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简介
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是指为了确保油气资源的安全储存和有效运输而进行的工程建设。
它是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示范工程等方面介绍油气储运工程。
一、油气储运工程的基本原理油气储备是为了满足能源需求而将未来可以提取的油气资源储存在地下或水下的工程过程。
储运是指油气的采集、处理和输送的过程。
油气储运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的储气、储油和输气、输油系统,实现油气资源的高效储存和运输。
储气一般采用地下气藏储气库或气体储运管道进行,地下气库一般通过地质勘探找到适合存储的地层,并采用相应的封盖层来确保气体不外泄。
气体储运管道则是将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这需要充足的压力和密封。
储油一般采用地下油库和油船进行,地下油库一般采用地下储油腔室,确保油品的质量和安全,油船则是将储存的油品通过水上运输方式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输气和输油系统是保证油气高效输送的关键。
输气系统是指将储存的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或其他地方。
输油系统是指将储存的油品通过管道输送到加工厂、加油站等地方。
二、油气储运工程的关键技术1. 储气、储油技术:包括地质勘探技术、岩心采样、油气存储空间计算、封盖层选择等技术。
2. 转运技术:包括油气转运管道设计、计量技术、防腐技术等。
3. 安全监测技术:包括油气泄露监测、火灾监测、腐蚀监测等技术。
4. 自动化控制技术:包括SCADA系统、PLC技术等,用于实现对油气储运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
5. 环境保护技术:包括油气泄漏应急处理技术、油品水平监测技术等。
三、油气储运工程的示范工程在中国,油气储运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其中,西气东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输管道等是中国油气储运工程的示范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最重要的示范工程之一,该工程将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地区,满足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
这一工程采用了大量的高压管道和压缩机站,实现了高效的输气。
油气储运简介

相当于集中计量、集中转油 的小站流程。 优点:适应性强;后期调整 方便;井场设备简单,便于 集中控制,实现自动化。 缺点:废钢材;投资大。
实际上是排状、米状结 合,相当于集中计量、 集中转油。 特点与米字形管网相同。
(5)按油气集输系统布站级数:油井和原油库之间集输站场级
数; • 一级布站集油流程:只有集中处理站; • 二级布站集油流程:计量站和集中处理站; • 三级布站集油流程:计量站、接转站(增压)和集中 处理站; (6)集输系统密闭程度:开式和密闭流程
油气储运工程简介
• 油气储运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连 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油 气 储 运 工 程 主 要 内 容
1 2 3
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 油气的长距离运输
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
4
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
5
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
油气储运工程的任务
3)单管环形集油流程
4)稠油集输流程
a.高温集油流程:单管加热集油流程和掺稀 降粘流程。
b.掺蒸汽集油流程
5)气田集气流程
• 高压(>10MPa)、中压(1.6—10MPa )、 低压( <1.6MPa ) • 两级降压 • 采气站:气液分离、计量、调压和脱除有 害气体。
三、油气分离
(一)分离方式
(二)分离器的类型和工作要求
1、分离器类型 (1)重力分离型:常用的为卧式和立式重 力分离器。 (2)碰撞聚结型:丝网聚结、波纹板聚结 分离器。 (3)旋流分离型:反向流、轴向流旋流分 离器、紧凑型气液分离器。 (4)旋转膨胀型。
2.油气分离器的基本原理
油气储运知识

油气储运知识简介油气储运是指将油气从开采现场运输到加工厂、储存仓库或终端客户的全过程。
其流程包括采油、储存、运输和加工等环节。
为确保油气储运的安全、高效、节能和环保,需要掌握相关知识。
采油采油是指从油田地下将石油采出到地上,通常采用钻井技术顺着井筒从井口进入油层,利用钻机直接钻取油层或在油层浅处打开井眼进行油气采集。
采取哪种方法主要由油田情况、地质条件、钻探技术等决定。
采油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地质勘探,确定油气田的地质构造、储量和采掘条件;2.钻井和配管工程,保障油气从井口顺畅采出;3.生产技术和设备,确保油气按规定产量和质量稳定输出;4.安全问题,防止井口溢油、爆炸和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储存储存是指将采出来的油气暂时存放在地面或地下的设施里,以便运输或加工。
储存设施的种类很多,包括大型储罐、容器、地下贮藏库等。
储存油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储存设施的材质和结构要符合安全要求;2.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清洗;3.控制储存压力、温度和湿度,防止油气泄露、爆炸或自燃;4.选用合适的储存方法,根据储罐、地下库、罐车、管道等不同储存装置分别进行储存处理;5.根据油品类别、油气组成和储存要求等,对油气进行分类、分层和配比。
运输运输是指将油气从生产地运送到使用地或加工厂,分为水、路、铁、空四种方式,通常由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化工等专业运输公司负责。
运输油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计算好运输距离、车次、载重、装车方式等,制定合理运输方案;2.做好路线规划、交通组织和车辆监控,确保油气运输安全、准时、稳定;3.采用高效节能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如采用气体泵、低压输送等技术;4.严格管控油气泄漏、碰撞和火灾等风险,加装安全阀、液位表、浓度探头等问题采取高级安全措施;5.根据不同油品品质和油气运输方式,分别进行运输车辆的选型、检测及保养等工作。
加工加工是指将原油、天然气等原料加工成成品油、天然气制品等成品。
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分馏、重整、催化裂化等工序,通过数种工艺加工成各种成品。
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是指将油气从生产现场运输至加工、销售或储存地点的工程。
在油气产业中,储运环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直接影响到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还关系到油气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
油气储运工程涵盖了油气的生产、输送、储存和销售等多个环节。
首先,油气生产阶段是指从油气田生产井或开采设备中获取油气资源。
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油气资源被发现和开发。
然而,油气生产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过程,需要合理规划和安排工程设施,以确保安全可靠地提取油气。
包括井筒固井、开采设备、水处理设备、气体分离设备等的建设与使用。
其次,油气输送是指将生产出来的油气从生产现场输送至加工、销售或储存地点的过程。
输送方式主要有管道输送、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水上运输等。
其中,管道输送是最常用的方式,它具有输送量大、效率高、运营成本低等优点。
在油气输送过程中,储气库和调压装置的建设和使用起到关键作用,它们能够保证输送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再次,油气储存是指将生产出来的油气在一定条件下储存在容器或储气库中,以满足后续销售或加工的需求。
油气储存设施主要有油罐、储气罐和地下储气库等。
它们在储存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环保和经济等因素,确保储存的油气不泄漏或过度蒸发,并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油气销售是油气储运工程的最终环节,它将生产的油气输送至销售市场,为用户提供能源支持。
油气销售过程中需要建设和使用各种销售装置和设施,例如加油站、燃气站等。
这些设施需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确保销售过程的安全和便利。
总之,油气储运工程是一个涉及油气资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工程。
它要求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工程设施,确保油气的高效提取、安全输送、稳定储存和便捷销售。
只有通过油气储运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利用油气资源,为社会的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油气储运专业

油气储运专业油气储运专业是石油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油气资源的储存和运输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和工艺。
本文将从油气储运专业的背景、相关技术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储运成为石油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油气的储存和运输对于石油行业的稳定发展和经济利益至关重要。
因此,油气储运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技术1. 油气储存技术油气储存技术是指将油气资源储存在地下储层中,以供后续开采和利用。
目前常用的油气储存技术包括天然气储层、页岩气和煤层气储层等。
这些技术在油气储存和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油气运输技术油气运输技术是指将储存的油气资源从生产地点运输到加工、利用或销售地点的技术。
常见的油气运输方式包括管道运输、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油气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3. 相关设备和工艺油气储运专业还涉及到相关设备和工艺的研究和开发。
例如,油气储存设备包括储气罐、储油罐等;油气运输设备包括管道、油轮等;油气储运工艺包括油气分离、加气、混气等。
这些设备和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对于油气储运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发展前景油气储运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油气储存和运输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油气资源的开发,油气储运专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油气储运专业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综上所述,油气储运专业是石油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涉及到油气储存和运输技术、设备和工艺等方面。
该专业的发展对于石油工业的稳定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进步,油气储运专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有信心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8章油气储运工程

122 第八章 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主要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环节。
油气储运系统石油工业内部是连接产、运、销各个环节的纽带,在石油工业外部是能源保障系统的重要一环。
油气储运系统的可靠与否不仅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制约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油气储运系统对保障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石油储运工程一、 矿场油气集输矿场油气集输是指把各分散油井所生产的石油及其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初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合格原油和天然气,分别送往长距离输油管线的首站(或矿场原油库)或输气管线首站外输的全部工艺过程。
(一)油气集输系统在油田,从井口到原油和天然气外输之间所有的油气生产过程均属油气集输范畴。
油气集输生产过程内容及相应关系见图8-1。
它以集输管网及各种生产设施构成的庞大系统覆盖着整个油田。
由于各油田、各油层所产石油的物性、产量不同,井口的参数(温度、压力等)不一,地貌气候的差异,不同生产阶段油井产物的变化等等,要求油气集输系统要根据这些客观条件,利用其有利因素,使地面管网规划、设备选择及生产流程设计与之相适应达到优化的目的。
这就使得各油田的集输系统之间存在诸多差异。
1. 油气集输工作的主要内容(1)油气计量 包括单井产物油、气、水的计量以及油气在处理过程中、外输至用户前的计量。
因单井产量值是监测油藏开发的依据,所以需要对各油井进行单独计量。
各井的油气经分离和分别计量后又汇集在一起用一条管路混输至处理站,或用两条管路(单井产量大时)分别输往处理站。
以往在各油气田上均为单井分别计量油气而专设油气分离装置,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相计量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有一些油气田采用多相流量计无需分离而计量出各井产出的油、气、水产量,省掉了计量分离装置,大大简化了集输流程,节约了地面建设投资。
油气储运技术

油气储运技术油气储运技术是指对油气资源在开采、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和设施,旨在保证油气资源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对于油气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油气储运技术的定义、重要性、现状和前景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油气储运技术的定义油气储运技术是指将油气资源进行储存和运输的技术手段和设施。
它包括油气储存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油气的运输与分配、油气储备的调度、油气质量的监测与控制等环节。
它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如工程学、物理学、化学等。
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是保障油气资源安全供应和有效利用的重要保证。
二、油气储运技术的重要性油气资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能源来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油气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挑战和风险。
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率和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油气资源的安全供应。
同时,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油气储运技术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油气储运技术的现状目前,国际上已经有许多先进的油气储运技术被广泛应用。
例如,油气储存设施中的储罐、储槽等设备已经非常成熟,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的油气资源的储存需求。
油气运输方面,输油管道、天然气管网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油气运输通道,通过其可以将油气资源从生产地输送到市场。
此外,还有许多新兴技术正在被应用于油气储运领域,如液化天然气(LNG)技术、油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油气储运技术水平。
四、油气储运技术的前景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对油气储运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未来,油气储运技术将继续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例如,油气储存设施将会更加智能化,通过自动化和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实现对储存设施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油气运输方面,将继续发展更安全、更高效的油气运输方式和工艺。
油气储运

第七章
二、原油处理
油气集输与储运
§7.1 原油集输与储运
原油含水大都以游离水和乳化水的状态存在, 而乳化水是脱水的主要对象。脱水的关键是破坏原 油乳状液,促使油水分离。 常见的脱水方法:热沉降脱水、热化学脱水、电脱水。
热沉降脱水——通过加热促使水沉降,实现油水分离。
通过加热降低或削弱油水界面膜的强度,增加水滴的碰撞 、聚集的机会,破坏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 通过加热增大油水密度差,加快水滴沉降速度。 通过加热降低原油黏度,加快水滴沉降。 热沉降脱水的主要设备是沉降罐。
第五章
一、井场集油系统
油气集输与储运
§7.1 原油集输与储运
采油井场:
是油田开采原油的基础工程,由井口装置和地面 工艺设施组成。它的功能为: 1.控制和调节从油层采出的油(液)气量,满足油田 开发的需要; 2.提供完成油井井下作业的条件;
3.保证将油井采出的油(液)气收集起来。
第五章
油气集输与储运
第五章
一、井场集油系统
油气集输与储运
§7.1 原油集输与储运
将油田若干口井产出的原油经管线或罐车输送 到集油站的储罐或处理容器中,称为集油。 油田集油系统大部分是由管线、各种储罐和处 理容器组成的。 集油方式:管线集油和罐车集油。 集油站(又叫转油站):是把数座计量(接转)站的来 油集中在一起,进行油气分离、油气计量、加热沉降和油 气转输等作业的中型油站。有的转油站还包括原油脱水作 业,这种站叫脱水转油站。
第七章
二、原油处理
油气集输与储运
§7.1 原油集输与储运
电脱水
将原油乳状液置于高压直流或交流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促使水滴的合并、聚结形成较大粒径的水滴,实现油水分离。 脱水过程中,水滴在电场中以电泳聚结、偶级聚结、振荡聚结 三种方式进行聚结、合并。 在交流电场中,以偶级聚结、振荡聚结方式为主; 在直流电场中,以电泳聚结、偶级聚结方式为主。 适合于处理含水量在30%左右的油包水型原油乳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目前适于我国某些油田的高效油气集输流程有
不加热集输流程 适当提高集输压力,增加油气分离级数 中压多级分离流程 利用井口压力直接输至联合站
“无泵无罐”流程
全密闭集输流程
油气从井口到外输站的处理和输送全 过程不开口
“一级半”流程
(2)油田集油流程举例
1)双管掺活性水流程
2)二级布站油气集输流程
(8)目前通用的海上油气生产和集输系统流程:半海半陆式 集输流程、全海式集输流程两种模式。 半海半陆式集输流程: 适用于离岸近的中型油田和油气产量大的大型油田。是由 海上平台、海底管线和陆上终端构成等部分组成的。 全海式集输流程: 指油气的生产、集输、处理、储存均是在海上平台进行 的,处理后的原油在海上直接装船外运,适合于远离岸边的 中小型海上油田。
• 油气集输系统:
合格原油 油井 计量站 联合站 合格天然气 达到排放或回注 标准的水或砂
气井
气体处理 设施
压气站
输气管 道系统
用户
• 管道输送系统
首站 中间站 末站
储存设施或用户管网
• 油气储存与销售系统
汽车 炼油厂 火车 各级储 备与分 配库 加油站 汽车 火车 飞机 轮船
码头
轮船
油气集输就是油气的收集和运输。是指把各分散油井所生产的 石油及其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初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合 格的原油和天然气,分别送往长距离输油管线的首站(或矿场 原油库)或输气管线首站外输的全部工艺过程。
(2)离心分离原理 当液体改变流向时,密度较大的液滴具有较大的惯性,就会 与器壁相撞,使液滴从气流中分离出来,这就是离心分离。它 主要适用于初分离段。
(3)碰撞分离原理 气流遇上障碍改变流向和速度,使气体中的液滴不断在障碍 面内聚集,由于液滴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油膜。气流在不断地 接触,将气体中的细油滴聚集成大油滴,靠重力沉降下来。它 主要适用于捕雾段。
(1)一次分离是油气混合物的油气两相一直在保持接触的条件 下逐渐降低压力,最后流入常压储罐,在罐中一次把油气分开。
(2)连续分离是指气液混合物在管道中压力不断降低,并且不 断将逸出的天然气排出,直到压力降为常压。该方法生产中 无法使用。 (3)多级分离:压力降到一定数值把气体排出,压力再降到 一定数值,在把气体排出,如此反复。 一个分离器和一个储罐为二级分离;二个分离器和一个储 罐为三级分离。
(2)按加热保温方式分:
掺热油; 掺热水;
加热保温输送;热水(蒸汽)伴热保温输送;掺热介质输送; 不加热输送; 物理法:热处理、掺水法、
掺入轻质油; 化学法
(3)按输送介质分: 单管密闭混输流程: 特点是油井产出的混和 物从井口到分离器计量后, 油气又重新混和,混输到转 油站,转油站再将油气分离, 分别外输,即分井计量、 集中转油。
6、对分离器工作质量的要求 • • 气液界面大、滞留时间长;油气混合物接近相平衡状态。 具有良好的机械分离效果,气中少带液,液中少带气。
7、分离器总体设计要求 • 同时满足气中除液和液中除气的要求; • 不同气液比用液位调节器进行调节; • 处理量大时多台并联工作。
四、 原油净化
原油净化的目的
卧式三相分离器
优点:气 液界面大; 便于撬装
卧式分离器的油、气分离原理是:
当油气混合物从进口进入分离器后,喷到隔板上散开、因 扩散作用使溶于油中的天然气分离出来。 油靠自重下落从隔板下部弓形缺口通过,气体由隔板上半 部的许多小孔通过进入分离器箱。 携带有小油滴的天然气在分离箱内多次改变流动方向,小 油滴被凝聚下落。 分离器下部油经出油阀排出分离器,而经分离后比较纯净 的天然气从气出口排出。
(2)卧式油、气分离器 卧式分离器与立式分离器相比具有处理量大的特点,因此, 卧式分离器适用于高产井。卧式分离器具体结构如图23所示。
图23 卧式轴向进口分离器示意图 1-油、气混合物进口;2-分离器壳体;3-隔板;4-分离箱;5-气出口;6-浮标;7入孔盖;8-连杆机构;9-油阀;10-排污管
卧式二相分离器
相当于集中计量、集中转油 的小站流程。 优点:适应性强;后期调整 方便;井场设备简单,便于 集中控制,实现自动化。 缺点:废钢材;投资大。
实际上是排状、米状结 合,相当于集中计量、 集中转油。 特点与米字形管网相同。
(5)按油气集输系统布站级数:油井和原油库之间集输站场级
数; • 一级布站集油流程:只有集中处理站; • 二级布站集油流程:计量站和集中处理站; • 三级布站集油流程:计量站、接转站(增压)和集中 处理站; (6)集输系统密闭程度:开式和密闭流程
3.油田常用的分离器
(1)立式分离器 立式切向进口伞状结构分 离器结构见图22。
图22 立式切向进口伞状结构 分离器示意图 1-水包;2-水包隔板;3-量油 玻璃管;4-加水漏斗;5-气出 口;6-安全阀;7-分离伞;8油、气混合进口;9-挡油帽; 10-筒体;11-油出口;12-支 架
立 式 二 相 分 离 器
(二)分离器的类型和工作要求
1、分离器类型 (1)重力分离型:常用的为卧式和立式重 力分离器。 (2)碰撞聚结型:丝网聚结、波纹板聚结 分离器。 (3)旋流分离型:反向流、轴向流旋流分 离器、紧凑型气液分离器。 (4)旋转膨胀型。
2.油气分离器的基本原理
(1)重力沉降原理 主要靠气液密度不同实现分离。但它只能除去100微米以 上的液滴,保证不了分离效果,必须与其它分离方法配合。它 主要适用于沉降段。
• 把油井、气井产物高效、节能地处理成合 格的天然气、原油、水和固体排放物。 • 调节油气田的生产。 • 把原油和天然气安全、经济地输送到各个 炼油企业和用户。 • 实现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 • 国家成品油和天然气销售系统的安全、高 效运行。
油气储运系统 • 油气集输系统 • 管道输送系统 • 油气储存与销售系统
油气分输流程(小站流程): 特点是油井产出的油气 混和物从井口混输到计量站分 别计量油气产量,经过油气分 离分别将油气送到转油站和用 户。
(4)按集油管网形态:米字型管网集油流程、排状或环型管网集油流程、放射状 管网集油流程。
指整个油井串连在一条干 线上,相当于单管密闭混输, 单井计量、集中转油。 优点:省钢材、省设备; 缺点:适应性差;集中控 制、自动化比较困难;井 口复杂。
成游离状态,在常温下用简单 的沉降法短时间内就能从油中 分离出来。
原 油 脱 水
“油包水”型乳状液
形成油水乳状液, 很难用沉降法分离。 “水包油”型乳状液
4. 原 油 脱 水
原油的脱水过程
破乳
沉降
一段脱水
脱 水 处 理 的 方 法
1
2 3 4
加热
重力沉降脱水
化学破乳 热化学脱水 二段脱水 电化学脱水
3)单管环形集油流程
4)稠油集输流程
a.高温集油流程:单管加热集油流程和掺稀 降粘流程。
b.掺蒸汽集油流程
5)气田集气流程
• 高压(>10MPa)、中压(1.6—10MPa )、 低压( <1.6MPa ) • 两级降压 • 采气站:气液分离、计量、调压和脱除有 害气体。
三、油气分离
(一)分离方式
• 油井产物:原油、天然气、水、盐、泥 砂等。 • 原油含水的危害为: 水增大了油井采出液的体积,降低了设 备和管道的有效利用率 增大了管道输送中的动力和热力消耗 引起金属管道和设备的结垢与腐蚀 对炼油加工过程产生影响
原油 脱水
效果
1 原油脱水
2 降低原油含盐量 3 降低原油中的机械杂质
原 游离水 油 中 的 水 分 乳化水
井口 采油树 出口
1 油 气 计 量 2 集 油 、 集 气 3 油 气 水 分 离 4 原 油 脱 水
油气 集输
5 原 油 稳 定 6 原 油 储 存 7 天 然 气 脱 水
原油和 天然气 外输
8 天 然 气 轻 烃 回 收 9 液 烃 储 存 10 输 油 、 输 气
一 、 油 气 集 输 工 艺
5.分离器的工艺设计原则
(1)从气体中分出油滴 • 要求:油滴沉降至气液界面的时间小于气流把油滴带出分 离器时间。 • 沉降时间主要与液滴直径有关,油滴直径为10~270µ m。 • 由上述原则设计出分离器尺寸。
(2)从原油中分出气泡 • 原油中气泡上升速度大于任一液面的下降速度。 • 不起泡原油停留时间1~3min,起泡原油停留时间5~20min。
立 式 三 相 分 离 器
优点:排污方便, 占地面积小。
立式分离器油、气分离的工作原理:
当油气混合物沿着切线方向进入分离器后,立即沿着分离 器壁旋转散开,油的相对密度大,被甩到分离器壁上而下滑, 气的相对密度小则集中上升。 部分液滴落在挡油帽上散开,油、气进一步分离,油沿挡 油帽下滑,气上升。上升的气体经下层分离伞收集集中,从顶 部开口处上升进入上层分离伞,沿上层分离伞面上升,这样一 收一扩并几次改变流动方向,尤其在通过伞斜面过程中,使初 分离出来的气体中携带的小油滴吸附在分离伞的斜面上,聚集 成较大的油滴而下滑落入分离器的下部,然后经油出口排出分 离器。而经两次分离脱出的比较纯净的天然气则从分离器顶部 的气出口排出。 油气分离器是在离心力作用、重力作用和油膜粘附作用三 大作用下进行油气分离的,前两种力使油气分开,后一种是气 体除油。
油气储运工程简介
• 油气储运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连 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
油 气 储 运 工 程 主 要 内 容
1 2 3
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 油气的长距离运输
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
4
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
5
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
油气储运工程的任务
(7)按通往油井的管线数目: 单管集油流程:井场设有加热保温设备,油井产物在井口加热 后经一条管线输到集油站。 双管集油流程:由站向井场供蒸汽,蒸汽管线和油井的出油 管线并在一起,由蒸汽管给出油管内的油井产物加温,乏汽在井 口排放,井站之间也是两条管线。 三管集油流程:由站向井场泵送热水或热油,供热载体管线 往返于井站间,并与出油管线并在一起,由热载体循环给油井产 物加温,井站之间有三条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