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春节传统节日教案10篇

春节传统节日教案10篇

春节传统节日教案10篇一、《春节传统节日教案1,春节的由来》。

春节,又称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相传在古代,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它每到农历年末就会出现,吃掉村庄里的人和牲畜。

后来,人们发现“年”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于是他们在除夕夜挂起红灯笼,放鞭炮,用红色的对联和窗花贴在门上,以此来驱赶“年”。

从此,这一传统就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国春节的重要习俗。

二、《春节传统节日教案2,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在春节期间,人们有各种各样的习俗,比如贴春联、贴窗花、包饺子、走亲访友、拜年等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贴春联了。

春联是用红纸书写的对联,一般写有祝福的话语,比如“年年有余”、“吉祥如意”等等。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舞狮、舞龙、耍花灯等传统表演,非常热闹。

三、《春节传统节日教案3,春节的风俗》。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在春节期间,人们有很多风俗和传统。

比如春节期间要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这是一种尊老爱幼的表现。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吃年夜饭、贴春联、包饺子等传统风俗。

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拜祭祖先,祈求祖宗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四、《春节传统节日教案4,春节的传说》。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在春节期间,人们有各种各样的传说。

比如有一个传说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它每到农历年末就会出现,吃掉村庄里的人和牲畜。

后来,人们发现“年”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于是他们在除夕夜挂起红灯笼,放鞭炮,用红色的对联和窗花贴在门上,以此来驱赶“年”。

从此,这一传统就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国春节的重要习俗。

五、《春节传统节日教案5,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在春节期间,人们有各种各样的习俗,比如贴春联、贴窗花、包饺子、走亲访友、拜年等等。

春节的主题活动教案(精选15篇)

春节的主题活动教案(精选15篇)

春节的主题活动教案(精选15篇)春节的主题活动教案1一、活动目标:1、认真倾听故事,能大胆地向别人祝贺新年快乐2、感受故事主人公与人分享的快乐。

3、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二、活动准备:挂图、贺卡、作画用具、大卡纸三、活动难点:感受故事主人公与人分享的快乐。

四、活动过程:一、出示贺卡,引出故事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用的?幼儿欣赏,教师总结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1、教师讲述,提问:这个故事的名称是什么?小老鼠波波寄贺卡给哪些好朋友?2、出示图片提问:为什么波波要送贺卡给它的好朋友?波波送给小猫等贺卡上画了什么?波波后来收到了什么礼物?三、制作贺卡,激发愿望1、小朋友,我们给谁制作一张贺卡,在新年的时候送给他呢?2、她喜欢什么?怎么装饰?3、教师根据幼儿的意愿做贺卡做好后一起送贺卡。

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教师设计了“出示贺卡,引出故事—欣赏故事,理解内容—制作贺卡,激发愿望”几大环节,较好的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在情感上得到了深化。

小班的孩子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多的是建立在故事外显内容的描述,对于本次作品最后一部分内容“波波收到了小动物的礼物是因为它会与人分享”的原因孩子不能很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师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让幼儿通过讨论送贺卡的对象以及去亲自去为幼儿园的工作人员送贺卡。

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儿感受这一故事的内涵,实现社会情感的升华。

突破难点。

新年到了,孩子们内心充满了极大的期盼,在他们希望得到成人送的礼物和祝福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告诉孩子要用自己的行动在新年里对别人表达祝福。

祝贺语、贺卡等都是一种祝福别人的方式、通过小老鼠波波寄贺卡给朋友这一主线,不但让孩子知道了贺卡的使用方法,还体会了其作用,感受故事主人公与人分享的快乐。

春节的主题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图片、故事,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传统习俗,了解“年”的来历。

2、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3、乐于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关于春节的教案(通用14篇)

关于春节的教案(通用14篇)

春节的教案关于春节的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节的教案(通用1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的教案篇1教学目的:1、回忆春节里放鞭炮和烟花的情景,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激发小班幼儿向哥哥姐姐学习的愿望,体验混龄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纸、笔。

大人们庆新年的图片以及歌曲磁带;课前排练大班孩子表演歌曲《新年好》。

教学建议:1、看图片讨论:大人们怎样庆祝新年的到来?2、欣赏大班哥哥姐姐表演的歌曲《新年好》(英文)。

3、跟大班哥哥姐姐学唱歌曲《新年好》(英文)。

采用“一帮一”形式学唱。

4、为歌曲编配动作,随音乐载歌载舞。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出主题。

1、春节里你们在家里有没有放鞭炮和烟花呀?你们放的鞭炮和烟花是怎么样的呀?是在什么地方放的呢?2、那你们能不能把你们放鞭炮、烟花时的情景画出来呢?二、幼儿尝试画。

现在我请你们把自己放鞭炮、烟花时的情景画出来好吗?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相互欣赏作品。

给同伴介绍作品的内容。

四、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出来。

春节的教案篇2活动准备: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看到了什么?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2、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

(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3、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4、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延伸活动:幼儿边看边讲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效果分析:通过宝宝过春节的活动,仿佛又让小朋友们回到了春节时的开心氛围中去了,一时间难以收复小朋友们兴奋的心情。

通过活动的目标要求的学习,我们间接地指引幼儿培养倾听的好习惯。

春节的教案(精选5篇)

春节的教案(精选5篇)

春节的教案(精选5篇)春节的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的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教案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

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

传统节日春节优秀教案(精选7篇)

传统节日春节优秀教案(精选7篇)

传统节日春节优秀教案〔精选7篇〕传统节日春节优秀教案〔精选7篇〕传统节日春节优秀教案1学习目的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北京的春节》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份我自拍的画面,想让大家欣赏一下。

请看大屏幕。

〔播放影片,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看过后你都知道这是什么时候了吧。

如今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来看看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播放动画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我们再来看看北京春节还有哪些风俗?〔出示幻灯片3〕3.如今,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这篇文章了。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通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其中哪些局部是详写,哪些局部是略写?〔出示问题-课件〕3.交流汇报,老师同时出示图片: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场,一直到正月十九完毕以及课文的详、略〕4.如今请大家闭上眼睛说说老北京京味十足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聚等初步感受。

〔出示问题及重点词语〕三、交流讨论,感受北京独特的民俗文化。

同学们,详写的这些内容你最喜欢那局部的内容?咱们就先来分析^p 那一局部。

腊八〔1〕学生齐读本段。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出示重点句子及理解-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似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认识传统节日——春节》教案[五篇]

《认识传统节日——春节》教案[五篇]

《认识传统节日——春节》教案[五篇]第一篇:《认识传统节日——春节》教案认识传统节日——春节中班综合社会活动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激发民族自豪感。

2.认知目标:能够大胆地充分的表达自己对春节的认识和经验。

3.能力目标: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来共同装饰新年环境。

活动重难点:重点是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激发民族自豪感;难点是能够大胆地充分的表达自己对春节的认识和经验和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来共同装饰新年环境活动准备:《东西南北过大年》短片,各种废旧材料活动过程:一、导入:通过背景音乐《春节序曲》和多媒体课件《东西南北过大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直接导入,直奔主题。

二、展开:1.讨论过年的习俗 2.讨论过年习俗的来历3.教师形象生动地讲述故事,介绍年的来历4.通过讲述自己过年的经历,相互分享和交流5.引导幼儿进行过年的相关礼仪教育,培养社会认知能力和交往能力6.通过讨论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7.在创设好的过年环境中,分组合作制作各种过年饰品,动手动脑三、结束活动共同舞龙体验节日快乐,将活动推向高潮,逐渐结束活动。

第二篇:传统节日春节手抄报春节大家都知道是农历的新年,每年的新年都是非常的热闹的,春节有着非常多的庆祝习俗,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吃团圆饭、守岁等等都是我们每年春节都要做的事情。

下面是关于传统节日春节手抄报的内容,欢迎阅读!传统节日春节手抄报春节有哪些禁忌1、过年这段时间,大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无论是你骂别人,还是别人骂你,只要你先骂别人,那就可能会是你一年的运势都不好,而且对健康不利,都知道过年是个重要的日子,那为何不能和气的过春节,所谓和气生财。

还包括不能打小孩、吵架、不准骂人、诅咒或发誓、打破东西、病死伤残之类的言语连灾祸亏损等只要是不吉利的言语,行为在过年期间都不可说和做。

这样才能确保新年幸福顺利安康,新的一年才能有好的开始,好运才会相伴你。

过春节活动教案(精选6篇)

过春节活动教案(精选6篇)

过春节活动教案(精选6篇)过春节活动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过春节活动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过春节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交流讨论学说儿歌,感受欢度春节的氛围。

2、积累儿歌中"剥"、"搓"、"踩"、"舞"、等动词,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3、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的快乐。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2、春节歌谣、录音磁带、各种小动物角色图片。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磁带,激发幼儿的兴趣。

远处传来热闹的背景音乐和鞭炮声。

提问:猜猜是什么事情这么热闹?春节的时候你都做些什么?二、听听、看看、讲讲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1、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2、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兴高采烈的迎接春节?他们是怎样迎接春节的?他们说了什么祝福的话?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以游戏的形式,学习动词。

1、教师做动作幼儿说出动词。

2、变化游戏方式,请个别幼儿做动作大家说动词。

四、通过各种形式朗诵儿歌,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的快乐。

1、利用图片,教师和幼儿共同朗诵儿歌。

2、请部分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朗诵。

活动延伸:与建议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表演。

附儿歌:过春节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黄狗贴春联,山羊把地扫,猴子买糖果,花猫蒸年糕。

松鼠宝宝剥花生,母鸡大婶搓元宵,三个小猪来拜年,穿着新衣戴新帽,你来舞龙灯,我来踩高跷,放起爆竹劈啪响,恭喜恭喜春节好。

过春节活动教案2活动总目标1.参与春节的多种活动,感受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2.能够与同伴大胆交流。

并用各种方法表达过春节时开心、热闹的情景。

《春节》教案

《春节》教案

《春节》教案《春节》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教案1一、实施对象:三(7)班全体同学二、活动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春节的习俗②了解春节的由来③了解春节的吃文化【能力目标】①能对于“家乡的春节”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并组成研究小组,能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照制定的方案开展活动,能对于活动过程对自己和组员作出评价②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家乡春节的信息。

培养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汇总和应用的能力。

③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感受,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情感目标】①通过对家乡春节的研究,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②通过同学间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培养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体验自己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活动准备:1、引导学生从网上或书上查找有关节日的背景资料。

2、引导学生向熟悉当地春节的有关机构和个人进行调查采访。

3、准备好外出活动所需的一些设备,如相机等.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确定活动主题 ,分组制定计划1、通过开题课,学生讨论得出研究的总课题《走近家乡春节感受民风民俗》以及研究的3个主题:“春节的由来”、“春节的习俗”、“春节的吃文化”。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自由组合,分配好人员,选好各个小组长。

然后由组长带领,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1、按小组开展调查、访问、图片收集、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调查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

由各组组长负责分工完成(访问方式有:实地访问、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象适度含盖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员根据访问的情况做好记录)2、集中交流,合作探究。

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
新集小学梅菊红
教学设计:
1、了解春节的各种民风民俗和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2、激发学生对春节风俗的探究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引导学生过一个文明祥和的春节。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春节的各种民风民俗和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2、引导学生过一个文明祥和的春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2、让学生谈感受
二、了解春节风俗
(一)、学生自己回答知道的春节风俗。

(二)、欣赏图片,生边看边说图片上的春节风俗。

(出示课件)
1、年的来历:春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过年,那你知道年的来历吗?
2、过年的时间: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往往会进行很长时间的准备活动和庆祝活动,你知道这些活动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吗?
3、春节的食品:每到除夕人们总是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在丰盛的年夜饭中,整鸡和整鱼是必不可少的两道菜,你知道这两道菜的寓意吗?
4、压岁钱:过年时,大人都要给小孩压岁钱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讲解讲压岁钱的传说
5、春联: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和书法艺术形式,贴春联可以给春节增添欢乐祥和的气氛,你知道春联的贴法吗?
师补充资料:(1)、老师这儿正好有一幅春联要送给大家,你能把它贴上吗?(出示春联,生贴在黑板上)春联啊,还有很多种形式,内容也很丰富呢!一起来看看?
(2)、欣赏一幅幅对联。

(出示课件)
6、拜年:从大年初一开始,人们就相互拜年,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拜年的方式也有了一些改变,你知道现在人拜年都有哪些方式吗?
给老人拜年可以说健康长寿,给有工作的人拜年祝他们——工作顺利。

给经商的人拜年,祝他们——生意兴隆。

咱们同学之间拜年可以怎么说?大家互相拜一拜。

(学生互相拜年)
7、福字福字要倒贴,你知道这其中的寓意吗?生答
8、各地的春节习俗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各地的庆祝方式也多种多样,请说出图片上的习俗是哪个地方的特色
三、过一个文明祥和的春节
(一)学生观看图片,辨析(出示课件图片)
1、出示图片:暴饮暴食
2、出示图片放爆竹
3、出示图片压岁钱怎么花?
4、出示图片烧香拜佛对于以上几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各小组选择一幅图一起讨论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过一个文明祥和的春节呢?
(二)小组讨论,师巡视。

(三)各小组选代表汇报
四、欣赏歌曲结束。

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探究式学习的理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观察、讲解、播放视频等,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民俗,获得对中华传统“年文化”的美好体验。

教学重点:通过回忆自己家过春节的情景,了解有关春节的民俗。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节日里获得对中华传统“年文化”的美好体验。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通过这三
个环节展开教学活动。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教师谈话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体验感悟进入情境。

在这个环节中,要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家过春节的情景,了解有关春节的民俗。

学生在汇报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节日里活动对中华传统年文化的美好体验。

第三个环节是通过各种图片教育学生过一个安全祥和年。

教学反思
《春节》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内容集开放性、综合性、情感性为一体。

教材以学生最熟悉、喜庆的节日——春节为切入点,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明天的追求。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我就利用春节动画来创设情境,引出春节话题,将学生带入“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在本课中我打破单一、呆板、严肃的课堂模式,努力创造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力求突出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

让学生通过听、说、演、做等形式发现、体会过春节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春节到来的期盼心情。

从了解春联、门神、“福”字等春节特色物品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然,学得快乐,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