 14. 一狼洞其中:打洞。 15.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 16. 狼亦黠矣:狡猾。
二、重难点句子理解 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是人类对马的驯
养。“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诞生就受到人的照料, 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寻找食物;“以接受 束缚而告终”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马被套上缰绳,披 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二是指马从思想上接受 服从人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
畸形(jī xíng):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泛指事物发 展不正常,偏于某一方面。 大方以赴(kāng kǎi yǐ fù):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相得益彰(xiāng dé yì zhāng):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 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益,更加。彰,明显。 有过之无不及(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相比起来﹐只有 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早读2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早读2

7 最后一课
一、字词积累 哽(gěng):声气阻塞。 懊悔(ào huǐ):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 样。 祈祷(qí dǎo):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 自己的愿望。
二、重难点句子理解 1.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
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字帖比作国旗,表达了
5.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 我是雄雌?
此句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 女扮男装、代父参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奇妙地 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脱去我的战袍,穿上我从前的女儿装,坐在窗前 梳理鬓发,对着镜子贴上美丽的花黄。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 辨我是雄雌?
提起兔子时,雄兔前脚时时动弹,雌兔双眼常眯 着,便可看出雄雌;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 认出哪个是雄哪个是雌呢?
三、重难点句子理解 1.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 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 关,超出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清冷的月光照在战士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 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得胜归来。
3.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 花黄。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 早读
6* 黄河颂
一、字词积累 巅(diān):山顶。 澎湃(péng 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 气势雄伟。 狂澜(kuáng 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 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píng zhàng):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 岭、岛屿等)。 培养(bǔ yù):喂养。比喻培养。 九曲连环(jiǔ qū lián huán): 形容很曲折、很复杂的情况,也可形容河流曲折。

七年级上册语文早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早读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王湾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少年中国说》
chán g
《劝学》节选

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
zhòng róu
zhòng
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
yòu gǎo pù
róu
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zh,ì 輮使之
然 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七年级(上)晨读资料7

七年级(上)晨读资料7

初中语文早读(七)【课外美文】生命与美丽雪子真正美丽的生命执着地追求着真善,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更不会让自己美丽的底色染上尘污。

除非用烈火将其燃为灰烬,使之化为尘埃,否则,美丽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

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更甚至,它还未及瞥一眼那夜幕下美丽灿烂的星海苍穹,未及静静地谛听一声那宇宙深处的清纯之音,它就已被意想不到的庸俗与险恶一下子毁得千疮百孔,奄奄一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中,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美丽之所以永恒,正在于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于是,美丽因生命而存在,生命因美丽而永恒。

这是一个连上帝也祈求的统一。

【课内必背】《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丽语靓句】1.假如夜空是海,星星是浪花,那一弯新月便是一叶小舟,载着你我遨游太空。

假如地壳是史书,岩层是书画,那一堆化石便是一行行释注,带着我们回到远古。

2.不要只贪爱温暖的太阳,更应该去爱风雨,它纯洁了你的灵魂;不要只接受光明,更应去享受黑夜,它让你看到了星辰;不要只迎接欢乐,更应该去忍受悲伤,它升华了你的灵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松的早晨——初中生拓展阅读晨读教材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周第一天一、第一阵清风——诗词古韵【阅读提示】这首小诗是中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写的,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形象,他划着小船去偷采白莲花,可是,他毕竟太幼稚了,还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行踪掩盖起来。

朗读时,适宜用轻松语气,舒缓的节奏,饶有兴味地读。

结尾的“开”字一定要拖长声音,读作“开————”才有韵味哟。

读三遍,争取背过。

用时5分钟。

池上(其二)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诗意: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二、第一声鸟语——字词正音掌握一个成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注意“见”字的读音。

用时2分钟。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解释:见:显现。

古同“现”。

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

指书熟读后,自然会领会其中的道理。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第一缕花香——美文园地【阅读提示】不知道是哪位细心人还收藏着“大郅”初中时代的作文,虽然笔触还显稚嫩,但是,春天校园一天的风光还是写出来了,而且,从早到晚,以时间先后的顺序,写出了不同的“校园风光”。

几处拟人手法很是可爱,“草儿睁开它那小而亮的眼睛”句耐人寻味;“小草睡着了”放在结尾处,又呼应了开头。

整篇文章轻松自然,清新可人,也写出了小时候的“大郅”对校园生活的喜爱。

读这篇文章需要:节奏均匀,语气轻快,情感愉悦,用时8分钟。

醉人的校园风光王治郅春天的风,吹进了校园,吹醒了万物。

草儿睁开它那小而亮的眼睛,正好瞄到了风的背影,于是它急忙挤出自己贮存了整冬的绿。

那新绿,让人见了好生欢喜。

于是乎,同学们停下脚步,欣赏着这片新绿。

天边渐渐擦白,月亮婆婆守了一夜,再也禁不住床被的诱惑,悄悄的,悄悄的落下西山。

紧接着,太阳公公上来了,没有人见过他们一起待在天上,他们就象被拆散的恋人一般。

还是很静的,球声传来。

几个早起的同学,抱着篮球,兴冲冲地跑向球场,鸟儿们见到球,哗啦啦四散飞去。

操场边的,满头花白的老头正沿着跑道步履蹒跚地走着,爬满皱纹的脸却掩盖不住他的渴望青春的心。

更多的同学徐徐进入学校,一路上有说有笑,此刻,我们的校园终于醒了。

开始热闹了。

一晚不见,同学们却有千言万语相互倾诉,有的追逐打闹,有的捧书朗读,3年,为了中考,我们还得奋斗。

敲钟声刺穿走廊,同学们呼地拥入教室,虽然静静地等待着老师们来上课,但脸上的意犹未尽,却让人一览无遗。

琅琅的读书声,布满了整个校园。

散去的鸟儿觅食归来,相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同学们张大了眼睛,撑开了耳朵,害怕丢失掉老师讲的每一点知识点,老师们也不甘势弱,站在黑板前,伊伊呀呀唾液横飞;同学们鹦鹉学舌,满心期待下课的铃声。

终于,又是一声刺耳的铃声,同学们冲出教室,尽情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放学了。

同学们散去,留下空旷的校园,再也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刺耳的铃声,小鸟的叫声,留下的,只有寂静,还有风哗哗刮过的声音。

小草睡着了。

嘘,你看,醉人的校园风光。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1.“草儿睁开它那小而亮的眼睛”句以外,再找两个拟人手法的句子。

①②2.通过这篇文章,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四、第一滴甘露——文言源泉【阅读提示】刚刚接触文言文有可能感觉吃力,不过,对照参考译文,你也许能够了解到其中的主要意思。

这篇短文旨在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做学问空有志向不行,还得付诸行动。

学古文也这样,只要你肯去学,就没有学不好的。

用时12分钟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选自《白鹤堂文集》)参考答案:美文园地1. ①天边渐渐擦白,月亮婆婆守了一夜,再也禁不住床被的诱惑,悄悄的,悄悄的落下西山。

②小草睡着了。

2.首先,作者是个热爱校园的人,他把学校写得那么美丽,题目都是“醉人的校园风光”;其次,作者是位喜欢运动的人,一大早就进入操场打球,上课都盼着下课;第三,是个热爱学习的人,喜欢读书,认真听课等。

文言源泉译文:蜀地的边境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贫穷的和尚对富有的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怎么样?”富有的和尚说:“你凭着什么去呢?”贫穷的和尚回答说:“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碗就够了。

”富有的和尚说:“我好多年来都想攒钱乘船而下,还没有成行,你靠什么去呀!”到了第二年,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去过南海的事情告诉给了富有的和尚。

富有的和尚感到惭愧。

西蜀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两个和尚,富有的一个没有去成,而贫穷的一个却去成了。

人们的志向远大,难道不如蜀地边远地方的穷和尚吗?第一周第二天一、第一阵清风——诗词古韵【阅读提示】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

一个头发蓬乱的孩子手握鱼竿学钓鱼,偏偏这时来了一位不识趣的人问路,他连忙远远招招手,不让他惊动了咬钩的鱼儿。

全篇白描手法,没有刻意雕琢,人物形象却跃然纸上,形象自然,神情专注,清纯可人。

最后两句适于用轻声读,最好也做做招手的手势,仔细体味一下。

用时5分钟。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意: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在学钓鱼,斜身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二、第一声鸟语——字词正音掌握一个成语束之高阁(注意“阁”不要写错,2分钟)拼音:shù zhī gāo gé解释:束,捆扎起来。

之,代词。

高阁:储藏书籍、器物的高架子。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示例: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自己造一个句子:束之高阁:三、第一缕花香——美文园地【阅读提示】这是一场“儿子”与鱼的战争,战争激烈的时候,需要加快阅读的速度,营造紧张氛围,显示“父亲”的大多数情节应该舒缓,有张有弛,方能读出味道。

用时8分钟。

读完最好回味一番,利于把握主旨。

这是一篇小小说。

阅读时,你只要弄明白如下几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主题也就清楚了。

1.“父亲”为什么“钓到、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们欢呼雀跃的大鱼”?2.“父亲”为什么不帮助也不要别人帮助处在险境中的儿子?3.“父亲”为什么高声叫着消失在灌木丛中的儿子的名字?4.你明白为什么文章要用这个题目了吧?儿子的鱼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

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的钓鱼。

父亲钓到、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们欢呼雀跃的大鱼。

儿子大概12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

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跑脱了。

突然,男孩的钓竿猛地一沉,差一点把他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

“他钓到了一条王鲑。

个头儿不小。

”伙伴保罗悄悄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地挣扎,孩子渐渐地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去的边缘。

我知道一但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

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放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儿试着收线,但每次都不成功,鲑鱼猛地向下游窜去,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靠拢。

十五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钓竿。

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

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钓竿不停地左右扭动。

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钓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

保罗抓起渔网向男孩走去。

“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它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渔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没在水中。

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迳直窜入那片灌木丛。

我们都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

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儿往前一扑,紧追着鲑鱼钻入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人都呆住了,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声中。

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

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儿紧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退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条大约14公斤重的大鱼。

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

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男孩的父亲的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

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

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

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四、第一滴甘露——文言源泉【阅读提示】这是劝诫孙燕读书的一篇短文。

本文用类比的的手法,阐述“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把读书”这个道理。

难能可贵的是,文章把读书上升到像人离不开喝水吃饭一样的高度,是人的必需,值得重视。

(12分钟)诫子弟书初读古书,切莫惜书。

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便须圈点③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

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④效此也。

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⑤,当珍惜;然贫家只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选自《诫子弟书》)『注释』①燕:孙燕。

②高阁:收藏书籍所在。

比喻放着不用。

③圈点:用圆圈或点加在字句的旁边,表示精彩或重要。

④遑(huáng):顾得上。

未遑,顾不得。

⑤旧窑:这里指年代久远、特别名贵珍奇的器物。

参考答案:美文园地1.因为父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子,而不是为了自己钓鱼,儿子还没钓到鱼,所以,就放掉了。

2.父亲想让儿子自己面对困难,独立处理问题。

3.一方面,父亲希望儿子独立面对困难;另一方面,父亲看不到儿子了,又担心儿子会出危险。

这正是父亲对儿子的大爱的体现。

4.这个题目一方面体现着这条鱼是“儿子”亲手捕获的战利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父亲对儿子成长的骄傲与尊重。

而且,这个题目统率全篇,贯穿始终,结尾更有很好的照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