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打磨技术解析
钢轨打磨概述及提高打磨质量

钢轨打磨概述及提高打磨质量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也变得很方便,这也是因为铁路运输具有安全、经济、节能减排和全天候运输的特点,同时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也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我国运输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铁路运输仍处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之中。
本文主要阐述了钢轨打磨技术并且重点介绍了如何提高打磨质量。
关键词:钢轨打磨;技术;打磨质量我国现有铁路铁轨在经过了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已经出现了很多的故障,严重影响了铁路的正常运行,并且很有可能给车辆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为了保障乘车人员和乘务人员的安全就必须对钢轨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1钢轨打磨技术的简要概述1.1 钢轨打磨技术的原理介绍工作人员在应用钢轨打磨技术时需要应用较多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砂轮、铣刀、刨刀和砂带。
这些打磨工具的主要用途是打磨和磨削钢轨的顶部,来弄清楚钢轨上存在的缺陷和病害。
在打磨的过程当中钢轨会和在压力作用下的砂轮进行接触,以此来达到打磨的目的。
在应用砂轮的过程中,接触面积、去除率和压力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钢轨实际打磨的质量效果。
1.2 钢轨打磨技术的具体分类钢轨打磨技术在目的和磨削量方面主要由三大类构成,这三大类由修复性打磨、预防性打磨和曲线轨头非对称打磨三种打磨方式构成。
这三种打磨属于不同目的性的打磨,首先修复性打磨的主要目的是对那些已经发生磨损或者存在某些缺陷的钢轨进行修复性的打磨,其次预防性打磨方式是目前使用的一种定期性的打磨,对正在投入使用的钢轨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此来排除在铁轨运行过程中可能潜在的威胁。
曲线轨头非对称打磨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钢轨实际运行中出现磨损的可能性,其运行原理是在车轮和钢轨之间建立一个合适的相对位置,以此来减小车轮边和钢轨边之间的作用力,降低车轮和钢轨的直接磨损。
1.3应用钢轨打磨技术进行打磨时的策略在给已经发生磨损的钢轨进行打磨的过程中有一个需要遵守的策略,遵守这些策略不仅可以让工作变得事半功倍而且可以给企业减小经济成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钢轨打磨技术及应用

钢轨打磨技术及应用钢轨打磨技术及应用已经在铁路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钢轨打磨可以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减少噪声和振动、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等多个方面的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轨打磨技术以及其应用。
钢轨打磨技术是一种通过机械方式对钢轨进行切削和磨削的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去除钢轨表面的磨损和损伤层,恢复钢轨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钢轨打磨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前磨和光面磨。
前磨是对钢轨表面进行切削的过程。
首先,使用一种专用机械将钢轨表面的磨损层切削掉,使钢轨表面恢复平整。
这一步骤可以去除表面的较大坑洞、皮脱和磨损,减小钢轨的凸度,提高列车的行驶平稳性和牵引性能。
光面磨是对钢轨进行磨削的过程。
钢轨的表面经过前磨处理后已经比较平整,但仍然存在微小的不平度。
光面磨可以进一步减小钢轨的凸度,提高钢轨的表面光洁度。
它可以采用不同的磨削技术,包括磨带打磨、磨石打磨和电火花打磨等方式。
这些方法可以进一步确保钢轨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提高列车的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钢轨打磨技术在铁路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性。
通过打磨钢轨可以去除表面的损伤和凸度,使得列车在铁轨上行驶更加平稳,减少了列车的晃动和颠簸,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此外,打磨钢轨还可以消耗掉列车和钢轨之间的摩擦热量,降低了温度,减少了轮轨磨损,延长了钢轨的使用寿命。
其次,钢轨打磨技术还可以减少噪声和振动。
铁路运输是一种近距离接触的交通方式,因此噪声和振动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通过打磨钢轨可以降低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减少了噪音的产生。
同时,打磨能够平整钢轨表面,减少列车经过时产生的振动,降低了对周围环境和列车乘客的影响。
此外,钢轨打磨技术还可以提高铁路网的承载能力。
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铁路承载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通过打磨钢轨可以提高钢轨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减小钢轨与车轮之间的阻力,并降低列车与轨道的磨损,提高了铁路的承载能力,适应了高速、重载列车的运行需求。
钢轨打磨列车打磨质量控制分析

钢轨打磨列车打磨质量控制分析关键词:钢轨打磨;列车打磨;质量控制一、打磨原理钢轨打磨列车会安装一定数量的打磨砂轮,进而组成工作车组。
对于打磨砂轮的排列,可以根据轨道断面形状来判断,做到连续打磨钢轨。
随着我国铁路既有线路的不断改造,轨道在轨向、平顺性上均有了新的要求,轮轨关系需要得到充分改善,以此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另外,从打磨小车角度来看,除了装有打磨砂轮,还会引入液压控制系统和打磨电机,其中,打磨电机的作用更加明显,其不仅能够驱动打磨砂轮,还能通过系统来控制打磨砂轮的具体打磨角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钢轨的压力。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各个打磨砂轮偏转角度会提前规定好,在多遍打磨操作后,缺陷会被消除,还能让钢轨断面迅速成型。
但从打磨砂轮分布角度来看,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打磨功率,建立固定的组合形式,该形式就是打磨模式。
二、钢轨打磨质量影响因素1.对现场钢轨情况的掌握情况相比之下,提速和重载线路上的钢轨磨损较大,而且在钢轨表面平顺性要求上与正常线路同样存在区别,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把握现场钢轨损耗情况,这样才能制订出有效的打磨方案。
一般来说,排除新轨打磨情况,工作人员均需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
对于重载铁路钢轨,飞边和轨距角斜裂纹问题出现的概率更大。
因此,在重载线路维护上,应该以消除上述问题为主。
从客运专线研究中能够看出,轨顶波磨问题的出现概率较大,加上平时车速快,轮轨需要与轨顶频繁接触,在车轮碾压后,应保证光带处于20~30mm。
例如,在胶济客运专线设计上,运营中并没有出现明显损伤,但光带宽度明显不均匀,容易导致列车出现振动问题。
对于高速线路的修复,需要保证轮轨的最佳接触,只有这样钢轨上才能出现均匀光带。
2.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责任心实际打磨列车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工作经验和现场实际情况,对打磨参数进行有效设计,这对于现场操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般来说,打磨作业过程灵活性特点十分明显,操作人员应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倘若在参数设计中出现问题,很难保证最终的打磨质量。
关于钢轨打磨技术的探讨

关于钢轨打磨技术的探讨关于钢轨打磨技术的探讨摘要:本文是通过京九线集中修配合钢轨打磨车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针对钢轨存在的病害,结合钢轨打磨车的工作性能,在钢轨打磨的角度、轮轨接触位置等进行详细介绍,并制定可行的打磨模式,有效控制钢轨伤损发展。
关键词:钢轨病害;打磨;控制1 引言钢轨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钢轨的作用在于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直接承受来自车轮和其他方面的各种力,且传递给轨下基础,并为车轮的滚动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表面,因此,钢轨在铁路运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直接关系到运输安全。
钢轨的使用寿命主要由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决定,要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就要在养护维修上下功夫,打磨是钢轨维修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确定合理的打磨周期、模式、方法是我们日常工作应该长期摸索、总结的。
2 钢轨表面伤损形式以及危害机车车辆和线路的相互作用方式是铁路轮轨接触式运输的基本方式。
钢轨是承重的主要载体,由于承受多种载荷的作用,致使钢轨下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损伤。
钢轨伤损的种类很多,常见的主要有波形磨耗、垂磨、侧磨、肥边和钢轨接触疲劳损伤(鱼鳞纹)严重时产生剥离掉块。
钢轨的这些病害就造成了轮轨接触关系的不良,不仅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同时还会大幅增加线路养护维修工作量和轨件非正常磨损等问题,造成恶性循环,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3 钢轨打磨的作用以及方式钢轨打磨是实现最佳轮轨相互作用的关键,钢轨打磨技术可有效治理和控制钢轨的波磨、表面裂纹、剥离掉块等滚动接触疲劳伤损,改善轮轨接触状况,提高轨道的平顺性,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
其主要作用有:控制钢轨接触表面形状,降低接触应力;将钢轨表面的微小裂纹和塑性变形层磨去,提高材料抗疲劳性能;防止由于疲劳而引起的断轨事故;消除波浪磨耗;控制钢轨形状,防止脱轨,减少事故;延长钢轨寿命。
钢轨打磨主要分为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
预防性打磨是一次快速打磨,主要是针对新更换或是状态较好的钢轨,其目的是去除包含微裂纹的脱碳层,同时,形成或保持较为理想的轮廓,消除钢轨顶面的原始不平顺,改善轮轨关系,提高轨面平顺性,延长钢轨使用寿命,96头钢轨打磨车作业,打磨遍数一般为1-2遍,打磨作业速度应控制在13km/h-15km/h。
钢轨打磨技术工作总结

钢轨打磨技术工作总结引言钢轨打磨技术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和舒适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对钢轨打磨技术的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改进方向。
1. 工作内容钢轨打磨技术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钢轨表面清洁钢轨在运输过程中可能积累了灰尘、油污等杂质,影响铁轨的使用寿命和运输安全。
钢轨打磨技术需要清洗钢轨表面,保持其干净整洁。
1.2 钢轨平整度检查钢轨的平整度是评估铁路运输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对钢轨的平整度进行检查,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凹陷或高低差。
1.3 钢轨角度修正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形,导致铁路列车行驶时产生颠簸和噪音。
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对钢轨的角度进行修正,保持其与铁路线路的匹配度。
1.4 钢轨表面磨损修复钢轨表面的磨损会影响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对钢轨表面的磨损进行修复,保证其使用寿命和运输质量。
2. 工作挑战在进行钢轨打磨技术工作时,存在以下几个挑战:2.1 大面积作业铁路线路通常很长,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对大面积的钢轨进行作业。
这需要高效的作业计划和组织,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2 作业环境复杂钢轨打磨技术需要在各种环境下进行作业,包括高温、恶劣天气等。
作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安全意识,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职业健康问题长时间从事钢轨打磨技术工作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对呼吸、听力等。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健康监测,保障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3. 工作改进方向为了提高钢轨打磨技术的效率和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3.1 技术设备升级引入先进的钢轨打磨技术设备,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度。
例如,可以使用自动化钢轨打磨机器人,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作业安全性和质量。
3.2 数据化管理建立钢轨打磨技术的数据化管理系统,记录和分析钢轨的作业情况和效果。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铁路线路施工中钢轨打磨技术的运用

铁路线路施工中钢轨打磨技术的运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012000摘要:钢轨是铁路建设的关键设备,所以在铁路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相关技术确保钢轨的质量。
当前打磨技术在钢轨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并且作用明显。
本文从钢轨打磨的重要意义入手,讨论钢轨打磨主要技术与钢轨打磨要求,最后提出钢轨打磨技术发展趋势,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铁路线路;施工;钢轨打磨技术铁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重要形式,能够满足大体积货物的远距离运输,并且相较于航空运输费用更低。
为例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技术性措施降低钢轨磨损,以下就钢轨打磨技术进行分析。
一、钢轨打磨的重要意义钢轨是铁路运输中不可或缺的设施,需要在铁路工程施工中采取技术性措施提升钢轨安全能力、钢轨利用率,延长铁路使用年限,降低后续的维护工作量,借助钢轨打磨技术可以达到以上目标,主要作用体现在如下方面:其一,利用钢轨打磨技术可以减少钢轨表面的裂纹、磨损和变形情况,提升列车运行性;其二,改善钢轨和车轮接触条件,之后可以降低二者的接触应力以及车轮滚动期间的阻力,由此节约维修成本;其三,将钢轨打磨技术与涂油技术相结合能够增强钢轨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其四,利用打磨技术可以提升钢轨表面平顺度,让列车在轨道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并且能够减少轮轨噪声,进一步提升人们乘坐的舒适性[1]。
二、钢轨打磨主要技术与钢轨打磨要求(一)钢轨打磨主要技术钢轨打磨技术的应用类型不同使得在打磨方式上也存在差异,需要在施工中合理选择。
以预防性打磨技术的利用为例,主要是在钢轨缺陷出现前期进行处理,要求明确技术要点,进而保障钢轨运行安全。
要点如下:1加强打磨速度控制一般情况下预防性打磨过程中速度较快,而修理性打磨速度较慢,比如通预防性打磨施工技术的应用,假设96头打磨车每小时打磨12公里,深度为0.3毫米,钢轨打磨轮廓面角度为-60度-20度,再如钢轨预打磨施工过程中要求打磨作业铺设15天后进行,并且充分考虑是否影响正常施工进度。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技术及应用的浅析眭建飞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技术及应用的浅析眭建飞摘要:钢轨打磨作为铁路和地铁工务部门在轨道线路养护维修中的一种十分主要的方法已经在各个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钢轨打磨策略(如打磨时机、打磨程度、钢轨目标型面等)对打磨效果及其维持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为了增强轨道线路运行安全,必然要保障铁路和地铁钢轨的磨损能够得到按时的检测。
实践经验证明,钢轨打磨能够有效的提高铁路和地铁轨道线路的运行质量。
关键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技术;应用引言钢轨打磨技术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京沪高速铁路从2011年开始运作,因为列车的动力作用、自然环境等原因,检查发现:道岔钢轨廓形与原钢轨标准廓形存在一定偏差,正线钢轨甚至存在一些裂纹和部分磨损。
为了减轻钢轨损害,有关部门组织对道岔钢轨进行打磨。
依据打磨检测标准和方法对京沪高速铁路廊坊站道岔进行打磨后,动车运行品质明显提升。
由此可见,钢轨打磨技术对保障轨道交通轨道线路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钢轨的简介钢轨是城市轨道交通中轨道线路的关键部分,钢轨是推动车辆运行的主要工具,因此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运作过程中往往要受到来自车组以及其他方面的多种强大压力,受到压力之后把接收到的力全部转移到轨道下部基础。
因此,在进行轨道铺设期间,钢轨需要保障在供给最小阻力的情况下,可以确保车轮平稳、安全的运行在钢轨表面。
除此之外,还需要确保铺设的轨道与岔道、大桥和无缝线路等关键部位能够很好的衔接。
在钢轨铺设期间,往往会运用和中线不对称的较为特殊的断面型钢轨。
二、钢轨打磨的一般方法城市轨道钢轨打磨有多种不同的打磨方式,不同的打磨方式有其独特的特征。
以下简单介绍几种主要的钢轨打磨方式。
2.1 矫正性打磨方式矫正性打磨又称为缺陷打磨,这种打磨方式是针对轨道钢轨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修理或者是减轻缺陷。
这种方式大多是采用积极打磨,提前计划打磨量,一般在0.5毫米至4~6毫米的范围内,打磨的间隔时间主要取决于钢轨缺陷的大小。
钢轨打磨技术及其应用

(1)外形打磨相对于表面打磨,在每次打磨过后, 保留的是表面没有裂纹的、良好的、有硬化层的表 面。而表面打磨,经过多遍的、大打磨量的打磨后, 原来的有裂纹的、变形的表面把硬化层完全消除掉 了,只剩下相对软的金属层和一些残余裂纹(最深的 裂纹不会完全被消除),这些导致更容易发生磨损以 及裂纹的继续扩展,所以,应大力提倡外形打磨;
图7 打磨好后的钢轨车轮走行光带居中
1.2、钢轨打磨的基本原理
钢轨打磨的基本原理是把钢轨轮廓修成理想 形状,改善轮轨横向耦合断面接触,改善轮轨接 触纵向平顺性,把接触应力减至最小化以减小磨 损。
图9 作业中的钢轨打磨车
图8 PMG-48型钢轨打磨车
图11 打磨小车的主要组成部件 图 10 打磨小车平面图
图14 直线区段轮轨接触光带
图15 打磨后车轮走行光带居中
图16 打磨与未打磨钢轨磨耗比较
表1
两类打磨方法简况
3、钢轨打磨技术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一种特定的打磨外形只适合一类问题, 即不同的 问题需要不同的打磨外形, 不存在一种适合所有问题 的打磨外形。实际应用中要针对线路的钢轨病害发 展规律及运营条件,针对具体的现场环境,结合对 打磨车工作性能的分析,初步确定打磨类型。要注 意的问题有:
图12 工作中打磨电机角度调整
2、钢轨打磨技术分类及其作用
2.1 钢轨打磨分类方法有很多,按照采用的方法和 欲达到的目的可分为:(1)表面打磨,也叫修复性打磨; (2)外形打磨,也叫预防性打磨。 2.2 表面打磨(修复性打磨) 表面打磨是控制和清除钢轨表面已有的缺陷。表 面打磨通常是在钢轨表面形成缺陷以后才进行。传 统的表面打磨只是简单地将轨头磨平,如图13 (a) 所 示。轨面缺陷直接与轮轨竖向动力作用有关,表面 打磨可以控制表面缺陷,从而起到减小垂向振动、 垂向冲击力和噪声、提高旅客舒适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0月25日
29
• 无论是基地闪光焊接头还是现场焊接头, 焊接接头的平直度会超出标准规定的要求。
• 当焊接接头轨顶面平直度大于0.5mm/m时, 应先采用仿形打磨车对焊接接头进行局部 打磨,而后采用大机打磨,使焊接接头和 钢轨母材平直度基本趋于一致,达到标准 规定的小于0.2mm/m,以提高轨道的平顺 性。
2020年10月25日
10
图2 西环线曲线区段(R2000m)轮轨接触光带 (2007年4月开通,2008年1月测量)
2020年10月25日
11
图3 西环线直线区段钢轨廓面 (未打磨,2007年4月开通,2008年1 月测量)
2020年10月25日
12
• 当钢轨较软、列车轮重较大时,随着车轮 的不断滚动碾压钢轨轨面被磨损,光带逐 渐变宽至整个轨面,轮轨通过自然磨损而 磨合,逐渐形成共形接触,见图4。
6
钢轨预打磨的作用:
• 1)形成适合轮轨接触的轨头形面; • 2)去除钢轨表面脱碳层; • 3) 去除因施工造成的轨面伤损; • 4) 提高轨道平顺性,与焊接接头轨面浑
然一体; • 5) 预打磨后车轮走行光带必须居中。
2020年10月25日
7
3.钢轨预打磨参数
2020年10月25日
8
1) 钢轨预打磨廓面的设计
2020年10月25日
25
• 2) 钢轨预打磨深度
• 目前客运专线钢轨的脱碳层深度多数小于 0.3mm,个别为0.3~0.5mm,其中全脱碳 的深度约为0.1~0.2mm,见图14 。
2020年10月25日
26
图14-1踏面脱碳层深度0.4mm 全脱碳层深度约0.2mm
图14-2轨角脱碳层深度0.4mm 全脱碳层深度约0.2mm
• 由于我国铁路轨底坡明显偏小(1:40), 新钢轨铺设上道与车轮未磨合时,直线钢 轨车轮走形光带在距离轨距侧10~30mm 范围内(轨面R80起点至R300约5mm), 曲线钢轨上股光带则更趋近轨距角,如图1 和图2所示。钢轨上道后未磨合时相应的廓 面如图3所示。
2020年10月25日
9
• 图1 西环线直线区段轮轨接触光带(2007年4月开通,2008年1月测量)
2020年10月25日
15
图5广深准高速铁路下行线 k14+600曲线上股轨面裂纹(PD3钢轨)
2020年10月25日
16
图6 既有线插入钢轨的光带
2020年10月25日
17
图7 既有线钢轨在轨距角处接触产生鱼鳞裂纹
2020年10月25日
18
图8 既有线钢轨在轨距角部位产生剥离掉块
2020年10月25日
2020年10月25日
27
• 因此,为了减少因表面脱碳引起硬度降低 等因素对钢轨使用性能造成的影响,钢轨 应进行预打磨。为了去除钢轨轨面的脱碳 层,钢轨预打磨的深度在非工作边处应大 于0.2mm,轮轨主要接触部位应大于 0.3mm。
2020年10月25日
28
• 轨道施工中,有时工程车运行会造成轨面 碾压、擦伤,需要在正式运行前通过钢轨 的预打磨去除这些缺陷。
2020年10月25日
34
• 车轮长期在轨距角接触,不仅会造成钢轨 提前发生伤损,会加快动车组车轮的磨耗, 并形成凹磨。当车轮凹磨发展到一定程度 时,在高速运行条件下,会造成动车组横 向失稳而产生抖动,影响动车组的运行舒 适度,并加快车轮的失效。
钢轨打磨技术
• 主要内容 • 1.钢轨打磨分类 • 2.钢轨预打磨的作用 • 3.钢轨预打磨参数 • 4.钢轨预打磨程序 • 5.高速铁路钢轨的打磨l • 附件:客运专线钢轨预打磨规范(草案)
2020年10月25日
2
1.钢轨打磨分类
2020年10月25日
3
• 钢轨修理性打磨:打磨速度低,反复进 行,基本去除钢轨表面伤损或波磨,不 能去除深度裂纹。
2020年10月25日
22
图12 秦沈线k59+250上行左股进口轨 (检测时间2006.10,轮轨已磨合)
2020年10月25日
23
• 因此,钢轨预打磨形面应按图13进行设计。
2020年10月25日
24
钢轨光带居中,宽度35mm
钢轨光带居中,宽度25mm
图13 -1钢轨预打磨廓面(1) 图13-2钢轨预打磨廓面(2)
2020年10月25日
13
图4 U71Mn钢轨磨合后的轨面状态 (成渝线铺设的U71Mn钢轨运行1年半后的光带)
2020年10月25日
14
• 而当钢轨较硬、轮重较小,又未能及时进 行大机打磨时,轮轨接触长期在轨距侧,
会导致在该部位形成滚动接触疲劳伤损 (RCF),见图5~图10所示。轮轨磨合后 的廓面情况如图11和图6-12所示。
2020年10月25日
30
进行 焊接接头仿形打磨时,不应将焊头1m 范围的平直度低于轨道钢轨的其他部位; 即不能只一味追求焊接接头1m范围达到标 准要求,而是应该将焊接接头放在整个轨 道中来考虑问题,以免形成1m范围的低接 头。源自2020年10月25日31
• 3) 钢轨预打磨遍数
• 为了形成预打磨廓面以及保证打磨后轨面 的粗糙度,对48磨头的打磨车,通常需要4 遍左右,对96磨头的需要2遍左右。
19
图9 浙赣线鹰潭工务段朱家坎铺设的进口奥钢联热处理钢轨 使用约4亿吨后在轨顶面R80部位出现严重的滚动接触疲劳伤损而下道
2020年10月25日
20
图10 铺设在直线上的热处理钢轨由于轮轨长期难以磨合, 在轨距角部位形成疲劳裂纹
2020年10月25日
21
图11 K36+700准高速上行线上股U71Mn钢轨廓面 (2004年8月更换,2006年12月测量,表面光洁,轮轨已磨合,无RCF)
2020年10月25日
32
• 4) 预打磨轨面粗糙度
• 法国高速铁路规定,钢轨打磨后的粗糙度 要求小于5μm, 英国要求小于7μm,,而我 国铁路参照欧洲标准规定为小于10μm。
2020年10月25日
33
目前钢轨预打磨存在的问题
• 目前我国客运专线钢轨预打磨多数按钢轨 原始轨头轮廓进行打磨,动车组运行时钢 轨光带分布在轨距角。
• 钢轨预防性的渐进打磨:从修理性打磨 渐进过渡到预防性打磨。
2020年10月25日
4
钢轨打磨的分类
• 钢轨预打磨: 开通运行前对新钢轨的打磨;
• 钢轨预防性打磨: • 一次快速打磨,完全去除包含微裂纹的薄
层,同时,形成或保持理想的轮廓。
2020年10月25日
5
2. 钢轨预打磨的作用
2020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