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

合集下载

国开大学《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作业4及答案

国开大学《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作业4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作业4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2、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组成,并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

3、静态设计——是指依据系统的功能要求,通过研究制定出机械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

4、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由计算机的制造厂商提供的,用来管理计算机本身的资源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软件。

5、感应同步器——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和圆盘式两种,分别用作检测直线位移和转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对伺服系统的技术要求是(系统精度)、(稳定性)、(响应特性)、(工作频率)。

2、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静态设计)、(动态设计)。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包括(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4、拟定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方案的方法通常有(取代法)、(整体设计法)、(组合法)。

5、接口的基本功能主要有(数据格式转换)、放大、(通信联络)。

6、对直线导轨副的基本要求是(导向精度高)、(耐磨性好)、(足够的刚度)、(对温度变化的不敏感性)和平稳。

7.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应具有良好的侍服性能,要求机械传动部件转动惯量小、阻力合理(刚度大)、(抗振性好)、(间隙小)、并满足小型、轻量等要求。

8、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控制器)、(执行环节)、(比较环节)、检测装置、(被控对象)。

9、工作接地分为(一点接地)、(多点接地)。

10、STD总线的技术特点(模块化设计)、(系统组成)、(修改和扩展方便)、高可靠性。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方向)专业(专科)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学生姓名:范澍萱学号:1461101451464指导老师:万宏强分校:莲湖分校时间:2016年5月20日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表面粗糙度测量计实习一、任务目的与要求1.1目的1.1.1了解表面粗糙度测量计的组成,建立表面粗糙度测量的概念1.1.2 了解表面粗糙度测量计的机械结构和传动原理1.1.3学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正确接线1.1.4学习各单元之间的通信方法和系统调试1.1.5增强团队合作精神1.2要求1.2.1 熟悉机械部分的组成、工作原理1.2.2 绘制机械部分的工作原理图1.2.3 绘制所研究系统的图1.2.4了解各模块控制信号的类型1.2.5熟悉各模块所用传感器类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1.2.6正确分析传感器信号与其它传感器信号的传送过程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绪论1.1前言机械加工中,表面特征的研究是控制机械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内容,而表面粗糙度是表面特种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随着机械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对零件的表面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无论用何种加工方法加工,在零件表面总会留下凹凸不平的刀痕,出现交错起伏的峰谷现象,粗加工后的表面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精加工后的表面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仍能观察到,这就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过去称为表面光洁度。

国家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由高度参数、间距参数和综合参数组成。

1.2题目背景和意义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

它的大小对零件表面的摩擦磨损、疲劳强度、冲击强度、耐腐蚀性、接触刚度和抗震性、配合性质、测量精度和密封行等有很大的影响。

粗糙度测量有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两大类方法。

触针式接触测量粗糙度参数的方法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

该课题就是针对触针式测量粗糙度的测量系统进行改造。

1.3国内外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的研制情况表面粗糙度与零件表面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们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测量表面粗糙度的重要性。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报告在实训中,我选择了PLC应用技术作为其中一个重点项目。

通过实际操作和调试,我深刻认识到PLC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在实践中,我研究了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调试技巧。

通过对PLC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我掌握了PLC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PLC实现对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

这让我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单片机控制技术在实训中,我还选择了单片机控制技术作为另一个重点项目。

通过实际操作和调试,我深刻认识到单片机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在实践中,我研究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调试技巧。

通过对单片机控制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我掌握了单片机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单片机实现对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

这让我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实收获通过这次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实训中,我不断地挑战自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师傅和同学沟通交流,这些都是我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必备的能力。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在这个领域中的发展方向。

PLC,即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器操作的电子装置,专为工业环境设计。

它采用可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及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出和输入,控制着各种类型的机器和生产。

PLC的工作过程可大致划分为扫描计数、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及输出刷新阶段三个阶段。

在扫描计数阶段,PLC以扫描方式按顺序读入所有的输入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像区中的单元内。

在执行和刷新阶段中,输入的状态和数据发生了变化,I/O中相应状态数据也不会发生改变。

因此,当输入的信号为脉冲信息时,其扫描的周期要小于信号的宽度,才能被读入。

国家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作业1-4参考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测量——是人们借助于专门的设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被测对象收集信息,取得数据概念的过程。

2.灵敏度——指在稳态下,输出的变化量ΔY与输入的变化量ΔX的比值。

即为传感器灵敏度。

S=dy/dx=ΔY/ΔX3.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的方向对它施加力而使它产生变形时,内部就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将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

当外力去掉后,它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

4. 动态误差——在被测量随时间变化过程中进行测量时所产生的附加误差称为动态误差。

5. 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内循环)和(外循环)。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性能指标),(系统功能),(使用条件)。

3.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PLC)。

4.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20mm)。

5. 连续路径控制类中为了控制工具沿任意直线或曲线运动,必须同时控制每一个轴的(位置和速度),使它们同步协调到达目标点。

6. 某4极交流感应电机,电源频率为50Hz,转速为1470r/min,则转差率为(0.02)。

7.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增加而减小)。

8. 累计式定时器工作时有(2)。

9. 复合控制器必定具有(前馈控制器)。

10. 钻孔、点焊通常选用(简单的直线运动控制)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s()A. 产大B. 减小C. 不变D. 不定2. 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力学模型是()A. 阻尼—质量系统B. 弹簧—质量系统C. 弹簧—阻尼系统D. 弹簧系统3.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A. 有关B. 无关C. 在一定级数内有关D. 在一定级数内无关4.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A. 单片机B. 2051C. PLCD. DSP5、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比较环节和检测环节等个五部分。

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三篇】

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三篇】

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三篇】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一】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大学四年就要过去了,但是大多数人对本专业的熟悉仍是不够, 学校为了使咱们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工程制造技术的熟悉,加深机电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熟悉,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特意安排了咱们到几个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工厂进行参观实习。

为期五,六天的生产实习,咱们前后去过了邯郸汉阳包装机械和保定长城汽车股分。

了解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类知识,各厂工人的工作情况等等。

切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电子技术在机械制造工业的应用了,精密机械制造在机械制造的应用了,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

一实习地址邯郸汉阳包装机械厂保定长城汽车股分二实习时间XX年3月三实习目的通过完成毕业实习进程,结合毕业设计或论文选题深切工厂企业实地参观与调查,达到以下的实习目的在这个基础上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与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 了解机械人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掌握工业机械人的运动形式及其类型3. 汽车产品的生产工艺进程及企业大体生产状况4. 汽车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及各零件的作用5. 了解与熟悉汽车生产的各工艺进程。

包括整车装配部件生产等。

6. 了解与熟悉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组织进程。

7. 了解国内外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8. 搜集毕业设计内容的相关资料。

9. 了解与熟悉汽车生产的各工艺进程。

包括整车装配部件生产等。

四毕业实习单位状况概述汉阳(邯郸)包装机械是韩国汉阳包装机械株式会社[公司总部在韩国仁川,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华投资的跨国企业。

公司全套引进国外技术与管理,聚集优秀人材,全心致力于热收缩设备的研制开发与生产制造,产品有L式、袖筒式、枕式三大系列,160多个品种.产品科技含量高,生产工艺先进,有多种机型为国内初创,国际领先。

2023最新国开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形考任务答案(陕西)

2023最新国开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形考任务答案(陕西)

B B D ABC ABC AC 错错对对1.步进电机转动后,其输出转矩随着工作频率增高而(B )。

单选题A.上升B.下降C.不变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以下可对异步电动机进行调速的方法是(B )单选题A.改变电压的大小B.改变电动机的供电频率C.改变电压的相位D.改变电动机转子绕组匝数3.只能进行角位移测量的传感器是(D)单选题A.电容传感器B.电感式传感器C.光栅D.光电编码盘4.拟定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案的方法有(ABC )多选题A.替代法B.整体法C.组合法D.个别设计法5.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源由(ABC)组成。

多选题A.变频信号源B.脉冲分配器C.功率放大器D.驱动器6.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传动部件的摩擦特性的要求为( AC)多选题A.静摩擦力尽可能小B.静摩擦力尽可能大C.动摩擦力应尽为可能小的正斜率D.动摩擦力应尽为可能小的负斜率7.传感器的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

(错)判断题A.对B.错8.选择传感器时,如果测量的目的是进行定性分析,则选用绝对量值精度高的传感器,而不宜选用重复精度高的传感器。

(错)判断题A.对B.错9.电液伺服系统的过载能力强,在强力驱动和高精度定位时性能好,适合于重载的高加减速驱动。

(对)判断题A.对B.错10.D/A转换的方式可分为并行转换的串行转换方式。

(对)判断题A.对B.错。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1. 前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既有趣又充满挑战的话题——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

哎,说到这儿,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这听起来像是某种高大上的工程学科,其实,咱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大玩具,里面有电机、传感器、控制器,就像拼乐高一样,把这些东西组合起来,能做出神奇的效果。

在这个实训过程中,咱们不仅要动手操作,还要动脑筋,想想怎么让这些机械和电气结合得天衣无缝。

真是既紧张又刺激,仿佛在玩一场大型的真人秀。

好吧,咱们慢慢来,带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2. 实训的内容2.1 基本概念首先,咱们得明白,机电一体化其实就是把机械、电子、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

你问我这有什么用?哈哈,这个可多了!想象一下,如果你能设计一个自动化的生产线,那简直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嘛!从汽车制造到家电生产,处处都离不开机电一体化的身影。

2.2 实训项目在实训的过程中,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一些小项目,比如搭建一个简单的自动化输送系统。

听上去是不是很酷?先得画图,然后把每个部件的功能搞清楚。

哦,对了,还有调试阶段,哎呀,那可是个技术活儿啊,调试的时候真是“头大”,有时候明明接线正确,但就是不动,真让人抓狂。

3. 动手操作3.1 实际操作说到动手,实训的时候简直乐趣无穷。

你知道吗,拿起工具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就像变身超级英雄,马上要拯救世界了。

先是拿起螺丝刀,拧呀拧,随后又拿起焊接工具,噼里啪啦,感觉就像在为一台机器注入灵魂。

每一次成功的拼接都让我心里乐开了花,真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典范。

3.2 解决问题不过,有时候也会遇到小麻烦,比如说,传感器不灵敏,怎么调都不行。

这个时候就需要“冷静思考”,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查阅资料,甚至请教老师。

每当解决一个难题,心里那个成就感,简直比吃了蜜还甜,真是让人想大喊“太棒了!”。

4. 团队合作4.1 团队精神在实训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咱们组里有个小伙伴特别喜欢开玩笑,每次遇到问题,他总是幽默地说:“这不是问题,这只是未解决的挑战!”大家听了都乐了,气氛一下子轻松了很多。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心得体会(最新版)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心得体会(最新版)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心得体会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心得体会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心得体会 16-03-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心得体会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心得体会(一)我在XXX年X月参加XX公司主办的全国机电一体化师资培训班,在培训期间,就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和方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心得体会 16-03-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心得体会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心得体会(一)我在XXX年X月参加XX公司主办的全国机电一体化师资培训班,在培训期间,就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和方向做了介绍,参观了XX技师学校的实训基地,其中包括柔性系统,触摸屏在行走机械手中的应用,PL在行走机械手中的应用,变频器调速的应用。

其中,TVT-ETSA自动生产线拆装与调试实训装置包括以下内容:气动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直流电机驱动技术、步进电机驱动技术、伺服电机驱动技术、触摸屏应用技术、上位机监控技术、PL工业络技术、变频调速技术、PL技术、故障检测技术、机械结构与系统安装调试技术、人机接口技术、运动控制技术等,是一款设计优秀的学生试验实训平台。

学习的模块包括有:电源模块、4变频器与交流三相同步电机模块、TP177B触摸屏的使用,井式供料单元、皮带传送与检测单元、电感传感器、电容传感器调整方法、到位传感器X4调整方法、行走机械手搬运与仓库单元、行走机械手搬运与仓库单元、旋转编码器、切削加工单元、多工位装配单元。

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是:触摸屏在行走机械手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在触摸屏上制作两个按钮,一个按钮摁下后,行走机械手前移动,一个按钮摁下后,行走机械手后移动。

触摸屏通过通信电缆与S7-0的通信口(PRT0)连接的,以PPI或PI通信方式与PL进行数据交换。

触摸屏直接对PL输出进行写入操作,使Q0.4与Q0.5导通或关断,来控制直流电机的正转与反转。

从而控制行走机械手的左移动与右移动。

PL的I/分配、编写触摸屏程序、通信参数设置、变量的连接、触摸屏按钮的制作、为按钮设置变量函数、触摸屏程序的下载、络线连接的计算机IP设置、SIATI IN FLEXIBLE XX通信设置、PL程序编写、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方向)专业(专科)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学生姓名:范澍萱学号: 1461101451464指导老师:万宏强分校:莲湖分校时间:2016年5月20日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表面粗糙度测量计实习一、任务目的与要求1.1目的1.1.1了解表面粗糙度测量计的组成,建立表面粗糙度测量的概念1.1.2 了解表面粗糙度测量计的机械结构和传动原理1.1.3学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正确接线1.1.4学习各单元之间的通信方法和系统调试1.1.5增强团队合作精神1.2要求1.2.1 熟悉机械部分的组成、工作原理1.2.2 绘制机械部分的工作原理图1.2.3 绘制所研究系统的图1.2.4了解各模块控制信号的类型1.2.5熟悉各模块所用传感器类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1.2.6正确分析传感器信号与其它传感器信号的传送过程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绪论1.1前言机械加工中,表面特征的研究是控制机械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内容,而表面粗糙度是表面特种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随着机械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对零件的表面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无论用何种加工方法加工,在零件表面总会留下凹凸不平的刀痕,出现交错起伏的峰谷现象,粗加工后的表面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精加工后的表面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仍能观察到,这就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过去称为表面光洁度。

国家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由高度参数、间距参数和综合参数组成。

1.2题目背景和意义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

它的大小对零件表面的摩擦磨损、疲劳强度、冲击强度、耐腐蚀性、接触刚度和抗震性、配合性质、测量精度和密封行等有很大的影响。

粗糙度测量有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两大类方法。

触针式接触测量粗糙度参数的方法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

该课题就是针对触针式测量粗糙度的测量系统进行改造。

1.3国内外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的研制情况表面粗糙度与零件表面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们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测量表面粗糙度的重要性。

但由于技术工艺水平的落后,最早只能单纯的依靠人的视觉和触觉来估计,即通过目测手触摸试件与标准样块进行比较,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们又采用了比较显微镜进行比对。

这些原始的测量方法只能对表面微观不平度做出定性的综合评定。

自从1927年德国的施马尔茨(Schmaltz)发明了用光杠杆进行放大的表面轮廓记录仪后,人们就一直致力于表面质量的研究,从此开始了对表面粗糙度的数量化描述。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研制了许多三维表面微观形貌测量仪,使得在局部表面上三维评定表面粗糙度成为可行,而且国际上方兴未艾。

2系统方案选择与论证2.1设计要求本院实验室有一台“221-7”型SORTRONIC的粗糙度轮廓仪,本设计就是在对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型粗糙度轮廓仪的发展方向对其进行设计改造。

如图2.1所示图2.1表面粗糙度轮廓仪2.2基本要求要求实现其速度在1mm/s—5mm/s可调,测量行程可达20mm,在高度方向上传感器杆上下可调节100mm2.3最终成果(1)设计出测量系统的电路(2)设计出测控程序(3)实现电机正反转,调速调节测量行程(4)完成Ra、Rz、Ry的测量(5)完成驱动部分的机械设计2.4测量数据说明)如图2.2所示,通过零件的表面轮廓作一中线m,1.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Ra将一定长度的轮廓分成两部分,使中线两侧轮廓线与中线之间所包含的面积相等,即图2.2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就是在一定测量长度l范围内,轮廓上各点至中线轮廓的平均算术偏差值Ra距离绝对值的平均算术偏差。

用算式表示为2.不平度平均高度(Rz)就是在基本测量长度范围内,从平行于中线的任意线起,自被测轮廓上五个最高点至五个最低点的平均距离(图2.3)```图2.3不平度平均高度3.轮廓最大高度Ry就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2.5影响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精度的分析1.触针针尖半径及触针角度为使触针的运动能准确的反映被测表面的实际轮廓曲线,触针应具有最小的尖端半径和适当的角度,但尖端半径过小不但难于加工,而且极易磨损和划伤被测表面,目前可加工出的针尖半径为1-2um。

2.测量力为使触针运动轨迹符合实际的轮廓曲线,还必须保证触针与被测表面可靠接触,为避免划伤被测表面在保证可靠接触的前提下,选择尽量小的测力,并使触针伸出不同长度时测力的变化也要小。

3.测量基准线通常形成基准线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测量头的移动方向由一个与被测表面无关的导轨,另一种是采用某种形式的滑块即所谓导头,直接将测量头支乘在被测表面上进行滑动的方式来实现。

导头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此时触针的位移是以导头的移动轨迹为基准线,而导头的移动轨迹又由它的现状、位置及被测表面的几何形状所决定。

常用导头的形状为弧型,也有用球面或柱面的,导头多为一个,装在触针前方或后方。

导头能减弱波度及表面宏观几何形状偏差对测量的影响,其减弱程度与滑块曲率半径有关。

导头端部半径r应不小于截止波长的50倍,导头工作表面的微观不平度10点高度Rz值应不大于0.1um。

导头施加于被测表面上的力,对硬质材料不大于0.5N,对软质材料应取低些。

4.测头移动速度测量头移动速度过慢,影响测量效率;速度过快,会使触针产生附加的动测力量,而且有可能在测量过程中使触针与被测表面脱离。

测量头的移动速度受到临界频率的限制。

2.6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本原则1.测量方向表面粗糙度的数值,是在垂直于被测表面的法向截面上给定的。

若技术文件上没有注明测量方向,则应按能给出最大表面粗糙度数值的方向上进行测量,即应在垂直于痕迹的方向上进行测量。

不能明显确定被测表面的加工痕迹方向和非切削加工表面,应在几个不同方向上进行测量,取恰当值作为测量结果。

2.表面缺陷在表面粗糙度评定中不应该把表面缺陷,如气孔、划痕,沟槽等包含进去,也不应该作为判别表面粗糙度合格与否的指标。

3.测量部位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同一加工方法加工出的同一表面,不同部位的粗糙度值不会一样,因此在测量粗糙度数值时,应在不同部位上测量。

2.7测量零件表面粗糙度应注意的问题1.每次测量前,将标准样块用稠布蘸酒精擦拭干净,置于被测表面加工纹路与传感器测头滑行方向垂直的工作台并固定,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对仪器进行校验并调整。

2.将被策零件表面擦拭干净,置于被测表面加工纹路与传感器测头滑行方向相垂直的位置。

3.将传感器轻轻放在被测零件表面上,调整传感器位置,使传感器杆轴线行于被测零件表面,且使传感器测头与被测零件表面垂直。

4.测量时需要判定测量的正确性(可靠性),被测零件的任何局部缺陷,测量时应注意避开。

3电路原理图设计3.1键盘控制电路1.键盘采用3*3矩阵式键盘(如下图3.1所示)图3.1键盘形式2.键盘输入参数包括9种(1)测量行程S1=Ln1=3mm,S2=Ln2=6mm,S3=Ln3=14mm因为L=取样长度,L1=0.25、L2=0.8、L3=2.5,评定长度=Ln=5L,通过计算Ln1=0.25×5再加上两边1左右的余量≈3,Ln2=0.8×5再加上两边1左右的余量≈6,Ln3=2.5×5再加上两边1左右的余量≈14。

(2)S4:开始测量,S5:测量停止,S6:复位(3)S7:Ra,S8:Rz,S9:Ry3.1.1键盘设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键盘是若干按键的集合,是向系统提供操作人员干预命令的接口设备。

键盘可分为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两种类型。

前者能自动识别按下的键并产生相应的代码,以并行或串行方式送给CPU。

它使用方便,接口简单,响应速度快,但价格较高。

后者则通过软件来确定按键并计算键值。

这种方法虽然没有编码键盘速度快,但它价格便宜,组态灵活,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键盘是计算机应用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时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按键的确认键盘实际上是一组按键开关的集合,其中每一个按键就是一个开关量输入装置。

键的闭合与否,取决于弹性开关的合、断状态,反应在电压上就是呈现出高电平或低电平,若高电平表示断开,则低电平表明键闭合。

所以,通过电平状态(高或低)的检测,便可确定相应按键是否已被按下。

在工业控制和智能化仪器系统中,为了缩小整个系统的规模,简化硬件线路,常常希望设置最少的按键却获取更多的控制功能。

2.重键与连击的处理实际按键操作中,若无意中同时或先后按下两个以上的键,系统确认哪个键操作是有效的完全是由设计者的意志决定的。

如视按下时间最长者为有效键,或认为最先按下的键为当前按键,也可将最后释放的键看成是输入键。

不过微机控制系统毕竟是资源有限,交互能力不强,通常总是采用单键按下有效,多键同时按下无效的原则。

3.按键防抖动技术键盘操作为向系统提供操作人员的干预命令的接口,以其特定的按键序列代表着各种确定的操作命令。

所以,准确无误的地辨认每个按键的动作及其所处的状态,是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

多数键盘的按键均采用机械弹性开关。

一个电信号通过机械触点的断开、闭合过程,完成高、低电平的切换。

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用,一个按键开关的闭合及断开的瞬间必然伴随有一连串的抖动,其波形图3.2所示。

抖动过程的长短由按键的机械特性决定,一般为10~20ms。

图3.2键盘抖动为了使CPU对一次按键动作只确认一次,必须排除抖动的影响。

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解决。

(1)硬件防抖动技术通过硬件电路消除按键过程中抖动的影响是一种广为采用的措施。

这种做法工作可靠,且节省机时。

①滤波防抖电路利用RC积分电路对于干扰脉冲的吸收作用,只要选择好时间常数,就能在按键抖动信号通过此滤波电路时,消除抖动的影响。

②双稳态防抖电路用两个与非门构成一个RS触发器,即可形成双稳态防抖电路。

(1)软件防抖动方法如前所述,若采用硬件防抖电路,则N个键就必须有N个防抖电路。

因此,当键的个数比较多时,硬件防抖将难以胜任。

在这种情况下,先用软件延时(10ms到20ms),然后再确认该按键电平是否仍维持闭合状态电平。

若保持闭合状态电平,则确认此键已按下,从而消除了抖动的影响。

3.1.2矩阵键盘接口技术矩阵式键盘常应用在键盘数量比较多的系统中。

这种键盘由行线和列线组成、按键设置在行、列结构的交叉点上,行列线分别连在按键开关的两端。

列线通过上拉电阻接至地,以使无键按下时列线处于低电平状态。

矩阵键盘可分为两大类,非编码键盘和编码键盘。

编码键盘内部设有键盘编码器,被按下键的键号由编码器直接给出,同时具有防抖和解决重键的功能。

非编码键盘通常采用软件的方法,逐行逐列检查键盘状态,当发现有键按下时用计算或查表的方法得到该键的键号。

键盘矩阵与微型机的连接,应用最多的方法是采用I/O接口芯片,有时为简单起见,也可采用锁存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