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大事年表

合集下载

雍正生平——精选推荐

雍正生平——精选推荐

雍正生平雍正帝(1678年-1735年),姓爱新觉罗,名胤禛,满族,康熙帝第四子。

胤禛是德妃所生之子,《清史稿·世宗本纪》上说他“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

”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

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

胤禛采取表面竭尽孝心,搏取了父皇的好感。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他内倚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的特殊地位,外借四川总督年羹尧的兵力,在隆科多宣读的康熙皇帝“传位于皇四子”遗诏的安排下,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胤禛虽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

雍正帝着手巩固皇位:他严厉打击朋党、政敌。

雍正有兄弟多人,雍正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当作劲敌,对他们予以坚决打击。

雍正二年七月印制他的《朋党论》,发给诸王和要员。

文中强调臣子要与君王同好恶,指出朋党的危害。

做罢舆论后就立即处置他们:康熙的皇十四子允禵先是降爵为郡王,拘禁汤山,后来派去守陵,再后来降爵为贝子,受圈禁。

康熙的皇九子允禟发往西宁,由年羹尧监视并名其为“赛思黑(猪)”,皇八子允禩被圈禁,改名为“阿其那(狗)”。

康熙皇十二子允祹被革职,康熙的皇三子允祉也被革爵禁锢。

排除兄弟方面的威胁后,雍正帝又对倚功自傲或倚亲自矜,结党营私,企图争夺九鼎的年羹尧、隆科多开刀。

年羹尧历任川、陕巡抚、总督,有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功劳。

骄纵揽权,用人自专,企图夺权。

雍正三年(1725),雍正调他任杭州将军,十二月他以92大罪令其自尽。

隆科多是皇亲贵戚:其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姊是雍正嫡母孝懿皇后。

康熙在世时用为一等侍卫,临终时被任为惟一的传诏大臣。

雍正登基后,隆科多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吏部尚书。

他恃亲自矜,招权纳贿,笼络党羽。

雍正五年以41大罪将他圈禁,六年死于禁所。

清朝时期中国历史演变重要事件年表

清朝时期中国历史演变重要事件年表

清朝时期中国历史演变重要事件年表
1644年:明朝灭亡,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进入北京,清朝建立。

1661年:康熙登基,开始清朝的高度繁荣和稳定的时期。

1683年:清朝击败了台湾的郑成功,统一了台湾岛。

1699年:《康熙字典》完成,对汉语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722年:雍正皇帝登基,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打击腐败和整顿政府。

1793年:乾隆皇帝下令禁止私人对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796年:乾隆皇帝去世,他的孙子嘉庆继位。

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与中国发生冲突。

1840年:英国人攻占广州,清朝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1850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成为清朝的重大威胁。

1864年:满洲和汉族人民将太平天国消灭。

1875年:黄河发生严重泛滥,造成许多死亡和财产损失。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朝被迫屈服于法国。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朝被日本击败。

1898年:慈禧太后颁布《戊戌变法》,试图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清朝大事年表

清朝大事年表

清朝大事年表1644年:率领军事力量在太平天国军队破败,清朝得以建立。

1644年至1662年:康熙帝统治,实行“以政治上统一权力,经济上实行开拓政策”的政策,有效控制剥削,大力发展农业,建立了国家司法制度和宫廷制度。

1690年至1722年:雍正帝统治,外交政策由攻击性转向保守,经济上开展了整顿、调控和利用资源开发的农业政策,军事上实行“以经作兵”的军事政策,开展北山,西域,台湾,澳门,海湾等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管制。

1736年至1795年:乾隆帝统治,奠定了清朝新型政治、经济、文化文明,清朝鼎盛时期出现了“官章费”、“北山勒税”、“水利工程”等新的政策和新的结构,新的制度。

1796年至1820年:嘉庆帝统治,尊重职业分工,强化统计、推行官章费,设立新都,重建钱塘江河。

推行军事改革,改良帝国机构,实行招安制度,建立政治体制。

1821年至1850年:道光帝统治,改制军队,进行经济改革,改军税,实行官兵禁渔,建设温州防波堤,实行九邑赋税,发展官营工坊,推行“放火”政策。

1851年至1861年:咸丰帝统治,实行官营工坊经济,加强边疆和西北地区治理,实行“九邑赋税”政策,兴建海塘护堤,改革以鼓励招商,改善公共卫生和祖国边疆的体制和措施。

1862年至1874年:同治帝统治,实施封建社会最后的改革,创建宪法,传统院刊改为政府登记的新制度,取消满族的特权,发展公共卫生,开发铁路,出台新的洋务政策,进行道路建设,发展农业技术,实施“经交改革”。

1875年至1908年:光绪帝统治,赋税、官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维持军费、实施,开拓世界市场,推进台湾殖民,实行现代政治体制,推行宪章政体,简化封建制度,开设学校,实施抗日,大规模发展工艺、医药、机械、熏药、机器电脑等新技术,发射首个中国卫星。

1909年至1911年:宣统帝统治,颁布“民合国改国之宪”,布政、改宪、维护军事,改革工业,实行民生政策,结束殖民,完善税收体系,推行外贸等政策,加强西北边疆管治,但未能圆满结束,宣统帝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雍正皇帝大事年表

雍正皇帝大事年表

康熙五十一年,胤禛34岁。四月,康熙帝指责胤礽行事有异心。康熙帝奉皇太后避暑塞外,命皇太子胤礽等皇子八人随驾。六月,胤禛赴热河请安。七月,胤禛在热河请乃父幸王园进宴。九月,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废黜。十一月,奉皇父命,胤禛与胤祉等皇子以及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等会同宗人府审查托合齐父子于该王府内宴会并贪婪不法案。
康熙三十二年,胤禛15岁。二月,康熙帝巡视京畿,胤禛与胤礽。胤褆、胤祉、胤祺、胤佑、胤禩随驾。八月,康熙帝巡幸塞外,胤禛与胤礽、胤褆、胤祉、胤祺、胤佑、胤禩随驾。十月,重修曲阜里孔庙成,受皇父命,胤禛与胤祉往祭。
康熙三十三年,胤禛16岁,三月,礼部尚书沙穆哈以议皇太子祀奉先殿仪注事,被革职。七月,康熙帝巡幸边塞,胤禛与胤褆、胤祉、胤祺、胤佑、胤禩随驾。十一月,康熙帝谒暂安奉殿和孝陵,胤禛、胤祉、胤禩随驾。
康熙四十九年,胤禛32岁。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胤禛与胤礽等皇子七人侍行,皇太后亦往热河行宫避暑。
康熙五十年,胤禛33岁。正月,康熙帝巡视通州河堤,胤禛与胤礽等皇子六人随驾。四月,康熙帝奉皇太后塞外避暑,胤礽等皇子随驾。五月,康熙帝谕大学士,“朕自京师抱恙而出,今尚需人扶掖而行。”七月,胤禛赴热河请安,并与胤礽等皇子随驾行围。八月,胤禛四子弘历生。十月,一等侍卫行走隆科多署步军统领事,十一月,实授为步军统领。天坛大祭,康熙帝亲诣行礼,两旁须人扶助。
康熙五十二年,胤禛35岁。十一月,命胤禛详查祭器等物件,追究有关责任者。皇太子被废后,诸皇子更加积极谋夺储位。胤禟曾对亲信何图说:“胤禵才德双会,我弟兄们内皆不如,将来必大贵”。
康熙五十三年,胤禛36岁。四月,康熙帝奉皇太后避暑塞外,命胤禛等皇子六人随行。七月,在热河行宫,胤禛请皇父幸王园进宴。胤祉亦多次宴请乃父。十一月,康熙帝巡幸塞外,指责胤禩“藐视朕躬,因愤怒,心悸几危”。胤禩奏称冤抑。

乾隆年表

乾隆年表

乾隆年表雍正元年(1722)雍正二年(1723)雍正三年(1724)雍正四年(1725)雍正五年(1726)七月十八日,迎娶嫡福晋富察氏。

雍正六年(1727)戊申五月二十八日午时,格格富察氏生弘暦长子,永璜,即乾隆帝皇长子。

雍正七年(1728)宝亲王嫡福晋生皇长女。

雍正八年(1729)皇长女幼殇,未封。

雍正八年(1730)雍正九年(1731)四月,格格富察氏生皇次女。

十二月皇次女殇。

宝亲王嫡福晋生皇三女。

雍正十年(1732)雍正十一年(1733)皇四子弘暦被封为和硕宝亲王。

雍正十二年(1734)三月初一,钦奉雍正谕旨于使女之中超拔高氏为宝亲王侧福晋。

雍正十三年(1735)七月初三日(1735年8月20日),格格富察氏卒。

九月初三,宝亲王继皇帝位,。

二十四日,嫡福晋为皇后,侧福晋高氏为贵妃,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为娴妃,格格苏氏为纯嫔,格格金氏为贵人,格格黄氏为仪嫔,格格珂里叶特氏为海常在,格格陈氏为陈常在。

潜邸(嫡福晋富察氏,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侧福晋高氏,格格富察氏,格格苏氏,格格金氏,格格黄氏,格格珂里叶特氏,格格陈氏)元年(1736)海常在晋海贵人。

格格金氏封贵人。

九月二十八日仪嫔薨。

十月,行哲妃、仪嫔追封礼。

二年(1737)纯嫔晋纯妃;金贵人晋嘉嫔;陈常在晋贵人。

十二月初四,行高氏贵妃、金氏嘉嫔册封礼。

三年(1738)皇次子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四年(1739)正月十四日,嘉嫔生皇四子永珹。

五年(1740)六年(1741)二月初七海贵人生皇五子永琪。

二月十三日,嘉嫔晋封为嘉妃、贵人柏氏晋怡嫔;海贵人晋愉嫔;叶赫那拉氏(舒妃)封贵人。

十一月,舒贵人晋舒嫔,行嘉妃、愉嫔、舒嫔、怡嫔晋封礼。

七年(1742)八年(1743)十二月十四日,纯妃生皇六子永瑢。

九年(1744)十年(1745)初,高贵妃旧病复发;魏氏晋贵人。

正月二十三日,高贵妃晋皇贵妃;娴妃晋娴贵妃;纯妃晋纯贵妃;愉嫔晋愉妃。

正月二十四日,以哲妃诞育皇长子,追晋为皇贵妃。

乾隆皇帝大事年表

乾隆皇帝大事年表

乾隆皇帝大事年表乾隆皇帝大事年表康熙五十年(1711)一岁八月十三日(9月25日),生于雍亲王府邸(今雍和宫),宗人府循例起名“弘历”。

父,胤禛,即雍亲王;母,钮祜禄氏,时为格格。

十一月二十七日,异母弟弘昼生。

康熙五十五年(1716)六岁在雍亲王府,自此就傅受学,实为启蒙教育。

康熙五十八年(1719)九岁开始入学读书,塾师为翰林院庶吉士福敏。

又学射于贝勒允禧,学火器于庄亲王允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二岁正月,祖父康熙帝举行千叟宴,奉命与诸皇孙向老臣执爵献酒。

三月,康熙帝两次临幸圆明园,受召见,携至宫中养育。

四月至九月,随康熙帝至热河避暑山庄。

在那里读书、参加木兰秋狝,并入围场。

十一月,康熙帝逝世,父胤禛即位,是为雍正皇帝,由皇孙变为皇子。

雍正元年(1723)十三岁正月,受教于徐元梦、张廷玉、朱轼、嵇曾筠等老师,同学的有兄弘时,弟弘昼。

八月十七日,父雍正帝秘密建储,书“弘历”之名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从此成为密立的储君。

雍正二年(1724)十四岁开始写作,一边读书,一边将心得写成诗文。

雍正三年(1725)十五岁雍正帝命逮川陕总督年羹尧下狱,定九十二条大罪。

雍正四年(1726)十六岁正月,削除允禩、允禟宗籍,分别改其名为阿其那、塞思黑,旋皆死于囚所。

雍正五年(1727)十七岁七月,赐成大婚,与出身满洲名门的富察氏结为夫妻。

是年,弘时因放纵不谨,削宗籍。

雍正六年(1728)十八岁五月,长子永璜生,母为庶妃富察氏(即哲悯皇贵妃)。

雍正七年(1729)十九岁六月,朝廷为征准噶尔,设军机房,后演变为军机处,参予机务。

雍正八年(1730)二十岁六月,雍正帝病,庄亲王、果亲王、和亲王及大学士、内大臣等被召入见,面谕遗诏大意。

是月,次子永琏生。

是年,又加派鄂尔泰、蒋廷锡、顾成天等名臣侍皇子读书。

是年夏,将所著论赋诗词等编成十四卷之《乐善堂集》。

雍正九年(1731)二十一岁二月,河南祥符、封丘等处平民沿途乞食,逼勒富民借贷,地方官无能为力,雍正帝为之骇异。

雍正帝后宫年表

雍正帝后宫年表

雍正帝后宫年表康熙二十七年,主事金桂之女宋氏入侍皇四子胤禛藩邸为格格。

(约于此年)康熙二十八年,加封内大臣费扬古之女乌喇那拉氏为皇四子胤禛福晋,奉旨成婚。

康熙二十九年,知府李文烨之女李氏入侍皇四子藩邸为侧福晋。

(约于此年)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日,格格宋氏生皇长女,未逾月殇,未封,无名。

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初六,侧福晋李氏生皇次女。

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六子时,福晋乌喇那拉氏生皇长子弘晖。

六月,侧福晋李氏生皇子弘昐,未逾月殇。

康熙三十九年八月,侧福晋李氏生皇次子弘昀。

康熙四十二年,皇长子弘晖卒,年仅八岁。

康熙四十三年,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钮祜禄氏入侍藩邸为格格。

二月十三日子时,侧福晋李氏生皇三子弘时。

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格格宋氏生皇三女,未逾月殇,未封,无名。

康熙四十九年,加封福晋乌喇那拉氏为雍亲王妃,侧福晋李氏为侧妃。

康熙五十年,皇次子弘昀卒,年十一岁。

八月十三日子时,格格钮祜禄氏生皇四子弘历。

十一月二十七日未时,格格耿氏生皇五子弘昼。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赐封雍亲王胤禛次女为郡君,七月晋封郡主,九月下嫁纳喇星德。

康熙五十三年,湖北巡抚、太傅,一等公年暇龄之女,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年氏入侍藩邸为侧妃。

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侧妃年氏生皇四女。

康熙五十六年三月,皇次女郡主卒,年二十三岁。

五月,皇四女殇,年仅二岁,未封无名。

康熙五十九年五月,侧妃年氏生皇六子福宜。

康熙六十年二月,皇六子福宜殇。

十月,侧妃年氏生皇七子福惠。

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册立福晋乌喇那拉氏为皇后;加封侧妃年氏为贵妃、侧妃李氏为齐妃、格格钮祜禄氏为熹妃、格格耿氏为裕妃、格格宋氏为懋嫔,格格武氏为宁嫔;赐封郭氏为郭常在,张氏为张常在。

五月,贵妃生皇八子福沛,当即死去。

十二月二十二日,行皇后册立礼。

雍正三年,赐封某氏为海常在。

十一月十五日,贵妃病危,雍正特晋封其为皇贵妃,二十三日,皇贵妃薨。

十二月,册谥皇贵妃为敦肃皇贵妃。

雍正四年,赐封苏氏为苏承诺。

古中国清朝历史事件时间轴

古中国清朝历史事件时间轴

古中国清朝历史事件时间轴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回顾清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并带您一起领略这段历史的风采。

1644年-清朝的建立1644年,明朝面临外敌入侵与内乱之际,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

而后,溥仪(金溥济)被封为南京明熹宗遗愿的皇太子,改元天命,建立南明政权,但因为对抗多个入侵势力而自相残杀,不久后就被吴三桂引导的大清军队消灭,正式建立了清朝。

1661年-康熙时期的推行改革康熙帝登基后,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包括加强中央集权、废除旧式科举制度、整顿吏治、推行“康熙新法”等,为清朝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康熙帝还积极开展对外战争,北伐夺取中国疆土。

1722年-雍正帝的治理与改革雍正帝继位后,采取强硬手段整顿政治经济秩序,打击贪官污吏,恢复了清朝的政治稳定。

同时,他还处决了徐鲁和三藩之乱的头领,加强了对汉族地方官员的监督。

在经济方面,雍正还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重铸钱币、整顿纳贡制度等,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1793年-鸦片战争的爆发鸦片战争爆发于1793年,以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为导火索。

这场战争使清朝政府意识到西方列强的威胁,并揭示了中国经济和军事技术的落后。

战争结束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使清朝陷入了危机之中。

1898年-戊戌变法的推行清朝末年,中国内忧外患,兴起了一股变法思潮,意图改革清朝政治体制,振兴国家。

慈禧太后下令实施戊戌变法,试图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

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和清政府的不力,变法最终失败,也意味着清朝无力抵制即将到来的革命浪潮。

1911年-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灭亡被称为辛亥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于1911年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王朝的革命运动。

在辛亥革命推动下,清朝最终崩溃,宣统帝退位,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本文回顾了清朝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这些事件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雍正大事年表
1678年(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胤禛出生,为康熙帝第四子,母吴雅氏,孝恭仁皇后,时为宫女,次年受封德嫔。

1683年(时虚岁六岁)跟从侍讲学士顾八代学习,直至康熙三十七年。

1686年康熙巡行塞外,胤禛随行,同往的皇子有允礽、允褆、允祉。

1691年约在本年胤禛俸父命同内大臣费扬古女喇那氏结婚。

喇那氏为孝敬宪皇后。

1696年康熙亲征噶尔丹,诸皇子从征,胤禛掌正红旗大营。

1698年康熙授诸子世爵,胤禛为贝勒。

1699年是年,康熙为诸皇子建府,胤禛府邸在其中,为日后的雍和宫。

1703年康熙南巡,至江宁、苏州、杭州,胤禛及允礽、允祥随行。

1708年废黜皇太子允礽。

1709年复立允礽为太子。

胤禛受赐王爵号雍亲王。

约于是年受赐圆明园。

1711年胤禛第四子弘历生。

第五子弘昼生。

1712年康熙再次废黜皇太子允礽。

1713年雍邸属人戴铎提出全面夺取储位规划,胤禛说他的建议是金石之言。

1722年康熙死,隆科多传遗诏,命胤禛继位,胤禛正式即位,改元雍正。

1723年分化瓦解朋党;革新除弊;实行秘密立储制。

青海厄鲁特罗布藏丹津叛乱,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讨之。

1724年雍正将康熙圣谕十六条敷衍成《圣谕广训》,作序颁布,令向民间宣讲。

颁布《御制朋党论》,为允祀集团而发。

任命田文镜为河南巡抚。

1725年以日月合璧、五星连珠为祥瑞,告祭景陵。

以杨名时为云贵总督管云南巡抚事鄂尔泰为云南巡抚管云贵总督事。

以九十二大罪命年羹尧自裁;命李卫为浙江巡抚。

1726年将允禩、允禟削除宗籍;命张庭玉为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蒋廷锡为户部尚书。

1727年签订《恰克图条约》。

以四十二大罪将隆科多圈禁,后死于禁所。

1728年湖南曾静遣其徒张熙往陕西策动岳钟琪反清,兴大狱,株连浙江已故理学家吕留良及其门人严鸿逵、沈在宽等。

1729年因曾静案,设湖南观风整俗使。

以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出征准噶尔。

设军机房,即日后的军机处,代替了内阁的地位。

1730年允祥死,雍正临丧所,命配享太庙;成亲王允祉以临丧无状,削爵圈禁;封允仍子弘皙为理亲王。

1731年傅尔丹被准噶尔打败于和通泊,命马尔塞为绥远将军,前往军营。

皇后死,谥孝敬宪皇后;鄂尔泰奏报改土归流完成。

1732年吕留良案审结,吕留良、严鸿逵戮尸,沈在宽立斩。

1733年封弘历为宝亲王,皇五子弘昼为和亲王。

1735年因改土归流,贵州古州发生叛乱。

雍正皇帝死,有事先封存的传位诏书,命弘历嗣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