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版《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辅导教程”》教学目标
青少年版《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辅导教程”》教学目标

青少年版《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辅导教程”》教学目标第一篇:青少年版《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辅导教程”》教学目标青少年版《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辅导教程”》教学目标第一级一、气息训练:慢吸慢呼、慢吸快呼(要求气息下沉,通畅,能持久)二、唇齿舌机能锻炼:1、重点在于舌头的弹力和灵活度;2、口腔控制,唇部喷口;三、语音技巧:1、声母发声校正,根据不同地域方言习惯,重点解决声母方面的问题。
2、平翘舌,f和h;n和l、;zh、ch、sh与z、c、s ; j、q、x 对比正音练习。
四、语言表达基础:1、句子的连贯性;2、逻辑重音、次重音的处理和确定;五、表情模仿:1、基本生活表情(几种笑和哭,酸甜苦辣等),2、强调眼神的感觉与配合;六、形体训练:1、上下台走姿、台上站姿;2、动物形体模仿;七、表演能力训练:1、放松——感受音乐——引导想象——表述想象(要让孩子学会在自然过程中完成练习;表述想象要有空间环境感,鼓励并引导运用适当的词汇,大点的孩子最好能用各种修饰方式进行表达)2、物体感觉训练:通过传递某种物体感受大小、形状、质感、重量。
3、观察和模仿:刷牙、洗脸、吃饭等无实物动作(物体感、方位感、程序及细节)4、朗读技巧:配合绕口令练习,重点在于寓言故事、简单的主持稿练习(报幕词);第二级一、气息训练:腹肌弹发、膈肌弹发;二、唇齿舌机能锻炼:唇部运动;三、语音技巧:1、韵母归音校正,根据不同地域方言习惯,解决韵母及复韵母发声的问题;2、复韵母唇部动程练习;3、前后鼻韵;舌面、后、半高元音;齐齿呼与撮口呼等;In和ing;en和eng;o和e;i和ü;的对比正音练习。
四、语言表达基础:1、停连的方式(落停、扬停、直连、曲连);2、停连的位置确定;3、形体训练:夸张形体模仿(比如瘸子、中风等)4、表情练习:内在情绪表达(如:激动、悲伤、郁闷等)5、表演能力训练:动作目的性训练——单个动作多重目的(比如“坐”、“行走”等);动作接力训练(比如:拿毛巾递给他人—擦好手递毛巾—洗毛巾后递给他人—挂毛巾。
朗诵课程教学大纲

朗诵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朗诵训练,提高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训练,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共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包括语音、语调、节奏、停顿等方面的训练;2. 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培养其表现力和决策力;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促进其语言艺术素养的提升;4.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5.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朗诵技巧训练包括声音练习、语音练习、语调练习、节奏练习、停顿练习等,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
2. 文学作品欣赏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朗诵,通过学生的朗诵训练,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培养其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表达训练通过朗诵表达不同情感,在情感表达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的情商和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老师进行技巧训练的讲解和演示,学生观摩学习;2. 听课与练习相结合:学生进行朗诵练习,老师进行听课评价和指导;3.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4. 合作学习与小组交流: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五、评价方式1. 日常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朗诵技巧、文学作品朗诵、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2. 期中期末考核:进行定期的期中期末考核,包括朗诵表演、文学作品朗诵、情感表达训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文学作品:灵感来自于各种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2. 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朗诵的声音,并进行评价指导;3. 朗诵训练资料:提供给学生一些朗诵训练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进行练习。
七、教学安排1. 每周朗诵课程2节,每节45分钟;2. 每月安排一次文学作品朗诵展示活动,学生进行朗诵表演;3. 每学期进行一次朗诵比赛,评选出优秀的朗诵者。
学生朗诵比赛辅导方案

学生朗诵比赛辅导方案一、辅导目标通过系统的辅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诵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传递能力,在朗诵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培养学生对朗诵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辅导对象参加朗诵比赛的学生三、辅导时间具体辅导开始时间具体辅导结束时间四、辅导地点详细辅导地点,如学校的某间教室或活动室五、辅导内容1、朗诵基础知识(1)发音技巧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以及口腔、鼻腔、胸腔共鸣的运用,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问题,使声音清晰、响亮、富有感染力。
(2)语速与语调指导学生掌握合适的语速和语调,根据朗诵内容的情感变化进行调整,做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3)停顿与重音教导学生合理运用停顿和重音,突出重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朗诵作品选择(1)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声音特点,选择适合的朗诵作品,如诗歌、散文、故事等。
(2)作品内容应积极向上,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3、情感表达(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朗诵作品的内涵和情感,通过表情、动作、声音等多种方式进行情感表达。
(2)让学生学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诵中,使朗诵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4、舞台表现(1)训练学生的舞台礼仪,如站姿、手势、眼神交流等,展现良好的形象和自信。
(2)指导学生如何与背景音乐、灯光等舞台元素配合,营造出良好的舞台效果。
5、模拟比赛(1)定期组织模拟比赛,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比赛环境中锻炼,提高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2)对模拟比赛进行点评和总结,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六、辅导方法1、示范教学教师亲自示范朗诵,让学生直观感受正确的朗诵技巧和情感表达。
2、个别指导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纠正。
3、小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练习和交流,互相学习和提高。
4、观看优秀朗诵作品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朗诵作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技巧。
5、实践演练让学生在各种场合进行朗诵实践,如课堂、学校活动等,积累经验。
朗诵语言训练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朗诵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2. 锻炼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朗诵的基本技巧:气息控制、声音调节、节奏把握、情感表达等。
2. 朗诵作品的选择:诗歌、散文、寓言、故事等。
3. 朗诵实践与表演。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朗诵艺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朗诵?二、讲授新课1. 讲解朗诵的基本技巧:(1)气息控制:讲解气息的重要性,教授腹式呼吸法。
(2)声音调节:讲解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等变化,教授咬字、吐字、共鸣等技巧。
(3)节奏把握:讲解节奏在朗诵中的重要性,教授如何把握节奏。
(4)情感表达:讲解情感在朗诵中的重要性,教授如何通过声音、表情、动作等表达情感。
2. 朗诵作品的选择:(1)诗歌:讲解诗歌的特点,选择一首适合朗诵的诗歌进行示范。
(2)散文:讲解散文的特点,选择一篇适合朗诵的散文进行示范。
(3)寓言、故事:讲解寓言、故事的特点,选择一篇适合朗诵的寓言或故事进行示范。
三、实践与表演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朗诵作品。
2. 每组进行朗诵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3. 每组进行朗诵表演,教师进行点评。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朗诵技巧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1)回家后,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散文、寓言或故事进行朗诵练习。
(2)下节课,每组进行朗诵表演,展示自己的朗诵成果。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2. 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达到教学目标?3. 学生对朗诵技巧的掌握程度如何?4. 教学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足,如何改进?六、教学资源1. 朗诵教材:《朗诵艺术教程》2. 朗诵作品:《离骚》、《匆匆》、《月光下的凤尾竹》等3. 朗诵视频:著名朗诵家的朗诵视频4. 朗诵音频:著名朗诵家的朗诵音频5. 朗诵练习软件:朗诵练习软件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相信学生们能够掌握朗诵的基本技巧,提高朗诵水平,享受朗诵带来的乐趣。
《朗诵艺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2024

朗诵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引言:朗诵艺术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表达和演绎传递情感,展示语言的美感和韵律。
本文将针对《朗诵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从概述、正文内容、总结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朗诵艺术。
概述:《朗诵艺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朗诵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处理、表达和情感沟通能力。
通过学习朗诵技巧、文学鉴赏和情感体验,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口才表达和情感传递能力,培养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
正文内容:一、朗诵基本技巧1. 发音准确。
学生需要通过正音练习和语音纠音,提高发音准确性,使朗诵更加清晰、流利。
2. 语调把握。
学生需要学习掌握不同语调的运用,如疑问句、陈述句、感叹句等,使朗诵更具表现力。
3. 声音运用。
学生需要了解声音的产生和运用原理,通过音量、音色、音调等的控制,使朗诵更富有感染力。
4. 身体表现。
学生需要通过身体语言的运用,如姿势、眼神、手势等,使朗诵更加生动、形象化。
5. 节奏感掌握。
学生需要学习节奏感的培养,通过合理的停顿和速度,使朗诵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
二、文学作品鉴赏1. 选择经典作品。
学生需要学习选择适合朗诵的文学作品,如经典诗歌、散文等,通过鉴赏经典作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2. 文学表达方式。
学生需要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了解不同文学表达方式,如抒情、描写、叙事等,提高朗诵的准确性和韵律感。
三、情感体验与表达1. 文学情感的理解。
学生需要通过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学习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方式。
2. 情感转化与传递。
学生需要通过表演和演绎,将自己的情感与学习到的作品相结合,使情感能够真实地传达给观众。
四、朗诵比赛与演出1. 比赛技巧与准备。
学生需要学习参加朗诵比赛的技巧和准备工作,如舞台表演技巧、选材与排练等,提高演出的质量。
2. 演讲演技的培养。
学生需要借助比赛和演出的机会,不断培养演讲演技,如情感传递、声音把控、肢体语言的运用等。
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辅导教程

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辅导教程
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辅导教程包括以下内容:
1. 语音练习:包括复韵母的发音练习,如ao和au等。
这些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提高语音的清晰度和表现力。
2. 主持演讲训练:这是朗诵语言表演艺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训练内容包括如何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交流,如何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3. 记忆训练:通过记忆一些词组或句子,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这对于朗诵语言表演艺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4. 朗读练习:通过朗读一些优美的文章或诗歌,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5. 观察力、判断力和快速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些能力对于朗诵语言表演艺术来说也非常重要。
通过一些游戏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快速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辅导教程是一个全面的教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朗诵语言表演艺术的技巧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
朗诵训练教案

朗诵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朗诵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语音、语调、重音、停顿等。
2、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各类文学作品。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增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纠正学生的语音错误。
(2)学会运用语调、重音、停顿等技巧来表达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朗诵中自然地融入情感,避免做作和夸张。
(2)对于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作品,如何选择合适的朗诵方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朗诵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
2、示范法教师进行示范朗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朗诵的魅力和正确的表现方式。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朗诵技巧,提高朗诵水平。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的内涵和朗诵要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朗诵音频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朗诵的感受和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朗诵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讲解语音的基本知识,如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方法,纠正学生常见的语音错误。
(3)讲解语调的变化,包括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曲折调等,以及它们在表达不同情感时的运用。
(4)讲解重音和停顿的作用和类型,如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感情重音,以及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感情停顿等。
3、示范朗诵(10 分钟)教师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或小说片段,进行示范朗诵。
在朗诵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刚才讲解的技巧,将作品的情感和意境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朗诵的魅力。
4、学生练习(20 分钟)(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练习朗诵,可以是个人练习,也可以是小组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朗诵中出现的问题。
5、讨论与分享(15 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在朗诵练习中的体会和遇到的问题。
【最新】朗诵考级教案-实用word文档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朗诵考级教案篇一:《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辅导教程(儿童卷)》教学案《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辅导教程(儿童卷)》教学案第一课1、表演游戏训练:课堂训练时间大约10分钟;1)“声东击西”“指挥五官”“声东击西”是一种对孩子快速反应能力进行的训练,一是孩子们注意力必须非常集中,非常认真听对方发出的口令,随即迅速作出相反的动作反应。
对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判断力、快速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2)记忆训练:蓝天、白云、……(主持表演儿童卷第61页)。
顺势记住要背的词组,熟练后反过来背诵。
2、语音练习:课堂训练时间大约15分钟;1)ao—复韵母,(前响复韵母:发音时前强后弱)发音部位由a向o滑动。
包、猫、刀、脑、高、抄等;(主持表演儿童卷第62页)。
2) au—复韵母,发音部位由a向o滑动。
欧、否、偷、扣、抽、收等;(主持表演儿童卷第62页)。
3、朗读练习:ao—“小猫穿花袄,……”(主持表演儿童卷第62页)。
ou—“小海鸥,要飞翔,……”(主持表演儿童卷第62页)。
复韵母的朗读过程要注意声母配合时不同的发音嘴型。
例如翘舌音、平舌音、舌尖音、舌根音等等,一旦声母发音出现偏差,发出来的字、词音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4、补充教材:绕口令《毛毛和涛涛》课堂训练时间大约15分钟;毛毛和涛涛,赛跑又跳高,毛毛跳不过涛涛,涛涛跑不过毛毛,毛毛起得早,教涛涛练跑,涛涛起得早,教毛毛跳高,毛毛跳高跳过了涛涛,涛涛跑步跑过了毛毛。
(课间休息10分钟)5、儿歌朗读表演:《摇篮曲》(课堂训练时间约20分钟)儿歌朗读《摇篮曲》内容优美舒缓,轻轻地诉说着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宝宝进入甜蜜梦香的意境。
朗诵时就要像演唱这首歌那样轻柔飘逸。
避免用雄壮、欢快、鉴定有力的语气朗诵。
6、主持演讲训练:(一)(主持表演儿童卷第63页)(课堂训练时间约20分钟)主持演讲训练(一),这是一段需要与观众积极交流的主持词,其中“谁能告诉我这为什么呀?对,说得不错”,“大家高兴吗?好,”这两句是与观众直接交流的语气,但观众并不一定会回答什么,而是要看主持者个人主持表演给观众留下的良好的互动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版《朗诵“语言表演艺术考级辅导教程”》教学目标第一级一、气息训练:慢吸慢呼、慢吸快呼(要求气息下沉,通畅,能持久)二、唇齿舌机能锻炼:1、重点在于舌头的弹力和灵活度;2、口腔控制,唇部喷口;三、语音技巧:1、声母发声校正,根据不同地域方言习惯,重点解决声母方面的问题。
2、平翘舌,f和h;n和l、;zh、ch、sh与z、c、s ;j、q、x对比正音练习。
四、语言表达基础:1、句子的连贯性;2、逻辑重音、次重音的处理和确定;五、表情模仿:1、基本生活表情(几种笑和哭,酸甜苦辣等),2、强调眼神的感觉与配合;六、形体训练:1、上下台走姿、台上站姿;2、动物形体模仿;七、表演能力训练:1、放松——感受音乐——引导想象——表述想象(要让孩子学会在自然过程中完成练习;表述想象要有空间环境感,鼓励并引导运用适当的词汇,大点的孩子最好能用各种修饰方式进行表达)2、物体感觉训练:通过传递某种物体感受大小、形状、质感、重量。
3、观察和模仿:刷牙、洗脸、吃饭等无实物动作(物体感、方位感、程序及细节)4、朗读技巧:配合绕口令练习,重点在于寓言故事、简单的主持稿练习(报幕词);第二级一、气息训练:腹肌弹发、膈肌弹发;二、唇齿舌机能锻炼:唇部运动;三、语音技巧:1、韵母归音校正,根据不同地域方言习惯,解决韵母及复韵母发声的问题;2、复韵母唇部动程练习;3、前后鼻韵;舌面、后、半高元音;齐齿呼与撮口呼等;In和ing;en和eng;o和e;i和ü;的对比正音练习。
四、语言表达基础:1、停连的方式(落停、扬停、直连、曲连);2、停连的位置确定;3、形体训练:夸张形体模仿(比如瘸子、中风等)4、表情练习:内在情绪表达(如:激动、悲伤、郁闷等)5、表演能力训练:动作目的性训练——单个动作多重目的(比如“坐”、“行走”等);动作接力训练(比如:拿毛巾递给他人—擦好手递毛巾—洗毛巾后递给他人—挂毛巾。
)6、观察与模仿:煎鸡蛋、吃烤地瓜、等人等较为复杂的无实物表演(在一级的基础上加以简单情节的设置)7、朗读技巧:讲故事、古诗、双簧、简单的单人主持稿(报幕词)8、语言基本功训练:韵母、复韵母的绕口令强化练习;第三级一、音域发展训练与口腔体共鸣发挥;二、语音技巧:1、强化拼音对比认读;2、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根音:b、p、m;d、t、l、n;f;g、k、h的正音练习;三、声音音色训练:虚声;四、形体训练:1、台风与精气神(可发挥部分戏剧动作)做到手、眼、身的统一和谐。
五、语言表达基础:1、句子中字词的调值变化。
2、语言节奏变化,从绕口令节奏变化到快板。
六、表演能力训练:1、从动作的变化到表达情绪或者表达目的的变化;2、基本感觉训练(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七、观察与模仿:小动作的观察与模仿(比如穿针引线、剪指甲、掏耳朵等)八、朗读技巧:1、古诗、小散文、快板;2、交流互动性的主持稿;第四级一、声音变化训练:1、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距离、场景、情景下转变音色和音量。
二、语音技巧:1、舌面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儿化音、轻声练习;j、q、x;z、c、s、和zh、ch、sh的正音复习;2、通过考核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前三级的要求。
三、声音音色训练:虚实声变化;四、语言表达基础:话语基本形态练习(高低、快慢、松紧、急缓)五、语言双向交流能力训练:与观众的心理互动空间;六、表演能力训练:1、动作与规定情境的训练:比如“等人”事情发生在白天(晴天、阴天),夜间(黑夜、月夜);冬天(寒冬、稍寒),夏天(酷暑、比较热);商场、马路上、家门口等情境的变化。
2、其他感觉训练(比如吃东西硌牙、噎着,虚脱,醉酒等)七、观察与模仿:人的成长过程训练(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老年)八、朗读技巧:经典散文、单口相声、令人激扬的主持稿九、思维与语言表达训练:形象思维与语言表达;第五级一、语音朗读技巧:1、绕口令综合复习训练;2、诗歌、散文、短文的语流音变、轻重音格式;二、声音练习:口腔体气息走向练习(十三道辙咬字练声习唱要领);三、语言表达基础:表达基本色彩(明快、跃动、高昂、热情)四、语言多向交流能力训练:与角色、对手、观众的心理交流空间;五、表演能力训练:1、假定空间感训练;2、对手交流适应训练;六、想象与无实物表演:1、结合本级表演能力训练设定几个题目让学生练习;2、表演练习允许有少量台词(比如:老同学巧遇、警察与贼、客厅里等)七、朗读技巧:对口相声、诗歌散文、经典快板、播音主持稿和双人主持稿;八、语言基本功训练:1、节奏、气口、重音:贯口《报山名》《中外舞蹈种类》(从慢到快,偷气换气迅速)2、思维与语言表达:想象与语言表达训练;第六级一、语音朗读训练:1、总结前五级学生吸收的情况加以反复强调;2、重点解决音色、语流音变、轻重格式;二、声音练习:1、胸腔共鸣练习;2、低、中、高音音高音色跳跃练习;三、语言表达基础:1、表达基本色彩;(稳健、平和、凝重、轻盈、严厉)2、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与技内部巧综合训练;四、语言即兴表达训练:1、前期用一分钟的时间即兴说一件熟悉的事情或者熟悉的人(要求语言相对要连贯,相同的关联词不得重复超过两次词,尽量不用与讲述内容本身无关的语气词或者思维停顿的字词,思维要走在语言之前);2、后期可由老师提前一节课出题,学生即兴表达(要求同上)。
五、表演能力训练:1、快速进入角色训练;2、角色转变训练;六、命题小品训练;七、朗读技巧:演讲稿、寓言故事、舞台晚会主持稿八、语言基本功训练:1、节奏、气口、重音强化训练:贯口《报菜名》《出国旅游》2、逆向思维和语言表达(与对手辩论、与自我辩论)3、参考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主持人思维训练教程》第七级一、语音与声音训练;1、扩展音域、音量,提升气息控制能力。
a、i、u由低音网上滑动,再由高向低滑动,注意窄音的口腔和气息的控制,声音不能挤。
2、声音对比:用同一段练习题,通过高低、强弱、虚实、刚柔、厚薄、明暗等对比,去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所处的不同环境。
二、语言表达基础:1、训练语言情感表达类型(着急地说、试探地说、哭着说、情不自禁地说、害怕地说、委屈地说、敷衍地说、惊讶地说;)2、新闻稿件播音、通讯稿件播音;三、演讲态势语言的使用技巧1、站姿、走姿、行礼和移动2、手势动作以及使用手势的禁忌:手掌、手指、拳头;3、表情与眼神使用技巧;四、发散性思维与语言表达。
1、从不同的方向去扩展思维,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2、参考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主持人思维训练教程》五、主持技巧:教师给出几个不同的晚会主题,由学生自己构架主持形式和编写主持稿并表演。
六、朗读技巧:经典演讲稿、人物台词长段练习七、故事接龙游戏练习:1、同学围成一圈,由老师或者某一位同学先说一个词语或者短句(句意不得完整),然后依次往下接,绕了三圈必须组成一个教完整的故事。
(期间可中途打断问某一位同学在其中一圈中某位同学说的是什么句子;练习完后可请几位同学把他在某一圈讲那句句子时想象到的是什么完整地表述出来)。
2、练习目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场编创能力、记忆力、专注力、想象力。
3、教学引导:老师要根据故事开始、发展、高潮、结束的规律引导同学在故事形成过程中几个重要的转接。
八、表演能力训练:1、注意力集中和表演内在化:由老师出题(如:一朵茉莉花、狗儿、奶奶等)要求学生通过对某一个假设的物体、对象,各己创编一段话,通过想象语言表达对物体、对象的情感。
2、舞台人物形象塑造。
(真实感与信念。
寻找角色的生活细节。
刻画人物形象)第八级一、语言表达基础:1、语言情感表达类型训练。
(斗志昂扬地、亲切自然地、语重心长地、热情赞美地、深切缅怀地、遗憾惋惜地、诚恳批评地)2、评论稿件播音、文艺稿件播音;二、主持技巧:主持人无稿、脱稿的口语训练。
1、复述:(复述是一种最基本的,用途最广泛的口语表达方式。
复述类型有详细复述、变幻语体复述、扩充式复述和简要复述等;要求突出重点,语脉清晰、线索分明、前后连贯、层次清楚)2、描述:(要求真实准确、让人信服、抓准特征、语言生动)3、评述:(表述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实事求是、要持论公允、观点鲜明、据理充分、语言准确、严谨有力)4、话题讨论:(就某一个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
例如:戏剧演员能当播音员吗?为什么?)三、即兴演讲思路构建练习和语言表达技巧:1、绘画作品讲解练习。
2、语言表现力强化训练。
四、朗诵综合技巧表现:1、选择综合性语言表现方式的经典作品片段练习。
五、表演能力训练:1、交流情绪转化:由老师出题(如:成绩单发放的一天,我和两只宠物,太阳和月亮等)要求学生跟两个假定角色(可以是人物、动物或者其他对象)对话,假定的两个角色必须是持有不同态度或者“我”对他们持有不同的态度,通过语言和表情表达“我”跟假定角色的关系和情感。
2、双人场景命题小品练习:教师设定场景,其它由演员自定自编,表演要突出场景对于人物冲突的主要关系,要学会通过设定场景中的某一物体作为线索。
第九级一、主持技巧:1、即兴主持中的“现挂”,(现场寻找与主持相关的话题元素展开主持)。
2、绘画作品讲解练习。
二、朗读技巧:广播剧、喜剧人物经典台词。
三、思维组织、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1、切入点的选择:(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2)触景生情,借题发挥;(3)议论导入,激发思考;(4)新闻由头,以小见大2、层次的把握:(1)适时小结,理清思路;(2)引用资料,转折推进;(3)提示对立,加温催化;(4)画龙点睛,提纲擎领;(5)巧用重复,突出重点3、结尾的方法:(1)首尾圆合;(2)补充结尾,结论鲜明;(3)创造意境,诱发思考;(4)新闻由头,以小见大4、参考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主持人思维训练教程》四、表演能力训练:1、分析角色性格所应具有的潜台词,让学生通过潜台词进行“填空”。
2、假定不同的人物、场景关系进行对话表演。
五、戏剧作品排练:广播剧、情景剧、话剧、影视剧作品的片段排练。
第十级综合艺术水平培养:(朗诵、主持、播音、小品、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