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周阅读十一
2021年高三上学期11月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1年高三上学期11月周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千余年前的秦代宫殿建筑是相当惊人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表南山之颠以为阙。
”从以上文字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
今天,当年的地面建筑已不可见,但地下始皇陵的规模格局也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
从现在挖掘的极为片断的陵的前沿兵马俑坑情况看,整个场面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雄伟壮观。
这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不同的是,它是平面展开的整体复杂结构,不是一座座独立自足的向上堆起的比较单纯的尖顶。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
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
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作为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首先,世界其他各民族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庙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教堂等等。
中国建筑主要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
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中国人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
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高考备考阅读资料——散文名篇(共13篇)

2010年高考备考资料散文名篇必读(共13篇)1、碧云寺的秋色钟敬文这几天,碧云寺的秋意一天天浓起来了。
寺门口石桥下的水声,越来越显得清壮了。
晚上风来时,树木的呼啸,自然不是近来才有的,可是,最近这种声响更加来得频繁了,而且声势是那么浩大,活像冲近堤岸的钱塘江的夜潮一样。
最显著的变化,还在那些树木叶子的颜色上。
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
它里面有不少殿塔、亭坊,有许多形态生动的造像。
同时,它又是一个大林子。
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
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
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人工种植的和野生的树木也相当繁密。
如果登上金刚宝座塔的高台向四周望去,就会觉得这里正是一片久历年代的丛林,而殿堂、牌坊等,不过是点缀在苍翠的林子里的一些建筑物罢了。
我是旧历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
那时候山上的气温自然已经比城里的来得低些。
可是,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秋色正在怀孕呢。
约略半个月过去了。
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
石塔前的几株柿子树,泉水院前面院子里那些沿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它们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
可是,从碧云寺的整个景色看来,这不能算是什么大变化。
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尽管它已经走近了这种动摇的边沿。
到了近日,情景就突然改变了。
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
而且它来得那么神速,正像我们新中国各方面前进的步子一样。
我模糊的季节感被惊醒过来了。
在那些树木里变化最分明的,首先要算爬山虎。
碧云寺里,在这个院子,在那个院子,在石山上,在墙壁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它那蔓延的枝条和桃形及笔架形的叶子。
前些时,这种叶子变了颜色的,还只限于某些院子里。
现在,不论这里那里的,都在急速地换上了新装。
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它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
叫我最难忘情的,是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的那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
高考语文优选(备考练)全国通用版课时达标11文言文阅读

课时达标11(见课时达标P21)1.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把该市不同年龄段外来劳动适龄人口不同于本市户籍劳动适龄人口的特点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柱形图,要求回答该市不同年龄段外来劳动适龄人口不同于本市户籍劳动适龄人口的特点。
回答这个问题,要注意分析柱形图的特点,比如外来劳动适龄人口多在20~44岁,且从20~24岁这一年龄段开始,其数量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
答案(示例)与本市户籍劳动适龄人口不同,该市外来劳动适龄人口多在20~44岁,从20~24岁年龄段开始,其数量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
2.下面的表格是对中学生崇拜偶像的相关情况的抽样调查。
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学生崇拜偶像在性别上的差异性别著名人士影视歌明星体育明星其他总计男生14 18 16 2 50女生 4 40 4 2 50总数18 58 20 4 100(1)(2)这种差异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仔细比对图表内的数字,在概括时一般用“大、小”“多、少”表示,不要出现数字。
答案(示例)(1)崇拜影视歌明星的女生人数明显多于男生,崇拜著名人士和体育明星的男生人数明显多于女生。
(2)在偶像崇拜上,男女有别:女生更感性,重视外表;男生更崇尚权威和力量。
3.阅读下面“2016年中国互联网新闻用户统计调查”图表,请用文字表述两个图表的调查结果,并得出相关结论。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图1最近半年网民上网浏览新闻时长图2最近半年网民上网浏览新闻深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目所给的是两幅横向柱状图,通过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一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十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氓》一诗中,写女主人公回忆少年时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句子是“,”。
(2)《小石潭记》中“,”两句,传神地写出潭中鱼儿忽然向远方游去、轻快敏捷的样态。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感慨人生就像一场梦境,以“”的举动来开解自己。
答案:(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一尊还酹江月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归去来兮辞》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归家时轻快惬意的心情的句子是“,”。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3)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就会主动向那人看齐;看到他人的不足,就会如《论语》中所说的“”那样认真反思自己。
答案:(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两句表达了他宁死不与群小同流合污的态度。
(2)《锦瑟》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哀怨之情的两句是“,”。
(3)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慨叹人生短暂,个体渺小。
答案:(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写出自己的无尽愁绪的句子是“,”。
(2)《登高》中,写家国的愁苦和郁愤都涌入杜甫心头、使他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答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诗使用互文的手法,以将士们的感受侧面描写了边地天气的苦寒。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点明了齐王受蒙蔽的原因。
2025年高考文言文阅读(20分或22分)一轮备考,你准备好了吗?

2025年高考文言文阅读(20分或22分)一轮备考,你准备好了吗?新教材提倡单元教学/群文教学,倡导情境化、任务驱动,这在试卷中已经呈现,或经典与诠释配合,或史述与史论结合等,社会生活类的默写情境等。
这就要求回归教材,关注教材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研习任务,仔细深挖、梳理每一项学习任务,无论是关联教材任务群/人文主题要求之下的文本研读的,还是各种文体的大小写作任务,进行任务群下的有序、有效整合,挖掘教考衔接点。
第10题文言文断句,12题文言实词和虚词的一词多义性,第13题翻译句子,综合考察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其中第11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这是近几年首次出现对文言虚词的考查。
关注课堂教学,回归语文学科本位。
试题特别强调文本细读,这就要求在备考复习中以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载体,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透彻解读、准确筛选、提炼、概括信息并精准表达信息,“以一带三,以语言建构与运用带动思维、审美、文化”,当然这提升了阅读的精准性要求;引导学生梳理学习以及答题的方式方法,授人以“渔”,架构知识点体系,加强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
紧扣教材对文言句式的复习,要注意五个联系:a把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对词类活用的分析联系起来;b把对实词意义的理解与析特殊句式联系起来;c把理解文句与掌握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联系起来;d把课外材料与课本联系起来;e把文言中的词析句与现代汉语最基本的句法分析联系起来。
2024年文言文选材以史论为主,文本数量随文,字数750字左右,偏向人物事件论述评析。
教考衔接进一步加强。
试卷中至少有10处左右和教材显性或隐性的对应关联,可以看到教材的因素。
①显性的,如文言文第11题,与教材中《老子》《孔雀东南飞》《爱莲说》《项脊轩志》相联系。
②隐性的,如古代诗歌阅读中,选的是宋代刘克庄的《宿千岁庵听泉》,是古诗中描写声音的佳作,不仅能够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文化理解能力,从“兰亭帖”“湍流”等词中也能看到试题与教材的勾连--考查学生能否由试题给出的诗句联想到《兰亭集序》,联想到《琵琶行》。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手11(江西专版)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手(江西专版)11课时作业十一[文言文阅读二][时间:45分钟分值:5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①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
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
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
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
_京城有杨埙者,戍伍之余夫也。
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廷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
及驾还复辟②,授职酬劳,公论称快。
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考掠备至,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
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
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
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见此不平,昧死上言。
”遂击登闻鼓③以进,仍送卫狱。
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乃缓埙死,使诬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
埙佯.诺之。
达遂以闻会三法司,鞫于午门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
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居第尽毁。
未几,英宗升遐④。
言者劾达罪,举埙事为证。
达谪死南丹,彬复旧职,代达总卫事。
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
特以公论所激,挺身以突虎口,其不死者幸也,勇于行义何如哉!然此公论,具人面目者皆能知之,而高冠长裾,号称科第人物者,乃低佪淟涊⑤,甘为之扫门捧溺,无所不至,而然⑥自得,夸噪于人,何.利害之移人乃如是其烈耶!闻埙之风,亦可少愧矣!予来京师,国子祭酒乡先生陈汝同曰:“埙真义士也,吾欲为之作传。
”先生没.而传未作,弼故补之。
不特为埙计也,庶亦励世之顽无耻者云。
取材于明·张弼《东海文集》,有删改【注】①门达:丰润今属河北人。
②复辟:指明英宗恢复皇位,重新称帝。
③登闻鼓:古代帝王为臣民提出谏议或申述冤情,在朝堂外悬鼓,许击鼓上闻,谓之登闻鼓。
北京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遇火即可燃烧。
同等条件下,煤、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它要少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这让科学家们如获至宝,把它称作“属于未来的能源”。
可燃冰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它在海底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
然而可燃冰的形成条件极为,温度不能太高,压力不能太大,一般在浅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中才具备这种条件,因此开采极为困难。
尽管人类地寻求最好的开采方式,但开采量还是。
而且如果“可燃冰”在开采中发生泄漏,分解出来的甲烷气体从海水释放到大气层,将使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更趋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可见,( ),只有合理地、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可燃冰”才会真正地为人类造福。
我国对可燃冰的试开采起步较晚,却,曾在南海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中,连续产气22天,从而成为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同等条件下,煤、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它要少数十倍,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B.同等条件下,它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C.同等条件下,它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D.同等条件下,它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绝不产牛任何污染物质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苛刻殚精竭虑微不足道后米居上B.尖刻殚精竭虑微乎其微青出于蓝C.苛刻千方百计微乎其微后来居上D.尖刻千方百计微不足道青出于蓝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可燃冰”带给人类的不仪是新的希望,还有新的挑战B.“可燃冰”在带给人类新的希望的同时,更多的是新的挑战C.“可燃冰”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新的挑战,还有新的希望D.“可燃冰”在带给人类新的挑战的同时,更多的是新的希望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图文转换试题1含解析

物、植物等元素反映了生物多样性;而身穿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反映了文化多样性。故此会标 的寓意是突出大会“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 4.“精神亚健康”是人们因精神追求失去正确目标、缺乏价值支点,表现出对生活、他人、事 业和社会缺乏热情、感情、激情和责任感的一种精神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 分析框架图,明确各层级的关系。通过观察可知,“精神亚健康”的概念包括产生的原因和精
-4-
5.[2020 浙江高三上学期联考]下图是从婴儿期到青年期人际交往发展变化趋势坐标图,请根 据要求完成题目。
ub/ (1)根据坐标图,总结三条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求语言简明、 准确,每条不超过 25 个字。(3 分) uan.cl (2)结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体会,向广大父母提出三点与孩子交往的建议。(3 分) www.51q 6.[2020 云南昆明高三考试]下图为网络购物模式流程图,请根据流程图内容对“网络购物” https:// 这种购物模式下定义,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 字以内。(6 分)
组成一滴“水滴”。 寓意: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表达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 【解析】 首先观察该会标的组成要素:小女孩、大熊猫、孔雀、蝴蝶、梅花、浪花、鱼等。 从整体上看,这些要素拼组成了一滴“水滴”。另外,注意小女孩的特别之处,她穿着民族服 装。然后结合题干分析其寓意,由“《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可知,人、动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鲜明、生动的能力。先从 2016 年度“天津旅 b 游”词云图中选出字号大的词语,然后组织文字。组织文字时,要注意使用修辞手法,比如设 u 问、排比等。 .cl 1.画中两个孩子俯而窥鸟,不打不欺,小鸟也仰着头看人,自然而美好。漫画以此表现人对鸟的 n 爱护和鸟对人的信任,借此呼吁人们爱护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内容 2 分,寓意 3 分) a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说明漫画含意,要把握画面 u 内容和漫画寓意两个方面。分析画面内容时,要明确指出画面中的人物(事物)在干什么,漫画 1q 中两个孩子高兴地俯视雀巢,满怀爱意,小鸟筑巢于窗户之下,信任人类。这是一幅表现人与自 5 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揣摩漫画寓意时,要结合漫画题目与画面内容,紧扣“人与鸟的关 . 系”,分析漫画的创作意图,即呼吁人们爱护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 w 2.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通过关键词产生连接,促进理解与创新,形成整体认知;它通过将新 ww 知识融入已有知识,促进意义学习,建立对书本的知识架构;它通过颜色、图像、线条有效刺激 / 大脑,加深读者的记忆和理解。 /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该图主题为“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的作用”。第一个分支根据逻 : 辑关系可以判断是从右往左描述的;通过第二个分支中最后的“融入”和箭头可知,其描述顺 s 序也是从右往左的;第三个分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描述即可,注意颜色、图像和线条是有效刺 tp 激大脑的条件,应放到前面。考生抓住了这些关键点,转写会更加精准。 ht3.示例 构图要素:以身穿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大熊猫、孔雀、蝴蝶、梅花、浪花、鱼等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备考周阅读十一————————————————————————————————作者: ————————————————————————————————日期:2019高考备考周阅读十一2019高考备考周阅读十一一、成语积累不胜枚举难列举不可胜数数不清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数量很多的意思。
它们的区别在于不胜枚举偏重在事实、事理、条例等无法一一列举,而不可胜数多指人或事物多到数不过来。
不同凡响很出色不同一般很特别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不同于一般的意思。
它们的区别在于不同凡响多用来比喻文学艺术作品出色或人的举止出众,而不同一般多指人的五官、衣着、表情、个性等跟大家不一样。
不闻不问不关心充耳不闻拒绝听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不愿理睬的意思。
它们的区别在于不闻不问偏重在对周围的事物不关心也不过问,而充耳不闻指对别人的意见拒绝听或不愿听。
不修边幅衣着乱蓬头垢面面容脏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仪表不整洁的意思。
它们的区别在于不修边幅偏重在不注重衣着服饰的整洁,形容人随意;不拘小节,而蓬头垢面指头发凌乱,脸上很脏。
不言而喻可推想显而易见很清楚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事理十分明显的意思。
它们的区别在于不言而喻多指事理,缘由等完全可以推想而知,而显而易见多指理由,情况等很容易看清。
不一而足花色多不计其数数量多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数量很多的意思。
它们的区别在于不一而足偏重在事物的花色品种样数多,而不计其数偏重在事物或人的数量很多。
不以为奇人看淡不足为奇物平常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没什么值得奇怪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不以为奇是从人的主观认识角度出发,把事物或现象看得很平常,而不足为奇是指事物本身很平常。
不以为然不认可不以为意不在心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不重视的意思。
它们的区别在于不以为然表示不同意或不赞成,而不以为意表示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轻视的态度。
不易之论难更改不刊之论不磨灭辨析:这两个成语都可以形容言论观点正确。
它们的区别在于不易之论语义较轻,仅指言论正确不可更改,而不刊之论语义较重,指言论精当不可磨灭。
二、文言短篇阅读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
注释:1.诸暨:县名,今属浙江省2.牧:放牧牲畜3.窃:偷偷地4.诸;许多5.辄:总是(常常)、就6.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7.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8.曷:通“何”,为什么听:听任(9.潜:暗暗地、悄悄地走10.执策:策通“册”,拿着书11.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12.达旦:到早晨,到天亮13.恬:安静的样子14.韩性:绍兴人,大学者15.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常见字解析:策策的本义是古代的一种竹制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如:振长策而御宇内(汉·贾谊《过秦论》);又如:策辔(马鞭与马缰)。
2、策略;计谋。
如: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汉·贾谊《过秦论》)。
3、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古。
如:策府(帝王藏书之所);策简(指簿册文书);策牍(简策版牍。
后指书写用的纸张)。
4、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敕令的文件。
引申为策命;策免。
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又如:策命(用策书任命);策拜(帝王以策书命官);策文(诏书之类的文告)5、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
也指一种议论文体。
如:策论。
策问。
6、拄着;拄着棍杖。
引申为搀扶;架起。
如: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又如:策杖(执持拐杖。
又称扶杖、拄杖);策踵(扶杖接踵而来)。
成语助记束手无策:策,办法。
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算无遗策:算,计划;遗策,失算。
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策驽砺钝:驱策劣马,磨砺钝刀。
指勉为其难,努力从事。
驽,低能的马;钝,不锋利的刀。
策名就列:书名于策,就位朝班。
意指做官。
三、诗歌赏读寄黄几复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释(1)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
(2)“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3)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4)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5)蕲:祈求。
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6)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
赏析: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是那么不容易。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每一个词或词组,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景象、特定的情境,展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天地。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一联中,诗人巧用这些意象,作了动人的抒写。
“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
“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
“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
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
十年的人生发生了多少变故, “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乐”与“哀”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一”与“多”的对照。
“桃李春风”而共饮“一杯酒”,欢会极其短促。
“江湖夜雨”而各对“十年灯”,飘泊极其漫长。
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寻味无穷。
四、聚焦时代拯救可能被手机游戏废掉的孩子们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叶敬忠大批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游的现实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很多家长担心这些孩子会因手机游戏荒废学业。
面对这一严峻现实,我们都在思考背后的原因和扭转措施。
最为常见的观点往往把责任推到家长、学校和村庄身上,因为家长的外出务工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素质教育的欠缺导致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匮乏和教师授课方式的单调,村庄活力的式微导致了留守儿童假期社区集体活动的缺乏。
诚然,上述诸方面的确给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络游戏提供了条件,但笔者认为,网络游戏产业化和商品化的结构性因素是最主要的推动力。
那些知名的游戏公司的目标便是将未成年的儿童视作成熟的消费者客户来进行培育。
“游戏”原本是人的一种主体体验,但当其受控于游戏工业和市场交换时,主体体验不再是“游戏”制造者的最终目的,而变成了获取收益的手段和策略。
此时的玩家则是游戏商品的消费者。
为了获得更多收益,游戏工业必须“捕获”和“培育”更多消费者,从而完成游戏工业的财富积累和利益再生产。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长时间面临父母的不在场和亲情的缺失。
而乡村学校暴露出的“课间圈养”和“差生制造”等弊端也使得学校教育不再是留守儿童涵养自然天性的有效场域。
此外,乡村公共空间的凋零使得留守儿童缺失完全社会化的场景前台。
留守儿童的这些生活体验每每制造出父母陪伴受限的纠结感、自由意志阻滞的压抑感、生活世界的孤立感和生活的无意义感,成为留守儿童寻求娱乐替代性方案的内在前提。
然而,传统的儿童互动式游戏(玩耍)和单调反复的电视内容无法消解他们的这些负面体验,此时,网络游戏意识便成为消除无聊和实现快乐的突破口。
在“平等进入”与“快乐共享”的包装下,游戏工业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的游戏程序、场景和难度,使得不同留守儿童群体均能在消费游戏中找寻各自适合的构型和角色,从而完成游戏工业和游戏意识形态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总体“收编”。
设计者运用技术“制造”和“生产”游戏,与玩家看似“你情我愿”,实则使得游戏玩家成为商业利益背后的游戏痴迷者,而基于寻求娱乐替代性方案的留守儿童首当其冲。
拯救有可能被手机游戏废掉的孩子们,特别是留守儿童,还孩子们以健康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当然也是游戏工业者的责任。
五、美文品读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作者王伟滨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
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
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
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
侠,是无视“禁忌”的。
“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
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
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
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
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