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名言 关于道德的孔子的名言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1、有教无类。
翻译: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翻译: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
6、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翻译: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翻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翻译: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翻译: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10、听其言而观其行。
翻译: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翻译: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3、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1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翻译: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16、名不正,则言不顺。
翻译: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17、见得思义。
翻译: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18、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19、割鸡焉用牛刀?翻译: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21、朝闻道,夕死可矣。
翻译: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
”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2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道德诚信的名言警句

道德诚信的名言警句(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评语大全、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comprehensive reviews,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道德诚信的名言警句有关道德诚信的名言警句(精选160句)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
十大经典道德名言

以下是十大经典道德名言:1. “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
”——这句话出自《说苑·建本》,意思是亲近并向贤能的人请教学问,是增长才智和道德的途径。
2.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很多与他亲近的人。
”3. “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这句话出自唐·骆宾王《萤火虫赋》,有道德的人,即使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不做亏心事。
说明君子的举止光明磊落。
4. “世治则以义卫身,世乱则以身卫义。
”——这句话出自《淮南子·缪称训》,和平年代,就需要用道义去防止自身堕落。
乱世的时候,要用道义去守护大义。
这两句话讲述的是人们对待道义应该有的态度。
太平盛世时,人们应该学会用道义来加强自身的修养,充实自己。
世道混乱时,要懂得舍生取义,要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义”的精神。
这两句话多为后世的仁人志士引用,抒发自身情怀。
5. “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这句话出自《菜根谭》,道德修养一定要注意细节,施恩行善一定要施给那些无法回报的人。
6. “弘器度以养德也,省怨怒以养气也,绝仇雠以远祸也。
”——这句话出自《呻吟语·修身》,可以通过拓展气度来培养道德,可以通过减少怨恨来静心养气,可以通过杜绝仇敌来远离灾祸。
7. “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
”——这句话出自《菜根谭》,标榜节义的人,一定会因为节义而遭人诽谤;标榜道德学问的人,往往会因为道德学问而招来怨尤。
8. “至人何思何虑,愚人不识不知,可与论学亦可与建功。
”——这句话出自《菜根谭》,智慧与道德都高人一等,超脱于世俗之外的人心境淡然无忧无愁,因此遇事不会存戒心,愚钝的人糊里糊涂,遇事不懂勾心斗争——这两种人都可以和他讨论学问、可以建功立业。
9. “人可以有德,而不可恃其德;可以有才,而不可恃其才。
”——这句话出自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深虑论》,一个人应当有高尚的道德和才能,但不能以此骄傲自大;一个人应该有才能和德行,但不能以此向人夸耀。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
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进行阐述。
第一组:教育与修身1.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孔子关于修身养性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名言。
孔子认为要成为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并且要有一颗真诚正直的心,对待他人要友善体谅,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
2. 不学而时习之,不思则罔,疑则有错:这是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名句。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和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避免错误。
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子对于修身的要求,强调人们要遵循良好的礼仪,从穿衣、言谈、行动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第二组:政治与治国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是孔子对于君子和小人的描述。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胸怀广阔,心胸开放,对待世事和人情要大度,而小人往往心胸狭窄,计较小利,为人处世常常小心谨慎。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观念。
君子注重道义和正义,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升华,而小人只追求私利和功名。
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孔子教育子弟的名言,他认为只有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目标,才能推动一个人不断努力,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第三组:友情与人际关系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这是孔子对于真正的友谊的描述。
孔子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是淡泊无私的,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交朋友。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待人处事应该遵循的原则。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待人真诚、宽容和善良,不去伤害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第四组:学习与修养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强调。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努力去学习,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
古代道德名言箴言五十条选登(含注释)

古代道德箴言五十条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译文】最善良的品行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译文】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译文】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译文】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 ———《道德经》【译文】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节俭,三是不逞强好胜。
7、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译文】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道德经》【译文】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道德经》【译文】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1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2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1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100条关于道德的名言

100条关于道德的名言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
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一些100条关于道德的名言,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0条关于道德的名言1. 大德必得其寿。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礼记·中庸》2. 德进则言自简。
明代官员、理学家薛瑄3. 修练多从苦处来。
清代诗人袁枚《遣兴》4. 当仁,不让于师。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卫灵公》5. 德不孤,必有邻。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6. 富润屋,德润身。
西汉学者戴圣7. 道德是真理之花。
法国作家雨果8.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孟子》9. 修之至极,何谤不息。
唐代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张九龄《上姚令公书》10.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卫灵公》11.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清代学者史襄哉12.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西汉学者戴圣《礼记》13. 德比于上,欲比于下。
西晋初年文学家、思想家傅玄14. 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
斯米茨15.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管仲16. 进行道德教育要认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7. 德如名香,碎之益烈。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18. 商人不言商是不道德的。
19. 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
德国文学家,历史学家蒙森20. 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
宣永光21. 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三皇设言民不违论》22.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北宋文学家苏轼23.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康德24.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洪自诚明朝道人洪应明25.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西汉学者戴圣《礼记》26.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
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子夏27. 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
孔子的名言10句

孔子的名言10句1、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论语·里仁》【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感悟】有德的人终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终会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伙伴,不会孤单。
人生路漫漫,守住本心,正心正行,在对道德的追求与向往途中,总有人相伴同行。
国家、外交、团体、家庭或个人等、皆无法逃遁这一道德规律。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论语·卫灵公》【译文】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必定会有马上到来的忧患。
【感悟】于逆境中审视自身,不断提升重塑的人,才能有突破自我的能力;于顺境中居安思危,不断查缺补漏的人,才能有平步青云的魄力。
人得意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失意的时候要找一条出路!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论语·述而》【译文】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感悟】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时不在,学习资源更是比比皆是。
一个人开始变强的重要表现:坚持学习,始终保持空杯心态!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论语·述而》【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只是天际的一片浮云,毫无意义。
【感悟】如果钱是自己挣的,就是喝白水,吃白粥,心里也是舒坦的。
不义之财不可取,否则,灾祸临门。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译文】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感悟】你有一个女儿,你希望婆家多给彩礼;你有一个儿子,你嫌彩礼太多。
你有一个儿媳,你嫌她事多不懂事;你有一个女儿,你希望她掌管大权。
学会换位,你的世界才会简单,人心简单就幸福。
对别人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换位思考。
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论语·八佾》【译文】事情已经做了,就不用再提;已成事实,也不必再劝阻;过去的事情,再追问也没有必要。
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师德师风的名言

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师德师风的名言1.古今中外经典的名人名言有哪些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2.古今中外关于忠孝的名言警句1 、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
出自明朝《增广贤文》。
各种罪恶之中以放纵为首,各种行为当中以孝道为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名言关于道德的孔子的名言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关于道德的孔子名言一:1.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5.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6.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 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5.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6.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7. 过,则匆惮改。
18. 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0.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关于道德的孔子名言二:1.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3.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5.6.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0.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1.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2.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13.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4.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5. 礼之用,和为贵。
16.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7.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8.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0.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1.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 不学礼,无以立。
23. 有教无类。
24.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27.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8.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9.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1.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关于道德的孔子的名言》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4、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5、巧言令色,鲜矣仁!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不迁怒,不贰过。
10、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礼之用,和为贵。
1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1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8、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听其言而观其行。
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8、过,则匆惮改。
2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道德名言4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6、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4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8、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5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54、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5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关于孔子的精选名言名句大全》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8、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道德名言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1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1、过,则匆惮改。
2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2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道德经典名言》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
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2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2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