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单招学校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河南语文单招试题答案

河南语文单招试题答案

河南语文单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栩栩如生咄咄逼人明察秋毫风声鹤唳B. 风华正茂义愤填膺姹紫嫣红一诺千金C. 脍炙人口揠苗助长声名狼藉恣意妄为D. 锲而不舍金榜题名一视同仁一鸣惊人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B.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起来却非常认真。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大家一读。

D.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工作。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心像秋天的落叶一样沉重。

D. 他们像兄弟一样亲密无间。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树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落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还乐于助人。

C.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奋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D.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你难道没有看到那本书吗?D.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答案:B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学习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

B. 他为什么那么努力?因为他有远大的理想。

C. 你为什么要帮助他?因为我觉得他需要帮助。

D.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因为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小鹿一样乱撞。

B.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

C. 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滚落。

D. 他的手像冰一样冷。

答案:B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河南省高职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南省高职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南省高职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B. 革故鼎新C. 振振有词D. 革履新鞋答案:B解析:A项中,“釜”应为“斧”;C项中,“振振”应为“振振”;D项中,“履”应为“鞋”。

B项没有错误。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这次考试难度较大,所以我们班的平均成绩比较低。

B. 这个消息对我很震惊,我完全没有想到。

C.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学校加强了校园安全管理。

D.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答案:D解析:A项中,“由于”和“所以”搭配不当,应去掉“所以”;B项中,“对我很震惊”应改为“让我很震惊”;C项中,“防止不再发生”应改为“防止再次发生”。

3.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答案:B解析:B项中,“一江春水”比喻了诗人的愁绪。

其他选项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

4. 下列古代文学作品中,属于先秦散文的是()A. 《左传》B. 《离骚》C. 《三国演义》D. 《红楼梦》答案:A解析:A项《左传》是先秦时期的史书,属于先秦散文。

B项《离骚》是屈原的诗歌作品,C项《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小说,D项《红楼梦》是清代小说。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是()A.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C.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答案:B解析:B项中,“舵手”借代了领导者的地位。

其他选项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

二、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甲】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河南单招考试试题

河南单招考试试题

河南单招考试试题河南省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一、语文试题(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论语·里仁》篇节选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 请解释“里仁为美”的含义。

2. 根据孔子的观点,不仁之人为什么不能长久地处于贫困或富裕之中?3. 孔子认为仁者和知者对待仁的态度有何不同?4. 请简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句话的含义。

5. 孔子提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句话对现代人有何启示?(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6-10题。

《黄河边的孩子们》节选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滋养了无数的生命,也见证了无数的变迁。

在黄河的臂弯里,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就是河南的农村学生。

这些孩子从小就与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游戏在田间地头,他们的梦在黄河的波涛中。

小强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他的家就在黄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黄河边玩耍,捉迷藏、打水漂,这些简单的游戏构成了他们快乐的童年。

但是,小强也有他的烦恼,那就是学习。

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他无法像城市里的孩子那样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机会。

但他并没有放弃,每天坚持自学,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6. 作者通过描述黄河边的孩子们,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主题?7. 小强的学习条件有哪些限制?8. 请分析小强对学习的态度,并结合文中内容进行论述。

9. 根据文章内容,黄河对孩子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10. 你认为小强最终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二、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整数比?A. 3:5B. B. 4:6C. C. 5:8D. D. 7:912.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x-1,3x+1和5x-3,求x的值。

语文单招考试题及答案河南

语文单招考试题及答案河南

语文单招考试题及答案河南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蹊跷(qī qiāo)箴言(zhēn yán)刽子手(guì zǐshǒu)B. 蹊跷(qī qiào)箴言(zhēn yán)刽子手(guì zǐshǒu)C. 蹊跷(qī qiāo)箴言(zhēn yán)刽子手(kuài zǐshǒu)D. 蹊跷(qī qiào)箴言(zhēn yán)刽子手(kuài zǐshǒu)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深受同事们的敬重。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公司加强了安全管理。

D. 他因为勤奋好学,所以成绩优异。

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3.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其中“会当”的意思是____。

答案:应当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

答案:月亮三、阅读理解(共30分)6.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省略)(1)文章中提到的“他”指的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5分)(2)文章最后一段提到“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训”,你认为这个教训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10分)四、作文(共40分)7. 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内容健康,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书写工整。

答案:略(作文部分需考生自行发挥,无固定答案)。

河南单招语文试卷(答案) (3)

河南单招语文试卷(答案) (3)

高职对口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60分)1.作者在《湘夫人》中所流露的主要情感是()A.对遭受排挤的愤懑B.对流放遭遇的忧伤C.对理想破灭的失望D.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清2.《陌上桑》中,罗敷拒绝使君“共载”的要求所表现的性格特征是()A.机智B.坚贞C.善良D.豪爽3.作品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杜牧4.下列《长恨歌》的诗句中,妙用比喻手法,从而使所喻人物形神兼备的是()A.太液芙蓉未央柳B.梨花一枝春带雨C.在天愿作比翼鸟D.宛转蛾眉马前死5.柳永《八声甘州》中,融贯上下片的词语是()A.残照当楼B.无语东流C.登高临远D.妆楼颟望6.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所用的抒情方法是()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比喻抒情7.辛弃疾《摸鱼儿》上片所描绘的整体景象是()A.风雨交加B.芳草拦路C.春天归去D.画檐蛛网8.从抽象的角度看,《雨巷》中的“丁香姑娘”象征着()A.恋人B.忧愁C.革命D.理想9.《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的喻意是()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10.《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例证法与演绎法B.演绎法与类比法C.类比法与对比法D.对比法与例证法1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①那些遭受灾难的心灵与记忆最终该怎样得以解救?②这的确形成了一种质询。

③犹太人幸存者和死难者的个人记忆在这样的历史叙述中不断完整和深入。

④成为全世界的苦难记忆⑤奥斯维辛之后,当欧洲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把屠杀犹太人上升到人类生存困境的高度时,⑥而南京大屠杀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思想以及人类生存的影响与意义又该如何追问呢? A.①⑥②⑤③④B.⑤③④⑥①②C.①⑥②④⑤③D.⑤③⑥①②④12、下列词语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饮(yǐn)马酗(xiōng)酒为虎作伥(chāng)未雨绸缪(móu)B、椽(yuàn)笔振聋发聩(kuì)骸(hé)骨渲(xuàn)染C、良莠(yǒu)不齐症(zhēng)结模(mú)样功绩(jì)D、相形见绌(chù)殉(xùn)难慰藉(jiè)佛(fú)家1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就此事件,新华社_____发表声明.②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_____到今天.③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他人与社会,个人的成功_____靠自我努力,_____靠社会支持.A.受权留传不仅是而且是B.受权流传与其说不如说C.授权留传与其说不如说D.授权流传不仅是而且是1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C.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D.上海的越剧,沪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汇演中极为引人注目.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春寒料峭的夜晚,他去给父亲送饭.一阵凉风袭来,虽身着冬装却仍觉不寒而栗.B.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C.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D.任何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民的心.16、中国古代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哪个朝代:()A、宋朝B、元朝C、唐朝D、清朝17、《韩厥守宫》是哪一出戏的片段:()A、《搜书院》B、《汉宫秋》C、《赵氏孤儿》1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A、1789年7月14日B、1792年9月15日C、1793年7月14日D、1789年7月15日19、夏威夷群岛位于哪个洲?()北美洲大洋州亚洲D、欧洲20、请问苏联是什么时候解体的?()A、1990年10月B、1990年11月C、1991年12月D、1992年10月二、问答题(共15分)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前面。

河南往年单招语文试题答案

河南往年单招语文试题答案

河南往年单招语文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A. 蜚声中外B. 风声鹤唳C. 栩栩如生D. 一筹莫展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项目终于取得了成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B)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秋天的落叶,像金色的地毯铺满了大地。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整个大地。

4.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 一诺千金B. 画蛇添足C. 杯弓蛇影D. 画龙点睛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C)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花飞舞了。

C. 他不仅学习努力,而且工作认真,更有着高尚的品德。

D. 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

6. 下列词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A. 孜孜不倦B. 一鸣惊人(用于形容突然取得巨大成功,此处语境不适用)C. 举世瞩目D. 独树一帜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D)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工作。

B. 他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道路。

C. 他像一阵风,来去无踪。

D. 他的心灵像清澈的湖水,没有一丝杂质。

8.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A. 画龙点睛B. 一箭双雕C. 风马牛不相及(用于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关系,此处语境不适用)D. 一石二鸟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C.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D. 珍惜时间是我们的责任。

10. 下列词语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A. 一言九鼎B. 一言难尽C.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一诺千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河南语文单招测试题及答案

河南语文单招测试题及答案

河南语文单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明察秋毫锱铢必较风声鹤唳B. 明察秋毫珠圆玉润风声鹤唳C. 明察秋毫珠光宝气风声鹤唳D. 明察秋毫珠光宝气草木皆兵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荀子》D. 《道德经》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B. 他的设计思路清晰,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C. 这篇文章的写作水平很高,值得我们学习。

D.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4-10. (略)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春眠不觉晓,_________。

”答案:处处闻啼鸟12. “_________,死而后已。

”出自《出师表》。

答案:鞠躬尽瘁13. “会当凌绝顶,_________。

”出自杜甫的《望岳》。

答案:一览众山小14-15. (略)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16. 文中“田田的叶子”中的“田田”一词形容的是荷叶的什么特点?答案:茂盛、紧密17. 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描绘荷花的美丽?答案: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8. 文章中“月光如流水一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比喻19-20. (略)四、作文(共30分)21.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河南省单招测试题语文及答案

河南省单招测试题语文及答案

河南省单招测试题语文及答案河南省单招测试题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旁征博引穿流不息再接再励B. 变本加厉一愁莫展口若悬河C. 一诺千金礼上往来风声鹤唳D. 明察秋毫一视同仁杳无音信2. 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那和蔼可亲的态度,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

C.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3-20.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根据实际题目设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床前明月光,________。

”(李白《静夜思》)答案:疑是地上霜2. “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之涣《登鹳雀楼》)答案:白日依山尽3-10.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根据实际题目设置]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问题:1. 请解释“政通人和”的意思。

答案:政治清明,人民和睦。

2. 请简述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答案:岳阳楼位于洞庭湖旁,地理位置优越,可以远眺长江和巫峡,近观潇湘,是观赏自然景观的绝佳之地。

3-4. [此处省略其他阅读理解题,根据实际题目设置]四、作文题(共5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此处省略作文部分,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自行撰写作文]答案部分:一、选择题答案:1. D2. B3-20.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答案]二、填空题答案:1. 疑是地上霜2. 白日依山尽3-10.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答案]三、阅读理解答案:1. 答案:政治清明,人民和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职单招语文模拟题(1)第1题: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

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

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

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

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

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

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

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

某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有伤害力的短波射线。

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

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

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伴随着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胜过了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

如今辐射已不仅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

同样,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不再只是从岩石上冲刷出来由河流带入海洋的钙、二氧化硅、铜以及其它矿物质,它们还有人类聪明才智所创造的人工合成物,在实验室里配制而成,在自然界找不到与它们相似的东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令人不安B、人类无法适应环境变化C、人类的急躁轻率使新情况不断产生D、人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第2题: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什么?()A.人类改变大自然 B.人类改造大自然 C.人类善待大自然D.人类影响大自然第3题: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

这种污染多是无法救治的。

B、如今地球上幅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有钙、二氧化硅、铜以及其它矿物质。

C、人类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已经侵入到生物组织之中,改变了“生物的根本性质”,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

D、化学药品是导致环境污染的元凶之一,但因其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正为人们所推崇。

第4题: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胡髭(zī)媲美(bì)名讳(huì)清荇(xìng)B.炽热(chì)怵目(chù)装殓(liǎn)袅娜(nuó)C.果蠃(luǒ)滟滪(yù)啁啾(jiū)戕害(qiāng)D.漫溯(shuò)嘉猷(yóu)寥阔(liáo)眩惑(xuàn)第5题:下边选项书写全对的一组是()A. 穿流不息粗犷一如继往B. 一诺千斤再接再励水龙头C. 名信片入场券人情事故D.追溯金榜题名滥竽充数第6题:下列语句描写的角度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B.山如眉黛,小屋恰如眉梢的痣一点。

C.山上有了小屋,好像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第7题: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B.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C.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D.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

第8题: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①它肯定会是一部心血凝结成的作品,字字都能滴出血和泪来。

②梦中有欢乐,也有痛苦;有亲情也有离别;有成功,也有失落。

③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⑴拟人夸张⑵排比反复⑶比喻⑷通感B.⑴比喻夸张⑵反复拟人⑶对比⑷比喻C.⑴比喻夸张⑵排比反复⑶通感⑷比喻D.⑴拟人夸张⑵反复拟人⑶对比⑷通感第9题:下列四组词含有褒义、贬义、中性不同感情色彩的是()A.废除解除破除去除B.敬佩敬仰敬爱敬重C.结果成果效果后果D.确切确凿确定确实第10题:下列词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赶走了日本侵略者。

B.在将要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实力超群,很有希望染指金牌。

C.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D.他不过是个初中生,却已经在报纸上发表了不少作品,可见文学造诣很深第11题: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

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

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

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

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

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

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

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句中“可教养的客体”之所指,下列解说最具体准确的一项是()A.哲学概念,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B.指“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的读书人。

C.指“做前提”的“个性或人格”。

D.指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高尚人格和独特人格追求的读书人第12题:下列说明“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的理由,不成立的一项()A.人生太短暂、太宝贵。

B.“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

C.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

D.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

第13题:作者批评年轻人轻视读书之后,提出了有关读书的建议,下列选项列出了这些建议,其中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A.要喜欢读书,要热爱读书。

B.读书应先读基础性的作品,要挑选适合自己的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作品,然后再由浅入深,提高阅读层次。

C.绝不要读流行文学,否则,不能学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D.要学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既要读杰作,而且要花力气,下功夫读。

第14题: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旋(xuán)涡按捺(nài) 蜜饯(jiàn)稍纵即(jí)逝B.桑梓(zǐ)鬈(quán)发昭(zhāo)示图穷匕(bǐ)见C.混(hùn)搭盘桓(huán) 喷(pèn)香扛(káng)鼎之作D.潜(qián)伏佝偻(lóu) 拙(zhuó)见戛(jiá)然而止第15题:下列对加横线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礼尚往来(崇尚)沸反盈天(充满)锱铢必较(古代计时单位)B.引吭高歌(喉咙)明日黄花(菊花)残曛烛天(落日的余光)C.峨冠博带(高)有史可稽(考核)层峦叠嶂(重叠的山峰)D.冠冕堂皇(礼帽)天理昭彰(明显)斑驳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第16题: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A.“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就是为了选择最恰当的字眼,表现出最美的意境。

B.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它;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的健康,直到我们生了病——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C.过去“日啖荔枝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如今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改变过去那种只能供少数人享受的状况了吧!D.正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讲的:少年人如朝阳,如乳虎,如铁路,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

第17题: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造假烟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B.《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是地老天荒时代的神话,但至今仍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C.他讲笑话从不嬉皮笑脸,当你笑个不停时,他仍道貌岸然地讲下去。

D.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第18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B.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C. 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D.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的道路。

第19题: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呗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致橡树》是一篇向陈腐观念发出挑战的现代女性的爱情宣言。

C.《创造宣言》的作者是叶圣陶。

D.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第20题: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句()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第21题:①古诗词中,用“一曲”“一声”“一笛”以抒情写景者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