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罐定压计算

合集下载

气压罐定压计算

气压罐定压计算

附录C 设置隔膜式气压罐定压的采暖空调系统设备选择和补水泵工作压力计算例题C. 1 例题一某两管制空调系统冬季采用60/50℃热水,系统水容量约75m3;定压补水点设在循环水入口,根据空调设备和管网允许工作压力,确定循环水泵入口最高允许工作压力为1.OMPa(1000kPa);采用不容纳膨胀水量的隔膜式气压罐定压;补水箱与系统最高点高差为45m;试进行定压补水设备的选择计算。

C. 1. 1 根据本措施6. 9节的有关规定和公式进行计算,各公式和图示中容积和压力名称如下:V P——系统的最大膨胀水量(L);V t——气压罐计算调节容积(L);V min—气压罐最小总容积(L);V Z——气压罐实际总容积(L);P1——补水泵启动压力(表压kPa);P2——补水泵停泵压力(电磁阀的关闭压力)(表压kPa);P3——膨胀水量开始流回补水箱时电磁阀的开启压力(表压kPa)P4--安全阀开启压力(表压kPa);——补水泵启动压力P1和停泵压力P2的设计压力比;——容积附加系数,隔膜式气压罐取1.05。

C.1. 2 补水泵选择计算1 系统定压点最低压力为P1=45+0.5+1=46.5(m)=465(kPa)。

2 考虑到补水泵的停泵压力P2,确定补水泵扬程为(P1十P2)/2=(465十810)/2=638(kPa)(P2数值见C. 1.3条3款),高于P1压力173kPa,满足6. 9.3条1款要求。

3 补水泵设计总流量应不小于75×5%=3.75(m3/h)。

4 选用2台流量为2.Om3/h,扬程为640kPa(扬程变化范围为465~810kPa)的水泵,平时使用1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2台水泵同时运行。

C. 1.3 气压罐选择计算1 调节容积不宜小于3min补水泵设计流量。

1)当采用定速泵时V t≥2.0(m3/h)×3/60(h)=0.1(m.3)=100(L)。

2)当采用变频泵时V t≥2.0(m3/h)×1/3×3/60(h)=0.033(m3)=33(L)。

采暖空调循环水系统的补水、定压、膨胀计算表(设置气压罐定压,但不容纳膨胀水量)1

采暖空调循环水系统的补水、定压、膨胀计算表(设置气压罐定压,但不容纳膨胀水量)1

基本数据,需要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按实际情况填写选型参数公式计算基本数据,需要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按实际情况填写选型参数公式计算基本数据,需要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按实际情况填写选型参数公式计算基本数据,需要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按实际情况填写选型参数公式计算冷却水系统基本数据,需要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按实际情况填写选型参数公式计算备注技术措施6.9.1——查表技术措施6.9.1,系统水容量的1%红宝书2030,系统水容量的2%技术措施6.9.3,系统水容量的5%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技术措施6.9.5\6.9.7.3,系统最高点标高+15KPa 技术措施6.9.7.2,“P4+循环水泵扬程”不得大于设备工作压力技术措施6.9.7.1,α宜取0.65~0.85技术措施6.9.6,表6.9.6-2技术措施 公式6.9.6-2技术措施6.9.7.1技术措施6.9.7Vb(30~60min的补水泵流量)+Vp技术措施6.9.3.1,补水泵扬程宜比P1高30~50KPa需校核比P1至少高5m扬程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参考样本红宝书2034,表26.8-9或03R401-2第10页表格备注技术措施6.9.1——查表技术措施6.9.1,系统水容量的1%红宝书2030,系统水容量的2%技术措施6.9.3,系统水容量的5%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技术措施6.9.5\6.9.7.3,系统最高点标高+15KPa 技术措施6.9.7.2,“P4+循环水泵扬程”不得大于设备工作压力技术措施6.9.7.1,α宜取0.65~0.85技术措施6.9.6,表6.9.6-2技术措施 公式6.9.6-2技术措施6.9.7.1技术措施6.9.7Vb(30~60min的补水泵流量)+Vp技术措施6.9.3.1,补水泵扬程宜比P1高30~50KPa需校核比P1至少高5m扬程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参考样本红宝书2034,表26.8-9或03R401-2第10页表格备注技术措施6.9.1——查表技术措施6.9.1,系统水容量的1%红宝书2030,系统水容量的2%技术措施6.9.3,系统水容量的5%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技术措施6.9.5\6.9.7.3,系统最高点标高+15KPa 技术措施6.9.7.2,“P4+循环水泵扬程”不得大于设备工作压力技术措施6.9.7.1,α宜取0.65~0.85技术措施6.9.6,表6.9.6-2技术措施 公式6.9.6-2技术措施6.9.7.1技术措施6.9.7Vb(30~60min的补水泵流量)+Vp技术措施6.9.3.1,补水泵扬程宜比P1高30~50KPa需校核比P1至少高5m扬程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参考样本红宝书2034,表26.8-9或03R401-2第10页表格备注技术措施6.9.1——查表技术措施6.9.1,系统水容量的1%红宝书2030,系统水容量的2%技术措施6.9.3,系统水容量的5%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技术措施6.9.5\6.9.7.3,系统最高点标高+15KPa 技术措施6.9.7.2,“P4+循环水泵扬程”不得大于设备工作压力技术措施6.9.7.1,α宜取0.65~0.85技术措施6.9.6,表6.9.6-2技术措施 公式6.9.6-2技术措施6.9.7.1技术措施6.9.7Vb(30~60min的补水泵流量)+Vp技术措施6.9.3.1,补水泵扬程宜比P1高30~50KPa需校核比P1至少高5m扬程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参考样本红宝书2034,表26.8-9或03R401-2第10页表格备注技术措施6.9.1——查表技术措施6.9.1,系统水容量的1%红宝书2030,系统水容量的2%技术措施6.9.3,系统水容量的5%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技术措施6.9.5\6.9.7.3,系统最高点标高+15KPa技术措施6.9.7.2,“P4+循环水泵扬程”不得大于设备工作压力技术措施6.9.7.1,α宜取0.65~0.85技术措施6.9.6,表6.9.6-2技术措施 公式6.9.6-2技术措施6.9.7.1技术措施6.9.7Vb(30~60min的补水泵流量)+Vp技术措施6.9.3.1,补水泵扬程宜比P1高30~50KPa需校核比P1至少高5m扬程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参考样本红宝书2034,表26.8-9或03R401-2第10页表格。

定压罐计算经验公式

定压罐计算经验公式

暖通空调计算书系统水容量Vc =建筑面积X 0.7〜1.30 (L/m2 )(建筑面积大选小值,建筑面积小选大值)补水泵的选择:扬程比系统补水点压力高30-50kPa,补水泵进出水管较长时,应计算管道阻力, 流量是系统水容量的5%〜10% (建筑面积大选小值,建筑面积小选大值)气压罐的选择:调节容积Vt应不小于3min补水泵流量气压罐最小总容积Vmin= 3 Vt/(1 - a t)Vt----调节容积3----取值1.05at--取值0.69-0.85 (建筑面积大选小值,建筑面积小选大值)50直接公式:Vmi n=空调冷水膨胀、补水、软化设备选择计算已知条件:建筑面积:90000 m 2冷水水温:7.0/12.0 C,(一)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为主,系统最高点70+11.0(地下)=81m , 采用不容纳膨胀水量的隔膜式气压罐定压。

1. 空调系统水容量V c = 0.7〜1.30 (L/m2)(外线长时取大值):1.30 *90000/1000=117 m2. 空调系统膨胀量V p =a* " t*V c: 0.0005*15*117=0.88 m 3(冷水系统)3. 补水泵选择计算系统定压点最低压力:81 +0.5=81.5(m)=815(kPa)(水温W60C的系统,应使系统最高点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5kPa以上)补水泵扬程:为15+50=865 (kPa)(应保证补水压力比系统补水点压力高30-50kPa,补水泵进出水管较长时,应计算管道阻力)补水泵总流量:羽17*0.05=5.85(m 3/h)=1.6 (L/s)(系统水容的5-10%)选型:选用2台流量为1.8 L/s,扬程为90m(900 kPa)的水泵,平时一用一备,初期上水和事故补水时2台水泵同时运行。

水泵电功率:11Kw。

4. 气压罐选择计算1)调节容积V t应不小于3min补水泵流量采用定频泵:V t药.8 m 3/h *3/60 h=0.29 m 3=290 L2)系统最大膨胀量:V p=0.88 m 3此水回收至补水箱3)气压罐压力的确定:安全阀打开压力:P4=1600(kPa)(系统最高工作压力1200 kPa)电磁阀打开压力:P3=0.9*P 4=1440 (kPa)启泵压力:(大于系统最高点0.5m )P1= 865kPa停泵压力(电磁阀关闭压力):P2=0.9*1440=1296 kPa压力比a t= (P1 + 100)/( P 2 + 100)=0.69,满足规定。

气压供水设备(气压罐)的设计公式

气压供水设备(气压罐)的设计公式

长沙中崛供水设备有限公司气压供水设备(气压罐)的设计公式 气压供水设备(气压罐)的设计公式 1、气压罐消防稳压泵的选择: 稳压泵的扬程: Hb=Hy2+Pmin+Hs2=51mH2O 式中:Hy2——水箱最低水位至气压罐最低水位间的静水压(MPa); Hs2——水箱至气压罐总水头损失(MPa); 气压罐稳压泵流量:Q=Vf/Tx 2、气压罐设计最小工作压力和设计最大工作压力的计算:为保证消防供水安全可靠,气压罐设计最小工作压力,应满足最不利点灭火设备或用水设备的水压要求:Pmin=HC+∑hω+HZ长沙中崛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式中:Pmin——气压罐设计最小工作压力(MPa); HC——最不利点灭火设备或用水设备所需的水压(MPa); ∑hω——最不利管路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MPa); HZ——最不利点灭火设备或用水设备与气压给水设备(气压罐)最低水位间的静水压(MPa); (1) 消火栓(气压罐)系统: Pmin=HC+∑hω+HZ=0.50MPa Pmax=Pmin/α=0.50/0.75=0.667MPa (2) 自动喷洒(气压罐)系统: Pmin=HC+∑hω+HZ=0.153MPa Pmax=Pmin/α=0.153/0.75=0.204MPa (3) 由此确定气压罐的最大工作压力为0.667MPa,最小设计压力为0.50MPa 3、立式气压罐水罐设计水位的计算:长沙中崛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气压罐设计最高水位: hmax=(1-α/β)H=(1-0.75/1.1) 1.75=0.557m 式中:H——立式气压罐总高度(m); 气压罐设计最低水位: hmin=(1-1/β)H =(1-1/1.1) 1.75=0.159m; 4、气压罐的水罐空气部分容积: Vk=αVZ/β =0.75 1.98/1.1=1.35m3 5、气压罐的水罐非调节水容积: △Vω=(1-1/β)VZ =(1-1/1.1) 1.98=0.18m3 6、1.气压罐总容积: VZ=βVω/(1-α)=1.1 045/(1-0.75)=1.98m3 式中:VZ——气压罐总容积(m3); α——气压罐压缩空气充装比,取α=0.75; β——气压罐容积附加系数,取β=1.1长沙中崛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气压罐最大工作压力的终极揭秘

气压罐最大工作压力的终极揭秘

气压罐最大工作压力的终极揭秘气压罐的最大工作压力仅指对应于其出厂的预充压力,如果改变了其预充压力,气压罐的最大工作压力也随之改变,以下进行实例分析:按照PV/T=定值来进行不同条件下气压罐气囊内进水量的多少计算,假设整个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即在气压罐内气体体积和压力变化时,其乘积PV是不变。

定义:P 气体的压强(平时习惯叫压力,绝对压强而不是表压)V 气体的体积P0气体的初始压力V0气体的初始体积(忽略气压罐气囊的厚度的话应该就是罐的体积)假设大气压为1bar绝对压力=表压+大气压以意大利Aquasystem气压罐VR24为例分析:1.气压罐预充压力为1.5bar,按气压罐的最大工作压力来计算,此时绝对压力为1.5+1=2.5bar 未充水以前,气体的体积即为罐的体积,也就是24L当气压罐气囊内水压为8bar时,绝对压力即为8+1=9bar,气压罐囊内水和囊背面气体压力平衡时,假设气体的体积为V1,囊内进水体积为△V1P0 ×V0 =9 ×V1 即24 ×2.5 = 9 ×V1V1 = 6.7L 也就是此时气体被压缩到只有6.7L△V1 = 24 – 6.7 = 17.3L2.气压罐内气体放到跟外界大气压相等,此时绝对压力为1bar当气压罐气囊内水压力为4bar时,绝对压力即为4+1=5bar,气压罐囊内水和囊背面气体压力平衡时,假设气体的体积为V2,囊内进水体积为△V2P0 ×V0 =9 ×V2 即24 ×1 = 5 ×V2V2 = 4.8L 也就是此时气体被压缩到只有4.8L△V2 = 24 – 4.8= 19.2L △V2 -△V1 = 19.2 -17.3 = 1.9L3.按气压罐出厂的最大测试压力11.2bar气压罐预充压力为1.5bar,即绝对压力为1.5+1=2.5bar气压罐气囊内水压达到11.2bar时,即绝对压力为11.2+1=12.2bar时,当气压罐气囊内水压力跟气囊背面气体的压力平衡时,假设气体的体积为V3,囊内进水体积为△V3P0 ×V0 =12.2 ×V3 即24 ×2.5 = 12.2 ×V3V3 = 4.92L 也就是此时气体被压缩到只有4.92L△V3 = 24 – 4.92= 19.08L △V2 -△V3 = 19.2 -19.08 = 0.12L由以上分析可知:即使在工作压力4bar的时候,气压罐气囊内进入的水已经比预充压力为1.5bar意大利出厂测试时多了1.9L,比最大测试压力为11.2bar的时候还要多0.12L,所以如果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对气压罐的预充压力进行调整,切记预充压力调大时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如果是把预充压力降低,气压罐的气囊的承压能力就达不到其标注的最大工作压力。

气压罐详细解析预充压力与最大工作压力的重要重要事项

气压罐详细解析预充压力与最大工作压力的重要重要事项

按照PV/T=定值来进行不同条件下气压罐气囊内进水量的多少计算,假设整个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即在气压罐内气体体积和压力变化时,其乘积PV是不变。

定义:P 气体的压强(平时习惯叫压力,绝对压强而不是表压)V 气体的体积P0气体的初始压力V0气体的初始体积(忽略气压罐气囊的厚度的话应该就是罐的体积)假设大气压为1bar绝对压力=表压+大气压1.气压罐预充压力为1.5bar,按气压罐的最大工作压力来计算,此时绝对压力为1.5+1=2.5bar未充水以前,气体的体积即为罐的体积,也就是24L当气压罐气囊内水压为8bar时,绝对压力即为8+1=9bar,气压罐囊内水和囊背面气体压力平衡时,假设气体的体积为V1,囊内进水体积为△V1P0 ×V0 =9 ×V1 即24 × 2.5 = 9 ×V1V1 = 6.7L 也就是此时气体被压缩到只有6.7L△V1 = 24 – 6.7 = 17.3L2.气压罐内气体放到跟外界大气压相等,此时绝对压力为1bar当气压罐气囊内水压力为4bar时,绝对压力即为4+1=5bar,气压罐囊内水和囊背面气体压力平衡时,假设气体的体积为V2,囊内进水体积为△V2P0 ×V0 =9 ×V2 即24 × 1 = 5 ×V2V2 = 4.8L 也就是此时气体被压缩到只有4.8L△V2 = 24 – 4.8= 19.2L △V2 -△V1 = 19.2 -17.3 = 1.9L3.按气压罐出厂的最大测试压力11.2bar气压罐预充压力为1.5bar,即绝对压力为1.5+1=2.5bar气压罐气囊内水压达到11.2bar时,即绝对压力为11.2+1=12.2bar时,当气压罐气囊内水压力跟气囊背面气体的压力平衡时,假设气体的体积为V3,囊内进水体积为△V3P0 ×V0 =12.2 ×V3 即24 × 2.5 = 12.2 ×V3V3 = 4.92L 也就是此时气体被压缩到只有4.92L△V3 = 24 – 4.92= 19.08L △V2 -△V3 = 19.2 -19.08 = 0.12L由以上分析可知:即使在工作压力4bar的时候,气压罐气囊内进入的水已经比预充压力为1.5bar意大利出厂测试时多了1.9L,比最大测试压力为11.2bar的时候还要多0.12L,所以如果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对气压罐的预充压力进行调整,切记预充压力调大时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如果是把预充压力降低,气压罐的气囊的承压能力就达不到其标注的最大工作压力。

气压罐详细解析预充压力与最大工作压力的重要重要事项

气压罐详细解析预充压力与最大工作压力的重要重要事项

按照PV/T=定值来进行不同条件下气压罐气囊内进水量的多少计算,假设整个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即在气压罐内气体体积和压力变化时,其乘积PV是不变。

定义:P 气体的压强(平时习惯叫压力,绝对压强而不是表压)V 气体的体积P0气体的初始压力V0气体的初始体积(忽略气压罐气囊的厚度的话应该就是罐的体积)假设大气压为1bar绝对压力=表压+大气压1.气压罐预充压力为1.5bar,按气压罐的最大工作压力来计算,此时绝对压力为1.5+1=2.5bar未充水以前,气体的体积即为罐的体积,也就是24L当气压罐气囊内水压为8bar时,绝对压力即为8+1=9bar,气压罐囊内水和囊背面气体压力平衡时,假设气体的体积为V1,囊内进水体积为△V1P0 ×V0 =9 ×V1 即24 × 2.5 = 9 ×V1V1 = 6.7L 也就是此时气体被压缩到只有6.7L△V1 = 24 – 6.7 = 17.3L2.气压罐内气体放到跟外界大气压相等,此时绝对压力为1bar当气压罐气囊内水压力为4bar时,绝对压力即为4+1=5bar,气压罐囊内水和囊背面气体压力平衡时,假设气体的体积为V2,囊内进水体积为△V2P0 ×V0 =9 ×V2 即24 × 1 = 5 ×V2V2 = 4.8L 也就是此时气体被压缩到只有4.8L△V2 = 24 – 4.8= 19.2L △V2 -△V1 = 19.2 -17.3 = 1.9L3.按气压罐出厂的最大测试压力11.2bar气压罐预充压力为1.5bar,即绝对压力为1.5+1=2.5bar气压罐气囊内水压达到11.2bar时,即绝对压力为11.2+1=12.2bar时,当气压罐气囊内水压力跟气囊背面气体的压力平衡时,假设气体的体积为V3,囊内进水体积为△V3P0 ×V0 =12.2 ×V3 即24 × 2.5 = 12.2 ×V3V3 = 4.92L 也就是此时气体被压缩到只有4.92L△V3 = 24 – 4.92= 19.08L △V2 -△V3 = 19.2 -19.08 = 0.12L由以上分析可知:即使在工作压力4bar的时候,气压罐气囊内进入的水已经比预充压力为1.5bar意大利出厂测试时多了1.9L,比最大测试压力为11.2bar的时候还要多0.12L,所以如果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对气压罐的预充压力进行调整,切记预充压力调大时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如果是把预充压力降低,气压罐的气囊的承压能力就达不到其标注的最大工作压力。

消防气压罐稳压计算法

消防气压罐稳压计算法

真空泵维修http:消防气压罐稳压计算法气压罐的设计计算气压罐增压系统的设计计算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即气压罐总容积的计算和每个压力控制点压力值的计算。

总容积的计算确定所选压力罐的大小,压力的计算确定稳压泵的启、停范围以及开启消防泵的压力值。

气压罐的总容积V气压罐的总容积一般按公式V= VX(1- b)计算。

式中:V为气压罐的总容积m3;VX为消防水总容积等于消防贮水容积、缓冲水容积和稳压水容积之和;为气压罐的容积系数,卧式、立式、隔膜式气压罐的容积系数分别为1.25,1.10和1.05;b为气压罐最低工作压力和最高工作压力之比(以绝对压力计),一般宜采用0.65~0.85。

消防贮水总容积(VX):设置气压罐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火灾发生初期高泉消防泵没有启动之前消火栓和喷头所需的水压,这段时间约为30s。

对于消火栓给水系统,按同时使用2支水枪(每支水枪流量5 L/s)计,消防贮水容积为2*5*30=300L;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5个喷头同时开启,每个喷头以1 L/s计,消防贮水容积为5*1*30=150L。

当2个系统共用气压罐时,消防贮水总容积为300+150=450L。

缓冲水容积V1一般不小于20L,稳压水容积V2一般不小于50L。

压力控制点压力值的计算气压罐设4个压力控制点,如图2所示。

其中:P1为气压罐最低工作压力点或高泉气压罐充气压力,即消防贮水容积的下限水位压力,等于最不利点消火栓所需的水压Hmin,其计算方法同增压泵;P2为最高工作压力,即启动消防泵的压力值。

按下式计算:P2 =(P1 +0.098)b -0.098P01为稳压水容积下限水位压力,此时启动稳压泵;P02为稳压水容积上限水位压力,即气压罐最高工作压力,此时停止稳压泵。

由于压力传感器有精度、稳定性的要求,一般使缓冲水容积的上、下限水位压差不小于0.02~0.03 Mpa;稳压水容积的上、下限水位压差不小于0.05 ~0.06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C 设置隔膜式气压罐定压的采暖空调系统设备选择和补水泵工作压力计算例题
C. 1 例题一
某两管制空调系统冬季采用60/50℃热水,系统水容量约75m3;定压补水点设在循环水入口,根据空调设备和管网允许工作压力,确定循环水泵入口最高允许工作压力为
1.OMPa(1000kPa);采用不容纳膨胀水量的隔膜式气压罐定压;补水箱与系统最高点高差为45m;试进行定压补水设备的选择计算。

C. 1. 1 根据本措施6. 9节的有关规定和公式进行计算,各公式和图示中容积和压力名称如下:
V P——系统的最大膨胀水量(L);
V t——气压罐计算调节容积(L);
V min—气压罐最小总容积(L);
V Z——气压罐实际总容积(L);
P1——补水泵启动压力(表压kPa);
P2——补水泵停泵压力(电磁阀的关闭压力)(表压kPa);
P3——膨胀水量开始流回补水箱时电磁阀的开启压力(表压kPa)
P4--安全阀开启压力(表压kPa);
——补水泵启动压力P1和停泵压力P2的设计压力比;
——容积附加系数,隔膜式气压罐取1.05。

C.1. 2 补水泵选择计算
1 系统定压点最低压力为P1=45+0.5+1=46.5(m)=465(kPa)。

2 考虑到补水泵的停泵压力P2,确定补水泵扬程为(P1十P2)/2=(465十810)/
2=638(kPa)(P2数值见C. 1.3条3款),高于P1压力173kPa,满足6. 9.3条1款要求。

3 补水泵设计总流量应不小于75×5%=3.75(m3/h)。

4 选用2台流量为2.Om3/h,扬程为640kPa(扬程变化范围为465~810kPa)的水泵,平时使用1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2台水泵同时运行。

C. 1.3 气压罐选择计算
1 调节容积不宜小于3min补水泵设计流量。

1)当采用定速泵时V t≥2.0(m3/h)×3/60(h)=0.1(m.3)=100(L)。

2)当采用变频泵时V t≥2.0(m3/h)×1/3×3/60(h)=0.033(m3)=33(L)。

2 系统最大膨胀量为:V P=14.51(L/m3)×75(m3)=1088(L)(单位容积膨胀量见6.9.6条注释),此水量回收至补水箱。

3 气压罐最低和最高压力确定:
1)安全阀开启压力取P4=1000(kPa)(补水点处允许工作压力);
2)膨胀水量开始流回补水箱时电磁阀的开启压力P3=0.9Pa=0.9×1000=900(kPa);
3)补水泵启动压力P1=465(kPa);
4)补水泵停泵压力(电磁阀的关闭压力)P2=0.9P3=0.9×900=810(kPa);
压罐,罐直径400mm,承压1.0MPa,高1490mm,实际总容积V Z=118(L)。

注:气压罐规格是根据厂家的技术资料选取。

C. 2 例题二
某85/60℃热水采暖系统,采用承压为0.80MPa的钢制柱形散热器;系统水容量约75m3;定压补水点设在循环水泵入口,经计算该处允许最高工作压力为0.7MPa(700kPa);采用容纳膨胀水量的隔膜式气压罐定压;补水箱与系统最高点高差为40m;试进行定压补水设备的选择计算。

C.2.1 采用容纳膨胀水量的隔膜式气压罐定压,其容积与压力的关系见图C.2.1。

C. 2.2 根据本措施6.9节的有关规定和公式进行计算,各公式和图示中容积和压力名称如下:
V p——系统的最大膨胀水量(L);
V pi——平均水温为i时,系统的膨胀水量(L);
V t——气压罐计算调节容积(L);
V t’——气压罐实际调节容积(L);
V xmin——气压罐能够吸纳的最小水容积(L);
V x——气压罐实际能够吸纳的水容积(L);
V zmin——气压罐最小总容积(L);
V z——气压罐实际总容积(L);
P0——无水时气压罐的充气压力(表压kPa);
P1i——系统平均水温为i时,水泵启泵压力(表压kPa);
P2i——系统平均温度为i时,水泵停泵压力(表压kPa);
P1max——最高水温时水泵启泵压力(表压kPa);
P2max——气压罐正常运行的最高压力,即最高水温时水泵停泵压力(表压kPa);
P3——安全阀开启压力(表压kPa)。

C.2.3 补水泵选择计算
1 系统定压点最低压力为P1=40+1+1=42(m)=420(kPa)。

2 考虑到补水泵的最大停泵压力P2max,确定补水泵扬程为(P1+P2)/2=(420+630)/
2=525(kPa)(P2=P2max数值见C.2.4条4款),高于P1压力105 kPa,满足6.9.3条1款要求。

3 补水泵设计总流量应不小于75×5%=3.75(m3/h)。

4 选用2台流量为2.Om3/h,扬程为52
5 kPa(扬程变化范围为420~630kPa)的水泵,平时使用1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2台水泵同时运行。

C.2.4 气压罐选择计算
1 调节容积不宜小于3min补水泵设计流量。

1)当采用定速泵时V t≥2.0(m3/h)×3/60(h)=0.100(m3)=100(L)。

2)当采用变频泵时V t≥2.0(m3/h)×1/3×3/60(h)=0.033(m3)=33(L)。

2 系统最大膨胀量为:V P=24.22(L/m3)×75(m3)=1817(L)(单位容积膨胀量见6.9.6条注释)。

3 能够吸纳的最小水容积
1)当采用定速泵时V xmin=V t+V P=100+1817=1917(L)。

2)当采用变频泵时V xmin=V t+V P=33+1817=1850(L)。

4 气压罐最低和最高压力确定:
1)充气压力P0=420(kPa)(定压点最低压力);
2)安全阀开启压力P3=700(kh)(补水点处允许工作压力);
3)正常运行时最高压力P2max=0.9P3=0.9×700=630(kPa)。

C.2.5 水泵工作压力计算
系统采用不同水温进行质调节时,其膨胀量和对应的罐内压力也随之变化,补水泵应根据水温设定其启停泵压力,以使系统不会因大量泄压补水带进大量空气。

因此应计算不同水温时的补水泵启停泵压力,并进行相应的自动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