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制图中ArcGIS制图表达的实践探究
地图制图中ArcGIS制图表达的实践

2020年8月经纬天地第4期衡亚丽(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测绘成果应用中心,山西太原030001)摘要随着当代信息化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地图制图技术不断提高,从手工制图,到现在的电脑制图,改变了地图制图编图的工作流程。
ArcGIS制图是表达全面可控的智能化信息系统平台功能,能实现制图者制图绘图的全方位要求。
基于此笔者以实际工作当中的实践经历,对在地图制图中使用ArcGIS制图表达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本文对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地图制图;ArcGIS;制图表达中图分类号P2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7319(2020)04-0122-03地图制图中ArcGIS制图表达的实践0.引言随着当代信息化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开始广泛应用,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紧跟国际研究趋势的发展步伐,地图制图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对于国家基本比例尺的地图编制,最早期的办法是首先确定投影元素基准,用计算机算出经纬交点及控制点坐标,再将计算结果用展点仪绘制到纸质地图上,之后用直线将同一经度上的控制点连起来,用同心圆弧线将同一纬度的纬线连起来,形成纵横交错的方里网,建立数学基础,然后才能进行地图编图。
随着上世纪末不断发展起来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又进一步地缩短了地图生产流程。
在纸质地图逐渐没落之后,地图制图发展为首先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然后连接制图设备,进行特定的符号化工作,通过这样的流程完成制图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关键地图数据的丢失和破坏,而且如果建库数据出现错误,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必须同时修改两套数据,这样就会导致工作量的增大。
ArcGIS制图表达为应对更为复杂的符号化要求,在这基础上发展了更加现代化的方法,将地图制图与测绘测量工作相结合。
经过笔者的工作实践,通过ArcGIS制图表达将制图信息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数据建库和制图编图有序衔接,提高了制图效率。
1.ArcGIS制图表达概述1.1概念ArcGIS是一个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软件,制图表达是ArcgGIS中的重要的制图功能。
arcgis实验报告

arcgis实验报告ArcGIS是一款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广泛应用于测绘、地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以一次ArcGIS实验为例,介绍这款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ArcGIS软件的常用功能,包括地图制作、数据分析、空间查询等。
二、实验步骤1、新建地图打开ArcMap软件,选择Blank Map,新建一个空白地图。
2、添加数据在左侧的Catalog中选择要添加的数据,包括地图、图层、要素等。
将数据拖动到地图上方的Data Frame中即可添加到地图中。
3、设置底图在左侧的Contents中右键选择底图(Base map),选择合适的底图,例如Shaded Relief、Satellite等。
4、设置符号样式选择需要设置符号样式的图层,在Properties中设置符号样式、颜色、大小等。
5、空间查询选择Geoprocessing → Buffer,设置缓冲区距离、单位等,进行空间查询。
结果显示在地图上方的Results中。
6、统计分析选择Analysis → Summary Statistics,设置统计字段和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在地图上方的Results中。
三、实验结果本次实验通过调试ArcGIS软件的各项功能,完成了一张包括底图、矢量数据、符号样式、查询结果和统计分析的地图。
在过程中,还学习了GIS数据格式、坐标系统、数据属性设置等相关知识。
四、实验感悟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GIS在地理信息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ArcGIS作为一款常用的GIS软件,不仅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可视化方法,为科研和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也发现ArcGIS的操作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熟悉,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方法和应用。
未来,我将继续学习GIS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将GIS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地理信息处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
关于arcgis的实习报告案例

关于arcgis的实习报告案例篇一:ArcGIS〔实习报告〕实习:ArcGIS实习报告实习:同学:XX 学号:XXXXX了解ArcGIS的根本组成模块ArcCatalog、ArcMap和ArcToolbox的应用根底及一些根本的操作。
通过作图,进一步的了解ArcGIS软件的一些根本功能。
包括ArcCatalog、ArcMap和ArcToolbox的应用等。
实习内容:1. 利用ArcGIS软件作一幅完整的地图即〔地形图扫描矢量化〕。
2. 通过制图学习软件的各种功能。
实习过程: 1.总体要求:从原始扫描地图做起,进行地图扫描矢量化,并制作DEM,图幅接边等工作,完成一幅1:10000地形图的矢量化。
2.详细过程:〔1〕、地图扫描矢量化首先翻开ArcCatalog,把已知扫描地图转为*.tif格式,使其在ArcMap中可以翻开。
翻开ArcCatalog,新建地图要素各个图层的shapefile文件,分别有点、线、面层,并添加属性,如code、name等。
有高程的图层要加elevation属性。
把各设置好的图层拖进ArcMap,并依据不同图层逐层进行地物要素矢量化,并对不同地物赋code码和name加以区分。
在ArcMap中,分别按挨次对各地物进行矢量化。
依据?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标准?,我们把全部地物大致分为十四层,详细有:ELEPT(高程点层),OTHPT(工矿点层),RALOK(道路层),CONPT(掌握点层),COVPT(地类界层),OTHLK(工矿层),TERLK(地貌层),HYDLK(单线河层),HYDNK(双线河层),BOUNT(境界层),BOARDER(图廓线层),RESNT(房屋层), RESLN(面状房屋层),UTILN(电力线层)等。
经过描点,分别绘制点状和线状地物。
双线河、房屋等面状地物可以经线状地物“feature to polygon〞转换得到〔前提是地物均为闭合弧段〕。
在矢量化的过程中,我们敏捷运用zoom、pan、snap、merge、split等根本工具,使矢量化工作更简便快捷。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I. 简介在这篇实习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ArcGIS实习期间的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
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ArcGIS软件的功能和应用,提升了我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能,并在实际项目中运用了这些知识。
II. 实习背景作为一名地理学专业的学生,我对GIS技术一直很感兴趣。
因此,我选择了参加一家专注于GIS应用的公司的ArcGIS实习项目。
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与专业团队合作,学习并应用ArcGIS软件进行地理数据分析和地图制作。
III. 实习内容1.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实习初期,我负责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和处理。
通过ArcGIS软件,我学习了如何使用GPS设备进行地理坐标标定,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到ArcGIS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我的空间感知能力,还加深了我对数据的理解。
2. 地图制作与数据可视化在进一步熟悉ArcGIS软件之后,我开始参与地图制作和数据可视化的工作。
通过使用ArcGIS的地图制作工具,我能够将采集到的地理数据转化为具有可视化效果的地图。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图符号和配色方案,以有效传达地理信息。
3. 空间分析与地理决策ArcGIS提供了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项关于城市交通拥堵的研究项目。
通过对城市交通数据的分析,我能够评估不同地区的交通流量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这一经历使我对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IV. 实习成果与收获通过实习,我不仅掌握了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技能。
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提高了我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此外,实习还让我对GIS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V. 总结在这次ArcGIS实习经历中,我以实际项目为基础,深入学习和应用了GIS技术。
通过数据采集、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等工作,我提升了我的技能水平,并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图制图中ArcGIS制图表达的实践探究

㊀2019年2月J o u r n a l o fG r e e n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第3期收稿日期:2018G11G23作者简介:林新强(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及森林公园建设工作.地图制图中A r c G I S 制图表达的实践探究林新强(桂林市国营平乐县广运林场,广西桂林542400)摘要:指出了随着计算机㊁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地图制图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传统的手工绘制,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绘制,实现了地图制图技术的重大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制图的效率和质量.A r c G I S 制图表达是为用户提供的可编辑㊁动态信息化平台,可以满足用户制度绘图的各种需求,实现对制图数据的统一化管理.基于此,分析了A r c G I S 制图表达概念㊁表达规则与覆盖㊁创建和编辑制图规则,根据A r c G I S 制图表达在实际地图制图中的实践探究了其具体应用.关键词:绘制地图;A r c G I S 制图表达;地理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S 7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G9944(2019)2G0203G021㊀引言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表若干图像显示出来,具有系统符号㊁文字标注㊁图表等信息,能够真实㊁客观反应社会经济和自然分布,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传统的地图制图工作需要建立数据库,并利用图形图像软件比如P S ㊁A I ㊁C A D 软件,将数据符号转化为地图符号,通过制图编辑器生成地图.这种地图制图方法由于数据库和制图数据没有同时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导致数据丢失和破坏,如果数据库的数据发生变化,则需要同时修改图形软件中的数据信息,如果数据库的数据变化,则可能需要重新生成地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图工作量.因此,实现建立数据库和制图一体化是当前地理信息技术的一大热点.A r c h a i s t 制图表达功能将要素制图符合存储在要素字段中,实现数据库与制图数据一体化管理,极大的提高了地图制图的工作效率.2㊀A r c G I S 制图表达2.1㊀A r c G I S 制图表达根据百度百科定义:A r c G I S 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伸缩㊁全面的G I S 平台,无论是在桌面㊁服务器或者w e b ,都可以满足用户的G I S 功能,所有地图制图都可以通过A r c G I S 完成.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A r c G I S 信息平台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A r c G I S 软件.A r c G I S 10.2是一个相对完整的G I S 软件系统,它包括了专用的G I S 应用套件,制定了制图表达规则,可以实现自动化和个性化设计.制图表达是一种新的制图符号化理念,采用智能化的制图方法,可以丰富符号的表现力,在制图编辑过程中,按照制图要求,实现对符号的修改.制图表达是一种要素类,存储在数据库中,以要素的形式进行管理.为了满足不同地图的绘制要求,要素类支持多种制图表达,每一个要素外观可以单独进行编辑.比如用打断的等号线表示铁路,在制图表达的时候可以设置不同的宽度和颜色表达不同的铁路.制图表达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制图表达是基于制图规则符号化要素.第二,制图表达不需要按照原有的要素几何特征进行绘制,比如河流的原始数据曲折变化比较多,制图表达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平滑化处理.第三,不需要生成额外的数据,单个要素可以实现个性定制化表达,支持多种制图表达规则.2.2㊀规则与覆盖由于制图表达规则主要由符号涂层和几何外观构成,可以实现对要素类中的任何一组要素进行符号化的定义.一般情况下,一个制图表达必须拥有一个符号图层或者多个符号涂图层.制图表达分为规则制图表达和自由制图表达.规则制图表达指对要素进行符号化的处理,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规则进行表达.如果符号要素发生变化,则符号化的表达方式也会发生变化;自由制图表达则按照制图要求,将符号表现形式编辑好,存储到数据库中.这种表达方式将要素和符号化分开,如果制图过程中,要素发生变化,则需要更新符号.制图规则是比较灵活的符号表达方式,每一个要素都有自己的表达规则.如果符号出现冲突,则将要素从规则表达转化为自由表达,并将要素符号进行覆盖,但是不会改变制图表的规则.覆盖段记录了覆盖的要素符号信息,可以实现对符号数据的移动㊁覆盖和删除.覆盖是制图规则的例外,也就是通过编辑修改已经定义的规则参数,达到改变复杂要素的规则表达方式.2.3㊀创建和编辑制图表达规则创建和编辑制图表达规则常见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最简单,将A r e M a p 中的符号方案转化为制图表达,然后用要素类属性在S y m b o l o g y 选项下面实现制图表达符号的重用和共享.第二种方法在A r c C a t a l o g 中的要素类属性中创建或者编辑新的规则,这种方式适合比较简单要素的制图表达.而且必须是在没有数据可用的情况下制定新的规则.第三种方法是添加制图表达地理处理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每一个涂层可以302㊀林新强:地图制图中A r c G I S制图表达的实践探究资源与产业创建和编辑多个制图表达规则方案,每一个制图表达规则由点㊁线㊁面构等符号图层和几何图层构成.3㊀地图制图中A r c G I S制图表达的实践以城市森林公园为例,在绘制公园地图的时候,可以采用A r c G I S软件.A r c G I S10.2包含了A r c M a p㊁A r c S c e n e㊁A r c T o o b o x等功能的桌面应用软件,在绘制地图的时候采用A r c G I S10.2软件,可以完成对森林公园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㊁输入㊁存储㊁管理㊁分析等制图功能.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在绘制地图的时候,需要将森林公园的景点㊁道路㊁溪流㊁建筑等标识出来.根据A r c G I S10.2软件编辑符号库,将森林公园地图编辑制作点状要素㊁线状要素㊁面状要素符号等导出成为专题符号库,以线状符号为例,线状符号由实线㊁虚线㊁制图线㊁点符号构成的线以及图片组成的线5种线性叠加制作,在制图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这些符号的位置顺序㊁比例关系.打开A r c M a p中的S t y l eM a n a g e r符号路管理系统界面,选择线型符号样式库,点击右键新建线状符号,然后打开符号属性编辑对话框,选择要创建的线状符号类型,根据各个符号参数,将符号进行命名和分类,并保存下来,便于后期导入利用.3.1㊀数据采集与录入将与森林公园相关的纸质地形图扫描后存储到软件数据库中,生成T E F F格式的电子版,然后在工具栏中添加地理配准工具图对地形图文件进行结合配准,每一张地形图上选取一定数量的公里网交叉点作为控制点,达到校正地形图的目的.此次从地形图中选择6-10个交叉点作为控制点,根据交叉点的纵横坐标值校正.然后利用A r c T o o b o x模块中的格栅投影工具对栅格化的地形图进行投影定义,得到森林公园的底图.将底图上的地理要素㊁要素类输入到数据库中,数据库包括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基础数据指行政界线㊁高速公路㊁铁路㊁国道㊁省道㊁县道㊁居民地等高线,是制作森林公园地图的基础.专题数据主要指森林林地落界库.3.2㊀数据编辑处理地形图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无法避免出现一些错误.比如在确定地图空间比例的时候,各个地物之间的比例不符合实际情况.需要A r c G I S软件的图形编辑功能,将点㊁线㊁面㊁状数据信息进行编辑和处理,根据各个地物实际图像尺寸和比例,确定坐标,然后将图像导入A r c G I S,通过G e o r e f e r e m c i n g工具对坐标进行比对,确定几何图形的拓扑关系.3.3㊀地图制作与输出根据A r c G I S软件确定的几何图形拓扑关系,需要对森林地图内容要求对各个要素进行符号化以及着色,植物景观㊁不同景区㊁功能分区必须使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填充.在着色的时候,必须确保整个画面的和谐统一,不能盲目使用各种颜色.然后打开A r c M a p窗口,点击属性栏,找到选项卡并勾选标注图层要素,根据地图的要素选择合适的标注方法㊁标注颜色㊁标注字体和大小以及标注样式.在制图过程中,如果制图表达规则无法满足制图要求,需要对原有的规则制图表达规则转化为自由制图表达方式,模拟显示状态,将一条线路分割为几段,实现符号化处理.比如该项目的道路和河流相交的地方,需要设置桥的符号,这个时候需要使用C r e a t eO v e r p a s s工具,将制图层表达规则转化为桥的符号,并结合制图表达工具,调整符号的大小㊁颜色和方向.铁路㊁公路交汇的隧道㊁建筑泽东与道路的方向排列,并分别采用制图表达规则和覆盖方式解决符号地理位置冲突问题,防止原始数据㊁地物空间位置和几何特征的改变,实现A r c G I S制图表达规则的个性化表达.4㊀结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地图制图工作结合起来,极大的提高现代地图制图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将A r c G I S制图表达应用在地图绘制中,可以提高数据空间处理能力,及时对制图过程中存在的地物冲突㊁符号同化等问题,实现符号的个性化和规范化处理,提高制图的效果.参考文献:[1]李㊀湘.地图制图中A r c G I S制图表达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8, (4):108~109.[2]黄彦丽.关于A R C G I S制图表达在地图制图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3):604~604.[3]梁燕芬.A r c G I S制图表达在地形图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24):34~35.[4]茹哲敏.A r c G I S制图表达在地下水超采区制图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6(3):86~87.[5]茹哲敏.A r c G I S制图表达在地下水超采区制图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6(2):86~87.402。
地图制图中ArcGIS制图表达的实践

地图制图中ArcGIS制图表达的实践摘要:说明了由于电子计算机、数字化的发展,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地图绘制技术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由传统的手工绘制,逐步发展到了现在的电脑绘制,完成了地图绘制技术的一大转变,大大提高了绘制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ArcGIS制图表达则是为使用者提出的可编辑、移动互联网信息化网络平台,能够满足用户系统作图的不同要求,并完成了对绘制数据的系统化管理。
关键字:绘制地图;ArcGIS绘图表达;地形信息技术引言地图是根据特定的数学规律,把地表若干图像表现起来,带有系统标志、图像标识、图形和资料,可以真实、客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分布,同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常规的地图绘制方式首先需要创建数据库,然后再借助图形或图像程序包括PS、AI、CAD等,把数字符号转换为地图符号,再利用绘图编辑器创建地图。
但这种地图绘制方式因为数据库信息与绘图数据之间不能同步完成,在实际运行时,很易造成信息流失与损坏,所以一旦数据库的信息改变,就必须同时调整绘图程序中的数字信息,而一旦数据库的信息改变了,就可能又必须再次制作地图,在一定意义上加大了绘图难度。
一、Arc GIS图表达概述1.1概念Arc GIS属于一种可延伸、全方位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Representation制图表达也是其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功能,因为基本上,全部的地图绘制过程都能够利用Arc GIS进行数据解析,而且还能够直接在Arc GIS中实现整个绘制流程。
特别是在Arc GIS9.2中,在引入了制图表达的规范和覆盖功能之后,达到了智能化、规格化和个性化的统一,并帮助克服了相互之间的矛盾,也从而推动了地图生成效能的提升。
制图表示是一个全新的绘图符号化概念,它是建立在规则上的智能化绘图手段,它不但具有大量富于表现力的符号,并且还可以在绘图编辑流程中根据实际绘图需要,进行对符号的主动编辑调整。
而绘图表示则是要素类型的一种,存放于数据库中,能够对元素类型进行控制,但它本身并没有新的图层和类型。
实验2 基于ArcGIS的制图表达

实验2 基于ArcGIS的制图表达一、实验目的1. 通过本实验理解制图表达的意义和作用2. 掌握利用ArcGIS进行制图表达的方法二、实验课时共计4个学时三、实验指导内容1. 认识并使用制图表达2. 使用制图表达覆盖3. 使用制图表达GP工具四、实验要求1. 制作全国省区的图层,要求有二套制图表达:第一套要求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东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中部(吉林、黑龙江、山西、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西部(内蒙古、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第二套要求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华南(广东、广西、海南)、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华中(山西、河南、湖北、湖南)七个区域。
2. 将不同级别的河流利用制图表达的字段驱动属性进行宽度不同的表示。
3. 制作建筑物的阴影效果。
4. 利用标记编辑器编辑标记并可视化。
5. 分别利用已有数据(可进行处理)进行属性覆盖、几何覆盖和自由表达的实验。
6. 利用已有数据(可进行处理)进行天桥和地道的实验。
五、实验环境安装有ArcGIS软件的PC机。
六、实验操作与步骤A. 制图表达的预处理①创建数据库Geodatabase1. 打开ArcCatalog。
2. 右键单击存储新建的Geodatabase文件夹。
3. 点击New,选择Personal Geodatabase。
4. 修改合适的数据库名称。
②创建要素集1. 右键单击数据库,选择Import。
2. 选择New,选择Feature Dataset。
3. 输入该要素集的名称。
4. 选择要素集的平面坐标系统。
(一般该坐标系统就是对应Geodatabase 的坐标系统)5. 选择要素集的高程坐标系统。
ARCGIS地图制作研究报告

ARCGIS地图制作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ARCGIS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被广泛用于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等领域。
地图制作是ARCGIS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ARCGIS可以制作具有丰富内容和多样化风格的地图。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ARCGIS地图制作的技术和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示例。
2. ARCGIS地图制作技术与方法2.1 数据准备在制作一个地图之前,需要准备相应的数据。
ARCGIS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导入和使用,如矢量数据、栅格数据、GPS数据等。
矢量数据通常包括地理要素的几何位置信息,如点、线、面等,而栅格数据则是由像素组成的网格数据。
2.2 符号化与渲染在ARCGIS中,符号化是指对地图中的要素进行样式设置的过程。
通过选择合适的符号和颜色,可以使地图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渲染是将数据以一定的方式显示在地图上的过程,ARCGIS提供了多种渲染方式,如分类渲染、分级渲染等。
2.3 标注与注记标注是指在地图上添加文字信息的过程,用于说明地图要素和增加地图的可读性。
ARCGIS提供了多种标注方式,如点标注、线标注和面标注等。
注记是指对地图上的要素进行文字描述的过程,可以为地图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和文字说明。
2.4 地图布局与制图地图布局是指将地图要素组织和排版的过程,包括地图边框、比例尺、图例等元素的添加和调整。
制图是指通过ARCGIS生成地图输出文件的过程,可以选择输出为图片格式、PDF格式或者HTML格式等。
3. ARCGIS地图制作实例3.1 交通流量地图本实例以城市交通流量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制作一个交通流量地图。
首先收集相关的交通流量数据,包括道路网络数据和交通流量数据。
然后通过符号化和渲染技术,将不同道路的交通流量以颜色和线宽的方式显示在地图上,使其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最后添加图例和比例尺,进行地图布局和制图,并输出成PDF 格式的地图文件。
3.2 污染源分布地图本实例以环境保护为研究目标,通过ARCGIS制作一个污染源分布地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制图中ArcGIS制图表达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19-08-06T10:35:23.3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9期作者:赵伟兴李帅王刚
[导读]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计算机地图制图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地图绘制,不仅大大提高了制图效率,也保证了地图中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ArcGIS软件本身具备了完善的自动化地图制图功能,能够满足各种地图制图的个性化需求。
身份证号码:21020419761017XXXX;身份证号码:37148119880111XXXX;身份证号码:21020419681204XXXX
摘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计算机地图制图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地图绘制,不仅大大提高了制图效率,也保证了地图中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ArcGIS软件本身具备了完善的自动化地图制图功能,能够满足各种地图制图的个性化需求。
论文结合ArcGIS制图表达的概念及规则,结合实际案例,对ArcGIS制图表达在地图制图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地图制图;ArcGIS;制图表达;实践
1 引言
传统地图制图需要在建设相应的数据库后,运用专业制图软件,结合符号化方案制定自动符号化,以此为基础通过制图编辑来实现成图。
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和破坏的问题,而且若建库数据出现错误,需要同时修改两套数据,会导致工作量的增大需要同时修改两套数据,会导致工作量的增大。
ArcGIS推出了全新的制图表达功能,可以将要素类制图与符号信息存储在要素字段中,实现建库与制图数据管理及生产的一体化,提升地图制图效果。
2 ArcGIS图表达概述
2.1 概念
ArcGIS属于一种可伸缩、全面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Representation制图表达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基本上,所有的地图制图都可以通过ArcGIS实现数据处理分析,甚至可以直接在ArcGIS中完成全部制图过程。
尤其是在ArcGIS 9.2中,推出了制图表达的规则与覆盖功能后,实现了自动化、规格化与个性化的统一,帮助解决了彼此之间的冲突,也因此促进了地图生产效率的提高。
制图表达是一种新的制图符号化理念,也是建立在规则之上的智能化制图方法,其不仅拥有丰富表现力的符号,而且能够在制图编辑过程中依照制图要求,实现对符号的动态编辑修改。
制图表达属于要素类的一部分,存储在数据库内,可以运用要素形式进行管理,其本身不是新的图层或者数据类型。
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地图对于表达方式的不同要求,制图类中的一个要素类通常都会支持多种制图表达。
在实际应用中,制图表达能够将符号信息与要素几何位置共同存储在要素类中,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对要素的符号表达进行重新定义,从而促进地图制图质量及效益的提高。
2.2 规则
制图表达规则是制图表达方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包含的规则较多,其本身由符号图层和几何外观构成。
通常情况下,一个制图表达至少需要具备一个符号图层,也可以由多个符号图层实现复杂效果。
图层中符号化方案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对符号进行重复利用,以属性储存的方式,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中。
制图表达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规则制图表达,强调对要素进行符号化处理,结合预先制定好的规则实现,如果要素出现变化,符号化形式会自动更新;
二是自由制图表达,需要依照制图要求,做好符号表现形式的编辑,将要素与其符号化表现割裂开来,若制图过程中过度使用自由制图表达,可能会对绘图性能造成影响。
3 ArcGIS制图表达中地图制图的实践应用
以某高校园区“交通服务”为主题,进行校园交通服务地图制图工作。
在相关数据库中,包含了各种服务设施以及重要标志,现状道路与河流,面状建筑即绿地等。
在地图制图中需要先在ArcMap中依照制图要求,对相关符号进行设计,然后将其转化为制图表达的符号规范化及个性化表达,复杂地物表达等。
地图制图环节,需要以道路作为导向,开展整体骨架编绘工作,将校园道路转分为校外主干道、校内主干道以及校内次要道路,不同道路符号在样式及宽度上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然后还需要做好校园内主要建筑的符号化,对绿地进行渲染,对服务点进行标注。
在地图制图中,ArcGIS制图表达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符号系统共享
制图表达规则通常存储在数据库中,对于需要创建制图表达的要素图层,同样需要存放在数据库中,才能最正常转换为制图表达。
这样的存储方式改变了原本将符号化信息存放在ArcMap或者.lyr等客户端文件中的模式,能够实现符号系统的共享。
对于同一套数据而言,创建不同应用目的的制图表达符号,能够将其应用在相应需求的地图中。
以该案例为例,一共需要将四个要素类转化为相应的制图表达规则,因此在符号化过程中,必须选择对应规则来对符号系统进行分享,分别对道路线、教学楼等建筑面以及生活服务方式等进行表达。
3.2 属性变化表达
在该高校交通符号设计中,根据道路等级属性来表现不同道路,在创建制图表达后,可以实现对道路等级的动态表达,如果对相应的属性数据进行修改,则数据库中的表达规则会根据变化后的属性值,绘制出规则属性对应的显示效果。
3.3 复杂地物处理
制图表达规则可以通过预先制定的符号规则,对符号进行显示,而符号的显示效果则可以依照地图制图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制图规则设置中,不仅能够对符号的基本信息如大小、形状、颜色等进行设置,还可以选择相应的显示方式,一是压盖方式设置,例如在道路交叉口的自动处理,可以在街区道路符号中进行覆盖,以此来完成道路交叉口的自动处理;二是线状尾部交叉,可以于尾部将实线线型显示出来,确保线状要素的尾部实交;三是由向点角度自动旋转,如喷泉、房屋等,在地图中可以设置为以角度属性项进行自动旋转。
3.4 位置冲突设置
如果制图表达规则无法满足地图制图要求,则需要运用好自由表达即覆盖,实现对现实状态的充分模拟,可以将一条线段分割为数段,实现符号化。
例如,如果需要在道路与河流的交接位置,表现桥的特征,可以运用地理处理工具Create Overpass,以对应制图表达图层作为输入,以桥符号及相关联掩模作为输出,结合ArcMap中的Representation工具,完成对颜色、大小、方向等的调增,对地图进行完善。
其他特殊表达包括铁路与公路交汇位置的隧道、建筑自动沿道路方向排列,树与十字符号的移动及旋转等,都可以运用制图表达规则及覆盖实现,以这种方法来解决位置冲突问题,不会导致原始要素几何特征及空间位置的改变,与原始数据存在密切关联,能够充分体现出制图表达的个性化与人性化[5]。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地图制图中,大量使用ArcGIS制图表达,能够实现对空间数据的高效处理,对制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可以极大地降低地图制图工作量,提高地图制图效率和质量。
不过,在运用制图表达后,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图形展示效果降低的情况,重新绘制能力会有效下降,而且无法方便地对制图编辑工具进行使用。
基于此,相关技术人员在地图制图过程中,应该做好ArcGIS制图表达的应用研究,促进生产销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佩,余树影,董文君,等.ArcGIS制图表达在地形图生产中的应用[J].测绘标准化,2013(2):46-48.
【2】曹鸿颖,习永强.ArcGIS制图表达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4(22):293-294.
【3】符玉梅.ArcGIS制图表达在地图制图方面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6):1052.
【4】谢世琴,柴微涛,辜寄蓉,等.ArcGIS制图表达在地图制图方面的应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2):11-14. 【5】茹哲敏.ArcGIS制图表达在地下水超采区制图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6,38(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