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系统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红外系统概述

红外系统概述

诊断与辅助治疗
红外系统在医学领域中用于诊断疾病和辅助治疗,如红外热像仪 可以检测炎症、肿瘤和其他病变。
康复治疗
红外系统用于康复治疗,如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 等。
健康监测
红外系统可以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如体温、心率和呼吸等,用 于健康监测和预防保健。
THANKS FOR WATCHING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技术的发展,红外系统正 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能 够实现自适应校准、自动 识别和智能分析等功能。
网络化、远程化
随着物联网和通信技术的 发展,红外系统正逐渐实 现网络化、远程化,能够 实现多点监测、远程控制 和实时数据传输等功能。
05 红外系统的应用实例
军事领域的应用
目标检测与跟踪
红外系统概述
目录
• 红外系统简介 • 红外系统的原理 • 红外系统的技术指标 • 红外系统的优势与局限性 • 红外系统的应用实例
01 红外系统简介
红外系统的定义
红外系统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技术进行信息获取、 传输和处理的系统。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在760纳米至1毫米之 间,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
辐射特性
物体在向外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 吸收外界投射来的红外线。
辐射源
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 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 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 辐射。
红外探测原理
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是用来探测红外辐射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某些材料或结构在受到红外辐射时,其电学或光学性质 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出红外辐射的存在、大小和方向。
红外成像是指通过红外探测器接收目 标场景的红外辐射,经过信号处理后 ,在显示器上生成红外热图像的过程 。

红外成像系统简介

红外成像系统简介

THANKS FOR WATCH时监测
实时红外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快速的目标物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提高预警和响应速度。
动态跟踪
实时红外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动态跟踪,对移动目标进行连续监测, 提高跟踪精度和实时性。
促进智能化应用
实时红外成像技术能够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智能化应 用,提高红外成像系统的应用价值。
性能指标
电源效率、稳定性、可靠性等。
03 红外成像系统的特点
穿透烟雾和灰尘的能力
01
由于红外线波长较长,能够较好 地穿透烟雾和灰尘,因此在火灾 、烟雾等场景中,红外成像系统 能够清晰地观测到目标。
02
在工业领域,红外成像系统也常 用于检测设备运行时的温度异常 ,穿透工厂内的烟尘和气体。
夜间或低光环境下的观测能力
红外成像系统简介
目 录
• 红外成像系统概述 • 红外成像系统的组成 • 红外成像系统的特点 • 红外成像系统的优势与限制 • 红外成像系统的未来发展
01 红外成像系统概述
红外成像系统的定义
红外成像系统是一种能够接收并处理 红外辐射的设备,通过将红外辐射转 换为可见光图像,实现对目标物体的 非接触式检测和识别。
红外成像系统不受光照条件限制,能够在夜间或低光环境下 正常工作,观测目标。
在军事侦察、野生动物研究等领域,红外成像系统是不可或 缺的工具,能够在黑暗中捕捉到目标的热辐射。
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红外成像系统通过测量目标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感知温度变化,因此对温度变化非常 敏感。
在医疗领域,红外成像系统可用于检测人体病变部位的温度异常,如乳腺肿瘤等。
工作原理
基于热电效应或光电效应, 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
性能指标

可见光与红外系统PPT课件

可见光与红外系统PPT课件
在可见光图像下用来寻找目标,找到目标后,按键盘切换键,将采集数据换成红外,
计算机显示红外图像。当再按一次切换键,可将图像切换成可见光,继续寻找下一 个测量目标,依此循环。
3
MT9M034实物图
可见光CMOS图像信息读出原理
CMOS图像传感器MT9M034是Aptina公司于 2012年底推出的一款定位于低照度环境成像 探测的高灵敏度、低噪声CMOS图像传感器, 拥有完善的相机功能,例如自动曝光控制、 增益控制、窗口选择、视频模式和单帧模式 等,获取图像的方式有线性模式和高动态模 式两种选择。
3
MT9M034内部功能框图
3
034CMOS图像信息读出原理
时钟
034 行同步 CMOS 场同步
数据 电源
CPLD
MC HS VS DATA
USB
或 平
2.0

接口
PC
将配置好的CMOS的行、场、时钟同步信号和数据位分出与CPLD引脚连接,此时CPLD获得 CMOS传出的行时钟,场时钟,像素时钟和12位数字信号。CPLD将12位CMOS数字信号低四位舍 去,留下高八位送给CY7C68013进行传输。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精选]5红外基本原理资料PPT课件

[精选]5红外基本原理资料PPT课件

2
二、红外光区划分
红外光谱
(0.75~1000m)
31.10.2020
近红外
(0.75~2.5 m)
13158~4000/cm-1
中红外(振动区)
(2.5~25 m)
4000~400/cm-1
远红外(转动区)
(25-1000 m)
400~10/cm-1
分区及波长范围
泛频 分子振动转动 (常用区)
分子转动 跃迁类型
31.10.2020
12
亚甲基: 伸缩振动
变形振动
31.10.2020
13
三、分子振动的自由度(理论振动数-峰数)
1、多原子分 子振动自由度
线性分子:3n-5 非线性分子:3n-6
n:分子所含的原子数
例1 水分子 (非对称分子)
其振动数为3×3-6=3
31.10.2020
14
例2 CO2分子(线性分子)
5
第二节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condition of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一、满足两个条件: 1、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 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有偶极矩的变化)。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分子振动能量Ev 是量子化的只有 当能量恰好满足时,才可能发生振转跃迁。
3
三、红外光谱图:
红外光谱以T~或T~ 来表示 λ ( m)、波数1/λ (cm-1)
(1)线性波长标尺 (2)线性波数标尺
注意换算公式: ~
/cm 1104/(/m)
应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定性: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
定量:特征峰的强度。

《红外课程》课件

《红外课程》课件
红外辐射是电磁波的一种 ,其波长在760纳米至1毫 米之间,位于可见光和微 波之间。
红外辐射特性
红外辐射具有与可见光类 似的直线传播、反射、折 射等特性,同时还有其独 特的热效应。
红外辐射来源
自然界的物体都会发射红 外辐射,包括人体,因此 红外探测在军事、医疗、 科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
详细描述
目前,新型的红外材料与器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新型红外探测器、新型红外成像系统、新型 红外通信器件等。这些新型的红外材料与器件将会在性能、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有更大的提升,为 红外技术的应用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红外成像系统的小型化与集成化
总结词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 ,红外成像系统也在不断向小型化、集 成化方向发展,这将为红外技术的应用 带来更多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红外课程》ppt课件
目录
• 红外技术概述 • 红外探测原理 • 红外图像处理 • 红外系统性能评估 • 红外技术应用案例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红外技术概述
红外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红外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波段的电磁波进行信息获取和传输的技术。它具有穿透性强、抗干扰能力强、不易被探 测等特点。
总结词
2. 航空应用
3. 消防应用
4. 医疗应用
5. 科研应用
红外技术广泛应用于军 事、航空、消防、医疗 、科研等领域。
红外技术可用于航空遥 感、气象观测、导航等 方面,提高航空器的安 全性和效率。
红外技术可用于火源探 测、人员搜救等方面, 提高消防工作的安全性 和效率。
红外技术可用于医疗诊 断和治疗,如红外光谱 仪可用于分析人体组织 成分,红外热像仪可用 于检测人体温度分布异 常等。

红外ppt

红外ppt

§9-1 概述红外吸收光谱是一种分子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中振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的。

因为振动能级的跃迁常伴随有转动能级的跃迁,故红外吸收光谱又称为振动-转动光谱。

当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单色光照射时,样品分子吸收了某些频率的辐射,其固有的振动或转动能级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将这种吸收情况以吸收曲线的形式记录下来,就得到该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简称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仪自1940年问世以来,一直是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特点:1)气、液、固态样品均可进行测定;2)每种有机化合物均有红外吸收,一种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有多个强弱不等的吸收峰。

3)样品用量少,一般为mg级,有的可达μg级。

4)仪器很昂贵,一般不低于20万。

§9-2 红外光谱的基本知识一、红外光区的划分及光谱图红外光谱波长范围根据仪器技术和应用不同,习惯上又将红外光区分为三个区:近红外光区:波数在12500-4000cm-1,波长0.8-2.5um,即800-2500nm。

中红外光区:一般指波数为4000-625 (或400)cm-1(2.5 ~ 16µm )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频率出现在该光区, 吸收最强,所以该区最适于进行红外光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法实际为中红外光谱法。

远红外光区:625-12 cm-1(16 ~ 830µm )红外光谱图:红外吸收光谱一般用T~λ曲线或T~ 1/ λ曲线表示。

纵坐标为百分透光率T%,因而向下为吸收峰,向上则为谷;横坐标是波长λ(单位为µm ),或波数1/ λ(单位为cm-1)。

二、红外吸收强度的表示谱图纵坐标反映红外吸收的强弱,最常用的标度是百分透过率T和吸光度A, 二者常在谱图上同时标出。

透过率T和吸光度A的关系为:A=lg(T0/T)式中T0为入射光(基线)的透过率,T为透射光的透过率。

如p195,图11-2, 3050cm-1处,A=lg93/15=0.82红外吸收光谱中光的吸收与浓度c、池长l也遵循朗伯-比耳定律:A=εl c式中ε为摩尔吸收系数,其大小表示被检测物质对某波数红外光的吸收程度。

红外基本原理介绍-PPT

红外基本原理介绍-PPT
– 她们之间得绝对温度四次方之差(T4hi - T4lo)、 – 并依赖于:
• 物体材料, • 物体表面特征, • 表面朝向, • 物体表面几何结构, • 物体温度 • 红外波长、
Friday,
December 29,
8
2023
红外辐射
和可见光一样,红外辐射可以:
从物体表面反射、 被物体吸收、 穿透物体
– 对于灰体 : e < 1, e = 常数
• 一个发射率 < 1 得物体,并且随波长变化称之为实体、
– 对于实体: e < 1, e = f(l)
Friday,
December 29,
17
2023
高温物体得普朗克定律
黑体辐射
可见光
Friday, December 29, 2023
波长
19
低温物体得普朗克定律
Friday,
December 29,
6
2023
– 热能通过三种方式传递、 • 传导 – 固体、 • 对流 – 液体和气体 、 • 辐射 – 不需要媒介、
Friday, December 29, 2023
对流
传导
热传递
辐射
7
热传递
• 热量通常就是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从而使得物体间温度升高或者降低、 • 通过热辐射传递得能量为:
W
Friday, December 29, 2023
T
22
大气吸收
• 我们认为大气应该就是透明得
– 我们能看见可见光 – 大气对于可见光就是透明得
• 但就是大气对于所有波段并不就是透明得、
Friday,
December 29,
23
2023

红外测温系统PPT课件

红外测温系统PPT课件

1
2
3
2021/1/1
测量部分电路
T
220V~
TRANS1
电源电路

S +12
1
VD5
B
U
IN4001
4
2
2A/50V
C10
C11
470uF/25V 0.1uF
C9 47uF/16V E 12V
BRIDGE1
3
电源电路
该系统电源电路如图所示。该系统采用12V 直流电源供电。将220V交流电通过 变压器T 降压,全桥U 整流,C10 滤波,为系统提供12V直流电压。
A
Title
2021/1/1
Size
Num be r
B
Date: 23-Aug-2012
Revision Sheet of
6. 总结
红外测温技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日 趋完善,以其非接触和快速测温的优点,在 工业、农业、医疗和科学研究方面都有着 广泛的用途。开发更新型的红外测温技术, 完善红外测温仪的性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PbTT4
根据斯特藩—玻耳兹曼定理黑体的辐出度 Pb(Τ)与温度Τ 的四次方成正比, 即:
PbTT4
式中,Pb(T)—温度为T 时,单位时间从黑体单位面积上辐射出的总辐射能, 称为总辐射度; σ—斯特藩—玻耳兹曼常量; T—物体温度。 式(2)中黑体的热辐射定律正是红外测温技术的理论基础。如果在条件相同 情况下,物体在同一波长范围内辐射的功率总是小于黑体的功率,即物体的 单色辐出度 Pb(Τ)小于黑体的单色黑度ε(λ),即实际物体接近黑体的程度。
2021/1/1
积分显示电路
测量部分电路
R13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要求
• 红外系统中的红外光学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1) 小的尺度,这由整机尺寸要求所确定;②具有尽 可能大的相对孔径,所谓相对孔径是指物镜直径 与其焦距之比;(3)有确定的视场角,这取决于 红外系统的用途;④在所选择的波段内有最小的 辐射能损失;(5)在物镜
• 焦平面上像的尺寸最小,当目标移至视场边缘处 无明显的畸变;(6)在各种气象条件下或存抖动 和振动条件下,具有稳定的光学性能。

本斩光器采用了闭环控制系统,能方便地连续调节斩
光器的调制频率,并保证斩光频率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2. 曼金折射-反射镜
• 这种系统由一个球面反射镜和一个与它相贴的弯月形折射透镜组成所采用的 透镜是负透镜,来校正球差,但色差较大,故常将此透镜做成胶合消色差透 镜。
图4-7 曼金折射——反射系统
3. 马克苏托夫系统
• 这种系统的主镜为球面镜,与曼金折射-反射镜相似,仍采用负透镜校正球 面镜的球差,但让负透镜与球面镜分离,利用形状与位置两个自由度,可使 像质获得更大的改善。系统中三个球面的曲率中心都取在同一点上,又置光 阑在这个球心上,因而没有慧差、像散和畸变,但存在少许色差。
供目标方位信息,所以在跟踪系统中使用调制盘必须具备调制、编码和空间 滤波三种功能。
• 斩光器在光测量应用中,把连续光源发出的光,调制 成等时断续的光信号,便于光电变换后进行选频放大和相 干检测。 本斩光器除了能对被测光进行调制外,同时输出与调 制频率同步的参考电压方波,作为锁定放大器的参考信号, 因此,特别适用于采用锁定放大器的激光、光学或微波测 量系统。
图4-8 马克苏托夫系统
4.3 调制盘
• 为使目标辐射转变成电子线路容易处理的交变信号,也为了将目标信息与背 景干扰信号相分离,必须进行辐射调制,或称为斩光。
• 调制盘是红外系统信息处理的主要部件,不仅用作斩光器,将连续辐射变成 交变辐射,而且还用作空间滤波器,把被测目标从背景中识别出来。
• 在红外跟踪系统中,调制盘还被用来作为对目标方位进行编码的编码器,提
• 按应用领域分:可分为军用系统和民用系统。
• 按探测器元件数:被动式红外系统可分为第一代、 第二代和第三代系统。
• 第一代系统是在单元或多元探测器基础上建立的, 系统采用传统的光机扫描。
• 第二代系统采用多元焦平面列阵器件,在这种系 统中,元件数达到10的三次,图象质量可与现代 电视系统相比拟。
红外光学系统的分类
• 根据结构的不同,红外光学系统可分为三大类,即透镜式系统(辐射束通过其 中的折射介质);反射式系统(辐射束受到其中一个或几个反射镜的反射);混 合式系统(由透镜式和反射式系统组合而成)。
与可见光光学系统的异同点
• 红外光学系统的元件(透镜、反射镜、棱镜等)原则上与可见光学系统的元件 没有差别。但它们之间有两个不同点:第一,许多材料对可见光是透明的, 面对红外线不透明。或者有的材料在某些红外波段上透明、而对可见光石透 明;第二,两者的像质的衍射限不同.这种差异来源于两种电磁辐射的波长 不同。
• 由反射镜和透镜组合的折射—反射式光学系统可以 结合反射式和透射式系统的优点,采用球面镜取代 非球面镜涧时用补偿透镜来校正球面反射镜的像差, 从而获得较好的像质。
常见系统
• 1. 斯密特系统 • 这种系统的主镜是球面反射镜,其前面安装有一校正板,可根据校正板厚度
的变化来校正球面镜的像差。
图4-6 斯密特系统
常见系统 1. 牛顿系统(主镜抛物面,次镜平
面)
图4-3 牛顿系统
2. 卡塞格伦系统(主镜抛物面,次 镜双曲面)
图4-4 卡塞格伦系统
3. 格利高利系统(主镜抛物面,次 镜椭球面)
图4-5 格里高利系统
4.2.3 反射镜-透镜组合式光学系统
• 无论透镜式光学系统或反射镜式光学系统都存在多 种像差。光学系统的像质由若干基本像差。如球差、 慧差、像散、畸变、像面弯曲和色差等所确定。像 差的大小依赖于光学系统的相对孔径、光束相对于 光轴的倾斜角和制作光学系统的材料,此外,像差 也依赖于透视的曲率半径、它们的厚度和透镜间的 空气间隙。
第四章 红外系统概述
4.1 红外系统的分类
• 红外系统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 按功能分:测辐射热计、红外光谱仪、搜索系统、 跟踪系统、测距系统、警戒系统、通讯系统、热 成像系统和测温仪等。
• 按工作方式分:主动系统和被动系统、单元系统 和多元系统、光点扫描系统及调制盘扫描系统、 成像系统和非成像系பைடு நூலகம்。
• 1. 单透镜 • 2.组合透镜
常见的结构形式
图4-1 单透镜
图4-2 组合透镜
4.2.2 反射式红外光学系统
• 由于红外辐射的波长较长,能透过它的材料很少,因而大都采用反射式红外 光学系统。员简单的反射式光学系统由反射镜组成,它于探测器灵敏面上用 来收集和聚焦辐射束,或者在红外照射装置中用作产生定向辐射。按截面的 形状不同,反射系统有球面形、抛物面形、双曲面形或椭球面形等几种。
4.2.1 透射式红外光学系统
• 透射式红外光学系统也称折射式红外光学系统, 它一般由几个透镜或组合透镜构成,每个组合透 镜可看作是一个光学系统。对于双组合透镜系统, 第一个光学系统的后焦点与第二个系统的前焦点 重合,这种系统称为望远系统。望远系统广泛应 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仪器,如夜视仪、红外望 远镜等。望远系统的第一个组件称为物镜,第二 个组件称为目镜。在用于红外探测器的光学系统 中,利用透镜聚光器将物镜整个视场内的辐射束 全部收集到探测器的灵敏面上。
• 第三代红外系统中,焦平面的元数足够多,可覆 盖整个视场,由电子扫描代替光机扫描,可称为 真正的“凝视”系统。
4.2 红外光学系统
• 红外光学系统的作用是更新改善光束的分布,更 有效地利用光能。若光学系统用于辐射源,或者 用于聚集辐射能,形成有确定的辐射光束,或者 使辐射束具有确定的形式;
• 若光学系统用于辐射探测器,则用来收集辐射, 会聚到探测器灵敏面上。红外系统中光学系统的 使用可大大提高灵敏面上的照度,它可比入射到 光学系统表面上的照度高若干倍,从而提高仪器 的信噪比,增大系统的探测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