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大米仓储知识及库房要求
大米存储要求知识

大米储存知识——市场营销部整理目的:确保大米产品质量在保存期间稳定不发生变质以及生虫现象,各地经销商提高大米产品在储存方面的知识确保产品在储存方面质量不发生变化前言大米因胚乳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受湿、热、虫等影响而变质,从而影响了大米的外观品质以及食味品质;极易产生米质“陈化”和发霉变质甚至生虫,大米的储藏是粮食储藏学科中的一大难题。
安全储藏、防止霉变、减缓品质劣变是大米储藏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大米储藏主要采用气调、低温、机械通风和真空包装等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大米的品质要求愈来愈高,提高大米储藏技术水平,延长安全储藏期,保鲜大米品质,降低成本,是大米储藏的方向。
一、大米储藏特点大米失去谷壳保护,胚乳外露,易受虫害,储存稳定性比稻谷差。
大米的损失途径包括在采购、除杂、运输、干燥、储藏、销售等过程中物理质量的损耗及在此过程中商业品质的下降。
而大米储藏在这一过程经历的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
大米储藏的特点表现为陈化,霉变,虫、鼠害等。
1.爆腰大米腰部出现不规则的龟裂成为爆腰。
爆腰是由于急剧地对谷粒加热或冷却,使米粒内部与表面膨胀或收缩不均匀,以及米粒受到外力作用造成。
在储藏或加工过程,稻产生的爆腰主要与湿度,高水分的大米必须在低温或者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缓慢降温、干燥,若采用高温干燥或者骤然冷却,就会造成爆腰,增加碎米。
爆腰的大米食用品质和储藏稳定性也变差。
2.陈化大米陈化表现为米质变脆,米粒起筋,无光泽;糊化和持水力降低,粘度下降,脂肪酸含量上升,米汤溶出物减少;大米蒸煮后硬而不粘,并且扎嘴;有陈味。
一般储存一年即有不同程度的陈化。
成品粮比原粮更易陈化。
大米若水分大、温度高、精度低、糠粉多、虫霉为害,则陈化快,反之则慢,尤其在盛夏梅雨季节陈化较快。
3.吸湿、返潮大米吸湿能力与加工精度、糠粉含量、碎米总量有关。
尤其是糠粉,其吸湿能力强且带较多微生物,容易引起发热、长霉、变味,还阻塞米堆孔隙,使积热不易散发。
大米成品仓库管理制度

大米成品仓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大米成品仓库的管理工作,提高储存效率,保障库存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仓库管理组织机构1. 仓库主管负责仓库的全面管理工作,包括库存管理、进货验收、出货发运、库房清洁等。
2. 仓库管理员负责具体的库房管理工作,包括货物分类、入库、出库、盘点、清点、整理等。
3. 仓库保管员负责库房的保管工作,保障库房内物品的安全和完好。
4. 仓库收发员负责货物的接收和发放工作。
5. 物资管理员负责物资的管理和统计工作。
三、仓库管理流程1. 进货验收:采购人员将进货的大米发放至仓库,仓库管理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对货物进行验收,确认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后,登记入库。
2. 入库管理:仓库管理员按照货物的类别、规格等要求,妥善存放货物,确保货物不受损坏和污染。
3. 出库管理:根据各部门的需求,仓库管理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将货物发放出库,确保货物准确无误。
4. 库存管理:仓库管理员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和清点,确保库存数量准确无误。
5. 库房清洁:仓库管理员保持库房的干净整洁,定期清理和整理货物,确保环境卫生和货物安全。
四、仓库安全措施1. 仓库设备:仓库主管要定期检查仓库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 防火措施:仓库主管要定期检查仓库的消防设备和通道,确保防火安全并进行消防演练。
3. 监控系统:安装监控系统,对仓库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货物安全。
4. 出入管控:严格管理仓库的出入口,只有经过授权和登记的人员可以进入仓库。
五、库存管理1. 原料分类:按照大米的品种、规格等要求对货物进行分类存放。
2. 定期盘点:进行定期的库存盘点,确保库存数量准确无误。
3. 货物整理:定期对货物进行整理、清点和清洁,保持货物的质量和数量。
4. 报损处理:对于损坏或过期的货物,及时进行报损处理,避免对库存造成影响。
六、制度执行1. 执行情况:仓库主管对仓库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大米成品库管理制度

大米成品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大米成品库的管理工作,提高库存管理效率,确保大米质量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大米成品库的管理工作,包括大米成品库的进货、储存、出库、保管、清点等管理工作。
三、管理责任1. 大米成品库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位,由库管负责人全面负责库存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
2. 库管负责人应当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流程,并监督执行,确保大米成品库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开展相关工作,并定期与库管负责人协调沟通,保持信息畅通。
四、进货管理1. 大米成品库的进货应当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
2. 进货时应当认真查验大米货品的质量、数量等,确保符合进货要求。
3. 进货记录应当详细、准确,包括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信息。
五、储存管理1. 大米成品库的储存应当根据大米的特性进行分类、分区储存,并确保库房清洁、通风良好。
2. 库房应当定期清点、清理,对存放大米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3. 大米成品库的存放位置应当明确,避免交叉污染和混淆。
4. 大米成品库应当定期检查库存数量、质量,并做好记录,确保库存准确无误。
六、出库管理1. 大米成品库的出库应当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
2. 出库前应当对出库要求进行确认,核对货品信息,并填写出库记录。
3. 出库操作应当规范、及时,确保货品送达目的地安全无误。
4. 出库后应当及时清点库存,核对库存数量,避免遗漏或错漏。
七、保管管理1. 大米成品库的货品应当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货品质量符合要求。
2. 对于失效、损坏的货品应当及时处理,防止影响其他货品质量。
3. 大米成品库应当定期整理货品,保持库房整洁有序。
八、清点管理1. 大米成品库应当定期进行清点,核对库存数量,对比记录,确保准确无误。
2. 清点时应当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避免漏查、错查。
3. 清点记录应当详细、准确,包括盘点时间、盘点人员、盘点结果等信息。
大米存储要求知识

大米储存知识—-市场营销部整理目的:确保大米产品质量在保存期间稳定不发生变质以及生虫现象,各地经销商提高大米产品在储存方面的知识确保产品在储存方面质量不发生变化前言大米因胚乳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受湿、热、虫等影响而变质,从而影响了大米的外观品质以及食味品质;极易产生米质“陈化”和发霉变质甚至生虫,大米的储藏是粮食储藏学科中的一大难题.安全储藏、防止霉变、减缓品质劣变是大米储藏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大米储藏主要采用气调、低温、机械通风和真空包装等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大米的品质要求愈来愈高,提高大米储藏技术水平,延长安全储藏期,保鲜大米品质,降低成本,是大米储藏的方向.一、大米储藏特点大米失去谷壳保护,胚乳外露,易受虫害,储存稳定性比稻谷差.大米的损失途径包括在采购、除杂、运输、干燥、储藏、销售等过程中物理质量的损耗及在此过程中商业品质的下降。
而大米储藏在这一过程经历的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大米储藏的特点表现为陈化,霉变,虫、鼠害等.1.爆腰大米腰部出现不规则的龟裂成为爆腰。
爆腰是由于急剧地对谷粒加热或冷却,使米粒内部与表面膨胀或收缩不均匀,以及米粒受到外力作用造成.在储藏或加工过程,稻产生的爆腰主要与湿度,高水分的大米必须在低温或者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缓慢降温、干燥,若采用高温干燥或者骤然冷却,就会造成爆腰,增加碎米。
爆腰的大米食用品质和储藏稳定性也变差.2。
陈化大米陈化表现为米质变脆,米粒起筋,无光泽;糊化和持水力降低,粘度下降,脂肪酸含量上升,米汤溶出物减少;大米蒸煮后硬而不粘,并且扎嘴;有陈味.一般储存一年即有不同程度的陈化.成品粮比原粮更易陈化。
大米若水分大、温度高、精度低、糠粉多、虫霉为害,则陈化快,反之则慢,尤其在盛夏梅雨季节陈化较快。
3。
吸湿、返潮大米吸湿能力与加工精度、糠粉含量、碎米总量有关。
尤其是糠粉,其吸湿能力强且带较多微生物,容易引起发热、长霉、变味,还阻塞米堆孔隙,使积热不易散发。
大米仓库管理制度

大米仓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大米仓库的管理工作,保障大米的品质和安全,提高大米仓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仓库管理机构和职责分工1. 仓库管理机构大米仓库管理机构由仓库管理员、仓库主管和仓库人员组成。
其中,仓库主管负责统筹管理仓库的工作,仓库管理员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
2. 职责分工(1)仓库主管的职责包括:负责规划和制定仓库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仓库的日常运营,协调各部门合作,负责仓库的安全管理工作。
(2)仓库管理员的职责包括:具体负责仓库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大米的存储、装卸、清点等工作。
(3)仓库人员的职责包括:按照仓库管理员的安排开展具体的工作,包括大米装卸、存储、清点等工作。
第三章仓库的管理要求1. 大米的存储(1)大米应当按照不同的品种分开存储,各品种应当标明明确的存储位置。
(2)大米应当储存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禁止与有害物质接触,严禁叠放。
(3)大米储存设施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储存环境的良好。
2. 大米的装卸(1)大米在装卸过程中应当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压损。
(2)装卸工作人员应当配戴相关的防护用具,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3. 大米的清点(1)大米的清点应当由专人进行,清点结果应当与进出库记录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2)定期对大米进行抽检,确保大米品质符合要求。
4. 安全管理(1)大米仓库应当设有专门的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疏散。
(2)大米仓库应当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第四章仓库管理制度的执行1. 执行标准大米仓库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工作,确保大米的安全、卫生和品质。
2. 监督检查仓库主管应当定期对仓库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情况。
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应当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3. 奖惩机制对于遵守本制度,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的人员,应当给予奖励。
对于违反制度,不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的人员,应当进行相应的惩罚。
大米原料仓库管理制度

大米原料仓库管理制度一、为了规范大米原料仓库的管理,保障大米原料质量和安全,提高大米生产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大米原料仓库管理的基本原则(一)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公司制定的大米质量标准,确保大米原料质量。
(二)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大米原料安全。
(三)实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四)加强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素质。
三、大米原料仓库的布局和设施(一)大米原料仓库的位置应当选择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干燥、无尘土、无异味、无害虫孳生的地方。
(二)大米原料仓库应当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持仓库内的恒温和恒湿。
(三)大米原料仓库应当采用防潮、防尘、防虫、防盗等措施。
(四)大米原料仓库内的通风设备应当保证空气畅通。
(五)大米原料仓库的布局应当合理,通道应当畅通,便于操作和管理。
四、大米原料的接收和入库(一)大米原料的接收应当由专人负责,接收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大米质量的鉴别方法。
(二)接收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大米原料接收质量标准》执行接收大米原料。
(三)接收时对大米原料的数量、质量、外观、包装等进行检验,不合格的大米原料应当拒收。
(四)接收合格的大米原料应当及时清点、打记号,并登记原料入库簿。
(五)大米原料入库时,应当按照先进的方法和技术进行,防止二次污染。
五、大米原料的保管和出库(一)大米原料仓库应当按照先进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大米原料的保管,做到干燥、通风、恒温、恒湿。
(二)大米原料应当采用货架垛存放,保持货物间的通道和通风畅通。
(三)大米原料应当在存放时进行分级管理,根据大米原料的种类、品质、收货时间等因素进行分类管理。
(四)出库时应当按照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保证大米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五)大米原料的出库必须有出库单,出库单应当经过仓库管理员审核,由专人保管,并做到及时、准确。
六、大米原料仓库的杂物管理(一)大米原料仓库应当禁止存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大米在仓库的储存条件

大米在仓库的储存条件粮食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其品质发生逐渐下降的自然陈化,其陈化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不同的储藏方法。
现在大米主要的储藏形式有常温储藏,低温储藏、缺氧(自然缺氧、充CO2、充N2、真空)储藏、化学储藏、机械制冷储藏、塑料薄膜密闭储藏(米堆)、涂膜保鲜技术储藏等。
3.1常温储藏常温储藏是现在应用最广也是我国最为普遍的大米储藏方式。
农民收割稻谷后,先将其晒到足够干(安全水分以下),然后碾磨成大米进行常温库存,缸、桶、编织袋存等。
主要是利用大米的水分含量低,延缓大米品质劣变,这种储藏方式只要控制大米的含水量,操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大米量和质上的损失都比较严重。
大米水分含量、温度与大米储藏品质下降呈显著正相关,水分含量、温度高,使得其更易劣变和微生物生长。
不同温度大米的相对安全水分见表1。
表1不同温度大米的相对安全水分含量温度(℃) 0 5~10 20 25 30 35 40相对安全水分(%) 16~18 ≤16 ≤14 13~13.5 <13 <12 <113.2低温储藏低温储藏是目前较好的方法[7]。
实现低温的途径有2种:一是利用机械通风将冬春自然低温通入粮堆,使仓内大米温度降至低温状态,并利用粮食热阻大,导热系数小的特性,使粮食较长时间保持低温;二是在夏秋季高温季节采用窗式空调器补充冷源,以保持粮温的准低温状态,但因其费用太高,在目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还难以大量推广。
氧储藏包括自然缺氧、充CO2、充N2、真空等缺氧储藏措施。
因其技术含量高、费用高、外环境(辅助设施)不够成熟,因而尚没有大量推广。
目前,随着小包装技术的发展,缺氧储藏技术再一次走上市场。
(1)气调储藏:自发气调储藏(Modified-atmosphere storage)简称为MA储藏。
目前,研究和。
应用较多的是小包装气调储藏技术。
MA储藏利用大米的呼吸作用和塑料薄膜的通透性来自发调节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
大米的呼吸作用使袋内的CO2浓度升高,O2浓度下降,当大米放出CO2和吸入O2的速度与气体透过薄膜的渗透速度相等时,袋内CO2和O2的分压不再发生变化,若气体条件符合或接近适宜储藏大米的气体条件,就起到自发气调用。
大米存储要求知识

大米储存知识――市场营销部整理目的:确保大米产品质量在保存期间稳定不发生变质以及生虫现象,各地经销商提高大米产品在储存方面的知识确保产品在储存方面质量不发生变化刖言大米因胚乳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受湿、热、虫等影响而变质,从而影响了大米的外观品质以及食味品质;极易产生米质“陈化”和发霉变质甚至生虫,大米的储藏是粮食储藏学科中的一大难题。
安全储藏、防止霉变、减缓品质劣变是大米储藏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大米储藏主要采用气调、低温、机械通风和真空包装等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大米的品质要求愈来愈高,提高大米储藏技术水平,延长安全储藏期,保鲜大米品质,降低成本,是大米储藏的方向。
一、大米储藏特点大米失去谷壳保护,胚乳外露,易受虫害,储存稳定性比稻谷差。
大米的损失途径包括在采购、除杂、运输、干燥、储藏、销售等过程中物理质量的损耗及在此过程中商业品质的下降。
而大米储藏在这一过程经历的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
大米储藏的特点表现为陈化,霉变,虫、鼠害等。
1. 爆腰大米腰部岀现不规则的龟裂成为爆腰。
爆腰是由于急剧地对谷粒加热或冷却,使米粒内部与表面膨胀或收缩不均匀,以及米粒受到外力作用造成。
在储藏或加工过程,稻产生的爆腰主要与湿度,高水分的大米必须在低温或者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缓慢降温、干燥,若采用高温干燥或者骤然冷却,就会造成爆腰,增加碎米。
爆腰的大米食用品质和储藏稳定性也变差。
2. 陈化大米陈化表现为米质变脆,米粒起筋,无光泽;糊化和持水力降低,粘度下降,脂肪酸含量上升,米汤溶岀物减少;大米蒸煮后硬而不粘,并且扎嘴;有陈味。
一般储存一年即有不同程度的陈化。
成品粮比原粮更易陈化。
大米若水分大、温度高、精度低、糠粉多、虫霉为害,则陈化快,反之则慢,尤其在盛夏梅雨季节陈化较快。
3. 吸湿、返潮大米吸湿能力与加工精度、糠粉含量、碎米总量有关。
尤其是糠粉,其吸湿能力强且带较多微生物,容易弓I起发热、长霉、变味,还阻塞米堆孔隙,使积热不易散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是微生物散发出得轻度霉味,使其香气减退或消失,有异味,这是大米发热霉变的先兆。
•由于米粒微生物、糠粉的强烈呼吸,局部水分聚积,米粒表面出现潮润现象,俗称“出汗”。
•出汗部位米粒吸湿,水分增加,硬度降低,手搓或者牙咬清脆减弱,俗称“发软”,未熟粒与病伤粒最先出现。
•米粒潮润,吸湿膨胀,使散落性降低。
•由于米粒表面水气凝聚,色泽显得鲜明,胚乳部分的透明感略有增加。
•米粒潮润,粘附糠粉,或者米粒上未碾去的皮层浮起,显得毛糙,不光洁,俗称“起毛”。
•胚部组织较松,营养物质较多,菌落先从胚部出现,使胚部变色,俗称“起眼”。
含胚的大米先变化,颜色加深,类似咖啡色;无胚的,先是白色消失,生毛(即菌丝体),然后变色,再发展变成黑绿色。
•米粒侧面与背面的沟纹呈白色,继续发展成灰白色,如筋纹,故称“起筋”。
一般靠近米堆表层先出现,通风散热之后愈加明显,光泽减退、发暗。
大米安全保管,与大米水分,外界环境温湿度,库房条件卫生、温湿度密切相关,储存大米的库房要做到以下几点:
大米安全度夏水分控制在13.8-
14.2%比较适宜。
库房必须具备隔热防潮性能,通风良好,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
下。
库房卫生要无灰尘,粉尘,保持洁净(粉尘是滋生害虫最好的场
所)。
库房内要有降温,降湿措施。
库房内要有温湿度表,每日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检查,夏季对储存1个月以上的PP包装货位进行检温和质量普检,如发现库房湿度大,要进行降湿,大米温度高要进行倒垛,通风
降温.
库房内定期清仓消毒,防止交叉
感染。
垛底要有托盘,防止受潮;不同等级、水份大米严格分开。
六、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